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翅片式换热器 / 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

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

阅读:109发布:2020-05-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 树脂 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包括空滤组件、空气换热组件和左部内径大右部内径小的聚 风 锥体;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左端进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组件,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右端出风侧固定安装有聚风锥体,在聚风锥体的右端设有出风端,在聚风锥体的出风端上固定连接有出风短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空滤组件、空气换热组件和聚风锥体的配合使用,实现空气与低压 蒸汽 换热后,热空气在输送风管中与糊树脂产品以并流形式充分 接触 进一步干燥,得到低挥发物成品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 温度 可控的特点,方便了操作,大大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品质。,下面是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滤组件、空气换热组件和左部内径大右部内径小的聚锥体;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左端进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组件,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右端出风侧固定安装有聚风锥体,在聚风锥体的右端设有出风端,在聚风锥体的出风端上固定连接有出风短节,在空气换热组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空气换热组件液流内腔相通的进液端,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空气换热组件液流内腔相通的出液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左右方向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空气换热器,在最左侧的空气换热器的左端进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组件,在最右侧的空气换热器的右端出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聚风锥体,在每个空气换热器的顶部设有与空气换热器液流内腔相通的进液端,在每个空气换热器的底部设有与空气换热器液流内腔相通的出液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换热器的进液端上一体固定有进液短节,在空气换热器的出液端上一体固定有出液短节,在空气换热器的下方有集液管,空气换热器的出液短节与集液管通过连接短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空气换热器右方的集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疏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疏水组件为双金属疏水或浮球式疏水阀或波纹管式疏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滤组件为合成纤维滤布织物滤布或丝织物滤布或高效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滤组件为合成纤维滤布或棉织物滤布或丝织物滤布或高效无纺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聚风锥体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切换插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聚风锥体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切换插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聚风锥体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切换插板。

