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冷技术 / 致冷 / 一种冷链运输箱及其冷链运输方法

一种冷链运输箱及其冷链运输方法

阅读:561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冷链运输箱及其冷链运输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冷链运输箱及其冷链运输方法,涉及医疗冷链运输技术领域,包括有保温箱,保温箱内设置有 冰 排,保温箱包括有内箱室和夹层箱室,且冰排包括有内冰排和夹层冰排,内冰排设置于内箱室内,夹层冰排设置于夹层箱室内;内箱室与夹层箱室相连通,且保温箱内设置有用于实现内箱室与夹层箱室气流交换的循环装置,以及用于检测内箱室内 温度 的内温度检测系统。夹层箱室内的夹层冰排与内冰排可同时进行预冷,以缩短冷链运输箱的预冷时间;当内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到保温箱的内 环境温度 分布不均时,循环装置可实现夹层箱室与内箱室的气流循环连通,从而实现保温箱内环境的温度均匀分布,进而实现药物用品冷藏环境一致性的目的。,下面是一种冷链运输箱及其冷链运输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保温箱(1),所述保温箱(1)内设置有排(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包括有内箱室(21)和夹层箱室(22),且所述冰排(5)包括有内冰排(51)和夹层冰排(52),所述内冰排(51)设置于内箱室(21)内,所述夹层冰排(52)设置于夹层箱室(22)内;所述内箱室(21)与夹层箱室(22)相连通,且所述保温箱(1)内设置有用于实现内箱室(21)与夹层箱室(22)气流交换的循环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内箱室(21)内温度分布情况的内温度检测系统,且所述内温度检测系统与循环装置相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冰排(51)包括有边冰排(511)和填充冰排(512),所述边角冰排(511)冰排(5)贴合设置于保温箱(1)的内侧壁处并拼接构成封闭箱式结构,且所述填充冰排(512)位于封闭箱式结构内并分隔冷链运输物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冰排(511)和填充冰排(512)上均开设形成有拉筋孔(53),且所述拉筋孔(53)包括有完全贯穿内冰排(51)的贯穿孔(53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有呈斜对角开设于保温箱(1)的内侧壁上的内出口(23)和内进风口(24),且所述内出风口(23)和内进风口(24)处均设置有内循环风扇(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的外侧壁上呈斜对角开设形成有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所述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均与夹层箱室(22)相连通,且所述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处均设置有外循环风扇(7);所述保温箱(1)外套设有保温袋(4),且所述保温袋(4)在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处均设置有开启式袋(41);所述保温袋(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外环境温度的外温度检测系统,且所述外温度检测系统与内温度检测系统相联动控制内循环风扇(6)和外循环风扇(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上位于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封闭(8),且所述封闭块(8)由保温材料制成并可拆卸嵌设于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块(8)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大于所述保温箱(1)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包括有箱体(2)和箱盖(3),所述箱体(2)与箱盖(3)呈分体设置,且所述箱盖(3)朝向箱体(2)内延伸形成有嵌设凸起(9),所述嵌设凸起(9)与箱体(2)的开口弹性嵌设配合,且所述嵌设凸起(9)上覆盖设置有保温覆膜。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冷链运输箱的冷链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如下步骤,S1.同时预冷保温箱(1)和内冰排(51),并使得内冰排(51)和夹层冰排(52)预冷至同一温度范围内,再将内冰排(51)放置于保温盒的内箱室(21)内;S2.将冷链运输物品放置于内箱室(21)内,并通过边角冰排(511)隔离冷链运输物品与保温箱(1),同时通过填充冰排(512)分隔冷链运输物品;S3.冷链运输箱放置于冷藏运输车内,内温度检测系统和外温度检测系统根据内环境温度分布状况以及外环境的温度状况联动控制内循环和外循环;S4.