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保护 / 震中 / 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

建筑梁端连接节点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

阅读:925发布:2020-05-18

专利汇可以提供建筑梁端连接节点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地震 重灾区创出建筑梁端连接 节点 钢 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将30~50mm粗振动棒改成3个细棒对梁连接节点 钢筋 密集处振捣砼;2000年 叠加 《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修的7度砖混试验楼;承受了直距汶川8级 震中 不足20公里处超过9.1度地震袭击,住户安居如初说明施工2次抗震能促升建筑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让设计基本地震 加速 度值0.10g的7度 框架 、砖混等建筑质变至8度0.20g、9度楼也能促升、《让矸砖楼物理质变增0.10g实现施工2次抗震的易耐震增强法》等施工2次抗地震兼沿海抗台 风 ,叠加系列之九《机械清除孔壁隔离层嵌缝建筑滴 水 不漏的工具及用法》能让人们长享温馨家园。(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建筑梁端连接节点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建筑梁端连接节点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工具主体,专用工具主体包括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所述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分别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棒尖头(5)焊接固定,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不仅能用圆钢管、还能采用方钢管或圆钢切割成型后焊接作为细径振捣棒头;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的上部斜口、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上部斜口分别对称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焊接,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的上部平口与棒尖头(5)焊接,作为细径振捣棒头的圆钢管或方钢管下部焊成锥形管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的上部切为45度斜口,再按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圆弧面成型的斜口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的左边圆弧面整缝焊接固定、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的中上部向内弯曲135度后平直向下与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伸出振捣部份的相互间距50~120mm;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的上部切为90度平口与粗径振动棒的棒尖头(5)的中心位置对应处整缝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上部切为45度斜口,再按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圆弧面成型的斜口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的右边圆弧面整缝焊接固定、其中上部向内弯曲135度后平直向下与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圆钢管直径、圆钢直径和方钢管边长都是16~20mm,圆钢管或方钢管壁厚2.5mm;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棒尖头(5)的直径30~50mm。

说明书全文

建筑梁端连接节点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器械,是经过地震重灾区两地的数幢砖混结构试验楼建筑在突遇地震时;全部试验建筑都经过超越施工图设计的强地震检验后,再改进的一种将圆钢管、方钢管或圆钢自改焊接成《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八的本实用新型专用工具,当人们将施工图设计抗震设防作为是建筑在图纸设计环节中的第1次抗震后,再次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实现2次再度抗震,是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在施工现场或振动棒厂将振捣砼常用的30~50mm粗径振动棒改制成具有3 个细径圆钢管、方钢管或者圆钢作为振捣棒头,与本人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040269.6 公开的现有技术实质不同:减少了定位扁钢、将1种细径振捣空芯管体改进为3种细径振捣棒头、将细径振捣空芯管体18mm改进为细径振捣棒头16~20mm、将50mm振动棒改进为使用 30~50mm的振动棒施工更加适用,是施工2次再度抗震楼兼越级抗台的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
