首页 / 专利库 / 港口 / 系船浮筒 / 借助于包括用于挠性软管的卷轴并且其在水中的高度可被改变的浮筒从岸上单元向船只输送低温流体的输送系统和方法

借助于包括用于挠性软管的卷轴并且其在中的高度可被改变的浮筒从岸上单元向船只输送低温流体的输送系统和方法

阅读:516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借助于包括用于挠性软管的卷轴并且其在中的高度可被改变的浮筒从岸上单元向船只输送低温流体的输送系统和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低温输送系统(1),包括: 低温 流体 存储和/或处理结构(2);离岸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其包括 基座 (18,41)和可围绕一轴线(10)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的卷轴装置(17);输送管道(13,14),其从该流体存储和/或处理结构(2)延伸至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挠性软管(12),其可围绕该卷轴装置(17)卷绕,并且其第一端(20)可与该管道(13,14)相连,其第二端(23)可与一漂浮结构(6)相连。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输送管道包括第一和第二管道(13,14),每个管道具有位于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处或附近的端部(22,22’),该挠性软管(12)的第一端(20)可与至少该第一或第二管道的端部(22)相连。在冷却状态中,该挠性软管(12)卷绕在该卷轴装置(17)上,该卷轴装置位于 水 平面(24)的上方并且可围绕一竖直轴线(10)旋转,一互连管道部分(12,16)在该第一和第二管道(1 3,14)的端部(22,22’)之间延伸。在输送状态中,该挠性软管(12)至少部分地从该卷轴装置(17)展开,并且其第二端(23)可与该漂浮结构(6)相连。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包括升降装置(36,43,58,59),以用于朝向水平面(24)降低该挠性软管(12)从而将该挠性软管置于输送状态,以及远离水平面升高该挠性软管(12)从而将该挠性软管置于冷却状态。,下面是借助于包括用于挠性软管的卷轴并且其在中的高度可被改变的浮筒从岸上单元向船只输送低温流体的输送系统和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低温输送系统(1),包括:
-低温流体存储和/或处理结构(2),
-离岸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其包括基座(18,41)和 可围绕一轴线(10)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的卷轴装置(17),
-输送管道(13,14),其从该流体存储和/或处理结构(2)延伸至 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
-挠性软管(12),其可围绕该卷轴装置(17)卷绕,并且其第一端 (20)可与该管道(13,14)相连,其第二端(23)可与一漂浮结构(6) 相连,
其特征在于:
该输送管道包括第一和第二管道(13,14),每个管道具有位于该 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处或附近的端部(22,22’),该挠性 软管(12)的第一端(20)可与至少该第一或第二管道的端部(22)相 连,
在冷却状态中,该挠性软管(12)卷绕在该卷轴装置(17)上,该 卷轴装置位于平面(24)的上方并且可围绕一竖直轴线(10)旋转, 一互连管道部分(12,16)在该第一和第二管道(13,14)的端部(22, 22’)之间延伸,
在输送状态中,该挠性软管(12)至少部分地从该卷轴装置(17) 展开,并且其第二端(23)可与该漂浮结构(6)相连,
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40)包括升降装置(36,43,58,59), 以用于朝向水平面(24)降低该挠性软管(12)从而将该挠性软管置于 输送状态,以及远离水平面升高该挠性软管(12)从而将该挠性软管置 于冷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于,该升降 装置包括可相对于水平面升高或降低的浮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于,该 互连管道部分包括该挠性软管(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于,该管道 中的一个管道(14)的端部(22’)与该挠性软管(12)可松脱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于,该端部(22’) 设有端部封闭装置(26)。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 在于,该管道(13,14)的端部(22,22’)经由一分支管道部分(16) 互连。
