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群落生境 / 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

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

阅读:76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属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营养基质的制备;纸质营养袋的制备;种植穴的营造;台湾相思 种子 点 播种 植和营养袋苗种植;看护与营养管理。本发明提供的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因以台湾相思为建群树种的 植物 群落能够形成乔灌草结合、持续稳定的群落,在华南沿海岩质地带能成功种植常绿乔木台湾相思,为在华南沿海岩质的特殊立地开展园林绿化提供了技术 支撑 ,对环境建设和城市绿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营养基质的制备:取赤红壤心土、园土、土杂肥和农用保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2)纸质营养袋的制备:将皮纸缝制封底的纸质袋平折打6-8个3mm的孔,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营养基质装入所述纸质袋中,即为纸质营养袋;
(3)种植穴的营造:包括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或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营造;
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5-10)×10cm、深为
10cm的种植穴;
所述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营造: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15×15cm、深为20cm的种植穴;
(4)台湾相思种植:包括点播种子的种植或营养袋育苗的种植;
(5)看护与营养管理:对步骤(4)点播种植和营养袋育苗种植的台湾相思维持3年的看护与营养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营养基质包括赤红壤心土40%-45%、园土40%-46%、土杂肥8%-20%和农用保水剂1%-
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营养基质包括赤红壤心土45%、园土45%、土杂肥8%和农用保水剂2%;所述赤红壤心土经打碎过40-60目筛,所述赤红壤心土含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的10%-20%;所述园土经杀菌消毒,打碎并过40-60目筛;所述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并打碎过40-60目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牛皮纸的型号为100g,所述牛皮纸的折叠长×宽规格选自5×10cm、6×10cm、7×10cm、8×10cm、9×10cm和10×
10cm中的至少一种;装入所述纸质营养袋的所述营养基质的体积占所述纸质营养袋体积的
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以挖和凿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种植穴,所述种植穴为圆形或方形,所述种植穴的密度为株行距1×1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为:往充分吸水后的步骤(2)制备的纸质营养袋中点播3-5粒台湾相思种子,盖上厚度为5mm的锯末,将所述纸质营养袋移植到步骤(3)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穴中,并用赤红壤心土填满种植穴周边的缝隙,然后进行遮荫防晒处理;
所述营养袋育苗的种植为:用营养袋培育的台湾相思苗至高为20-25cm,剥去育苗塑料袋后,移入步骤(3)所述的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内,覆土压紧,然后进行遮荫防晒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采用浇灌的方式让纸质营养袋充分吸水,在充分吸水后而又不滴水时,点播经催芽至露白的台湾相思种子;
所述营养袋育苗的种植:所述覆土比原苗根深2-3cm;所述遮荫防晒处理为在种植穴上方插上树枝或杂草等遮阴措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种植维持3年看护与营养管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1个月内,每5天巡查1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3个月内,每半个月巡查1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4个月至当年底内,每月巡查1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年底内,每3个月巡查1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3年,每3个月巡查1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1个月内,巡查内容包括所点播的台湾相思种子的保存完整性、种子发芽情况和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并及时补充点播台湾相思种子、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3个月内,巡查内容包括小苗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第30天的前后5天,每穴撒施复合肥0.1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4个月至当年底内,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小苗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两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0.5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年底内,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苗木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做好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三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10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3年,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苗木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做好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三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20g一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湾相思的种植时间为春季或初夏;所述沿海岩质地带为坡度小于70度、能开掘种植穴长和宽均为5-15cm,深度为10-20cm的沿海岩质地带。