[0002] 曾在建筑公司工作的实际发明人在向泥工学习期间遭遇到余震的袭击致腰部摔伤;从亊普通建筑督导施工时;地震灾民们震后的目光,始留于发明人的脑海督促着应该去研究、创新、改进普通建筑的施工方法:在不断试验的探索中实际发明人发现是由于普通建筑常用振捣硁的30~50mm粗径振动棒不太合理,极易导致施工图原设计的抗震強度被人为无意识地整体降低,才造成普通建筑突遇地震等外冲击时不堪一击就受损,在探寻中摸索出应该摒弃普通建筑的一些违规操作陋习、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思路创新改进粗直径的振捣棒、在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用细径棒头作为施工建筑节点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因为施工图的抗震设防就是建筑图纸在设计环节中的第1次抗震设计,所以在工地的施工环节中就能实现施工2次再度抗震,用改善、促生建筑整体强度应对地震兼台风等灾害的外力冲击进行抗震试验;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于2000年在地震极重震区创出《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当年就用于在社区的干休所施工3幢6层3.2米层高的砖混结构(错层)的矸砖建筑,叠加已研试成熟的技术《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修建施工环节2次再度抗震的试验楼;
[0004] 2004年继续督导叠加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增强法,修建2幢6层3米层高的砖混结构(平层)的矸砖试验楼;全部都叠加了《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将振捣砼的原1根粗径振动棒粗改细后;能轻松密实振捣普通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提高建筑的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促生普通建筑施工图将原来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 的7烈度试验楼,釆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后衍生质变成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20g 的8烈度抵御外力冲击。
[0005] 当地震突然爆发时;直距汶川8级震中不足20公里按7烈度设计、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的3幢砖混试验楼承受了超过9.1烈度以上地震几十秒漫长时间的外力冲击,试验楼却与相隔几米邻居単位的2幢地震受损楼(已原址重建)完全不同;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试验楼巨减灾损、业主安居如初;县城施工2次再度抗震修的2幢(平层)试验楼的抗震效果更是极好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注: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7烈度0.10(0.15)g、 8烈度0.20(0.30)g;g为重力加速度。】

背景技术

[0006] (一)、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18年前用第1代细径振捣器械耐震施工,按7烈度抗震设防施工图修建的砖混结构中的施工2次再度抗震矸砖试验楼,已竣工住人几年的干休所地处社区;地震的剧烈冲击让摒弃了普通建筑施工的一些陋习、在地震重灾区两地于震前几年自改工具亲自示范叠加已研试成熟、当年刚总结出的《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一的第1代细径振捣器械密实振捣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叠加系列之二提升砌砖墙所用的自拌砂浆强度、又叠加系列之三增加自拌砼的强度、同时叠加系列之四《让矸砖楼物理质变增0.10g实现施工2次抗震的易耐震增强法》,试验楼让实际发明人共用4 种《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实施提前应对突发地震等外力的冲击:能巨幅减灾降损的梦想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就已实现。
[0007] (二)、分析导致楼房普通建筑倒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突然发生地震的实际震级和烈度高于普通建筑施工图标注的抗震设防烈度太多,二是框架结构的节点、多层普通建筑砖混结构的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实际强度等,都是因为普通施工用的振捣工具不合理,所以让工人们在无奈时的违规施工才造成砼构件受力移位,人为地降低了普通建筑的实际强度,框架结构(含高层框剪中的框架)、多层砖混结构的普通建筑竣工时;用价格低但必需振捣砼修建的建筑很普遍,由于不合理的粗径振动捧导致极多的楼房根本无法让整幢建筑的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构件,完全达到施工图示标注应达的强度;当整幢普通建筑突遇地震或台风等自然灾害冲击时,倒塌破坏就从各部位的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蔓延致整幢建筑;人类想要解决第一个普通建筑倒塌的原因,如无止境地提高普通建筑抗震设防烈度的标准来应对突发地震?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与个人的财力一时都还无法能够承受,此办法不现实。
[0008] (三)、人类要根除解决第二个普通建筑倒塌的原因,需要让框架建筑和多层建筑的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砼的实际强度达到施工图标注应达的强度,根据试验楼案例的耐震数据分析应该是完全能行;只要将常用的粗径振动棒改制成左、中、右具有3个细径振捣棒头的第3代普通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对框架结构梁端的连接节点、多层普通建筑砖混结构的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密实振捣砼就行;从两个地震重灾区的5 幢试验楼案例的耐震数据分析中可见;砖混结构中矸石标砖有粗糙面的矸砖试验楼,因为突遇大震时由于叠加用了《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因叠加而衍生出超过施工图标注抗震设防2个烈度的抗震能力,所以才让5幢试验楼遇震巨减灾损。