说明书全文

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工艺采取旋转喷雾干燥的方式进行产品干燥;喷雾干燥是将PVC乳液通过雾化轮的高速旋转在干燥器内分散成雾状液滴并与热空气以并流形式在干燥器内实现挥发份的快速蒸发,得到糊树脂成品。由机将外界空气送到加热器中,通过调节中、低压蒸汽的流量将空气加热到设定的温度,然后由干燥器顶部进入。雾化后的乳胶与热空气在干燥器内接触后得以干燥,以并流形式进入滤袋收集器,湿空气由排风机抽出。袋滤收集器中的粉料以气流输送的形式被送到末研磨产品收集器,末研磨产品收集器中的粉料再由振动筛进行过筛,然后进入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后的树脂产品被送入产品收集器,最后由包装机进行包装。聚氯乙烯糊树脂产品重点控制指标是糊粘度和挥发物指标。
[0003] 袋滤收集器出口的粉料由负压空气输送,外界空气经负压吸入过滤器后进入粉料输送风管;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从空气过滤器处进入的空气温度较低,滤袋收集器下料的产品温度下降较快,导致干燥器内聚氯乙烯糊树脂快速经历从高温到低温的过程,造成聚氯乙烯糊树脂中结合未能全部挥发,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指标,甚至产生不合格品。传统做法为提高干燥器出口的温度来保持物料的温度,从而控制产品的挥发物,需要将干燥器内里的大流量空气(38000NM3/h至42500NM3/h)温度整体提升1℃至2℃,蒸汽能耗浪费相当高,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传统的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过程中蒸汽能耗浪费高,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包括空滤组件、空气换热组件和左部内径大右部内径小的聚风锥体;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左端进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组件,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右端出风侧固定安装有聚风锥体,在聚风锥体的右端设有出风端,在聚风锥体的出风端上固定连接有出风短节,在空气换热组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空气换热组件液流内腔相通的进液端,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空气换热组件液流内腔相通的出液端。
[0006]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7] 上述空气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左右方向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空气换热器,在最左侧的空气换热器的左端进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组件,在最右侧的空气换热器的右端出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聚风锥体,在每个空气换热器的顶部设有与空气换热器液流内腔相通的进液端,在每个空气换热器的底部设有与空气换热器液流内腔相通的出液端。
[0008] 上述在空气换热器的进液端上一体固定有进液短节,在空气换热器的出液端上一体固定有出液短节,在空气换热器的下方有集液管,空气换热器的出液短节与集液管通过连接短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空气换热器右方的集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疏水组件。
[0009] 上述疏水组件为双金属疏水或浮球式疏水阀或波纹管式疏水阀。
[0010] 上述空气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0011] 上述空滤组件为合成纤维滤布织物滤布或丝织物滤布或高效无纺布
[0012] 上述在聚风锥体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切换插板。
[0013]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空滤组件、空气换热组件和聚风锥体的配合使用,实现空气与低压蒸汽换热后,热空气在输送风管中与糊树脂产品以并流形式充分接触进一步干燥,得到低挥发物成品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温度可控的特点,方便了操作,大大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品质。附图说明
[0014]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前后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份指标运行趋势图。
[0016]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空滤组件,2为聚风锥体,3为出风短节,4为空气换热器,5为进液短节,6为出液短节,7为集液管,8为连接短管,9为疏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0] 如附图1所示,该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包括空滤组件1、空气换热组件和左部内径大右部内径小的聚风锥体2;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左端进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组件1,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右端出风侧固定安装有聚风锥体2,在聚风锥体2的右端设有出风端,在聚风锥体2的出风端上固定连接有出风短节3,在空气换热组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空气换热组件液流内腔相通的进液端,在空气换热组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空气换热组件液流内腔相通的出液端。聚风锥体2为空心锥体;空气换热组件的右侧面可略大于聚风锥体2的左端进风口内径,使空气换热组件的右侧面能够盖住聚风锥体2的左端进风口,防止了外界空气未经过滤和换热进入聚风锥体2内;这样,通过空滤组件1、空气换热组件和聚风锥体2的配合使用,实现空气与低压蒸汽换热后,热空气在输送风管中与糊树脂产品以并流形式充分接触进一步干燥,得到低挥发物成品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温度可控的特点,方便了操作,大大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品质。
[0021]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低温环境下混合法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物控制节能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2] 如附图1所示,空气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左右方向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空气换热器4,在最左侧的空气换热器4的左端进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组件1,在最右侧的空气换热器4的右端出风侧固定安装有空滤聚风锥体2,在每个空气换热器4的顶部设有与空气换热器4液流内腔相通的进液端,在每个空气换热器4的底部设有与空气换热器4液流内腔相通的出液端。这样,工作时向空气换热器4内通入低压蒸汽,使外界空气与空气换热器4内的低压蒸汽进行换热。
[0023] 如附图1所示,在空气换热器4的进液端上一体固定有进液短节5,在空气换热器4的出液端上一体固定有出液短节6,在空气换热器4的下方有集液管7,空气换热器4的出液短节6与集液管7通过连接短管8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空气换热器4右方的集液管7上固定安装有疏水组件9。这样,进液短节5便于与外界低压蒸汽管进行连接;集液管7便于与外界的循环回用管进行连接。
[0024] 根据需要,疏水组件9为双金属疏水阀或浮球式疏水阀或波纹管式疏水阀。这样,便于低压蒸汽换热后的冷凝水通过疏水组件9排出。
[0025] 根据需要,空气换热器4为翅片式换热器。这样,便于更好的对空气进行换热。
[0026] 根据需要,空滤组件1为合成纤维滤布或棉织物滤布或丝织物滤布或高效无纺布。这样,便于更好的对空气进行过滤。
[0027] 根据需要,在聚风锥体2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切换插板。可在聚风锥体2与出风短节3之间设置插孔,将切换插板插入插孔内;这样,工作时通过切换插板切换,使聚风锥体2的出风端打开;检修或停用时再通过切换插板切换,使聚风锥体2的出风端堵住;也可在出风短节3上安装阀,达到同样的效果。
[0028] 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后的有益效果:
[0029] 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后,确保了糊树脂产品挥发份质量指标的稳定,杜绝了产品因挥发份超标造成降级的情况;同时,填补了原工艺装置在控制糊树脂产品挥发份方面存在的短板,在满足客户质量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装置生产的节能降耗。
[0030] 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的成功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为以后聚氯乙烯糊树脂喷雾干燥生产提供了质量保证,也为产品生产装置结构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后,技术人员对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挥发分指标及干燥装置蒸汽单耗进行了持续监控。
[0031] 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前后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份指标运行趋势
[0032] 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前后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份指标运行趋势图见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2017年10月上旬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后,产品挥发份指标整体呈稳定且下降的趋势;投用前糊树脂产品挥发份平均值为0.42%,且9月还存在3批挥发份不合格产品;
投用后聚氯乙烯糊树脂挥发份平均值为0.28%,说明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后,对聚氯乙烯糊树脂产品的挥发份指标控制效果显著。
[0033] 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前后干燥装置蒸汽单耗对比
[0034] 2017年10月上旬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后,经统计10月10日至10月30日干燥装置运行蒸汽单耗为3.03t/t;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前,9月10日至10月9日干燥装置运行蒸汽单耗为3.14t/t,吨聚氯乙烯糊树脂蒸汽能耗降低0.11t/t, 生产成本降低6.5元/t,年节能效益19.6万元;且新疆地区10月份气温已进入低温季节,加热同等量的空气所需蒸汽量有所上升,若在同等的条件下蒸汽节能效益将更为显著,说明本实用新型投入运行后,大大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0035]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36]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短节3与干燥装置的进风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空气换热器4的进液短节5与外界低压蒸汽管连接在一起,集液管7与外界的循环回用管连接在一起,打开聚风锥体2出风端上的切换插板,在负压下,外界空气依次经空滤组件1进入,与空气换热器4液流内腔中的低压蒸汽换热后,进入聚风锥体2中,然后通过出风短节3进入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