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分销网络和设备 / 发电厂 / 核能电厂 / 核反应堆 / 堆芯 / 燃料组件 / 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

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

阅读:44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套管 式加热流动通道内 温度 分布及边界线功率 密度 计算方法,步骤如下:令qW、δT和λ分别为中心加热通道边界处线功率密度、温度分布峰值和当量导热系数。首先建立待估算套管式加热通道等效模型,确定等效模型几何尺寸和内热源强度。然后根据热传导定律和 能量 守恒定律得出qW与δT、λ之间的关系式和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δT(x,λ)/ΔT,并 迭代 得出λ的值。最后将λ代入δT(x,λ)中,结合δT、λ、qW之间的关系式得出δT和qW沿轴向的分布。本发明操作简单, 精度 高,可用于计算套 管式换热器 、 核反应堆 闭式 燃料 组件等热工装置横向 传热 能 力 及温度分布;此外,可获得套管式加热装置内温度峰值,对确定加热装置的热点和安全限值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待估算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的实际布置情况,建立相应的等效模型和边界条件,将待估算套管加热流动通道等效为含有均匀内热源的圆柱形或棱柱形等效模型和相应边缘冷却通道;
套管式加热组件内部几何结构复杂,流道狭长,中心加热通道和边缘冷却通道尺寸相差大,直接进行实验测量或理论分析计算困难;对此,将中心加热通道简化成形状规则且便于计算的圆柱形或棱柱形通道和相应边缘冷却通道,进行理论计算;将均匀冷却的加热通道简化成含有内热源的均匀冷却圆柱形通道,将非均匀冷却的加热通道简化成含有内热源的非均匀冷却棱柱形通道;
步骤2:根据待估算加热通道流通截面几何尺寸,基于截面积相等原则确定圆柱形等效模型的半径R或棱柱形等效模型的边长a;
等效圆柱形通道的半径 等效棱柱形通道的边长 其中A是含加
热棒的原加热通道的截面积;
步骤3:根据步骤2确定的等效模型的尺寸,结合从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的传热线功率,计算出等效几何模型内热源强度;
设某点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传热边界线功率密度为qW,认为中心加热通道中的温度幅度是由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横向传热引起,因此中心加热通道中的温度分布与含有内热源,且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传热的线功率密度同为qW的圆柱或棱柱形等效几何模型中的温度分布类似;设等效几何模型的内热源强度为QV,则QV=qW/A;A是含加热棒的原加热通道的截面积;
步骤4: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假定在整个流动通道上当量导热系数λ为常数,得出等效加热通道内温度分布的峰值δT=Tmax-TW和等效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之间的关系式,其中,Tmax为等效加热通道中最高温度,TW为等效加热通道边界处温度;
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公式为 含有均匀内热源的圆柱或棱
柱体中的温度为抛物形分布,且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和温度峰值δT=Tmax-TW与当量导热系数λ成正比,即qW=k·λδT,k为常数;
步骤5:根据流体比热cp、总加热功率Q、边缘冷却通道质量流量Wh和中心加热通道质量流量Wn,计算出套管入口至出口总温升 再结合中心加热通道、边缘冷
却通道能量守恒定律和边缘冷却通道对流换热公式,导出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
由于在加热段之后有足够长的非加热段,在非加热段中,中心加热通道和边缘冷却通道的温度差将被展平,因此假设从组件加热段入口处到组件出口的中心加热通道、边缘冷却通道温升近似相等,均为ΔT;
根据中心加热通道能量守恒定律,有:
cpWn·dTn=(q-qW)·dx=(q-kλδT)·dx
其中,q为中心加热通道中加热元件的线功率密度,Tn为中心加热通道平均温度;
根据边缘通道对流换热公式,有:
其中α为边缘通道对流换热系数,P为边缘通道热周,Th为边缘冷却通道平均温度;根据边缘通道能量守恒定律,有:
cpWh·dTh=qW·dx=kλδT·dx
联立以上三式,得:
求解此常微分方程,并无量纲化,得出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
步骤6:基于步骤5得出的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和δT、λ、qW之间的关系式,通过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并通过当量导热系数λ的残差和流入边缘通道热流量判断是否收敛,得出当量导热系数λ的值;
温度峰值的大小δT(x,λ)取决于截面位置x和当量导热系数λ;迭代过程中,首先给定流体的比热cp、总加热功率Q、边缘冷却通道质量流量Wh和中心加热通道质量流量Wn,并给定λ的迭代初值,再将此迭代初值代入δT(x,λ)表达式中,计算出等效加热通道内温度分布的峰值δT在整个中心通道上的分布;
令加热段长度为L1,非加热段长度为L2;如步骤4中所述,由于在整个流动通道上当量导热系数λ为常数,因此 其中 为整个流动通道边
