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家用器具 / 挂烫机 /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

一种微压气流烤炉

阅读:344发布:2022-01-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微压气流烤炉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微压 力 气流烤炉,主体包括大身、加 热容 器、进 风 口或进风孔、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其特征是一个用于 支撑 加热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和容纳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大身;一个用于让食物由下至上受热均匀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上、下通孔贯通,加热容器的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一个用于给加热容器内吹气加热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自动接油、性能可靠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能够实现空气加热-接油-分离清洗。,下面是一种微压气流烤炉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微压气流烤炉,主体包括大身(8)、加热容器(2)、进口或进风孔(3)、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其特征是一个用于支撑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和容纳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的大身(8);
一个用于让食物由下至上受热均匀的加热容器(2),加热容器(2)上、下通孔贯通,加热容器(2)的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加热容器(2)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贯通连接;
一个用于给加热容器(2)内吹气加热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2)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容器(2)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4)与加热容器(2)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4)与上盖(21)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容器(4)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所述加热容器(2)开口处设置接油装置;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下部;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送风的风速至少每小时6公里;
所述加热容器(2)的上部进料开口处设置第二接油装置(11);
或者,加热容器(2)下部开口处设置第一接油装置(31);
或者,加热容器(2)的上部进料开口和下部开口下部同时设置分别第二接油装置(11)和第一接油装置(31);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2)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2)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所述加热容器(2)内壁、上盖(21)下壁和第一接油装置(31)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22);
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与一个进风口贯通连接;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口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孔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间隙与外部贯通连接;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与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或一个出风孔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与大身上的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接油装置(31)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进风口的下部,第一接油装置(31)将加热容器(2)内壁的下降油脂收集;第一接油装置(31)内壁与加热容器(2)内壁顺滑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套接, 或第一接油装置(31)开口与加热容器(2)开口对接;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主体固定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主体分离连接,按油装置套接在加热容器(2)主体的外侧底部或上部;
所述食物容器(4)的主体上设置开孔,上部设置开口,开口一侧设置把手(41),把手(41)设置在主体的外部,把手(41)的内侧设置气流档位(42)将热流变向,避免把手(41)的主体受热烫伤;
所述食物容器(4)上的把手(41)与上盖的手柄合体方便拿出,将食物容器(4)内食物摇晃移位再加热致使食物受热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容器(2)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
或所述加热容器(2)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开口,加热容器(2)上、下开口设置;
所述加热容器(2)下部的进风口或进风孔(3)强制热流向心状流动或向外放射状流动;
所述进料开口内侧设置食物容器,食物容器悬挂在加热容器(2)内,悬挂于加热容器(2)的上开口一侧,或食物容器设置在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内壁上,位于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侧壁或底壁上相互抵靠;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出风口、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食物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或所述加热容器(2)、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或所述上盖(21)、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第一接油装置(31)、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组合成一个微压力加热腔体(22),所述微压力加热腔体(22)的进风速度大于微压力加热腔体(22)的出风速度,强迫热流在食物之间的间隙流动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油装置(11)环形设置在外壳(1)上部或加热容器(2)开口上部;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环形或盘形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底部;
所述第二接油装置(11)环形装置横截面内外两侧高,中部低,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110);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盘形接油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32),外围上扬,(33)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34);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环形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外围上扬,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34);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与进风嘴(9)套接或对接;
所述进风嘴(9)前端设置转向风道(5),转向风道(5)的转向度至少70度设置,转向角至少一个;