[0009] (四)、地震引起地面急剧左右、上下震动造成房屋倒塌致人罹难;因为人类针对普通建筑抗震设防的目的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防只是针对普通建筑各关键节点的局部作相应加強的建筑抗震设计《;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能不增资金地质变提升普通建筑的整体耐震强度,地震极重震区两地多幢6层试验楼实际案例的耐震数据表明;能让人类的建筑经过提前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后遇震能巨减灾损、科研促安居的抗震效果对民生极其实惠。
[0010] (五)、要达到建筑提前抗震承耐外力冲击让内地的城市乡村建筑抗地震,沿海城市乡村的建筑抗地震兼防台风的目的;工具创新不可少,工具创新将导致质量创新,工具创新必然让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急剧上升衍生出抵御外力冲击的强度;建筑施工图都具有额定设计标准的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保证建筑结构抗倒塌的安全储备强度的能力不仅与结构设计规范、抗震设防烈度、施工设备(工具)、场地地震风险、耐受风压等级的因素有关,还与普通建筑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精心施工措施、施工质量和操作方法密切相连;钢筋砼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材料,人类对它还没有实现全面的认识,由于普通砼的低延性特点,在突发地震、台风中普通建筑结构的破坏多发生于梁与柱的交汇点(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
[0011] (六)、因为现在建材市场的免振捣自密实砼售价要贵一些,超过需要振捣的普通砼价格要贵上百分之几十,所以价格确定了(甲方)投资商对绝大多数普通建筑选择相比价低、仅需要振捣的普通砼使用;而常用施工振捣砼的30~50mm粗径振动棒却无法按《施工规范》的要求正常地插入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无法保证施工图要求建筑应达到的整体强度。
[0012] (七)、术业有专攻;不少(甲方)投资商在决策时根本沒想到;由于从市面购买经常使用振捣砼的30~50mm粗径振动棒多数大于施工图标注或实际振捣空隙,每当施工人员遇到框架、砖混建筑的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时,在沒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违规撬开移动梁端节点处密集的钢筋后再振捣砼的操作中;无法避免撬移的钢筋错位后又难以复位导致砼梁受力移位、无法避免梁端钢筋密集处振捣砼时粗径振动棒在梁中被移位的钢筋卡住致使发生砼漏振现象,无意中就让梁柱连接节点中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下降,将抵消已花费抗震设防投资设计加强的部份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本应充足的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被降低,就让普通建筑留下偶遇突发地震或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潜藏的安全隐患随时都可能给住户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部份(甲方)投资商为了降低造价成本,很多又不愿选择价格贵一点的免振捣自密实砼使用,去防止因为施工人员操作违规、违法、人为非主观故意地即将导致的建筑整体强度下降的质量通病隐患。
[0013] (八)、多年以来,振捣砼常用的30~50mm粗径振动棒不易顺利振捣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普通砼,因节点处梁中部的钢筋不容易撬动,经常会卡住振捣砼常用的30~50mm粗径振动棒,造成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局部出现撬筋和漏振砼的现象十分普遍;
撬筋难以复位致梁关键节点受力移位、漏振砼又让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局部出现严重的蜂窝麻面、伴有气泡空隙的构件、空隙又减少了砼与钢筋的握裹力;直接降低了普通建筑设计构件中原本应该具备、有能抵御相应烈度地震或台风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间接地又降低了该普通建筑整体抗震的强度。
[0014] (九)、以梁宽240mm、梁高800mm的框架梁为例,计算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梁筋绑扎后仅余的振捣空隙距离;施工图设计是根据施工图抗震设防烈度、普通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各构件所承担的最大组合荷载等,分别计算后再配筋;一般梁端与柱连接节点处箍筋都将加强抗震设计,与柱交汇点相距50mm的梁端面层还设计有 2根从梁底主筋斜弯上梁端(连接节点处)面层并伸入柱内锚固的梁底受力钢筋,加上梁面层两边的架立筋后,梁两端(连接节点处)面层第一排至少达到4根钢筋;如果梁底部第一排钢筋不能满足梁底跨中弯矩计算所需数量,施工图将设计配置梁底部第二排钢筋以满足设计需求,梁两端还设计有弯曲90度后再伸入梁中与之连接的框架柱筋。
[0015] (十)、梁钢筋的振捣空隙理论计算距离:梁两端面层的第一排4根25mm钢筋占用100mm、梁边两侧砼保护层每边25mm共占用50mm、剩余90mm÷3个空隙=节点处钢筋之间的每个振捣空隙仅余30mm,每个振捣空隙理论计算式:(240-4×25-2×25)÷3=30mm。
