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

阅读:821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熨斗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电 熨斗 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 电熨斗 ,包括 底板 、壳体、把手盖组件,置于底板上方的温控器及连接于温控器上且与温控器连动的按 压板 ,以及通过按压板与温控器连动用于调节 温度 的 调温 开关 组件,所述调温开关组件包括温度调节部分和连动部分,所述温度调节部分安装在把手盖组件与壳体形成的把手空腔内,所述连动部分连接在温度调节部分和按压板之间、且使温度调节部分与按压板连动。该电熨斗调温方便,在温度调整时,通过拇指即可完成温度的调节设定,而且调温铭牌上内容不会被遮盖而完全可视,熨烫衣物更为方便快捷;此外,各温度调节挡位有停顿的感觉,避免误操作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使用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下面是熨斗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熨斗,包括底板、壳体、把手盖组件,置于底板上方的温控器及连接于温控器上且与温控器连动的按压板,以及通过按压板与温控器连动用于调节温度调温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开关组件包括温度调节部分和连动部分,所述温度调节部分安装在把手盖组件与壳体形成的把手空腔内,所述连动部分连接在温度调节部分和按压板之间、且使温度调节部分与按压板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开关组件的温度调节部分包括拨动板、与拨动板配合使用的调温驱动板、和用于安装调温驱动板的支撑板;所述调温开关组件的连动部分包括用于连接温控器的卡柱状套筒、和驱动棒;
所述调温驱动板的底部一侧边为侧板,该侧板的底部为斜边,该斜边上对应设有若干用于调温换档位的卡齿;
所述卡柱状套筒设在调温驱动板的下方,且设有与调温驱动板上的卡齿对应卡合的卡凸;
所述驱动棒穿过壳体内形成的空腔,其一端部被套接在卡柱状套筒内,另一端部置于温控器按压板的端部上方并与按压板抵触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开关组件中的拨动板的表面向上凸出一拨动钮,该拨动钮内部为一空心凸槽,所述调温驱动板表面设有能嵌设于上述空心凸槽内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边设有卡槽,所述调温驱动板的两侧边卡合在该卡槽内,且所述支撑板表面设有开口槽,所述调温驱动块的凸块从该开口槽内伸出并在该开口槽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盖组件包括把手盖本体和用于盖设并固定拨动板的调温开关盖体,所述调温开关盖体上设有开口滑槽,所述拨动板上的拨动钮从该开口滑槽内伸出并在该开口滑槽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状套筒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驱动棒的一端部置于该中心通孔内,所述卡柱状套筒的中心通孔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状套筒的轴向设有型槽,其与安装于壳体内的安装型材对应配合。

说明书全文

熨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熨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温的电熨斗。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电熨斗的调温方式有两种:第一是机械式调温结构,机械式调温结构通过设置在把手下方的调温旋钮与温控器连动而实现对电熨斗的温度调节,由于调温旋钮设置在把手盖的下方,调温时需用手指进行调整,而且调温旋钮上的调温铭牌完全被把手盖遮住,可视性差且操作不方便,另外,调温旋钮在操作时每个档位之间没有停顿的感觉,容易造成误操作,而且如果温度设定不正确,有将衣物烫坏的可能,使用不安全。第二是电子式调温结构,电子式调温结构由于采用IC和电子元器件实现调温,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不便于推广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熨斗,该电熨斗调温方便,在温度调整时,通过拇指即可完成温度的调节设定,而且调温铭牌上内容不会被遮盖而完全可视,熨烫衣物更为方便快捷;此外,各温度调节挡位有停顿的感觉,避免误操作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使用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0004]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熨斗,包括底板、壳体、把手盖组件,置于底板上方的温控器及连接于温控器上且与温控器连动的按压板,以及通过按压板与温控器连动用于调节温度的调温开关组件,所述调温开关组件包括温度调节部分和连动部分,所述温度调节部分安装在把手盖组件与壳体形成的把手空腔内,所述连动部分连接在温度调节部分和按压板之间、且使温度调节部分与按压板连动。
