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轧制,挤压和拉伸 / 挤压 /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

阅读:410发布:2022-12-2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纤维 生产用 挤压 设备,其结构包括混合搅拌装置、料斗、原料散流装置、 支撑 脚、挤压装置、 机体 、电动 液压缸 、出料管,机体的底部一侧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脚,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三 角 导向 块 、进料口、均流孔、原料吹动机构、均 流管 的结合设置,使得生产原料能均布于两个挤压辊之间,有效防止原 料堆 积在挤压辊一处,使得挤压辊的挤压面积能被最大化利用,不仅能减少挤压时间,提高挤压效率,还能使生产原料被均匀挤压,利于后续提高聚乙烯纤维的生产 质量 ,且通过双向打气筒的间歇性打气,能将生产原料吹向均流管,有效防止均流管发生堵塞,利于挤压工作的顺畅进行,减少挤压成本。,下面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结构包括混合搅拌装置(1)、料斗(2)、原料散流装置(3)、支撑脚(4)、挤压装置(5)、机体(6)、电动液压缸(7)、出料管(8),所述机体(6)底连接有支撑脚(4)、电动液压缸(7),一侧连通有出料管(8),顶装有带混合搅拌装置(1)的料斗(2),内置有挤压装置(5)、原料散流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散流装置(3)包括有三导向(31)、进料口(32)、均流孔(33)、原料吹动机构(34)、均流管(35),所述均流管(35)顶连有三角导向块(31),内设有原料吹动机构(34),所述三角导向块(31)与均流管(35)形成与料斗(2)连通的进料口(32),所述均流管(35)底均布有均流孔(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吹动机构(34)包括有固定筒(Q1)、X型组件(Q2)、正反转电机(Q3)、齿轮传动组件(Q4)、主轴(Q5),所述固定筒(Q1)内设有主轴(Q5),所述主轴(Q5)套置有X型组件(Q2)3组及以上,每组所述X型组件(Q2)均与固定筒(Q1)、齿轮传动组件(Q4)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设有两组且通过正反转电机(Q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Q1)包括有导向条(Q11)、筒体(Q12)、双向导气筒(Q13)、活塞杆(Q14)、散气罩(Q15)、金属网(Q16),所述筒体(Q12)两内侧均布有双向导气筒(Q13),两内端均布有导向条(Q11),每个所述双向导气筒(Q13)均配合有两根活塞杆(Q14),同层四根所述活塞杆(Q14)均连于同一个X型组件(Q2),所述筒体(Q12)外装有带金属网(Q16)的散气罩(Q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组件(Q2)包括有第一连杆(Q21)、内装环(Q22)、第二连杆(Q23)、外装环(Q24),所述内装环(Q22)内置于外装环(Q24)且两者均与主轴(Q5)配合,所述外装环(Q24)连有第二连杆(Q23)2根,所述内装环(Q22)接有第一连杆(Q21)2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Q21)、第二连杆(Q23)的外末端均开设有导向槽(a),所述导向槽(a)均与导向条(Q11)配合,两根所述第二连杆(Q23)及两根所述第一连杆(Q21)均呈180度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Q21)、第二连杆(Q23)均连接有活塞杆(Q14)且都与齿轮传动组件(Q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环(Q24)包括有弧形开口(Q241)、小圆孔(Q242)、大圆孔(Q243)、环体(Q244),所述环体(Q244)上开大圆孔(Q243),下设小圆孔(Q242),所述环体(Q244)外设有弧形开口(Q241)2个,所述第一连杆(Q21)贯穿于弧形开口(Q241)而与内装环(Q22)连接,所述小圆孔(Q242)与主轴(Q5)配合,所述第二连杆(Q23)与环体(Q24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包括有第一齿条板(Q41)、第一转轴(Q42)、第一齿轮(Q43)、弧形座(Q44)、第二齿轮(Q45)、第二转轴(Q46)、第二齿条板(Q47),所述第一转轴(Q42)上均布有第一齿轮(Q43),所述第二转轴(Q46)均布有第二齿轮(Q45),同层的第一齿轮(Q43)与第二齿轮(Q45)配合,所述第一齿轮(Q43)均配合有第一齿条板(Q41),所述第二齿轮(Q45)均配合有第二齿条板(Q47),所述第二齿条板(Q47)、第一齿条板(Q41)均与弧形座(Q44)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板(Q41)与第二连杆(Q23)相连,