说明书全文

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属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如何做好沿海城乡裸露岩石地带的园林绿化,营造美丽城乡景观的问题日趋突出。因此,众多园林工作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提出了不少比较成功的方法。例如,有应用种植牵花、炮仗花、葛藤等攀延植物覆盖的,也有搭建支架种植常规花草植物覆盖的,但是,尚未有成功地在华南沿海裸露岩石缝隙中种植乔木树种的案例。实践证明,上述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难于建成乔灌草相结合、持续稳定的植物群落的问题。
[0003] 申请人经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8、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1992 -2018、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1985-2018、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2018年版、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2018年版、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2018年版、中国公司产品数据库2018年版等数据库中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更多的是对台湾相思常规育苗、造林、管养等技术,以及台湾相思在森林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目前,尚无发现对华南沿海岩质地带种植台湾相思的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台湾相思,具有生长迅速,拥有固氮的根瘤菌,极耐干旱瘠薄,只要种植成活,就能在很少土壤的石头缝中正常生长,因此,其是华南地区荒山造林、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台湾相思属常绿乔木,树高在6-15米之间,枝灰色或褐色,无刺,小枝纤细,花金黄色,有微香,花期3-10月,花期长,能够形成特有的、黄花绿叶交互错落的美丽景观,是营造华南沿海裸露岩石地带优美城市景观的一种良好的植物材料。同时,台湾相思这一树种还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在以它为建群树种的群落中,能够包容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让包括藤本、花草等多种植物共存、共生,形成持续稳定的植物群落。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
[0006] 本发明提供的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是将原产中国台湾的含羞草科 (Mimosaceae)常绿乔木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Merr.)(别名:台湾柳、相思树、相思子、洋桂花等)种植在华南沿海岩质地带,解决了在沿海岩质地带 (石头缝宽为5-10cm)的特殊立地上和在沿海以裸露岩石为主(占80%以上)、土壤零星交错分布(占20%以下)的特殊立地上,大面积种植台湾相思困难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上述两种立地种植台湾相思后3年内的看护与营养管理方面的技术。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营养基质的制备:取赤红壤心土、园土、土杂肥和农用保水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09] (2)纸质营养袋的制备:将牛皮纸缝制封底的纸质袋平折打6-8个3mm的孔,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营养基质装入所述纸质袋中,即为纸质营养袋;
[0010] (3)种植穴的营造:包括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或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营造;
[0011] 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视原石缝的大小,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5-10)×10cm、深为10cm的种植穴;
[0012] 所述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营造: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 15×15cm、深为20cm的种植穴;
[0013] (4)台湾相思种植:包括点播种子的种植或营养袋育苗的种植;
[0014] (5)看护与营养管理:对步骤(4)点播种植和营养袋育苗种植的台湾相思维持3年的看护与营养管理。
[0015] 优选地,步骤(1)中,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营养基质包括赤红壤心土40%-45%、园土40%-46%、土杂肥8%-20%和农用保水剂 1%-3%。
[0016] 优选地,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营养基质包括赤红壤心土45%、园土45%、土杂肥8%、农用保水剂2%。
[0017] 优选地,所述赤红壤心土经打碎过40-60目筛,所述赤红壤心土含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的10-20%;所述园土经杀菌消毒,并打碎并过40-60目筛;所述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并打碎过40-60目筛。
[0018]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牛皮纸的型号为100g,所述牛皮纸的折叠长×宽规格选自5×10cm、6×10cm、7×10cm、8×10cm、9×10cm和10×10cm中的至少一种;装入所述纸质营养袋的所述营养基质的体积占所述纸质营养袋体积的80%。