[0016] (十一)、本实用新型所指粗径振捣棒是针对振捣砼的作用范围直径达到45~60厘米常用的30~50mm直径,无论是手提式或者直插式的粗径振动棒;因为目前市面上最小的振动棒直径都是25mm,所以用该振动棒在梁端节点处振捣普通砼时,在理论上是轻易就能够插入普通建筑的梁中钢筋之间仅余30mm的空隙振捣普通砼了;但是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却与理论计算的完全不一样,该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绑扎后已经验收合格的梁中受力主钢筋,无法绑扎得绝对平直其梁底部的第二排、或伸入梁中的柱筋等钢筋间垂直振捣的空隙相互错动移位几毫米的现象极是普遍;要想让几排钢筋间仅剩余30mm的振捣空隙同时达到垂直宽度大于 25mm极是困难;当用直径25mm的振动棒振捣梁端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时,直径25mm的振动棒还是偶然会被梁底第二排钢筋、或柱内弯曲成90度后,伸入梁中连接锚固的柱筋等垂直空隙已相互错动移位的钢筋卡住,让插入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振动棒难以正常地振捣密实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施工时极易伴生出现撬钢筋和漏振砼的现象,间接地造成了该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下降,直接导致该建筑连接节点处本应充足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下降造成强度严重不足;让建筑无法达到施工图标注抗震设防的设计要求,大震不倒;这也是建筑行业长期因振捣普通砼的工具不合理的原因而导致操作违规的普通施工,这也说明了为啥只是一次地震,就让房屋垮塌毁坏几千万平方米、这也是有工程振捣质量通病的建筑突遇地震后会加速破坏甚至倒塌、将给全人类扩大自然灾害损失的原因之一。
[0017] (1)、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针对现有的振捣砼技术与地震破坏方式做出详细的分析后,已经寻找到了现有普通建筑振捣梁砼技术是因为多数振捣砼常用振动棒的直径大于梁内钢筋之间的振捣空隙,导致在砼梁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施工振捣砼时,往往被工人们无奈地撬筋振捣砼、施工就难免伴生出现有砼漏振的现象、被撬的梁钢筋又无法复位因此造成普通建筑砼梁连接节点受力移位,无意中又降低了整幢普通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原不合理的振捣器械在施工违规操作时被人为降低了施工图原本应具备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g 值,最终降低了楼房整体的抗地震、抗台风等外力冲击的强度;
[0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0019] P GB 50011-2010
[0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0021] 表3.2.2抗震设防每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
[0022]
[0023] 注:g为重力加速度。
[0024] (实际发明人提示:从上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2.2表中可见:地震每相差1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则相差1倍,比如8烈度0.20g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是7烈度0.10 g的2倍、而9烈度0.40g是7烈度0.10g的4倍,是呈现出翻倍递增的规律);
[0025] (按照表3.2.2类推抗震设防每相差1烈度,地震的重力加速度即相差1倍。)[0026]
[0027] (注:g为重力加速度,地震每相差1烈度是翻倍递增。)
[0028] (2)、面对无法廻避的地震;怎样才能在地震中大幅减灾降损?
[0029] (3)、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研究出不增资金只需采用《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就能应对突发地震,梦想着能让突遇地震的普通建筑能够大幅度地减轻震灾损失的实际发明人,在2000年开始小规模实践,对座落在社区的某干休所的A2幢、B3幢、C4 幢建筑,从已成熟的局部试验转向建筑整体叠加4项《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修建,使用普通材料实施并由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亲自督导,发明人坚信,该干休所试验楼与相邻单位还是沿用有一些违规撬筋陋习施工的建筑相比,必定能让住户们轻松地减灾降损安居乐业。
[0030] (4)、试验楼竣工住人6年后,坐落在地震灾区的3幢施工图标注仅7烈度抗震设防,但提前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修的矸砖试验楼,其错层设计有0.9米高的客厅内楼梯,虽然是好看但与县城2004年用本申请的技术督导修的平层抗震试验楼建筑相比较时,不难看出该错层试验楼的抗震性能较差、层高又超高于普通的建筑达到3.2米的6层砖混住宅试验楼;在强震时试验楼遭遇到巨大的地震能量的冲击,地震波分别导致试验楼房建筑前后、左右和上下抖动剧烈摇摆时间长达几十秒,楼房内墙上的挂件和衣柜中存放的物品、被甩出一米多远、客厅的饮机被摔坏、卫生间合成的未与墙连接固定的盥洗盆柜被摔烂;但抗震性能较差的3幢错层矸砖建筑,煤矸石标砖彻体的粗糙矸砖承重墙、卧室天棚是预制板的试验楼房,虽然未增资金,叠加使用了实际发明人已研试成熟的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技术,大震后至今仍然屹立如初;干休所院内地面彩砖还残留着地裂缝横穿B3幢楼底后导致院内地面彩砖裂缝的痕迹,地面裂缝延伸让围墙外相邻单位修建,但沿用有一些撬筋陋习施工的6 层砖混楼被震致损2幢已拆除后原址重建),而干休所被地面裂缝横穿的B3幢6层砖混试验楼却基本完好、紧靠地裂缝的另外A2幢和C4幢的6层砖混试验楼结构完整无损。
