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风能 / 冲刷防护 / 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阅读:222发布:2021-03-21

专利汇可以提供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其步骤为:(1)将有机 硅 先驱体溶液 真空 浸渍 碳 纤维 织物,然后将浸渍好的 碳纤维 织物铺入 石墨 模具中,模压后交联得到坯体,裂解脱模后得到预成型体;(2)有机硅 聚合物 以二 甲苯 为 溶剂 制成先驱体溶液,通过真空或加压浸渍进入构件孔隙,然后在高温下裂解;(3)热防护板 密度 达到1.60g/cm3以上后采用泥浆浸渍-裂解;(4)以聚硅 氧 烷为先驱体,以二乙烯基苯为 固化 剂配置成溶液,以此溶液 真空浸渍 热防护板,然后再在烘箱中固化得成品。本方法具有设备要求简单、制备周期短、产品适合批量生产,批次量性好、产品性能优异等优点。,下面是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预成型体的制备:将有机先驱体溶液真空浸渍纤维织物,然后将浸渍好 的碳纤维织物铺入石墨模具中,模压后交联得到坯体,裂解脱模后得到预成型体;
(2)热防护板致密化:有机硅聚合物以二甲苯溶剂制成先驱体溶液,先驱体质量 浓度控制在40~80%,先驱体溶液通过真空或加压至4~20MPa浸渍进入构件孔隙,然后 在高温下裂解,裂解温度控制在800~1600℃;此浸渍裂解过程需重复5~10个周期;
(3)泥浆浸渍裂解处理:热防护板密度达到1.60g/cm3以上后采用泥浆浸渍—裂解, 泥浆由先驱体、溶剂、SiC微粉球磨得到,其中,先驱体可以是聚碳硅烷或聚硅烷,溶 剂可以是二乙烯基苯或二甲苯,三者的质量比为30~50∶30~50∶20~30,浸渍过程同 样采用真空浸渍或加压至4~20MPa浸渍,裂解温度控制在800~1600℃;重复此过程2~ 6次;
(4)后处理:以聚硅氧烷为先驱体,以二乙烯基苯为固化剂配置成溶液,两者质量 比控制在1.5~2.5∶1,以此溶液真空浸渍热防护板,然后再在烘箱中固化,固化温度控 制在100~300℃,固化时间控制在2~12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预成型体的具体制备工艺为:将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 置成溶液,真空浸渍二维或三维碳纤维织物,将浸渍好的碳纤维织物铺入模具中,在 压机上3~5MPa压下模压成坯体,交联后裂解,裂解温度控制在800~1600℃,脱 模得到Cf/SiC预成型体,脱模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清理维护以便下次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聚合物先驱体为聚碳硅烷或聚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裂解升温速度控制在20~5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为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采用聚丙烯氰基碳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预成型体为板状构件或复杂形状构件。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热结构材料的制备。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以有机聚合物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连续纤 维织物增强碳化硅(Cf/SiC)复合材料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防护是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许多领域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应用环境不同,热防 护的方法和热防护材料的选择也不一样。在诸多应用环境中,最为苛刻的一类是热防护 系统在经受高温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速气流(粒子)的冲刷。但这类应用环境很多,如固 发导弹武器平台热防护系统、高超声速飞行器面(包括翼板、空气前缘、鼻锥等)、 航天飞机表层热防护系统、冲压发动机热防护壁面等。

以固发导弹武器平台热防护系统为例,固发导弹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造价较 低、机动性好、发射准备时间短、生存能较强、便于使用等优点,是战略战术导弹的 发展方向。固体导弹发射时,固体推进剂燃烧放出的燃气温度高达3000℃以上,燃气流 速也达到1000m/s以上,而且燃气中固体粒子含量较高,这对武器平台的耐高温抗粒子 冲刷等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的武器平台很难适应这样苛刻的环境,因此有必要 对其实施热防护。目前一般采用涂覆树脂的方法进行防护,明显存在抗烧蚀性能差、热 导率较高等问题,热防护效果较差。而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 强和高韧性、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能较好满足耐高温抗粒子冲刷热防护材料的 使用要求。