[0019] 优选地,步骤(3)中,以挖和凿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种植穴,所述种植穴为圆形或方形,以备纸质营养袋或营养袋育苗塞进种植穴中,实现种植目的,所述种植穴的密度为株行距1×1m。
[002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往充分吸水后的步骤(2) 制备的纸质营养袋中点播3-5粒台湾相思种子,盖上厚度为5mm的锯末,将所述纸质营养袋移植到步骤(3)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穴中,并用赤红壤心土填满种植穴周边的缝隙,然后进行遮荫防晒处理;所述营养袋育苗的种植:用营养袋培育的台湾相思苗至高为20-25cm,剥去育苗塑料袋后,移入步骤(3)所述的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内,覆土压紧,然后进行遮荫防晒处理。
[0021]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点播种子的种植:采用浇灌的方式让纸质营养袋充分吸水,在充分吸水后而又不滴水时,点播经催芽至露白的台湾相思种子。所述营养袋育苗的种植为:应用常规的营养袋小苗高20-25cm,剥去育苗塑料袋,把营养土稍微捏紧后移入步骤(3)所述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内,扶正后填土,先填碎表土,分层踏实压紧,覆土比原苗根深2-3cm,最后覆盖1层松土;为了截留降水,回土时外沿要稍高。
[0022]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遮荫防晒处理为在种植穴上方插上树枝或覆盖杂草或覆盖遮阴网。
[0023] 优选地,步骤(5)中,对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维持3年看护与营养管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1个月内,每5天巡查1 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3个月内,每半个月巡查1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4个月至当年底内,每月巡查1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年底内,每3个月巡查1次;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3年,每3 个月巡查1次。
[0024] 优选地,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1个月内,巡查内容包括所点播的台湾相思种子的保存完整性、种子发芽情况和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并及时补充点播台湾相思种子、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3个月内,巡查内容包括小苗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第30天的前后5天,每穴撒施复合肥0.1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4个月至当年底内,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小苗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两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0.5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 年底内,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苗木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做好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三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10g 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3年,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苗木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做好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三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20g一次。
[0025] 优选地,所述台湾相思的种植时间为春季或初夏。
[0026] 优选地,所述沿海岩质地带为坡度小于70度、能开掘种植穴长和宽均为 5-15cm,深度为10-20cm的沿海岩质地带。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8] (1)本发明提供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因台湾相思作为建群树种能够形成乔灌草结合、持续稳定的植物群落;
[0029] (2)本发明提供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在华南沿海岩质地带能成功种植常绿乔木台湾相思,为在华南沿海岩质的特殊立地开展园林绿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0030] (3)本发明提供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解决了在沿海岩质地带(石头缝宽为5-10cm以上)的特殊立地上和在沿海以裸露岩石为主(占 80%以上)、土壤零星交错分布(占20%以下)的特殊立地上,大面积种植台湾相思的困难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上述两种立地种植台湾相思后3年内的看护与营养管理方面的技术;
[0031] (4)本发明提供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中所用的营养基质配方,对台湾相思种子点播或营养袋苗造林的存苗率和生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3] 实施例1
[0034]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15%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60目筛)45%、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40 目粗筛)46%、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40目筛)8%、农用保水剂1%,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36] (2)纸质营养袋的制备:将折叠长×宽为5×10cm的型号为100g的牛皮纸缝制的封底纸质袋平折打6个3mm的孔,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营养基质装入所述纸质袋至纸质袋体积的80%,即为纸质营养袋;
