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轧制,挤压和拉伸 / 挤出机螺杆 / 传送段 / 传送带返回段刮净器

传送带返回段刮净器

阅读:749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传送带返回段刮净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传送带返回段的刮净装置。为调节各刮净片4和传送带表面的平行度,对围绕一根轴线的旋转进行调节,和传送带表面形成的α 角 不等于90°,还可调节高度,和各刮净元件1在传送带表面上的 接触 压 力 。为此,对刮净元件一根轴线的位移作了阐述,该轴线和传送带表面基本垂直。,下面是传送带返回段刮净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传送带返回段的刮净装置,其中有一个可调节的静止或以弹性方式安装的支承件,是在传送带行进的方向和若干刮静元件的横向上,还有若干刮净元件在脚部上夹持,互相相邻,如有需要可在支承件上列成两行,任何情况下都安装一个刮净片,或刮净板,利用一个刮净器体固定,并在每脚部和刮净器体之间,用绞链和扭簧弹性安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调节和传送带(8)的平行度,可将每一刮净元件(1)绕轴线(20)旋转,轴线(20)和传递带(8朝向刮净元件(1)一侧的表面,形成小于90°的α,该角的顶点(21)是角α的在传送带行进方向上最远的一点。
2、传送带返回段刮净装置,其中有一个可调节的静止或弹性安装的支承件,横向于传送带行进方向和若干刮净元件,还有若干刮净元件在脚部上夹持,互相相邻,如有需要可在支承件上列成两行,各安装一个刮净片或刮净板,利用一个刮净器体固定,并在每脚部和这刮净器体之间,用铰链和扭簧弹性安装,从铰接支承件向传送带刮净段垂直下垂的垂直件脚部,位于传送带行进的方向上,离刮净片或刮净板和传送带段接触点有一个距离处,最大距离相当于旋转铰链和传送带段之间的一半距离,刮净刃相对于带段的平行度可在每一刮净元件上调节,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设定对传送带(8)的平行度时,每一刮净元件可绕轴线(20)旋转,轴线(20)和传送带(8)朝向刮净元件(1)一侧的表面,形成小于90°的角α,角α的顶点是角α的一个在传送带前进方向上最远的一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可将刮净元件(1)的旋转位置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刮净元件(1)的安装,是使之可绕旋转轴(20)旋转。
5、如权利要求4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旋转范围有限制,从中间位置向两侧旋转10°到15°。
6、如权利要求5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设止动器(74,75)限制旋转角。
7、如权利要求6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止动器由长形孔(77)的壁形成,限制销(74)在里面的活动。
8、如权利要求1或2中之刮净装置,而特征为旋转轴线(20)由刮净片(4,62)和刮净器体(3,61)之间的旋转接头形成(图12)。
9、如权利要求1或2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旋转轴线(20)由脚部(13,32)和支承件(16)上的一个部件(33,图4)之间的旋转接头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旋转接头由一个部件(90,91)上的一个钻孔(92)和另一部件(3)上的一个枢轴(93)构成(图15)。
11、如权利要求8或9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旋转接头由一个滚动轴承(48,图8)构成。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每一刮净元件的支承使其可绕一个第二轴线(40)自由旋转,轴线(40)基本与传送带刮净段(8)垂直,沿传送带(8)的前进方向观察,和传送带段(8)在刮净元件(1)或刮净板(90)的锋刃前方交叉。
13、如权利要求12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自由旋转支承件配置在脚部(13,70)和安装在支承件(16)上的一个部件(71)之间,一件为销,另一件为一个套管ㄍ?5)。
14、如权利要求13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的构造为可在轴线(40)上轴向移动,或大致向传送带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旋转支撑弹簧,在位移方向上加载,将刮净元件(1)压在待刮净的传送带段(8)上。
16、如权利要求15中之刮净元件,其特征为设置一个橡胶弹簧(36),弹簧(37),气体弹簧(44,45)或有气垫的液压缸组合件作弹簧。
17、如权利要求16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橡胶弹簧(36),钢弹簧(37)或气体弹簧(44)用液阻尼。