[0031] (5)、在家午睡的退休老人、小孩、值夜班正睡的住户全家人都被突发地震从床上掀翻远抛床下;该干休所抗震性能较差的3幢错层建筑在震前修建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的6层砖混结构的错层试验楼,五十家住户无一人伤亡,只有部份住户室内家具被摔震坏的微小损失;与周边仍然沿用有一些撬筋陋习施工修建的百米内普通建筑受损震坏、已坍塌楼房的废墟相比;该干休所的3幢卧室预制板、错层矸砖住宅试验楼仍然坚挺如初,充分发挥出了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能巨减灾损的效果,在同一区域7烈度设防、同样砖混结构采用不同施工方法修建、常用施工技术与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技术修的建筑同遇地震后可见的对比情景震惊了震灾现场的评估专家,该干休所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试验楼的超强耐震功能被专家们一致肯定;3幢砖混结构的6层矸砖试验楼全部被书面评定为地震灾区最好的“基本完好房”之一。
[0032] (6)、叠加使用了《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的3幢错层住宅试验楼超越了2个烈度抗震的出众超强表现能力太优秀,超出了发明初期原预计的3成;在试验楼采用了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的技术后;地震时已经过超越施工图标注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冲击检验,地震后试验楼挺立如初。
[0033] (7)、系列之四《让矸砖楼物理质变增0.10g实现施工2次抗震的易耐震增强法》、系列之八本实用新型、系列之九《机械清除孔璧隔离层嵌缝建筑滴水不漏的工具》,梦想着巨幅减少人类因震灾风灾遭受的损失、在地震极重震区创出《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修的试验楼,已实现让人员零伤亡、住户巨减灾损。
[0034] (8)、实际发明人对矸砖试验楼抗震原为7烈度的建筑,用自改细径振捣器械叠加《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让试验楼能达到8烈度的越级抗震效果是毫不怀疑;因为直距震中不足20公里、采用《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建造的3幢错层试验楼虽然遭遇并承耐了超过9.1烈度以上的地震冲击,矗立在地裂缝上的试验楼错层建筑至今仍然超常坚挺、让众多业主无人员伤亡,叠加4项《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的3幢错层住宅矸砖试验楼不仅只是超越1个烈度,而实际跨越了2个多烈度、1个多震级的3幢楼施工图是7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是0.10g,叠加使用几项《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后,试验楼遇地震时承耐的地震冲击已超过0.45g约9.1烈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表3.2.2 抗震设防每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按照大震发生的地震烈度,换算为 3幢矸砖试验楼的实际承受地震的冲击(已将3处相继喷泄的地震能量扩散相遇后碰撞抵消扣减后),在理论上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原应为0.80g 10烈度)现在下调到0.45g约9.1 烈度,是试验楼施工图原设计0.10g 7烈度的4.5倍(注:g为重力加速度)。
[0035] (9)、采用《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的试验楼案例不是剪力墙结构、也不是框剪结构、只是超过一般的建筑高度达到了3.2米的层高,抗震效果却比3米平层建筑还要差的错层砖混结构的住宅试验楼。
[0036] (10)、当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只是达到施工图标注强度的75%时,不但浪费了(甲方) 用于建筑抗震设防增加局部强度的投资,哪怕其余构件的强度全都达到施工图标注强度的 100%,针对该普通建筑整体抗冲击的性能判断:该建筑的整体强度只能按照整幢建筑最弱处的强度计算认定;对该建筑强度计算认定为只是达到了施工图标注强度的75%,当遇到超过施工图标注强度75%的地震或台风时,该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必然被毁损破坏,将导致整幢房屋逐步扩大受损面是肯定的结果。
[0037] (11)、在房地产行业目前还未将普通建筑的整体强度纳入进销售竞爭优势的背景下,正是建筑业介入科研创新抗震、进入施工环节2次再度抗震的极佳时机;施工阶段是实现设计的最重要阶段,正适合创新技术研究最简单、坎最低、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实现2次再度抗震;地震后,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在打工的几年期间经过反复分析、推论,终于找出了在大地震中,釆用《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于突然发生地震前在两地技术督导的数幢矸砖平层、错层住宅试验楼案例为何能超过施工图2个烈度抗震、试验楼案例遇大震却无人员伤亡,能巨幅减灾降损的五个原因是:
[0038] ①、在地震极重震区的错层试验楼案例能超越2个烈度抗震减损的第一个原因:在工地上将常用振捣砼的30~50mm粗直径振动棒改成《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一的第1代细径振捣器械后,可以让原施工图7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质变至 0.20g达到8烈度抗震建筑应对地震;从中国《施工技术》2013年第6期的《提高普通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提供的案例分析中可见:
[0039] 普通建筑从7烈度提高到8烈度每m2需增加土建单价的4.60%,如釆用本实用新型2