[0037] (3)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以挖掘和凿穴相结合的方式,在原有石缝处,营造长×宽为6×10cm、深为10cm的方形或圆形种植穴;
[0038] (4)台湾相思种子的点播种植:采用多次浇灌的方式,将步骤(2)制备的纸质营养袋充分吸水后,而又不滴水时,点播经催芽至露白的台湾相思种子5 粒,然后盖上锯末5mm,以防晒保湿,将点播种子后的纸质营养袋移植到适宜的种植穴里,并用赤红壤心土填满种植穴周边的缝隙,以便促进苗木尽快向石缝周边扎根生长,在种植穴上方插树枝以防晒和保湿;
[0039] (5)看护与营养管理:对步骤(4)点播种植的台湾相思种子维持3年的看护与营养管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1个月内,巡查内容包括所点播的台湾相思种子的保存完整性、种子发芽情况和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并及时补充点播台湾相思种子、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3个月内,巡查内容包括小苗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第30天的前后5天,每穴撒施复合肥0.1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4个月至当年底内,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小苗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两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0.5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2年底内,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苗木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做好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三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10g一次,并浇水至种植穴湿透;所述台湾相思种子点播移植后的第3年,巡查内容包括台湾相思苗木生长情况、种植穴的湿度情况,及时做好浇水保湿和防止病虫害,并在每隔三个月的前后5天内,每穴撒施复合肥20g一次。
[0040] 实施例2
[0041]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10%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60目筛)45%、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60 目筛)45%、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60目筛)8%、农用保水剂2%,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43] (2)纸质营养袋的制备:将型号为100g牛皮纸缝制成封底的折叠长×宽为 6×10cm的纸质袋,平折打6个3mm的孔,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营养基质装入所述纸质袋至纸质袋体积的80%,即为纸质营养袋;
[0044] (3)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以挖掘和凿穴相结合的方式,在原有石缝处,营造长×宽为5×10cm、深为10cm的圆形种植穴;
[0045] (4)台湾相思种子的点播种植:采用多次浇灌的方式,让步骤(2)制备的纸质营养袋中的营养基质充分吸水,而又不滴水时,点播经催芽至露白的台湾相思种子3粒,然后盖上锯末5mm,以防晒保湿,将点播种子后的纸质营养袋移植到适宜的种植穴里,并用赤红壤心土填满种植穴周边的缝隙,以便促进苗木尽快向石缝周边扎根生长,在种植穴上方覆盖杂草以防晒和保湿;
[0046] (5)看护与营养管理:同实施例1。
[0047] 实施例3
[0048]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20%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50目筛)45%、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50 目筛)44%、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50目筛)8%、农用保水剂3%,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50] (2)纸质营养袋的制备:将型号为100g牛皮纸缝制成的折叠长×宽为 7×10cm的封底纸质袋,平折打6个3mm的孔,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营养基质装入所述纸质袋至纸质袋体积的80%,即为纸质营养袋;
[0051] (3)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以挖掘和凿穴相结合的方式,在原有石缝处,营造长×宽为10×10cm、深为10cm的圆形种植穴;
[0052] (4)台湾相思种子的点播种植:采用多次浇灌的方式,让步骤(2)制备的纸质营养袋充分吸水,当纸质营养袋中的营养基质充分吸水后,而又不滴水时,点播经催芽至露白的台湾相思种子4粒,然后盖上锯末5mm,以防晒保湿,将点播种子后的纸质营养袋移植到适宜的种植穴里,并用赤红壤心土填满种植穴周边的缝隙,以便促进苗木尽快向石缝周边扎根生长,在种植穴上方覆盖遮阴网以防晒和保湿;
[0053] (5)看护与营养管理:同实施例1。
[0054] 实施例4
[0055]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20%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60目筛)45%、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60 目筛)47%、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60目筛)8%,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57] (2)纸质营养袋的制备:将型号为100g的牛皮纸缝制封底的折叠长×宽为 8×10cm的纸质袋,平折打8个3mm的孔,然后将步骤(1)制备的营养基质装入所述纸质袋至纸质袋体积的80%,即为纸质营养袋;
[0058] (3)点播种子的种植穴营造:以挖掘和凿穴相结合的方式,在原有石缝处,营造长×宽为5×10cm、深为10cm的圆形种植穴。
[0059] (4)台湾相思种子的点播种植:采用多次浇灌的方式,让步骤(2)制备的纸质营养袋充分吸水后,当纸质营养袋中的营养基质充分吸水,而又不滴水时,点播经催芽至露白的台湾相思种子5粒,然后盖上锯末5mm,以防晒保湿,将点播种子后的纸质营养袋移植到适宜的种植穴里,并用赤红壤心土填满种植穴周边的缝隙,以便促进苗木尽快向石缝周边扎根生长,在种植穴上方覆盖遮阴网。
[0060] (5)看护与营养管理:同实施例1。
[0061] 实施例5