7.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 于,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3,30)包括可压载浮筒,该基座(18)被系 泊到海床(5)上。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 于,该基座包括搁置在该海床(5)上的支柱(41)。
9.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 于,该输送结构包括用于使该卷轴装置围绕其竖直轴线旋转的驱动装置。
10.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 于,该卷轴装置(17)具有至少10米的直径。
11.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低温输送系统(1),其特征在 于,该输送管道(13,14)包括刚性管。
12.一种将低温流体从存储和/或处理结构输送到离岸装载和/或卸载 结构的方法,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包括基座和可围绕一竖直轴线相对于 所述基座旋转的卷轴装置,一输送管道从该流体存储和/或处理结构延伸 至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一挠性软管可围绕该卷轴装置卷绕,并且其第 一端可与该管道相连,其第二端可与一油船相连,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冷却阶段中,将该卷轴装置置于水平面的上方,围绕该卷轴装置 卷绕该软管,并通过该输送管道从该存储和/或处理结构向该装载和/或卸 载结构提供冷却流体,以及
在输送阶段中:
-朝向水平面降低该卷轴装置,
-至少部分地从该卷轴装置展开该挠性软管,
-将该挠性软管的第二端与一漂浮结构相连,以及
-从该第一结构向该漂浮结构供应低温流体,或反之亦然。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低温输送系统,包括:

-低温流体存储和/或处理结构,

-离岸(或海上)装载和/或卸载结构,其包括基座和可围绕一竖直 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的卷轴装置,

-输送管道,其从该流体存储和/或处理结构延伸至该装载和/或卸载 结构,

-挠性软管,其可围绕该卷轴装置卷绕,且其第一端可与该管道相连, 其第二端可与一漂浮(或浮动)结构相连。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输送低温流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输送系统从美国专利US 5,431,589中已知。在该专利中描述了 可潜浮筒,其包括承载带有挠性软管的卷轴的可旋转转台和系船缆索。 该浮筒经由铰接管与支撑在海床上的管线相连,该管线例如延伸到用于 液化天然气(LNG)的岸上(陆上)存储和处理设备。
已知的输送结构用于含的水中,在不用时,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 被压载并且沉没到水面下。由于不用时在水下存储软管,已知的软管将 会疲劳。而且,将浮筒放置于水平面上的操作位置之后,在低温流体能 够通过软管输送之前,卷轴上的软管首先必须被冷却下来。这将花费很 长的时间,并且降低用于低温流体的已知输送结构的吞吐量。而且,由 于冷却和加热造成的热感应膨胀和收缩,导致低温流体管道的使用寿命 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输送结构和输送方法,其中挠性软管 可以被存储在装载和/或卸载结构中,并且可被展开至其工作位置,同时 减少疲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流体的输送结构和输送方 法,当不进行低温流体的输送时,低温流体可以保持在冷却状态,因此 可获得提高的吞吐量。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输送系统的特征在于:
-该输送管道包括第一和第二管道,每个管道具有位于该装载和/或 卸载结构处或附近的端部,该挠性软管的第一端可与至少该第一或第二 管道的端部相连,
-在冷却状态/配置(configuration)中,该挠性软管卷绕在该卷轴装 置上,该卷轴装置位于水平面的上方并且可围绕一竖直轴线旋转,一互 连管道部分在该第一和第二管道的端部之间延伸,
-在输送状态中,该挠性软管至少部分地从该卷轴装置展开,并且其 第二端可与该漂浮结构相连,
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包括升降装置,以用于朝向水平面降低该挠性 软管从而将该挠性软管置于输送状态,以及远离水平面升高该挠性软管 从而将该挠性软管置于冷却状态。
通过将挠性软管存储在水平面上方的卷轴上,软管不会由于水引起 的移动造成疲劳,而且软管能够被检查并保持在干燥环境中。挠性软管 的水平存储配置使得挠性软管可以容易地卷绕到卷轴上并容易地从卷轴 上展开(开卷)。
升降装置可以包括沿浮筒的圆周的辊子或其它的软管支撑装置。在 优选实施例中,卷轴可朝向水平面降低或可远离水平面升高。在存储期 间,卷轴远离水平面被上升到干燥位置(例如,在装载和/或卸载结构包 括浮筒的情况下通过卸去压载)。在卷绕和展开期间,卷轴靠近水平面 (刚好在上方或下方),以使得挠性软管(最好包括漂浮软管)被容易 地存储在卷轴装置上,并且展开和连接至油船或液货船(tanker)。在装 载和/或卸载结构包括浮筒的情况下,卷轴可以通过利用水压载浮筒而降 低。挠性软管可以具有数百米或更长的长度。例如,对于LNG运输船的 船中央LNG卸载,至少需要200米的软管。
