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表面处理和涂层 / 表面处理 / 真空镀膜 / 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

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

阅读:963发布:2023-01-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纹理材料2;B、识别系统存储纹理元素1固有的识别特征J;C、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存储纹理元素1分布的随机特征S,使纹理材料2成为防伪标识3;D、识别时,识别系统提取待识别防伪标识3’上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特征J’和随机特征S’,将特征J’与识别特征J以及随机特征S’与随机特征S分别比对,若比对结果有两项或一项不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否则,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应用该方法能够实现纹理元素的固有特征不被印刷纹理元素模仿欺骗,并且它能支持一种廉价简单的识别器。,下面是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纹理材料(2);
B、识别系统存储纹理元素(1)固有的识别特征J;
C、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存储纹理元素(1)分布的随机特征S,使纹理材料(2)成为防伪标识3;
D、识别时,识别系统提取待识别防伪标识(3’)上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特征J’和随机特征S’,将特征J’与识别特征J以及随机特征S’与随机特征S分别比对,若比对结果有两项或一项不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若二项都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印刷纹理元素不能模仿其识别特征J的纹理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所述识别系统条件下印刷纹理元素不能模仿其识别特征J的纹理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光变化纹理元素(4),当光源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时,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呈现不同的光学特征,所述光学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光角变色纹理元素(5),当光源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光角变色纹理元素(5)时,光角变色纹理元素(5)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当激发光源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纤维,所述纤维的横截面由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阻隔材料部分(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阻隔材料部分(8)为能阻隔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的激发光的阻隔材料,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结构1: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分布在所述中垂面的一侧;或结构2: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所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分布在所述中垂面的一侧;或结构3: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分布在所述中垂面的一侧,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弯曲纤维,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由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二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与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的发射光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在中垂面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纤维,所述纤维的横截面由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阻隔材料部分(8)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与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的发射光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阻隔材料部分(8)为能阻隔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的激发光的阻隔材料,阻隔材料部分(8)分布在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之间,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结构1: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所述中垂面的两侧;或
结构2: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所述中垂面的两侧;或
结构3: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在中垂面的两侧,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纤维,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至少由在所述纤维横截面上分布的并共同沿所述纤维长度方向延伸的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和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至少三个发光材料部分的发射光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至少三个发光材料部分几何分布的特别设计,能使所述纤维至少存在二个不同的激发光照射角度,照射到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能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结构1: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上分布有不同发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和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所述三个发光材料部分为彼此相邻的扇形结构;或
结构2: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上分布有三个不同发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和一个阻隔材料部分(8),所述阻隔材料部分(8)间隔在所述三个发光材料部分之间;或
结构3: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上分布有不同发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和第四发光材料部分(11),所述四个发光材料部分为彼此相邻的扇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材料(2)上分布有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横截面上至少分布有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阻隔材料部分(8),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结构设计能够确保当激发光源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照射时,阻隔材料部分(8)能够阻隔激发光照射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上,当激发光源倾斜或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照射时,激发光源能照射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含有多层干涉膜(14)的干涉膜纹理元素(12),至少存在二个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干涉膜纹理元素(12)时,能呈现不同的发射光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包含以下结构:
结构1:干涉膜纹理元素(12)为片状,其中所述多层干涉膜(14)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或
结构2:干涉膜纹理元素(12)由所述多层干涉膜(14)和载体(15)二部分组成,多层干涉膜(14)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载体(15)支撑多层干涉膜(14)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有色光角变色纹理元素(16),不同的照射角度光源照射所述有色光角变色纹理元素(16)时,呈现不同的反射光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光角变色纹理元素(16)为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结构1: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构成,所述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纤维横截面由间隔材料部分(17)和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分布在中垂面的一侧;或
结构2: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横截面由间隔材料部分(17)和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分布在中垂面的一侧;或
结构3: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所述纤维横截面由间隔材料部分(17)和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分布在中垂面的一侧;或