所述第二齿条板(Q47)与第一连杆(Q21)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的第一转轴(Q42)与另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的第二转轴上均套置有传动轮(b),两个所述传动轮(b)通过传动带与正反转电机(Q3)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复合化是新材料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先进的复合材料更成为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就是其中的代表,其具有常规分子聚乙烯所不具备、其它工程塑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生产时需要对其生产原料进行混合挤压,现有的挤压设备由于技术不够完善,具有以下缺陷待以改进:
[0003] 原料都是直接从料斗落入两根挤压辊之间进行挤压,因挤压辊的长度远大于料斗的出口端,会导致原料集中落于料斗的正下方,从而致使原料堆积在挤压辊一处,造成挤压时间长,挤压难度系数大,且挤压辊远离料斗两侧则无原料或者原料稀少,使得挤压辊的挤压面积不能被最大化利用,造成挤压效率低,挤压成本高,挤压不均匀的问题,也会影响后续生产聚乙烯纤维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其结构包括混合搅拌装置、料斗、原料散流装置、支撑脚、挤压装置、机体、电动液压缸、出料管,所述机体的底部一侧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脚,另一侧两端则连接有电动液压缸,靠近机体靠近电动液压缸的一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机体顶部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设置有混合搅拌装置,所述料斗与原料散流装置相连通,所述原料散流装置安装在机体的内顶部且位于挤压装置的正上方,所述挤压装置与机体连接;
[0006] 所述原料散流装置包括有三导向、进料口、均流孔、原料吹动机构、均流管,所述均流管呈人字型结构设置,所述均流管内中心设置有原料吹动机构,所述原料吹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导向块,所述三角导向块的外壁与均流管的内壁形成进料口,所述均流管朝向挤压装置两挤压辊之间均布有均流孔,所述进料口与料斗相连通,所述均流管与机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
[0007] 作为优化,所述原料吹动机构包括有固定筒、X型组件、正反转电机齿轮传动组件、主轴,所述固定筒的中心纵向轴上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布列有三组及以上的X型组件,每组所述X型组件均与固定筒、齿轮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且通过正反转电机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均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0008]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筒包括有导向条、筒体、双向导气筒、活塞杆、散气罩、金属网,所述筒体的两内侧均布固定有双向导气筒,所述双向导气筒呈两排三列以上布设,同层两个所述双向导气筒之间均设置有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导向条,每个所述双向导气筒均配合有两根镜像设置的活塞杆,同层四根所述活塞杆均连接于同一个X型组件,所述筒体的两外壁均安装有散气罩,所述散气罩与双向导气筒的出气头连通,所述散气罩均装有金属网。
[0009] 作为优化,所述X型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杆、内装环、第二连杆、外装环,所述内装环内置于与之为同心圆结构的外装环,所述外装环两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布设有两根且贯穿于外装环而与内装环相连接,所述内装环、外装环均与主轴采用过度配合。
[0010]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外末端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均与导向条间隙配合,两根所述第二连杆呈度轴对称设置,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也呈度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连接有活塞杆,还均与齿轮传动组件连接。
