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杂项知识产权事务 / 数字版权管理 / 数据发送、接收装置、数据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服务器

数据发送、接收装置、数据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服务器

阅读:750发布:2021-02-13

专利汇可以提供数据发送、接收装置、数据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服务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为了实现通信,AV数据接收装置2将用来允许它自身被识别出的ID发送到AV数据发送装置1。一旦接收到该ID,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基于所述ID识别出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兼容的所述功能,并根据那些识别出的功能 修改 它自身的通信操作 块 的所述功能。,下面是数据发送、接收装置、数据通信系统、及通信管理服务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数据生成器,用于生成发送到数据接收装置的数据;
数据分析器,用于分析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
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并从所述数据接 收装置接收数据;以及
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在其中存储有第一功能识别表,参照该第 一功能识别表,利用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允许其自身被识别的专用数据的各 项,分别识别出用来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功能,
其中,该专用数据在一个数据接收装置和另一个数据接收装置之间不 同,或该专用数据在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一个模式和另一个模式之间不同,
其中,当通过所述数据发送器/接收器将所述专用数据馈送到所述数据 分析器时,参照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中的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 识别出从所述专用数据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并变更该数据通信功 能,以致,使得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具有可和对其发送所述专用数据的所述 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还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与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的通信,该数据通信管理 服务器管理用于在每个数据发送装置注册的第二功能识别表,用于每个能 够和所述数据发送装置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所述专 用数据和基于所述专用数据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其中,如果识别出由所述数据发送器/接收器所接收的所述专用数据没 有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的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中注册,则所述 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存储在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中 用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自身的所述第二功能识别表的内容,并用其更新所 述第一功能识别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 器中存储有分别实现所述数据通信功能的软件程序,以及
其中,如果识别出实现参照基于由所述发送器/接收器接收的所述专用 数据的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的任何软件程序没 有出现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自身中,则所述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 口从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接收所述软件程序,并变更基于所述专用数 据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从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 二功能识别表或者所述软件程序的所述内容时,或者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 更新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或者所述软件程序时,禁止关机。
5.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数据生成器,用于生成发送到数据接收装置的数据;
数据分析器,用于分析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
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或者从所述数据 接收装置接收数据;以及
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在其中存储有第一功能识别表,在该第一 功能识别表中记录有分别和包含在功能数据中的个体代码相对应的数据通 信功能,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利用该功能数据来识别与自身进行数据通信的 数据通信功能,
其中,该功能数据由多个功能条件数据组组成,该多个功能条件数据 组对应于多个识别所述数据通信功能的功能条件组,
其中,当将所述功能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发送器/接收器馈送到所述数据 分析器时,参照在所述个人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的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 识别出从包含在所述功能数据中的代码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并实 现该数据通信功能,使得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具有可和对其发送所述功能数 据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还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执行和管理第二功能识别表的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的 通信,在该第二功能识别表中注册有分配给包含在所述功能数据中的所有 代码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其中,如果识别出包含在由所述数据发送器/接收器所接收的所述功能 数据中的任何代码没有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的所述第一功能识 别表中注册,则所述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存储在所述数 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中的所述第二功能识别表的内容,并用其更新所述第一 功能识别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在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中存储有分别实现所述个体数据通 信功能的软件程序,以及
其中,如果识别出实现参照基于由所述发送器/接收器接收的所述专用 数据的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的任何软件程序没 有出现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自身中,则所述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 口从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接收所述软件程序,并变更基于所述专用数 据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从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 二功能识别表或者所述软件程序的所述内容时,或者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 更新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或者所述软件程序时,禁止关机。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器/接收器,接收用于每个数据接收装置的专用数据, 利用该专用数据,允许识别出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自身,并且该专用数据使 得一个数据接收装置和另一个不同,
其中,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还存储有第一装置表,在该第 一装置表中记录有所述发送装置能够与之通信的任何数据接收装置的所述 专用数据,并且,
其中,当通过所述发送器/接收器将所述专用数据馈送到所述数据分析 器时,参照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中的所述第一装置表,检查所 述数据发送装置是否能够和基于所述专用数据识别出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 通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还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执行和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的通信,该数据通信管理 服务器管理用于在每个数据发送装置注册的第二装置表,用于每个能够和 所述数据发送装置通信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所述专用数据,
其中,如果识别出由所述数据发送器/接收器所接收的所述专用数据没 有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的所述第一装置表中注册,则所述数据 发送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存储在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中用于 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自身的所述第二装置表的内容,并用其更新所述第一装 置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从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 二装置表的所述内容时,或者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更新所述第一装置表时, 禁止关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为配备有多个数据通信功能的组合的数据接收装置进行功能 修改时,选择由最优操作条件所组成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为配备有多个数据通信功能的组合的数据接收装置进行功能 修改时,选择由接近用户选择的操作条件组成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还包括:
由用户操作的输入部分,
其中,当为配备有多个数据通信功能的组合的数据接收装置进行功能 修改时,选择通过所述输入部分键入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存储有先前设置表,在该先前设 置表中注册有当上次与其进行通信时所设置的用于每个数据接收装置的所 述数据通信功能,并且,
其中,当对配备有多个数据通信功能的组合的数据接收装置进行功能 修改时,选择在有关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先前设置表中注册的所述数据通 信功能。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在用于单个数据接收装置的多个数据通信功能组合中,将一个 组合作为基本数据通信功能处理,以及
其中,当对配备有数据通信功能的多个组合的数据接收装置进行功能 修改时,选择所述基本数据通信功能。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所述数据是版权数据,并且修改的 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包括由所述数据生成器使用的版权加密方法。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交换的所述数据是AV数据,并且修改的所 述数据通信功能至少包括由所述数据生成器使用的对应于所述AV数据中 的视频信号的压缩方法、分辨率、比特率和速率的数据格式中的一个。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交换的所述数据是AV数据,并且修改的所述 数据通信功能至少包括由所述数据生成器使用的对应于所述AV数据中的 音频信号的压缩方法和比特率的数据格式中的一个。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修改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包括由所述数据生成器使用的对应于 所述数据中的最佳分组数据长度的数据格式。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修改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包括由所述数据分析器使用的用来分 析在所述发送器/接收器中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的数据格 式。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修改所述数据通信功能时,禁止关机。
23.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数据分析器,用于分析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接收到的数据;
数据生成器,用于生成发送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
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并从所述数据发 送装置接收数据;以及
专用数据存储部分,在其中存储利用来允许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自身被 识别出的专用数据,
其中,该专用数据在一个数据接收装置和另一个数据接收装置之间不 同,或该专用数据在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一个模式和另一个模式之间不同,
其中将从所述专用数据存储部分读出的所述专用数据从所述发送器/接 收器发送到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以使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识别出与所述数据 接收装置兼容的数据通信功能,并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中加以变更,使得 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具有可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状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
由用户操作的输入部分,
其中,当提供多个数据通信功能时,从所述发送器/接收器将经由所述 输入部分键入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发送到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以致将所述 数据通信功能通知给所述数据发送装置。
25.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数据分析器,用于分析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接收到的数据;
数据生成器,用于生成发送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
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或者从所述数据 发送装置接收数据;以及
专用数据存储部分,在其中存储由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用来允许识别出 需要用于在与其通信的数据通信功能的代码组成的功能数据,
其中,该功能数据由多个功能条件数据组组成,该多个功能条件数据 组对应于多个识别所述数据通信功能的功能条件组,
其中,将从所述专用数据存储部分读出的所述功能数据从所述发送器/ 接收器发送到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以致识别出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兼容的 数据通信功能,并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中加以实现,使得所述数据发送装 置具有可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
其中在所述专用数据存储部分同样也存储有允许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自 身被识别并将一个数据接收装置和另一个数据接收装置相区别的专用数 据,并将所述专用数据与所述功能数据一起从所述发送器/接收器发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
其中,在所述专用数据存储部分存储有由所述专用数据和所述功能数 据组成的装置数据,并将所述装置数据从所述发送器/接收器发送。
28.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以及
和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
其中,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时,使 用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兼容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29.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以及
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所述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时,使 用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兼容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30.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以及