结构4: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构成,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由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间隔材料部分(1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间隔材料部分(17)分布在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之间,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分布在中垂面的二侧;或
结构5: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横截面由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间隔材料部分(1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间隔材料部分(17)分布在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之间,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分布在中垂面的二侧;或
结构6: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所述纤维横截面由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间隔材料部分(1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间隔材料部分(17)分布在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之间,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分布在中垂面的二侧;或
结构7:所述纤维横截面上至少分布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第三有色材料部分(20),所述至少三个有色材料部分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至少三个有色材料部分几何分布的特别设计,能使所述纤维至少存在二个不同照射光照射角度,照射到所述纤维时,反射光能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结构7-1:所述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纤维横截面上分布有三个不同反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第三有色材料部分(20)和一个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分布在所述三个有色材料部分之间;或结构7-2:所述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纤维横截面上分布有四个不同反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第三有色材料部分(20)、第四有色材料部分(21)和一个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分布在所述四个有色材料部分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为一种阴影纹理元素(22),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包括能形成阴影的遮挡结构,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时,所述遮挡结构能形成不同的阴影,所述阴影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包含以下结构:
结构1:阴影纹理元素(22)为长条形纹理元素(23),所述长条形纹理元素(2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各横截面的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中垂线构成;或
结构2:阴影纹理元素(22)为圆球形纹理元素(24);或
结构3: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遮挡结构部分(25)、第一透明材料部分(26)和第二透明材料部分(2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5)位于所述第一透明材料部分(26)和所述第二透明材料部分(27)之间,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5)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一透明材料部分(26)和第二透明材料部分(27)的折射率不同;或
结构4: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各横截面的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中垂线构成,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遮挡结构部分(28)、第三透明材料部分(29)和第四透明材料部分(30)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8)位于所述第三透明材料部分(29)和所述第四透明材料部分(30)之间,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8)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或结构5: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五透明材料部分(32)和遮挡结构部分(31)两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遮挡结构部分(3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第五透明材料部分(32)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或结构6: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形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分布有遮挡结构部分(33)、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和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三个材料部分,所述遮挡结构部分(33)位于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和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之间,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的遮挡结构部分(33)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所述纹理材料(2)的表面,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和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的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的面积为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的面积的2倍以上;或
结构7: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第八透明材料部分(37)和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和所述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对称分布在所述第八透明材料部分(37)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和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和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具有相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八透明材料部分(37)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或
结构8: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第九透明材料部分(40)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和所述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九透明材料部分(40)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具有不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九透明材料部分(40)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或
结构9: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依次分布的第十透明材料部分(45)、第五遮挡结构部分(44)、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第六遮挡结构部分(42)和第十二透明材料部分(46)五个材料部分组成,在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的面积是第十透明材料部分(45)的面积的2倍以上,以及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的面积是第十二透明材料部分(46)的面积的2倍以上,所述第五遮挡结构部分(44)和第六遮挡结构部分(42)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五遮挡结构部分(44)和第六遮挡结构部分(42)具有不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十透明材料部分(45)、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和第十二透明材料部分(46)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或结构10: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柱体,所述扁平柱体的横截面由位于中央部分的第十三透明材料部分(48)和位于外围的第七遮挡结构部分(47)二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扁平柱体的纵截面上的第七遮挡结构部分(47)为至少一个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第十三透明材料部分(48)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或结构11: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柱体,所述扁平柱体的横截面由位于中央部分的第十四透明材料部分(51)和位于同一外围并相对接的第八遮挡结构部分(50)和第九遮挡结构部分(49)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扁平柱体的纵截面上的第八遮挡结构部分(50)和第九遮挡结构部分(49)均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八遮挡结构部分(50)和第九遮挡结构部分(49)具有不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十四透明材料部分(51)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5、16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阴影的遮挡结构,其材料可以是黑色遮挡材料和/或白粉遮挡材料和/或真空膜遮挡材料和/或有色遮挡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识别特征J为纹理元素(1)呈现的不同光学特征,所述光学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设定了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纹理元素(1)而形成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光学特征为几何光学特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光学特征是光源照射纹理元素(1)所形成的阴影。