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 飓风 / 眼壁 /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

阅读:44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 抗原 二联检测 试剂 卡,应用在医疗液体检测用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观察口和两个滴液口,两个滴液口均为漏斗形,两个观察口沿上壳体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两个滴液口分别设置在两观察口位于上壳体长度方向的一侧,下壳体 侧壁 上开设有凹槽,上壳体与下壳相适应,上壳体四周均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弹性凸棱;其优点是: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的方式代替导向柱与导向孔的连接方式,使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易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对齐压紧,提升了生产效率。,下面是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为矩形平板,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适应,所述上壳体(1)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观察口(12)和两个滴液口(11),两个所述观察口(12)与试纸形状相适应,两个所述观察口(12)沿上壳体(1)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两个所述滴液口(11)分别设置在两观察口(12)位于上壳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下壳体(2)侧壁上开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沿下壳体(2)周向延伸并首尾连通,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适应,所述上壳体(1)四周均设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上设有与凹槽(21)相适配的弹性凸棱(131),当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时,所述侧板(13)的底面与下壳体(2)的底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顶面各边上均设有弹簧片(22),所述弹簧片(22)处于自然状态时垂直于下壳体(2)向上延伸,所述弹簧片(22)远离下壳体(2)的一端设有朝向下壳体(2)外侧的卡(221),所述卡块(221)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上壳体(1),所述侧板(13)上开设有卡槽(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诉下壳体(2)靠近上壳体(1)的一面上各边处均设有倒圆(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设有四条与观察口(12)平行的限位棱(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压紧块,所述压紧块(14)设置在观察口(12)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位于观察口(12)处设有透明挡片(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位于滴液口(11)处贴有保护膜(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3)上设有通气孔(133),所述侧板(13)位于通气孔(133)处设有向上壳体(1)外侧倾斜的遮尘板(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滴液口(11)处设有引流漏斗(15),所述引流漏斗(15)与滴液口(11)过盈配合

说明书全文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液体检测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液体检测用品为一种检测液体内是否含有某种物质的装置,在医疗行业中有诸多应用,如通过血液样本对人体中C反映蛋白、降素原、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胃蛋白酶原等目标分析物进行定量检测。
[0003]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为一种二联检测试剂卡,试剂卡内放置有两种检测试纸,试剂卡与检测试纸均为一次性用品。
[0004] 现有的试剂卡一般均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一般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的过盈配合插接,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导向柱与导向孔以一对准然后进行压紧,对准过程费时费影响生产效率。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其优点是:试剂卡中试剂卡的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工作人员不必逐一对准导向柱和导向孔,节约了时间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为矩形平板,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适应,所述上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观察口和两个滴液口,两个所述观察口均为长条形,两个所述滴液口均为漏斗形,两个所述观察口沿上壳体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两个所述滴液口分别设置在两观察口位于上壳体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下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下壳体周向延伸并首尾连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相适应,所述上壳体四周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弹性凸棱。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壳体与侧板形成半包围结构,使工作人员在组装试剂卡时容易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对齐组装,通过下壳体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及侧板上的弹性凸棱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定位,减少了下壳体从上壳体及侧板形成的半包围结构中脱出或松动影响而影响检测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可靠性,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的方式代替导向柱与导向孔的连接方式,使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易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对齐压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顶面各边上均设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处于自然状态时垂直于下壳体向上延伸,所述弹簧片远离下壳体的一端设有朝向下壳体外侧的卡,所述卡块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上壳体,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卡槽。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压紧时,斜面与侧板接触,侧板推动斜面使弹簧片弯曲,侧板底面与下壳体底面平齐时,弹簧片复位且卡块为卡槽中,此时卡槽槽壁与卡块相抵紧,使试剂卡扣合后不易被打开,减少了对试剂卡中试纸进行更换使试剂卡被重复利用,从而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测量结果的可能性。