18、如权利要求13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16)上安装一个环(15)或管段(47),一个螺纹套管(23)可在里面调节高度,安装在刮净元件脚部的一个螺栓(24)可在螺纹套管(23)中支承并旋转。
19、如权利要求15及18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螺栓下端放在一个弹箕(36,37)上,弹簧由拧在螺纹套管(34)上的固定螺母紧螺帽(35)定位
20、如权利要求1或2或15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的构造是管(16),管(16)上安装数目与刮净元件(1)相同的导向件(52),刮净元件向管(16)内部开口,刮净元件(1)脚部(51)的自由端,在各导向件中用管(16)内的可充气气力弹簧(53)支持(图8)。
21、如权利要求1或2和15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的构造为管(16),管上安装数目和刮净元件(1)相同的插座(56),该播座向管的内部开口,刮净元件(1)的每一脚部有一个导向套管(58),其内支承螺栓(55)并可旋转,可在纵向上位移,一个密封箍(59,60)配置在螺栓(55)和导向套管(58)之间,管中用可预选定的气压,按预定加压。
22、如权利要求18至21中一项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在形式为液压缸(64)的每一导向套管(58)或每一导向件,和设在其中之每一螺栓(65)间,设置一个密封件(66),特别为如O形环或密封箍之类的密封件。
23、传送带返回段的刮净装置,其中有一个可调节的静止或以弹性方式安装的支承件,在传送带行进方向和若干刮净元件的横向上,还有若干刮净元件在脚部上夹持,互相相邻,如有需要可在支承件上列成两行,各安装一个刮净片或一个刮净板,利用一个刮净器体固定,并在每脚部和刮净器体之间,用铰链和扭箕弹性安装,本发明的特征为每一刮净元件可绕轴线(40)自由旋转,轴线(40)基本与待刮净的传送带段(8)垂直,沿传送带(8)的行进方向观看,在刮净元件(1)或刮净板(90)的锋刃前面,与传送带段(8)交叉。
24、传送带返回段的刮净装置,其中有一个可调节的静止或以弹性方式安装的支承件,在传送带行进方向和若干刮净元件的横向上,还有若干刮净元件在脚部上夹持,互相相邻,如有需要可在支承件上列成两行,各安装一个刮净片或一个刮净板,利用一个刮净器体固定,并在每脚部和刮净器体之间,用铰链和扭簧弹性安装,其中,从铰接支撑向待刮净的传送带段垂直下垂的垂直件脚部,在沿传送带行进的方向上,位置和刮净片或刮净板锋刃和传送带的接触点有一个距离,最大的距离相当于旋转铰链和传送带段距离的一半,每一刮净元件的刮净刃相对于传送带段的平行度可调节,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每一刮净元件的支承,使其可绕轴线(40)自由旋转,轴绕(40)与待刮净的传送带段(8)基本垂直,沿传送带(8)的行进方向观察,在刮净元件(1)或刮净板(90)的刮刃前方,与传送带段(8)交叉。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自由旋转支撑的配置在脚部(13,70)和安装在支承件(16)上的部件之间,一部分的构造为销,另一部分为套管(例如图15所示)。
26、如权利要求25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旋转支撑的结构为可在轴线(40)的纵向上位移,或保持大致向传送带位移。
27、如权利要求26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旋转支撑用弹簧在位移方向上加载,将刮净元件(1)压在待刮净的传送带段(8)上。
28、如权利要求27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设置一个橡胶弹簧(36),钢弹簧(37),气体弹簧(44,45)或有气垫的液压活塞油缸组合件作为弹簧。
29、如权利要求1,2,23或24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的构造为管(16),在管的每一端部设一个夹持器(86),容纳管(16)将其夹紧,每一夹持器(86)用一个橡胶扭簧(84),在向传送带底侧的方向上用弹簧加载。
30、如权利要求1,2,23或24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设有两列刮净元件(1),每列用管(16)作支承件夹持,每一侧板(78)固定在管(16)的端部上,板外侧上有一个短管(80),从而将每一短管(80)放在夹持器(86)中夹紧,每一夹持板(86)用橡胶弹簧(84),向传送带(8)底侧弹簧加载。
31、如权利要求29中之刮净装置,其特征为夹持器(86)用两根导杆(85),导杆一端安装在夹持件(86)上旋转,另一端安装在一个支承架系统(87)上旋转,至少一个铰链为橡胶扭簧结构(84)。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带返回段的刮净器,这器件有一个可调的,静止式或弹性安装的支承件,横向于传送带行进方向和若干刮净元件,有若干刮净元件,其底部在支承件上夹持,互相相邻,如有需要则在支承件上排成两行,每一刮净元件上安装一个用刮净器体夹持的刮净片或刮净板,用铰链和一个扭簧弹性安装在每一脚部和这刮净器体之间。有需要时,使从铰链向待刮净的传送带段垂直下垂的垂直件的脚部,在沿传送带行进的方向上,和刮净片或刮净板锋刃与传送带段的接触点有距离,最大距离相当于铰链和传送带段距离的一半,如有需要,则铰链和传动带间的距离和刮净元件相对于传送带段的平行度,可在每一刮净元件上调节。