界上平均线功率密度;
将qW=k·λδT代入上式中,得
根据上式,得 计算出新的当量导热系数λtemp;根据qW=k·λδT得出中心
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在整个加热通道上的分布。由于从组件加热段入口处到组件出口的中心通道、边缘通道温升近似相等,所以流入边缘通道的总热流量为
应该与 相等;因此最后将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热线功率密度qW在整个
通道上的积分 与 比较,将新的当量导热系数λtemp与上一步的λ相比
较,如果 与 λtemp与之前λ之间相对误差小于0.1%,则认为qW和λ满足
收敛标准,此时输出计算得出的λ值;反之,则将λ值更新为λtemp的值,回代入δT(x,λ)表达式中,再次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收敛;
步骤7:将步骤6得出的当量导热系数λ代入δT(x,λ)表达式中,便得到等效加热通道内温度分布的峰值δT沿轴向的分布;再结合步骤6推出的δT、qW之间的关系式,便得出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沿轴向的分布。

说明书全文

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设计计算和核反应堆热工安全分析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支撑工业进步的重要源泉。在当今能源工业中,套管式加热装置广泛存在于换热器、采用闭式燃料组件的核反应堆堆芯以及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中。在设计上述热工过程装备时,确定加热通道的横向传热对于掌握此加热装置的温度分布、换热能力以及安全限值至关重要。
[0003] 从中心加热通道导入冷却通道的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表征着此类加热装置的横向传热能力和安全特性。目前,对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的研究主要采用CFD模拟方法和实验法。由于套管式加热组件内部几何结构一般较为复杂,流道狭长,中心加热通道和边缘冷却通道尺寸相差较大,给网格划分带来了困难,容易导致网格质量差,空间填充效率低,占用计算内存过多等问题;并且在流动通道某些局部细节刻画上,计算网格往往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导致模拟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误差,计算结果可靠性低。
[0004] 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也很难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由于套管式加热组件内部几何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工作环境较为特殊,因此测温装置的布置较为困难,测温点的位置和数量往往受到很大限制。此外,在采用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直接测量中间加热通道内壁温度时,往往会对流场、温度场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测量结果可信度较低。
[0005] 目前,在对套管式加热通道的理论分析计算中,多采用加热通道截面平均温度Tn替代加热通道壁温TW,代入对流换热关系式qW=h(TW-Th)中计算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其中Th是边缘冷却通道流体平均温度)这种方法容易高估加热通道的壁温,从而高估加热装置内的横向传热能力,因此这种方法在进行加热装置热工安全分析计算时,其结果缺乏保守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此方法通过将套管式流体加热通道简化成相应等效几何模型,结合固体导热的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导出温度峰值δT和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之间的半理论半经验关系式。有效避免了CFD方法计算开销大,对通道几何还原度差的缺点和传统估算方法缺乏保守性的问题,可在有效节省计算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准确地估算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 步骤1:根据待估算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的实际布置情况,建立相应的等效模型和边界条件,将待估算套管加热流动通道等效为含有均匀内热源的圆柱形或棱柱形等效模型和相应边缘冷却通道;
[0010] 套管式加热组件内部几何结构复杂,流道狭长,中心加热通道和边缘冷却通道尺寸相差大,直接进行实验测量或理论分析计算困难;对此,将中心加热通道简化成形状规则且便于计算的圆柱形或棱柱形通道和相应边缘冷却通道,进行理论计算;将均匀冷却的加热通道简化成含有内热源的均匀冷却圆柱形通道,将非均匀冷却的加热通道简化成含有内热源的非均匀冷却棱柱形通道;
[0011] 步骤2:根据待估算加热通道流通截面几何尺寸,基于截面积相等原则确定圆柱形等效模型的半径R或棱柱形等效模型的边长a;
[0012] 等效圆柱形通道的半径 等效棱柱形通道的边长 其中A是原加热通道的截面积(含加热棒);