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光学特征为光谱特征。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光谱特征为所述纹理元素(1)在反射光呈现的有色光谱特征或/和所述光谱特征为激发光条件下纹理元素(1)发射光呈现的光谱特征。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是纹理元素(1)在干涉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干涉光图案;或在衍射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衍射光图案;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是纹理元素(1)在偏振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偏振光图案;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是纹理元素(1)在色散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色散光图案;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照射光源的光谱特征变化而形成的;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照射光源的强度变化而形成的;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照射光源至少在一个角度上照射所述纹理元素(1)产生全反射而形成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光学特征为光强。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特征S为纹理元素(1)的位置和/或纹理元素(1)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朝向和/或纹理元素(1)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旋转朝向和/或纹理元素(1)的光谱特征和/或纹理元素(1)的几何形状和/或纹理元素(1)的几何尺寸。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标识(3)中的纹理元素(1)的数量大于N。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随机特征S进行加密处理后转换成编码并印在防伪标识(3)上。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随机特征S存入数据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防伪标识(3)上的随机分布特征直接存入数据库。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防伪标识(3)进行编号并将所述编号印在防伪标识(3)上,将编号与对应的防伪标识(3)的随机特征S一起存入数据库。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所述随机特征S进行加密处理后转换成编码并印在防伪标识(3)上,同时将随机特征S的存入数据库。
33.根据权利要求28、31或32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或编号重叠印设在防伪标识(3)的纹理元素(1)采集区域内,所述采集区域为在纹理材料(2)中被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被存储的纹理元素(1)分布的区域。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3)上的采集区域包括多个采集子区域(62),识别时识别系统只提取其中任意一个采集子区域(62),所述采集区域为在纹理材料(2)中被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被存储的纹理元素(1)分布的区域。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时识别系统提取采集区域的任意部分,所述采集区域为在纹理材料(2)中被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被存储的纹理元素(1)分布的区域。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3)的采集区域上印设有标位线(65)。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识别系统包含识别器和存储数据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摄取图像后直接传送到存储数据库,待识别随机特征S’的提取在存储数据库中完成。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所述识别系统包含识别器和存储数据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摄取图像后直接传送到存储数据库,特征J’与识别特征J在存储数据库中完成。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元素(1)的几何尺寸不大于150um。
40.一种用于识别所述权利要求1-39之一方法中的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3’)的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中含有一个照射光源,所述照射光源的照射方向在识别器中是随机设置的,所述识别系统中存储的识别特征J中含有光源从各个方向照射纹理元素(1)的光学特征。
41.一种用于识别所述权利要求1-39之一方法中的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3’)的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中含有二个照射光源,所述两个照射光源为不同的照射角度,所述识别系统中存储的识别特征J中含有光源从各个方向照射纹理元素(1)的光学特征。
42.一种用于识别所述权利要求1-39之一方法中的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3’)的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中含有三个照射光源,所述三个照射光源为不同的照射角度,所述识别系统中存储的识别特征J中含有光源从各个方向照射纹理元素(1)的光学特征。
43.一种用于识别所述权利要求1-39之一方法中的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3’)的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设置在手机上与手机结合为一个整体。
44.一种用于识别所述权利要求1-39之一方法中的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3’)的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为语音回答方式。

说明书全文

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方法,特别是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机纹理防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生产者利用一种由随机过程形成的纹理元素随机特征分布,通过比对存储随机特征是否相符来判断产品真伪,达到防伪的目的。目前随机纹理防伪技术存在的一个致命缺陷是,在识别系统的条件下不能区分印刷纹理元素的模仿欺骗,如果印刷纹理元素(油墨、烫印等)能够模仿随机纹理而识别系统又不能区分,就会导致造假者轻易的低成本的大量复制,进而导致随机纹理防伪技术的防伪效果的失败。 [0003] 不计成本的提高识别系统的分辨能是可以辨别出印刷纹理元素的模仿欺骗,但其所依赖的识别器成本的增加会给推广采用带来困难,采用超高倍显微镜对防伪材料上的纹理元素拍照采样存储,然后识别时又同样用超高倍显微镜比对,这样的方式不但采样成本很高,且难以携带,识别时对位调焦困难,识别器成本也很高。
[0004]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激光表面验证系统,其原理是用一束激光照射纹理材料的表面纹理,多个CCD接受器对多个度的不同强度的漫反射光进行采样存储,识别时,利用采样存储过程基本相同的识别器采样比对,这套系统在识别时对位要求很高,不但识别距离必须和采样存储时相同,激光照射的角度也要相同,激光表面验证系统识别时与采样存储时的采样方向也要完全相同,稍有偏差即可能产生误判,并且其对激光表面验证系统要求也较高,需有移动的扫描装置,操作严格且难以普及,特别是在普通民品上的普及。 [0005] 中国专利CN1350260“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涉及一种利用现有技术难以重复仿制的材料的随机结构纹理元素特征作为防伪信息载体进行防伪的方法,通过对随机纹理元素图像进行计算机扫描识别及加密处理后,生成另一种加密转换图像,直接输印在原随机纹理元素图像的产品上,加密转换图像携带原随机纹理元素图像的随机特征信息,利用设有相应解密程序的独立识别器比对两随机纹理元素分布图象来识别产品真伪,该文件所述识别系统中没有涉及防止印刷纹理元素模仿欺骗的功能,导致其纹理元素的随机特征容易低成本的被印刷模仿。