[0006]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温开关组件的温度调节部分包括拨动板、与拨动板配合使用的调温驱动板、和用于安装调温驱动板的支撑板;所述调温开关组件的连动部分包括用于连接温控器的卡柱状套筒、和驱动棒;
[0007] 所述调温驱动板的底部一侧边为侧板,该侧板的底部为斜边,该斜边上对应设有若干用于调温换档位的卡齿,
[0008] 所述卡柱状套筒设在调温驱动板的下方,且设有与调温驱动板上的卡齿对应卡合的卡凸,
[0009] 所述驱动棒穿过壳体内形成的空腔,其一端部被套接在卡柱状套筒内,另一端部置于温控器按压板的端部上方并与按压板抵触接触
[0010] 当拨动拨动板时,拨动板带动调温驱动板前后运动,调温驱动板上不同的调温换挡位的卡齿与卡柱状套筒上的卡凸对应卡合,从而带动驱动棒下压按压板的一端部,由按压板的运动来完成温控器的温度调节过程。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温开关组件中拨动板的表面向上凸出一拨动钮,该拨动钮内部为一空心凸槽,所述调温驱动板表面设有能嵌设于上述空心凸槽内的,通过拨动板上的的拨动钮与调温驱动板上的凸块的配合作用,方便拇指拨动调温。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稳定的固定调温驱动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边设有卡槽,所述调温驱动板的两侧边卡合在该卡槽内,且所述支撑板表面设有开口槽,所述调温驱动块的凸块从该开口槽内伸出并在该开口槽内滑动。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盖组件包括把手盖本体和用于盖设并固定拨动板的调温开关盖体,所述调温开关盖体上设有开口滑槽,所述拨动板上的拨动钮从该开口滑槽内伸出并在该开口滑槽内滑动。
[0014]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卡柱状套筒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驱动棒的一端部置于该中心通孔内,所述卡柱状套筒的中心通孔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钉拧进或拧出,可以方便地调节该电熨斗能达到的最高的熨烫温度。
[0015] 此外,为了方便的安装卡柱状套筒,且能保证卡柱状套筒在轴向上下运动,所述卡柱状套筒的轴向设有型槽,其与安装于壳体内的安装型材对应配合。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是采用机械调温结构进行调温,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式调温结构,结构更为简单而且制作成本低廉;而与现有的机械式调温结构相比,其将调温开关组件安装于把手组件的上部,完全可视,通过拇指即可完成调温,操作方便,此外,各温度调节挡位有停顿的感觉,避免误操作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熨斗的俯视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熨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安装调温驱动板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温驱动板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柱状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调温开关盖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拨动板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把手盖组件、调温装置及温控器组合状态示意图一。
[0027]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把手盖组件、调温装置及温控器组合状态示意图二。
[0028]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把手盖组件、调温装置及温控器组合状态示意图三。
