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酿酒 / 澄清剂 / 一种铜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

一种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

阅读:845发布:2023-02-2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冶金 技术领域,涉及一种 铜 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1)将铜浮渣、纯 碱 、硫 铁 矿按照100:8~10:6~8的比例进行配料,均匀投料1~2小时,投料 温度 600~800℃,同时用高压 风 均匀鼓入无烟 煤 ;2)投完料在600~800℃熔炼1~2小时后,将温度提高至1100~1200℃再熔炼2~3小时,铜浮渣中的金属铅及化合态铅都被熔炼进入粗铅;3)停止 无 烟煤 的鼓入,澄清分离0.5~1小时后,先通过虹吸放出粗铅和 冰 铜,再打开渣口放出炉渣,高温烟气经过余热回收、收尘后达标排空。本发明使用 无烟煤 作为 燃料 或还原剂,而其他几种使用了 焦炭 、柴油或 电能 ,因此本发明更经济且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下面是一种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铜浮渣、纯、硫矿按照100:8~10:6~8的比例进行配料,均匀投料 1~2小时,投料温度600~800℃,同时加入无烟
2)投完料在600~800℃熔炼1~2小时后,将温度提高至1100~1200℃再熔炼2~
3小时,铜浮渣中的金属铅及化合态铅都被熔炼进入粗铅;
3)停止烟煤的鼓入,澄清分离0.5~1小时后,先放出粗铅和铜,再打开渣口放出炉渣,高温烟气经过余热回收、收尘后达标排空;
粗铅送铅精炼,冰铜送铜冶炼,炉渣及收尘得到的少量的烟尘送铅粗炼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入无烟煤的方式为高压均匀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放出粗铅和冰铜的方式为虹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放出粗铅和冰铜的方式为虹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铜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烟煤用量为铜浮渣量的10~15%。