实时对保温箱(1)的内环境温度和外环境温度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的冷链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温度检测系统和外温度检测系统所检测得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的同时上传至端,访问云端获知温度数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冷链运输箱及其冷链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冷链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链运输箱及其冷链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些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为医药物流及其冷链发展提供持续动能,且随着医疗保障平的提高以及市场对低温储藏的医药冷藏品的严格要求,无疑对医药产品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12587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封闭排结构的保温箱,包括有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冰排,冰排贴合箱体的内壁放置,且箱体的每个内壁均贴合有上述冰排。冰排包括有贴合箱体内壁的下表面、远离箱体内壁的上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下表面的侧面,且侧面与下表面呈45°夹,相邻两冰排的侧面相互抵接,以达到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具有封闭冰排结构的保温箱。
[0004]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依靠冰排的相变蓄冷特性实现低温冷藏运输药品、疫苗等医药用品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冰排预冷后需要先放置于箱体内,待箱体内环境降温至合适温度,即完成箱体预冷后,再将药品、疫苗等医药用品放置于箱体内,导致医药冷链运输预冷时间较长,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冷链运输箱,通过引入内冰排与夹层冰排构成的双冰排结构,以达到缩短冷链运输箱预冷时间的目的。
[0006]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包括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冰排,所述保温箱包括有内箱室和夹层箱室,且所述冰排包括有内冰排和夹层冰排,所述内冰排设置于内箱室内,所述夹层冰排设置于夹层箱室内;所述内箱室与夹层箱室相连通,且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用于实现内箱室与夹层箱室气流交换的循环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内箱室内温度分布情况的内温度检测系统,且所述内温度检测系统与循环装置相联动。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层箱室内的夹层冰排与内冰排可同时进行预冷,以缩短冷链运输箱的预冷时间,且在冷链运输药物用品的过程中,当内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到保温箱的内环境温度分布不均时,循环装置可实现夹层箱室与内箱室的气流循环连通,从而实现保温箱内环境的温度均匀分布,进而实现药物用品冷藏环境一致性的目的。
[0008]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冰排包括有边角冰排和填充冰排,所述边角冰排贴合设置于保温箱的内侧壁处并拼接构成封闭箱式结构,且所述填充冰排位于封闭箱式结构内并分隔冷链运输物品。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角冰排拼接构成封闭箱室结构,同时填充冰排分隔封闭箱式结构内的冷链运输物品,以使得冷链运输物品与内环境充分接触,进而达到提高冷链运输物品冷藏运输效果的目的。
[0010]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角冰排和填充冰排上均开设形成有拉筋孔,且所述拉筋孔包括有完全贯穿内冰排的贯穿孔。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筋孔本身起到为内冰排热胀冷缩提供余量的作用,而其中的贯穿孔同时还可起到提高内箱室气流流动顺畅性的作用,即达到提高内环境温度分布均匀性的目的。
[0012]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有呈斜对角开设于保温箱的内侧壁上的内出口和内进风口,且所述内出风口和内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内循环风扇。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内循环风扇实现内环境的气流循环流动,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内出风口和内进风口的斜对角开设结构,有利于降低内箱室的气流流动死角区域,提高保温箱的内环境温度分布一致性。