[0029]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把手盖组件、调温装置及温控器组合状态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熨斗,包括底板1、壳体2、把手盖组件4、箱5、置于底板1上方的温控器3及连接于温控器上且与温控器连动的按压板10,以及通过按压板10与温控器3连动用于调节温度的调温开关组件6,所述调温开关组件6包括温度调节部分和连动部分,所述温度调节部分安装在把手盖组件4与壳体2形成的把手空腔内,所述连动部分连接在温度调节部分和按压板10之间、且使温度调节部分与按压板10连动。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调温开关组件6的温度调节部分包括拨动板61、与拨动板61配合使用的调温驱动板62、和用于安装调温驱动板的支撑板7;所述调温开关组件6的连动部分包括用于连接温控器3的卡柱状套筒8和驱动棒9;所述调温驱动板62的底部一侧边为侧板,该侧板的底部为斜边,该斜边上对应设有若干用于调温换档位的卡齿621,所述卡柱状套筒8设在调温驱动板62的下方,且设有与调温驱动板62上的卡齿621对应卡合的卡凸81,所述驱动棒9穿过壳体2内形成的空腔,其一端部被套接在卡柱状套筒8内,另一端部置于温控器按压板10的端部上方并与按压板10抵触接触,此外,所述卡柱状套筒8的轴向设有型槽81,其与安装于壳体2内的安装型材12对应配合。
[0032] 如图2、图4、图7所示,所述调温开关组件6中拨动板61的表面向上凸出一拨动钮611,该拨动钮611内部为一空心凸槽,所述调温驱动板62表面设有能嵌设于上述空心凸槽内的凸块622,所述把手盖组件4包括把手盖本体41和用于盖设并固定所述拨动板61的调温开关盖体42,如图6所示,所述调温开关盖体42上设有开口滑槽421,所述拨动板61上的拨动钮611从该开口滑槽421内伸出并在该开口滑槽421内滑动。
[0033]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板7的两侧边设有卡槽71,所述调温驱动板62的两侧边卡合在该卡槽71内,且所述支撑板7表面设有开口槽72,所述调温驱动块62的凸块622从该开口槽72内伸出并能在该开口槽72内左右滑动。
[0034] 如图5所示,所述卡柱状套筒8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驱动棒9的一端部置于该中心通孔内,所述卡柱状套筒8的中心通孔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一调节螺钉11,该调节螺钉11的底部与驱动棒9的一端部抵触,通过该调节螺钉11的拧进或拧出实现驱动棒9下压按压板10,从而调节电熨斗熨烫衣物的最高温度。
[0035]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熨斗的调温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0036] (1)如图8所示,是电熨斗调温装置处于“切”位置时的状态,此时,与温控器3连动的按压板10在调温驱动板62和驱动棒9的压制下,克服温控器3的弹片使温控器触点31处于断开状态,而按压板10此时则处于最低位置(即H1为最小),此时底板1处于断电状态。使用电熨斗熨衣时,要设定或调节熨斗的底板1温度时,根据把手盖组件4上调温铭牌的指示内容,推动拨动板61至熨衣需要的档位,拨动板61的移动相应的带动调温驱动板
62也发生移动,在调温驱动板62的接触压作用下,调温驱动板62和驱动棒9也发生上下轴向运动,这样,驱动棒9作用于温控器3连动的按压板10上而完成对温控器3的调节。
[0037] (2)如图9~11所示,分别是电熨斗调温装置设定在“低”、“中”、“高”位置时的状态。
[0038] 如图9所示,温控器3的按压板10在调温驱动板62和驱动棒9的压制下,按压板10处于较低位置(即H2>H1),此时,温控器3的触点31在温控器弹片32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这样,底板1接通电源处于低温加热工作状态,这样,由于按压板10处于较低位置,温控器3的双金属弹片在受热变形量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断开温控器3的触点31,切断电熨斗底板1的电源,从而达到电熨斗底板1低温控制的目的。
[0039] 同理,如图10、图11所示,按压板10分别处于较高和最高位置(即H4>H3>H2>H1),即电熨斗底板1分别处于中温和高温加热状态,这样,由于按压板10分别处于较高和最高位置,则温控器3的双金属片分别在受热变形量较大和最大的情况下才可以断开温控器3的触点,切断电熨斗底板1的电源,从而达到电熨斗底板1中温和高温控制的目的。
[0040]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调温开关组件6设计在整个电熨斗的上部即把手盖组件4与壳体形成的把手空腔内,在温度调整时,通过拇指即可完成温度的调节设定,调温铭牌内容不被任何部品遮盖而完全可视,而且每个温度调节档位有停顿的感觉,熨烫衣物变得更为轻松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机械式调温结构,相对电子调温方式,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而又避免了现有机械调温结构方式中,将调温旋钮设置在把手盖下方而可视性差且操作不方便的缺点。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熨斗 2020-05-13 860
电熨斗 2020-05-11 573
熨斗 2020-05-14 142
熨斗 2020-05-14 431
熨斗 2020-05-14 945
一种电熨斗 2020-05-11 786
熨斗 2020-05-15 705
一种蒸汽电熨斗 2020-05-11 499
熨斗 2020-05-12 844
熨斗 2020-05-14 31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