这种刮净器由来已久,在多数困难的刮净任务中都非常成功。这种剥除清洁的效果,与当污染物牢固粘附传送带或接头区域通过时,将每一刮净元件及时闪避相结合,在极细心照顾传送带之下,可使传送带非常干净。然而这种优良的特性,仅在对每一个刮净元件正确调节时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刮净刃基本和传送带表面平行,并且接触压有预定的大小时才能获得。

多数用于运输散材的传送带,中间区的沾染多于边缘区。因此,中间区刮净元件的清洁操作较重,磨损的强度也高。这种现象产生的后果,是必须根据相关的传送带表面,经常重调各个刮净元件,因为将刮净元件支承件整个移动过于迟钝;作这样的重调时,中间区的刮净元件嫌不足,而边缘区则嫌过度。个别调节的执行,是相对于安装每一刮净片的刮净器体,改变各刮净片的位置

在已知的刮净器中,各该部件利用螺栓和除松螺母连接。螺栓被固定,防止因为刮净器体的构造造成的扭曲。但是在这位置上作重新调节非常困难,因为常很难估计调节的量,操作时常有很大障碍。尤其是除非能将刮净片作特别的夹持,新获得的调定可能在拧紧防松螺母时又被失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最前面提到的类型的刮净器,应用时,可使每一刮净元件相对于待刮净传送带表面的平行度和/或距离的重调节大为简化,或作进一步发展便可自动调节。此外,还企图作特殊发展后,改进器件逆运转的性能。

为达这目的,本发明提出,为了调定相对于传送带的平行度,每一刮净元件,可以围绕一根与传送带朝向刮净元件的表面,形成小于90°的α的轴旋转,角α的顶点是角α的在传送带前进方向上最运的一点。

具体的角α可以定为0度和90度之间的任何数值。为能更好了解角α的位置,应将角α想象为一个有两腿的具体结构,一条腿和传送带下侧重合,另一条腿和该轴重合。于是顶点是刮净作业中,角的在传送带前进方向上的最远的一点。在角的两腿上。没有其他的点可达到这最远的位置。

由于这轴的倾斜位置,刮净元件向任一方向的转动,引起刮净片刮刃的一种摆动,因此刮净刃的一边,和另一个边缘比较,随着摆离中间位置的逐渐增大,而下降或上升。在刮净片刮刃和传送带表面之间需要的平行度,可以根据这现象建立。

在本发明的刮净器的特别简单的实施方案中,这调节可以手工进行,在一个可以手触的位置上将整个刮净元件转动后固定。有了这种精巧的设计,调节位置可在安装整个一排刮净元件的支承附近,甚至在其下方。假如在每一刮净元件上用一个挡片,那么这区域肯定也不会污染。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切割元件和传动带表面之间的平行 度调节可以自动化。为此,可以不理可旋支承件,预定转幅的限制,需要时利用止动件限制,从而当传动带从静止状态起动时,刮净元件不会作无限度的定向。假定传送带有一个伸长段,有弯弧的作用,从而要求平行度变化,直到达到平行。于是作为自动调节的控制输入,首先传送带对切刃一角有一个压力,而对相对的角则放松。由于刮净元件围绕旋转调节轴旋转,于是,因为相对于传送带表面的倾斜位置,并因在传送带前进的方向上,所以载荷角向下滑脱,而放松的角向上移动,方向与传送带前进方向相反。当两角侄伎吭诖痛砻嫔希⒃睾上嗟仁保舛鞅憬崾?

取决于倾斜的量,也就是取决于角α的大小,平行度的变化便可能很大或不很大。选择的方式为必须使所用的摩擦式连接器间,产生稳定的接触,也就是在刮片刃和传送带材料之间不产生摆锤运动。可能需要作试验以产生最佳化位置。虽然刮片刮刃基本上用高耐磨材料制造,但习惯用硬化和硬金属的结构,可对性质变化极大的传送带材料作清洁。

至于本发明刮净器的旋转轴位置,应该再提到的是在侧视图中,想象伸到待刮净的传送带表面的轴线和传送带接触,可认为是一个轨迹,也就是在传送带前进的方向上倾斜。这方面,轴线在刮净片锋刃的前方或后方与传送带平面相交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正确的斜度。在装配好的设备中,旋转轴线可以横过扭簧的中心轴线,或可放在该中心轴线的前方和后方。旋转轴线是否在刮净器体的区域内也是不重要的,也就是例如在刮净器体和刮片之间,或形成刮净元件脚部和刮净器体之间的旋转接头,也就是在扭簧铰链的下方。当然也可以考虑放在脚部和安装在支承件上的元件之间,放一个铰链连接器。重要的因素永远是旋转轴的正确斜度,在实例中可以使角α为75°到45°。当然在极端的应用情况下,这数值可以或高或低些。

作为旋转接头,特别是有一个套管和一个螺栓时,套管和哪一元件 螺栓和哪一元件关连是不重要的。在这一点上的一种偏离,是可以设置一个滚柱轴承,但是当要求作特别灵敏的调节时,例如因为旋转轴线相当陡直(α角在90°左右)或者仅在一个短时间内可能发生波动时,就是说要求作特别迅速的平行度重调时,便一定要设滚柱轴承。

在开始时提到过,对刮净元件相对于传送带表面的高度作个别调节,常常是有益的。在简单的实施例中,高度调节可和平行度调节重合进行,调节方式为将一个用两个螺母固定的螺栓拧松,以取得旋转,将螺母在螺栓上拧上拧下,以取得不同的高度位置。在这种结构中,高度在一根轴上调节,平行度调节也通过围绕这根轴的旋转进行。和向下伸到传送带表面的重直件比较,这种调节只需一个微小的角度变化,所以没有有害之处。当然,这种高度调节可以和平行度调节分开,而决定于当时的运转状况。举例而言,假如在传送带逆转托辊范围内,设一个刮净元件,便不太可能有平行度波动。在这情况下,便可省略刮净元件锋刃和传送带面之间的调节。然而,在传送带的整个宽度上,由于各个刮净元件有不同的磨损量,可能很需要作高度调节。