说明书全文

一种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浮渣侧吹熔炼生产粗铅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铜浮渣处理工艺有鼓炉法、反射炉法、转炉法、电炉法、酸浸法、浸法等。鼓风炉处理铜浮渣,铜锍中Cu/Pb比较低(仅有2~3),铜的回收率低,大量的铜留在粗铅中,造成铜、砷和贵金属在过程中循环。反射炉法工艺劳动条件差、热效率低和炉衬腐蚀、检修频繁,已被国家列为限期淘汰工艺。回转炉 (又称短窑) 处理铜浮渣存在柴油耗量较大(5~6%),生产成本较高。电炉法存在电耗高(电耗340~380kwh/t、焦炭40~50kg/t),运营费用高等缺点,在电紧张的地区难以实现。酸浸法、氨浸法由于都是利用铜浮渣中的金属铜与溶剂的反应原理,适合处理含铜高的铜浮渣,对于含铜低的铜浮渣处理起来不经济。
[0003] 专利号为ZL200810058951.9的发明专利《用转炉处理铜浮渣的方法》,将铜浮渣、纯屑或硫铁矿和烟按照一定比率配料,加入转炉内还原熔炼。控制温度700~800℃,冶炼1.5~2小时,使铜浮渣中的金属形态铅与铜分离,尔后提高温度至渣过热温度1100~1250℃,冶炼2.5~3小时,使铅的化合物还原生成金属铅,铜则进入铜实现了铜、铅分离。将冰铜和粗铅上的浮渣捞出,得到冰铜和粗铅。该方法以煤做还原剂、以柴油做燃料
[0004] 申请号为201010582745.5的发明专利《一种铜浮渣的冶炼方法》(审查中),将铜浮渣化吹炼产出铜铋合金烟尘和氧化渣;银铜铋合金电解产出阴极铜和铜阳极泥,铜阳极泥浸出,浸出液先沉铋得氯氧铋,氯氧铋经还原熔炼产出粗铋,再沉铜得到氢氧化铜,浸出渣回转炉熔炼产出粗银、烟尘和氧化渣;粗银电解产出成品银和银阳极泥,从银阳极泥中回收金铂钯;氧化渣和氧化渣鼓风炉还原熔炼得铅锑合金、烟尘和炉渣,铅锑合金反射炉熔炼得粗铅和烟尘;烟尘反射炉熔炼产出粗铅和氧化锑,氧化锑还原熔炼产出粗锑;粗铅和粗铅电解产出铅和铅阳极泥,从铅阳极泥回收金银。该方法采取的工艺流程复杂,产出的中间物料多。
[0005] 申请号为201110343390.9的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炼铅产铜浮渣中铜和银的方法》(审查中),将炼铅产铜浮渣固体物料,置于真空条件下,经多次升温、保温后,收集挥发物,冷凝得铅银合金,剩余固体为脱去铅和银的铜合金;再将铅银合金作为原料进入常规铅冶炼工序或电解精炼工序,银富集于阳极泥中,即得到回收银;脱去铅和银的铜合金直接作为原料,以常规方法即得到回收金属铜。但该方法采用的真空炉设备目前难以大型化,无法实现规模生产。
[0006] 近年来,侧吹炉新技术在铅、铜、、镍以及铁等冶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但侧吹炉处理铜浮渣未见报道。本发明就是针对侧吹炉处理能力大、容易实现自动加料和排料、劳动条件好的特点,发明一种侧吹炉处理铜浮渣的方法,解决铅冶炼产出大量铜浮渣的处理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通过侧吹炉熔炼处理铜浮渣,用烟煤做还原剂和燃料,配入纯碱、硫铁矿,产出粗铅、冰铜、炉渣及高温烟气。实现铜浮渣的铜铅分离,达到规模生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的目的。
[0008]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将铜浮渣、纯碱、硫铁矿按照100:8~10:6~8的比例进行配料,均匀投料 1~2小时,投料温度600~800℃,同时用高压风均匀鼓入无烟煤
2)投完料在600~800℃熔炼1~2小时后,将温度提高至1100~1200℃再熔炼2~
3小时,铜浮渣中的金属铅及化合态铅都被熔炼进入粗铅。
[0009] 3)停止无烟煤的鼓入,无烟煤用量为铜浮渣量10~15%,澄清分离0.5~1小时后,先通过虹吸放出粗铅和冰铜,再打开渣口放出炉渣,高温烟气经过余热回收、收尘后达标排空。粗铅送铅精炼,冰铜送铜冶炼,炉渣及收尘得到的少量的烟尘送铅粗炼系统。
[0010]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1) 更节能、更经济
表1 常见铜浮渣处理能耗指标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能耗与鼓风炉接近且低于其他几种工艺的能耗。本发明使用无烟煤作为燃料或还原剂,而其他几种使用了焦炭、柴油或电能,因此本发明更经济。
[0011] 2)侧吹炉处理铜浮渣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床能力达到50t/m2.d以上,适合铜浮2 2
渣的规模处理应用,而反射炉、回转炉在4 t/m.d以下,电炉在12 t/m.d以下。专利技术《一种分离炼铅产铜浮渣中铜和银的方法》采用的真空炉设备目前难以大型化,无法实现规模生产。
[0012] 3)酸浸法、氨浸法由于都是金属铜与溶剂的反应过程,铜含量越高其直收率越高,因此适合处理含铜高的铜浮渣,对于含铜低的铜浮渣处理起来不经济。但本发明易于将含铜低的铜浮渣中的铜富集,得到Cu/Pb比高(4~6)的冰铜。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5] 实施例1:2
如图1所示,在2.5m 的侧吹炉内,将铜浮渣(Pb80%、Cu5%)、纯碱、硫铁矿(含S25%)按照100:8:6的比例进行配料,投料时炉内温度控制在700℃,经过2小时投料45吨进入侧吹炉熔池中还原熔炼。同时用高压风均匀鼓入无烟煤(含C81%,粒度小于0.127mm占80%以上)。
[0016] 开始熔炼温度700℃,经过2小时后提高温度至1100℃,再经过3小时铜浮渣中的金属铅及化合态铅都被熔炼进入粗铅。
[0017] 澄清分离1小时后,先通过虹吸放出粗铅和冰铜,再打开渣口放出炉渣、高温烟气3
经过余热回收、收尘后达标排空(SO2浓度300mg/m)。
[0018] 全过程无烟煤用量是铜浮渣量的14%。产出粗铅(含Pb97.8%、Cu0.4%)30.5t,产出冰铜(含Pb11.8%,Cu49.0%)3.6t,产出炉渣(含Pb5.0%、Cu0.5%)9.8t。处理能力54.0t/2
m.d,铅直收率97.0%,铅回收率98.0%,冰铜的Cu/Pb比为4.15。
[0019] 实施例22
在2.5m 的侧吹炉内,将铜浮渣(Pb60%、Cu10%)、纯碱、硫铁矿(含S25%)按照100: 10:
8的比例进行配料,投料时炉内温度控制在800℃,经过1小时投料35吨进入侧吹炉熔池中还原熔炼。同时用高压风均匀鼓入无烟煤(含C81%)。
[0020] 开始熔炼温度800℃,经过1小时后提高温度至1100℃,再经过2小时铜浮渣中的金属铅及化合态铅都被熔炼进入粗铅。
[0021] 澄清分离40分钟后,先通过虹吸放出粗铅和冰铜,再打开渣口放出炉渣、高温烟3
气经过余热回收、收尘后达标排空(SO2浓度280mg/m)。
[0022] 全过程无烟煤用量是铜浮渣量的12%。产出粗铅(含Pb97.2%、Cu0.4%)16.7t,产出冰铜(含Pb10.3%,Cu52.1%)5.0t,产出炉渣(含Pb2.8%、Cu1.5%)11.9t。处理能力67.2t/2
m.d,铅直收率95.0%,铅回收率97.7%,冰铜的Cu/Pb比为5.0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