[0011] 作为优化,所述外装环包括有弧形开口、小圆孔、大圆孔、环体,所述环体上开大圆孔,下设小圆孔,所述环体的外壁设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设置有两个且为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杆贯穿于弧形开口而与内装环连接,所述小圆孔与主轴过度配合,所述第二连杆与环体的外壁连接。
[0012] 作为优化,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齿条板、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弧形座、第二齿轮、第二转轴、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一转轴上均布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均布有第二齿轮,同层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均啮合有第一齿条板,所述第二齿轮均啮合有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二齿条板、第一齿条板均与弧形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板与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二齿条板与第一连杆相接。
[0013] 作为优化,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的第一转轴与另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的第二转轴上均套置有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与正反转电机连接。
[0014] 作为优化,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布设与双向导气筒相同个数。
[0015]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长于第二连杆的长度。
[0016] 作为优化,所述均流孔呈上窄上宽的圆台状结构设置。
[0017] 所述第一齿条板与大于第二连杆的1/2处连接且靠近活塞杆,所述第二齿条板与大于第一连杆的1/2处连接且靠近活塞杆,
[0018] 有益效果
[0019] 原料经混合搅拌装置混合搅拌后在三角导向块的导向作用下从进料口进入均流管内,原料吹动机构的设置在于将原料向两侧吹开,防止原料堆积在均流管而导致均流管发生堵塞,从而使得原料从均流孔均布落于两根挤压辊之间的各个部位,有效防止原料堆积在同一个部位,更利于对原料进行挤压,有助于提高挤压效率,原料吹动机构具体为,驱动正反转电机进行正反转,反转时,通过传动带、传动轮使得第一转轴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发生联动,第一齿轮旋转时还带动与之相啮合的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进而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板以主轴为圆心向弧形座外伸,而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板以主轴为圆心向弧形座外伸,从而通过活塞杆对同一个双向导气筒进行集气操作,而另一侧的齿轮传动组件、双向导气筒同理进行同步集气,正反转电机正转时,反之同理,进行打气操作,气体经散气罩、金属网扩散开,金属网的设置在于将气流均布散开,从而将原料均匀吹开。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三角导向块、进料口、均流孔、原料吹动机构、均流管的结合设置,使得生产原料能够均布于两个挤压辊之间,有效防止原料堆积在挤压辊一处,使得挤压辊的挤压面积能够被最大化利用,不仅能够减少挤压时间,提高挤压效率,还能使生产原料被均匀挤压,利于后续提高聚乙烯纤维的生产质量,且通过双向打气筒的间歇性打气,能够将生产原料吹向均流管,有效防止均流管发生堵塞,利于挤压工作的顺畅进行,减少挤压成本。附图说明
[0021]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 图1为本发明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的原料散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的原料吹动机构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的原料吹动机构的内部第一种工作状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的原料吹动机构的内部第二种工作状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的齿轮传动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的X型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发明的外装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1] 混合搅拌装置-1、料斗-2、原料散流装置-3、支撑脚-4、挤压装置-5、机体-6、电动液压缸-7、出料管-8、三角导向块-31、进料口-32、均流孔-33、原料吹动机构-34、均流管-35、固定筒-Q1、X型组件-Q2、正反转电机-Q3、齿轮传动组件-Q4、主轴-Q5、导向条-Q11、筒体-Q12、双向导气筒-Q13、活塞杆-Q14、散气罩-Q15、金属网-Q16、第一连杆-Q21、内装环-Q22、第二连杆-Q23、外装环-Q24、弧形开口-Q241、小圆孔-Q242、大圆孔-Q243、环体-Q244、第一齿条板-Q41、第一转轴-Q42、第一齿轮-Q43、弧形座-Q44、第二齿轮-Q45、第二转轴-Q46、第二齿条板-Q47、导向槽-a、传动轮-b。