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成型和铸造 / 湿砂型 /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

阅读:614发布:2020-10-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农作物 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制备、(2)选地、整地、(3)菌床制备、(4) 播种 、(5)管理、(6)采收;本发明种植的红托竹荪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无病害,生长速度快,通过培养料制备、选地、整地、菌床制备、播种、管理、采收一系列的步骤,使得红托竹荪鲜荪亩产量在2000kg以上,生长态势良好,有效将竹荪的倒伏率控制在2.85%以下。,下面是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料制备: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甘蔗渣和复合肥作为培养料,粉碎后堆放,变温发酵
(2)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先将土壤深翻,剔除土壤中的石头、枯木杂质,自然日照2~3d,二次深翻,将功能剂喷洒在土壤中,自然放置一周,即得种植地,其中深翻深度为80~100cm;
所述的功能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20~30、蛇床子15~25、酸浆8~
12、食用菌菌渣10~20、酒糟12~18、鱼池底泥10~20、改性膨润土6~9;
(3)菌床制备:将培养料以10~20cm的厚度平铺在种植地上,制作成方形菌床,宽度以及长度根据种植需求来定,在菌床表面喷淋营养液,亩喷施量250~300kg;
(4)播种:采用穴播的方式,将红托竹荪菌种放入菌床穴中,回填培养料,再在菌床表面撒上一层厚度为3~5cm的腐殖土;
(5)管理:播种后1周,对红托竹荪喷洒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每次亩喷施量为
120~180kg;
(6)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20、秸秆15~25、竹炭8~12、玉米芯10~20、椰壳6~9、甘蔗渣15~25、复合肥10~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温发酵,是先将培养料在31.5~33.5℃、相对湿度为60~80%,PH为5.5~6.5的环境下发酵8~12d,再调节温度为24.5~28.5℃,相对湿度为38~42%的环境下发酵4~8d,即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尿素18~22、磷酸二氢8~12、硫酸钾6~9、硫酸锌1~2、七水硫酸镁1~2、硒酸钠0.5~0.8、钼酸铵0.8~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5~0.18mol/L的氢化钠溶液中,30~
4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6%的盐水溶液中,在150~180KHz的频率下超声20~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0.2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中药处理:将雷丸、蛇床子和酸浆混合,加水熬煮50~60min,停火,在80~120KHz频率下超声20~30min,再加热熬煮20~3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中药液和中药渣;
b、发酵:将步骤(1)中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酒糟和鱼池底泥混合,在35.5~38.5℃,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下发酵2~3d,干燥粉碎得发酵料;
c、拌料:将中药液、发酵料、改性膨润土混合,拌匀即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理组成:中药液40~50、蜂蜜3~8、VC2~6、含量为40%的葡萄糖溶液15~
25、浓度为0.015%的盐水8~12、尿素3~8、花粉10~20、复合基酸8~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液,是将熟地、葛根和无心草按0.8~1.2:1~2:0.6~0.8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40~5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缩液质量的2~3倍量的乙醇,加热至45~55℃,回流2~
3h,回流乙醇即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按1~2:0.8~1.2:0.4~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红托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基酸、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对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减少腹壁脂肪的贮积有较好疗效,其经济价值很高。
[0003] 由于红托竹荪含有丰富的营养含量和药用价值,目前对红托竹荪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虽国内外红托竹荪种植面积很大,但还是难以满足目前市场对红托竹荪的强大需求,所以,在红托竹荪的种植上,探索如何实现红托竹荪的高产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
[0005]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培养料制备: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甘蔗渣和复合肥作为培养料,粉碎后堆放,变温发酵
[0008] (2)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先将土壤深翻,剔除土壤中的石头、枯木杂质,自然日照2~3d,二次深翻,将功能剂喷洒在土壤中,自然放置一周,即得种植地,其中深翻深度为80~100cm;
[0009] 所述的功能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20~30、蛇床子15~25、酸浆8~12、食用菌菌渣10~20、酒糟12~18、鱼池底泥10~20、改性膨润土6~9;
[0010] (3)菌床制备:将培养料以10~20cm的厚度平铺在种植地上,制作成方形菌床,宽度以及长度根据种植需求来定,在菌床表面喷淋营养液,亩喷施量250~300kg;
[0011] (4)播种:采用穴播的方式,将红托竹荪菌种放入菌床穴中,回填培养料,再在菌床表面撒上一层厚度为3~5cm的腐殖土;
[0012] (5)管理:播种后1周,对红托竹荪喷洒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每次亩喷施量为120~180kg;
[0013] (6)采收。
