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 飓风 / 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

一种热对流组件结构

阅读:439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热对流组件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 风 对流 组件结构,包括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包括前板、后板、U形板和 底板 ,所述后板上设有热风对流组件,所述热风对流组件包括导风机构和导 水 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后板上,用于使腔体气流的循环形成热风对流虚拟风道,所述导水机构设置于后板上,用于使热风对流组件的内部积水回流到烹饪腔体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流带动烹饪时产生的 蒸汽 被吸入到热风对流组件内部结构,均匀受热,在腔体后板上增加热风对流排水孔,积水可按照热风对流组件排水走向示意流出到腔体底板上,方便用户清洁,避免积水和残渣滋生细菌。,下面是一种热对流组件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热对流组件结构,包括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包括前板(1)、后板(2)、U形板(3)和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2)上设有热风对流组件,所述热风对流组件包括导风机构和导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后板(2)上,用于使腔体气流的循环形成热风对流虚拟风道,所述导水机构设置于后板(2)上,用于使热风对流组件的内部积水回流到烹饪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风扇、导风孔组,其中,所述后板(2)的外表面形成向烹饪内腔方向延伸,且用容纳风扇的聚风槽(403),烹饪时,风扇旋转带动烹饪腔体内的气流通过导风孔组进行循环,形成热风对流虚拟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槽(403)的侧壁与后板的夹为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旋转电机(4021)以及叶轮(4022),所述旋转电机(4021)通过固定板(401)固定于导风孔组一侧,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安装叶轮(40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组包括一组以上出风孔组以及进风孔组(404),其中,所述聚风槽(403)的槽底面形成一组以上所述进风孔组(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组包括多组第一出风孔组(4051)和多组第二出风孔组(4052),其中,所述聚风槽(403)的侧壁形成多组所述第一出风孔组(4051),多组所述第二出风孔组(4052)以进风孔组为圆心形成等角度设置于飓风槽的槽底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组(404)的进风孔以聚风槽(403)的对角线交点为圆心射线式设置于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的孔径向射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孔组(4051)包括多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为键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多个排水孔(5),所述聚风槽(403)的下槽壁上形成多个所述排水孔(5),积水从排水孔排出嵌装区最终流到底板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热对流组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对流组件改进,特别是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很多的高端的烤箱类产品都设计有热风对流功能,使用转动叶轮将腔体内部形成一个对流的风道,使得发热管所产生的热量均匀分布于腔体内,食物的烹调效果更好。但这种结构同时会将烹调时所产生的蒸汽吸入到热风对流组件内部,会使内部金属件造成生锈,蒸汽凝结后形成的积也无法从内部排出,长期使用之后造成有很多细菌滋生,影响食物的干净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
[0004]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包括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包括前板、后板、U形板和底板,所述后板上设有热风对流组件,所述热风对流组件包括导风机构和导水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后板上,用于使腔体气流的循环形成热风对流虚拟风道,所述导水机构设置于后板上,用于使热风对流组件的内部积水回流到烹饪腔体中。
[0005]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机构包括风扇、导风孔组,其中,所述后板的外表面形成向烹饪内腔方向延伸,且用容纳风扇的聚风槽,烹饪时,风扇旋转带动烹饪腔体内的气流通过导风孔组进行循环,形成热风对流虚拟风道。
[0006] 作为优选,所述聚风槽的侧壁与后板的夹为0-90°。
[0007]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包括旋转电机以及叶轮,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板固定于导风孔组一侧,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安装叶轮。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孔组包括一组以上出风孔组以及进风孔组,其中,所述聚风槽的槽底面形成一组以上所述进风孔组。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孔组包括多组第一出风孔组和多组第二出风孔组,其中,所述聚风槽的侧壁形成多组所述第一出风孔组,多组所述第二出风孔组以进风孔组为圆心形成等角度设置于飓风槽的槽底表面。