目前,以Cf/SiC为代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和有机硅先 驱体浸渍裂解两种方法。而无论哪种工艺,所制备Cf/SiC复合材料均成本很高,这极大 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作为热防护材料使用,用量较大,对材料的成本也提出了一定的 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有机硅先驱体为原料,以连续碳纤维织物为增强相, 采用PIP工艺制备出力学性能好,表面平整,耐候性好,耐高温抗冲刷性能好,成本较 低的先驱体法制备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预成型体的制备:将有机硅先驱体溶液真空浸渍碳纤维织物,然后将浸渍好 的碳纤维织物铺入石墨模具中,模压后交联得到坯体,裂解脱模后得到预成型体,由 于坯体裂解时易产生变形,因此坯体必须裂解后才脱模以保证Cf/SiC热防护板的平整 度;

(2)热防护板致密化:有机硅聚合物以二甲苯溶剂制成先驱体溶液,先驱体质量 浓度控制在40~80%,先驱体溶液通过真空或加压浸渍进入构件孔隙,然后在高温下裂解, 裂解温度控制在800~1600℃;此浸渍裂解过程需重复5~10个周期;

(3)泥浆浸渍裂解处理:热防护板密度达到1.60g/cm3以上后采用泥浆浸渍-裂解, 泥浆由先驱体、溶剂、SiC微粉球磨得到,其中,先驱体可以是聚碳硅烷或聚硅烷,溶 剂可以是二乙烯基苯或二甲苯,三者的质量比为(30~50)∶(30~50)∶(20~30), 浸渍过程同样采用真空浸渍或加压浸渍,裂解温度控制在800~1600℃;重复此过程2~ 6次;

(4)后处理:以聚硅氧烷为先驱体,以二乙烯基苯为固化剂配置成溶液,两者质量 比控制在(1.5~2.5)∶1,以此溶液真空浸渍热防护板,然后再在烘箱中固化,固化温 度控制在100~300℃,固化时间控制在2~12小时。

所述预成型体的具体制备工艺为:将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置成 浆料,真空浸渍碳纤维织物(二维或三维碳纤维织物),将浸渍好的碳纤维织物铺入 模具中,在压机上3~5MPa压力下模压成坯体,交联后裂解,脱模得到Cf/SiC预成型 体,脱模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清理维护以便下次使用。

所述有机硅聚合物先驱体为聚碳硅烷或聚硅氧烷,溶剂为二甲苯。

裂解升温速度控制在20~50℃/min。

增强纤维为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采用聚丙烯氰基碳纤维。

本方法既适用于板状构件的制备,也可以适用于复杂形状构件的制备;既适用于热 防护材料的制备,也可以适用于热结构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以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Cf/SiC复合材料热防护板,为了提高材料的致密 度和力学性能,结合真空浸渍和加热加压浸渍工艺,真空浸渍设备简单,适合浸渍低粘 度先驱体溶液;而对于粘度较大的先驱体,在浸渍先驱体溶液时施加一定的压力(4~ 20MPa),可以使先驱体尽可能多的浸渍入材料并转化为陶瓷基体。

为了使先驱体转化为陶瓷,浸渍先驱体的热防护板在高温下裂解,裂解温度控制在 800~1600℃;同时为了缩短制备周期,采用较快的裂解升温速率(20~50℃/min)以 缩短制备周期,减少纤维在高温下经历的时间,提高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本发 明具有如下优点:

(1)设备要求简单:整个过程主要涉及到的设备包括真空和高压浸渍装置、高温裂 解炉和高压釜等设备。制备过程对设备无腐蚀,对环境无污染。

(2)制备周期短:本发明技术制备Cf/SiC复合材料热防护板的周期不超过20天。

(3)产品适合批量生产,批次性好:本发明采用液相浸渍工艺,可以充分实现产品 性能的均匀性。同时,浸渍和裂解均可以一次处理多个样品,一方面可以实现批量生产, 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产品批次的质量。

