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酿酒 / 澄清剂 / 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铁铌复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

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铌复合化物材料的方法

阅读:436发布:2023-03-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铌复合化物材料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钡钴 铁 铌 氧 化物粉体的制备方法,应用于透氧膜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首先按化学计量比将经过处理的Nb2O5与Ba(NO3)2,Co(NO3)2·6H2O,Fe(NO3)3·6H2O混合制成均匀透明的 水 溶液,并加入适量的络合剂 柠檬酸 ,甘 氨 酸,得到澄清的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 蒸发 掉大多数水分后,转移到蒸发皿中并控制 温度 在200℃~300℃加热至燃烧完成,得到蓬松的初次粉体;初次粉体在950℃ 焙烧 5小时得到最终产物立方 钙 钛 矿相的Ba1.0Co0.7Fe0.2Nb0.1O3-δ。本方法所需设备简单,耗时少,可以达到分子水平的均匀混合以及准确可控的化学计量。所得产物颗粒细小,纯度高,降低了立方相的成相温度,增大了合成纯立方相材料与材料融化温度的间隔,有利于管式透氧器件的烧成。,下面是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铌复合化物材料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铌复合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Nb-柠檬酸溶液的制备
采用分析纯的Nb2O5为原料,在80℃浴加热条件下溶解于HF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水调节PH值,形成白色的Nb(OH)5沉淀,将沉淀物经多次过滤,洗涤之后,溶解于柠檬酸水溶液中,得到淡黄色的Nb-柠檬酸溶液
b.Ba1.0Co0.7Fe0.2Nb0.1O3-δ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将分析纯的硝酸钡(Ba(NO3)2),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按摩尔比1.0∶0.7∶0.2溶于水得到澄清水溶液,在溶液中添加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0.6-2的有机酸作为络合剂和燃烧反应的还原剂,所得澄清溶液与Nb-柠檬酸溶液混合,同时调节PH值得到暗红色前驱体溶液;
c.低温自蔓延燃烧方法合成
将上述步骤获得的前驱体溶液,在适当加热条件下蒸发掉大部分水之后,转移到蒸发皿内继续加热,直至燃烧反应发生,得到疏松多孔的粉体;
d.产品制备
将燃烧合成得到的疏松多孔粉体在950℃下焙烧5小时后,得到最终产物立方矿相的Ba1.0Co0.7Fe0.2Nb0.1O3-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铁铌复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是柠檬酸,选择金属离子与还原剂有机酸的摩尔比为:
(Ba+Co+Fe)∶柠檬酸=1∶0.6~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铁铌复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是甘氨酸,选择金属离子与还原剂有机酸的摩尔比为:
(Ba+Co+Fe)∶甘氨酸=1∶0.6~2.0。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铌复合化物材料

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Ba1.0Co0.7Fe0.2Nb0.1O3-δ材料的方法,应用于制备陶瓷透氧膜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混合导体陶瓷透氧膜材料同时具有氧离子传导与电子传导的能,其在高温下具有非常高的氧渗透能力,某些优化材料的氧渗透通量甚至可以与微孔膜的渗透通量相当。经济核算表明,采用混合导体透氧膜制氧有可能比传统的空分法节约近50%的费用。陶瓷透氧膜材料的研发是透氧膜研究的核心与热点。2006年日本学者Makoto等在Chemistry Letters,(2006,35(12):1326-1327)中发现Ba1.0Co0.7Fe0.2Nb0.1O3-δ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能够稳定操作300小时以上;透氧量大于20ml/(cm2min)。这是报导的透氧膜材料达到的最好平。
[0003] 目前在透氧膜材料的合成方面主要有以下工作:
[0004] Makoto等在Chemistry Letters,(2004,35(12):1326-1327)中以BaCO3、Co3O4(或Co2O3)Fe2O3和Nb2O5固体粉末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经过长时间球磨混合,在高温(1150℃-1200℃)长时间(10-20小时)的煅烧合成了Ba1.0Co0.7Fe0.2Nb0.1O3-δ矿相的产物。高温固相合成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向工业化。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混合均匀度不够,扩散过程难以顺利进行,需要高温长时间的焙烧,能耗高,最大的问题是合成纯立方相的温度与材料融化温度间隔较小,这给制备器件的工艺带来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Ba1.0Co0.7Fe0.2Nb0.1O3-δ材料的方法,解决高温固相合成Ba1.0Co0.7Fe0.2Nb0.1O3-δ材料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能耗高,合成纯立方相Ba1.0Co0.7Fe0.2Nb0.1O3-δ材料的温度与材料融化温度间隔较小等问题。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合成Ba1.0Co0.7Fe0.2Nb0.1O3-δ,是将反应物原料溶于水,使其与加入的配位酸形成多元配合物的前驱体溶液,从而达到分子原子水平的均匀混合进而降低合成温度的目的。 [0006]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钡钴铁铌复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7] a.Nb-柠檬酸溶液的制备,
[0008] 采用分析纯的Nb2O5为原料,在80℃水浴加热条件下溶解于HF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水调节PH值,形成白色的Nb(OH)5沉淀,将沉淀物经多次过滤,洗涤之后,溶解于柠檬酸水溶液中,得到淡黄色的Nb-柠檬酸溶液
[0009] b.Ba1.0Co0.7Fe0.2Nb0.1O3-δ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0010] 将分析纯的硝酸钡(Ba(NO3)2),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九水合硝酸铁 (Fe(NO3)3·9H2O)按摩尔比1.0∶0.7∶0.2溶于水得到澄清水溶液,在溶液中添加适量有机酸作为络合剂和燃烧反应的还原剂,所得澄清溶液与Nb-柠檬酸溶液混合,同时调节PH值得到暗红色前驱体溶液;
[0011] c.低温自蔓延燃烧方法合成
[0012] 将上述步骤获得的前驱体溶液,在适当加热条件下蒸发掉大部分水之后,转移到蒸发皿内继续加热,直至燃烧反应发生。得到疏松多孔的粉体;
[0013] d.产品制备
[0014] 将燃烧合成得到的疏松多孔粉体在950℃下焙烧5小时后,得到最终产物立方钙钛矿相的Ba1.0Co0.7Fe0.2Nb0.1O3-δ。
[0015]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有机酸是柠檬酸,选择金属离子与还原剂有机酸的摩尔比为:(Ba+Co+Fe)∶柠檬酸=1∶0.6~2;
[0016]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有机酸是甘氨酸,选择金属离子与还原剂有机酸的摩尔比为:(Ba+Co+Fe)∶甘氨酸=1∶0.6~2。
[001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高温固相法相比,大大降低了合成温度,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最突出的优点是增大了合成纯立方相材料与材料融化温度的间隔,有利于管式透氧器件的烧成。
[0018]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的前驱体经950℃保温5小时制备的Ba1.0Co0.7Fe0.2Nb0.1O3-δ粉体的XRD图,由实施例1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纵坐标为强度。
[0020] 图2为本发明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的前驱体经950℃保温5小时制备的Ba1.0Co0.7Fe0.2Nb0.1O3-δ粉体XRD图,由实施例2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0021] 图3为本发明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的前驱体经950℃保温5小时制备的
Ba1.0Co0.7Fe0.2Nb0.1O3-δ粉体的XRD图,由实施例3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0022] 图4为本发明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的前驱体经950℃保温5小时制备的Ba1.0Co0.7Fe0.2Nb0.1O3-δ粉体XRD图,由实施例4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0023] 图5为本发明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的前驱体经950℃保温5小时制备的
Ba1.0Co0.7Fe0.2Nb0.1O3-δ粉体XRD图,由实施例5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0024] 图6为本发明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的前驱体经950℃保温5小时制备的