特别适宜在结构中用直线调节,以设定高度位置,和调节刮净片在传送带上的弹性接触压力,从而刮净片的任何可能出现的磨损可以自动调节。为了实施这个原理,有一个组件和刮净元件连接,特别是一个制成螺栓的脚部,抵靠一个橡胶弹簧,一个钢弹簧或一个构造型或一个封装型的气体弹簧。作为说明的实施方案的细节,将结合附图作详细解说。重要的因素是关于高度调节时位移方向的轴线和传送带表面基本垂直的结论,也就是旋转轴不倾斜,关于旋转轴倾斜,上面已结合平行度调整作叙述。

高度调节的位移方向的轴线必须和传送带表面大致垂直的理由,是因为作平行度调节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倾斜,会造成一个分力,倾向于将刮净元件抬起。这分力会造成过高的高度位置或接触压力,最重要的是: 妨碍刮净元件落回其初始位置上,假如由于污垢顽固,或者因为有突出的部件,例如,在传送带接头部分表面的突出部分上,刮净元件逆扭簧的作用而猛然偏折,从而被暂时抬起,离开传送带表面。在这短暂的抬升时间中,弹簧把刮净元件整个抬起。刮净元件又回到传送带表面上时,如果高度调节轴线定向正确,那么刮净元件被压回其正常位置上,但如果方向倾斜,由于上述的分力,便将多数被保持在抬高位置上。

在特定情况下,适宜将刮净元件设计为绕一根基本与传送带表面垂直的轴旋转,而与手动或自动平行调节或高度调节无关。如果设置沿一根轴线的高度调节,旋转轴线可与高度调节轴线重合。在逆运转中,就是传送带有双向行程时,用整个刮净元件绕旋转轴线旋转。如刮净元件可自由旋转,则在传送带在停止后向反方向起动时,使刮净元件绕上述第二轴,相应旋转180°,从而在逆式运转中也有刮净作用。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中,必须假设在两个排出端都安排适当的刮净装置,设计都相同。

虽然本发明刮净元件的原始设计,甚至没有这种旋转,也特别适合作逆运转,因为扭簧可使上面安装刮净片的刮净器体“折转”,产生有非常高清理作用的拖曳作用,虽然刮净元件有这种不旋转的逆运转状态,在刮净片和传送带表面之间形成嵌入,产生一定的清洁作用,但缺点很突出,在相当长时间的逆式运转后,刮净元件的整个背面有相当多的污垢堆积。这是特别不利的,因为在这位置上采取保护措施也是不容易的。假如与此相反,按照上述改进所提出,将刮净元件旋转180°,在逆运转中,以作这用途的一侧产生刮净作用,从而提出的防积垢措施完全有效。

上文已指示:可自由旋转的这个特点,可单独于上述的其他特点而采用。当然也可以综合采用,也就是说无论设计如何,可结合绕倾斜轴的旋转动作设定平行度,并和高度调节结合。启动的型式-手动或自动 -也可自由选择。在设定平行度时,刮净元件可绕倾斜轴线自由旋转,重要的是这种特性在传送带的逆行中不产生180°的旋转,因为180°旋转会使传送带行程有太剧烈的扰动。平行度调节有转度限制,这里的180°旋转便很易避免。

制造可旋支座时也可利用同一原理,如上文已结合取得刮净片刮净刃和传送带表面平行度调节的旋转活动叙述。这里不作重复。这原理还可用于这旋转接头,如果不希望在逆运转中旋转180°,便可使旋转接头有侧向的限制,但是高度的自动调节用套管螺栓连接构造。

刮净元件的闪避动作可能非常剧烈,尤其在传送带极高速前进时,因此刮净元件稍微升离传送带表面,后又停在传送带表面上。这时,校正磨损的弹簧上没有反向力,结果刮净元件有一定量的抬高。这种抬高可能是不利的,因为,其后,刮净元件开始运转时有不利的接触角度。为防止抬升,本发明的一种发展形式中提出了弹簧的液力阻尼,特别易于结合一个封装式气体弹簧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沿调节轴的一个可对任何磨损跟踪的缓慢位置改变,但对因为反向力暂时中断可能造成的活动则基本不予理会。假如用一个活塞油缸组作弹簧,其中的液压介质用一个气垫加载,可取得同样好的弹力和阻尼特性。由于液力导向,几乎可取得任何自由选择的阻尼特性。但是这种液力导向并可调节的刮净元件,由于成本高,只适合承担特殊的任务。