[0014] 所述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20、秸秆15~25、竹炭8~12、玉米芯10~20、椰壳6~9、甘蔗渣15~25、复合肥10~20。
[0015] 所述的变温发酵,是先将培养料在31.5~33.5℃、相对湿度为60~80%,PH为5.5~6.5的环境下发酵8~12d,再调节温度为24.5~28.5℃,相对湿度为38~42%的环境下发酵4~8d,即可。
[0016] 所述的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尿素18~22、磷酸二氢8~12、硫酸钾6~9、硫酸锌1~2、七水硫酸镁1~2、硒酸钠0.5~0.8、钼酸铵0.8~1.2。
[0017] 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5~0.18mol/L的氢化钠溶液中,30~4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6%的盐水溶液中,在150~180KHz的频率下超声20~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
0.2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
[0018] 所述的功能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a、中药处理:将雷丸、蛇床子和酸浆混合,加水熬煮50~60min,停火,在80~120KHz频率下超声20~30min,再加热熬煮20~3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中药液和中药渣;
[0020] b、发酵:将步骤(1)中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酒糟和鱼池底泥混合,在35.5~38.5℃,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下发酵2~3d,干燥粉碎得发酵料;
[0021] c、拌料:将中药液、发酵料、改性膨润土混合,拌匀即可。
[0022] 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理组成:中药液40~50、蜂蜜3~8、VC2~6、含量为40%的葡萄糖溶液15~25、浓度为0.015%的盐水8~12、尿素3~8、花粉10~20、复合氨基酸8~12。
[0023] 所述的中药液,是将熟地、葛根和无心草按0.8~1.2:1~2:0.6~0.8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40~5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缩液质量的2~3倍量的乙醇,加热至45~55℃,回流2~3h,回流乙醇即可。
[0024]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按1~2:0.8~1.2:0.4~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种植的红托竹荪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无病害,生长速度快,通过培养料制备、选地、整地、菌床制备、播种、管理、采收一系列的步骤,使得红托竹荪鲜荪亩产量在2000kg以上,生长态势良好,有效将竹荪的倒伏率控制在2.85%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1)培养料制备: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甘蔗渣和复合肥作为培养料,粉碎后堆放,先将培养料在31.5℃、相对湿度为60%,PH为5.5的环境下发酵8~12d,再调节温度为24.5℃,相对湿度为38%的环境下发酵4~8d;所述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kg、秸秆15kg、竹炭8kg、玉米芯10kg、椰壳6kg、甘蔗渣15kg、复合肥10kg;
[0030] (2)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先将土壤深翻,剔除土壤中的石头、枯木杂质,自然日照2~3d,二次深翻,将功能剂喷洒在土壤中,自然放置一周,即得种植地,其中深翻深度为80~100cm;
[0031] 所述的功能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20kg、蛇床子15kg、酸浆8kg、食用菌菌渣10kg、酒糟12kg、鱼池底泥10kg、改性膨润土6kg;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的盐水溶液中,在150KHz的频率下超声2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功能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a、中药处理:将雷丸、蛇床子和酸浆混合,加水熬煮50min,停火,在80KHz频率下超声20min,再加热熬煮2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中药液和中药渣;
[0033] b、发酵:将步骤(1)中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酒糟和鱼池底泥混合,在35.5℃,相对湿度为70%的环境下发酵2~3d,干燥粉碎得发酵料;
[0034] c、拌料:将中药液、发酵料、改性膨润土混合,拌匀即可;
[0035] (3)菌床制备:将培养料以10~20cm的厚度平铺在种植地上,制作成方形菌床,宽度以及长度根据种植需求来定,在菌床表面喷淋营养液,亩喷施量250~300kg;
[0036] (4)播种:采用穴播的方式,将红托竹荪菌种放入菌床穴中,回填培养料,再在菌床表面撒上一层厚度为3~5cm的腐殖土;
[0037] (5)管理:播种后1周,对红托竹荪喷洒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每次亩喷施量为120kg;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理组成:中药液40kg、蜂蜜3kg、VC2kg、含量为40%的葡萄糖溶液15kg、浓度为0.015%的盐水8kg、尿素3kg、花粉10kg、复合氨基酸8kg;所述的中药液,是将熟地、葛根和无心草按0.8:1:0.6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4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缩液质量的2~3倍量的乙醇,加热至45℃,回流
2~3h,回流乙醇即可;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按1:0.8: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38] (6)采收。
[0039] 实施例2
[0040]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培养料制备: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甘蔗渣和复合肥作为培养料,粉碎后堆放,先将培养料在33.5℃、相对湿度为80%,PH为6.5的环境下发酵8~12d,再调节温度为28.5℃,相对湿度为42%的环境下发酵4~8d;所述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20kg、秸秆25kg、竹炭12kg、玉米芯20kg、椰壳9kg、甘蔗渣25kg、复合肥20kg;