当挠性软管处于卷轴上的卷绕位置并且没有流体从低温处理和/或存 储结构被输送或没有流体输送到低处理和/或存储结构时,两个管道部分 互连,且低温流体经由第一或主管道从处理和/或存储结构循环到互连管 道部分并且通过第二或返回管道返回至处理和/或存储结构。处理和/或存 储结构可以位于离岸结构上,但优选地由岸上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离岸装载和/或卸载结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或装卸站(terminal),在 一个实施例中设置系泊装置,例如转台,以及通过连接到转台上的缆索 系泊油船的连接装置。
从处理和/或存储结构延伸到装载和/或卸载结构的两根管道可以具 有数公里的长度,并且优选由硬管组成,其至少具有16英寸、优选为24 英寸的直径,其中该装载和/或卸载结构可以是单点系泊装载和/或卸载终 端设备。管道可以是分离管道或者可以是一根管道设置在另一管道之内 (管中管结构)。在离岸装载和/或卸载结构上或附近的两根管道之间延 伸的互连管道可以由互连的柔性管线或刚性管线组成,但是,优选地由 卷起的挠性软管组成,以使得该软管在不工作的所有时间内保持低温冷 却。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载和/卸载结构包括经由锚线连接到海床(海底) 的可压载浮筒,例如CALM浮筒。通过软管的卷绕和展开,浮筒被压载, 从而使得卷轴位于靠近水平面的位置。在卷绕位置,浮筒被卸掉压载, 从而使得卷轴位于水平面上方的足够距离处。在另一实施例中,装载和/ 卸载结构包括搁置在海床上的塔架,卷轴朝向海平面或离开海平面沿塔 架升高或降低。
从美国专利US 3,472,536中已知一种CALM浮筒,其具有可围绕一 竖直轴线旋转的卷轴,以用于存储柔性氢化合物输送软管,该专利结 合于此作为参考。从美国专利US 6,244,053中已知一种输送方法,其经 由两根输送管道将LNG输送到储存罐,在停机时间通过由两根LNG输 送管道组成的闭环重复循环LNG,该专利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在此使用的术语“低温”意指包括-80℃以下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非限制性的附图详细描述低温输送系统和方法的一些实 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低温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a和2b分别示出了处于冷却和输送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低温输送 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处于冷却和输送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低温输送 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示出了带有固定到可旋转的浮筒主体上的卷轴装置的漂浮终端 设备的优选实施例,
图5示出了带有连接到转台上的卷轴装置的漂浮终端设备的实施例,
图6示出了带有固定到不可旋转的浮筒主体上的卷轴装置的漂浮终 端设备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沿其圆周具有软管支撑辊的漂浮终端设备的实施例,
图8和9示出了包括支撑在海床上的塔架的装载/卸载结构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图4的装载/卸载浮筒的剖面图,以及
图11、12和13分别示出了分别处于软管存储在水平面上的冷却位 置、卷轴降低到水平面以下的浸没位置和挠性软管从卷轴展开的输送位 置的图10的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低温输送系统1,其包括岸上存储和/或处理站2以及离 岸终端设备,在该例子中由单点系泊浮筒3形成离岸终端设备。浮筒3 通过悬链锚定腿4锚定到海床5上。油船6通过连接到浮筒的转台8上 的缆索7系泊到浮筒3上。转台8可围绕竖直轴线10旋转(在此使用的 “竖直”意指包括与水平方向至少成45度的方向)。油船6经由柔性 的漂浮软管12与岸上站2流体连接,柔性的漂浮软管12连接到沿海床 延伸到岸上结构2的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平行于管道13延伸,并 且通过封闭装置15关闭其端部。分支管道部分16将管道13和14互连。
在油船6的低温流体卸载期间,低温流体经由柔性漂浮软管12供给 到管道13,并经由分支管道16供给到管道14,以输送到岸上站2。当不 输送低温流体时,软管12与油船6脱开,并例如通过转台8围绕竖直轴 线10相对于浮筒3的固定基座18的旋转卷绕在浮筒3的卷轴装置17上。
在软管12围绕着浮筒3卷绕之后,从油船6脱开的挠性软管12的 自由端可以保持脱离,如图2a所示,或者可以连接到管道14的端部, 其中封闭装置15被打开,如图3a所示。然后,低温流体在压(例如, 10巴)下循环,以从岸上站2经由返回管道14、选择性地通过软管12 并经由管道13返回到岸上站2。