为了实现平行度设定而将轴斜置时,特别适宜设置一个管形支承件,侧面上焊接各有一个钻孔的环,耳环间有相当于要求的倾斜度的预定距离,在耳环上固定各刮净元件的导向件和安装件。在相应的夹持件边侧上紧固,支承件的管形结构有利于绕纵向轴线旋转,通过这种旋转,如有需要,便可校正或设定调节轴线的倾斜度。离传送带底侧的距离变化,极易用夹持器补偿,夹持器夹持作相应调整的管端,这常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因为将这种夹持器安放在螺纹主轴上,主轴固定在传送带结 构上。轴线的斜度可按此分别调节。

这形式的一种变化,是不用耳环,举例而言,用一个套管,在管形支承件中焊接,以取得同样的目的,只是从套管中穿过的螺栓或螺纹套管的构造必须略为长些。

最后,假如各刮净元件被引导,脚部的自由端插在管形支承件内,放在在弹簧上面,那么便可给一个支承件的刮净元件,设置一个共同的弹簧,形式为气动弹簧。弹簧的硬度可以决定于适当的预加载。在一种变化形式中,可将每一脚部作为活塞,用于基本气密的导向件中,当管内用适当的气压加载时,活塞由管形支承件移动。

在下文中,对附图表示的本发明实施方案作较详细的叙述,附图内容如下:

图1为刮净元件的侧视图,显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向和安装方法;

图2为一个实施方案的与图1相同的一个视图,在刮净片的刮净刃和传送带表面间,可自动调节其平行度;

图3为刮净元件另一实施方案的一个视图,导向和安装方法与图1中的实施方案的相同,

图4为本发明刮净元件另一实施方案的侧视图,有自动平行度调节及自动高度调节,并用一个橡胶弹簧;

图5为与图4相同的一个局部剖视图,说明可用螺簧代替橡胶弹簧;

图6为与图4相同的一个视图,说明用气压缸或液压缸代替橡胶弹簧;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侧视图,用一个套管,手动调节刮净元件的平行度和高度,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一个视图,有气力弹簧,其中有一个管形支承件和平行度的自动调节,

图9为根据图8的一个视图,说明气体弹簧一种变化形式,

图10为根据图8的一个视图,说明气体弹簧的另一实施方案,

图11为图6实施方案的前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侧视图,有用气压的自动平行度调节和高度调节,

图13为本发明与图12相似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视图,但用一钢螺旋弹簧;

图14为根据图13的一个剖视图,说明一种没有高度调节的变化形式;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侧视图,有一个刮净板作有自动平行度和高度调节的洁净元件;

图16为有两行刮净元件的刮净装置的侧视图;

图17为在传送带下面,用以容纳图16中一部分部件的装置的侧视图,在导杆上有一个夹持件。

在图1中所示为本发明刮净装置的重要组件,其形式为刮净元件1,通常有若干刮净元件,相邻排列在图面的上下方。每一刮净元件1的宽度约为12cm,因此,举例而言,传送带宽1公尺时,有八个这种刮净元件1相邻排列。刮净器体2的下端上放扭簧3,既有弹簧作用,又有引导刮净器体在其中心轴上旋转的作用。刮净器体2的另一端,有一个刮净片4,边缘上设有一个硬金属突缘7,停放在传送带8上,用螺栓5和一个防松螺母6安装。在图1中,示一工作位置,硬金属突缘7在传送带表面上剥削。传送带8按箭头所示方向前进,剥削力由扭簧3产生。当污垢不能剥去,或者,例如传送带接头通过时,由刮净器体2和刮净片4形成的组件,可以逆扭簧3的作用闪避,因而传送带8和刮净元件1的损坯几乎不可能。

刮下的材料从硬金属突缘7上,落到由塑料制造的挡片9上,挡片可保证下面的元件不会有刮削材料覆盖。这是因为刮削材料有适当的密 度后,可随时间转移而硬化,若非用一个适当的挡片9采取适当的措施,元件上的操作会受到严重的妨碍。

扭簧3用四个橡胶垫12形成,放在一个方形外壳10的四角中。外壳10的中心放进一个方形体11,和外壳10共同,将橡胶垫12压成大致的三角形。然后将一个脚部,例如L形角架13,或其他用以夹持刮净元件1的元件,和方形体11永远固定。

这里,将刮净元件固定在角架13上,在角架的下自由臂上固定螺栓14。螺栓14利用两个成形螺母17及18和连接板15固定,再用副螺母19紧固,连接板15在一个如管子16构造的支承件侧面上焊接。螺栓14的轴线20,和通过螺栓14紧固的整个结构,和相应的传送带的底侧倾斜75°。轴线20的延长线,显然在硬金属突缘7后面的倾斜位置上,和传送带表面接触,从而在刮净元件1围绕用于调节平行度的轴线20旋转时,硬金属突缘7和附近传送带表面间的平行度消失或变化。

拧松副螺母19,并拧松两个成形螺母17及18后,将两个螺母17及18上下拧,整个刮净元件可以沿轴线20变化,并且,可以设定绕轴线20的旋转位置。这样,便可以手动设定刮净元件相对于传送带8的最佳调节。