[0042] (2)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先将土壤深翻,剔除土壤中的石头、枯木杂质,自然日照2~3d,二次深翻,将功能剂喷洒在土壤中,自然放置一周,即得种植地,其中深翻深度为80~100cm;
[0043] 所述的功能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30kg、蛇床子25kg、酸浆12kg、食用菌菌渣20kg、酒糟18kg、鱼池底泥20kg、改性膨润土9kg;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4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6%的盐水溶液中,在180KHz的频率下超声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功能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a、中药处理:将雷丸、蛇床子和酸浆混合,加水熬煮60min,停火,在120KHz频率下超声30min,再加热熬煮3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中药液和中药渣;
[0045] b、发酵:将步骤(1)中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酒糟和鱼池底泥混合,在38.5℃,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下发酵2~3d,干燥粉碎得发酵料;
[0046] c、拌料:将中药液、发酵料、改性膨润土混合,拌匀即可;
[0047] (3)菌床制备:将培养料以10~20cm的厚度平铺在种植地上,制作成方形菌床,宽度以及长度根据种植需求来定,在菌床表面喷淋营养液,亩喷施量300kg;
[0048] (4)播种:采用穴播的方式,将红托竹荪菌种放入菌床穴中,回填培养料,再在菌床表面撒上一层厚度为3~5cm的腐殖土;
[0049] (5)管理:播种后1周,对红托竹荪喷洒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每次亩喷施量为180kg;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理组成:中药液50kg、蜂蜜8kg、VC6kg、含量为40%的葡萄糖溶液25kg、浓度为0.015%的盐水12kg、尿素8kg、花粉20kg、复合氨基酸12kg;所述的中药液,是将熟地、葛根和无心草按1.2:2:0.8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5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缩液质量的2~3倍量的乙醇,加热至55℃,回流
2~3h,回流乙醇即可;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按2:1.2: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50] (6)采收。
[0051] 实施例3
[0052]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1)培养料制备: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甘蔗渣和复合肥作为培养料,粉碎后堆放,先将培养料在32℃、相对湿度为70%,PH为6的环境下发酵10d,再调节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40%的环境下发酵6d;所述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
15kg、秸秆20kg、竹炭10kg、玉米芯15kg、椰壳8kg、甘蔗渣20kg、复合肥15kg;
[0054] (2)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先将土壤深翻,剔除土壤中的石头、枯木杂质,自然日照2~3d,二次深翻,将功能剂喷洒在土壤中,自然放置一周,即得种植地,其中深翻深度为80~100cm;
[0055] 所述的功能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25kg、蛇床子20kg、酸浆10kg、食用菌菌渣15kg、酒糟15、鱼池底泥15kg、改性膨润土8kg;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7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5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6%的盐水溶液中,在170KHz的频率下超声25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功能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 a、中药处理:将雷丸、蛇床子和酸浆混合,加水熬煮55min,停火,在100KHz频率下超声25min,再加热熬煮25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中药液和中药渣;
[0057] b、发酵:将步骤(1)中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酒糟和鱼池底泥混合,在35.5~38.5℃,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下发酵2~3d,干燥粉碎得发酵料;
[0058] c、拌料:将中药液、发酵料、改性膨润土混合,拌匀即可;
[0059] (3)菌床制备:将培养料以10~20cm的厚度平铺在种植地上,制作成方形菌床,宽度以及长度根据种植需求来定,在菌床表面喷淋营养液,亩喷施量280kg;
[0060] (4)播种:采用穴播的方式,将红托竹荪菌种放入菌床穴中,回填培养料,再在菌床表面撒上一层厚度为3~5cm的腐殖土;
[0061] (5)管理:播种后1周,对红托竹荪喷洒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每次亩喷施量为150kg;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理组成:中药液45kg、蜂蜜5kg、VC4kg、含量为40%的葡萄糖溶液20kg、浓度为0.015%的盐水10kg、尿素5kg、花粉15kg、复合氨基酸10kg;所述的中药液,是将熟地、葛根和无心草按1:1.5:0.7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45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缩液质量的2~3倍量的乙醇,加热至50℃,回流
2~3h,回流乙醇即可;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按1.5:1:0.6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62] (6)采收。
[0063] 实施例4
[0064]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 (1)培养料制备: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甘蔗渣和复合肥作为培养料,粉碎后堆放,先将培养料在31.5℃、相对湿度为80%,PH为5.5的环境下发酵8~12d,再调节温度为28.5℃,相对湿度为38%的环境下发酵4~8d;所述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kg、秸秆25kg、竹炭8kg、玉米芯20kg、椰壳6kg、甘蔗渣25kg、复合肥10kg;
