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

阅读:169发布:2020-05-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 太阳能 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集 热管 连接 传热 通 风 软管、 水 箱和 泵 一套的气水换热器、 离心风机 ,构成空气循环换热回路设施;采用空气集热管直接将流经集热管的空气加热、风管卡箍连接集热管与 通风 软管、在 支架 立柱处将传热通风软管加长,预留旋转长度;太阳能光热的置换流程是:离心风机通过通风软管将空气送入空气集热管, 槽式集热器 将集热管中的空气加热达180度,送入气水换热器的热空气与水箱中的水热交换,使水温升高5℃,换热后排出的空气降低50℃,返回至集热器中,循环往复;气水换热的换热率是10:1。空气换热在在初期造价成本、中期维护成本、后期配件更换成本等方面,都远低于 导热油 介质。,下面是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箱、、换热器、传热管,其特征在于设备的设置:空气集热管连接传热软管、水箱和泵一套的气水换热器、离心风机,构成空气循环换热回路设施;采用风管卡箍连接空气集热管与通风软管,反光镜支架运动旋转结构是:在反光镜镜片支架近立柱处将传热通风软管加长,预留旋转长度,以补足镜片支架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在气水换热器中设置与水箱连通的换热水管进行空气与水的热交换,使水温升高,用于不同形式的热利用;太阳能光热的置换流程是:离心风机通过通风软管将空气送入空气集热管,采用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收集太阳辐射能,直接将空气集热管中的空气加热达180℃,送入气水换热器的热空气与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使水温升高5℃,换热后排出的空气降低50℃,返回至集热器中,循环往复;气水换热的换热率是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支架运动旋转结构,包括两个镜片支架、立柱、限位机构,镜片支架上端固定空气集热管(11)、通风软管(12)伴随镜片支架和立柱平行固定,其特征在于空气集热管两端用卡箍(6)连接传热通风软管(12),与反光镜镜片支架下框水平固定的进风、出风通风软管(12、12’)在镜片支架近立柱处预留长度,以满足镜片支架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镜片支架的支撑立柱分上、下两部分,下立柱落地、上立柱上支撑镜片支架上的所有部件,上立柱的顶部安装有俯仰减速器(9),中部安装水平回转减速器(10),两个减速器安装座对称固定在各自的镜片支架宽度中心;两个减速器受限位机构控制,上立柱上所有部件随水平回转减速器(10)同步运动,俯仰减速器(9)只带动镜片支架和镜片做同步俯仰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集热管(11)的结构:方管(1)内立壁和顶面粘贴隔热纤维垫,铁方管(1)外壁用耐高温胶粘接包覆保温纤维毯(3);铁方管内设置散热片(2),铝制散热片(2)底部两侧固定点加隔热纤维垫、由铆钉(5)固定于铁方管(1)下壁内,铝制散热片(2)底部中间为槽式太阳能反光镜聚焦区,太阳光照在散热片(2)底部的吸光膜层(4)上,散热片(2)通过与空气的接触传热、辐射传热,将热量传给空气;铝制散热片结构:散热片(2)是由多个翅片垂直嵌入其底部上表面平行分布的槽内,底部下表面有吸光镀膜层(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传热通风软管(12)结构:玻璃纤维布缝制成筒式软管体,将镀锌丝夹圈在软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螺旋塞入,管外涂复高分子聚合物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风管卡箍结构:风管卡箍(6)为半圆钢带圈,各端均有螺栓卡紧件,在空气集热管外周先装上密封圈(7),将预留的风管(12)套在密封圈(7)外,再在预留风管(12)外套上风管卡箍(6)并将螺栓旋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风软管(12、12’),凡伴镜片支架和立柱平行固定的直线部位可由硬管替换,通风软管与直线硬管的衔接采用风管卡箍(6)固定;硬管与集热器框架的固定较稳定,不受影响;还有采用风管支架(13)将通风软管(12)衔接部位与支架框架水平下边固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于太阳能热利用设备上,实现将太阳能热量用空气载热、与换热。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由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导热油、导热油、油水换热器、水、储热水箱、补油箱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直接加热导热油,并转化为热能,再经换热器,用热油使水加热到不同温度,水为传热工质进行不同形式的热利用,比如汽轮机发电、冬季取暖、工业烘干等。