作为支承件的管16,在边侧上用结合图17说明的夹持件夹持,夹持件安装在所谓的系统支承件上,也就是拧在传送带两侧的从传送带架垂直下垂的螺纹主轴上。夹持件可用于粗略实现整个管16的高度调节,实现其相对于传送带底侧的窄限度内的平行度调节,并调节角α的变化。因此,管16可在夹持件中绕自身旋转并夹紧,从而可调定其相对于传送带8的平行度和距离。在任一情况下可得到一个角α,其顶点21一方面在传送带表面上,另一方面又在轴线20上,角的大小小于90°,具体在70°和45°之间。

图2所示的实施例和上面说明的不同,主要在于刮净元件,在连接板15上固定的方法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螺纹套管23依靠两个成形 螺母17及18安装,用副螺母19紧固,其中放一根可在里面旋转的螺栓24。螺栓24一端与螺纹套管23平齐,另一端借助垫圈25和一个扇形紧垫圈26,在轴向瞎潭ǎ佣刂嵯?0的调节仍必须依靠螺母18及19,但绕轴20的调节自动进行。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能改变作为支撑件的管16的位置。

在调定图2中的刮净元件1时,主要是调节刮净片4的硬金属突缘7靠在传送带8上的预加载,这是依靠三个螺母17,18及19进行调节的。刮净片4相对于传送带表面平行度的调节,由绕轴线20的旋转运动自动进行。很容易看到:在螺栓24上的组件旋转时,硬金属突缘7的一个边缘区与传送带离开,而另一边缘区则因为这两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环绕轴线20的圆,则要向传送带8深入。在硬金属突缘7的上升侧上造成的较大的剥削力,产生反向的旋转,直到在硬金属突缘7的全部长度上,又有剥削力的平衡为止。按照该方式,刮净元件1也根据在一转周中遇到的传送带的暂时变形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的唯一先决条件,是靠近各刮净片4处有一定的侧向空间,从而可以获得一个有限的旋转途径。于是,通过这先决条件可做到安排两行刮净元件,细致清扫传送带,两排刮净元件互相交错放置,其间距约相应于本身的宽度。

图3的实施例与图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刮净器体29与刮净板28的设计有所不同,并且在刮净器体29上的安装方法不同。由于刮净板28是单件的长结构,有刮净片和垂片的功能。并且,利用铆钉30可使安装简化。由于这里不再需要作平行度调节,和补偿磨损的再调节,这种简化可以实现而无不利之处;这些调节过程仅在连接板15和螺栓14的范围内进行,依靠螺母17,18及19。至于其他,硬金属突缘7上的磨损极轻微,从而不需要经常进行磨损补偿的高度调节。

在图4及5的实施例中,除有刮净片4相对于传送带8的自动平行 度调节外,还有预加载的自动调节,也就是有沿轴线40的弹性位移。由于作平行度调节的旋转必须绕倾斜轴线20进行,而预加载的高度调节或再调节,必须沿与传送带表面基本垂直的轴线40进行、两种操作分别进行,因而,在两轴线20及40上,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支承件。

在角架13的下端有一个铰接的螺栓32,放在有铰链的套管33中旋转。用一个卡环防止轴向上的移动,而密封箍对这铰链提供必要密封。螺栓32用于作旋转运动,也就是作绕轴20的平行度调节。有铰链的套管33的下端由一个螺栓形成,放在突缘套筒34内可以位移。突缘套筒边侧上有长孔38,承放一个打入螺栓部分的销39。螺栓下端靠在橡胶弹簧36(图4)或螺簧37(图5)上,从而固定在有铰链套管33上的组件,可沿轴线40垂直位移,因为分别有弹簧36或35,故被向上推。

在图4及5中,示最高位置,销39抵靠长孔38的上端。为造成进一步的再调节的条件,需在拧松副螺母19和螺母18后,将一个或若干个垫圈,放在突缘套筒34的箍的下面,从而和连接板15比较,整个组件的位置较高。至于其他,当传送带8在刮净元件1上的载荷暂时非常小,或刮净器件2设计为很坚硬并且传送带严重变形而使载荷中断时,经常出现这种工作状态。橡胶弹簧36或螺簧35的预加载的调节,可以通过按不同量拧动防松螺母35进行。但是,通常是将防松螺母35向上拧到它的止动点,这时产生额定预加载。

在图6的实施例中,将弹簧36或37中的一个,用一个封装气体弹簧44代替,其活塞杆45支持铰接套管42中的螺栓43的下端。至于其他,则在两实施例中都完全相同,因而省略其一般功能叙述。和传统螺簧或弹性橡胶弹性比较,气体弹簧的优点是在弹簧的全部伸缩量中弹力大致恒定。这尤其适合短伸缩量,如本例中的情况。并且,弹簧可作液力阻尼,或在空气弹簧中加适当的油,和本发明的刮净装置配合则特别有利。