所述进风嘴(9)的出风端高于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下端隔油脂;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下部还可以设置第三接油装置(35),第三接油装置(35)设置在第一接油装置(31)上部,第一接油装置(31)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36),出汁口(36)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37);或第二接油装置(35)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36),出汁口(36)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37);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下端高于第三接油装置(35)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包括电机(55)及其风叶(56),风叶(56)套设于电机(55)的电机轴上,且与之传动连接;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大身(8)内,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对应电机(55)的位置设有风机主体(101),该电机(55)固设于风机主体(101)一端,加热器(6)固设于风机主体(101)另一端;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包括送风管道(5),送风管道(5)转向与进风嘴(9)贯通,该风管道(5)或进风嘴(9)位于加热容器(2)的下方,加热容器(2)与进风嘴(9)之间设置有第一接油装置(31);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下部或侧部与进风嘴(9)套接或对接;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开口尺寸大于加热容器(2)开口的外部尺寸;
所述加热器(6)为发热丝或发热管或PTC发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至少设置一个,或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至少一个以上组合成一个环形或扇形或放射形进风口或进风孔(3);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向内或向外规则排布;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向内或向外不规则排布;
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嘴对接贯通连接,或进风口与进风嘴套接贯通连接;
所述进风嘴末端设置在进风口的内侧或外围紧密连接;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前端设置进气口(102),进气口(102)与外部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嘴前端与气流发生器末端贯通连接;
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一部份的外部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2)内;
或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外壳(1)与加热容器(2)之间的一部份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2)内;
所述外壳(1)上部一侧或开口将加热容器(2)外围或接油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1)将加热容器(2)夹持在主体之间定位
所述外壳(1)设置成透明体,或外壳(1)局部设置成可视窗(1.1);
所述加热容器(2)为透明体,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或所述外壳(1)或加热容器(2)为透明体或局部可视窗,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通过双层透明体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与大身(8)分离式定连接或分离套接或分离式对接;
所述加热容器(2)、外壳(1)、第一接油装置(31)、食物容器、上盖(21)与大身(8)分离式连接,方便食物加热后拿取清洗;
所述外壳(1)和加热容器(2)可一体设置;
所述外壳(1)与加热容器(2)之间设置空腔(111);
或所述外壳(1)与加热容器(2)之间设置空腔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特征是所述上盖中部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强迫热流沿上盖下壁流动,对食物的上部延时加热;
所述上盖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内壁,向下延伸的内壁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至少强迫一部分热流由上向下流动,对食物的顶部加热,从而完成热流对食物容器底部到食物容器侧部,现到食物容器顶部360°立体加热。

说明书全文

一种微压气流烤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特别涉及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9880Y于2000年12月13日公开了一种烘烤锅具,其包括:外壳(1)、内锅、电热管、及扇,其特征是:外壳(1)顶部呈开口状,并设有一上盖;内锅设于外壳(1)内,电热管固定于内锅内部,风扇与风扇达相接;一可供空气流通的保护盘固定于内锅内部;保护盘位于电热管及风扇上方;一网状锅体置于该保护盘上。用于烘烤食品。
[0003] 据称,风扇设置于内锅内部,风扇位于电热管间内部,风扇马达设于内锅底部,并且风扇固定于风扇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上,保护盘设置在电热管上,保护盘上设置开设有孔洞,风扇产生内循环搅拌空气,油可以流入到电热管上产生油烟造成食物污染变味和空气污染,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自动接油、性能可靠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能够实现空气加热-接油-分离清洗,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主体包括大身、加热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其特征是一个用于支撑加热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和容纳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大身;
[0006] 一个用于让食物由下至上受热均匀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上、下通孔贯通,加热容器的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加热容器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贯通连接;
[0007] 一个用于给加热容器内吹气加热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
[0008] 所述加热容器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
[0009]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与加热容器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010]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与上盖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011]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容器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012]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013] 所述加热容器开口处设置接油装置;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下部,或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进风口或进风孔的下部;
[0014]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送风的风速至少每小时6公里;
[0015] 所述加热容器的上部进料开口处设置第二接油装置;
[0016] 或者,加热容器下部开口处设置第一接油装置;
[0017] 或者,加热容器的上部进料开口和下部开口下部同时设置分别第二接油装置和第一接油装置;
[0018]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019] 或者,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020]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021]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022]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食物后的低温热流和水蒸气沿着加热容器与上盖之间的间隙流出;
[0023] 或者,加热食物后的低温热流和水蒸气沿着上盖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流出;
[0024] 所述加热容器内壁、上盖下壁和第一接油装置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
[0025] 微压力加热腔体至少与一个进风口贯通连接;
[0026]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口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孔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间隙与外部贯通连接;
[0027]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至少与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或一个出风孔贯通连接。