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所述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当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时,使 用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兼容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
31.一种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和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交换数据;以及
记录设备,用于将从所述通信接口发送的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发送装 置。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通过检查所述发送器/接收器所接收的所述专用数据是否在所述 第一功能识别表中注册,来检查被提供了所述专用数据的数据接收装置是 否能够和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进行通信。
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依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对所述发送器/接收器所接收的所述专用 数据是否在被存储于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对应的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 中的所述第二功能识别表中注册进行检查,来检查被提供了所述专用数据 的数据接收装置是否能够和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进行通信。
3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每一组功能条件数据具有分配到其各个数字的不同的条件。
3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功能条件数据包含对应于多个条件组的代码。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所有用于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以 及数据通信系统。本发明尤其涉及通过利用在进行所述数据通信方共同的 数据通信功能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通信系 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布线连接的复杂度和无线技术的开发已经促使了AV数据无线 通信系统的面市,在该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从诸如调谐器、视频播放 器,或者DVD播放器的AV源装置发送AV数据到诸如显示器或者投影仪的 AV再现装置,以致所述视频和音频在所述AV再现装置上以图像和声音的形 式再现(见NO.H9-74498和2000-251456所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在图28 和29分别示出了在这样一种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AV数据发送装 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
如图28所示的AV数据发送装置100配备有:CPU101,用于整个控制 所述装置;系统控制部分102,用于在所述CPU101和主存储器104的一端 和在所述装置的其他部分的另一端之间交换数据;BIOS部分103,用于存储 有关所述装置最基本操作并根据在启动时根据这些设置和程序进行操作的 各种设置和程序;主存储器104,用于由所述CPU101进行管理并存储程序、 数据等等;显示控制部分105,用于控制显示部分107的所述显示操作;视 频存储器105a,用于保持与在所述显示部分107上将要显示的一相对应 的视频数据;记录设备部分106,由存储大量程序和数据的硬盘、高容量非 易失存储器等等组成;显示部分107,由LCD(液晶显示器)等等组成;输入 控制部分108,用于识别通过输入部分109输入的数据;以及输入部分109, 由诸如电源开关键盘鼠标和遥控单元之类的用户操作部件组成。
而且,为了实现其有关发送的功能,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同时也配 备有:视频AD转换部分110,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视频编码部 分111,用于以适合于AV数据接收装置200的接收功能的方式对所述这样数 字化的视频信号进行数据变换;语音AD转换部分112,用于将模拟音频信号 转换为数字信号;音频编码部分113,用于以适合于AV数据接收装置200的 接收功能的方式对所述这样数字化的音频信号进行数据变换;数据生成部分 114,用于将这样转换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为适合于所使用的通信方法的分 组;误差校正编码部分115,用于将误差校正编码加入到这些分组;以及加 密部分116,用于根据在所述主存储器104存储的加密编码对拥有添加有所 述错误校正编码的所述数据分组加密。
而且,为了实现其有关接收功能,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同时也配备 有:解密部分117,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主存储器104的所述加密代码对从 BB部分120接收和馈给的数据分组进行解密;数据接收部分118,用于分析 和重排这样解密的数据分组,并且,当重发要求被请求时,指示重发请求确 认部分119申请重发;以及重发请求确认部分119,用于根据从所述数据接 收部分118重发的请求,产生请求重发的数据并接着指示所述数据生成部分 114以发送用于请求重发的分组。
而且,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同时也配备有:BB部分120,用于通过 适合于所述通信方法的步骤将所加密数据分组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同时也将接 收的基带信号转换为通过所述装置能够处理的数据分组;RF部分121,用于 将所述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并同时也将高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天 线122,用于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总线123,利用它在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 的一端和在所述视频AD转换部分110、视频编码部分111、数据生成部分114、 加密部分116、解密部分117和数据接收部分118的另一端之间交换数据。 而且,所述音频AD变换112利用所述视频AD转换部分110和所述总线123 和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进行数据交换,并且所述音频编码部分113利用所 述视频编码部分111和所述总线123和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进行数据交换。
按如上所述方法构造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还配备有:TV调谐器 视频部分130,用于对来自诸如从电视天线或者视频输入终端馈给视频输入 终端、D终端或者LR音频终端的输入信号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解码;以及记录 设备回放部分131,用于通过再现在诸如CD、DVD、存储器卡、或者磁光盘的 记录介质上记录的AV数据对视频和音频信号解码。所述TV调谐器视频部分 130和所述记录设备回放部分131可以作为外连接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 100的分离装置来构造。
如图29所示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00配备有:CPU201、系统控制部 分202、BIOS部分203、主存储器204、显示控制部分205、视频存储器205a、 显示部分207、输入控制部分208、输入部分209、数据生成部分216、误差 校正编码部分217、加密部分218、解密部分213、数据接收部分214、重发 请求部分215、BB部分212、RF部分211和天线210,它们分别和所述AV数 据发送装置100的所述部分100至105、105a、107至109、114至118以及 120至122的功能相似。
这里,所述显示部分207由LCD或者CRT(阴极射线管)组成。所述数据 接收部分214将来自数据分组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分开,并将它们馈给视频解 码部分219和音频解码部分220。所述数据生成部分216将来自遥控单元的 用于接收AV数据的各种信息(诸如包括在通信分组中的应答(ACK)信号和重 发请求信号)转换为适合于所使用通信方法的分组。
而且,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00同样也配备有:重发请求部分215,用 于根据馈给数据接收部分214的数据分组条件,识别来自所述AV数据发送装 置100的请求重发的所述数据分组,并接着生成用于请求重发的数据,并接 着将它馈送给数据生成部分216;视频解码部分219,用于对从所述数据接收 部分219获得的所述视频信号进行数据转换以便将它转换为在所述显示部分 207能够显示的视频;音频解码部分220,用于对从所述数据接收部分214 获得的音频信号进行数据转换,以便将它转换为从音频输出部分221能够输 出的语音;以及音频输出部分221,诸如扬声器之类,用于将来自音频解码 部分220的数据再现为人可听的声音。
利用按如上所述构造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00,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中,通过所述视频AD转换部分110和 所述音频AD转换部分112将从所述TV调谐器视频部分130或者记录设备回 放部分131获得的模拟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接着通过所述视 频编码部分111和音频编码部分113将其馈给所述数据生成部分114以生成 数据分组。顺便提一下,如果从所述TV调谐器视频部分130或者所述记录设 备回放部分131获得的所述视频和音频信号是数字的,则将它们馈给所述视 频编码部分111和音频编码部分113,而不需要通过视频AD转换部分110和 音频AD转换部分112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据生成部分114识别出那些通过所述重发请求确认部分119确认 的要请求重发的数据分组,并用那些要请求重发的数据分组以及由来自所述 视频编码部分111和所述音频AD转换部分112的所述视频和音频信号生成的 所述数据分组,馈给所述误差校正编码部分115。所述误差校正编码部分115 将误差校正代码添加到接着要馈给所述加密部分116的所述数据分组,通过 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和所述总线123将所述主存储器104的加密代码馈给 所述加密部分116,以便用加密代码加密。由此,通过所述BB部分120将加 密的数据分组转换为基带信号,接着通过所述RF部分121将它调制为高频信 号,并接着从所述天线122发送。
当通过其天线210由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00接收到从所述AV数据发 送装置100发送的这种高频信号时,接着在所述RF部分211,将它解调为基 带信号,并接着将基带信号由所述BB部分212转换为数据分组。接着将来自 BB部分212的这些数据分组馈送到所述解密部分213,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 分202和总线222将主存储器204中的加密代码馈送到所述解密部分213, 以便用这些加密代码来解密。接着利用从所述误差校正代码部分217馈送的 误差校正代码对所述数据接收部分214的所述数据分组进行误差校正,并接 着划分为视频和音频信号,并接着通过所述视频解码部分219和所述音频解 码部分220分别解码。
接着在所述视频解码部分219对所述视频信号进行数据转换,并通过总 线222和系统控制部分202馈送到所述显示控制部分205,接着以一次一帧 的方式,将所述数据转换产生的所述视频数据存储在所述视频存储器205a。 当时间到了再现所述视频存储器205a的所述视频数据的时候时,则通过显示 控制部分205读出它,并在所述显示部分207显示由此产生的所述图像。另 一方面,将在所述音频解码部分220中由数据转换产生的语音数据馈送到所 述音频输出部分221以便作为声音再现。
当通过所述输入部分209馈送用于控制AV数据发送装置100的操作的控 制数据时,通过所述输入控制部分208、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02和所述总线 222将它馈送到数据生成部分216。而且,将所述数据接收部分214接收的数 据分组中请求重发的数据分组通知重发请求部分215,并因此,根据重发请 求部分215的重发请求数据,所述数据生成部分216产生表示成功接收的ACK 信号和重发请求命令。接着,所述数据生成部分216将所述ACK信号和重发 请求命令以及控制数据等一起转换为分组数据。
所述误差校正编码部分217将误差校正代码添加到从所述数据生成部分 216输出的数据分组,并接着将所述数据分组馈送到所述加密部分218,通过 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02和所述总线222将所述主存储器204的加密代码馈送 给它,以便用这样的加密代码进行加密。接着通过所述BB部分212将所述数 据分组转换为基带信号,接着通过所述RF部分221将它调制为高频信号,并 接着从所述天线210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
当用其天线122由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100接收到这种高频信号时,通 过所述RF部分212,将它解调为基带信号,并接着将基带信号由所述BB部 分120转换为数据分组。接着将这些数据分组馈送到所述解密部分117,通 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和总线123将主存储器204中的加密代码馈送到所 述解密部分117,以便用这些加密代码来解密。接着利用来自所述误差校正 代码部分115的误差校正代码对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的所述数据分组进行 误差校正。
接着,如果所获得的分组包含有ACK信号,则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将 成功接收通知给重发请求确认部分119;如果所获得的分组包含有重发请求 命令,则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将重发请求数据馈送给重发请求确认部分 119;如果所获得的分组包含有控制数据,则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通过所述 总线123将它馈送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结果,当所述重发请求确认部 分119基于所述重发请求数据接收到重发请求数据时,所述重发请求确认部 分119识别出请求重发的数据分组,并将它通知给所述数据生成部分114。 另一方面,当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接收到控制数据时,它指示相关部分根 据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控制操作。
在按如上所述操作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 200中,它们的控制操作和功能是固定的。即,它们的BIOS部分103和203 等等是这样预编程的以致所述两个装置一起工作,而且一般来说以后不能够 被改变。甚至当以后改变了它们的控制操作和功能,也需要同时改变它们的 BIOS部分103和203,以致所述两个装置一起工作。因此,仅仅在预先假定 所述组合的AV数据发送装置100和AV数据接收装置200之间的AV数据的无 线发送是可能的。
因此,根据在前面提及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H9-74498和2000-251456 中披露的现有技术,AV数据发送装置和AV数据接收装置的功能相互匹配是 必需的。结果,仅仅在出厂时兼容构造的这种装置之间进行无线AV数据发送 是可能的。即,当引入AV数据发送装置或者AV数据接收装置的新模式时, 它的合作方,即,各自的AV数据接收装置或者AV数据发送装置同时也需要 用新模式替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识别出数据接收装置使用功能的数据发送装 置,以便使数据发送装置自身的通信功能适合于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兼容 的功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允许这样的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 识别出数据接收装置自身的所述功能的数据接收装置。本发明的还有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用这样的数据发送装置和这样的数据接收装置构造的数据 通信系统。