刮净元件1的强烈偏折,尤其传送带前进非常快时,因为刮净片4 被从传送带8上抬起,在与弹力反作用的接触力在一秒的一个分数内停止作用。用封装空气弹簧44的活塞45在轴线40的方向上的调节,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液力阻尼保证在相应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可忽略的量的位移,从而刮净元件和传送带再接触后,基本保持其初始位置。当然,硬金属突缘7由于磨损而需要的调节距离,完全由弹簧实现而不因阻尼造成损失,因此存在磨损再调节的理想条件,然而由于液力阻尼,刮净元件1暂时和传送带8脱离,重调节受抑制。

图7中的实施例的功能,可以直接和图1中的比较。不用边侧耳环15,而将套管47焊在管16上作支承件。仅长结构的螺栓14完全穿透套管47。因此,依靠成形螺母17,18及副螺母19按通常的方法调节。因此,本实施例案所涉,无论在刮净片对传送?的接触力调节,或两元件之间的平行度的调节,都是纯手动调节。

当然,图2至6所示的全部改变和改进,都可转移到图7的实施例中,每一例中的螺栓和突缘套筒都须有较长的构造。

图8,9及10所示的实施例,在磨损的弹性再调节方面各不相同;在每一例中,刮净片4相对于传送带8的平行度自动调节,都利用绕轴线20的旋转运动,支承件按特定方式支持。

在扭簧3的下面有一个轴承壳49,其中有两个滚动轴承,具体为两滚珠轴承48。它们用于支持轴50旋转,轴50的下端制成支承螺栓51。将这样形成的支承件固定,有簧环防止将其无意松卸。和前面提出的实施例对照,刮净元件1的旋转轴线40不通过扭簧的轴线,因为这对运转不重要。由于设计特殊,硬金属突缘7和支承螺栓51轴线40的贯穿点之间的接触点特别大,因此,可在套管52中旋转,并可在轴向上平移的支承螺栓51,被特别稳定地保持在图示的后沿位置上。

这稳定后沿位置,保证在始终伴随很强复位力的连续运转中,假如有绕轴线40的旋转的话,旋转量也极少。仅传送带运行方向倒转时,情 况才有剧烈变化;整个系统相对于作旋转轴线的轴线40,变为特别不稳定,从而刮净元件绕轴线40旋转180°。冲击刮净片4的最小的不对称力便足以做到这点。因此,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设计,为是当传送带运行方向颠倒时,本实施例中的刮净元件也旋转180°。这样,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可逆行传送带。

在图8的实施例中,磨损和对传送带8接触压力的重调节,利用气力弹簧53来实现,气力弹簧53插在管16中,作为支承件,并可充填不同量的压缩空气。气力弹簧压在支承螺栓51的自由端上,结果,倾向于在辅线40的轴向上脱出套管52。有需要时,可以用一个锁紧器件防止完全滑出。

图9及10所示的实施例,在磨损的弹性重调整方面各不相同:表示平行度自动调节仅借助轴承壳49进行。在图9的实施例中,有一个插座56焊在钻孔管上作支承件,在该插座中有一个导向套管58,用防松螺母57固定。一个支承螺栓55,可在导向套管58中旋转,并在轴向上滑动。

导向套管58的下端和支承螺栓55的伸出端,通过一个压力板和一个箱59连接,压力板和风箱靠硫化连接。作支承件的管16的内部用未示的装置承受气压,从而造成气体的力压缩风箱59,并倾向于将支承螺栓55压入导向套管58。这些力用于起弹簧作用。

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任何其他操作,便可将支承螺栓55从导向套管58中取出。这优点在图10的实施例中没有,因为风箱60太宽,并利用一个簧环,将其自由端和支承螺栓55固定连接。然而该实施例还有特殊的优点。因为风箱面积大很多,从而调节距离相同时,要求的弯曲很小,对使用寿命有有利的效果。

图11所示为图4中的实施例的前视图。这图里的刮净片4的形状更清楚,刮净片4和硬金属突缘7在轴线20及40的两侧对称。至于其他,相同组件用相同标号表示。并且,图示用U形架13′代替L形角架13, 这点与发明性无关。

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与上述者不同,因为进行平行度调节的旋转轴线20的铰式接头,放在扭簧铰链3的上方,也就是放在形成刮净器件的刮净片4和铰链螺栓61之间。这铰链螺栓61,用一个与刮净片4焊接的铰接套管62包围,两部的互相连接,用一个卡环63紧固。由于轴线20的角度陡直,便可形成铰链套管62围绕铰接螺栓61旋转的侧向限制,例如设置套管62上的长形孔,和铰接螺栓61上的销(图均未示)。可将旋转运动这样限制,例如限制为中间位置两侧的10°至15°。

刮净元件1的脚部还是用角架13形成,角架13用活塞65连接。将这活塞插入油缸64,油缸64焊接在管16中,形成支承件。在活塞65的下部区域中,可见到两密封箍66,直接放在活塞65的突缘附近。在上突缘和拧到油缸64上的防松螺母69之间,放一个弹簧68,将活塞向下压到图示的位置上。