[0066] (2)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先将土壤深翻,剔除土壤中的石头、枯木杂质,自然日照2~3d,二次深翻,将功能剂喷洒在土壤中,自然放置一周,即得种植地,其中深翻深度为80cm;
[0067] 所述的功能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20kg、蛇床子25kg、酸浆8kg、食用菌菌渣20kg、酒糟12kg、鱼池底泥20kg、改性膨润土6kg;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6%的盐水溶液中,在150KHz的频率下超声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功能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8] a、中药处理:将雷丸、蛇床子和酸浆混合,加水熬煮60min,停火,在80KHz频率下超声30min,再加热熬煮2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中药液和中药渣;
[0069] b、发酵:将步骤(1)中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酒糟和鱼池底泥混合,在35.5℃,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下发酵2~3d,干燥粉碎得发酵料;
[0070] c、拌料:将中药液、发酵料、改性膨润土混合,拌匀即可;
[0071] (3)菌床制备:将培养料以10cm的厚度平铺在种植地上,制作成方形菌床,宽度以及长度根据种植需求来定,在菌床表面喷淋营养液,亩喷施量300kg;
[0072] (4)播种:采用穴播的方式,将红托竹荪菌种放入菌床穴中,回填培养料,再在菌床表面撒上一层厚度为3~5cm的腐殖土;
[0073] (5)管理:播种后1周,对红托竹荪喷洒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每次亩喷施量为120kg;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理组成:中药液40kg、蜂蜜8kg、VC2kg、含量为40%的葡萄糖溶液25kg、浓度为0.015%的盐水8kg、尿素3kg、花粉20kg、复合氨基酸8kg;所述的中药液,是将熟地、葛根和无心草按0.8:2:0.6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5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缩液质量的2~3倍量的乙醇,加热至45℃,回流
2~3h,回流乙醇即可;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按1:1.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74] (6)采收。
[0075] 实施例5
[0076] 一种红托竹荪高产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7] (1)培养料制备: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甘蔗渣和复合肥作为培养料,粉碎后堆放,先将培养料在33.5℃、相对湿度为80%,PH为6.5的环境下发酵8~12d,再调节温度为28.5℃,相对湿度为42%的环境下发酵4~8d;所述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20kg、秸秆15kg、竹炭12kg、玉米芯10kg、椰壳9kg、甘蔗渣15kg、复合肥20kg;
[0078] (2)选地、整地: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先将土壤深翻,剔除土壤中的石头、枯木杂质,自然日照2~3d,二次深翻,将功能剂喷洒在土壤中,自然放置一周,即得种植地,其中深翻深度为80~100cm;
[0079] 所述的功能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30kg、蛇床子15kg、酸浆12kg、食用菌菌渣10kg、酒糟18kg、鱼池底泥10kg、改性膨润土9kg;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6%的盐水溶液中,在150KHz的频率下超声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功能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0] a、中药处理:将雷丸、蛇床子和酸浆混合,加水熬煮60min,停火,在120KHz频率下超声20min,再加热熬煮3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中药液和中药渣;
[0081] b、发酵:将步骤(1)中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酒糟和鱼池底泥混合,在35.5℃,相对湿度为70~80%的环境下发酵2~3d,干燥粉碎得发酵料;
[0082] c、拌料:将中药液、发酵料、改性膨润土混合,拌匀即可;
[0083] (3)菌床制备:将培养料以20cm的厚度平铺在种植地上,制作成方形菌床,宽度以及长度根据种植需求来定,在菌床表面喷淋营养液,亩喷施量250~300kg;
[0084] (4)播种:采用穴播的方式,将红托竹荪菌种放入菌床穴中,回填培养料,再在菌床表面撒上一层厚度为3~5cm的腐殖土;
[0085] (5)管理:播种后1周,对红托竹荪喷洒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每次亩喷施量为180kg;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理组成:中药液50kg、蜂蜜3kg、VC6kg、含量为40%的葡萄糖溶液15kg、浓度为0.015%的盐水12kg、尿素3kg、花粉20kg、复合氨基酸8kg;所述的中药液,是将熟地、葛根和无心草按1.2:1:0.8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5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加入浓缩液质量的2~3倍量的乙醇,加热至55℃,回流
2~3h,回流乙醇即可;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按2:0.8: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86] (6)采收。
[0087] 大田实验
[0088] 实验地: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种植土壤上;
[0089] 选取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排水方便的砂型土壤进行红托竹荪的种植,分别按本实施例1~5的方法进行种植,并在相同采收时间内对红托竹荪的产量以及长势进行统计,产量以鲜荪重量计,结果如表1所示:
[0090] 表1
[0091]  亩产量kg 倒伏率%
实施例1 2078 2.85
实施例2 2135 2.73
实施例3 2186 2.52
实施例4 2083 2.68
实施例5 2121 2.8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