岸上站2可以包括LNG、LPG或氮液化设备、处理设备(用于水分 离和净化)、发电站、存储设备或任何其它低温结构(structure)。低温 结构2可以置于岸上,如图1的实例所示,但也可以位于离岸位置,搁 置在海床的支柱或台架上,或漂浮着,例如支撑在驳船上。
主输送管道和返回输送管道13和14可以由挠性软管组成,但优选 地由设有用于防止热传入管道内的隔热件的刚性管道组成。管道13和14 可以具有平行配置,但为了提高其隔热性,优选同心配置。
图2a示出了与图1所示相似类型的低温输送结构的俯视图,其中相 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类似的部件。在图2a中,挠性软管12处于其冷 却或空闲状态下,并且围绕卷轴装置17卷绕数次。挠性软管12的第一 端20连接到管道13的端部22。软管12的第二端23设有流体接头,并 能够连接到油船6。在图2a所示的空闲或冷却阶段,低温流体、例如液 化天然气或液化氮以相对低的流速从存储和/或处理结构2经由管道14、 通过分支管道部分16并通过返回管道13返回进行循环,以保持管道13 和14处于低温例如-160℃、10巴的压力下,但使得不出现低温流体的任 何主要气化。管道13和14可以具有50米到数公里的长度,在装载和/ 或卸载之前,保持这些管道处于低温下,以防止长的冷却时间(例如20 小时)。
在图2b中,显示出通过沿箭头A的方向围绕竖直轴线10旋转卷轴 装置使挠性软管12从卷轴装置17展开。在展开之前,例如通过压载浮 筒3,软管12朝向水平面24下降。第二端23连接到油船6上的管子。 低温流体经由管道13和14输送到软管12,或反之亦然。
在图3a中,在冷却状态中,软管12被卷绕在卷轴17上。软管12 的第一端部20连接到返回管道13的端部22,软管12的第二端部23通 过可松脱/可分离的管接头(coupling)26、27连接到主管道14的端部22’。 28设置在分支管道道16中,其在图3a所示的冷却状态中被关闭,其 中低温流体这样供给,即通过主管道14、经由卷绕在卷轴17上的柔性管 12、并经由返回管道13返回到处理/存储结构2。软管12通过松脱管接 头26、27被置于输送状态中。管接头的部件26形成管道14的关闭端部 件,其以无流体泄漏的方式密封。分支管道16中的阀28被打开,并且 管接头部件27连接到油船6。低温流体经由管道13、14从结构2供给至 软管12并进入油船6,或反之亦然。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图3a和3b所示的分支管道16,在这 种情况下,只有管道13可用于结构2和船只6之间的流体输送。当分支 管道16被省略并且只有管道13可用于LNG的输送时,也可以通过分离 的软管将管道14的管接头26直接连接到油船6的管道系统,以用于汽 化气体到站2的输送。根据LNG装载和/或卸载容量的需要,可以使用多 根互连的输送管道13、14和多根挠性软管12,以用于低温输送系统,从 而在冷却状态中获得一个或多个闭合环路。
在图4中,示出了处于冷却状态中的可压载浮筒(浮子)30,其中 软管12被卷绕在水平面24上方的卷轴装置17上。浮筒30是可压载的。 链台18经由锚定链连接到海床,而环形浮筒主体31被驱动器32驱 动,从而可相对于链台18围绕竖直轴线10旋转。
在图5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可压载浮筒30,软管12卷绕在卷轴装置 17上,卷轴装置17连接到可旋转转台35上。转台35通过马达驱动器 32相对于固定浮筒主体18旋转。
在图6的实施例中,卷轴装置17被固定连接到浮筒主体18上。软 管12的第一和第二端20、23连接到转台35上,转台35通过马达驱动 器32驱动旋转。
在图7的实施例中,软管12在水平面24的上方的定位不是通过浮 筒30的卸去压载来实现,而是通过旋转连接到转台35上的卷轴装置17 来实现。软管通过沿浮筒主体横向延伸的多个辊子36在从水平面24的 下方向上延伸至卷轴装置17的向上路径中被导向。通过转台35的旋转, 漂浮的软管在辊子36上围绕卷轴17被拉拽,辊子36可围绕其纵轴自由 旋转。
在图8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塔架40,其中管道13、14在搁置在海床 35的支柱41中内部延伸。卷轴装置17和软管12被支撑在围绕支柱延伸 的支撑框架42上,其中该框架可经由升降装置43沿支柱41上升和下降。
在图9的实施例中,支撑框架42设有压载罐44,其能够装入水或通 过压缩空气被排空,以降低或升高支撑框架42。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压载浮筒30的剖面图,其具有链台18, 一中心芯体54支撑在该链台18上。可围绕芯体54旋转的环形体60被 轴向-径向轴承53和径向轴承61支承。管道13、14通过中心芯体54延 伸到歧管55,通过该歧管55,上述管道连接至径向导管56、57。挠性软 管12以处于一水平平面中的多个同心环的形式被支撑在卷轴装置17上。 经由和阀组件58,水能够导入浮筒30的压载舱59。
图11示出了处于冷却位置的图10的浮筒30,其中在压载舱59中没 有水,软管12被支撑在水平面上方的干燥位置,并在一水平平面中围绕 环形体60卷绕。低温流体通过管道13、14并通过软管12循环。在从卷 轴装置17展开软管之前,压载罐59通过操作泵和阀组件58并且通过将 水导入罐59中被充填,从而使得软管12浸没到水平面24的下方,如图 12所示。最后,图13示出了通过拆开管接头26、27、径向导管56被封 闭装置26关闭、展开软管12、管接头27被连接到油船上从而使软管12 置于其输送状态。低温流体经由管道13、径向导管57和展开的漂浮挠性 软管12供给。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