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扣式咬口机

阅读:1024发布:2020-10-16

专利汇可以提供按扣式咬口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 金属薄板 冷作成型设备,目的是彻底克服金属薄板在咬口后装配时还需人工折弯的现象,达到薄板制成按扣式咬口。结构是在 机架 和上下墙板上装配动 力 及传动部件,带动九组 轧辊 滚压薄板逐步 变形 成公和母按扣式成型板,九组轧辊由中上下轧辊和外上下轧辊对应组成。优点是本机工作线速度为12米/分,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工人装配 工件 的劳动强度,薄板连续滚压逐步变形,工作折弯处光滑平整,折弯厚度在1.6毫米以下。,下面是按扣式咬口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按扣式咬口机,包括机架(3)上装配上下墙板(7)和(4),固定在机架(3)上的电动机(12)经皮带(1)带动大皮带轮(2)转动,经减速带动下面和上面的轧辊轴(20)同步同向转动,装配在上下轧辊轴(20)上的中上轧辊(21)、外上轧辊(23)及中下轧辊(25)、外下轧辊(27)连续转动完成咬口工作,在上下墙板(7)和(4)上装配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上下并排九组轧辊轴(20)上依次装配能够使金属薄板逐步变形成母按扣式工件(35)的中上下轧辊(21)和(25),以及依次装配能够使金属薄板逐步变形成公按扣式工件(36)的外上下轧辊(23)和(27),在轧辊轴(20)之间的调整螺杆组件(10)上装配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中附辊(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式咬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在整机纵向两边的定位轴(24)上固定对应的调整螺杆组件(10),调整中上下轧辊(21)和(25)的调整螺杆组件(10)由螺杆、弹簧垫圈螺母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式咬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调整机构还包括:在整机纵向两边的上下墙板(4)和(7)之间装配调整外轧辊间隙的调整螺杆(8)。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薄板冷作成型设备,即对金属薄板的边缘处理,尤指一种按扣式咬口机

在背景技术

中,中国本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于1993年8月25日授权公告了一种“联合咬口机”,其目的是提高生产率,进行工业化生产,更换模具满足各种薄板咬口成型形状。主要结构是机架上有上下墙板,各装配上下对应的并排轧辊轴,该轴上均装配双口上轧辊、传动齿轮、单口上轧辊及上下对应配合或啮合的双口下轧辊、传动齿轮和单口下轧辊。其不足之处是七组上下轧辊只能制成联合角形式的咬口,这样薄板在装配时,还需进一步手工敲打其联合角咬口处,才能组装成所需管道设备,即增加了后续装配工作量,加大了人工强度。实质上该发明创造是本实用新型申请人研制的第一代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中不足之处,研制出第二代按扣式咬口机。彻底克服金属薄板在咬口后装配时还需人工折弯的现象,达到薄板制成按扣式咬口,提高装配工艺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机架3上装配上下墙板7和4,固定在机架3上的电动机12经皮带1带动大皮带轮2转动,经减速带动下面和上面的轧辊20同步同向转动,装配在上下轧辊轴20上的中上轧辊21、外上轧辊23及中下轧辊25、外下轧辊27连续转动完成咬口工作,在上下墙板7和4上装配间隙调整机构,其特点是,上下并排九组轧辊轴20上依次装配能够使金属薄板逐步变形成母按扣式工件35的中上下轧辊21和25,以及依次装配能够使金属薄板逐步变形成公按扣式工件36的外上下轧辊23和27,在轧辊轴20之间的调整螺杆组件10上装配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中附辊1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所述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在整机纵向两边的定位轴24上固定对应的调整螺杆组件10,调整中上下轧辊21和25的调整螺杆组件10由螺杆、弹簧垫圈螺母组成。

所述的间隙调整机构还包括:在整机纵向两边的上下墙板4和7之间装配调整外轧辊间隙的调整螺杆8。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整机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向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E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4中A-A剖示图。