[0062]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3]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10%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60目筛)40%、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40 目筛)40%、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40目筛)19%、农用保水剂1%,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64] (2)营养袋苗的培育参照常规进行;
[0065] (3)放置育苗营养袋苗的种植穴营造: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 15×15cm、深为20cm的种植穴;
[0066] (4)营养袋育苗的种植:用营养袋培育的台湾相思苗至高为20cm,剥去育苗塑料袋后,移入步骤(3)所述的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内,扶正后填土,先填碎表土,分层踏实压紧,覆土比原苗根深2cm,最后覆盖1层松土,在种植穴上方覆盖杂草以防晒和保湿,为了截留降水,回土时外沿要稍高;
[0067] (5)看护与营养管理:同实施例1。
[0068] 实施例6
[0069]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0]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10%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60目筛)40%、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50 目筛)40%、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50目筛)18%、农用保水剂2%,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71] (2)营养袋苗的培育参照常规进行;
[0072] (3)放置育苗营养袋苗的种植穴营造: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 15×15cm、深为20cm的种植穴;
[0073] (4)营养袋育苗的种植:用营养袋培育的台湾相思苗至高为20-25cm,剥去育苗塑料袋后,移入步骤(3)所述的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内,扶正后填土,先填碎表土,分层踏实压紧,覆土比原苗根深2cm,最后覆盖1层松土,在种植穴上方插树枝以防晒和保湿,为了截留降水,回土时外沿要稍高;
[0074] (5)看护与营养管理:同实施例1。
[0075] 实施例7
[0076]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7]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10%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60目筛)40%、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40 目筛)40%、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50目筛)17%、农用保水剂3%,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78] (2)营养袋苗的培育参照常规进行;
[0079] (3)放置育苗营养袋苗的种植穴营造: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 15×15cm、深为20cm的种植穴;
[0080] (4)营养袋育苗的种植:用营养袋培育的台湾相思苗至高为20-25cm,剥去育苗塑料袋后,移入步骤(3)所述的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内,扶正后填土,先填碎表土,分层踏实压紧,覆土比原苗根深3cm,最后覆盖1层松土,在种植穴上方插树枝以防晒和保湿,为了截留降水,回土时外沿要稍高。
[0081] (5)看护与营养管理:同实施例1。
[0082] 实施例8
[0083]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种华南沿海岩质地带台湾相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4] (1)营养基质的制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取沙重量为赤红壤心土重量10%的赤红壤心土(打碎并过60目筛)40%、园土(经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50 目筛)40%、土杂肥(经腐熟、杀菌消毒处理和打碎并过50目筛)20%,将其混合并搅拌均匀,即为营养基质;
[0085] (2)营养袋苗的培育参照常规进行;
[0086] (3)放置育苗营养袋苗的种植穴营造:利用原有的石头缝营造出长×宽为 15×15cm、深为20cm的种植穴;
[0087] (4)营养袋育苗的种植:用营养袋培育的台湾相思苗至高为20-25cm,剥去育苗塑料袋后,移入步骤(3)所述的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内,扶正后填土,先填碎表土,分层踏实压紧,覆土比原苗根深2cm,最后覆盖1层松土,在种植穴上方插树枝以防晒和保湿,为了截留降水,回土时外沿要稍高。
[0088] (5)看护与营养管理:同实施例1。
[0089] 实验例1
[0090] 本实验例为本发明实施例1-4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台湾相思1个月、2个月、半年和1年后的存苗率。
[0091] 实施例1-4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台湾相思1个月、2个月、半年和1年后,分别调查统计40个种植穴(每个实施例对应10个种植穴)的存苗率,通过存苗率的实验结果来判断实施例1-4的不同营养基质对台湾相思存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1。
[0092] 表1不同营养基质对点播台湾相思存苗率的影响
[0093]
[0094]
[0095] 从上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营养基质种植台湾相思的存苗率最高,其次是实施例1的存苗率较高,实施例4的存苗率最低。由此说明,用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营养基质和种植方法种植台湾相思,存苗率高;表1 中的1年生存苗率,实施例1-4分别为80%、90%、90%和0,其中实施例4的营养基质没有保水剂,可见,保水剂对种植台湾相思的存苗率有促进作用。
[0096] 实验例2
[0097] 本实验例是比较营养袋的大小对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生长的影响。以折叠长×宽10×5cm、10×8cm、10×10cm、10×15cm的纸质营养袋种植40株台湾相思,每个规格大小的纸质营养袋10株,其种植方法除了纸质营养袋的大小不同之外,其他均同实施例2。