(4)产品性能优异:本发明制备的Cf/SiC热防护板,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包括:

a)热防护板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大于600MPa,断裂韧性大于27MPa·m1/2。

b)热防护板具有较好的高温抗热震性能:经历10次1300℃←→20℃热震后弯曲 强度保留率≥80%。

c)热防护板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经抗氧化处理后,在空气中1500℃下氧 化10分钟,强度保留率均大于98%。

d)热防护板具有较好的抗烧蚀性能:采用氧乙炔焰测试(参照GJB-96 323A标准), 材料的质量烧蚀率为1.57×10-3g/s。

e)热防护板材料具有较好的热性能:通过测试和计算,常温下材料的热导率为 1.59W/m·K。材料的热导率较低,适合作为热防护材料使用。

f)热防护板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材料在空气中放置180天材料强度保留率接 近100%。

g)热防护板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抗冲刷能力:热防护板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气流冲刷 能力,在高温气流冲刷环境考核后Cf/SiC热防护板结构保持完整,表面光滑,无明显烧 蚀痕迹;热防护板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抗粒子冲刷能力,在高温粒子冲刷环境考核后Cf/SiC热防护板结构均保持完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

(1)制备Cf/SiC预成型体:将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置成溶液, 以溶液真空浸渍裁好的二维碳纤维织物,浸渍60min后将碳纤维织物取出铺入石墨模 具中,在5MPa下模压10min,在烘箱中120℃交联固化4小时后再在高温裂解炉中1000 ℃裂解,脱模得到Cf/SiC预成型体,脱模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清理以便下次使用。预成 型体密度为1.04g/cm3。

(2)将聚碳硅烷、二甲苯按质量比50∶50配置成溶液,以此溶液真空浸渍Cf/SiC热防护板,然后高温裂解,裂解温度控制在1000℃。反复7次浸渍裂解过程使密度达到 1.71g/cm3。

(3)将聚碳硅烷、二甲苯、SiC微粉按质量比30∶50∶20配置成浆料,以泥浆继续 真空和高压浸渍Cf/SiC热防护板,然后1000℃裂解。反复4次浸渍裂解过程使密度接近 1.96g/cm3。

(4)将聚硅氧烷和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制成溶液。然后通过真空浸渍,最 后在烘箱中120℃交联固化4小时。清除表面的多余固化产物得到2D Cf/SiC热防护板。

地面试车考核1:

(1)工况:采用75mm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中固体含量15wt%,时间3s。热 防护板与燃气方向垂直,距离发动机出口25mm。实际考核中,接触热防护板的燃气温度 约为1500K,燃气流速约为1000m/s。

(2)考核结果:热防护板结构保持完整,但由于热防护板与发动机出口较近,燃气 中含有较多固体粒子,热防护板考核时受到较严重的粒子冲刷,热防护板考核完成后最 大烧蚀冲刷深度达到0.72mm。

地面试车考核2:

(1)工况:采用液氧/油双组元发动机,热防护板与气流方向相同。接触热防护 板的燃气温度约为1300K,燃气流速约为800m/s。

(2)考核结果:热防护板结构保持完整,表面无明显烧蚀冲刷痕迹。

地面试车考核3:

(1)工况:采用液氧/煤油双组元发动机,热防护板与气流方向相同。接触热防护 板的燃气温度约为2200K,燃气流速约为1200m/s。

(2)考核结果:热防护板结构发生破坏,出现分层。

实施例2:

制备:

(1)制备Cf/SiC预成型体:将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置成溶液, 以溶液真空浸渍三维碳纤维编织物,浸渍60min后将碳纤维织物取出铺入石墨模具中, 在5MPa下模压10min,在烘箱中120℃交联固化4小时后再在高温裂解炉中1000℃裂 解,脱模得到Cf/SiC预成型体,脱模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清理以便下次使用。预成型体 密度为1.14g/cm3。

(2)将聚碳硅烷、二甲苯按质量比60∶40配置成溶液,以此溶液加压浸渍Cf/SiC热防护板,浸渍压力控制在4MPa,然后再1000℃高温裂解。反复7次加压浸渍裂解过程 使密度达到1.78g/cm3。

(3)将聚碳硅烷、二甲苯、SiC微粉按质量比30∶50∶20配置成浆料,以泥浆继 续高压浸渍Cf/SiC热防护板,浸渍压力控制在4MPa,然后再1000℃高温裂解。反复4 次浸渍裂解过程使密度接近2.01g/cm3。

(4)将聚硅氧烷和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制成溶液。然后通过真空浸渍,最 后在烘箱中120℃交联固化4小时。清除表面的多余固化产物得到3D Cf/SiC热防护板。

地面试车考核1:

(1)工况:采用75mm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中固体铝含量15wt%,时间3s。热 防护板距离发动机出口25mm。实际考核中,接触热防护板的燃气温度约为1500K,燃气 流速约为1000m/s。