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4]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用挤压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混合搅拌装置1、料斗2、原料散流装置3、支撑脚4、挤压装置5、机体6、电动液压缸7、出料管8,所述机体6的底部一侧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脚4,另一侧两端则连接有电动液压缸7,靠近机体6靠近电动液压缸7的一端设置有出料管8,所述机体6顶部安装有料斗2,所述料斗2设置有混合搅拌装置1,所述料斗2与原料散流装置3相连通,所述原料散流装置3安装在机体6的内顶部且位于挤压装置5的正上方,所述挤压装置5与机体6连接;
[0035] 所述原料散流装置3包括有三角导向块31、进料口32、均流孔33、原料吹动机构34、均流管35,所述均流管35呈人字型结构设置,所述均流管35内中心设置有原料吹动机构34,所述原料吹动机构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导向块31,所述三角导向块31的外壁与均流管35的内壁形成进料口32,所述均流管35朝向挤压装置5两挤压辊之间均布有均流孔33,所述进料口32与料斗2相连通,所述均流管35与机体6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导向块31的设置在于将原料导入均流管35,防止原料残留在料斗2的底部,所述均流孔33的设置在于使原料能够均布落于两根挤压辊之间的各个部位,有效防止原料堆积在同一个部位,更利于对原料进行挤压,有助于提高挤压效率。
[0036] 所述原料吹动机构34包括有固定筒Q1、X型组件Q2、正反转电机Q3、齿轮传动组件Q4、主轴Q5,所述固定筒Q1的中心纵向轴上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主轴Q5,所述主轴Q5上布列有三组及以上的X型组件Q2,每组所述X型组件Q2均与固定筒Q1、齿轮传动组件Q4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设置有两组且通过正反转电机Q3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均与固定筒Q1固定连接,所述原料吹动机构34的设置在于将原料向两侧吹开,防止原料堆积在均流管35而导致均流管35发生堵塞。
[0037] 所述固定筒Q1包括有导向条Q11、筒体Q12、双向导气筒Q13、活塞杆Q14、散气罩Q15、金属网Q16,所述筒体Q12的两内侧均布固定有双向导气筒Q13,所述双向导气筒Q13呈两排三列以上布设,同层两个所述双向导气筒Q13之间均设置有与筒体Q12内壁固定连接的导向条Q11,每个所述双向导气筒Q13均配合有两根镜像设置的活塞杆Q14,同层四根所述活塞杆Q14均连接于同一个X型组件Q2,所述筒体Q12的两外壁均安装有散气罩Q15,所述散气罩Q15与双向导气筒Q13的出气头连通,所述散气罩Q15均装有金属网Q16,所述双向导气筒Q13与活塞杆Q14的结合设置在于增加打气行程,增加出气量,从而有足够的度将原料吹开,有效防止原料堵塞,所述金属网Q16的设置在于将气流均布散开,从而将原料均匀吹开。
[0038] 所述X型组件Q2包括有第一连杆Q21、内装环Q22、第二连杆Q23、外装环Q24,所述内装环Q22内置于与之为同心圆结构的外装环Q24,所述外装环Q24两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Q23,所述第一连杆Q21布设有两根且贯穿于外装环Q24而与内装环Q22相连接,所述内装环Q22、外装环Q24均与主轴Q5采用过度配合,所述X型组件Q2的设置在于能够同时对其连接的两个双向导气筒Q13进行打气或者集气,能够提高打气量。
[0039] 所述第一连杆Q21、第二连杆Q23的外末端均开设有导向槽a,所述导向槽a均与导向条Q11间隙配合,两根所述第二连杆Q23呈180度轴对称设置,两根所述第一连杆Q21也呈180度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Q21、第二连杆Q23均连接有活塞杆Q14,还均与齿轮传动组件Q4连接,所述导向槽a与导向条Q11的结合设置,对第一连杆Q21、第二连杆Q23起到很好的导向、限位作用,更利施力于活塞杆Q14。