[0028]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外部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单向流动;
[0029]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外部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流动,再由加热容器与上盖之间设置间隙单向流出;
[0030]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外部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流动,再由上盖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单向流出;
[0031]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微压力加热腔体与外壳之间的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循环流动;
[0032]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与大身上的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接油装置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下部或进风口的下部,第一接油装置将加热容器内壁的下降油脂收集;第一接油装置内壁与加热容器内壁顺滑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与加热容器套接, 或第一接油装置开口与加热容器开口对接;
[0033]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与加热容器主体固定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与加热容器主体分离连接,按油装置套接在加热容器主体的外侧底部或上部;
[0034] 所述食物容器的主体上设置开孔,上部设置开口,开口一侧设置把手,把手设置在主体的外部,把手的内侧设置气流档位将热流变向,避免把手的主体受热烫伤;
[0035] 所述食物容器上的把手与上盖的手柄合体方便拿出,将食物容器内食物摇晃移位再加热致使食物受热均匀。
[0036] 所述加热容器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
[0037] 或所述加热容器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开口,加热容器上、下开口设置;
[0038] 所述加热容器下部的进风口或进风孔强制热流向心状流动或向外放射状流动;
[0039] 所述进料开口内侧设置食物容器,食物容器悬挂在加热容器内,悬挂于加热容器的上开口一侧,或食物容器设置在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内壁上,位于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侧壁或底壁上相互抵靠。
[0040]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加热容器、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0041]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加热容器、出风口、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0042]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加热容器、食物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0043] 或所述加热容器、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0044] 或所述上盖、加热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第一接油装置、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组合成一个微压力加热腔体,所述微压力加热腔体的进风速度大于微压力加热腔体的出风速度,强迫热流在食物之间的间隙流动加热。
[0045] 所述第二接油装置环形设置在外壳上部或加热容器开口上部;
[0046]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环形或盘形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下部或底部;
[0047] 所述第二接油装置环形装置横截面内外两侧高,中部低,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
[0048]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盘形接油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外围上扬,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
[0049]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环形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外围上扬,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
[0050]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与进风嘴套接或对接;
[0051] 所述进风嘴前端设置转向风道,转向风道的转向度至少70度设置,转向角至少一个;
[0052] 所述进风嘴的出风端高于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下端隔油脂;
[0053]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下部还可以设置第三接油装置,第三接油装置设置在第一接油装置下部;
[0054] 第一接油装置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出汁口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
[0055] 或第二接油装置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出汁口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
[0056]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下端高于第三接油装置的底部。
[0057]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包括电机及其风叶,风叶套设于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与之传动连接;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大身内,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对应电机的位置设有风机主体,该电机固设于风机主体一端,加热器固设于风机主体另一端;
[0058]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包括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转向与进风嘴贯通,该风管道或进风嘴位于加热容器的下方,加热容器与进风嘴之间设置有第一接油装置;
[0059]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下部或侧部与进风嘴套接或对接;
[0060]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开口尺寸大于加热容器开口的外部尺寸;
[0061] 所述加热器为发热丝或发热管或PTC发热器。
[0062]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至少设置一个,或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至少一个以上组合成一个环形或扇形或放射形进风口或进风孔;
[0063]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向内或向外规则排布;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向内或向外不规则排布;
[0064] 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嘴对接贯通连接,或进风口与进风嘴套接贯通连接;
[0065] 所述进风嘴末端设置在进风口的内侧或外围紧密连接;
[0066]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前端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外部贯通。
[0067] 所述进风嘴前端与气流发生器末端贯通连接;
[0068] 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一部份的外部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
[0069] 或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外壳与加热容器之间的一部份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
[0070] 所述外壳上部一侧或开口将加热容器外围或接油装置固定连接;
[0071] 所述外壳将加热容器夹持在主体之间定位
[0072] 所述外壳设置成透明体,或外壳局部设置成可视窗;
[0073] 所述加热容器为透明体,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0074] 或所述外壳或加热容器为透明体或局部可视窗,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通过双层透明体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0075] 所述外壳与大身分离式定连接或分离套接或分离式对接;