[0003] 现有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载热介质是导热油,系统运行前需要对导热油进行高温脱水处理,脱水处理时间长,处理工艺复杂,不易控制,而且导热油造价高。导热油里残留水分会导致管道压不稳、换热效率低、冬季结堵塞管道等事故,导热油长期使用后,会产生胶质物,容易堵塞管道,清洗困难,维护成本高;导热油油管依附集热器支架固定、跟随集热器支架水平旋转、仰俯运动。导热油油管长度不变,其旋转补偿靠旋转接头实现。旋转接头安装在与集热器支架立柱并列的导热油油管转接头处。旋转接头是由壳、密封环、预紧弹簧轴承卡簧管接头等组成。其旋转而不泄露的工作原理是靠预紧弹簧压紧旋转接头的密封环,中间靠轴承支撑。由于导热油温度高,压力大,密封环容易磨损失效,使用现场经常出现集热器接头、旋转接头漏油事故;而且耐高温的密封环只能靠进口、旋转部位无法做保温处理,冬季会有结冰现象。所以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上,旋转接头往往是决定设备性能的关键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实现将太阳能热量用空气载热加热低温水,解决载热油介质成本高、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能源绿色环保利用。
[0005] 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水箱、泵、换热器、传热管,其特征在于设备的设置:空气集热管连接传热通软管、水箱和泵一套的气水换热器、离心风机,构成空气循环换热回路设施;采用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收集太阳辐射能,直接将流经集热管的空气加热,采用风管卡箍连接空气集热管与通风软管,反光镜集热器支架运动旋转结构是:在反光镜镜片支架近立柱处将传热通风软管加长,预留旋转长度,以补足镜片支架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在气水换热器中设置与水箱连通的换热水管进行空气与水的热交换,使水温升高,用于不同形式的热利用;太阳能光热的置换流程是:离心风机通过通风软管将空气送入空气集热管,采用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收集太阳辐射能,直接将空气集热管中的空气加热达180℃,送入气水换热器的热空气与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使水温升高5℃,换热后排出的空气降低50℃,返回至集热器中,循环往复;气水换热的换热率是10:1。
[0006] 本系统采用的空气集热管,用空气替代油作为换热工质,不用担心泄露损失,显著地减少作业和维修成本。空气集热管在结构上与导热油系统的真空集热管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隔热纤维垫、保温纤维毯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损失,保证集热效率高。此外隔热纤维垫能阻止热量传给方管,可以防止其热变形,保证集热管平直。通风软管工作原理是靠两端预留风管长度来补偿设备的回转运动,由于风管极软,其自身有补偿扭转运动的特点。俯仰回转运动靠一段U型预留风管的弯曲补偿,另一段预留风管通过弯曲和扭转来补偿设备的水平回转运动,两端互不干涉。该系统与传统的不同之处是使用空气作为热载体,空气随处可得,不用担心泄露损失。
[0007] 空气作为热载体相比导热油介质来说不需要脱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与现有导热油介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相比较,本空气换热系统每次循环换热,使水温提高5℃,在集热传热效率上虽然不及导热油介质系统效率高,但在系统运行能耗上,导热油系统的油泵电机功率约为空气系统离心风机功率的5倍之多,因此,综合考虑介质传热效率和系统自身消耗后,可知导热油系统与空气传热系统在最终功效上基本持平。而在初期造价成本、中期维护成本、后期配件更换成本等综合计算,空气介质光热系统成本都远低于导热油介质,更重要的是实现能源绿色环保利用。
[0008] 下面以单台集热面积为22m2的光热系统为例(设计寿命为25年),对两种介质的系统成本进行对比说明。导热油系统中所采用的真空集热管,单根成本约5000元(单台需两根)。导热油高温旋转接头需要四个,每个成本约700元。单台光热设备导热油用量需支出约3000元。此外,还包括中期维护成本,即每三至五年需对导热油进行一次还原处理,加注化学添加剂,以弥补由于长期运行导致的导热油性能衰减。根据实际项目不同,每次导热油处理费用在1万至5万元不等。后期配件更换成本包括旋转接头到寿命后的更换、导热油的整体更换成本等,由于设备的设计使用寿命是25年,旋转接头和导热油的使用寿命均低于20年,至少需要换新一次。因此,在较大规模的项目中,此项费用也不容小觑。以上费用仅仅是物件成本,还不包括由此产生的人力成本。
[0009] 还可以将空气集热管加热后的空气,经过通风软管传输给直接使用场合,如干燥、取暧。反观空气介质集热系统,空气集热管的成本约单根600元(单台需两根),整个系统无需导热油及旋转接头,用空气代替导热油,介质本身为零成本。空气通风软管依靠自身的可伸缩性,可起点旋转接头的作用,而通风软管作为管路系统的一部分,其一次性投资与导热油系统的金属管道来说不相上下。此外,空气系统还可规避导热油系统的漏油风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及经济损失。