按施工图(0.10g)7烈度施工2次再度抗震能提高1烈度至(0.20g)8烈度=每m 需增加土建单价的4.60%×1烈度×案例7烈度2013年的土建单价1068.42元=无形中相当于每m2提高了 1烈度的抗震强度等于节省了49.15元人民币的投资;(中国统计局年报公示:2016年房地产施工75.8975亿平方米)如果有10%的即7.58975亿m2房地产土建采用本实用新型按施工图的7烈度建筑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能提高1烈度达到8烈度的强度=能节省373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如果是矸砖建筑使用本实用新型并可叠加《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四,将原(0.10g)7烈度矸砖建筑质变至(0.30g)约8.7烈度抗震,提升(0.20g)就等于能节省74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注:g为重力加速度,7烈度是0.10(0.15)g,8烈度是 
0.20(0.30)g,9烈度是0.40g,】。
[0040] ②、在地震极重震区的错层试验楼案例能超越2个烈度抗震减损的第二个原因:因为中国当时墙体的砌筑砂浆配合比中所规定的细砂粒径太细,长年研究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方法的实际发明人就将砂浆配合比中的细砂改成使用粗砂,配合比的水泥总量却沒有减少,砂粒的表面积累计减少了的粗砂砌筑砂浆被促生强度,就将已达到8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质变至0.25g约达8.5烈度试验楼的抗震强度来应对地震;增粗砂粒径在目前现行规范的配合比中,已经被相关部门调整粗了(这种提升自拌砂浆促生强度的耐震施工方法现在已经不能再用)。
[0041] ③、在地震极重震区的错层试验楼案例能超越2个烈度抗震减损的第三个原因:中国当时的砼配合比中规定的中砂粒径也是太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又将砼配合比中的中砂改成使用特粗砂,并调整砾石级配增加了10%的绿豆石,配合比的总水泥量沒减少,砂粒表面总积累计减少了的特粗砂砼的强度就增加,轻松地将已达8.5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约 0.25g质变至0.30g约8.7烈度的建筑抗震强度来应对地震,增粗砂粒径的增强方法,在目前现行规范的配合比中,已经被相关部门调整粗了(这种提升自拌砼强度的耐震施工方法现在已经不能再用)。
[0042] ④、在地震极重震区的错层试验楼案例能超越2个烈度抗震减损的第四个原因:实际发明人,竟然在吸收消化前辈们的普通建筑施工棈华后,于地震前,在社区修建某干休所3幢施工环节2次再度抗震(煤矸石标砖)的矸砖试验楼工地上,亲自示范指导建筑队的农民工进行了又一项与众不同的尝试;开工即采用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增强法,提前防震修建能从容应对突发地震、能耐受外力冲击的试验楼,让矸砖承重墙的标砖砌体在饱吸砌筑混合砂浆中的水泥浆后发生物理质变,就让粗慥的煤矸石标砖所砌筑的矸砖墙,形成整体介入砖混楼结构分担抗震;其不需增资的《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四《让矸砖楼物理质变增0.10g实现施工2次抗震的易耐震增强法》,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亲自操作督导可让矸砖墙砌体的物理质变增至0.15g,又能够让促生已达8.7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30g质变至0.45g成为约9.1烈度建筑抗震的试验楼(注:g为重力加速度)。
[0043] ⑤、在地震极重震区的错层试验楼案例能超越2个烈度抗震减损的第五个原因:通过查阅地震的相关资料后实际发明人的看法是;大地震由3点不断发泄出的地震能量分别扩散直至相遇碰撞,因为1个点的地震能量冲击建筑物一般应该只是让建筑物偏向左、右或者是偏向前、后摇晃是极其危险的,而3股地震能量分别扩至相遇碰撞时,就相互抵消了部份地震能量,另外一部份的地震能量相互碰撞后就将本应造成建筑物左、右、前、后摇晃的冲击能量,由于碰撞而转化成了使建筑物上下抖动让震损危害减小的现象,所以才降低了地震的实际破坏程度。
[0044] 针对3幢矸砖试验楼实际承耐地震能量冲击的探索,因试验楼直距11烈度震中不足20 公里,虽然理论计算应达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80g即10烈度;鉴于地震中有部份能量碰撞产生消耗,从而降低了对建筑物的实际震损程度,现在将试验楼承耐地震实际能量的冲击保守一点下调为:超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至0.45g约达9.1烈度;【注:g为重力加速度,7烈度是0.10(0.15)g,9烈度是0.40g,】。
[0045] (12)、试验楼物理质变后硬韧的矸砖还抗风化,将延长矸砖楼的使用寿命。
[0046] (13)、《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修的3幢施工2次再度抗震试验楼案例说明:是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创新后,将一些有陋习的施工操作创新为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修建筑;工具创新导致梁节点砼物理质变而促升建筑强度来抵御外力的冲击;因自改成第1代细径振捣工具与《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科学合理,才能将施工图标注的原7烈度抗震设防经过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促升整幢试验楼的整体强度,让试验楼承耐超过施工图标注强度的地震;是《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 次抗震增强法》提前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促升建筑强度来应对地震,才能让业主们更好地安居乐业。
[0047] (14)、由于地球物理原因而形成突然发生的地震,人类目前还无法回避,只能去预防并提前应对,去研究被世人遗忘、被忽视了最初浅的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的增强方法;地震发生后,座落在直距地震震中不足20公里极重震区的试验楼挺立如初与邻居的震损楼 ----鲜明的对比景象震惊了震灾现场!