液压缸64的底面有开口67,进入管16的加压介质流过开口,在活塞65上作用。有适当压力后-最好用压缩空气作加压介质-活塞克服弹簧68的作用而上升,从而可用该装置设定高度调节,或刮净元件1在传送带8表面上的接触压力的调节。

至于其他,保持活塞65在液压缸64中自由旋转,因而本实施例也适合作逆运转馐惫尉辉浦嵯?0转180°。

在图13的实施例中,上述角架13的构造和图12的实施方案的构造相同。角架13的下部和一个阶梯式螺栓70连接,螺栓70被在一个焊在管16中的套筒71中引导。在阶梯螺栓70的梯级和套筒71下端之间,安装弹簧72,弹簧72有将整个刮净元件抬高的倾向。一个安装在阶梯螺栓70下端上的卡环73,形成一个止动件,限制弹簧72造成的向上的移动。

还可清楚看到阶梯螺栓70,套筒71和弹簧72作为一个整体,使高度可以调节,于是刮净元件在传送带表面上的接触压力可以调节,而一个 绕轴线20的旋转运动,实现刮净片4和传送带表面间的平行调节。在这实施例中,图示的旋转限制为一个长孔77和一个销74的形式。这实施例也适合作逆运转,随传送带前进方向颠倒,整个元件旋转180°。

图14目的在于说明有总的条件,将本发明的器件变化。角架13上方的结构也和图13中的相同。不能自动作高度变化,而仅能将套管75中的螺栓旋转,旋转依靠一个适当的卡环76实现。于是,图14的实施例使平行度可自动调定,而不能作高度调节。在另一方面,这实施例也适宜于逆运转,因为当传送带前进方向反向时,整个元件自动转180°。

图15和图3的实施例相似,设有一个刮净板90,刮净板设有作为一体元件的背部91。背部91中有一个钻孔92,里面安装可旋转的铰接螺栓93,利用一个卡环94固定,使之不能作轴向位移。因此,在这点上产生旋转运动,设定硬金属突缘7和传送带表面的平行度。扭簧铰链3下面的区域,构造和图13的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可省略对这点的叙述。

刮净板90从硬金属突缘7的宽度上向下伸,大致达到管16的上边缘,因而有挡板的作用。刮净板90的下端必须达到管16的上方,因而在逆运转中,整个刮净元件的旋转从管16上经过。

在图16中,示两排刮净元件一前一后的安置。很容易想象一排与另一排偏置约半个刮净元件1的宽度,从而刮净片互相交叠。这样便可对传送带表面作非常细致的清洁,有的部分,例如搭接的部分,甚至有两次的刮除。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排刮净元件有单独的管16,每一刮净元件用与图7实施例相似的方法固定。于是,都有一个套管在管中焊接,作支承件用,一个螺栓从支承件中通过,用包括一个副螺母的数个螺母紧固。扭簧铰链上方的构造和图13一致,图中未示更多的细节。

容易看到还可用一个管作支承件,前后安装耳环15,方式如结合图1的叙述。因此,两排刮净元件用两个管并不是本发明的一个条件。

一前一后放置并作支承件用的两个管16,用侧板78在边上连接,板外侧上焊接短管80。包括有配件的两管的组合件,实际夹持在这短管上进行。这种夹持法在图17中用实例示出。设有钻孔的夹持件86,用于容纳短管80,图示的螺丝,可使短管80在夹持器86的钻孔89中夹紧不动。

利用两个导杆85,将夹持件86准确导向,导杆在夹持件86的区域中铰接,可以旋转,另端的结构为扭簧铰链84。两个扭簧铰链对导杆85作向上的预加载,从而夹持件86被靠在传送带表面上向上推。

扭簧铰链84安装在系统的支承件87上,扭簧铰链用螺母83,沿主轴82调节高度。图示心轴上端有螺丝连接板81,螺丝连接板81拧在传送带的结构上。这种利用一个螺丝连接板81和一个主轴82的安装方法,本身属于已知技术。系统支承件87上还有一个止动件88,限制导杆85的反时针方向旋转运动。

在新安装时,或当刮净装置开始调整时,调整螺母83,将系统支承件87在传送带的两侧,开始向着传送带拧,直到刮净元件有特定的平均预加载荷,压在传送带表面上。在将系统支承件87位置固定,并将短管80在夹持件86中紧固后,按前文几次叙述的方式,将各刮净元件分别调节。在这过程中,对平面形状走样的传送带分别考虑。各个刮净片和传送带表面之间的平行度,按已述的方式自动调节,于是全部工作到此结束。

上述各实施例,全部涉及刮净片或刮净板,其锋刃对着行进方向,造成一个剥削动作。虽然这种类型的刮净器为本发明所选用,但并非本发明成功使用的一个条件。还可以按本发明的方法,结合使用和传送带表面垂直的刮净器,甚至将刮净器作牵引件牵引,对刮净元件在传送带表面上的平行度和接パ沽Γ晒Φ赜檬侄蜃远鹘凇R虼苏庑├嘈鸵仓苯影ㄔ诒痉⒚髦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