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申请 / 国际申请 / 修改 / 修改带轮装置

修改带轮装置

阅读:649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修改带轮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修改 带轮装置,不需要确保至少一对的轮子的轴间距离,通过提高整体空间利用率,可缩小大小尺寸。具有卷绕规定带子的第1轮和第2轮,包括: 外壳 ,至少使外壳的一侧敞开; 机芯 ,具有导带器,导带器的一侧与装轮部形成一个整体,上述导带器形成弯曲状,上述导带器和装轮部形成台阶,在台阶部分具有穿通孔;第1 齿轮 ,与第1轮相连结,被设置在装轮部的一个侧面上并能旋转;第2齿轮,与第2轮相连结,被设置在装轮部的另一个侧面上并能旋转;以及动 力 传动齿轮,由上下2级齿轮构成,把第1齿轮的旋转产生的 动能 传递给第2齿轮,使第2齿轮旋转,通过机芯的穿通孔而使下级齿轮与第1齿轮相咬合,上级齿轮与第2齿轮相咬合。,下面是修改带轮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修改带轮装置,具有卷绕规定带子的第1轮和第2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预定的形状,通过开有规定大小的开口,至少使外壳 的一侧敞开;
机芯,具有能伸出上述开口外的导带器,该导带器的一侧与装轮 部形成一个整体,上述导带器形成弯曲状,上述导带器和装轮部形成 台阶,在该台阶部分具有穿通孔;
第1齿轮,与上述第1轮相连结,被设置在上述装轮部的一个侧 面上并能旋转;
第2齿轮,与上述第2轮相连结,被设置在上述装轮部的另一个 侧面上并能旋转;以及
传动齿轮,由上下2级齿轮构成,把上述第1齿轮的旋转产 生的动能传递给第2齿轮,使第2齿轮旋转,通过上述机芯的穿通 孔而使下级齿轮与第1齿轮相咬合,上级齿轮与第2齿轮相咬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改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 齿轮和第2齿轮被分别设置在装轮部的一个侧面及其相反的另一面 并位于同一轴线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修改带轮(修正テ—プロ—ラ—)装置,尤其涉及这 样一种修改带轮装置,即在纸面上有写错的部分时,在修改液已干燥 的状态下把涂有修改液的膜带按压到该错误部分上,使修改液覆盖到 错误部分上,即可修改成需要的状态。

背景技术

一般,修改带轮装置,其构成部分有:外壳,其形状一定并具有 开口;轮,其数量至少是一对,它被安装在外壳内部并能在其位置上 旋转;卷绕在轮子上的膜带;导带器,通过开口向外侧伸出,对膜带 的移动进行导向,在必要时可以把膜带按压纸面上。
以下参照涉及这种修改带轮装置的附图1,说明过去的修改带轮 装置。
图1是表示过去的修改带轮装置的一例的分解斜视图。在图1中 表示出过去的修改带轮装置100。如图所示,修改带轮装置100具有 外壳110。在该外壳110的前侧端和后侧端上分别设有开口111、112。 在该外壳110的上面一侧设有止动孔113。在侧面一侧设有用于确认 已使用的量的观察孔。并且,在后侧侧面上设有用于在必要时插入到 口袋内的卡子115。这种外壳110用于在内部安装膜带120和各种零 件并对其进行保护,而且必要时很容易拆卸开。
如图所示,在外壳110的下侧有一种与外壳110内部相结合的机 芯130。该机芯130具有导带器131,用于对膜带120的移动进行导 向。该导带器131向前侧伸出很长,被插入在外壳110的后侧112内, 通过前侧开口111而向外侧伸出,也具有按压修改带120的作用。这 种导带器131应当采用弹良好的优质材料。在该导带器131的前侧 安装有嵌合件132。该嵌合件132具有嵌合导带器131的嵌合孔133, 与导带器131相结合,其作用也能防止膜带120向左侧或左侧偏离。 在导向器131的右侧设有装轮部134。该装轮部134大体上呈园形, 其周围分别设有弹性支杆135。该弹性支杆135的作用是使机芯130 容易在外壳110上装卸,它具有与止动孔113相结合的止动凸起136。
在机芯130的一侧面上分别表示出了第1轮140和第2轮150。 该第1轮140和第2轮150是分别设置在机芯130的装轮部134的两 侧面上并能旋转的部分。如图所示,在第1轮140的一个侧面设有第 1齿轮180,其上安装第1轴162,通过该第1轴162来安装第1轮 140。第1轮140是卷绕未使用的膜带的部分。并且在装轮部134上 设有第2轴172。通过该第2轴172在装轮部134的另一侧面上安装 第2轮150并使其能够旋转,在其相反的侧端部与第2齿轮170相结 合。第2轮150是卷绕使用后的带子122的部分。