[0048] (15)、挽救病者生命,要靠医者身怀医德救死扶伤;安居延续生命,需要施工者身有仁心、不撬筋漏振、遵规守法地操作、用智慧的双手让人们长久拥有温馨的家园,这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用《防震减灾法》、《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施工规范》自律约束,弘扬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的正能量指导施工,能不增资金减轻因地震频繁的地理劣势而发生的震灾,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在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时,也不排除施工操作者本人的亲朋好友,也会享受到他修的建筑突遇地震、风灾时能巨减灾损的实惠(国家统计局年报公示:2016年房地产施工75.8975亿平方米)。实用新型内容
[0049] A、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普通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施工2 次再度抗震、让建筑超图抗冲击的易耐震第3代专用工具;从地震极重灾区地震后的试验楼耐震数据的分析中可见:振捣砼常用的30~50mm粗径振动棒改成细径后,能无阻插入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是可让全人类减轻震灾、风灾损失的第3代建筑梁端细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只需釆用1种《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密实振捣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就可让7烈度的普通建筑轻松达到约8烈度抗震耐受外力的冲击。
[0050] B、本实用新型促生柱梁连接节点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上升的工作原理;当需要振捣普通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时:先将振捣砼常用的30~50mm粗径振动棒改成左、中、右有3个细径振捣棒头的第3代普通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是借用粗径振动棒将机械振动力传导给3个细径振捣棒头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因本实用新型的3个细径振捣棒头全部是相同的振捣直径16~20mm,在密实振捣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时;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仅余30mm振捣空隙的梁端钢筋密集处的钢筋根本就卡不住正在施工的细径振捣棒头,甚至梁端中部第二排钢筋也卡不住正在施工具有3个细径振捣棒头在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
[0051] C、振捣砼常用的振动棒对应的振动棒直径分别有;25mm、30mm、(手提式)35mm、 38mm、45mm、50mm、65mm、70mm等;参考1981年6月第一版《施工手册》454页中“插入式振动器技术规格”表15-28和455页的(5)中;“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
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厘米。”(作用直径就是不大于600~ 800mm),根据该2页记载中可见:振动棒直径为35~62mm其半径是17.5~31mm;用上述振动器的作用半径
300~400mm÷振动棒半径17.5~31mm推导计算出振动棒的作用半径是振动棒半径的17.14~12.9倍(振动棒的作用直径是振动棒直径的8.57~6.45倍),从《施工手册》454页的表15-
28中可见,直径是35~62mm振动棒移位间距是振动棒作用半径300~ 400mm×1.5倍就等于不大于450~600mm。
[0052] 由于本实用新型施工时是借用粗径振动棒的动力传导至细径振捣棒头,振捣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的砼,参考《施工手册》后,因粗径振动棒的动力是经过细径振捣棒头间接传导,所以扣减较大的传导损耗、并减小了粗径振动棒作用半径的倍数后,再根据试验楼釆用的第1代器械与试验楼案例的抗震实践数据,综合后升级为第3代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专用工具,不同粗径振动棒的振捣力致棒头间距分别不一样;当粗径振动棒振捣作用的直径达到400mm时:自改3个16~20mm棒头的间距分别是50~58mm、60~68mm、70~ 78mm、80~90mm;当粗径振动棒振捣作用的直径达到600mm时:自改3个直径16~20mm 棒头的间距分别是78~86mm、88~96mm、100~108mm、110~120mm;自改3个16~20mm 棒头的间距50~120mm。
[0053] D、按照《施工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构件接头或接缝的砼必须计量准确,浇捣密实,认真养护,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0054] E、全球有占据市场份额极大的煤矸石标砖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不仅能与框架结构、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一样能釆用《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八的本实用新型专用工具,密实振捣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能轻易质变促升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让施工图的原7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质变至0.20g达到8烈度抗震建筑,质变促升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后,内地增加建筑整体强度超图抗地震、沿海城市、乡村的建筑不只是抗地震、还能越级抗台风冲击而减灾降损。【注: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7烈度0.10(0.15)g、8烈度0.20(0.30)g;g为重力加速度。】[0055] F、我国有许多地方盛产煤炭,极多三四线城市的多层建筑、别墅、乡村的自建房都喜爱采用煤矸石的标砖修建成矸砖楼;唯一着重应提示的是在砖混结构中:独有煤矸石标砖建筑还能够另外单独叠加《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四《让矸砖楼物理质变增 0.10g实现施工2次抗震的易耐震增强法》让粗糙的矸砖墙砌体在饱吸混合砌筑砂浆中的水泥浆后发生物理质变,使整片粗糙矸砖墙形成一堵整墙介入砖混结构建筑中分担抗震,让已质变达到8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的矸砖建筑楼房,再次质变至0.30g约达8.7 烈度的抗震建筑,质变促升建筑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不需要另外单独添钱,再次增加矸砖建筑的整体强度不仅能让内地城市乡村建筑超图抗震、沿海城市乡村建筑不但抗地震同时兼有越级抗台风冲击的强度。【注: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7烈度 0.10(0.15)g、8烈度0.20(0.30)g、9烈度0.40g;g为重力加速度。】
