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热能 / 地热潜力 / 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

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评价方法

阅读:177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评价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 烃 潜 力 评价方法,该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 地层 格架,评价烃源岩上覆地层展布情况;步骤2,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史,划分构造演化单元;步骤3,计算烃源岩上覆被剥蚀地层的剥蚀量,逐层恢复 原型 盆地;步骤4,利用以上分析结果,结合盆地模拟技术,确定烃源岩埋藏史、地热史、生烃史,确定二次生烃模式;步骤5,计算构造单元不同时期生烃量,评价现今生烃能力,确定有利二次生烃中心。该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技术思路清楚、应用简单,为多期非连续性生烃的烃源岩生烃潜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下面是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评价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地层格架,评价烃源岩上覆地层展布情况;
步骤2,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史,划分构造演化单元;
步骤3,计算烃源岩上覆被剥蚀地层的剥蚀量,逐层恢复原型盆地;
步骤4,利用以上分析结果,结合盆地模拟技术,确定烃源岩埋藏史、地热史、生烃史,确定二次生烃模式;
步骤5,计算构造单元不同时期生烃量,评价现今生烃能力,确定有利二次生烃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选取钻遇地层较全的井,通过地层对比方法,对盆地地层进行划分,自下而上建立盆地地层格架;根据地层分层结果,分别统计烃源岩每套上覆地层的地层厚度或残余厚度,绘制地层厚度或地层残余厚度图,确定地层或残余地层的厚度、厚度中心这些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选取研究区主要断层进行分析,然后选取多条垂直于主要断层走向的测线进行平衡剖面恢复,明确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和地层展布具体情况,按照地层沉降、隆剥叠加过程的差异性,对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单元进行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结合本地区实际地质情况,选取适合的方法逐层计算单井被剥蚀地层的剥蚀厚度,将该厚度与上覆地层残留厚度相结合,得到上覆地层原始地层厚度,明确研究区原始地层沉积厚度、沉积中心这些情况,恢复该地质时期原型盆地展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利用构造单元演化史分析结果,结合上覆地层原始地层厚度,利用盆地模拟逐层回剥的方法,对烃源岩埋藏史进行恢复;利用盆地模拟方法,确定不同地质时期大地热流值或古地温梯度,恢复烃源岩的地热演化史;选取烃源岩样品,根据烃源岩埋藏史、地热史分析结果,设计生烃热模拟实验,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得到烃源岩的生烃史,确定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生烃限、成烃转化率,为研究区烃源岩的生烃量计算提供可靠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烃源岩生烃量具体计算方法为体积法,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生烃为烃源层生烃量,油气分开计算,对于油单位为104t,对于气单位为108m3;S为
2
进入生烃门限的烃源岩面积,km ;H为进入生烃门限的烃源岩厚度,m;ρ为烃源岩密度,g/cm3;TOC0为烃源岩的原始有机质丰度,%; 为烃源岩的原始生烃潜量,计算油为g/gTOC,计算气时为cm3/gTOC;F为有机质成烃转化率,%;A为单位换算系数,计算油时为104,计算气时为1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利用生烃量计算公式,根据前面分析结果,选取合理参数,对选取的构造单元计算不同地质时期生烃量,重点计算现今生烃量大小、现今生烃量占全部生烃总量的百分比,评价现今生烃能力;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明确不同时期构造运动对生烃量散失或保存的影响结果,将保存的生烃量进行累计计算,选取累积保存量大、且现今生烃量占比高的构造单元作为现今有利二次生烃中心。