[0013] 步骤3:根据步骤2确定的等效模型的尺寸,结合从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的传热线功率,计算出等效几何模型内热源强度;
[0014] 设某点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传热边界线功率密度为qW,认为中心加热通道中的温度幅度是由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横向传热引起,因此中心加热通道中的温度分布与含有内热源,且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传热的线功率密度同为qW的圆柱或棱柱形等效几何模型中的温度分布类似;设等效几何模型的内热源强度为QV,则QV=qW/A;A是原加热通道的截面积(含加热棒);
[0015] 步骤4: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假定在整个流动通道上当量导热系数λ为常数,得出等效加热通道内温度分布的峰值δT=Tmax-TW和等效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之间的关系式,其中,Tmax为等效加热通道中最高温度,TW为等效加热通道边界处温度;
[0016] 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公式为 含有均匀内热源的圆柱或棱柱体中的温度为抛物形分布,且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和温度峰值δT=Tmax-TW与当量导热系数λ成正比,即qW=k·λδT(k为常数,通过求解热传导公式获得);
[0017] 步骤5:根据流体的比热cp、总加热功率Q、边缘冷却通道质量流量Wh和中心加热通道质量流量Wn,计算出套管入口至出口总温升 再结合中心加热通道、边缘冷却通道能量守恒定律和边缘冷却通道对流换热公式,导出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
[0018] 由于在加热段之后有足够长的非加热段,在非加热段中,中心加热通道和边缘冷却通道的温度差将被展平,因此假设从组件加热段入口处到组件出口的中心加热通道、边缘冷却通道温升近似相等,均为ΔT;
[0019] 根据中心加热通道能量守恒定律,有:
[0020] cpWn·dTn=(q-qW)·dx=(q-kλδT)·dx
[0021] 其中,q为中心加热通道中加热元件的线功率密度,Tn为中心加热通道平均温度;
[0022] 根据边缘通道对流换热公式,有:
[0023]
[0024] 其中α为边缘通道对流换热系数,P为边缘通道热周,Th为边缘冷却通道平均温度;根据边缘通道能量守恒定律,有:
[0025] cpWh·dTh=qW·dx=kλδT·dx
[0026] 联立以上三式,得:
[0027]
[0028] 求解此常微分方程,并无量纲化,得出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
[0029] 步骤6:基于步骤5得出的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和δT、λ、qW之间的关系式,通过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并通过当量导热系数λ的残差和流入边缘通道热流量判断是否收敛,得出当量导热系数λ的值;
[0030] 温度峰值的大小δT(x,λ)取决于截面位置x和当量导热系数λ;迭代过程中,首先给定流体的比热cp、总加热功率Q、边缘冷却通道质量流量Wh和中心加热通道质量流量Wn,并给定λ的迭代初值,再将此迭代初值代入δT(x,λ)表达式中,计算出等效加热通道内温度分布的峰值δT在整个中心通道上的分布;
[0031] 令加热段长度为L1,非加热段长度为L2;如步骤4中所述,由于在整个流动通道上当量导热系数λ为常数,因此 其中 为整个流动通道边界上平均线功率密度;
[0032] 将qW=k·λδT代入上式中,得
[0033] 根据上式,得 计算出新的当量导热系数λtemp;根据qW=k·λδT得出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在整个加热通道上的分布。由于从组件加热段入口处到组件出口的中心通道、边缘通道温升近似相等,所以流入边缘通道的总热流量为 Q, 应该与 Q相等;因此最后将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热线功率密度qW在整个通道上的积分与 Q比较,将新的当量导热系数λtemp与上一步的λ相比较,如果 与Q,λtemp与之前λ之间相对误差小于0.1%,则认为qW和λ满足收敛标准,此时输出计算得出的λ值;反之,则将λ值更新为λtemp的值,回代入δT(x,λ)表达式中,再次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收敛;
[0034] 步骤7:将步骤6得出的当量导热系数λ代入δT(x,λ)表达式中,便得到等效加热通道内温度分布的峰值δT沿轴向的分布;再结合步骤6推出的δT、qW之间的关系式,便得出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沿轴向的分布。