[0056] 因为试验楼采用了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同时叠加了几项《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 次抗震增强法》后,已经过地震检验的两地5幢原7烈度抗震设防的煤矸砖6层试验楼,耐受了地震的试验楼,承受了超过9.1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约0.45g的地震外力冲击,至今两地的5幢楼挺立如初突遇大震人员零伤亡。
[0057] 根据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社会效益和显著大幅减灾降损的进步效果附图说明
[0058] 图1是图2的立体图;
[005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6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普通建筑柱与梁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图1图2图3以及上述一般施工普通建筑与施工2次再度抗震试验楼案例的减灾降损对比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发明人创出《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再度抗震增强法》修建楼房并幻想着:让耐震施工的普通建筑巨减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梦想,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就已被在极重震区挺立如初的试验楼案例实现。
[0062]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地震重灾区两地数幢砖混结构试验楼在突遇地震时;全部试验建筑经过地震超过施工图标注抗震设防烈度越级冲击检验,结合耐震实践的数据升级的一种不仅能用圆钢管、还可用方钢管或圆钢焊接作为细径振捣棒头;《系列易耐震施工环节中2次抗震增强法》之八的本实用新型《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是由3个细径振捣棒头组成;将建筑施工图的抗震设防作为是在建筑设计环节中的第1次抗震、又在施工环节中实现第2次再度抗震、是能在普通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能在施工现场将圆钢管、方钢管或圆钢切割成型后焊接成左边细径振捣棒头
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第3代专用工具,所述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的上部斜口、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上部斜口分别对称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的圆弧面成型后焊接,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的上部平口与棒尖头5焊接,作为细径振捣棒头的圆钢管或方钢管下部焊成锥形头;能对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的砼密实振捣,促升建筑的整体强度、能让普通建筑超图越级抗地震兼抗台风抵御外力的冲击促人无忧安居。
[0063] 在施工现场自改时:将炒干燥的中砂装入准备斜弯成型的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圆钢管、方钢管内,填实并用朩塞暂时封堵严密管口后,再将弯曲处用焊烧红弯曲成型;可防止细径振捣棒头弯曲时,其空芯管壁被弯曲成扁形管壁,成型后再去掉管口处封堵的朩塞、倒出管内中砂;如由振动棒厂加工就直接使用弯管机弯曲成型就行:
[0064] 1、一种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专用工具主体包括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所述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分别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棒尖头5焊接固定,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不仅能用圆钢管、还能采用方钢管或圆钢切割成型后焊接作为细径振捣棒头;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的上部斜口、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上部斜口分别对称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焊接,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的上部平口与棒尖头5焊接,作为细径振捣棒头的圆钢管或方钢管下部焊成锥形管头。
[0065] 2、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在于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的上部切为45度斜口,再按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圆弧面成型的斜口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的左边圆弧面整缝焊接固定,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的中上部向内弯曲135度后平直向下与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相互平行。
[0066] 3、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在于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伸出振捣部份的相互间距50~120mm;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的上部切为90度平口与粗径振动棒的棒尖头5的中心位置对应处整缝焊接。
[0067] 4、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在于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上部切为45度斜口,再按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圆弧面成型的斜口与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的右边圆弧面整缝焊接固定、其中上部向内弯曲135度后平直向下与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相互平行。
[0068] 5、建筑梁端连接节点钢筋密集处振捣砼的专用工具,在于左边细径振捣棒头1、中心细径振捣棒头2、右边细径振捣棒头3的圆钢管直径、圆钢直径和方钢管边长都是16~20mm,圆钢管或方钢管壁厚2.5mm;粗径振动棒的棒体4、棒尖头5的直径30~50mm。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