[0014]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箱的外侧壁上呈斜对角开设形成有外出风口和外进风口,所述外出风口和外进风口均与夹层箱室相连通,且所述外出风口和外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外循环风扇;所述保温箱外套设有保温袋,且所述保温袋在外出风口和外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开启式袋;所述保温袋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外环境温度的外温度检测系统,且所述外温度检测系统与内温度检测系统相联动控制内循环风扇和外循环风扇。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到外环境温度处于冷藏状态时,通常是当保温箱处于冷藏车内或者冷藏库内时,外循环风扇启动,以实现夹层箱室与外冷藏环境的气流交换,同时循环装置启动,并配合外循环风扇实现内环境与外环境的气流交换,既可实现大循环式的温度均匀化分布,又可实现内冰排和夹层冰排在运输途中的二次降温。
[0016]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箱上位于外出风口和外进风口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封闭块,且所述封闭块由保温材料制成并可拆卸嵌设于外出风口和外进风口处。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循环不启动时,封闭块起到密封保温箱的作用,以降低保温箱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交换而造成不正常升温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冷链运输箱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8]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闭块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大于所述保温箱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块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大于保温箱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则在保温箱降温收缩的过程中,封闭块被夹紧于保温箱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在外循环风扇不使用状况下的保温箱的密封性
[0020]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箱包括有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与箱盖呈分体设置,且所述箱盖朝向箱体内延伸形成有嵌设凸起,所述嵌设凸起与箱体的开口弹性嵌设配合,且所述嵌设凸起上覆盖设置有保温覆膜。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盖的嵌设凸起与箱体的箱口实现弹性嵌设配合,并增设保温覆膜,有利于提高箱体在箱口位置处的密封性。
[0022]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冷链运输箱的冷链运输方法,通过内温度检测系统以及外温度检测系统相配合实现冷链运输箱在不同环境下的自温度调节,进而达到提高冷链运输稳定性的目的。
[0023]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链运输箱的冷链运输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S1.同时预冷保温箱和内冰排,并使得内冰排和夹层冰排预冷至同一温度范围内,再将内冰排放置于保温盒的内箱室内;S2.将冷链运输物品放置于内箱室内,并通过边角冰排隔离冷链运输物品与保温箱,同时通过填充冰排分隔冷链运输物品;S3.冷链运输箱放置于冷藏运输车内,内温度检测系统和外温度检测系统根据内环境温度分布状况以及外环境的温度状况联动控制内循环和外循环;S4.实时对保温箱的内环境温度和外环境温度进行检测。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箱内的夹层冰排以及内冰排相配合构成双层冰排结构,以实现同步预冷操作,从而达到缩短冷链运输箱预冷时间的目的。在运输冷链运输箱的过程中,内温度检测系统与外温度检测系统相配合实现冷链运输箱的实时自温度调节功能,即根据实际运输环境和条件选择内循环均温方式,或者是选择内循环均温与外循环均温相配合的复合式均温方式,进而达到提高冷链运输箱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目的。
[0025]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内温度检测系统和外温度检测系统所检测得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的同时上传至端,访问云端获知温度数据。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流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等可实时获知外环境温度和内环境温度数据,辅助判断冷链运输箱的运输环境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下,并实时监控冷链运输箱的温度稳定性。