[0076] 所述加热容器、外壳、第一接油装置、食物容器、上盖与大身分离式连接,方便食物加热后拿取清洗;
[0077] 所述外壳和加热容器可一体设置;
[0078] 所述外壳与加热容器之间设置空腔;
[0079] 或所述外壳与加热容器之间设置空腔开口。
[0080] 所述上盖中部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强迫热流沿上盖下壁流动,对食物的上部延时加热;
[0081] 所述上盖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内壁,向下延伸的内壁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至少强迫一部分热流由上向下流动,对食物的顶部加热,从而完成热流对食物容器底部到食物容器侧部,现到食物容器顶部360°立体加热。
[0082] 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油装置,使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加热时的油脂和水份与食物分离,将多余的油脂和水份收集方便拿取倒掉,避免在空气吹动加热时将油脂和水份吹到机体外部污染工作台面,加热容器、外壳、接油装置、食物容器、上盖与大身分离式连接,方便食物加热后拿取清洗,使上述工序可以循环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清洗操作难度。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清洗方便、性能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
[008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竖立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8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8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倾斜旋转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8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8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加热容器单层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8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热流旋转加热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89]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热流旋转加热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90]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91]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竖立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9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旋转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93] 图11为图3第一实施例B-B`向的截面气流放射旋转示意图。
[0094] 图12为图7、10第一实施例A-A`向的截面气流向心旋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5]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96]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3、图11)
[0097]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主体包括大身8、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其特征是一个用于支撑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和容纳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的大身8;
[0098] 一个用于让食物由下至上受热均匀的加热容器2,加热容器2上、下通孔贯通,加热容器2的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加热容器2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贯通连接;
[0099] 一个用于给加热容器2内吹气加热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2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22。
[0100] 所述加热容器2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
[0101]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4与加热容器2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102]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4与上盖21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103]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容器4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104]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0105] 加热容器2开口处设置接油装置。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下部;
[0106]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送风的风速至少每小时6公里;
[0107] 加热容器2的上部进料开口处设置第二接油装置11;
[0108] 或者,加热容器2下部开口处设置第一接油装置31;
[0109] 或者,加热容器2的上部进料开口和下部开口下部同时设置分别第二接油装置31和第一接油装置11;
[0110]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111] 或者,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112]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2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113]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2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0114] 加热容器2内壁、上盖21下壁和第一接油装置31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22;
[0115] 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与一个进风口贯通连接;
[0116]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口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孔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间隙与外部贯通连接;
[0117]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与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或一个出风孔贯通连接。
[0118]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与大身上的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接油装置31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进风口的下部,第一接油装置31将加热容器2内壁的下降油脂收集;第一接油装置31内壁与加热容器2内壁顺滑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套接, 或第一接油装置31开口与加热容器2开口对接;
[0119] 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主体固定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主体分离连接,按油装置套接在加热容器2主体的外侧底部或上部;
[0120] 所述食物容器4的主体上设置开孔,上部设置开口,开口一侧设置把手41,把手41设置在主体的外部,把手41的内侧设置气流档位42将热流变向,避免把手41的主体受热烫伤;
[0121] 所述食物容器4上的把手41与上盖的手柄合体方便拿出,将食物容器4内食物摇晃移位再加热致使食物受热均匀。
[0122]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由上至下设置上盖21、外壳1、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第一接油装置31、大身8,或者,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由上至下设置上盖21、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第一接油装置31、大身8,加热容器2上下开通与大身可分离连接,加热容器2上、下端至少一端设置向内折弯的定位面,或者,加热容器2上、下端至少一端设置向内折弯的台阶定位部,加热容器2为耐温材料,开始设置成金属或高温玻璃或高温塑料、加热容器2的横截面环形。