也就是说,在第1轴162上装配了第1齿轮180和第1轮140, 在第2轴172上装配了第2轮150和第2齿轮170。把膜带120绕到 导带器137的末端上,插入到嵌合件132内,在对机芯130的弹性支 杆135轻轻地按下的状态下插入到外壳110内,于是一边使止动凸起 136进入止动孔132内,一边进行装配。在此状态下导带器131的末 端伸出到前侧开口111之外,使修改带轮装置100能够使用。在不使 用的情况下在把前侧端向前拉,则如2点划线所示进行移动,膜带 120受到保护。
在这种过去的修改带轮装置100中,必须充分保证第1轴162和 第2轴172之间的距离。因此机芯130和外壳110不得不制作得相对 较大。不仅如此,而且也还有一缺点,即修改作业只能在一个方向上 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修改带轮装置,即不需要确保至 少一对的轮子的轴间距离,所以,通过提高整体空间利用率,即可相 对地缩小其大小。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制作这样一种修改带轮装置,具有卷绕规 定带子的第1轮和第2轮,包括:外壳,具有预定的形状,通过开有 规定大小的开口,至少使外壳的一侧敞开;机芯,具有能伸出上述开 口外的导带器,该导带器的一侧与装轮部形成一个整体,上述导带器 形成弯曲状,上述导带器和装轮部形成台阶,在该台阶部分具有穿通 孔;第1齿轮,与上述第1轮相连结,被设置在上述装轮部的一个侧 面上并能旋转;第2齿轮,与上述第2轮相连结,被设置在上述装轮 部的另一个侧面上并能旋转;以及动力传动齿轮,由上下2级齿轮构 成,把上述第1齿轮的旋转产生的动能传递给第2齿轮,使第2齿 轮旋转,通过上述机芯的穿通孔而使下级齿轮与第1齿轮相咬合,上 级齿轮与第2齿轮相咬合。
上述第1齿轮和第2齿轮被分别设置在装轮部的一个侧面及其相 反的另一面并位于同一轴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过去的修改带轮装置一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修改带轮装置构成的分解斜视图;
图3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修改带轮装置的机芯上设置了动力传动 齿轮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B是表示从后观看图3A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A是作为本发明修改带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第1轮和化2轮 相结合的机芯正面图;
图4B是一发明修改带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第1轮和第2轮相结 合的机芯的构成的平断面图;
图5A是本发明的修改带轮装置的平断面图;
图5B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修改带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动传动齿轮 的结合状态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2是采用本方案的修改带轮装置的斜视图。图3A是表示在采 用本设计方案的修改带轮装置的机芯上安装了动力传动齿轮的状态 的斜视图;图3B是表示从后面观看图3A的状态的斜视图,图4A是 第1轮和第2轮相结合的机芯的正面图;图4B是表示在上述机芯内 第1轮和第2轮相结合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断面图。图5A是第1轮 和第2轮相结合的机芯的平断面图;图5B是表示动力齿轮的结合状 态的断面图。
如图所示,采用本方案的修改带轮装置200具有外壳210。在该 外壳210的前侧后侧分别设有开口211、212,两者互相贯通。在这 种外壳210的上面设有止动孔213。
如图所示,采用本方案的修改带轮装置200,具有规定形状的机 芯230,该机芯230具有一种通过上述外壳210的后侧开口212而被 插入,其末端能伸出到前侧开口211之外的导带器231。在上述导带 器231的一侧形成一体化的大体呈圆形的装轮部234。
上述导带器231形成弯曲状,上述导带器231和装轮部234互相 之间形成台阶。在上述导带器231和装轮部234形成台阶的部分上设 有穿通孔238。
