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风能 / 冲刷防护 / 泥石流隧道

泥石流隧道

阅读:426发布:2021-03-23

专利汇可以提供泥石流隧道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石流隧道,它包括洞室,其位于泥石流沉积区内稳定泥石 流体 内,其顶部在泥石流设计冲刷深度以下2-3m,洞室的进口段和出口段位于泥石流沉积区外;洞室的纵断面底部中部微向上凸;洞室的横断面底部中高边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公路穿越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的重大技术难题,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防护,消除了公路因泥石流造成的交通中断,在泥石流活动期间仍可保证公路交通连续有序进行,消除了泥石流对公路构 建筑物 的毁损,节约了公路构建筑物的泥石流毁损恢复 费用 。,下面是泥石流隧道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泥石流隧道,包括洞室(1),其特征在于:洞室(1)位于泥石流沉 积区内稳定泥石流体(5-1)内,其顶部在泥石流设计冲刷深度以下2-3M, 洞室(1)的进口段和出口段位于泥石流沉积区外;洞室(1)的纵断面底部 中部微向上凸;洞室(1)的横断面底部中高边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隧道,其特征在于:洞室(1)的纵断 面顶部线可为平,也可进出口两端微向上凹;洞室(1)的横断面顶部可 为向下凹的曲顶,也可为平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流隧道,其特征在于:在洞室(1)的进 口段和出口段顶部设置侧墙(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石流隧道,其特征在于:洞室(1)临河流 或深谷(7)一侧外部增加辅助侧向受支撑体(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石流隧道,其特征在于:洞室(1)内部设 置排水设施(4)。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石流的防治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泥石流隧道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泥石流灾害极其发育。随着我国西部交通基础 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泥石流日益成为制约公路建设、养护及交通运输的关 键问题。我国西部省市区公路沿线发育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2万余条,常常 造成公路交通长时间中断,如国道318线(川藏线)每年因为流石流中断交 通3-6个月,国道217线新疆天山段公路每年因此断道1-3个月。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为泥石流造成的公路直接经济损失达50-80 亿元,间接经济损失可超过千亿元,并直接影响着多条国防干线的畅通。
近10年来,国内外在泥石流防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比较系统地 构建了泥石流拦截、排导工程体系,通过控制源、物源的工程及非工程技 术体系,成功地开发了拦渣坝、排导槽、导流槽、导流堤、渡槽、淤积坝等 防治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主要适用于泥石流流域面积小于5km2,泥石流冲 击在1000KN以下、淤积厚度不超过5M的中小型泥石流,对于规模较大的 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目前的防治技术难于奏效,这也是目前我国公路泥石 流病害仍然极其严重的根本原因。我国西部穿越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的公路 里程累计数百公里,在泥石流暴发期间,泥石流首先是毁损现有公路构建筑 物,然后在道路所在区域发生严重淤积,淤积厚度常常超过5M。
对于此类泥石流,交通部目前只能是加强观测,泥石流暴发期间限制 人、车通行,在泥石流停息后清除公路位置的泥石流堆积体、恢复公路构建 筑物,进行恢复公路交通。对于方量太大、难于清除的泥石流,则在泥石流 停息后的泥石流体表面建造临时便道恢复交通运输。
总之,目前对大型及特大型的公路泥石流尚无有效的治理方法,治理大 型及特大型泥石流病害是我国西部公路建设重大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而开发的泥石流防治技术,是通 过在泥石流体内建造泥石流隧道来达到防治泥石流病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 是由以下方案来实现的:泥石流隧道,包括洞室,其位于泥石流沉积区内稳 定泥石流体内,其顶部在泥石流设计冲刷深度以下2-3M,洞室的进口段和出 口段位于泥石流沉积区外;洞室的纵断面底部中部微向上凸,其横断面底部 中高边低。
洞室的纵断面顶部线可为水平,也可进出口两端微向上凹;洞室的横断 面顶部可为向下凹的曲顶,也可为平顶;在洞室的进口段和出口段顶部设置 侧墙;洞室临河流或深谷一侧外部增加辅助侧向受力支撑体;洞室内部设置 排水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公路穿越大型及特大型泥石流的重大技术 难题,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防护,有效解决泥石流与公路交通之间不可调和的 矛盾,消除了公路因泥石流造成的交通中断,在泥石流活动期间仍可保证公 路交通连续有序进行;消除了泥石流对公路构建筑物的毁损,节约了公路构 建筑物的泥石流毁损恢复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泥石流隧道平面图;
图2为图1泥石流隧道的纵(A-A`)断面图;
图3为图1泥石流隧道的横(B-B`)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泥石流体5一般沉积在山体6前,从上至下形成扇形的泥石 流沟,其扇边界朝向河流或山谷7。参见图3,图中点划线为泥石流设计冲 刷深度。泥石流体5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稳定泥石流体5-1,即图中 点划线的下部,一部分为运动泥石流体5-2,即图中点划线的上部。泥石流 隧道,包括洞室1,洞室1位于泥石流沟山前地带沉积区内稳定泥石流体5-1 内,其顶部在泥石流设计冲刷深度以下2-3M,洞室1的进口段和出口段位于 泥石流沉积区外;洞室1的纵断面底部中部微向上凸;洞室1的横断面底部 中高边低。
洞室1的纵断面顶部线可为水平,也可进出口两端微向上凹;洞室1的 横断面顶部可为向下凹的曲顶,也可为平顶;在洞室1的进口段和出口段顶 部设置侧墙2;洞室1临河流或深谷7一侧外部增加辅助侧向受力支撑体3; 洞室1内部设置排水设施4。
泥石流体5从泥石流隧道顶部横向翻越,公路、管线或人畜等从泥石流 隧道内穿越泥石流沟,在泥石流活动期间仍可保证泥石流隧道内的公路交 通、人畜交通及管线运输可以以连续、安全、有效进行。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