[0035]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0036] 本发明方法通过将套管式流体加热通道简化成相应等效几何模型,结合固体导热的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导出温度峰值δT和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之间的半理论半经验关系式。有效避免了CFD方法计算开销大,对通道几何还原度差的缺点和传统估算方法缺乏保守性的问题,可在有效节省计算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准确地估算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19棒束套管式加热通道加热段及等效加热通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19棒束套管式加热通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计算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图3所示流程图,以19棒束套管式加热组件为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此加热装置加热段长度L1为L,非加热段长度L2为0.35L;加热段轴向线功率均匀。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1] 步骤1:分析待研究套管式加热通道的布置情况。19棒束套管式加热通道加热段的结构如图1所示。19根加热棒按三形栅元排列于圆柱形加热套筒中。周围有环形冷却通道,用于冷却中心加热通道。由图1可知,该加热通道几何结构具有较强的对称性,因此将其简化为含有均匀内热源的圆柱形等效加热通道和相应的环形冷却通道。
[0042] 步骤2:根据待研究的加热通道流通截面的几何尺寸,根据截面积相等原则,确定等效圆柱形加热通道的半径R。具体地,将含有19棒束的加热通道均匀化为含有内热源的等效圆柱形中心加热通道,保持等效圆柱形中心加热通道的截面积与原加热通道相等,可得圆柱形通道的半径 其中A是原加热通道的截面积(含加热棒)。
[0043] 步骤3:根据步骤2确定的等效模型的尺寸(半径R或边长a),通过从中心加热通道导入边缘冷却通道的传热线功率,推算出等效几何模型的内热源强度QV。具体地,如图1,设某点中心加热通道向边缘冷却通道传热的线功率密度为qW;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0044]
[0045] 步骤4: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认为此加热通道当量导热系数λ为常数,得出等效加热通道内温度分布的峰值δT=Tmax-TW和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之间的关系式。具体地:
[0046] 列出傅里叶导热方程:
[0047]
[0048] 相应边界条件:
[0049] T=Tmax,r=0  (4-2)
[0050] 解得:
[0051]
[0052] 令δT=Tmax-TW,则有:
[0053]
[0054] 再结合式(3-1),可得:
[0055]
[0056] 步骤5:根据工质的比热cp、总加热功率Q、边缘通道质量流量Wh和中心通道质量流量Wn,计算出总温升 再根据上一步得出的δT-qW表达式,结合中心加热通道、边缘通道能量守恒定律和边缘通道对流换热公式,导出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
[0057] 具体地,由于在加热段之后有足够长的非加热段,如图2所示,因此假设从组件加热段入口处到组件出口的中心通道、边缘通道温升近似相等,均为ΔT。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加热通道平均边界热流密度
[0058]
[0059]
[0060] 其中Q为总加热功率,cp为流体比热,Wh和Wh分别为通过边缘冷却通道和中心加热通道的流体质量流量L1和L2分别为加热段和非加热段的长度。
[0061] 根据中心加热通道能量守恒定律:
[0062] cpWn·dTn=(q-qW)·dx=(q-4πλδT)·dx  (5-3)
[0063]
[0064] 根据边缘通道对流换热公式:
[0065]
[0066] 两边取微分:
[0067]
[0068] 根据边缘通道能量守恒定律:
[0069] cpWh·dTh=qW·dx=4πλδT·dx  (5-6)
[0070]
[0071] 其中q为加热段线功率,Tn、Th分别为中心加热通道和边缘冷却通道平均温度,α为边缘冷却通道流体与壁面间对流换热系数。
[0072] 联立5-3,5-5,5-6式得:
[0073]
[0074] 对于均匀加热组件,有:
[0075]
[0076] 最后解得:
[0077]
[0078] 其中
[0079] 步骤6:基于步骤5得出的无量纲温度峰值沿轴向分布表达式δT(x,λ)/ΔT,通过高斯-赛德尔迭代法(通过当量导热系数λ的残差和流入边缘通道热流量判断是否收敛),得出当量导热系数λ的值。
[0080] 温度峰值的大小δT(x,λ)取决于截面位置x和当量导热系数λ。迭代过程中,首先给定流体的比热cp、总加热功率cp、边缘通道质量流量Wh和中心通道质量流量Wn等加热段参量,并给定λ的迭代初值,再将迭代初值代入δT(x,λ)表达式中,计算出δT在整个中心通道上的分布以及积分平均δT 由于从组件加热段入口处到组件出口的中心通道、边缘通道温升近似相等,所以流入边缘通道的总热流量为平均线功率密度 随后根据步骤4中得出的 计算出
新的当量导热系数λtemp;再根据qW=4λπδT得出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在整个加热通道上的分布。最后将qW在整个通道上的积分 与 比较,将新的当量导
热系数λtemp与上一步的λ相比较。如果 与 λtemp与之前λ之间相对误差
小于0.1%,则认为qW和λ满足收敛标准。若qW和λ均满足收敛标准,则输出计算得出的λ值。反之,则将λ值更新为λtemp的值,回代入δT(x,λ)表达式中,再次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收敛。
[0081] 步骤7:将步骤6得出的当量导热系数λ代入δT(x,λ)表达式中,得到温度峰值δT沿轴向的分布。再结合步骤6推出的qW=4λπδT,得出中心加热通道边界线功率密度qW沿轴向的分布。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