[0006] 中国专利CN1430175“一种基于物质特性的加密防伪方法”,涉及一种基于物质特性的加密防伪方法,包括在安全保护体上形成防伪信息的签发处理过程,和对防伪信息进行验证的核验处理过程,基于“复杂的随机现象难于重复和人为控制”的原理而设计,可防复制与篡改,有效辨别物质真伪。签发过程包括:在物品标签或票据的纸品制造中,掺入有形材料,形成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结构,并设置一个纹理元素结构图像采集区域;将纹理元素结构转换为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处理方法从图像信息上提取图像的特征;将特征、图像识别容许误差、防篡改信息制成条形码,并打印在条形码区上;对明文信息用私钥并通过签名运算作加密处理形成数字签名;将数字签名作为防伪标识码制作在安全保护体上。核验处理过程则是上述过程的逆操作。该文件内容与中国专利CN1430175相同,所述的识别系统中也没有涉及如何防止印刷纹理元素模仿欺骗的方法。 [0007] 问题的核心是要求提供一种简单的、低成本的、易操作的识别系统,它既能核对纹理元 素分布的随机特征,又能够防止低成本工艺方法对纹理元素固有特征的模仿,其中主要是印刷纹理元素的模仿欺骗。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能实现纹理元素的固有特征不被印刷纹理元素模仿欺骗,并且它能支持一种廉价简单的识别器。 [0009] 在描述解决方案前,先来约定本发明一些名词术语的定义。
[0010] 1、纹理元素——用于形成随机特征S的最基本的材料元素,比如:一根纤维、一个点、一个片状物等。
[0011] 2、印刷纹理元素——采用各种印刷方式,结合各种印刷油墨能够形成的纹理元素,所述各种印刷方式包括胶印、凹印、凸印、孔印、静电印刷、喷墨印刷以及烫印等。 [0012] 3、印刷纹理元素模仿——在确定的识别系统条件下,造假者通过印刷纹理元素来模仿防伪标识上纹理元素分布的随机特征S,由于印刷纹理元素的制作成本很低,如果所述识别系统不能区分这些印刷纹理元素,则防伪效果将会丧失。
[0013] 4、识别系统条件——包括识别系统中照射光源光谱特征、强度、方向、个数、识别器的几何分辨率,识别器的色彩分辨率,数据处理模式(DSP)对纹理元素图像的处理方式等。
[0014] 5、随机特征S——系统提取的,纹理元素在随机过程中形成的与随机过程相关的特征,例如:对于点状纹理元素,随机特征S为点的位置,可取该点的坐标来表示;对于直线纤维状纹理元素,随机特征S为纤维的位置和长度方向的朝向,可提取纤维二个端点坐标来表示;对于弯曲状纤维纹理元素,随机特征S为纤维的位置、长度朝向、弯曲朝向,可用纤维二个端点和一个中点的坐标来表示;对于特定的结构的直线纤维,随机特征S还可以是纤维横截面的旋转朝向,可用旋转角度来表示。
[0015] 另外,如果同一张防伪标识上的纹理元素有多种色彩特征、多种几何特征等,那么某一位置上的色彩特征、几何特征就是随机的,在此情况下,纹理元素的色彩、几何特征也可以作为随机特征S。
[0016] 6、防伪标识随机特征S的摆放成本——当所述识别系统能够区分所述纹理元素和印刷纹理元素时,造假者不能采用印刷纹理元素来模仿所述纹理元素,造假者为了欺骗识别系统,造假者可能采用所述纹理元素通过人工摆放来形成相同的随机特征S,防伪标识的人工摆放成本等于防伪标识上纹理元素数量与单个纹理元素的人工摆放成本的乘积,防伪标识的人工摆放成本大于等于造假利润时,造假行为能被制止。与所述摆放成本直接相关的因素有随机特征S的类型、提取随机特征S的精度(位置精度、朝向精度等)、纹理元素尺寸的大小等。
[0017] 7、不能模仿——可以在二个层面来理解这个含义,第一个层面为在现有技术或现有可能技术的条件下,其纹理元素及其分布的随机特征S不能被印刷模仿;第二个层面为造假模仿纹理元素及其分布的随机特征S的行为无利可图,即造假者去伪造一张防伪标识时其伪造成本大于等于造假利润。
[0018]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0019] 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20] A、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纹理材料2;
[0021] B、识别系统存储纹理元素1固有的识别特征J;
[0022] C、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存储纹理元素1分布的随机特征S,使纹理材料2成为防伪标识3;
[0023] D、识别时,识别系统提取待识别防伪标识3’上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特征J’和随机特征S’,将特征J’与识别特征J以及随机特征S’与随机特征S分别比对,若比对结果有两项或一项不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若二项都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具体识别时,当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时,告知识别者带有该防伪标识3’的产品为真品;当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时,告知识别者带有该防伪标识3’的产品为假冒产品。
[0024]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由于选择了特别的纹理元素1,利用所述纹理元素1特有的不能被印刷纹理元素模仿的固有的识别特征J,该识别特征J能使识别系统简单、可靠的识别,能使识别系统的识别器体积小、低成本,进一步还能使防伪标识本身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使仿冒成本大大增加。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一种随机纹理的识别流程图
[0026] 图2-图10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1-图12为干涉膜纹理元素12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3-图16为有色光角变色纹理元素16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7-图27为阴影纹理元素22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8-图30为在光源A、B照射下,阴影纹理元素22形成阴影示意图; [0031] 图31-图32纹理元素1的随机特征S的示意图;
[0032] 图33为防伪标识3中的纹理元素1的示意图;
[0033] 图34-图37为各种防伪标识3的示意图;
[0034] 图38-图41识别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0036] A、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纹理材料2;
[0037] B、识别系统存储纹理元素1固有的识别特征J;
[0038] C、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存储纹理元素1分布的随机特征S,使纹理材料2成为防伪标识3;
[0039] D、识别时,识别系统提取待识别防伪标识3’上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特征J’和随机特征S’,将特征J’与识别特征J以及随机特征S’与随机特征S分别比对,若比对结果有两项或一项不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若二项都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具体识别时,当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时,告知识别者带有该防伪标识3’的产品为真品;当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时,告知识别者带有该防伪标识3’的产品为假冒产品。
[0040] 所述纹理元素1为印刷纹理元素不能模仿其识别特征J的纹理元素。 [0041] 进一步地,所述纹理元素1为所述识别系统条件下印刷纹理元素不能模仿其识别特征J的纹理元素。
[0042] 其中,所述纹理元素1为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当光源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时,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呈现不同的光学特征,所述光学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这种光源不同角度照射所述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形成的光学特征差异与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的选择、光源的光谱特征、照射角度以及识别器的精度、色彩分辨率、图像处理模式等相关,这种差异的实质主要反映了光角变化纹理元素4的立体特征,而印刷纹理元素不可能具备这些立体特征。
[0043] 所述纹理元素1为光角变色纹理元素5,当光源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光角变色纹理元素5时,光角变色纹理元素5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0044] 所述纹理元素1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当激发光源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0045] 进一步,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纤维,所述纤维的横截面由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阻隔材料部分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阻隔材料部分8为能阻隔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的激发光的阻隔材料,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0046] 结构1(见图2):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分布在所述中垂面的一侧。 [0047] 结构2: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所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分布在所述中垂面的一侧。 [0048] 结构3(见图3):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分布在所述中垂面的一侧,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
[0049] 所述结构1、结构2、结构3自由附着在纹理材料2表面时具有固有的朝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识别时,识别器中激发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上时,其发射光呈现的光谱特征的光强有明显的差异,所述差异具有固有的对应关系,所述固有的对应关系是印刷纹理元素不能实现的,以此作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识别特征J,来判定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真假,以防止印刷纹理元素的模仿欺骗。 [0050] 如图4所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纤维,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由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二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与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的发射光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在中垂面的两侧。所述结构能自由附着在纹理材料2表面,具有固有的朝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识别器中激发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其发射光呈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具有固有的对应关系,所述固有的对应关系是印刷纹理元素不能实现的,以此作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识别特征J,来判定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真假,以防止印刷纹理元素的模仿欺骗。
