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浇注温度 / 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

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

阅读:576发布:2023-02-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所述梭壳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55-0.70%,Si:0.4-0.7%,Mn:1.2-1.5%,Cr:13-14.5%,W:0.8-1.2%,Ti:0.2-0.8%,V:0.4-0.7%,S:≤0.03%,P:≤0.05%,余量为 铁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除了常规加工方法步骤外,本发明采用 碳 氮共渗工艺在表面形成0.15-0.25mm的硬化层,使得 耐磨性 大幅度提高,进而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梭壳的使用寿命比 现有技术 提高100-120%。,下面是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壳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55-0.70%,Si:0.4-0.7%,Mn:1.2-1.5%,Cr:13-14.5%,W:0.8-1.2%,Ti:0.2-0.8%,V:0.4-0.7%,S:≤0.03%,P:≤0.05%,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组份熔炼并浇注成锭;
2)对钢锭进行锻造处理,锻造温度为980-1030℃,锻后空冷;
3)机加工;
4)调质处理,淬火温度870-910℃,回火温度为480-495℃;
5)焊尾;
6)机加工;
7)去应退火,退火温度为320-340℃;
8)气体表面氮共渗,共渗温度为540-560℃,碳氮共渗层厚度为0.15-0.25mm;
9)表面加工成型。

说明书全文

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片梭织机中的片梭由梭夹及外面的梭壳组成,经二个小销钉铆接成为一体。片梭的使用寿命主要决定内部梭夹,梭夹的主要工作部份是两个对称的臂,工作时在织机右侧打开钩的作用下,使两臂开闭夹住伟纱,将片梭投向另一侧时,左侧的打开钩使两臂再次打开,吐出纬纱,即片梭在完成一次引纬时,两臂开合两次。所以两臂根部承受最大的弯矩是危险的断面。为了能夹住纬纱,梭夹的尖端应保持1.9-2kgf的夹持,因此要求两臂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持工作1000万次时夹持力不得小于1.9公斤力。当梭夹夹住纬纱在织机上来回快速移动时,会产生较大摩擦力,纬纱会使夹纱面磨出沟槽,因此要求夹纱面要有足够硬度,否则会使梭夹夹不住纱面失效。现有技术中的片梭使用寿命为200万次,使用制梭夹材料为50GrV和45CrNiMoV,其成形工艺为:机加→热处理840℃淬火,420℃回火→机加→二次加工→喷丸。用此材料及工艺制做的梭夹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约200万次,梭夹臂根部强度不够,梭夹臂的应力松驰,低于1.9公斤力,至使夹纱面上出现小沟槽面而梭夹报废。
[0003] 同样,与梭夹配合的梭壳在滑槽中来回快速滑动,要求具有足够的耐磨性,现有技术中有采用55SiCr作为梭壳材料的,但实践证明该材料的耐磨性仍不能较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使得所制备的梭壳的使用寿命相比现有技术大幅度提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所述梭壳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55-0.70%,Si:0.4-0.7%,Mn:1.2-1.5%,Cr:13-14.5%,W:0.8-1.2%,Ti:0.2-0.8%,V:0.4-0.7%,S:≤0.03%,P:≤0.05%,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按上述组份熔炼并浇注成锭;
[0008] 2)对钢锭进行锻造处理,锻造温度为980-1030℃,锻后空冷;
[0009] 3)机加工;
[0010] 4)调质处理,淬火温度870-910℃,回火温度为480-495℃;
[0011] 5)焊尾;
[0012] 6)机加工;
[0013] 7)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为320-340℃;
[0014] 8)气体表面氮共渗,共渗温度为540-560℃,碳氮共渗层厚度为0.15-0.25mm;
[0015] 9)表面加工成型。
[0016] 本发明的梭壳用钢的上述组份设计理由如下:
[0017] C、Si、Mn:钢中的常规元素,这三种元素采用上述含量是为了保证梭壳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弹性。
[0018] Cr:提高抗腐蚀性和增加淬透性的元素,梭壳使用寿命的降低与在环境中的腐蚀密切相关,因此,本发明将Cr含量限定在13-14.5%以保证梭夹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性。
[0019] W:碳化物形成元素,是钢中具有一定量的耐磨碳化物,提高其耐磨性能,并且可以防止回火脆性。
[0020] Ti、V:晶粒细化元素,提高强韧性,提高抗晶间腐蚀能力。
[0021] 本发明的梭壳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0022] 1.针对梭壳用钢的使用工况,对其组份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使得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大幅提高,并具有足够的强度。
[0023] 2.除了常规加工方法外,本发明采用碳氮共渗工艺在表面形成0.15-0.25mm的硬化层,使得耐磨性大幅度提高,进而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梭壳的使用寿命比现有技术提高100-120%。
[0024]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一
[0026] 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所述梭壳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55%,Si:0.7%,Mn:1.2%,Cr:14.5%,W:0.8%,Ti:0.8%,V:0.4%,S:≤0.03%,P:≤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 1)按上述组份熔炼并浇注成钢锭;
[0028] 2)对钢锭进行锻造处理,锻造温度为980℃,锻后空冷;
[0029] 3)机加工;
[0030] 4)调质处理,淬火温度870℃,回火温度为495℃;
[0031] 5)焊尾;
[0032] 6)机加工;
[0033] 7)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为320℃;
[0034] 8)气体表面碳氮共渗,共渗温度为540℃,碳氮共渗层厚度为0.25mm;
[0035] 9)表面加工成型。
[0036] 实施例二
[0037] 一种片梭织机中的梭壳的制备方法,所述梭壳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70%,Si:0.4%,Mn:1.5%,Cr:13%,W:1.2%,Ti:0.2%,V:0.7%,S:≤0.03%,P:
≤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按上述组份熔炼并浇注成钢锭;
[0039] 2)对钢锭进行锻造处理,锻造温度为1030℃,锻后空冷;
[0040] 3)机加工;
[0041] 4)调质处理,淬火温度910℃,回火温度为48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