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在 这样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用来识别出特定数据通信功能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 置,包括:数据生成器,用于生成发送到数据接收装置的数据;数据分析 器,用于分析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 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并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数据;以及个体 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在其中存储有第一功能识别表,参照该第一功能识 别表,利用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允许其自身被识别的专用数据的各项,分别 识别出用来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功能,其中,该 专用数据在一个数据接收装置和另一个数据接收装置之间不同,或该专用 数据在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一个模式和另一个模式之间不同,其中,当通 过所述数据发送器/接收器将所述专用数据馈送到所述数据分析器时,参照 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中的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识别出从所述 专用数据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并变更该数据通信功能,以致,使 得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具有可和对其发送所述专用数据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 通信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数据生 成器,用于生成发送到数据接收装置的数据;数据分析器,用于分析从所 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数 据接收装置或者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接收数据;以及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 部分,在其中存储有第一功能识别表,在该第一功能识别表中记录有分别 和包含在功能数据中的个体代码相对应的数据通信功能,所述数据接收装 置利用该功能数据来识别与自身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功能,其中,该 功能数据由多个功能条件数据组组成,该多个功能条件数据组对应于多个 识别所述数据通信功能的功能条件组,其中,当将所述功能数据通过所述 数据发送器/接收器馈送到所述数据分析器时,参照在所述个人兼容性信息 存储部分的所述第一功能识别表,识别出从包含在所述功能数据中的代码 识别出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并实现该数据通信功能,使得所述数据发送 装置具有可和对其发送所述功能数据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数据分 析器,用于分析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数据生成器,用于生 成发送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数 据发送装置并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接收数据;以及专用数据存储部分,在 其中存储利用来允许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自身被识别出的专用数据,其中, 该专用数据在一个数据接收装置和另一个数据接收装置之间不同,或该专 用数据在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一个模式和另一个模式之间不同,其中将从 所述专用数据存储部分读出的所述专用数据从所述发送器/接收器发送到 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以使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识别出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兼 容的数据通信功能,并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中加以变更,使得所述数据发 送装置具有可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数据分 析器,用于分析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接收到的数据;数据生成器,用于生 成发送到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发送器/接收器,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所述数 据发送装置或者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接收数据;以及专用数据存储部分, 在其中存储由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用来允许识别出需要用于在与其通信的数 据通信功能的代码组成的功能数据,其中,该功能数据由多个功能条件数 据组组成,该多个功能条件数据组对应于多个识别所述数据通信功能的功 能条件组,其中,将从所述专用数据存储部分读出的所述功能数据从所述 发送器/接收器发送到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以致识别出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 兼容的数据通信功能,并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中加以实现,使得所述数据 发送装置具有可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的状态。
附图说明
由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将会使本发明的这种或者其他 目的和性能更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5示出了在所述第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中的功能 识别表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6示出了在如图2所示的数据发送装置中提供的视频编码部分的内 部结构的框图;
图7示出了在如图2所示的数据发送装置中提供的音频编码部分的内 部结构的框图;
图8示出了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数据发送装置的初始化设置操作的流程 图;
图9示出了所述数据发送装置的功能改变操作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数据发送装置的关闭操作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存储在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中的模式识别 表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12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存储在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中的功能 识别表结构例子的图;
图13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存储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的所述功能识别表 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14是当在第二实施例中请求功能数据时的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的操 作流程图;
图15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ID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16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存储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的功能识别表的结 构例子的图;
图17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存储在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的功能识别 表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18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存储在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的已允许装 置表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19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数据发送装置的初始化设置操作的流程图;
图20示出了当在第三实施例中请求功能数据时的所述数据通信管理服 务器的操作流程图;
图21示出了所述功能添加数据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22示出了在第四实施例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中允许各种功能条件选 择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23A-23E示出了在第四实施例的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4示出了允许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进行的功能改变操作的操作模式设 置显示例子的图;
图25示出了用于第五实施例中用于在为功能改变操作设置的不同的操 作模式中进行选择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6示出了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数据结构例子的图;
图27示出了允许是否进行自动下载的选择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28示出了传统数据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29示出了传统数据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所述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AV 数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AV数据 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而图3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AV数据接 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应该注意到,在图2和3中,与在图28和29 中同样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识别,并且将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解释。
如图1所示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配备有:AV数据发送装置1,用于 发送AV数据;AV数据接收装置2,用于接收从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发送 的所述AV数据;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被提供有与所述AV数据发送 装置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相关的数据库,并通过网络4和所述AV数 据发送装置1进行通信;以及网络4,允许通过电话网络、DSL网络、无线 网络、光纤网络等等进行通信。
如图2所示,在这种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除了如图28所示的所 述AV数据发送装置100的所述结构外,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还配备有: 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诸如调制解调器或者网络卡的网络接口 124,实现和所述网络4的连接;以及网络控制部分125,用于控制和由网 络接口124处理的网络的连接。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除了如图29所示 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00的所述结构外,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配备 有:专用数据存储器206,用于存储允许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识别所述 AV数据接收装置2自身的所述模式的模式专用数据。
如图4所示,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配备有:CPU251,用于 整个控制所述服务器;系统控制部分252,用于在所述CPU251和主存储器 254的一端和在所述服务器的其他部分的另一端之间交换数据;BIOS部分 253,用于存储有关所述服务器最基本操作并根据在启动时根据那些设置和 程序进行操作的各种设置和程序;主存储器254,用于由所述CPU251进行 管理并存储程序、数据等等;诸如调制解调器或者网络卡的网络接口255, 实现和所述网络4的连接;网络控制部分256,用于控制和由网络接口255 处理的网络的连接;以及记录设备部分257,用于存储有关所述AV数据接 收装置2功能的数据表以及实现那些功能的软件程序。
按如上所述方式构造如图1所示的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的所述 单独装置。这里,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 部分106a嵌入有数据表,参照该数据表,识别出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多 个类型功能(此后,将这种数据表称作为所述“功能识别表”)。如图5所 示,这种功能识别表包含有作为功能数据的和它们的各自模式ID有联系的 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不同模式的功能。例如,对于每个模式ID,存储 有作为功能数据的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使用的以下参数:与所述视 频信号有关的所述压缩方法、比特率、用于版权保护的加密版权方法以及 回放的所述分辨率和所述帧速率;与所述音频信号有关的所述压缩方法、 比特率、用于版权保护的加密版权方法以及最佳分组长度、所使用的遥控 方法等等。
如图6所示,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提供的所述视频编码部分111 配备有:多路复用部分301,用于从作为来自多个源的数字信号馈入的所述 视频信号中选择一个;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用于取消添加到馈给所述多 路复用部分301的所述视频信号的加密版权信号;视频转换代码部分305, 用于将来自所述版权保护解密部分302的所述视频信号转换为与所述AV数 据接收装置2兼容的格式;以及加密版权添加部分308,用于将所加密的版 权信号添加到来自所述视频转换代码部分305的所述视频信号
这种视频编码部分111还配备有:ROM303、306和309,其中存储有 用于分别控制所述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视频转换代码部分305和加密版 权添加部分308操作的固件;以及RAM304、307和310,分别用作在所述 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视频转换代码部分305和加密版权添加部分308操 作期间的工作存储器或者高速缓存存储器。
有关作为数字信号馈入的音频信号的音频编码部分113用和所述视频 编码部分111类似的方式构造。具体地讲,如图7所示,所述音频编码部 分113配备有:多路复用部分321、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22、音频转换代码 部分325、加密版权添加部分328、ROM323、326和329、以及RAM324、 327和330,其功能和分别在所述视频编码部分111中提供的所述多路复用 部分301、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视频转换代码部分305、加密版权添加 部分308、ROM303、306和309以及RAM304、307和310类似。
所述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和322、视频转换代码部分305、音频转换 代码部分325和加密版权添加部分308和328每一个通过总线123和所述 系统控制部分102交换命令和数据,并且如此构造以致它们的DSP(数字信 号处理)功能要么以固件的形式提供以可更新,要么以从多个功能中可选择 的硬件形式提供。
当按照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使用的所述加密版权方法馈入所述 视频和音频信号时,所述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和322以及所述加密版权 添加部分308和328对那些信号既不进行加密取消也不进行加密添加,并 且将它们完整无缺地馈入下面阶段电路。当以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能够 处理的格式对馈入的所述视频和音频信号进行编码时,所述视频转换代码 部分305和所述音频转换代码部分325对那些信号不进行转换处理,并将 它们完整无缺地馈入到下面阶段的电路。如此构造所述ROM303、306、309、 323、326和329,以致以嵌入其中的固件形式提供它们的功能以便于可更 新,并且如此地构造以便包括非易失存储器。
可以如此地构造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以致能够记录从所述TV调谐 器视频部分130、记录设备回放部分131、视频AD转换部分110或者音频 AD转换部分112作为数字信号馈入的所述视频和音频信号。在此例子中, 将来自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的所述视频和音频信号馈入到所述视频编码 部分111和所述音频编码部分113的所述多路复用部分301和321。
在按如上所述的方法构造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当操作所述输 入部分109以便启动时,通过所述输入控制部分108将启动指令馈入到所 述系统控制部分102。这使得所述CPU101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读出 所述BIOS部分103的所述程序。所述CPU101接着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 102对所述装置中的单独部分进行初始化设置。
或者,当通过天线122接收到包含有请求启动的控制数据的高频信号 时,通过所述RF部分121、BB部分120和解密部分117将数据分组馈入到 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并根据所述数据分组识别出所述控制数据。通过所 述总线123将这种控制数据馈入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由此通知所述系 统控制部分102接收到启动指示。这使得所述CPU101进行在操作所述输 入部分109时它所进行的相同操作,以致对所述装置的所述单独部分进行 初始化设置。为了实现这些,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即使在关机状态, 也保持对需要不断运行的诸如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数据接收部分118、 解密部分117、BB部分120和RF部分121的那些供电。
在按如上所述方法对所述装置中的所述单独块进行启动和设置之后, 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由所述CPU101读出在所述BIOS部分103或者 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根据与这样启动的所述应用程 序相应的程序,所述CPU101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使得所述单独部 分运行。
现在,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将表示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运 行状态的数据馈入到所述显示控制部分105。根据该数据,所述显示控制部 分105将所述操作状态显示在所述显示部分107。而且,当运行所述输入部 分109时,通过所述输入控制部分108和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将指示所 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如何运行的控制数据馈入到所述CPU101。根据这种 控制数据,所述CPU101执行存储在所述BIOS部分103或者所述记录设备 部分106中的各种程序,以致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按指令运行。
而且,当通过所述天线122接收到包含控制数据的高频信号时,通过 所述RF部分121和所述BB部分120将数据分组发送到解密部分117。接着 在所述解密部分117对所述数据分组进行解密,并接着利用所述数据接收 部分118中的误差校正代码进行误差校正以获得控制数据。这里,通过使 用在所述主存储器104中的加密代码来实现解密。接着通过总线123和所 述系统控制部分102将从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获得的控制数据馈入到所 述CPU101。根据这种控制数据,所述CPU101执行在所述BIOS部分103 或者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中存储的各种程序,以致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 1按指示运行。