[0051] 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纤维,所述纤维的横截面由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阻隔 材料部分8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与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的发射光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阻隔材料部分8为能阻隔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的激发光的阻隔材料,阻隔材料部分8分布在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之间,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0052] 结构1(见图5):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所述中垂面的两侧。
[0053] 结构2(见图6):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所述中垂面的两侧。
[0054] 结构3: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对称分布在中垂面的两侧,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短轴中垂线69构成。 [0055] 所述结构1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结构2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和结构3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自由附着在纹理材料2表面,具有固有的朝向,识别时,识别器中激发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其发射光呈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具有固有的对应关系,所述固有的对应关系是印刷纹理元素不能实现的,以此作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识别特征J,来判定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真假,以防止印刷纹理元素的模仿欺骗。
[0056] 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纤维,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至少由在所述纤维横截面上分布的并共同沿所述纤维长度方向延伸的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和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至少三个发光材料部分的发射光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至少三个发光材料部分几何分布的特别设计,能使所述纤维至少存在二个不同的激发光照射角度,照射到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能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0057] 结构1(见图7):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上分布有不同发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和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所述三个发光材料部分为彼此相邻的扇形结构。
[0058] 结构2(见图8):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上分布有三个不同发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和一个阻隔材料部分8,所述阻隔材料部分8间隔在所述三个发光材料部分之间。
[0059] 结构3(见图9):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上分布有不同发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第二发光材料部分9、第三发光材料部分10和第四发光材料部分11,所述四个发光材料部分为彼此相邻的扇形结构。
[0060] 所述结构1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结构2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结构3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自由附着在纹理材料2表面,纤维的横截面的朝向是随机的,识别时,识别器中激发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其发射光呈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差异与横截面的旋转角度具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且印刷纹理元素不能实现所述固定的对应关系,所述差异作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识别特征J,以此来判定待识别纹理元素的真假,以防止印刷纹理元素的模仿欺骗。由于横截面旋转朝向是随机的,所以可以将 纤维横截面的旋转朝向作为随机特征S,当激发光源照射角度确定以后,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光谱特征与旋转朝向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按下述方法可以获取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旋转朝向的随机特征S:存储纤维的随机特征S时,记录激发光源的照射方向和在该照射方向上的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光谱特征,识别时,虽然识别器中激发光源照射角度与存储的激发光源照射角度不同,但识别器能识别这种角度的不同,从而确定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旋转朝向。
[0061] 如图10所示,所述纹理材料2上分布有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横截面上至少分布有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和阻隔材料部分8,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结构设计能够确保当激发光源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照射时,阻隔材料部分8能够阻隔激发光照射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上,当激发光源倾斜或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照射时,激发光源能照射到第一发光材料部分7上。
[0062] 所述纹理元素1为含有多层干涉膜14的干涉膜纹理元素12,至少存在二个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干涉膜纹理元素12时,能呈现不同的发射光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包含以下结构:
[0063] 结构1(见图11):干涉膜纹理元素12为片状,其中所述多层干涉膜14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
[0064] 结构2(见图12):干涉膜纹理元素12由所述多层干涉膜14和载体15二部分组成,多层干涉膜14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载体15支撑多层干涉膜14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
[0065] 所述多层干涉膜14是通过真空膜形成的。
[0066] 进一步,纹理材料2上面的所述多层干涉膜14至少有二种变色类别。例如红变蓝、黄变蓝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印刷覆盖法来模仿干涉膜纹理元素12的可能性。 [0067] 进一步,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的形状为多边形、三角形、长条形、五角星形、弯月形等。
[0068] 所述纹理元素1为有色光角变色纹理元素16,不同的照射角度光源照射所述有色光角变色纹理元素16时,呈现不同的反射光光谱特征,所述光谱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0069] 此处的有色是相对识别器能够感知光谱的范围而言。
[0070] 所述有色光角变色纹理元素16为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0071] 结构1: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构成,所述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纤维横截面由间隔材料部分17和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分布在中垂面的一侧。
[0072] 结构2(见图13):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横截面由间隔材料部分17和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分布在中垂面的一侧。
[0073] 结构3: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所述纤维横截面由间隔材料部分17和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二个材料部分组成,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分布在中垂面的一侧。
