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暖贴

阅读:386发布:2022-03-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热暖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电热日用品,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热暖贴。电热暖贴具有 自动调节 温度 和保暖的功能,内置 传感器 和控 制芯 片,可根据体温有效调节温度,达到适宜温度,提升舒适感。电热暖贴体积小,携带方便,可运用在 膝关节 保暖、肩关节保暖、腹部保暖、颈椎保暖等多部位使用。电热暖贴采用 低 电压 制热,降低 辐射 的释放,有效保护使用者,且提高了安全性能。采用充电 电池 ,可循环使用,降低了资源浪费和废物的产生。一实施方式流程参阅图1,另一实施方式流程参阅图2,包含:第一绝缘层、加 热层 、电源设备、保护壳、 连接线 、第二绝缘层、外 包装 布层、 开关 、充电口、连接扣子、连接 胶带 。,下面是电热暖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最低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
热层,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方,所述加热层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加热布,所述正电极包括正电极分叉及正电极连接点,所述负电极包括负电极分叉及负电极连接点,所述热敏开关包括感受器及两条连接线,所述加热布充满整个加热层,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互不交叉连接;
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识别温度转换为电信号
电源设备,于加热层内,所述电源设备形成于所述加热布上方;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集成温控电路,收集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的电信号,通过所述温控电路中的芯片调节所述加热层;
保护壳,所述电源设备收纳于保护壳中;
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加热层,连接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充电口;
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加热层上方,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
包装布层,包裹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
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外包装层上方;
充电口,位于外包装层上;
连接双面胶,位于外包装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具有储存电能的功能,所述电源设备具有冲电的功能,所述电源设备内置于电热暖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接收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的电信号调节所述加热层,所述电源板接收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的电信号可输出在显示屏具体温度,所述电源板检测电路是否短路点亮警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为温感开关,当达到一定温度时自动切断电路,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为温感电阻,为所述温控电路提供温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被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夹在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和所述充电口位于外包装层上,所述连接双面胶位于包装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双面胶可以粘贴的方式连接所述电热暖贴和使用者。
8.一种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最低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加热层,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方,所述加热层包括正电极、负电极、热敏开关、加热布,所述正电极包括正电极分叉及正电极连接点,所述负电极包括负电极分叉及负电极连接点,所述热敏开关包括感受器及两条连接线,所述加热布充满整个加热层,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相互间;
电源设备,形成于加热层内,所述电源设备形成于所述加热布上方,所述电源设备包括充电电池和电路板;保护壳,所述电源设备收纳于保护壳中;
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加热层;
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加热层上方,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
外包装布层,包裹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
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外包装层上方;
充电口,位于外包装层上;
连接扣子,位于外包装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开关直接接入所述正电极,所述热敏开关直接接入所述负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暖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子为所述电热暖贴和使用者连接方式。

说明书全文

电热暖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日用品,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热暖贴。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各种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的不断提升,在寒冷的冬季、潮湿的雨季,大龄人群体表局部温度过低,导致一些关节炎的病痛,如今现有的产品过于庞大,穿戴不够方便,老年人群穿戴不易,并且功能单一,只能用于人体某一个关节,限制了使用范围,增大了使用人群的开支,另一方面,现有的产品采用接电式,直接使用高电压,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大电压产生的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发明内容

[0003] 这是一款低电压的便携式电热暖贴。
[0004] 包含:
[0005] 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最低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