同样地,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如同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 中那样,当这样操作输入部分209以便启动时,通过所述输入控制部分208 将那种作用的指令馈入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02,并且所述CPU201根据 BIOS部分203的所述程序进行初始化设置。现在,将表示AV数据接收装置 2的操作状态的数据从所述CPU201馈入到所述显示控制部分205,所述显 示控制部分205接着在所述显示部分207显示所述操作状态。而且,当操 作所述输入部分209时,指示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如何操作的控制数据 将被馈入到所述CPU201,并根据这种控制数据,所述CPU201执行存储在 BIOS部分203的各种程序,以致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按指令运行。
如上所述的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用和所述传统的AV数据发 送和接收装置100和200类似的方式运行。具体地讲,从所述AV数据发送 装置1发送视频和音频信号并由AV数据接收装置接收。另一方面,由所述 AV数据发送装置2接收控制数据、ACK信号和重发请求信号,并由所述AV 数据发送装置1接收。同时,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的所述视频编码 部分111和所述音频编码部分113以下面方式运行。在下面的描述中,将 仅仅描述作为那两个部分的代表的所述视频编码部分111的所述操作,并 用括号给出在所述音频编码部分113中的对应功能部分的参考标号。
直接地或者在被转换为视频(音频)AD转换部分110(112)中的数字信号 之后,将来自所述TV调谐器视频部分130或者所述记录设备回放部分131 的视频(音频)信号馈入到所述多路复用部分301(321)。或者,通过所述系 统控制部分102和所述总线123将来自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的视频(音频) 信号馈入到所述多路复用部分301(321)。在和这里一样的情形中,来自多 于一个的源的输入是可能的,所述多路复用部分301(321)通过所述系统控 制部分102和所述总线123选择由所述CPU101指定源的所述视频(音频) 信号。
接着,将由所述多路复用部分301(302)选择的所述视频(音频)信号馈 入到所述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322)。通过根据存储在所述ROM303的固 件的操作并利用所述RAM304(324),所述加密版权取消部分302(322)识别 出应用于所述视频(音频)信号的加密版权方法,并取消对其添加的所述加 密版权信号。
在取消所述加密版权信号之后,将所述视频(音频)信号馈入到所述视 频(音频)转换代码部分305(325)。所述视频(音频)转换代码部分305(325), 通过按照存储在所述ROM306(326)的所述固件的操作并利用所述RAM 307(327),将所述视频(音频)信号转换为能够由所述视频(音频)解码部分 219(220)正确解码并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显示部分207(音频输 出部分221)能够正确再现的格式。具体地讲,将所述视频信号转换为符合 回放时所述压缩方法、比特率、分辨率和帧速率,以及在所述AV数据接收 装置2中使用的其他参数的格式;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符合所述压缩方 法、比特率以及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使用的其他参数的格式。
在转换为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使用的所述格式之后,将所述视 频(音频)信号馈入到所述加密版权添加部分308(328),通过按照存储在所 述ROM309(329)的固件的操作并利用所述RAM310(330),所述加密版权添 加部分308(328)将所述视频(音频)信号添加到能够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 2中的所述视频(音频)解码部分219(220)能够取消的加密版权信号中。即, 这里,将所述视频(音频)信号转换为符合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使用 的所述加密版权方法的视频(音频)信号。
在配备有按如上所述运行的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的所述 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需要以适合于所述AV数 据接收装置2的功能的方式运行。为了实现这一点,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 1首先识别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功能,并接着对其单独部分进行初始 化设置,以便通过利用符合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那些功能的程序和格 式运行。现在,参照图8的流程图描述这种初始化设置操作。
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允许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以下面的方式识 别AV数据接收装置自身的功能。将表示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模 式的模式ID存储在所述专用数据存储器206,并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02 读出该模式ID,并接着通过总线222馈入到所述数据生成部分216。所述 数据生成部分216将专用数据存储器206中的所述模式ID转换为数据分组, 并接着所述误差校正编码部分217添加此时的误差校正代码。
此时,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02和所述总线222指示所述加密部分 218不由所述CPU201操作。因此,在没有在所述加密部分218加密的情况 下,将具有在此添加所述误差校正代码的所述数据分组在所述BB部分212 转换为基带信号,并接着在所述RF部分211转换为高频信号以便从天线210 发送。
当发送包含有没有用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加密代码加密的模式ID的 这种高频信号时,由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通过它的所述天线122接收它 (步骤S1)。当接收到这种高频信号时,在所述RF部分121将它转换为基带 信号,并接着在所述BB部分120转换为数据分组,并接着馈入到所述解密 部分117。所述解密部分117确认不对所述数据分组加密,并接着在不解密 的情况下将它馈入到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接着,在数据接收部分118, 利用误差校正代码部分115的误差校正代码对所述数据分组进行误差校正, 并接着进行分析,以致识别出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模式ID,并接 着通过所述总线123和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馈入到所述CPU101。
当所述CPU101接收到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模式ID时,将 需要进行下载与所述模式ID对应的功能数据的下载会话号Nx初始化为 1(步骤S2),并将需要下载实现与所述功能数据对应的所述软件程序的下载 会话号Ny设置为1(步骤S3)。将这些编号Nx和Ny存储在主存储器104。
接着,所述CPU101通过系统控制部分102从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 分106a读出如图5所示的功能识别表,并将它和所接收的模式ID比较(步 骤S4)。在这里的比较中,所述CPU101将功能识别表中的所有模式ID和 所述模式ID比较,以便检查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是否存在相符的模式ID(步 骤5)。这里,所述CPU101通过利用bios部分103和所述主存储器104经 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进行所述比较。
如果发现相符的模式ID存在于所述功能识别表(是),则在所述功能数 据中识别出与那个模式ID对应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功能,并 检查是否可能进行功能变化以适合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功能(步骤 6)。这里,将功能变化的所述软件程序存储在记录设备部分106,并因此, 当发现可能进行功能变化(是)时,根据基于接收的模式ID识别出的所述AV 数据接收装置2的功能进行功能变化。随后将详细描述这里是如何进行功 能变化的。
在变化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发送功能以便适合于如上所述的 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接收功能的同时,通过用户直接操作所述AV数 据发送装置1的输入部分109或者利用通信媒介而不是在所述AV数据发送 和接收装置1和2之间无线通信,诸如通过遥控,使得主存储器104和204 中的加密代码彼此相符。在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之间无线通 信中使用这些加密代码。
因此,一旦在步骤7中完成所述功能变化操作,则所述系统控制部分 102将生成表示完成所述功能变化操作并可能发送AV数据的功能变化完成 信号,并接着将它发送到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步骤8)。这里,在所述 数据生成部分114将所述功能变化完成信号转换为数据分组,接着在所述 误差校正代码部分115具有添加至此的误差校正代码,并接着在加密部分 116通过利用所述主存储器104中的加密代码在所述加密部分116进行加 密。在所述BB部分120将包含有加密功能变化完成信号的所述数据分组转 换为基带信号,并接着在所述RF部分121转换为高频信号,并接着从所述 天线122发送。
当通过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经由它的天线210接收到包含有所述功 能变化完成信号的这种高频信号时,经过RF部分211和所述BB部分212 将它转换为数据分组,并接着馈入到所述解密部分213。接着在所述解密部 分213通过利用在主存储器204中的加密代码对该数据分组解密,并接着 在所述数据接收部分214通过利用在所述误差校正代码部分217中的误差 校正代码进行误差校正。接着,在数据接收部分214,当识别出所获得的数 据分组是功能变化完成信号时,通过所述总线222将它馈入到所述系统控 制部分202,以致现在完成了识别出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功能变 化操作,并且现在可能进行AV数据通信。因此,如此控制所述显示控制部 分205以便在所述显示部分207上表明AV数据通信是可能的。
既然识别出用这种方法进行AV数据通信是可能的,当所述用户操作诸 如遥控单元的所述输入部分209以便请求发送AV数据时,通过所述输入控 制部分108将请求发送AV数据的控制数据馈入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02。 当通过总线222将这种控制数据馈入到所述数据生成部分216时,它具有 了在所述误差校正代码部分217添加给它的误差校正代码,并在所述加密 部分218通过利用主存储器204中的加密代码进行加密,并接着通过所述 BB部分212、所述RF部分211和所述天线210发送。
随后,检查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是否接收到用于AV数据发送的 请求(步骤9)。如果经过天线122接收到用于AV数据的请求(是),则经过 所述RF部分121、所述BB部分120和所述所述解密部分117将它馈入到所 述数据接收部分118。由此,通过所述总线123将包含有用于AV数据发送 请求的数据馈入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接着识别它并将它馈入到所述 CPU101。现在,所述CPU101经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控制所述相关部 分的操作以进行AV数据发送操作(步骤S10)。这里,直到识别出AV数据发 送请求,所述流程才从步骤9进行到步骤10。
如果在步骤5,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没有发现相符的模式ID(否),则 检查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进行通信是否可能(步骤11)。如果通 过网络控制部分125发现和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通信是可能的(是), 则检查基于在步骤1接收到的模式ID识别出的已经从所述AV数据通信管 理服务器3下载所述功能数据执行的下载会话次数是否超过预定值Nx1(步 骤12)。
如果在步骤12发现下载会话数Nx没有达到预定值Nx1(否),则所述网 络控制部分125控制所述网络接口124以便连接到用于通信的所述AV数据 通信管理服务器3上(步骤13)。当用这种方法将所述网络接口124连接到 用于通信的所述网络4上的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时,从所述网络 4请求基于在步骤1辨别出的模式ID识别出的功能的下载(步骤14)。
此时,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通过系统控制部分102和所述总线123 将在步骤1中识别出的模式ID馈送到所述网络控制部分125。接着,生成 用于请求基于那个模式ID识别出的所述功能数据的功能数据请求信号。该 功能数据请求信号同样也包含有与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即所述发送源) 相关的模式数据。当通过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经由其网络接口255 在所述网络4上接收到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时,通过所述网络控制部分 256将它馈送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52。
结果,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52识别出已经发送功能数据请求信号的所 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并从记录设备部分257读出如图5所示的列有AV数 据接收装置2的模式ID的功能识别表,所识别出的AV数据发送装置1能 够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进行对应的功能数据通信。接着,识别出与相 符的模式ID对应的功能数据。
这里,当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发现了所述相符的模式ID时,则读出对 应的功能数,并将它从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52馈入到所述网络控制部分256。 如果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没有发现相符的模式ID,则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52 生成误差信号,并将它馈送到所述网络控制部分256。因此,所述网络控制 部分256控制所述网络接口255以便要么将功能数据要么将误差信号发送 到识别出的AV数据发送装置1。
接着,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检查是否从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 器3接收到误差信号(步骤15)。如果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接收到功能数 据(否),则它开始下载所述功能数据(步骤16)。这里,按下载顺序将所下 载的功能数据存储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该功能识别表存储在所述AV数据 发送装置1自身的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中,并接着当在所述功能识别表 中已经完成存储所述功能数据时,一起存储在步骤1中获得的所述模式ID。 这里,通过在此添加诸如CRC(循环冗余检验)代码的错误检测码检查是否正 常接收到所述功能数据。用此方法,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功能 识别表中存储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相应的所述功能数据。因此,下载 会话数Nx加1(步骤17)。
当用此方法进行功能数据的下载时,流程返回到步骤5,再一次检查在 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是否存在与在步骤1中获得的模式ID相应的功能数据。 这里,如果在步骤16进行的下载中,已经完全接收到所述功能数据,则它 存在于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并因此进行启动步骤6的操作。相反,如果没 有完全接收到所述功能数据,则它不存在于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并因此再 次进行启动步骤11的操作。
如果,在步骤6中,与识别功能数据相符的所述软件程序没有保持在 重记录识别部分106(否),如同步骤11一样,则通过网络控制部分125检 查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进行通信是否可能(步骤18)。如果和所 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进行通信是可能的,如同步骤12那样,则检 查需要进行下载所述软件程序以实现所述功能的下载会话数Ny是否超过预 定值Ny1(步骤19)。
如果下载会话数Ny没有达到预定值Ny(否),则进行如步骤13相同的 操作以实现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的连接(步骤20)。接着,从所 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请求用于实现与基于在步骤1识别出的模式ID 识别出的功能数据相对应的功能的所述软件程序的下载(步骤21)。即,请 求下载作为适合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功能的用于实现基于所述模式 ID识别出的发送功能的软件程序。
此时,生成软件请求信号,并发送它以请求下载所述软件程序。这里, 所述软件请求信号包含有用于识别所述功能的模式ID和用于识别所述AV 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模式数据。当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接收到 这种软件请求信号时,它从所述记录设备部分257读出用于实现基于所述 软件请求信号识别出的所述功能的所述软件程序,并将它们发送到所述AV 数据发送装置1。
接着,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接收从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 发送的所述软件程序,并开始下载它们(步骤22)。将所下载的软件程序存 储在记录设备部分106。这里,通过在此添加诸如CRC(循环冗余检验)代码 的错误检测码检查是否正常接收到所述软件程序。随后下载会话数Ny加 1(步骤23)。当用此方法下载用于实现所述功能的软件程序时,所述流程返 回到步骤步骤6,在此检查是否存在与基于在步骤1中获得的模式ID识别 出的功能数据相对应的软件程序。这里,如果在步骤22进行的下载中,所 述软件程序已经完全被接收,则进行启动步骤17的操作。相反,如果没有 完全接收所述软件程序,则再一次进行启动步骤18的操作。
如果在步骤11或者步骤18,不能建立用于通信的连接(否),或者如果 在步骤12,下载会话数Nx等于Nx1(是),或者如果在步骤15,接收到误差 信号(是),或者,如果在步骤19,下载会话Ny的所述数Ny等于Ny1(是), 则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检验在所述BIOS部分103、主存储器104、记录 设备部分106等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检查是否提供了用于表示误差的功 能(步骤24)。