[0123]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通过上盖21、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第一接油装置31、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组合成一个微压力加热腔体22,所述微压力加热腔体22的进风速度大于微压力加热腔体22的出风速度,强迫热流在食物之间的间隙流动加热。
[0124] 加热容器2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
[0125] 或所述加热容器2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开口,加热容器2上、下开口设置;加热容器2下部的进风口或进风孔3强制热流向心状流动或向外放射状流动;
[0126] 进料开口内侧设置食物容器,食物容器悬挂在加热容器2内,悬挂于加热容器2的上开口一侧,或食物容器设置在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内壁上,位于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侧壁或底壁上相互抵靠。
[0127]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0128]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出风口、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0129]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食物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0130] 或所述加热容器2、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0131] 第二接油装置11环形设置在外壳1上部或加热容器2开口上部;
[0132]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环形或盘形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底部;
[0133] 第二接油装置11环形装置横截面内外两侧高,中部低,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110;
[0134] 第一接油装置31盘形接油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32,外围上扬,33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34;
[0135]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环形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外围上扬,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34;
[0136] 第一接油装置31与进风嘴9套接或对接;
[0137] 进风嘴9前端设置转向风道5,转向风道5的转向角度至少70度设置,转向角至少一个;
[0138] 进风嘴9的出风端高于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下端隔油脂;
[0139] 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下部还可以设置第三接油装置35,第三接油装置35设置在第一接油装置31下部;
[0140] 第一接油装置31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36,出汁口36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37;
[0141] 或第二接油装置35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36,出汁口36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37;
[0142] 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下端高于第三接油装置35的底部。
[0143]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包括电机55及其风叶56,风叶56套设于电机55的电机轴上,且与之传动连接;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大身8内,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对应电机55的位置设有风机主体101,该电机55固设于风机主体101一端,加热器6固设于风机主体101另一端;
[0144]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包括送风管道5,送风管道5转向与进风嘴9贯通,该风管道5或进风嘴9位于加热容器2的下方,加热容器2与进风嘴9之间设置有第一接油装置31;
[0145] 第一接油装置31下部或侧部与进风嘴9套接或对接;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开口尺寸大于加热容器2开口的外部尺寸;
[0146] 加热器6为发热丝或发热管或PTC发热器。
[0147] 进风口或进风孔3至少设置一个,或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至少一个以上组合成一个环形或扇形或放射形进风口或进风孔3;
[0148] 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向内或向外规则排布;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向内或向外不规则排布;
[0149] 进风口与进风嘴对接贯通连接,或进风口与进风嘴套接贯通连接;
[0150] 进风嘴末端设置在进风口的内侧或外围紧密连接;
[0151]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前端设置进气口102,进气口102与外部贯通。
[0152] 进风嘴前端与气流发生器末端贯通连接;
[0153] 气流发生器至少将一部份的外部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2内;
[0154] 或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外壳1与加热容器2之间的一部份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2内;
[0155] 外壳1上部一侧或开口将加热容器2外围或接油装置固定连接;
[0156] 外壳1将加热容器2夹持在主体之间定位;
[0157] 外壳1设置成透明体,或外壳1局部设置成可视窗1.1;
[0158] 加热容器2为透明体,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0159] 或所述外壳1或加热容器2为透明体或局部可视窗,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通过双层透明体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0160] 外壳1与大身8分离式锁定连接或分离套接或分离式对接;
[0161] 所述加热容器2、外壳1、第一接油装置31、食物容器、上盖21与大身8分离式连接,方便食物加热后拿取清洗;
[0162] 所述外壳1和加热容器2可一体设置;
[0163] 所述外壳1与加热容器2之间设置空腔111;
[0164] 或所述外壳1与加热容器2之间设置空腔开口。
[0165] 上盖21中部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强迫热流沿上盖21下壁流动,对食物的上部延时加热;
[0166] 所述上盖21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内壁,向下延伸的内壁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至少强迫一部分热流由上向下流动,对食物的顶部加热,从而完成热流对食物容器底部到食物容器侧部,现到食物容器顶部360°立体加热。
[0167] 第二实施例(参见图4-图6)
[0168] 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加热容器2采用单层设置,热流旋转上升。
[0169]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0170] 第三实施例(参见图7)
[0171] 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加热容器2采用单层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向心指向,热流向心流动旋转上升。
[0172]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0173] 第四实施例(参见图8-图10、图12)
[0174] 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加热容器2底部设置一体、进风口或进风孔和接油装置,同时设置出汁口(36),进风口或进风孔向心指向,热流向心流动旋转上升。
[0175]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0176]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挂烫机 2020-05-12 926
挂烫机 2020-05-12 439
挂烫机 2020-05-12 836
挂烫机 2020-05-12 625
挂烫机 2020-05-13 167
挂烫机 2020-05-13 895
挂烫机 2020-05-13 715
挂烫机 2020-05-13 36
挂烫机 2020-05-13 274
挂烫机 2020-05-11 3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