Ba1.0Co0.7Fe0.2Nb0.1O3-δ粉体XRD图,由实施例6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0025] 图7为立方钙钛矿Ba1.0Co0.7Fe0.2Nb0.1O3-δ的标准XRD图。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0026] 图8为高温固相合成法1000℃保温10小时合成Ba1.0Co0.7Fe0.2Nb0.1O3-δ材料的XRD图,由对比例1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0027] 图9为高温固相合成法1200℃保温10小时合成Ba1.0Co0.7Fe0.2Nb0.1O3-δ材料的XRD图,由对比例2制备。图中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0029] 实施例1:
[0030] 1)按摩尔比Ba(NO3)2∶Co(NO3)2·6H2O∶Fe(NO3)3·9H2O=1∶0.7∶0.2的比例,称取Ba(NO3)213.067克,Co(NO3)2·6H2O 10.186克,Fe(NO3)3·9H2O 4.04克,溶解于300ml去离子水中;
[0031] 2)按金属离子与柠檬酸比为1∶1的摩尔比称取柠檬酸(C6H8O7·H2O)21.014克与第一步得到的溶液混合,80℃水浴加热下搅拌10分钟,获得深红色澄清溶液; [0032] 3)按Ba1.0Co0.7Fe0.2Nb0.1O3-δ的化学计量比称取Nb2O50.665克,加入过量HF酸并在80℃水浴加热下促其反应完全,用水冷却后,在得到的清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值到9时沉淀完全,将沉淀抽滤、洗涤数次后,将滤饼转移到烧杯中加入含有0.01mol柠檬酸(C6H8O7·H2O)水溶液50ml,80℃水浴下促进溶解获得Nb-柠檬酸溶液;
[0033] 4)将2、3步骤获得的溶液混合,调节PH=7,获得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蒸发掉大部分水之后,转移到蒸发皿内继续加热,直至燃烧反应发生。得到疏松多孔的粉体; [0034] 5)将4步骤下得到的粉体置于弗炉中以5℃/min升温至950℃保温5h,按5℃/min降温到室温。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1,未见杂质相。
[0035] 实施例2:
[0036] 1)步同实施例1的1);
[0037] 2)按金属离子与柠檬酸比为1∶0.6的摩尔比称取柠檬酸(C6H8O7·H2O)12.608克与第一步得到的溶液混合,80℃水浴加热下搅拌5分钟,获得红色澄清溶液;
[0038] 3)步同实施例1的3);
[0039] 4)步同实施例1的4);
[0040] 5)步同实施例1的5),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2,未见杂质相。
[0041] 实施例3:
[0042] 3)步同实施例1的1);
[0043] 4)按金属离子与柠檬酸比为1∶2的摩尔比称取柠檬酸(C6H8O7·H2O)42.028克与第一步得到的溶液混合,80℃水浴加热下搅拌5分钟,获得红色澄清 溶液; [0044] 3)步同实施例1的3);
[0045] 4)步同实施例1的4);
[0046] 5)步同实施例1的5),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3,未见杂质相。
[0047] 实施例4:
[0048] 5)步同实施例1的1);
[0049] 6)按金属离子与甘氨酸比为1∶1的摩尔比称取甘氨酸(C2H5NO2)7.507克与第一步得到的溶液混合,80℃水浴加热下搅拌5分钟,获得红色澄清溶液;
[0050] 3)步同实施例1的3);
[0051] 4)步同实施例1的4);
[0052] 5)步同实施例1的5),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4,未见杂质相。
[0053] 实施例5:
[0054] 7)步同实施例1的1);
[0055] 8)按金属离子与甘氨酸比为1∶0.6的摩尔比称取甘氨酸(C2H5NO2)4.504克与第一步得到的溶液混合,80℃水浴加热下搅拌5分钟,获得红色澄清溶液;
[0056] 3)步同实施例1的3);
[0057] 4)步同实施例1的4);
[0058] 5)步同实施例1的5),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5,未见杂质相。
[0059] 实施例6:
[0060] 9)步同实施例1的1);
[0061] 10)按金属离子与甘氨酸比为1∶2的摩尔比称取甘氨酸(C2H5NO2)15.014克与第一步得到的溶液混合,80℃水浴加热下搅拌5分钟,获得红色澄清溶液;
[0062] 3)步同实施例1的3);
[0063] 4)步同实施例1的4);
[0064] 5)步同实施例1的5),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6,未见杂质相。
[0065] 对比例1:
[0066] 1)按 摩 尔 比BaCO3 ∶2CoCO3·3Co(OH)2·H2O∶Fe2(C2O4)3·5H2O∶Nb2O5 =1∶0.14∶0.1∶0.05的比例,称取BaCO39.867克,2CoCO3·3Co(OH)2·H2O 4.512克,Fe2(C2O4)3·5H2O2.452克,Nb2O50.665克,加玛瑙球倒入尼龙球磨罐中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球磨6小时后,
[0067] 2)浆料在80℃烘24小时得到粉体。
[0068] 3)将干燥后的粉体放入坩埚中,以5℃/min升温至1000℃保温10h,按5℃/min降温到室温,研磨后过320目筛。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8,有大量杂质相。
[0069] 对比例2:
[0070] 1-2)步同对比例1的1-2);
[0071] 3)将干燥后的粉体放入坩埚中,以5℃/min升温至1200℃保温10h,按5℃/min降温到室温,研磨后过320目筛。合成产品的XRD图谱见图9,无杂质相。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