如果发现提供了误差表示功能(是),则在所述显示部分107显示误差 表示(步骤25)。这里,CPU101从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读出用于表示所 述误差的图像数据,并将它馈送给所述显示控制部分105。所述显示控制部 分105接着通过利用因此馈送给它的图像数据显示所述误差。
如果在步骤24,发现没有提供误差表示功能(否),或者如果在步骤25, 显示了误差表示,则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生成并发送用于在所述AV数据 接收装置2显示误差表示的误差通知信号,并结束所述操作流程。这里, 在所述加密部分116没有对所述误差通知信号加密。当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接收到这种误差通知信号时,将它馈送到所述数据接收部分214,而没 有在所述解密部分213对它解密。随后,用和当接收到所述功能变化完成 信号时类似的方法,在所述显示部分207显示误差表示。
当用这种方法根据如图8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时, 根据如图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在步骤7中的所述功能变化操作。基于在记 录设备部分106的功能识别表和所接收到的模式ID,识别对应的功能数据 (步骤100)。具体地讲,识别出与所接收模式ID对应的在所述AV数据接收 装置2中使用的下面参数:与所述视频信号有关的所述压缩方法、比特率、 版权保护的加密版权方法和回放时的所述分辨率和所述帧速率;与所述音 频信号有关的所述压缩方法、比特率、用于版权保护的加密版权方法;以 及最佳分组长度、所使用的遥控方法等等。
接着,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从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读出所述软 件程序,该软件程序用于将所述视频信号转换为和在与所接收模式ID对应 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使用的回放时的所述压缩方法、比特率、分辨 率和帧速率兼容的格式,并通过所述总线123将该软件程序馈送到所述视 频编码部分111以便于被存储在ROM306(步骤101)。即,在所述ROM306 中存储通过视频转换代码部分305能够将所述视频信号转换为能够在所述 AV数据接收装置2中处理的视频信号的所述软件程序。
接下来,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从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读出添 加到在与所接收模式ID相对应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被处理的所述 视频信号的加密版权信号,并接着通过总线123馈送给所述视频编码部分 111以便在所述ROM309中存储(步骤102)。即,在所述ROM309中存储所 述软件程序,通过该软件程序,所述加密版权添加部分308将所述视频信 号转换为由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能够处理的所述加密版权方法产生的 视频信号。
接着,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从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读出所述软 件程序,该软件程序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和在与所接收模式ID对应 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使用所述压缩方法和所述比特率兼容的格式, 并通过所述总线123将该软件程序馈送到所述音频编码部分113以便于被 存储在ROM326(步骤103)。即,在所述ROM306中存储通过音频转换代码 部分325能够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为能够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处理 的音频信号的所述软件程序。
而且,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从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读出添加 到在与所接收模式ID相对应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被处理的所述音 频信号的加密版权信号,并接着通过总线123馈送给所述音频编码部分113 以便在所述ROM329中存储(步骤104)。即,在所述ROM329中存储所述软 件程序,通过该软件程序,所述加密版权添加部分328将所述音频信号转 换为由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能够处理的所述加密版权方法产生的音频 信号。
接着,在所述数据生成部分114存储用于生成最佳长度的数据分组的 在步骤100读出的所述软件程序,以致生成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处理 的所述分组长度最佳的数据分组(步骤105)。随后,将所述软件程序存储在 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该软件程序允许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识别符 合在其中使用所述遥控方法的控制数据(步骤106)。用此方法,在所述数据 接收部分118,现在识别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接收的所述控制数据以 便控制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操作是可能的。
用此方法,通过按照如图8和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所述AV数据 发送装置1将它的功能改变为适合于所述AB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功能。 现在,参照图10的流程图,描述在如上所述的操作期间,当如此操作所述 AV数据发送装置1以致于关机时所进行的操作。
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检查是否通过所述 输入部分109的所述操作,或者通过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接收控制数 据所述操作,或者在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设置定时器请求关机(步骤200)。 这里,当操作所述输入部分109时,通过所述输入部分109将所述操作馈 送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或者,当操作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 输入部分209时,以和其他控制数据相同的控制方式,将所述操作发送到 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并且,当通过所述天线122接收到这种控制数据 时,在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对它进行分析,并接着通过所述总线123馈 送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或者,参照在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中的所述 定时器检查通过所述输入部分109的所述操作事先为关机设置的定时器的 时间,或者换句话说,关机的所述时间是否已经到来。
当识别出用于关机的请求时(是),检查通过所述输入部分109的所述 操作是否请求了它(步骤201)。如果,在步骤200,识别出没有关机请求(否), 则再次检查是否请求关机。这里,按预定时间间隔进行步骤200的所述操 作。如果,在步骤201,发现通过所述输入部分109进行了所述请求(是), 则检查在所述输入部分109是否进行预定操作以请求可强迫关机(步骤 202)。这里,所述预定操作例如是在预定长度时间或者更多时间,按下用 于请求关机的所述键,或者和其他键一起按下那个键。
作为预定操作的结果,当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经过所述输入控制 部分108识别出用于强迫关机的请求时(是),所述CPU101进行关机的所 述操作(步骤203)。如果,在步骤201,发现通过所述输入部分109的操作 没有做出用于关机的所述请求(否),或者,如果,在步骤202,没有进行预 定操作(否),则通过所述网络控制部分125检查所述网络接口124的所述 状态,以便检查是否下载了功能数据或者软件程序(步骤204)。
如果发现所述网络接口124没有进行通信,即,没有进行下载操作(否), 则检查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的所述状态,以便检查写入下载功能数据或 者下载软件程序是否被检查(步骤205)。如果发现在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 没有进行写入操作,即,如果没有发现执行了下载功能数据或者软件程序 的注册(否),则检查是否进行功能改变操作以便适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的所述功能(步骤206)。
如果发现没有进行适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功能的功能变 化操作(否),则所述流程进行到步骤203,在此进行用于关机的所述操作。 如果在步骤204,发现进行了下载操作(是),或者如果在步骤205,发现进 行了注册操作(是),或者如果在步骤206,发现进行了功能改变操作(是) 则所述流程进行到步骤201,在此检查通过所述输入部分109的操作是否请 求关机。因此,直到根据如图8和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的所述初始化设置 操作完成,甚至当请求关机,也不影响它,除非请求强制关机。
在此实施例中,在通过下载添加任何功能数据或者软件程序之前,可 将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和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中将要存 储的功能数据和软件程序事先作为原始数据存储在固定的不可写区域。或 者,可以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和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 提供暂时存储下载功能数据和软件程序的记录区域,以致,一旦完成它们 的下载,就将它们附加地存储在已经在其中存储有已存储的功能数据和软 件程序的所述区域。
在此实施例中,在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存储下载软件程序。不过, 在所述BIOS部分103和所述数据生成部分114存储它们同样也是可能的。 或者,可以作为所述BIOS部分103、记录设备部分106和数据生成部分114 的一部分提供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
在此实施例中,在不利用加密代码情况下进行通信,直到用于将所述 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功能改变为适合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 功能的那些功能的初始化操作完成,并因此直到所述功能改变完成信号的 发送。替代地,首先使得在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之间使用的 所述加密代码相符,并接着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以致通过利用加密 代码在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之间进行通信是可能的。或者, 可以在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中存储用于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 操作的个体加密代码,以致通过利用加密代码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AV数据无线 通信系统按如图1所示构造,并按图2至4所示,即,如同所述第一实施 例那样构造在其中使用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AV数据接收装置和AV数 据通信管理服务器。这里,用和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在所述AV 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之间的AV数据和控制数据的所述交换。
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将为允许其模式被识别而由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发送的所述模式ID存储在所述专的数据存储器206。相反,在本实 施例中,将分配给每个AV接收装置2以允许所述个体装置被识别的装置ID 存储在所述专门数据存储器206。而且,将装置ID同样也分配给每个AV数 据发送装置1,并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存储该装置ID。相 应地,在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将如图11所示的模式识别表和如 图12所示的功能识别表记录在所述记录设备部分257,在该模式识别表中, 为每个AV数据发送装置1注册有所述装置ID和允许AV数据发送装置1与 之通信的AV数据接收装置的模式,在该功能识别表中,注册有与参照所述 如图12所示的所述模式识别表识别的每个模式相对应的所述功能数据。
具体地讲,如图11所示的所述模式识别表允许所述装置ID是“X”的 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与所述装置ID是“a”至“e”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通信,并且附加地指示所述装置ID是“a”和“b”的所述AV数据接 收装置2的所述模式是“A”,所述装置ID是“b”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 2的所述模式是“B”,和所述装置ID是 “d”和“e”的所述AV数据接收 装置2的所述模式是“C”。
另一方面,在如图12所示的功能识别表中,正如如图5所示的所述功 能识别表一样,为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模式“A”至“C”的每一 个存储作为其功能数据的下面参数:与所述视频信号有关的所述压缩方法、 比特率、用于版权保护的加密版权方法和回放时的所述分辨率和帧速率; 与所述音频信号有关的所述压缩方法、比特率、用于版权保护的加密版权 方法;还有最佳分组长度,所使用的遥控方法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记录设备部分106中存储 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可以注册如图13所示的每个装置ID的功能数据, 而不是如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用于每个模式ID的功能数据。同样,在所述AV 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的所述记录设备部分257中,可以存储如图11所示 的模式识别表以及如图12所示的功能识别表,或者如图13所示的功能识 别表。
利用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 理服务器3中存储的所述个体表,根据如同所述第一实施例一样的如图8 和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不过,这里,和所述第一实 施例相反的是,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发送装置ID,而不是模式ID,并 因此,在步骤1,识别出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于是,在 步骤4和5,将所接收的装置ID和如图11所示的所述模式识别表中的所述 装置ID或者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中如图13所示的所述功 能识别表中的那些装置ID比较,以便检查是否存在相符的装置ID。
如果,在步骤5,发现在步骤1中接收的所述装置ID和在所述个体兼 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中的所述装置ID中的一个相符,则将所述AV数据 接收装置2识别为允许与之通信的AV数据接收装置2,并因此进行启动步 骤6的所述操作。用和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启动步骤6的所述 操作,并因此不更进一步给出对其的解释。如果,在步骤5,发现没有相符 的装置ID,则进行步骤11和12的操作。此时,如果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 理服务器3通信是可能的,并且此外,下载会话数Nx没有达到Nx1,则接 着在步骤13,建立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的通信连接,并接着在 步骤14,发送包含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自身的所述装置ID和在步骤1接 收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的功能数据请求信号。
当通过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接收到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 时,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52按照如图14所示的流程图操作以便读出所述AV 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功能数据。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所述AV数据通信 管理服务器3配备有如图11所示的所述模式识别表和如图12所示的所述 功能识别表。首先,当接收到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时(步骤301),则根据 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装置ID,识别出正在请求功能数据的所述 AV数据发送装置1(步骤302)。
接着,从所述模式识别表读出允许这样被识别的AV数据发送装置1与 之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每一个的所述装置ID,并将它和包含在 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中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比较(步 骤303)。这里,在允许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与之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 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中,检查是否存在从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识别出 的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相符的装置ID(步骤304)。
