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太阳能 / 太阳能电池板 / 太阳能电池 / 非晶硅太阳电池 / 一种石墨烯/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石墨烯/非晶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769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石墨烯/非晶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石墨 烯/ 非晶 硅 太阳 电池 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 自下而上 依次有衬底、导电 镀 膜 层、n型非晶硅 薄膜 层、i型非晶硅薄膜层及 石墨烯 层,所述的太阳电池还设有第一 电极 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置在导 电镀 膜层上,第二电极设置在石墨烯层上。其制备方法如下:先在衬底上沉积导电镀膜层,再沉积n型非晶硅薄膜层,再沉积i型非晶硅薄膜层;然后将石墨烯转移至非晶硅层上;最后在石墨烯层及导电镀膜层上分别制作电极,获得太阳电池。本发明在低成本及简单工艺的 基础 上可获得转化效率高的新型太阳电池。,下面是一种石墨烯/非晶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石墨烯/非晶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有衬底(1)、导电膜层(2)、n型非晶硅薄膜层(3)、i型非晶硅薄膜层(4)及石墨烯层(5),所述的太阳电池还设有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第一电极(6)设置在导电镀膜层(2)上,第二电极(7)设置在石墨烯层(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镀膜层(2)为金属、ITO、FTO、n型掺杂化锌或p型掺杂氧化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层(5)中的石墨烯为1-10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1)为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6)为金、钯、、铬和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电极,所述的第二电极(7)为金、钯、银、钛、铬和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电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镀膜层(2)厚度为1纳米至500纳米,n型非晶硅薄膜层(3)厚度为5纳米至500纳米,i型非晶硅薄膜层(4)厚度为10纳米至10微米。
7. 制备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洁净的衬底(1)上生长导电镀膜层(2);
2)在导电镀膜层(2)上沉积n型非晶硅薄膜层(3),再沉积i型非晶硅薄膜层(4),并在导电镀膜层(2)表面预留生长第一电极(6)的面积;
3)将石墨烯转移至i型非晶硅薄膜层(4)上,获得石墨烯层(5);
4)在导电镀膜层(2)上沉积第一电极(6),并在石墨烯层(5)上沉积第二电极(7)。

说明书全文

一种石墨烯/非晶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据市场~90%的份额,因为硅是地球上存储的第二大元素。在硅系太阳电池中,单晶硅转换效率高,但电池发电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非晶硅在可见光内有较高的吸收系数,可实现低成本大面积的薄膜沉积,非晶硅薄膜技术将是今后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主流。
[0003] 自石墨烯材料发现以来,其在电学、光学、磁学以及学方面表现出的优异性质如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高透光性、高的杨氏模量等引发了石墨烯在诸多领域应用的憧憬。其中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研究为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打开了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转化效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自下而上依次有衬底、导电膜层、n型非晶硅薄膜层、i型非晶硅薄膜层及石墨烯层,所述的太阳电池还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置在导电镀膜层上,第二电极设置在石墨烯层上。
[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电镀膜层可以为金属、ITO、FTO、n型掺杂化锌或p型掺杂氧化锌。
[0007] 所述的石墨烯层中的石墨烯通常为1-10层。
[0008] 所述的衬底可以为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
[0009] 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可为金、钯、、铬和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电极。
[0010] 所述的导电镀膜层厚度通常为1纳米至500纳米,n型非晶硅薄膜层厚度通常为5纳米至500纳米,i型非晶硅薄膜层厚度通常为10纳米至10微米。
[0011] 制备上述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洁净的衬底上生长导电镀膜层;
2)在导电镀膜层上沉积n型非晶硅薄膜层,再沉积i型非晶硅薄膜层,并在导电镀膜层表面预留生长第一电极的面积;
3)将石墨烯转移至i型非晶硅薄膜层上获得石墨烯层;
4)在导电镀膜层上沉积第一电极,并在石墨烯层上沉积第二电极。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相比,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0013] 附图说明:图1为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照图1,本发明的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自下而上依次有衬底1、导电镀膜层2、n型非晶硅薄膜层3、i型非晶硅薄膜层4及石墨烯层5,所述的太阳电池还设有第一电极
6和第二电极7,第一电极6设置在导电镀膜层2上,第二电极7设置在石墨烯层5上。
[0015] 实施例1:1)将玻璃衬底在去离子中清洗干净并吹干;
2)在玻璃衬底上利用磁控溅射沉积500纳米厚的掺铟氧化
3)在掺铟氧化锡层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沉积5纳米厚的n型非晶硅薄膜层,再在其上沉积10微米厚的i型非晶硅薄膜层,并在ITO层上预留生长第一电极的面积;
4)将单层石墨烯转移至i型非晶硅薄膜层上;
5)在石墨烯上以及ITO层预留面积处涂覆银浆并烘干,得到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
[0016] 实施例2:1)将柔性PET衬底在去离子水中清洗干净并吹干;
2)在PET衬底上利用磁控溅射沉积1纳米厚的金;
3)在金导电层上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生长5纳米厚的n型非晶硅薄膜层,再利用同样技术在其上沉积10纳米厚的i型非晶硅薄膜层,并在金导电层上预留生长第一电极的面积;
4)将10层石墨烯转移至i型非晶硅薄膜层上;
5)在石墨烯上以及金导电层上预留面积处涂利用电子蒸发沉积钛钯银复合电极,得到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
[0017] 实施例3:1)将柔性PI衬底在去离子水中清洗干净并吹干;
2)在PI衬底上利用磁控溅射沉积40纳米厚的AZO;
3)在AZO层上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生长500纳米厚的n型非晶硅薄膜层,再利用同样技术在其上沉积0.8微米厚的i型非晶硅薄膜层,并在AZO层上预留生长第一电极的面积;
4)将5层石墨烯转移至i型非晶硅薄膜层上;
5)在石墨烯上以及AZO层上预留面积处涂利用热蒸发技术沉积镍电极,得到石墨烯/非晶硅太阳电池。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