[0027]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夹层箱室内的夹层冰排与内冰排可同时进行预冷,以缩短冷链运输箱的预冷时间,且在冷链运输药物用品的过程中,当内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到保温箱的内环境温度分布不均时,循环装置可实现夹层箱室与内箱室的气流循环连通,从而实现保温箱内环境的温度均匀分布,进而实现药物用品冷藏环境一致性的目的;
2.在运输冷链运输箱的过程中,内温度检测系统与外温度检测系统相配合实现冷链运输箱的实时自温度调节功能,即根据实际运输环境和条件选择内循环均温方式,或者是选择内循环均温与外循环均温相配合的复合式均温方式,进而达到提高冷链运输箱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冷链运输箱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箱体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主要用于展示箱体内结构和冰排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主要用于展示箱体内结构和冰排安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主要用于展示内出风口和外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边角冰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冷链运输箱的冷链运输方法流程框图
[0029] 附图标记:1、保温箱;2、箱体;21、内箱室;22、夹层箱室;23、内出风口;24、内进风口;25、外出风口;26、外进风口;27、舌;3、箱盖;4、保温袋;41、开启式袋门;42、温湿度检测计;5、冰排;51、内冰排;511、边角冰排;512、填充冰排;513、斜边结构;52、夹层冰排;53、拉筋孔;531、贯穿孔;532、单侧孔;533、双侧孔;534、气流通道;6、内循环风扇;7、外循环风扇;8、封闭块;81、锁扣;9、嵌设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冷链运输箱,包括有保温箱1,保温箱1包括有呈分体设置的箱体2和箱盖3,保温箱1外还包覆有保温袋4。结合图3和图4所示,箱体2包括有在其中间位置处内凹形成的内箱室21,内箱室21为方型腔体结构,且箱体2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结构的夹层箱室22,夹层箱室22为方型的箱壳结构。如图4所示,内箱室21和夹层箱室22内均填充放置有冰排5,将需要运输的医药用品放置于内箱室21内,并通过内箱室21和夹层箱室22内的冰排5相配合达到冷藏医药用品的目的。
[0032] 如图4所示,冰排5包括有分别位于内箱室21和夹层箱室22内的内冰排51和夹层冰排52,且在箱体2的内侧壁处设置有循环装置和内温度检测系统,循环装置与内温度检测系统联动配合使用。结合图3和图5所示,循环装置包括有呈斜对角开设于箱体2的相对两内侧壁处的内出风口23和内进风口24,且内出风口23与内进风口24处均安装有内循环风扇6,而内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有安装于箱体2内部边角、底面位置处的温度传感器;内循环风扇6本身携带有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连通的控制器,则当内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到保温箱1的内环境温度分布不均时,即因冰排5等原因导致某处的温度明显高于周边区域的温度时,控制器获得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控制内循环风扇6开启,以实现内箱室21与夹层箱室22的气流连通交换,进而达到保持保温箱1内环境温度一致性的目的。
[0033] 结合图4和图6所示,内冰排51包括有边角冰排511和填充冰排512,边角冰排511和填充冰排512均为方型盒体结构,其内部填充有相变液体物质。边角冰排511的两侧长边为45°的斜边结构513,则边角冰排511可通过斜边抵接结构拼接构成封闭箱室结构,即边角冰排511的大面与箱体2的内侧壁、底面以及箱盖3的内底面相贴合,以分隔医药物品与保温箱
1。填充冰排512的结构与边角冰排511的结构相近似,但在尺寸大小上有不同的规格,且填充冰排512的边角为90°的直角结构,主要用于在由边角冰排511拼接构成的封闭箱室结构中分隔医药用品。
[0034] 如图6所示,边角冰排511和填充冰排512上均开设形成有拉筋孔53,拉筋孔53包括有完全贯穿内冰排51的贯穿孔531,由内冰排51的上表面朝向其中心凹陷形成的单侧孔532,以及由内冰排51的上表面、下表面共同朝向其中心凹陷形成的双侧孔533,结合图3和图5所示,边角冰排511上对应于内进风口24和内出风口23的位置处需要均匀开设形成较多的贯穿孔531,以实现内箱室21与夹层箱室22的气流顺畅流通,以及内箱室21内的气流顺畅流通,同时拉筋孔53的开设还可满足内冰排51在收缩变形的形变释放需求。
[0035] 如图4所示,夹层冰排52上除去开设形成有上述各种形式的拉筋孔53之外,还在其内部延伸开设形成有连通孔,且各夹层冰排52的连通孔对接连通构成气流通道534,气流通道534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内进风口24和内出风口23相连通,以实现夹层箱室22内的气流循环,以及夹层箱室22与内箱室21的气流循环。
