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湿砂型 / 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

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

阅读:415发布:2020-05-2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用于减小镍奥氏体球 铁 铸件冒口体积,按照模数标准、体积标准和压 力 标准计算所述 湿砂型 冒口尺寸;然后,确定湿砂型冒口与发热保温冒口的对应关系;最终选用合适的发热保温冒口;本发明通过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应用,冷冒口补缩效率由6-8%提高到33-35%,冒口体积减小,工艺出品率提高。,下面是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用于减小冒口体积,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湿砂型冒口的参数,进而得到发热保温冒口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湿砂型冒口尺寸;
步骤二:确定湿砂型冒口与发热保温冒口的对应关系;
步骤三:选用发热保温冒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按照模数标准、体积标准和压标准计算所述湿砂型冒口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湿砂型冒口的模数,确定所述发热保温冒口的模数。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镍奥氏体球铸件用发热保温冒口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保温冒口设计计算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铸件工艺设计中按冒口补缩效率分热冒口和冷冒口,通常湿砂型热冒口补缩效率为10-15%,湿砂型冷冒口补缩效率为6-8%,补缩效率高低决定冒口体积大小。铸件凝固收缩是材料固有特性,收缩部分需要外部铁液补缩,为了提高工艺出品率,需要既保证铸件质量,又能减小冒口体积的工艺方法。
[0003] 镍奥氏体球铁铸件凝固状态为糊状凝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量大,需要冒口补缩的体积大。根据铸件结构特点,一般会设计一个或几个冷冒口,由于冷冒口补缩效率低,工艺出品率很难提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湿砂型冒口的参数,进而得到发热保温冒口的参数。
[0005]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用于减小冒口体积,通过计算湿砂型冒口的参数,进而得到发热保温冒口的参数。
[0007] 所述设计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0008] 步骤一:计算湿砂型冒口尺寸;
[0009] 步骤二:确定湿砂型冒口与发热保温冒口的对应关系;
[0010] 步骤三:选用发热保温冒口。
[0011] 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按照模数标准、体积标准和压标准计算所述湿砂型冒口尺寸。
[0012] 所述步骤二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湿砂型冒口的模数,确定所述发热保温冒口的模数。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应用,冷冒口补缩效率由6-8%提高到33-35%,冒口体积减小,工艺出品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发明的发热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
[0015] 1.计算湿砂型冒口尺寸:
[0016] 湿砂型冒口补缩必须满足模数、体积、压力的标准。
[0017] (1)模数标准M冒口=KM*M热节,其中,KM为铸件浇注因数,球铁取1.1;M热节为铸件热节部位的模数;
[0018] (2)体积标准V冒口≥合金收缩因数*V热节,其中,合金收缩因数球铁取0.2;V热节为铸件热节部位的体积;
[0019] (3)压力标准冒口压力高于铸件热节部位压力,一般冒口高度为直径的1.5倍;
[0020] 2.确定湿砂型冒口与发热保温冒口的对应关系:
[0021] 当湿砂型冒口和发热保温冒口模数相等时,一个模数扩展系数为1.5的发热保温冒口能保持同样的液态,即相同的凝固时间。
[0022] M湿冒=0.18*D直径
[0023] M冒套=0.18D直径/1.5=0.12*D直径
[0024] 3.选用合适型号的发热保温冒口:
[0025] 根据上述2计算的发热保温冒口尺寸,参照FOSECO或禹州恒利标准化发热保温冒口,并根据表1来选择合适型号。
[0026] 表1
[0027]
[002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