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诉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一面上各边处均设有倒圆。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对试剂卡进行组装时,倒圆的设置使上壳体与下壳体易于对齐,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设有四条与观察口平行的限位棱。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测试液体成分的试纸放置于两限位棱的间隔中,通过限位棱对试纸的位置进行限制,减少了试纸在试剂卡中窜动影响使用者对测量结果的观察,同时阻挡两种不同的试剂流动,减少两种测量液体在试剂卡中混和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可能性,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压紧块,所述压紧块设置在观察口两侧。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压紧时,压紧块将试纸抵在两卡棱之间,进一步减少了试纸来回窜动的情况,为使用者观察测量结果创造了便利。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位于观察口处设有透明挡片。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挡片在不影响使用者观察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减少了灰尘落入试剂卡内影响测量结果的可能性。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位于滴液口处贴有保护膜。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膜减少了灰尘等杂物进入滴液口影像测量结果的可能行,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试剂卡时将保护膜撕下即可进行操作,通过减少外界干扰进一步提升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侧板位于通气孔处设有向上壳体外侧倾斜的遮尘板。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减少了向滴液口滴入需要监测的液体时,由于液滴覆盖滴液口使试剂卡内外气体不连通导致液滴无法顺利接触试纸的可能性,遮尘板减少了灰尘落入试剂卡的情况,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滴液口处设有引流漏斗,所述引流漏斗与滴液口过盈配合。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持有的样本液体较少时,为了节约样本液体,想滴液口处安装引流漏斗将样本液滴引流至试纸中央,减少了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使液滴偏离试纸中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002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5] 1.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的方式代替导向柱与导向孔的连接方式,使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易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对齐压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
[0026] 2.通过弹簧片、卡块及卡槽的设置减小了组装好的试剂卡被打开更换试纸而重复利用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清洁性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观察孔和滴液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卡块和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保护膜和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1、上壳体;11、滴液口;12、观察口;13、侧板;131、弹性凸棱;132、卡槽;133、通气孔;14、压紧块;15、引流漏斗;2、下壳体;21、凹槽;22、弹簧片;221、卡块;23、倒圆;24、限位棱;3、透明挡片;4、保护膜;5、遮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 实施例:一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试剂卡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与上壳体1为大小相同的两矩形平板,上壳体1四周均设有与上壳体1垂直延伸的侧板13,侧板13与上壳体1共同形成对下壳体2的半包围结构,下壳体2四周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首尾相连的环绕下壳体2一周,侧板13上设有与凹槽21相适配的弹性凸棱131,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时,侧板13的底面与下壳体2底面平齐,且通过弹性凸棱131与凹槽21的配合减少了下壳体2从上壳体1与侧板13形成的半包围结构中脱离的可能性,增加了装置的可靠性;
[0035] 如图2和图3所示,下壳体2靠近上壳体1的面上各边均设有倒圆23,倒圆23使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易于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对齐压紧,上壳体1上开设有两个矩形观察口12和两个漏斗形滴液口11,两观察口12沿上壳体1宽度方向均匀排列,观察口12与滴液口11沿上壳体1长度方向平行排列,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代替现有技术当中导向柱与导向孔配合的连接方式,使工人在对试剂卡进行组装时不需费时费力的将导向柱与导向孔对齐,从而节省了组装所需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
[0036] 如图1所示,下壳体2位于各个边处均设有垂直于下壳体2向上延伸的弹簧片22,弹簧片22远离下壳体2的一端设有朝向下壳体2外侧的卡块221,卡块221上设有面向上壳体1的斜面,侧板13上开设有卡槽132(如图4)。当工作人员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时,侧板13上首先与斜面相接处,侧板13推动卡块221迫使弹簧片22弯曲,从而使下壳体2顺利进入上壳体1与侧板13,当下壳体2与上壳体1卡紧后,卡块221的下表面抵紧卡槽132的上表面。
[0037] 如图1所示,下壳体2上设有四条与观察口12平行的限位棱24,上壳体1上设有若干位于观察口12两侧分布的压紧块14(如图3),检测试纸放置于与观察口12位置相应两限位棱24的间隔当中,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紧时压紧块14将检测试纸压紧,减少了检测试纸窜动对使用者观察检测试纸造成不便的情况,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0038] 如图3所示观察口12处设有透明的挡片,挡片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滴液口11处贴有保护膜4,减少了使用前灰尘从观察口12及滴液口11进入试剂卡内部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增加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0039] 如图3所示,滴液口11处设有与滴液口11过盈配合的引流漏斗15,当所拥有的的待测样本液体较少时,向滴液口11处安装引流漏斗15使检测液体的液滴被引流至试纸中央,减少因人为失误使液滴滴偏造成试纸与被测液滴接触不充分,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可能性。
[0040] 如图5所示,侧板13上开设有通气孔133,通气孔133上方设有向壳体外侧倾斜并向下延伸的遮尘板5。通气孔133减少了液滴滴入滴液口11时,由于液滴封死滴液口11使壳体内与壳体外产生气压差从而使液滴无法顺利接触试纸的情况,遮尘板5减少了灰尘落入试剂卡内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4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