如果在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中识别出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 述装置ID和允许与之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中的一 个相符(是),则参照所述模式识别表识别出对应于那个装置ID的所述模式 (步骤305)。接着,从所述记录设备部分257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读出对应 于参照所述模式识别表识别出的所述模式的所述功能,并从所述网络接口 255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步骤306)。如果,在步骤304,参照所 述模式识别表识别出没有与在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中识别出的所述AV数 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相符的装置ID(否),则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52 生成误差信号,接着将它从所述网络接口255发送(步骤307)。
当从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发送所述误差信号或者功能数据 时,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在步骤15检查是否接收到误差信号。 以和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启动步骤15的所述操作,并因此不给 出其进一步的解释。
利用由此方法基于装置ID管理的功能数据,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 能够按照一个装置一个装置的方法管理允许它与之进行通信的所述AV数据 接收装置2。而且,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能够同样也按一个装置 接一个装置的方式管理允许每个AV数据发送装置1与之通信的所述AV数 据接收装置2。
例如,这里,可以如此操作所述系统,以致当出售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的所述分销商或者购买它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网络4上将需要允许所 出售或者购买的AV数据接收装置与之通信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的所述 装置ID,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自身的所述装置ID和所述模式一起, 发送给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时,附加地在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 服务器3的所述模式识别表中注册相对应的数据。
可以这样构造所述模式识别表以致实现一个用户接一个用户的管理。 在此例子中,当将识别用户的ID和所述用户购买的所述AV数据发送或者 接收装置1或者2的所述装置ID,发送到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时, 允许在所述用户拥有的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之间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所述模式识别表中,为所述用户拥有的每个AV数据发 送装置1的所述装置ID注册所述相同用户拥有的每个AV数据接收装置2 的所述装置ID和所述模式。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按如图1所 示构造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并按如图2至4那样,即象所述第一实施例 那样,构造在此使用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AV数据接收装置和AV数据 通信管理服务器。这里,以和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所述AV数据 发送和接收装置之间的AV数据和控制数据之间的所述交换。在此实施例中, 如同所述第二实施例那样,将装置ID存储在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 和2。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由例如如图15 所示的64比特组成,其高位的33比特数据段“dx”用作根据其识别出所 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功能的功能数据,而它的低位的31比特数据 段“dy”用作指定给每个个体AV数据接收装置2的个体ID。所述装置ID 的高33比特,即,所述功能数据的组成为:3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b”, 用于表示回放时的所述分辨率;4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c”,用于表示 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比特率;4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d”,用于表示回 放时的所述帧速率;3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e”,用于表示所述视频信 号的所述加密版权方法;3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f”,用于表示所述音 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4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g”,用于表示所述音 频信号的所述比特率;3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h”,用于表示所述音频 信号的加密版权方法;3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i”,用于表示最佳分组 长度;以及3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j”,用于表示所述遥控方法。
而且,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在它的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中配备 有,如图16所示的功能识别表,其中注册有用于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 至“dj”的每一个的所有可能代码以及它们代表的所述功能条件,和已允 许装置表,其中注册有允许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与之通信的所有AV数 据接收装置2的个体ID“dy”。例如,在如图16所示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 与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有关的“000”表示MPEG2_TS压缩方法,“001” 表示所述MPEG2_PS压缩方法,而“010”表示MPEG4压缩方法。同样,与 所述其他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b”至“dj”每一个相关的不同代码代表不 同的功能条件。
另一方面,在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的所述记录设备部分257 中,记录了如图17所示的功能识别表,它和如图16所示的类似,和如图 18所示的已允许装置表,其中存储有允许每个AV数据发送装置1与之通信 的所有AV数据接收装置2的个体ID。在如图17所示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 为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的每一个记录的代码量大于在如图 16所示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记录的对应代码量。这使得为每个功能注册更 大量的不同条件。
同样,在如图18所示的已允许装置表中,为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的 每个装置ID存储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个体ID的数量大于在每个AV 数据发送装置1中存储的所述已允许装置表的个体ID数量。在如图18所 示的已允许装置表中,假定允许所述装置ID是“X”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 置1与个体ID是“a”至“e”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通信。
这里,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按照如图1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所述初 始化设置操作,以将它的功能转换为适合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 功能。在如图19所示的所述流程图中,用相同的步骤编号标明和图18进 行相同操作的步骤,并且不重复它们的详细解释。而且,在此实施例中, 不按它们的模式ID,即,一个模式一个模式的方式管理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如同所述第一实施例那样,而按照它们的个体ID的方式,这对应于 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所述装置ID,即,按一个装置接一个装置的方式。由此, 在此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基本上以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方式运行。
首先,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读出在专门数据存储器206中存 储的所述装置ID,将它转换为高频信号,并发送它。通过所述AV数据发送 装置1接收该高频信号,并在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识别其中包含的所述 装置ID(步骤1)。接着,在步骤2和3,如同所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那样, 初始化下载会话数Nx和Ny。
当通过总线123将在步骤1中接收的所述装置ID反馈到所述系统控制 部分102时,将它馈送到所述主存储器104并在其中存储。在所述系统控 制部分102,将在该装置ID中包含的所述个体ID和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 存储部分106a中的所述已允许装置表中记录的所述个体ID比较(步骤 105)。接着,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的所述已允许装置表中, 检查是否存在从在步骤1接收的所述装置ID获得的所述个体ID相符的个 体ID(步骤151)。
如果发现在所述已允许装置表中没有相符的个体ID(否),则在包含在 暂时存储在所述主存储器104中的所述功能数据的个体功能条件数据段 “da”至“dj”中,识别出包含有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的 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没有注册的代码的任何功能条件数据段“dl”(这里, “dl”表示“da”至“dj”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并将这种功能条件数据 段“dl”和未注册的代码作为被请求功能数据存储在所述主存储器104(步 骤152)。
因此,如同所述第二实施例那样,在步骤11和12,如果和所述AV数 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进行通信是可能的,并且此外如果没有达到下载会话 数Nx1,则,在步骤13,建立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的连接。接 着,在步骤14,读出在所述主存储器104中存储的被请求功能数据和所述 个体ID,并在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生成包含被请求功能数据、所述个体 ID和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自身的装置ID的功能数据请求信号,并接着 通过所述网络控制部分125从所述网络接口124发送。
当如同所述第二实施例那样,由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接收该 功能数据请求信号时,所述系统控制部分252按照如图20所示的所述流程 图进行操作以读出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功能数据。在如图20所 示的所述流程图中,用相同的步骤编号标识和如图14所示的所述流程图相 同的步骤,并不重复它们的详细解释。首先,在步骤301和302,接收所述 功能数据请求信号,并根据所述装置ID识别出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
接着,从如图18所示的已允许装置表,读出允许和这样识别出的AV 数据发送装置1进行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每一个的所述个体ID, 并将从接收时的功能数据请求信号识别出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个 体ID与之比较(步骤303)。这里,在从所述已允许装置表已知的允许所述 AV数据发送装置1与之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中, 检查是否存在从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中识别出的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 2的所述个体ID相符的任何个体ID(步骤354)。
在此,如果发现从所述已接收的功能数据请求信号中识别出的所述AV 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个体ID和允许与之通信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 的所述个体ID中的一个相符(是),则识别出包含在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 中的所述已请求的功能数据(步骤355)。接着,从如图17所示的所述功能 识别表中读出由包含在所述已请求的功能数据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l” 所表示的所述功能条件,并从所述网络接口255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 置1(步骤356)。将如此读出的每个功能条件和所述对应功能条件数据段 “dl”以及其包含在所述已请求的功能数据中的所述代码一起发送。另一 方面,如果,在步骤354,发现不存在和从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识别出的 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个体ID相符的个体ID(否),则如象步骤307 那样,发送误差信号。
当从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发送已读出的所述误差信号或者功 能数据时,接着,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在步骤15检查是否接收 到误差信号。如果,在步骤15,没有接收到误差信号(否),则识别从所述 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中已接收的作为对应于每个功能条件数据段“dl” 的所述未注册代码的所述功能条件,并将如此识别出的功能条件和代表它 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l”的所述代码一起附加存储到在所述个体兼容 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的如图16所示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步骤16)。由此, 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器104的所述个体ID补充地存储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 息存储部分106a的所述已允许装置表中(步骤153),并接着将下载会话数 Nx加1(步骤17)。接着,所述流程进行到步骤151。
更具体地讲,如上所述的操作以下面的方式进行。例如,现在假定在 所述装置ID为“X”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 部分106a中,存储如图16所示的功能识别表和其中存储有与之通信的所 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那些个体ID“a”至“c”的已允许装置表。而且, 同样也假定,当所述个体ID为“d”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发送一装置 ID时,所述装置ID包含“011 100 1011 1001 001 001 0010 001 100 000” 这样的功能数据,以致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分别是“011” “100”“1011”“1001”“001”“011”“0010”“001”“100”“000”。
当由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接收到该装置ID时,将包含在所述AV数 据接收装置2的已接收装置ID中的所述个体ID“d”和存储在所述已允许 装置表的带有发现不存在相符个体ID结果的所述个体ID“a”至“c”比较。 接着,检查在如图16所示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是否已注册所述功能条件数 据段“da”至“dj”的每一个的所述代码。
现在,发现在如图16所示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没有注册与所述功能 条件数据段“da”的所述代码“011”、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b”的所述 代码“100”、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f”的所述代码“011”、所述功能条 件数据段“di”的所述代码“100”对应的条件。因此,将这些功能条件数 据段“da”、“db”、“df”和“di”和它们各自的代码“011”、“100”、“011” 和“100”作为请求功能数据对待。接着,发送包含请求功能数据、所述AV 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装置ID“X”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个体 ID“d”的功能数据请求信号。
当参照如图18所示的所述已允许装置表,通过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 服务器3接收该功能数据请求信号时,识别出:允许从所述功能数据请求 信号识别出的所述装置ID“X”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与之通信的所述 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个体ID是“a”至“e”。因此,参照如图18所示 的已允许装置表识别出的所述个体ID“a”至“e”包括了包含在所述功能 数据请求信号中的所述个体ID,并因此现在识别出所述装置ID为“X”的 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被允许和所述个体ID为“d”的所述AV数据接收 装置2进行通信。
接着,根据从所述功能数据请求信号识别出的所述请求功能数据,识 别出有必要请求分别对应于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db”、“df”和“di” 的所述代码“011”、“100”、“011”和“100”。再一次利用如图17所示的 所述功能识别表检查这些功能条件数据段“da”、“db”、“df”和“di”和 它们各自的代码“011”、“100”、“011”和“100”,以标识所述相对应的功 能条件。具体地讲,将用于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标识为所述 MPEG4_AVC方法,将所述分辨率标识为1,280×720,用于音频信号的所述压 缩方法标识为所述AMR方法,而将所述最佳分组长度标识为512比特。