[0010]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孔组的进风孔以聚风槽的对角线交点为圆心射线式设置于底板上。
[0011]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孔的孔径向射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减小。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风孔组包括多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为键形孔。
[0013]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多个排水孔,所述聚风槽的下槽壁上形成多个所述排水孔,积水从排水孔排出嵌装区最终流到底板上。
[0014]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具有防止组件内部积水的结构。所述烹饪腔体内设有热风对流组件,共用烹饪腔体后板做成热风对流进出风孔,并在底部增加多个排水孔,使热风对流组件的内部积水回流到烹饪腔体中,便于用户清洁,避免蒸汽凝结积水长期积压在热风对流组件内部并滋生细菌,从而确保烹调出来的食物干净卫生。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对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对流虚拟通道的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中,
[0022] 1、前板            2、后板           3、U形板
[0023] 401、固定板        4021、旋转电机    4022、叶轮
[0024] 403、聚风槽        404、进风孔组     4051、第一出风孔组
[0025] 4052、第二出风孔组 5、排水孔         6、底板
[0026] 7、热风对流虚拟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8]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热风对流组件结构,包括烹饪腔体,烹饪腔体包括前板1、后板2、U形板3和底板6,后板2上设有热风对流组件,热风对流组件包括导风机构和导水机构,导风机构设置于后板2上,用于使腔体气流的循环形成如图4所示的热风对流虚拟风道7,导水机构设置于后板2上,用于使热风对流组件的内部积水回流到烹饪腔体中。
[0031]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后板2的外表面形成向烹饪内腔方向延伸,且用容纳风扇的聚风槽403,烹饪时,风扇旋转带动烹饪腔体内的气流通过导风孔组进行循环,形成热风对流虚拟风道。
[0032]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聚风槽403的侧壁与后板的夹角为0-90°,其优选为30-60°,出风孔组包括多组第一出风孔组4051和多组第二出风孔组4052,其中,聚风槽403的侧壁形成多组第一出风孔组4051,多组第二出风孔组4052以进风孔组为圆心形成等角度设置于飓风槽的槽底表面,由于第一出风孔组4051开设的角度与聚风槽403与后板的之间的夹角形同,从第一出风孔组4051的排出的气流向聚风槽403的四周发散,均匀散热
[0033]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风扇包括旋转电机4021以及叶轮4022,旋转电机4021通过固定板401固定于导风孔组一侧,旋转电机的旋转端安装叶轮4022。
[0034]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导风孔组包括一组以上出风孔组以及进风孔组404,其中,聚风槽403的槽底面形成一组以上进风孔组404。
[0035]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进风孔的孔径向射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减小,进风孔组404的进风孔以聚风槽403的对角线交点为圆心射线式设置于底板上,由于对角线交点处的最强,风力向其射线方向逐渐减弱,配合进风孔组404的孔径向其射线方向逐渐增大,使气流均匀散出。
[0036]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第一出风孔组4051包括多个出风孔,出风孔为键形孔,孔径和长度均大于进风孔组404,由于风扇的叶轮4022靠近进风孔组404,进风孔组404流经的气流速度快强度大,配合第一出风孔组4051的大直径和长度的键形孔以及第二出风孔组4052,达到导流均匀的目的。
[0037]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导水机构包括多个排水孔5,聚风槽403的下槽壁上形成多个排水孔5,积水从排水孔排出嵌装区最终流到底板上,排水孔5不限于圆形通孔,可替换为其他形状的通孔。
[0038]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设置有该热风对流组件的电热器具进行烹饪时,利用旋转电机4021带动与其旋转端固定连接的叶轮4022旋转,烹饪腔体的内部空气从用于热风对流的进风孔组404被吸入后板2上的聚风槽403与固定板401之间的避空区内,然后通过用于热风对流的第一出风孔组4051和第二出风孔组4052,将气流导出避空区,从而使烹饪腔体中气流的循环形成热风对流虚拟风道7,气流带动烹饪时产生的蒸汽被吸入到用于容纳热风对流组件的避空区中,其中部分蒸汽凝结成液态,利用一个以上排水孔5将积累在热风对流组件内部,无法从用于热风对流的第一出风孔组4051和第二出风孔组4052中吹出的积水,沿排水孔5的导流方向排出到构成烹饪腔体的底板6上,方便用户清洁,避免积水和残渣滋生细菌。
[0039] 如图6所示,积水可按照热风对流组件排水走向示意,箭头方向流出到烹饪腔体的底板6上。
[0040]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