[0098] 表2种植穴(营养袋)大小对点播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生长的影响
[0099]
[0100] 由上表2的实验结果可知,在试验的范围内,种植穴(营养袋)大小对点播种植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变化。
[0101] 实验例3
[0102] 本实验例调查观测40株不同营养看护管理对点播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的生长影响,4种处理,分别为规范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看护与营养管理)、偶尔缺水、不施肥和不浇水,每个处理10株台湾相思,本实验例种植台湾相思的方法除看护与营养管理步骤不同外,其他步骤均同实施例2。
[0103] 表3管护措施对点播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的生长影响
[0104]
[0105]
[0106] 由上表3可知,应用上述规范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看护与营养管理)的3 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为86.0%,平均苗高为86.3cm,最高的树高达 123cm;采用上述方法、但偶尔缺水的3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为60.0%,平均苗高只有70.0cm,最高树高只有85.3cm;不施肥的3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76%,平均苗高只有65.1cm,最高树高只有80.8cm;而不浇水措施的3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为零。可见选用本发明所述的看护与营养管理的方法存苗率和高生长最高,尤其适时浇水和定期施肥,是关键的技术措施。
[0107] 实验例4
[0108] 本实验例为本发明实施例5-8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台湾相思1个月、半年和 1年后的存苗率。
[0109] 实施例5-8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台湾相思1个月、半年和1年后,分别调查统计40个种植穴(每个实施例对应10个种植穴)的存苗率,通过存苗率的实验结果来判断实施例5-8的不同营养基质对台湾相思存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4。
[0110] 表4不同基质配方营养袋苗造林对台湾相思存苗率的影响
[0111] 基质配方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1个月存苗率 100 100 100 90
半年存苗率 94 100 100 70
1年生存苗率 90 99 99 60
[0112] 从上表4可以看出,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营养基质种植台湾相思的存苗率最高,其次是实施例5的营养基质,实施例8的存苗率最低。由此说明,用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营养基质和种植方法种植台湾相思,存苗率高;表4中的1年生存苗率,实施例5-8分别为90%、99%、99%和60%,其中实施例8的营养基质没有保水剂,可见,保水剂对种植台湾相思的存苗率有促进作用。
[0113] 实验例5
[0114] 本实验例是比较种植穴的大小对营养袋苗造林的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生长的影响。分别为15×15×20cm、20×20×20cm、30×30×25cm、30×30×30cm的种植穴,采用营养袋苗种植台湾相思40穴,每个规格大小的种植穴10株,开穴密度一般控制在株行距1×1m左右,视石缝情况和工程造价而适当增减。其种植方法除了种植穴的大小不同之外,其他均同实施例6。
[0115] 表5种植穴大小对营养袋苗造林的台湾相思未成林生长的影响(单位:cm)[0116]
[0117] 由表5的实验结果以及实际应用可知,在试验的范围内,种植穴大小对营养袋苗造林的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从成本上考虑,本发明推荐放置育苗营养袋的种植穴营造,长×宽为15×15cm、深20cm的圆形或者方形种植穴。
[0118] 实验例6
[0119] 本实验例调查观测40株不同营养看护管理对营养袋苗种植的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的生长影响,4种处理,分别为规范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看护与营养管理)、偶尔缺水、不施肥和不浇水,每个处理10株台湾相思,本实验例种植台湾相思的方法除看护与营养管理步骤不同外,其他步骤均同实施例6。
[0120] 表6管护措施对营养袋苗造林的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生长的影响
[0121]
[0122]
[0123] 由上表3可知,应用上述规范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看护与营养管理)对营养袋苗造林的台湾相思未成林期的生长影响明显。本发明所述的看护与营养管理的3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为94.0%,平均苗高为142.0cm,最高的树高达183cm;采用上述方法、但偶尔缺水的3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为70.0%,平均苗高只有98.5cm,最高树高只有121.5cm;采用上述方法、但不施肥的3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76%,平均苗高只有88.5cm,最高树高只有102.3cm;而不浇水措施的3年生未成林台湾相思林分存苗率仅为24%,平均苗高只有40.1cm,最高树高也只有62.3cm。可见选用本发明所述的看护与营养管理的方法存苗率和高生长最高,尤其适时浇水和定期施肥,是关键的技术措施。
[0124] 本发明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在华南沿海岩质地带中种植台湾相思,而且,在上述地带种植海南大头茶(GordoniahainanensisH.T.Chang)、杨梅(Myricarubra (Lour.)S.et Zucc.)、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Cunn.ex  Benth.)、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 Champ.)、红荷木(SchimawallichiiChoisy)、高山榕(Ficusaltissima Blume)、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等耐干旱瘠薄树种也可参照应用本方法。
[0125]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