当用此方法分别识别出与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db”、“df”和 “di”的所述代码“011”、“100”、“011”和“100”对应的所述功能条件 时,将这些功能条件和这些功能条件数据段“da”、“db”、“df”和“di” 和它们各自的代码“011”、“100”、“011”和“100”一起,发送到所述AV 数据发送装置1。因此,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附加地在所述已允 许装置表中注册存储在所述主存储器104中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 述ID,并在如图16所示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附加地注册分别与所述功能条 件数据段“da”、“db”、“df”和“di”的所述代码“011”、“100”、“011” 和“100”相对应的所述功能条件“MPEG4_AVC方法”、“1,280×720”、“AMR 方法”和“512”比特。
如果,在步骤151,发现在所述已允许装置表中存在相符的个体ID(是), 则通过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分析在存储于所述主存储器104中包含的所 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步骤154)。接着,检查包含在所述装置 ID中的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的所述代码是否在所述个体 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注册,并由此检查是否能够 识别所述相对应的功能条件(步骤155)。这里,如果发现,在包含于所述装 置ID中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中,存在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没有注册的所 述代码,并由此不能够识别出用于所述代码的所述功能条件(否),则进行 启动步骤152的所述操作。
如果注册了包含在所述装置ID中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 中的所有代码,并由此能够识别出所有相对应的所述功能条件(是),则进 行启动步骤6的所述操作。如同在所述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启动 步骤6的所述操作,并因此不将重复它们详细的解释。
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如图15所示的所述装置ID中包含的所述 功能数据可以作为单独的附加数据处理,以致所述装置ID只由所述个体ID 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如图15所示的所述装置ID中的所述功能数 据,按如图21所示的从所述装置ID分开发送的功能添加数据处理。具体 地讲,仅仅将如图21所示的所述功能添加数据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 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并且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进行如图19 的所述流程图所示的除了步骤150和151以外的所述操作,以进行用于功 能修改的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在此,在步骤154中分析包含在所述功能 添加数据中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的所述代码,并在步骤155检查是否注 册了那些代码。
或者,可以将如图21所示的所述功能添加数据和所述装置ID两者都 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150和151,如同 所述第二实施例那样,检查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以检查 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是否是允许与之通信的那一个。在步骤154和155, 检查在所述功能添加数据中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的所述代码。
如果在从通过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接收的所述功能数据请求 信号中的所述被请求功能数据中识别出的任何功能条件数据段的所述代 码,没有注册在所述记录设备部分257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则可以将误 差信号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可以如此构造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 服务器3,以致,当制造配备有新功能条件的AV数据接收装置2时,将适 合于那些新功能条件的所述代码注册在所述记录设备部分257的所述功能 识别表中,以便与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相对应。
第四实施例
下面参照所述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按如图1 所示构造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并按如图2至4即如同所述第一实施例那 样构造在此使用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AV数据接收装置和AV数据通信 管理服务器3。这里,用与所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所 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之间的AV数据和控制数据的交换,并按如同在 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方法进行用于功能修改的所述初始化设 置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修改其功能条件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在其专 用数据存储器206配备有多个模式ID或者装置ID。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 如同所述第一实施例那样使用模式ID。用此方法设置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的所述专用数据存储器206存储的所述模式ID,以便与不同组的功能 条件相对应。具体地讲,例如,在能够在所述MPEG2_TS和MPEG2_PS方法 之间选择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并在320×240、640×480以及720× 480之间能够选择回放时的所述分辨率的情况下,提供有对应于这些功能条 件的6种不同组合的6个模式ID。
在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反,为了使得所述AV数据发送装 置1进行用于功能修改的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当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 2将包含模式ID的高频信号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时,如此操作所 述输入部分209,以致进入所述用户想要的所述功能条件。在此时,在所述 显示部分207,显示如图22所示的屏幕。即,对于可修改的功能条件,显 示通过所述输入部分209进入的所述条件,并用表明它不能够被修改的表 示“否”来显示不可修改的功能条件。
接着,将按照通过所述专用数据存储器206选择经过所述输入部分209 进入的所述功能条件确定的所述模式ID转换为高频信号,并接着将其发送。 当由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接收这样发送的包含所述模式ID的高频信号 时,通过和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进行用于功能修改的所述初始化 设置操作。由此,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将所述视频编码部分111、音频 编码部分113、数据生成部分114和数据接收部分118的所述软件程序修改 为实现与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上选择的所述功能条件对应的所述功能 的软件程序。
现在假定,例如如图23A所示,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配备有模式ID “x”和“y”,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配备有模式ID“x”至“z”。当将 所述模式ID“x”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 时,于是,如图23B所示,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以便将所述功能修改 为符合对应于所述模式ID“x”的所述功能条件“X”的功能,并在所述AV 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之间进行通信。随后,当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将所述模式ID“y”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时,接着,如图23 所示,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以将所述功能修改为符合对应于所述模 式ID“y”的所述功能条件“Y”的功能,并在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 1和2之间进行通信。
当将所述模式ID“z”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 送装置1时,如果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 分106a中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没有存储所述模式ID“z”,则所述AV数据 发送装置1向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请求对应于所述模式ID“z” 的所述功能数据和用于相应地进行功能修改的所述软件程序。接着,如图 23D所示的那样,将对应于所述模式“z”的所述功能条件“Z”从所述AV 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随后,如图23E所 示的那样,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以便将所述 功能修改为符合对应于所述模式ID“z”的所述功能条件“Z”的功能,并 在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1和2之间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使用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模式ID。 不过,实现甚至当替代为使用在所述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装置ID时用类似 方法运行的系统同样也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代替在所述第二实施例 中使用的模式识别表和功能识别表,可以仅仅提供允许修改由每个装置ID 表示的所述功能条件的功能识别表,以致按照已接收到的装置ID,设置所 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功能。
第五实施例
下面参照所述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按如图1 所示构造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并按如图2至4,即,如同所述第一实施 例那样构造在此使用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AV数据接收装置和AV数据 通信管理服务器。这里,用是所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 行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之间的AV数据和控制数据的交换,并按如 同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方法进行用于功能修改的所述初始 化设置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 储部分106a中存储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注册功能条件时,为配备有为之能 够从多个条件中选择条件的功能条件的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功能条 件,注册所有可选择的条件。这里,对于注册了多个条件的一功能条件, 将它们中间的一个条件作为基本条件注册。
具体地讲,例如,假定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允许在作为用于视频信 号的压缩方法的MPEG2_TS和MPEG2_PS之间选择、并在作为回放时的所述 分辨率的320×240、640×480以及720×480之间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在 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在对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 装置2的所述模式ID或者装置ID下,将所述MPEG2_TS和MPEG2_PS方法 作为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注册,并将320×240、640×480以及720× 480作为回放时的所述分辨率注册。这里,如果假定所述MPEG2_TS和所述 分辨率640×480是基本条件,则接着,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将所述MPEG2_TS 方法作为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的所述基本条件注册,并将所述分 辨率640×480作为回放时的所述分辨率的所述基本条件注册。
假定,在该AV数据接收装置2中,其他的所述功能条件每个都限于一 个条件,则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在对应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 模式ID或者装置ID下,仅仅注册用于那些功能条件的每一个的一个条件。 对于类似于这种限于仅仅一个条件的功能条件,将这种一个条件作为所述 基本条件处理。
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在进行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以将它的功 能修改为和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相兼容的功能期间,当在步骤6,检查 在所述记录设备部分106是否存储用于功能修改的所述软件程序时,对于 配备有用于可从多个条件选择一条件的功能条件的AV数据接收装置2,检 查是否记录了与那些条件的每一个相对应的所述软件程序。如果在所述记 录设备部分106中记录了与那些功能相对应的所有软件程序,则流程进行 到步骤7,并接着进行启动步骤7的所述操作,以实现在所述个体块中的功 能修改。
而且,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事先设置以便自动地或通过用户 进行设置操作来执行在步骤7中所执行的用来将它的功能设置为和所述AV 数据接收装置2兼容的所述功能修改操作。在此为所述功能修改操作设置 的所述操作方法是通过用户在所述输入部分109的操作来设置的。此时, 在如图24所示的显示部分107上显示所述可选择操作方法。用于所述功能 修改操作的所述操作方法可以通过能够和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进行通信 的AV数据接收装置2来设置。
而且,如说明所述显示例子的图24所示,假定用于功能修改操作的所 述操作方法可从“基于用户操作设置方法”、“基于最佳防止设置方法”、 “基于原来使用设置的设置方法”、“基于发送装置的设置方法”和“基于 接收装置的设置方法”中选择。如果选择基于用户操作的设置方法,在选 择它的同时,同样也选择用户认为最优的所述图像质量、声音质量和电源 消耗。接着,当在步骤7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时,在用于为其进行功能 设置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可选条件范围内,选择尽可能实现所选图像 质量、声音质量和电源消耗的所述功能条件。如果选择所述基于最佳值的 设置方法,当在步骤7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时,在用于为其进行功能设 置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可选条件范围内,选择实现最佳图像质量、最 佳声音质量和最低电源消耗的所述功能条件。
如果选择所述基于原来使用设置的设置方法,当在步骤7进行所述功 能修改操作时,选择当上次为其进行功能设置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和 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进行通信时设置的所述功能条件。如果选择所述基 于发送装置的设置方法,当在步骤7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时,在所述AV 数据发送装置1中,在所述显示部分107显示功能条件,并通过所述输入 部分109键入用户想要的那些功能条件,以用来设置。如果使用所述基于 接收装置的设置方法,则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显示部分207上 显示功能条件,并通过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将所述用户想要的那些功能 条件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以用来设置。
而且,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记录有其中为所述AV数 据接收装置2的每个模式ID或者装置ID注册所述功能条件的先前设置表, 当和配备有模式ID或者装置ID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进行通信时设置 该功能条件。例如,假定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的功能识别 表中,将所述MPEG2_TS和MPEG2_PS方法作为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 法注册,并将所述分辨率320×240、640×480以及720×480作为回放时的 所述分辨率注册。同样也假定,当AV数据接收装置2配备有与和上次所述 AV数据发送装置1进行通信的那些功能条件相对应的所述模式ID或者装置 ID时,选择所述MPEG2_PS方法作为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并选择 所述分辨率720×480作为回放时的所述分辨率。在此情形中,对于该模式 ID或者装置ID来说,在所述先前设置表中,将所述MPEG2_PS方法作为所 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注册,并将所述分辨率720×480作为回放时的 所述分辨率注册。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和所述第一实施例一样使用模式 ID。