[0006] 加热层,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方,所述加热层包括正电极、负电极、热敏开关、加热布,所述正电极包括正电极分叉及正电极连接点,所述负电极包括负电极分叉及负电极连接点,所述热敏开关包括感受器及两条连接线,所述加热布充满整个加热层,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互不交叉连接;
[0007] 电源设备,形成于加热层内,所述电源设备形成于所述加热布上方,所述电源设备包括充电电池电路板;
[0008] 保护壳,所述电源设备收纳于保护壳中;
[0009] 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加热层;
[0010] 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加热层上方,所述第二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二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
[0011] 外包装布层,包裹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
[0012] 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外包装层上方;
[0013] 充电口,位于外包装层上;
[0014] 连接扣子,位于外包装层上;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及所述保护壳均位于绝缘层外部并且所述开关镶嵌于所述保护壳上,所述正电极分叉与所述负电极分叉均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所述正电极连接点与负电极连接点位于所述电源设备旁边;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及所述保护壳上半部分位于绝缘层外部并且所述开关镶嵌于所述保护壳上,所述正电极分叉与所述负电极分叉均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所述正电极连接点与负电极连接点位于所述电源设备下方;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线、热敏开关、正电极、负电极,所述加热线连接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且呈现S形均匀布置于所述加热层,所述热敏开关连接所述加热线;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极有多个并且相互串联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电极有多个并且相互串联;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扣子可为其他有连接功能的设施;
[0021] 另一种电热暖贴
[0022] 包含
[0023] 第一绝缘层,形成于最低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
[0024] 加热层,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方,所述加热层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加热布,所述正电极包括正电极分叉及正电极连接点,所述负电极包括负电极分叉及负电极连接点,所述热敏开关包括感受器及两条连接线,所述加热布充满整个加热层,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相互间;
[0025] 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识别温度转换为电信号
[0026] 电源设备,于加热层内,所述电源设备形成于所述加热布上方;
[0027]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集成温控电路,收集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的电信号,通过所述温控电路中的芯片调节所述加热层;
[0028] 保护壳,所述电源设备收纳于保护壳中;
[0029] 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加热层,连接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充电口;
[0030] 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加热层上方,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保温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材料具有绝缘性能;
[0031] 外包装布层,包裹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
[0032] 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外包装层上方;
[0033] 充电口,位于外包装层上;
[0034] 连接双面胶,位于外包装层上;
[00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具有温度识别功能,可显示当前温度;
[00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具有计时功能,可通过时间对所述加热层进行调控;
[00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具有电量显示功能,可显示当前电量;
[003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具有警示功能,发生短路可提醒用户;
[003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双面胶可为其他有粘贴功能的设施;附图说明
[0040]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瞰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为图1中的电热暖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为图1中的电热暖贴的加热层结构示意图;
[0043] 图4为图1中的电热暖贴的保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4]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外层正面示意图;
[0045]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外层背面示意图;
[0046] 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外层正面示意图;
[0047] 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外层正面示意图;
[0048] 图9为一个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0049] 图10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电路原理图
[0050] 图11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加热层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的加热层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3为一实施方式流程图