(2)考核结果:热防护板结构保持完整,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抗粒子冲刷能力,热 防护板考核完成后最大烧蚀冲刷深度为0.14mm。

地面试车考核2:

(1)工况:采用液氧/煤油双组元发动机,热防护板与气流方向相同。接触热防护 板的燃气温度约为2200K,燃气流速约为1200m/s。

(2)考核结果:热防护板材料结构保持完整,表现出优异的耐高温抗气流冲刷能力, 热防护板考核完成后表面无明显烧蚀痕迹。

实施例3:

制备:

(1)制备Cf/SiC预成型体:将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置成溶液, 以溶液真空浸渍裁好的二维碳纤维织物,浸渍60min后将碳纤维织物取出铺入石墨模 具中,在4MPa下模压10min,在烘箱中120℃交联固化4小时后再在高温裂解炉中1300 ℃裂解,脱模得到Cf/SiC预成型体,脱模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清理以便下次使用。预成 型体密度为0.98g/cm3。

(2)将聚碳硅烷、二甲苯按质量比50∶50配置成溶液,以此溶液真空浸渍Cf/SiC热防护板,然后1300℃高温裂解。反复6次浸渍裂解过程使密度达到1.65g/cm3。

(3)将聚碳硅烷、二甲苯、SiC微粉按质量比25∶50∶25配置成浆料,以泥浆继续 真空和高压浸渍Cf/SiC热防护板,然后高温裂解。反复5次浸渍裂解过程使密度接近 2.02g/cm3。

(4)将聚硅氧烷和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制成溶液。然后通过真空浸渍,最 后在烘箱中150℃交联固化3小时。清除表面的多余固化产物得到2D Cf/SiC热防护板。

模拟试车考核:

工况:采用200mm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中固体铝含量20wt%,时间2s。热防护 板距离发动机出口70mm。实际考核中,接触热防护板的燃气温度约为2000K,燃气流速 约为1100m/s。

考核结果:热防护板结构保持完整,表现出较好的抗烧蚀性能,考核后最大烧蚀冲 刷深度为0.6mm。

实施例4(4#热防护板的制备和考核):

(1)制备Cf/SiC预成型体:将聚碳硅烷、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1配置成溶液, 以溶液真空浸渍裁好的二维碳纤维织物,浸渍60min后将碳纤维织物取出铺入石墨模 具中,在3MPa下模压10min,在烘箱中120℃交联固化4小时后再在高温裂解炉中1600 ℃裂解,脱模得到Cf/SiC预成型体,脱模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清理以便下次使用。预成 型体密度为0.94g/cm3。

(2)将聚碳硅烷、二甲苯按质量比50∶50配置成溶液,以此溶液真空浸渍Cf/SiC热防护板,然后1000℃高温裂解。反复5次浸渍裂解过程使密度达到1.60g/cm3。

(3)将聚碳硅烷、二甲苯、SiC微粉按质量比25∶45∶30配置成浆料,以泥浆继续 真空和高压浸渍Cf/SiC热防护板,然后1000℃高温裂解。反复6次浸渍裂解过程使密度 接近2.06g/cm3。

(4)将聚硅氧烷和二乙烯基苯按质量比2.5∶1配制成溶液。然后通过真空浸渍, 最后在烘箱中200℃交联固化4小时。清除表面的多余固化产物得到2D Cf/SiC热防护 板。

模拟试车考核:

工况:采用200mm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中固体铝含量20wt%,时间2s。热防护 板距离发动机出口85mm。实际考核中,接触热防护板的燃气温度约为2000K,燃气流速 约为1100m/s。

考核结果:热防护板结构保持完整,表现出良好的抗烧蚀性能,考核后最大烧蚀冲 刷深度为0.5mm。

应用推广:

本方法应用于先驱体法Cf/SiC耐高温抗冲刷热防护板的制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抗烧蚀性能、耐候性能和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综合考虑和工艺优化,得到的 Cf/SiC复合材料热防护板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和高韧性、抗氧化、耐烧蚀和抗冲刷、优 异的耐腐蚀和耐候性等诸多优异性能,尤其适合作为航天航空、武器装备等领域的热防 护材料和热结构材料使用。制备工艺非常灵活,设备要求简单,同时也可以制备较为复 杂形状的构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