在上述装轮部234的外侧设有弹性支杆235。该弹性支杆235用 于使机芯230容易在外壳210上装卸,在其上面形成凸起236。该凸 起236是被固定在上述外壳210的止动孔213的部分,它能使机芯 230和外壳互相结合在一起。
在上述装轮部234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第1轴262,在另一侧面上 设有第2轴272。该第1轴262和第2轴272在同一轴线上面向相反 方向。因此与过去设置一定间隔的结构相比,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若进一步分析,则过去的修改带轮装置必须确保轴间间隔。但本设计 方案的修改带轮装置,由于在同一轴线上面向相反的方向上而不需要 确保轴间间隔,因此,与过去的结构相比,在体积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本方案的修改带轮装置200相对来说能容纳更多的膜带。
本方案的修改带轮装置200具有卷绕使用前的膜带220的第1轮 240和卷绕使用后的空带222的第2轮250。在第1轮240上设有第 1齿轮260;在第2轮250上设有第2齿轮270。第1轮240和第2 轮250被设置在装轮部234的互相相反的两个面上,第1齿轮260和 第2齿轮270分别有一侧位于穿通孔238上,该穿通孔238位于机芯 230的装轮部234和导带器231互相形成台阶的部分上。
并且,设置有动力传动齿轮280,以便把第1齿轮260的旋转传 递到第2齿轮270上进行旋转,在该动力传动齿轮280上设置了第3 轴282,该第3轴282与上述动力传动齿轮280一起旋转,以便使得 使用后的空带222容易卷绕。该第3轴282与设置在导带器231的孔 232相结合。
该孔232在其外周面的一侧形成凸出鄂232a,与该凸出颚232a 相嵌合的槽子282a形成在上述动力传动齿轮280上所具有的第2轴 282的外侧。通过使上述凸出颚232a和槽子282a互相嵌合,即可使 动力传动齿轮280的结合状态确实。
上述动力传动齿轮280,其构成分上下2级,通过机芯230的穿 通孔238,使下级齿轮280A与第1齿轮260相咬合,第1齿轮280B 与第2齿轮270相咬合,利用与其相咬合的动力传动齿轮280,把第 1齿轮260的旋转传递到第2齿轮270上。
这种结构的本发明,把设置在机芯230的装轮部234外侧的弹性 支杆235,在轻轻按压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外壳210的后侧开口212 而压入到外壳210内,于是凸起236与止动孔231相结合,制成修改 带轮装置200。在此状态下把导带器231的末端按压到欲修改的位置 上进行移动,即可完成修改作业。有时也可把膜带220卷绕到第2轮 250上,把使用后的空带222卷绕到第1轮240上。
膜带全部用完后,欲更换新膜带时,在按压弹性支杆235的状态 下向后侧拉动机芯230,即可使其脱离外壳210。然后,更换第1轮 240和第2轮250即可。
本发明的修改带轮装置,分别与第1轮240和第2轮250相结合 的第1齿轮260和第2齿轮270,在装轮部234的一个侧面及其相反 面上分别位于同一轴线上,由于通过动力传递齿轮280而进行旋转, 所以不需要保证轴间距离,因此,能提高空间利用率。
并且,本发明的修改带轮装置,当通过使设置在动力传动齿轮280 上的第3轴282和动力传动齿轮280一起进行旋转,使用后的空带 222被第2轴282导向,卷绕在第2轮250上时,由于第3轴282的 旋转而引导空带222进行卷绕,因此能防止使用时产生卷绕故障,即 能防止空带222卡住,使其很容易卷绕到第2轮250上。
发明的效果
从以上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修改带轮装置中,第1轮 和第2轮被设置在装轮部的方向相互相反的面上并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以,不仅能相对地缩小其体积,而且由于不需要确保距离,所以还 能提高整体空间利用率。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修改对象的基层 2020-05-12 60
修改图表 2020-05-11 421
多功能修改器 2020-05-12 318
修改比特流 2020-05-12 91
修改对话窗口 2020-05-13 626
已修改流同步 2020-05-13 273
路线修改 2020-05-11 79
修改液笔 2020-05-11 1041
一种修改器 2020-05-12 841
修改笔 2020-05-11 26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