[0040] 所述外装环Q24包括有弧形开口Q241、小圆孔Q242、大圆孔Q243、环体Q244,所述环体Q244上开大圆孔Q243,下设小圆孔Q242,所述环体Q244的外壁设有弧形开口Q241,所述弧形开口Q241设置有两个且为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杆Q21贯穿于弧形开口Q241而与内装环Q22连接,所述小圆孔Q242与主轴Q5过度配合,所述第二连杆Q23与环体Q244的外壁连接,所述弧形开口Q241的设置在于能够使得第一连杆Q21与第二连杆Q23在同一个平面,从而使得活塞杆Q14受力度一致,利于进行打气、集气操作,所述小圆孔Q242的设置在于能够将环体Q244安装在主轴Q5上,所述大圆孔Q243的设置在于环体Q244可以安装在主轴Q5的不同部位上,且便于主轴Q5安装多个外装环Q24。
[0041] 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包括有第一齿条板Q41、第一转轴Q42、第一齿轮Q43、弧形座Q44、第二齿轮Q45、第二转轴Q46、第二齿条板Q47,所述第一转轴Q42上均布有第一齿轮Q43,所述第二转轴Q46均布有第二齿轮Q45,同层的第一齿轮Q43与第二齿轮Q45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Q43均啮合有第一齿条板Q41,所述第二齿轮Q45均啮合有第二齿条板Q47,所述第二齿条板Q47、第一齿条板Q41均与弧形座Q4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板Q41与第二连杆Q23相连,所述第二齿条板Q47与第一连杆Q21相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的设置在于能够使得第一连杆Q21与第二连杆Q23以主轴Q5为轴进行相反方向的旋转。
[0042] 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的第一转轴Q42与另一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的第二转轴上均套置有传动轮b,两个所述传动轮b之间通过传动带与正反转电机Q3连接,从而使得X型组件Q2可以张开或者闭合。
[0043] 所述齿轮传动组件Q4布设与双向导气筒Q13相同个数,使得每组双向导气筒Q13都有动力组进行集气、打气,使得每根活塞杆Q14受力度一致,较为均匀,利于打气、集气。
[0044] 所述第一连杆Q21的长度长于第二连杆Q23的长度,使得两根所述第一连杆Q21的最大水平间距与两根所述第二连杆Q23的最大水平间相同。
[0045] 所述均流孔33呈上窄上宽的圆台状结构设置,能够扩大原料扩散的面积,利于原料均匀地、快速地散落。
[0046] 所述第一齿条板Q41与大于第二连杆Q23的1/2处连接且靠近活塞杆Q14,所述第二齿条板Q47与大于第一连杆Q21的1/2处连接且靠近活塞杆Q14,从而能够轻易的带动第二连杆Q23、第一连杆Q21旋转,能够减少齿轮与齿条板的磨损度,利于延长齿轮与齿条板的使用寿命。
[004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原料经混合搅拌装置1混合搅拌后在三角导向块31的导向作用下从进料口32进入均流管35内,原料吹动机构34的设置在于将原料向两侧吹开,防止原料堆积在均流管35而导致均流管35发生堵塞,从而使得原料从均流孔33均布落于两根挤压辊之间的各个部位,有效防止原料堆积在同一个部位,更利于对原料进行挤压,有助于提高挤压效率,原料吹动机构34具体为,驱动正反转电机Q3进行正反转,反转时,通过传动带、传动轮b使得第一转轴Q42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一齿轮Q43发生联动,第一齿轮Q43旋转时还带动与之相啮合的第二齿轮Q45顺时针旋转,进而第一齿轮Q43带动第一齿条板Q41以主轴Q5为圆心向弧形座Q44外伸,而第二齿轮Q45带动第二齿条板Q47以主轴Q5为圆心向弧形座Q44外伸,从而通过活塞杆Q14对同一个双向导气筒Q13进行集气操作,而另一侧的齿轮传动组件Q4、双向导气筒Q13同理进行同步集气,正反转电机Q3正转时,反之同理,进行打气操作,气体经散气罩Q15、金属网Q16扩散开,金属网Q16的设置在于将气流均布散开,从而将原料均匀吹开。
[0048]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发明通过三角导向块、进料口、均流孔、原料吹动机构、均流管的结合设置,使得生产原料能够均布于两个挤压辊之间,有效防止原料堆积在挤压辊一处,使得挤压辊的挤压面积能够被最大化利用,不仅能够减少挤压时间,提高挤压效率,还能使生产原料被均匀挤压,利于后续提高聚乙烯纤维的生产质量,且通过双向打气筒的间歇性打气,能够将生产原料吹向均流管,有效防止均流管发生堵塞,利于挤压工作的顺畅进行,减少挤压成本。
[0049]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挤压钳 2020-05-11 345
一种挤压机出口保护装置 2020-05-11 431
一种铝板接头的冷挤压成型工艺 2020-05-11 328
挤压钳 2020-05-12 580
多层挤压 2020-05-12 479
挤压模具 2020-05-12 701
热挤压机 2020-05-13 46
挤压工具 2020-05-12 465
挤压设备的成型装置 2020-05-11 503
一种具有挤压机的生产线 2020-05-11 14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