说明书全文

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是油气勘探的首要及根本。连续热演化过程下的烃源岩具有“一次连续性”生烃过程,例如济阳坳陷新生界下第三系烃源岩,此种类型由于构造运动单一,烃源岩生烃过程连续,其生烃能力评价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叠合盆地中位于古老地层中的烃源岩,例如上古生界系烃源岩,地质演化中历经了多期构造改造,抬升剥蚀和再次沉降埋深的次数多达2-3次以上,因此其生烃过程是“多期非连续性”的。目前对于该类资源潜力评价缺少针对性的方法,往往借用一次连续性生烃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未考虑构造演化、地层剥蚀等地质过程,造成生烃产率等参数取值不合理,计算得到的生烃量值不准确,不能为该类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准确的资源信息。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叠合盆地历经复杂构造演化后,烃源岩具有多期非连续性生烃过程,如何评价其现今生烃能力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该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地层格架,评价烃源岩上覆地层展布情况;步骤2,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史,划分构造演化单元;步骤3,计算烃源岩上覆被剥蚀地层的剥蚀量,逐层恢复原型盆地;步骤4,利用以上分析结果,结合盆地模拟技术,确定烃源岩埋藏史、地热史、生烃史,确定二次生烃模式;步骤5,计算构造单元不同时期生烃量,评价现今生烃能力,确定有利二次生烃中心。
[0005]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06] 在步骤1中,选取钻遇地层较全的井,通过地层对比方法,对盆地地层进行划分,自下而上建立盆地地层格架;根据地层分层结果,分别统计烃源岩每套上覆地层的地层厚度或残余厚度,绘制地层厚度或地层残余厚度图,确定地层或残余地层的厚度、厚度中心这些情况。
[0007] 在步骤2中,选取研究区主要断层进行分析,然后选取多条垂直于主要断层走向的测线进行平衡剖面恢复,明确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和地层展布具体情况,按照地层沉降、隆剥叠加过程的差异性,对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单元进行分类。
[0008] 在步骤3中,结合本地区实际地质情况,选取适合的方法逐层计算单井被剥蚀地层的剥蚀厚度,将该厚度与上覆地层残留厚度相结合,得到上覆地层原始地层厚度,明确研究区原始地层沉积厚度、沉积中心这些情况,恢复该地质时期原型盆地展布。
[0009] 在步骤4中,利用构造单元演化史分析结果,结合上覆地层原始地层厚度,利用盆地模拟逐层回剥的方法,对烃源岩埋藏史进行恢复;利用盆地模拟方法,确定不同地质时期大地热流值或古地温梯度,恢复烃源岩的地热演化史;选取烃源岩样品,根据烃源岩埋藏史、地热史分析结果,设计生烃热模拟实验,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得到烃源岩的生烃史,确定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生烃限、成烃转化率,为研究区烃源岩的生烃量计算提供可靠参数。
[0010] 在步骤5中,烃源岩生烃量具体计算方法为体积法,计算公式如下:
[0011]
[0012] 其中,Q生烃为烃源层生烃量,油气分开计算,对于油单位为104t,对于气单位为108m3;S为进入生烃门限的烃源岩面积,km2;H为进入生烃门限的烃源岩厚度,m;ρ为烃源岩密度,g/cm3;TOC0为烃源岩的原始有机质丰度,%; 为烃源岩的原始生烃潜量,计算油为g/gTOC,计算气时为cm3/gTOC;F为有机质成烃转化率,%;A为单位换算系数,计算油时为104,
6
计算气时为10。
[0013] 在步骤5中,利用生烃量计算公式,根据前面分析结果,选取合理参数,对选取的构造单元计算不同地质时期生烃量,重点计算现今生烃量大小、现今生烃量占全部生烃总量的百分比,评价现今生烃能力;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明确不同时期构造运动对生烃量散失或保存的影响结果,将保存的生烃量进行累计计算,选取累积保存量大、且现今生烃量占比高的构造单元作为现今有利二次生烃中心。
[0014] 本发明中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涉及叠合盆地中历经复杂构造演化具有多期非连续性生烃过程的烃源岩,如何评价其现今生烃能力,该方法强调以盆地构造演化分析为基础,通过地质研究和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二次生烃的特点进行研究,考虑前期烃源岩生成和散失过程的前提下,有效评价现今的生烃能力,确定现今二次生烃中心。其计算结果相对以往方法更为可靠准确,为该类油气藏的勘探部署提供重要依据。本发明技术思路清楚、应用简单,为多期非连续性生烃的烃源岩生烃潜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在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煤成气勘探部署中获得了应用,在该方法指导下部署的高古4井首次实现了工业煤成气流突破,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7]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0018] (1)评价烃源岩上覆地层展布情况
[0019] 选取钻遇地层较全的井,通过地层对比方法,对盆地地层进行划分,自下而上建立盆地地层格架。根据地层分层结果,分别统计烃源岩每套上覆地层的地层厚度或残余厚度,绘制地层厚度或地层残余厚度图,确定地层或残余地层的厚度、厚度中心等情况。
[0020] (2)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史
[0021] 选取研究区主要断层进行分析,然后选取多条垂直于主要断层走向的测线进行平衡剖面恢复,明确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和地层展布具体情况,按照地层沉降、隆剥叠加过程的差异性,对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单元进行分类。
[0022] (3)恢复上覆剥蚀地层原型盆地
[0023] 结合本地区实际地质情况,选取适合的方法逐层计算单井被剥蚀地层的剥蚀厚度,将该厚度与上覆地层残留厚度相结合,得到上覆地层原始地层厚度,明确研究区原始地层沉积厚度、沉积中心等情况,恢复该地质时期原型盆地展布。
[0024] (4)确定烃源岩埋藏史、地热史、生烃史
[0025] 利用构造单元演化史分析结果,结合上覆地层原始厚度,利用盆地模拟逐层回剥的方法,对烃源岩埋藏史进行恢复。
[0026] 利用盆地模拟方法,确定不同地质时期大地热流值或古地温梯度,恢复烃源岩的地热演化史。
[0027] 选取烃源岩样品,根据烃源岩埋藏史、地热史分析结果,设计生烃热模拟实验,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得到烃源岩的生烃史,确定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生烃门限、成烃转化率等,为研究区烃源岩的生烃量计算提供可靠参数。
[0028] (5)计算构造单元不同时期生烃潜力
[0029] 烃源岩生烃量具体计算方法为体积法,计算公式如下:
[0030]
[0031] 利用以上公式,根据前面分析结果,选取合理参数,对选取的构造单元计算不同地质时期生烃量,重点计算现今生烃量大小、现今生烃量占全部生烃总量的百分比,评价现今生烃能力。
[0032] 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明确不同时期构造运动对生烃量散失或保存的影响结果,将保存的生烃量进行累计计算,选取累积保存量大、且现今生烃量占比高的构造单元作为现今有利二次生烃中心。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