[0036] 结合图3和图5所示,箱体2的外侧壁上呈斜对角开设形成有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结合图4所示,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均与夹层箱室22相连通,并与夹层冰排52冰排5的气流通道534相连通;在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处安装固定外循环风扇7,当保温箱1置于冷藏车内,且外环境温度处于低温冷藏温度范围内时,外循环风扇7开启,实现夹层箱室22与外环境的气流交换,从而达到实现内箱室21、夹层箱室22以及外环境的气流循环。保温袋4的外侧面上安装有外温度检测系统,且外温度检测系统同样由温度传感器构成。外循环风扇7本身携带有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连通的控制器,当外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到保温箱1所处的外环境温度处于冷藏运输温度区间内时,控制器获得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控制外循环风扇7开启,以实现内箱室21、夹层箱室22与外环境的气流连通交换,从而达到进一步保持保温箱1内环境温度一致性以及补偿运输过程中保温箱1的温度损失的目的。
[0037] 如图1所示,保温袋4的内层采用保温材料制成,且保温袋4上对应于外出风口25(参照图3所示)和外进风口26(参照图5所示)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启式袋门41,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拉链式结构作为开启式袋门41。保温袋4上还内嵌有温湿度检测计42,该温湿度检测计42可作为辅助监控设备使用,以达到实时记录保温箱1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息的目的。
[0038] 如图2所示,保温箱1上位于外出风口25和外进风口26的位置处均嵌设固定有封闭块8,封闭块8采用平均线膨胀系数大于保温箱1的平均线膨胀系数的保温材料制成,则当保温箱1整体蓄冷时,封闭块8可被保温箱1夹持固定住,同时,在保温箱1的外侧壁和封闭块8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相配合使用的锁舌27和锁扣81,以达到进一步锁定封闭块8的目的。
[0039] 结合图2和图7所示,箱盖3的内侧面朝向箱体2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方型结构的嵌设凸起9,嵌设凸起9与箱体2的开口弹性嵌设配合,且嵌设凸起9的内侧面上同样覆盖有保温覆膜。
[0040] 下面结合具体原理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内温度检测系统与外温度检测系统相联动控制内循环风扇6和外循环风扇7的开启或者停止。当保温箱1所处的外环境温度为常温或者高温状态时,外温度检测系统发出信号至外循环风扇7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外循环风扇7停转,且此时需要通过封闭块8封堵外进风口26和外出风口25并锁定封闭块8,同时关闭开启式袋门41,而此时内温度检测系统根据所检测到的内环境温度分布实际情况控制内循环风扇6的开启或者闭合。当保温箱1所处的外环境温度为低温冷藏状态时,外温度检测系统发出信号至外循环风扇7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外循环风扇7转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将保温箱1放入冷藏车或者放入冷藏库内时,需要首先打开开启式袋门41,并解锁、取下封闭块8,以使得内箱室21、夹层箱室22以及外环境三者相连通。
[0041] 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一种冷链运输箱的冷链运输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S1.蓄冷,同时预冷保温箱1和内冰排51,即同时预冷夹层冰排52和内冰排51,并使得内冰排51和夹层冰排52预冷至同一温度范围(由冰柜温度以及蓄冷时间决定,详见下文)内,完成蓄冷操作;
需要注意,在夏季(25至45度)时,冰柜温度调至-4度,目检冰排5应完全凝固,摇动冰排
5时无液相液体在冰排5中流动;在秋季(25至10度)时,冰柜温度调至0度,目检冰排5应完全凝固,摇动冰排5时无液相液体在冰排5中流动;在春季(10至25度)时,冰柜温度调至0度,目检冰排5应完全凝固,摇动冰排5时无液相液体在冰排5中流动;在初冬(10至-5度)时:冰柜温度调至+4度,目检冰排570%凝固,摇动有液相流体在冰排5中有小部分流动;在深冬(-5至-30度)时,冰柜温度调至+7度,目检冰排5应完全液态,摇动液相液体在冰排5中流动;
S2.填装,将冷链运输物品放置于内箱室21内,并通过边角冰排511隔离冷链运输物品与保温箱1,同时通过填充冰排512分隔冷链运输物品;
S3.冷链运输箱放置于冷藏运输车内,内温度检测系统和外温度检测系统根据内环境温度分布状况以及外环境的温度状况联动控制内循环和外循环;
S4.实时对保温箱1的内环境温度和外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内温度检测系统、外温度检测系统以及温湿度检测计42所检测得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的同时上传至云端,访问云端获知温度数据。
[004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