[0010] 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空气介质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不需维护。安装在太阳能热利用场所,能有效降低设备维护的人力和财力成本。可在工农业生产中进行推广使用,具有极高的性价比。附图说明
[0011] 图1空气载热太阳能光热系统作业流程框图
[0012] 图2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设备布置示意图;
[0013] 图3是空气介质太阳能光热集热器支架运动旋转方向示意图;
[0014] 图4集热器支架立柱上两个减速器位置示意图;
[0015] 图5是图3集热器支架及传热通风软管的主视图;
[0016] 图6是太阳能空气集热管剖视图;
[0017] 图7是图6的轴向剖视图;
[0018] 图8是连接通风软管的卡箍剖图;
[0019] 图9是卡箍连接集热管与通风软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一种由空气载热的槽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包括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传热管,见图2,其特征在于设备的设置:以空气为换热工质,采用风管卡箍连接空气集热管与通风软管、空气换热器、水箱、泵、离心风机,构成空气循环换热回路设施;如图1所示,太阳能光热的置换流程是:离心风机通过通风软管将空气送入空气集热管,采用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收集太阳辐射能,直接将流经空气集热管的空气加热达180℃,经过通风软管传输送入气水换热器,热空气与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换热后排出的空气温度仍有130℃,返回至集热器中,循环往复。气水换热的换热率是10:1,即出换热器的空气温度降低50℃时,水温升高5℃。在气水换热器中与水箱连通的换热水管进行空气与水的热交换,使水温升高,进行不同形式的热利用。还可以将空气集热管加热后的空气,经过通风软管传输给直接使用场合,如干燥、取暧。
[0021] 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支架运动旋转结构,见图3~5,包括两个镜片支架、立柱、限位机构,镜片支架上端固定空气集热管11、通风软管12伴随镜片支架和立柱平行固定,其特征在于空气集热管11两端用卡箍6连接传热通风软管12,与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支架下框水平固定的进风、出风通风软管12、12’在镜片支架近立柱处预留长度,以满足镜片支架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镜片支架的支撑立柱分上、下两部分,下立柱落地、上立柱上支撑镜片支架上的所有部件,见图4,上立柱的顶部还安装有俯仰减速器9,中部安装水平回转减速器10,两个减速器安装座对称固定在各自的镜片支架宽度中心;两个减速器受限位机构控制,当太阳能集热器做水平方向回转运动时,上立柱上所有部件随水平回转减速器10同步运动,当俯仰减速器9做俯仰运动时,只带动镜片支架和镜片做同步运动。
[0022] 通风软管12与直线硬管、或与空气集热管6的固定的衔接采用风管卡箍6固定,见图9。与槽式太阳能反光镜支架竖框、水平下框及与下立柱并列固定的进风、出风通风软管12直线部位可以用硬管替换,直线硬管可用金属或耐侯高分子材料,硬管与集热器框架的固定较稳定,不受风力影响。还有用风管支架13,见图5,将通风软管12衔接部位与支架框架
13水平下边固定。
[0023] 通风软管结构:见图9,玻璃纤维布缝制成筒式软管作为通风软管12,将丝夹圈8在软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螺旋塞入,管外涂复高分子聚合物涂层。
[0024] 空气集热管11的结构:见图6、7,铁方管1内立壁、顶面粘贴隔热纤维垫、铁方管1外壁用耐高温胶粘接包覆保温纤维毯3;铁方管内设置散热片2,铝制散热片2底部两侧固定点加隔热纤维垫3、由铆钉5固定于铁方管1下壁内。铝制散热体2底部中间为槽式太阳能反光镜聚焦区,太阳光照在散热片2底部的吸光镀膜层4上,散热片2通过与空气的接触传热、辐射传热,将热量传给空气。铝制散热片2结构:散热片2是由多个翅片垂直嵌入其底部上表面平行分布的槽内,底部下表面有吸光镀膜涂层4。
[0025] 风管卡箍结构:见图8、9,卡箍7为半圆钢带圈,各端均有螺栓卡紧件,在空气集热管6外周先装上密封圈8,将预留传风软管9套在密封圈8外,再在预留通风软管9外套上风管卡箍7并将螺栓旋紧;此外,在风管卡箍7的外层还要包覆风管保温套,起到保温绝热的作用,减少系统管路的热损失。通风软管12与直线硬管的衔接采用风管卡箍6固定,如与空气集热管6的固定。与反光镜镜片支架竖框、水平下框及与下立柱并列固定的进风、出风通风软管12直线部位可以用硬管替换,直线硬管可用金属或耐侯高分子材料,硬管与集热器框架的固定较稳定,不受风力影响。还有用风管支架13将通风软管12衔接部位与支架框架水平下边固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