和这里一样,在提供有多个操作方法作为用于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 1中的所述功能修改操作的所述操作方法的情形中,在步骤7,根据如图25 所示的所述流程图选择原来设置的操作方法,并选择对应于那个操作方法 的功能条件以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具体地讲,首先,由所述系统控制 部分102检查是否选择所述基于用户操作的设置方法作为用于所述功能修 改操作的所述操作方法(步骤400)。
如果发现选择了所述基于用户操作的设置方法(是),则如此进行所述 功能修改操作以致选择实现尽可能接近用户设置的所述图像质量、声音质 量和电源消耗的所述功能条件(步骤401)。如果没有选择所述基于用户操作 的设置方法(否),则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检查是否选择所述基于最佳 值的设置方法作为用于所述功能修改操作的所述操作方法(步骤402)。
如果发现选择了所述基于最佳值的设置方法(是),则如此进行所述功 能修改操作以致选择实现最佳图像质量、最佳声音质量和最低电源消耗的 所述功能条件(步骤403)。如果没有选择所述基于最佳值的设置方法(否), 则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检查是否选择所述基于发送装置的设置方法作 为用于所述功能修改操作的所述操作方法(步骤404)。
如果发现选择了所述基于发送装置的设置方法(是),则从所述个体兼 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读出对应于所识别出的模式ID 的所述功能条件,并在所述显示部分107显示如图22所示的屏幕(步骤 405)。根据在所述显示部分107的该屏幕,操作所述输入部分109以设置 所述个体功能条件(步骤406)。随后,根据如此设置的所述功能条件,进行 所述功能修改操作(步骤407)。
如果在步骤404没有选择所述基于发送装置的设置方法(否),则由所 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检查是否选择所述基于接收装置的设置方法作为用于 所述功能修改操作的所述操作方法(步骤408)。如果发现选择了所述基于接 收装置的设置方法(是),则将用于从基于所识别出的模式ID的所述AV数 据接收装置请求所述功能条件设置的条件设置请求信号馈送到所述数据生 成部分114,并转换为高频信号以便通过所述天线122发送到所述AV数据 接收装置2(步骤409)。
在接收该条件设置请求信号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从所述BIOS 部分203读出其中可选的所述功能条件,并在所述显示部分207显示如图 22所示的屏幕。根据在所述显示部分207的该屏幕,操作所述输入部分209 以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设置所述个体功能条件。接着,由所述系统控 制部分202生成用于通知如此设置的功能条件的功能条件通知信号。将该 功能条件通知信号馈送到所述数据生成部分216,并从天线210发送。
当通过所述天线122接收到从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发送的该功能条 件通知信号时,在所述数据接收部分118识别它,并接着通过所述总线123 馈送到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以致识别从所述功能条件通知信号识别的所 述功能条件(步骤410)。接着,根据从所述功能条件通知信号识别的所述功 能条件,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步骤411)。如果在步骤408,没有选择所 述接收装置设置方法(否),则由所述系统控制部分102检查是否选择基于原 来使用设置的设置方法作为用于所述功能修改操作的操作方法(步骤412)。
如果发现选择了基于原来使用设置的设置方法(是),则检查过去是否 和具有所识别出模式ID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进行了通信,并由此检 查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的所述先前设置表中是否存储了上次在进行通信 中所使用的所述功能条件(步骤413)。如果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的所述 先前设置表中存储了上次在进行通信中所使用的所述功能条件(是),则从 所述先前设置表中读出对应于所识别出的模式ID的所述功能条件,并按照 这些功能条件,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步骤414)。
如果在步骤412,没有选择基于原来使用设置的设置方法,或者如果在 步骤413,没有和具有所识别出模式ID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进行通信 (否),则从所述功能识别表中读出与所识别出模式ID对应的所述个体功能 条件的所述基本条件,并根据所述功能条件的这些基本条件,进行所述功 能修改操作(步骤415)。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使用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模式ID。 不过,实现用甚至当代替地使用在所述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装置ID的类似 方法操作的系统同样也是可能的。
第六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按如图1所 示构造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并按图2至4所示,即,如同所述第一实施 例那样构造在其中使用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AV数据接收装置和AV数 据通信管理服务器。这里,用和所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在 所述AV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之间的AV数据和控制数据的所述交换,并按 所述第三实施例的相同方法进行用于功能修改的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如图26所示的所述功能 数据可以作为来自所述装置ID的单独的附加数据处理,并因此,所述装置 ID只由所述个体ID组成。该功能数据由128比特组成,这128比特的组成 是,8比特的功能条件数据段“da”、“db”、“de”、“df”、“dh”、“di”和 “dj”,和9比特功能条件数据段“dc”、“dd”和“dg”。这里,所述功能 条件数据段“da”至“dj”表示和由如图15所示的所述功能数据类似的功 能条件。在下面的描述中,由于所述装置ID仅仅由所述个体ID组成,所 以将该装置ID称作为所述个体ID。
在如图26所示的所述功能数据中,在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 的每一个中,每个比特表示特定的功能条件是否可用。假定,在所述功能 条件数据段“da”至“dj”的每一个中,将第x位表示为D(x)。例如,在 表示用于视频信号压缩方法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中,在D(1)中的“1”表 示所述MPEG2_TS方法是可用,在D(2)中的“1”表示所述MPEG2_PS方法是 可用,在D(3)中的“1”表示所述MPEG4方法是可用,在D(4)中的“1”表 示所述MPEG4_AVC方法是可用。因此,例如,当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 是“00000110”时,它表示可使用所述MPEG2_PS方法和所述MPEG4方法作 为所述视频信号的压缩方法。
在表示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比特率、在回放时所述帧速率、所述音频 信号的所述比特率等等的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c”、“dd”和“dg”中, 在D(8)中的“1”表示固定比特(帧)率,而在D(9)中的“1”表示所述最大 比特(帧)率。在这些功能条件数据段“dc”、“dd”和“dg”中,在D(1)至D(7) 的所述内容的不同组合表示不同的可用比特(帧)率。
这里,在存储于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和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 器3中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注册由所述个体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 的各个数字D(x)表示的所述功能。因此,当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从所述 AV数据接收装置2接收个体ID和功能数据,并检查在那个功能数据中包含 的所述个体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的所述数字时,如果发现对应 于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的所述功能都没有注册,则将在所述功能识别表中 没有注册功能的所述相关功能条件数据段的数字编号通知给所述AV数据通 信管理服务器3。于是,在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中,参照所述功 能识别表,识别对应于所述相关功能条件数据段的数字编号的所述功能, 并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以致被注册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 所述功能识别表中。
在除了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之外的其他功能数据的数据部 分,如果存在从多个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的任何功能条件数据段,则生成 表示在结合所述第四实施例描述的所述个体功能条件数据段中的所述基本 条件的基本条件数据。对于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a”至“dj”的每一个, 该基本条件数据包含表示作为所述基本条件使用的所述条件的数字位数的 3比特。而且,在该基本条件数据中,给所述功能条件数据段“dc”、“dd” 和“dg”分配了表示选择的是固定比特(或者帧)速率还是所述最大比特(或 者帧)速率的多个比特,以致总共由4比特组成。
具体地讲,例如,当用于视频信号压缩方法的所述基本条件是所述 MPEG4方法时,分配给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压缩方法的所述基本条件数据中 的所述3比特数据段是“011”,它表示将选择由所述第三位表示的MPEG4 作为所述基本条件。当用于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比特率的基本条件是所述 最大比特率并且该最大比特率是8Mbps时,分配给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比 特率的所述基本条件数据中的所述4比特数据段是“1010”,其组成中的 “010”表示将选择由所述第2位表示的所述比特率8Mbps作为所述基本条 件,而对其添加的“1”表示它是所述最大比特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同所述第五实施例那样,在所述个体兼容性信息存 储部分106a存储有在每个个体ID之下的并因此用于每个AV数据接收装置 2的其中存储有当上次和它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所述功能条件的先前设置表。 在这种先前设置表中注册的所述数据格式可以和在所述第五实施例中使用 的类似,或者和如上所述的功能条件数据类似,或者和如上所述的基本条 件类似。
这里,同样也在本实施例中,如同所述第五实施例那样,在步骤7进 行的所述功能修改操作的所述操作方法可从“基于用户操作设置方法”、 “基于最佳防止设置方法”、“基于原来使用设置的设置方法”、“基于发送 装置的设置方法”和“基于接收装置的设置方法”中选择。由用户事先选 择这些操作方法中的一个,并设置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
当在步骤7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时,如同所述第五实施例那样,按 照如图25所示的所述流程图,选择事先设置的所述操作方法,并用按照该 操作方法选择的所述功能条件进行所述功能修改操作。由如此选择可选操 作方法中的一个进行的所述操作和在所述第五实施例中一样,并因此不重 复它们的详细解释。当选择基于接收装置的设置方法时,在从所述AV数据 接收装置2发送到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功能条件通知信号中,表 示设置的功能条件的所述数据的数据格式可以和在所述第五实施例中使用 的类似,或者和如上所述的功能条件数据类似,或者和如上所述的基本条 件类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数据和所述个体ID是分开的。不过,同样也 可能将所述功能数据和所述个体ID一起作为所述装置ID处理。
在如上所述的所有实施例中,如果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没有 注册或存储表示对应于将要进行功能修改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功能 条件的功能数据的代码或者实现该功能条件的所述软件程序,则它自动地 从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请求。然而,同样也可能允许选择自动进 行该操作或者不自动进行该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显示部分107或者在 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显示部分207,显示如图27所示的屏幕,并 操作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输入部分109,或者所述AV数据接收装 置2的所述输入部分209,以设置是否自动或者不自动进行所述操作。如果 没有选择自动操作,当发现没有注册或存储表示功能条件的功能数据的代 码或者实现该功能条件的所述软件程序时,则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 所述显示屏幕107上或者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显示屏幕207上 显示用于要求用户是否向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请求它的屏幕。随 后,只要所述用户愿意,就如此操作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输入部 分109,或者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输入部分209,以从所述AV数 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请求所述代码或者所述程序。
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可以在所述重复记录设备部分106中, 或者可以在所述BIOS部分103中提供所述个人兼容性信息存储部分106a。 在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中,可以在所述BIOS部分203中提供所述专用 数据存储器206,或者根据它的电路结构,用表示所述装置ID或者模式ID 的硬连线逻辑构造它。所有实施例都讨论了其中交换AV数据的AV数据无 线通信系统。电视,构造处理除AV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的数据通信系统同 样也是可能的。甚至构造不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即,有线数 据通信系统同样也是可能的。
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中,当参照所述功能识别表不能识别在功能 数据中已经接收到的装置ID或者模式ID或者已接收到的功能条件时,从 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接收所述未识别出的功能条件,并附加地在 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注册。不过,不仅附加地注册未识别的已接收装置ID或 者模式ID或者在功能数据中未识别的已接收功能条件,而且注册所有在所 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功能识别表中没有注册的功能条件同样也是可 能的。具体地讲,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读出所有能够为请求附加 注册的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设置的所述功能条件,并接着将它们发送到 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结果,一旦接收到那些功能条件,所述AV数据发 送装置1就更新所述功能识别表。
同样,同时也对于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的所述已允许装置表的更 新来说,使得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不仅发送用于将要进行功能修 改的所述AV数据接收装置2的所述装置ID或个体ID,而且发送在所述AV 数据发送装置1的已允许装置表中还没有注册的所述装置ID和个体ID,以 致附加地注册它们是可能的。同样,同时也对于用于实现修改功能的所述 软件程序的下载来说,使得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不仅发送用于将 要进行功能修改的所述所述软件程序,而且发送能够为所述AV数据发送装 置1设置但在所述AV数据发送装置1还没有注册的所述软件程序,以致附 加地注册它们也是可能的。
为更新所述功能识别表、所述已允许装置表和用于实现所想要功能的 所述软件程序而通过利用所述AV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3在所述AV数据发 送装置1进行的那些操作的每一个都可以周期性地进行,来代替每次为功 能修改而进行的所述初始化设置操作,或者可以在用户请求时进行。
按照本发明,通过接收数据接收装置的所述专用数据或者功能数据, 数据发送装置能够识别出适合于请求数据通信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所述 数据通信功能,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自身的所述功能修改为那些已识别 出的数据通信功能。因此,一旦参照它的专用数据或者功能数据识别出和 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兼容的所述数据通信功能,就能够使得所述数据发送装 置与当前设置的数据通信功能不兼容的数据接收装置通信。而且,通过在 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上管理与专用数据或者功能数据对应的所述数据通信 功能和用于实现它们的所述软件程序,则将在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迄今还没 有被识别出的这样的数据通信功能和软件程序下载并添加到所述数据发送 装置是可能的。
而且,根据本发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 所述专用数据,识别出其模式或者所述个体数据接收装置。这样,所述数 据发送装置能够检查它是否能够和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通信。而且,在根据 所述专用数据识别出所述个体数据接收装置的情形中,检查它是否是允许 所述数据发送装置与之通信的数据接收装置是可能的。而且,通过在所述 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上按一个装置接一个装置的方式管理数据发送装置的 所述专用数据,则管理能够和每个数据发送装置通信的所述数据接收装置 是可能的。这里,在每个装置具有它自身的专用数据的情形中,在所述数 据通信管理服务器上管理允许和每个数据发送装置通信的所述数据接收装 置是可能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