[0074] 结构4: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构成,所述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由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间隔材料部分1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呈现不同的光谱 特征,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间隔材料部分17分布在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之间,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分布在中垂面的二侧。
[0075] 结构5(见图14):所述纤维为扁平状,所述纤维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纤维各横截面的中垂线69构成,所述纤维横截面由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间隔材料部分1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间隔材料部分17分布在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之间,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分布在中垂面的二侧。
[0076] 结构6:所述纤维为扁平状直线纤维,所述纤维横截面由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间隔材料部分1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间隔材料部分17能阻隔照射光,间隔材料部分17分布在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之间,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和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分布在中垂面的二侧。
[0077] 结构7:所述纤维横截面上至少分布有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和第三有色材料部分20,所述至少三个有色材料部分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至少三个有色材料部分几何分布的特别设计,能使所述纤维至少存在二个不同照射光照射角度,照射到所述纤维时,反射光能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所述纤维包含以下结构: [0078] 结构7-1(见图15):所述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纤维横截面上分布有三个不同反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第三有色材料部分20和一个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分布在所述三个有色材料部分之间; [0079] 结构7-2(见图16):所述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纤维横截面上分布有四个不同反射光光谱特征的第一有色材料部分18、第二有色材料部分19、第三有色材料部分20、第四有色材料部分21和一个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材料部分17间隔分布在所述四个有色材料部分之间。
[0080] 所述纹理元素1为一种阴影纹理元素22,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包括能形成阴影的遮挡结构,从设定的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时,所述遮挡结构能形成不同的阴影,所述阴影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0081] 采用阴影这一光学特征,其实质是把阴影纹理元素22的立体信息转换成了对应的识别器十分容易识别的阴影平面光学特征信息,而这种特定设计的随照射角度变化的阴影的光学特征印刷纹理元素是不可能模仿的,而所述平面的阴影的差异可以采用低成本的识别器方便、低成本地采集区分。
[0082] 进一步,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包含以下结构:
[0083] 结构1(见图17a、17b):阴影纹理元素22为长条形纹理元素23,所述长条形纹理元素2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各横截面的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中垂线构成。
[0084] 所述结构1的长条形纹理元素23,识别器识别时可以提取三幅图像,如图28a,光源A角度照射形成阴影d1长度,阴影d1向右边倾斜;如图28b,光源B角度照射形成阴影d2长度,阴影d2向左边倾斜;如图28c,光源A和B同时照射时,阴影就是遮挡结构的宽度d3, d1、d2的长度与所述长方形的长边的长度和照射角度有关系,而这种关系印刷纹理元素是不能形成的。
[0085] 随机特征S可采集图17b上长条形纹理元素23的二个端点坐标。 [0086] 结构2(见图18a、18b):阴影纹理元素22为圆球形纹理元素24。 [0087] 所述结构2为圆球形纹理元素24,识别时识别器可以提取二幅图像,如图29a,光源A角度倾斜照射所述圆球形纹理元素24形成的阴影为椭圆形,长轴长度为d1,阴影d1向右边倾斜;如图29b,光源B垂直于纹理材料2表面的角度照射所述圆球形纹理元素24时,形成的阴影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d2为圆球的直径,这种由圆球形纹理元素24形成的阴影关系印刷纹理元素不能形成。
[0088] 随机特征S可采集图18b上圆球形的球心坐标。
[0089] 结构3(见图19a、19b):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遮挡结构部分25、第一透明材料部分26和第二透明材料部分27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5位于所述第一透明材料部分26和所述第二透明材料部分27之间,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5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一透明材料部分26和第二透明材料部分27的折射率不同。 [0090] 所述结构3的阴影纹理元素22,识别时识别器可以提取三幅图像,如图19a,光源A角度倾斜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在折射率n1的第一透明材料部分26中通过折射形成的阴影长度与光源B角度倾斜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在折射率n2的第二透明材料部分27中通过折射形成的阴影长度不同,在入射角相同的前提下,这种差异是由于二种不同材料折射率不同所致,光源A角度和光源B角度同时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时,阴影宽度就等于遮挡结构部分的材料厚度。这种由特别设计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形成的阴影关系印刷纹理元素不能形成。
[0091] 随机特征S可采集图19b上遮挡结构部分25的二个端点坐标。
[0092] 结构4(见图20a、20b):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中垂面弯曲,所述中垂面由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各横截面的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中垂线构成,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遮挡结构部分28、第三透明材料部分29和第四透明材料部分30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8位于所述第三透明材料部分29和所述第四透明材料部分30之间,所述遮挡结构部分28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
[0093] 所述结构4阴影纹理元素22的弯曲状是为了确保扁平纤维的扁平面能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纹理材料2表面,该结构4的阴影特征与结构1相似。
[0094] 随机特征S可采集图20b上遮挡结构部分28的二个端点坐标。、 [0095] 结构5(见图21a、21b):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五透明材料部分32和遮挡结构部分31两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遮挡结构部分3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第五透明材料部分32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 [0096] 图30a中,所述结构5的阴影纹理元素22,如图30a,光源B角度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时,光线经遮挡结构部分31的遮挡和第五透明材料部分32的折射形成的阴影57的尺寸为d1;如图30b中,光源A角度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时,光线经遮挡结构部分31的遮挡没有任何折射而形成的阴影58的尺寸为d2;如图30c中,光源A角度和光源B角度同时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时,阴影59的宽度d3与遮挡结构部分31的宽度相等,这种由特别设计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形成的阴影关系印刷纹理元素不能形成。 [0097] 随机特征S可采集图21b上遮挡结构部分31的二个端点坐标。
[0098] 结构6(见图22a、22b):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形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分布有遮挡结构部分33、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和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三个材料部分,所述遮挡结构部分33位于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和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之间,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的遮挡结构部分33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所述纹理材料2的表面,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和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的第六透明材料部分34的面积为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的面积的2倍以上。
[0099] 所述结构6阴影纹理元素22的阴影特征与所述结构5阴影纹理元素22相似,增加的第七透明材料部分35的作用是促使结构6阴影纹理元素22更易平放在纹理材料2的表面。