图6是图4中D向缩小视图。

图7是图4中B-B的缩小视图。

图8是图4中附辊19的工作状态图。

图9是图5中F放大后第一组中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图10是图5中F放大后第九组中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图11是图5中G放大后第一组外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图12是图5中G放大后第九组外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传动皮带,2-大皮带轮,3-机架,4-下墙板,5-出料导尺,6-机芯护罩,7-上墙板,8-外轧辊调整螺杆,9-护罩固定螺杆,10-调整螺杆组件,11-进料导尺,12-电动机,13-小皮带轮,14-开关,15-工作台面,16-定位销,17-定位杆,18-定位轴,19-中附辊,20-轧辊轴,21-中上轧辊,22-齿轮,23-外上轧辊,24-定位轴,25-中下轧辊,26-齿轮,27-外下轧辊,28-齿轮,29-齿轮轴,30-齿轮,31-轴承,32-齿轮轴,33-齿轮,34-齿轮轴,35-中轧辊加工的工件,36-外轧辊加工的工件。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依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参看图1,机架3上装配电动机12,电机12输出轴上装配的小皮带轮13经传动皮带1带动大皮带轮2传动,以出料导尺5和进料导尺11为平线分隔上下墙板7和4,上下墙板7和4装配在机架3上。在上下墙板4和7之间装配外轧辊调整螺杆8和调整螺杆组件10,上墙板7上还用护罩固定螺杆9装配机芯护罩6。参见图2,这是控制设备工作的按钮开关14。参见图3,可见工作台面15上装配进出料导尺11和5。参见图4,上下墙板7和4上装配上下九组轧辊以及相应的传动齿轮26和30,墙板纵向两侧各装配二组调整螺杆组件10,其右侧的第二组调整螺杆组件10中装配中附辊19,该调整螺杆组件10由螺杆下端固定在定位轴24上,螺杆上部穿过定位轴18装配垫圈、弹簧和螺母组成,是调整中上下轧辊21和25之间的间隙。下墙板4上装配大皮带轮2和齿轮28。整图可以看出,纵向传动的原理,大皮带轮2在电机12带动下,带动齿轮28转动,齿轮28经一个齿轮30带动两边齿轮26及齿轮30连传动,带动上下轧辊组转动工作。参见图5,更详细地看到横向传动原理,即下墙板4上的齿轮轴34上装配大皮带轮2,齿轮轴34与齿轮轴32上的齿轮33啮合,齿轮轴32端部齿与齿轮28啮合,带动齿轮轴29转动,齿轮轴29又带动定位轴24上的齿轮30转动,这里定位轴24上凡固定的调整螺杆组件10是起定位作用,否则起传动轴作用。上述的齿轮轴均用轴承31装配,轧辊轴20上的齿轮26与齿轮30啮合,齿轮26又带动齿轮22转动。上下墙板7和4上的轧辊轴20转动,带动中上下轧辊21和25以及外上下轧辊23和27转动工作。上墙板7上装配定位杆17和定位轴18。对照图4,可知整机纵横向传动原理。参见图6所述,这是整个一套九组中上轧辊21和外上轧辊23排列装配示意图,九组中上轧辊21和外上轧辊23彼此排列,外形逐步变化,使被加工件35和36被迫滚压逐步变形。同理参看图7所述,这是中下轧辊25和外下轧辊27排列装配示意图,与图6所述的上列轧辊相对应配合,迫使工件逐步变形成型。上述轧辊的外形均不同,而又逐步变形,使工件逐步成型,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调整螺杆组件10上装配的中附辊19位于第二组至第三组之间。参见图8,这是由附辊19工作原理,中附辊19用轴承装配在调整螺杆组件10上,被加工件35在中附辊19“V”形口中被迫变形。参看图9,第一组中轧辊21和25之间工作原理,被加工件35在轧辊作用被迫变形,经过九组轧辊的作用成型。参看图10,这是第九组中轧辊21和25工作原理,迫使工件35变形成所需的母按扣形式,自锁折弯边具有弹性。参看图11所示,这是第一组外轧辊23和27工作原理,工件36被迫加工变形的开始状态。参看图12所述,这是第九组外轧辊23和27工作原理图,加工件36被迫加工成的变形状态,即所需的公按扣形式,自锁折弯边形似倒钩,与公按扣形折边作按扣自锁联结。当中外轧辊加工的工件35和36被轧辊加工后,即可实施按扣式对接,不需人工再变形板材,只要按扣式用一按,即被自锁,实现对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由于本实用新型保留了原申请人传动设计结构,故本机工作线速度仍为12米/分,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操作非常方便,按动按钮即可连续工作,性能十分可靠。

2、由于本机采用多组轧辊连续轧压,使薄板材逐步滚压变形,故不仅工件变形折弯处光滑平整,尺寸一致,而且工件厚度有所提高,厚度为1.6毫米以下。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轧辊采用中外轧辊组结合,使工件够够折弯成所需按扣式形状,所以不仅工件变形平整光滑,而且实现了工件能够按扣式自锁装配,避免了原来人工装配时再次需要手工折弯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按扣式咬合加工,手工无法加工,所加工出来的工件经自锁装配,适用于通、排尘及装饰等建设工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