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风能 / 风力发电场 / 风力发电机组 / 塔架 / 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

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

阅读:560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塔架 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端与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外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外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五 旋转接头 与快速接头连接,由液压驱动 泵 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折叠伸缩以带动快速接头位于不同 基础 水 位上。本实用新型运用四 连杆 机构 运动及液压传动原理,将传统装卸臂的内臂单一构件由拆分为二级以上构件,构件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进行连接,并可实现折叠伸缩功能,提高装卸臂的 覆盖 范围。,下面是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顶端与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外臂(3)的一端连接,所述外臂(3)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旋转接头(4)与快速接头(5)连接,由液压驱动(7)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折叠伸缩以带动快速接头(5)位于不同基础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段内臂和多个旋转接头,所述多段内臂之间分别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位于最前端的内臂通过旋转接头与外臂(3)的一端连接,位于最后端的内臂通过旋转接头分别与立柱(1)顶端、配重(2.8)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接头(2.1)、第二旋转接头(2.2)、第三旋转接头(2.3)、第四旋转接头(2.4),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1)、第二旋转接头(2.2)通过第一内臂(2.5)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接头(2.2)、第三旋转接头(2.3)通过第二内臂(2.6)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接头(2.3)、第四旋转接头(2.4)通过第三内臂(2.7)连接,所述第四旋转接头(2.4)分别与立柱(1)顶端、配重(2.8)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1)还与外臂(3)的一端连接。

说明书全文

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装卸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其可以适应不同LNG运输船型及内河高低位落差,应用于长江内河LNG直立式接卸码头。

背景技术

[0002] 为积极推动气化长江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促进液化天然气(L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多元化的供应方式,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在长江内河上布局LNG接卸码头及接收站。
[0003] 与沿海码头相比,LNG在长江内河的水运接卸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0004] (1)长江内河需要适应广泛的LNG运输船型
[0005] 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岸线资源,长江下游近海口LNG接卸码头既要能接卸一程转运的大型LNG海进江船舶(通常在8万方以上),又需要满足适应二程转运的LNG长江运输船舶(6千方~4万方)的装船功能,这样对LNG装卸臂的船型适应范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0006] (2)长江内河水位落差较大
[0007]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位落差通常在10m以上。LNG接卸若采用利用制趸船的浮式码头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若采用直立式码头,适应大范围水位落差的LNG接卸设施-LNG装卸臂是主要的技术难点。发明内容
[0008]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应多级LNG运输船舶及高水位落差的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应用于长江内河LNG直立式接卸码。
[0010] (二)技术方案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2] 设计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端与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外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外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旋转接头与快速接头连接,由液压驱动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折叠伸缩以带动快速接头位于不同基础水位上。
[0013]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段内臂和多个旋转接头,所述多段内臂之间分别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位于最前端的内臂通过旋转接头与外臂的一端连接,位于最后端的内臂通过旋转接头分别与立柱顶端、配重连接。
[0014]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接头、第二旋转接头、第三旋转接头、第四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第二旋转接头通过第一内臂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第三旋转接头通过第二内臂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接头、第四旋转接头通过第三内臂连接,所述第四旋转接头分别与立柱顶端、配重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接头还与外臂的一端连接。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统装卸臂的外臂、内臂均为单一部件,导致装卸臂覆盖范围有限。为提高装卸臂的覆盖范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运用四连杆机构运动及液压传动原理,将传统装卸臂的内臂单一构件由拆分为二级以上构件,构件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进行连接,并可实现折叠伸缩功能。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的包络线覆盖范围位于基准水位1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的包络线覆盖范围位于基准水位2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的包络线覆盖范围位于基准水位3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立柱1,第一旋转接头2.1,第二旋转接头2.2,第三旋转接头2.3,第四旋转接头2.4,第一内臂2.5,第二内臂2.6,第三内臂2.7,配重2.8,外臂3,第五旋转接头4,快速接头5,塔架6,液压驱动泵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如图1所示,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顶端与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外臂3的一端连接,所述外臂3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旋转接头4与快速接头5连接,由液压驱动泵7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折叠伸缩以带动快速接头5位于不同基础水位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接头2.1、第二旋转接头
2.2、第三旋转接头2.3、第四旋转接头2.4,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1、第二旋转接头2.2通过第一内臂2.5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接头2.2、第三旋转接头2.3通过第二内臂2.6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接头2.3、第四旋转接头2.4通过第三内臂2.7连接,所述第四旋转接头2.4分别与立柱1顶端、配重2.8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1还与外臂3的一端连接。
[0024] 传统装卸臂的外臂、内臂均为单一部件,导致装卸臂覆盖范围有限。为提高装卸臂的覆盖范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运用四连杆机构运动及液压传动原理,将传统装卸臂的内臂单一构件由拆分为二级以上构件,构件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进行连接,并可实现折叠伸缩功能。整个装卸臂在应用时,第一旋转接头2.1、第二旋转接头2.2、第三旋转接头2.3、第四旋转接头2.4、第一内臂2.5、第二内臂2.6、第三内臂2.7与塔架
6连接并在塔架内活动,装卸臂的自重及瞬间载荷由塔架6来承受,管道本身只承受流体的重,并在塔架6的支撑结构上进行滑动,能更好地适应在超低温条件下工作时因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变形。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如下所示:
[0025] 塔架6基础固定在直立式码头平台上,塔架内设置可驱动内臂伸缩以使得快速接头(5)位于不同基础水位上的液压驱动泵7并具备连接定装置,根据不同的水位高度,可以设计并调整液压驱动泵7的液压油缸行程,再根据不同的行程,设计并确定装卸臂的包络线覆盖范围,如图2-4所示。其中,装卸臂重量由塔架6来进行承受。塔架6上可以设置供人行、操作、机械设备安装及氮气瓶放置的平台、楼梯,辅助人员对LNG装卸臂进行维护、旋转接头进行氮封等操作。
[0026]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