[0100] 结构7(见图23a、23b):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第八透明材料部分37和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和所述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对称分布在所述第八透明材料部分37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和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和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具有相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八透明材料部分37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
[0101] 所述结构7阴影纹理元素22的阴影特征与所述结构5阴影纹理元素22相似,设置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和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二个部分可以更加的增大印刷阴影纹理元素22被模仿的不可能性。
[0102] 随机特征S可采集图23b上第二遮挡结构部分36和第一遮挡结构部分38的任一遮挡结构部分长度方向上二个端点坐标。
[0103] 结构8(见图24a、24b):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第九透明材料部分40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和所述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九透明材料部分40的左右两边,所述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具有不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九透明材料部分40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
[0104] 所述结构8阴影纹理元素22的阴影特征与所述结构7阴影纹理元素22相似,设置第三 遮挡结构部分41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二个部分的材料不同,相对所述结构7阴影纹理元素22可以更加的增大纹理元素22被模仿的不可能性。
[0105] 随机特征S可采集图24b上第三遮挡结构部分41和第四遮挡结构部分39的任一遮挡结构部分长度方向上二个端点坐标。
[0106] 结构9(见图25a、25b):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状,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扁平面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由沿其前后方向平行延伸、左右方向依次分布的第十透明材料部分45、第五遮挡结构部分44、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第六遮挡结构部分42和第十二透明材料部分46五个材料部分组成,在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的横截面上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的面积是第十透明材料部分45的面积的2倍以上,以及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的面积是第十二透明材料部分46的面积的2倍以上,所述第五遮挡结构部分44和第六遮挡结构部分42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所述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五遮挡结构部分44和第六遮挡结构部分42具有不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十透明材料部分45、第十一透明材料部分43和第十二透明材料部分46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
[0107] 所述结构9阴影纹理元素22的阴影特征与所述结构8阴影纹理元素22相似,增加的第十透明材料部分45和第十二透明材料部分46的作用是促使结构9阴影纹理元素22更易平放在纹理材料2的表面。
[0108] 结构10: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柱体,所述扁平柱体的横截面由位于中央部分的第十三透明材料部分48和位于外围的第七遮挡结构部分47二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扁平柱体的纵截面上的第七遮挡结构部分47为至少一个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第十三透明材料部分48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其中,扁平柱体可以为如图26a、26b和26d中所示的扁平圆柱体,其中,26d的扁平圆柱体外围的第七遮挡结构部分47为不封闭圆环;扁平柱体也可以为如图26c中所示的扁平棱柱,特别是扁平四棱柱;当然还可以为其它扁平柱体。
[0109] 结构11(见图27a、27b):阴影纹理元素22为扁平柱体,所述扁平柱体的横截面由位于中央部分的第十四透明材料部分51和位于同一外围并相对接的第八遮挡结构部分50和第九遮挡结构部分49三个材料部分组成,所述扁平柱体的纵截面上的第八遮挡结构部分50和第九遮挡结构部分49均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所述第八遮挡结构部分50和第九遮挡结构部分49具有不同的遮光特性,所述第十四透明材料部分51为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
[0110] 所述结构11阴影纹理元素22的第八遮挡结构部分50和第九遮挡结构部分49为不同的材料,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见图27b所示,其二个部分的结合点的端点坐标作为随机特征S。
[0111] 环状的遮挡结构的阴影光学特征的识别模式简单。
[0112] 所述阴影的遮挡结构,其材料可以是黑色遮挡材料和/或白粉遮挡材料和/或真空镀膜遮挡材料和/或有色遮挡材料。
[0113] 所述遮挡结构的材料选择各有优点,黑色遮挡材料可以使照射光源的各光谱波段完全被遮挡;钛白粉遮挡材料呈白色也可以使照射光源的各光谱波段完全被遮挡;真空镀膜遮挡材料的遮挡层可以很薄时做到完全遮挡,例如真空镀层100um时就可以完全遮挡形成阴影, 这样更有助于阴影纹理元素22的微小化;有色遮挡材料形成的阴影可以为彩色。
[0114] 所述识别特征J为纹理元素1呈现的不同光学特征,所述光学特征的差异能被所述识别系统识别。
[0115] 其中,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设定了不同的照射角度照射所述纹理元素1而形成的。
[0116] 其中,所述光学特征为几何光学特征。所述几何光学特征是指在光源照射下由波的粒子性形成的光学特征。
[0117] 其中,所述光学特征是光源照射纹理元素1所形成的阴影。所述阴影的形成是由于遮挡所致,这种遮挡可以是遮挡部分光谱或部分强度,只要所述识别系统能够感知这种有遮挡和没有遮挡的差异,例如挡住量为入射光强的70%,例如挡住了入射光谱中的部分频段。
[0118] 其中,所述光学特征为光谱特征。
[0119] 进一步地,所述光谱特征为所述在反射光条件下纹理元素1呈现的有色光谱特征或/和所述光谱特征为激发光条件下纹理元素1发射光呈现的光谱特征。 [0120] 其中,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是纹理元素1在干涉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干涉光图案,例如选择干涉效果显著的晶体,例如选择含有顿环干涉特征的颗粒等;或在衍射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衍射光图案;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是纹理元素1在偏振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偏振光图案;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是纹理元素1在色散条件下呈现的光谱特征和/或色散光图案;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照射光源的光谱特征变化而形成的;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照射光源的强度变化而形成的;或所述纹理元素1光学特征的差异是由于照射光源至少在一个角度上照射所述纹理元素1产生全反射而形成的。
[0121] 其中,所述光学特征为光强。
[0122] 如图31a、31b、32所示,所述随机特征S为纹理元素1的位置和/或纹理元素1平行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朝向和/或纹理元素1垂直于纹理材料2的表面的旋转朝向和/或纹理元素1的光谱特征和/或纹理元素1的几何形状和/或纹理元素1的几何尺寸。 [0123] 如果在一个纹理元素1上采集的随机特征S越多,纹理越小、采集的随机特征S的精度越高,造假者单个纹理元素1随机特征S的摆放成本就越大。图32所示的旋转朝向的随机特征S,摆放难度十分大。
[0124] 如图33所示,防伪标识3中的纹理元素1的数量大于N。
[0125]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由于纹理元素的分布是随机的,采样区域可能出现空白,或者只有1个纹理元素1、或者只有2个纹理元素1、或者只有很少的纹理元素1,这些分布状态是可能的,只是出现概率的大小不同而已,过少的纹理元素1数量的危害是造假者如果采用人工摆放的方式也不会有太高的成本,从而会影响防伪效果,例如出现只有1个纹理元素1的情况时,造假者只需摆上1个纹理元素1便可使识别系统鉴别为真而蒙混过关,并且它可以大量重复这种只有1个纹理元素的防伪标识。因此,必需剔除这些少数量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例如防伪标识上不低于20个纹理元素1,最低限定数N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防伪产品的附加值高,N值应大些,附加值低,N值可小些)。
[0126] 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随机特征S进行加密处理后转换成编码并印在防伪标识3上。
[0127]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编码(例如二维码)中含有纹理元素1的随机特征S的信息以及各种基本信息、加密代码、密钥等,所述二维码本身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随机特征S的信息直接存储在防伪标识的二维码上,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识别系统识别时可以不需要去数据库调取数据,可能的隐患是假如加密方法被泄露或被造假者破译,造假者就可以批量伪造;每个防伪标识的制作成本较大,识别器也会成本较高。
[0128] 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随机特征S存入数据库。
[0129] 进一步地,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防伪标识3上分布的随机特征S直接20
存入数据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由于纹理元素1分布的随机特征S可以轻易有10 种以上的组合,重复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少量重复,例如1亿分之一的重复概率,对于造假者而言也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价值,其优点在于不需要在防伪标识上进行编码的印刷,可以降低防伪标识的制作成本,识别器的体积和成本也减少,同时也消除了由于编码误读导致的误判。
[0130] 进一步地,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防伪标识3进行编号并将所述编号印在防伪标识3上,将编号与对应的防伪标识3的随机特征S一起存入数据库。 [0131] 所述随机特征S的存储方式为,将所述随机特征S进行加密处理后转换成编码并印在防伪标识3上,同时将随机特征S的存入数据库。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整个防伪系统将会更加可靠。
[0132] 如图34所示,所述编码或编号重叠印设在防伪标识3的纹理元素1采集区域内,所述采集区域为在纹理材料2中被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被存储的纹理元素1分布的区域。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可以减小防伪标识的面积,识别器可以更多简化,特别是识别器的体积可以减小,为识别系统与手机整合创造了条件。
[0133] 进一步,相同的激发光源,选择二维码印刷油墨与纹理元素1的发射光的光谱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以至于识别器能够区分这些差异。例如:纹理元素1为包含有相同激发光源的荧光红、荧光蓝、荧光黄色彩光谱的纤维,二维码采用相同激发光源荧光红外色油墨印刷,识别系统能够区分这些色彩光谱的差异。
[0134] 进一步,不同的激发光源,选择二维码的印刷油墨与纹理元素1所含的发光材料具有不同的激发光谱,例如:纹理元素1含有365nm激发光谱的发光材料,二维码印刷油墨为另一激发光谱激发的发光材料。
[0135] 如图35所示,所述防伪标识3上的采集区域包括多个采集子区域62,识别时识别系统只提取其中任意一个采集子区域62,所述采集区域为在纹理材料2中被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被存储的纹理元素1分布的区域。
[0136] 如图37所示,识别时识别系统提取采集区域的任意部分,所述采集区域为在纹理材料2中被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被存储的纹理元素1分布的区域。
[0137]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能够极大地减小识别器的体积,特别是在假冒产品的获利很高的时候,由于识别者具体选择多个区域中哪个区域来识别是随机的,故造假者必须仿冒所有多个区域,这样采集区域再大也不会改变识别器的成本。
[0138] 进一步,识别时,识别者只要识别器的采集区域63置于整个防伪标识区域中便可识别,更方便更随意。
[0139] 如图36所示,所述防伪标识3的采集区域上印设有标位线65。
[0140] 防伪标识3中的标位线65能更快速的引导随机特征S’的比对,减少数据库的存储量。
[0141] 所述防伪标识3上的采集区域中的随机特征S,提取采集区域内部分纹理元素1的随机特征S存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由于造假者不可能知道识别器任意部分选取的是哪些纹理元素1,所以造假者必须完全准确地复制出采集区域所有纹理元素1的随机特征S,只选取部分纹理元素1可以减少存储量,减少计算处理的时间,特别是随机特征S采用二维码方式存储时。
[0142] 进一步,识别时,识别器采样区域中选择部分纹理元素1的随机特征S’进行存储随机特征S比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假者不可能知道选取的采集区域内的部分纹理元素1具体是哪些,因此就不可能仅针对这些少数纹理元素1来人工摆放,而必须做到全面摆放。
[0143] 进一步,每个纹理元素1上有多个随机特征S时,存储或识别时只随机选择部分随机特征S进行比对。例如,所述纹理元素1为光角变色纤维时,在一根纤维上选取任一点的坐标,例如纤维的二个端点之一、纤维的中间点、距离一个端点纤维长度的任意一点。尽管只取样了一点的坐标,节约了大量的存储空间,但由于造假者并不清楚到底具体是纤维上的哪一点,因此它必须准确摆放出整根纤维的位置、形状、朝向。
[0144] 更进一步,对所述随机纹理特征的比对设置容错度,例如比对了100个随机特征S’,只要有60%符合要求即可认为有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防伪标识表面被污染、磨损时,以及识别时识别器只提取了采样区域内部分纹理元素1’的随机特征S’信息时,判定依然有效,同时又没有降低造假者复制槛。
[0145] 所述识别系统包含识别器和存储数据库,所述识别器摄取图像后直接传送到存储数据库,待识别随机特征S’的提取在存储数据库中完成。
[0146] 这样识别器会得到进一步简化,纹理元素1发生变化时容易在不变换识别器的前提下与之适应。
[0147] 所述识别系统包含识别器和存储数据库,所述识别器摄取图像后直接传送到存储数据库,特征J’与识别特征J在存储数据库中完成比对。
[0148] 这样识别器会得到进一步简化,纹理元素1发生变化时容易在不变换识别器的前提下与之适应。
[0149] 所述纹理元素1的几何尺寸不大于150um。所述几何尺寸为纹理元素1的长度方向,特别是最长尺度方向的尺寸。
[0150] 如图38所示,所述识别器中含有一个照射光源,所述照射光源的照射方向在识别器中是随机设置的,所述识别系统中存储的识别特征J中含有光源从各个方向照射纹理元素1的光学特征。
[0151] 例如识别器中只安装了一个角度的照射光源,但向识别者提供的识别器中,单个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很多规格,这样不同识别者持有识别器的光源照射角度也有很多种可能,例如有36种规格,即造假者面对的识别器中光源的照射角度是随机的,同时识别者识别时识别器相对防伪标识的方位也可能是随机的,造假者不可能预知,这样造假者想要通过采用印刷纹理元素来模仿某个具体角度纹理元素1的光学特征来实现不被识别器识别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这样设计可以更进一步的简化识别器,图像处理也更方便。 [0152] 如图39所示,所述识别器中含有二个照射光源,所述两个照射光源为不同的照射角度, 所述识别系统中存储的识别特征J中含有光源从各个方向照射纹理元素1的光学特征。
[0153] 如图40所示,所述识别器中含有三个照射光源,所述三个照射光源为不同的照射角度,所述识别系统中存储的识别特征J中含有光源从各个方向照射纹理元素1的光学特征。
[0154] 如图41所示,所述识别器设置在手机上与手机结合为一个整体。 [0155] 所述识别器为语音回答方式。
[0156] 以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例(见图2-10),本发明提供的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157] A、选择随机分布有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纹理材料2;
[0158] B、识别系统存储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固有的识别特征J,其固有的识别特征J为当激发光源从设定的不同角度A和B照射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时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
[0159] C、识别系统在采集区域中提取并在识别系统中存储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分布的随机特征S,使纹理材料2成为防伪标识3,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分布的随机特征S为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二个端点坐标,特别地,当所述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为图7~9所表示结构时,所述随机特征S除了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二个端点坐标外还包括纤维横截面的旋转朝向(见图32);采集区域可以为方格区域,即在纹理材料2上印上一个大方格,和该大方格内由标位线分割多个小方格,见图36;
[0160] 识别器的采样区域63的面积远小于大方格的面积;
[0161] D、识别时,识别系统提取待识别防伪标识3’上待识别纹理元素1’的特征J’和随机特征S’,将特征J’与识别特征J以及随机特征S’与随机特征S分别比对,若比对结果有两项或一项不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若二项都相符,则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具体识别时,当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是所述防伪标识3时,告知识别者带有该防伪标识3’的产品为真品;当判定待识别防伪标识3’不是所述防伪标识3时,告知识别者带有该防伪标识3’的产品为假冒产品。
[0162] 具体的识别流程见图1。
[0163] 以干涉膜纹理元素12为例(见图11、12),本发明提供的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164] 其中所包含的步骤与上述的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随机纹理防伪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区别是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为片状(见图11),其识别特征J为,所述纹理材料2上同时分布有二种变色类别的多层干涉膜14,比如:当所述片状为正方形时,光源A垂直于纹理材料2表面方向照射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呈现红色,光源B倾斜于纹理材料2表面方向照射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呈现蓝色;当所述片状为三角形时,光源A垂直于纹理材料2表面方向照射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呈现黄色,光源B倾斜于纹理材料2表面方向照射所述干涉膜纹理元素12呈现蓝色。
[0165] 当干涉膜纹理元素12为三角形片状时,其分布的随机特征S为三角形的任意二个顶点;当干涉膜纹理元素12为正方形片状时,其分布的随机特征S为正方形对角线的二个端点。
[0166] 以阴影纹理元素22为例(见图17-图27,和图28-图30),本发明提供的随机纹理的防 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167] 其中所包含的步骤与上述的荧光光角变色纹理元素6的随机纹理防伪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区别是阴影纹理元素22的识别特征J为,摄取三幅阴影图案,光源从A方向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呈现出第一幅阴影图案,光源从B方向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呈现出第二幅阴影图案,光源从A、B二个方向同时照射所述阴影纹理元素22呈现出第三幅阴影图案,所述这些阴影图案的差异构成识别特征J;阴影纹理元素22的随机特征S已经在上文中作出过具体说明。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