[0053] 图14为另一实施方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表达的很多具体细节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55]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热暖贴,包括启动开关101、第二绝缘层102、加热层104、负电极导线103、正电极导线105、第一绝缘层106、保护壳107。
[0056] 请参阅图2,保护壳的内部是由电路板和充电电池组成,保护壳内部201。
[0057] 请参阅图3,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层,包括加热布301、正电极导线302、负电极导线303、温度控制电路304、电池连接导线305、充电电池306。
[0058] 请参阅图4,一实施方式的保护壳内部,包括正电极导线401、负电极导线402、温度控制电路404,电池正电极导线403、电池负电极导线405、充电电池406。
[0059] 第一绝缘层106为底部,第一绝缘层106的材料为橡胶或者聚合物,优选的为聚酯、乳胶、木纤维素纤维、发泡塑料聚合物、低密度聚醚、聚乙烯醇、聚酯。优选的第一绝缘层 106的厚度为2mm-4mm;
[0060] 加热布104贴在第一绝缘层106上,加热布104的材料是加热片或者加热膜,优选的加热布104的材料为PI加热膜、聚酰亚胺加热膜、纤维发热片,碳纤维布、石墨烯电热膜。进一步优选的,加热布104材料为金属布料。优选的加热布104厚度为0.1mm-2mm。
[0061] 负电极导线103和正电极导线105一端分别连接加热布104的阴极阳极,另一端连接电路板输出阴极和阳极,负电极导线103和正电极导线105的材料是导线,优选的负电极导线103和正电极导线105的材料为石墨烯、碳纤维,优选的直径为0.5-1.5mm。
[0062] 电路板404在保护壳内部分别连接加热布104和充电电池406
[0063] 充电电池406在保护壳内部与电路板404通过导线连接,充电电池406的是充电电池,优选的充电电池406的材料为锂充电电池、镍镉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铅酸充电电池。进一步优选的,充电电池406的材料为石墨烯电池。优选充电电池406厚度为2mm-10mm。
[0064] 第二绝缘层102为上部绝缘层,第二绝缘层102的材料为橡胶或者聚合物,优选的为聚氨酯、乳胶、木纤维素纤维、发泡塑料聚合物、低密度聚醚、聚乙烯醇、聚酯。优选的第一绝缘层102的厚度为2mm-4mm;
[0065] 开关101在第二绝缘层102上,开关101为薄膜开关或者贴片开关。优选开关101的厚度为0.5mm-3mm;
[0066] 请参阅图5,一实施方式的正面,外形贴合人体关节部位,包括充电口501、开关502、固定纽扣503、固定纽扣504。
[0067] 请参阅图6,一实施方式的背面,外形贴合人体关节部位,包括第一绝缘层601。
[0068] 充电口501固定在第二绝缘层102上,优选的充电口501的材料为Mini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Lightning接口、Micro USB接口、30Pin接口。
[0069] 纽扣503固定在第二绝缘层102上,优选的纽扣503材料为子母扣、可拆卸免钉扣。
[0070] 开关502在第二绝缘层上,开关502为薄膜开关或者贴片开关。优选开关502的厚度为 0.5mm-3mm;
[0071] 请参阅图7,其中一实施方式的正面,外形贴合人体关节部位,包括固定胶带下701、充电口702、开关703、固定胶带上704。
[0072] 请参阅图8,其中一实施方式的正面,外形贴合人体关节部位,包括固定胶带下801、充电口802、开关803、固定胶带上804。
[0073] 充电口702、802固定在第二绝缘层上,优选的充电口702、802的材料为Mini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Lightning接口、Micro USB接口、30Pin接口。
[0074] 开关703、803在第二绝缘层上,开关703、803为薄膜开关或者贴片开关。优选开关703、 803的厚度为0.5mm-3mm;
[0075] 固定胶带701、704、801、804固定在第二绝缘层上,优选的固定胶带701、704、801、 804的材料为双面胶,进一步优选的固定胶带701、704、801、804的材料为纳米双面胶,优选固定胶带701、704、801、804的厚度为1mm-3mm。
[0076] 请参阅图9,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包括充电电池SCHLIB,充电口SIP2,充电指示灯 D2,温度开关F1,温度开关F2,开关S1,启动指示灯D1,加热装置R1。
[0077] 充电电池SCHLIB为电路提供电,充电口SIP2和充电指示灯D2组成充电电路,连接外接充电器后对充电电池SCHLIB进行充电,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F2及开关S1组成控制电路,开关S1支持使用者开启关闭,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F2为热敏开关,当温度达到既定温度时,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F2自动断开,当温度低于既定温度时,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F2连通,加热装置R1接通后进行加热,加热装置R1接通时启动指示灯D1亮起。
[0078] 请参阅图10,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包括充电电池BT1,充电口J1,充电显示LED 灯L1,开关KEY,启动显示LED灯L2,控制芯片U1,热敏电阻R2,继电器开关RELAY-BI,加热装置R1。
[0079] 充电电池BT1为电路提供电力,充电口J1和充电显示LED灯L1组成充电电路,连接外接充电器后对充电电池BT1进行充电,开关KEY和启动显示LED灯L2组成控制电路,开关KEY 支持使用者开启关闭,控制芯片U1接受热敏电阻R2信号,调节继电器开关RELAY-BI的开启和闭合,达到控制加热装置R1的启动,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0080] 请参阅图11,其中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层,包括加热电热丝111、阳极连接导线112、温控电路板113、充电电池114、阴极连接导线115。
[0081] 请参阅图12,其中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层,包括阳极连接导线121、阴极连接导线122、温度开关123和124、温控电路125、充电电池126、加热电热丝127。
[0082] 阳极连接导线112、121连接温控电路和加热电热丝,优选的阳极连接导线112、121材料为银、铜、铝、碳纤导电性能良好的线材,优选的阳极连接导线112、121直径为 0.5mm-2mm。
[0083] 阴极连接导线115、122连接温控电路和加热电热丝,优选的阴极连接导线115、122材料为银、铜、铝、碳纤导电性能良好的线材,优选的阳极连接导线112、121直径为 0.5mm-2mm。
[0084] 温度开关123、124连接在加热电热丝内,优选温度开关123、124的材料为KSD9700温度开关、KSD301温度开关、TMP302BDRLR温度传感器、KSD-01F温度开关、67F110、TO-220,优选温度开关123、124的厚度为0.1mm-0.8mm。
[0085] 充电电池126、114,优选的充电电池126、114的材料为锂充电电池、镍镉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铅酸充电电池。进一步优选的,充电电池126、114的材料为石墨烯电池。优选充电电池126、114厚度为2mm-10mm。
[0086] 加热电热丝111、127环绕在整个加热层中,互相平行且间距相等,优选加热电热丝111、 127的材料为镍铬电热丝、康铜丝、铬铝合金,进一步优选加热电热丝111、127的材料为碳纤维加热丝,优选加热电热丝111、127的外部材料为铁氟龙、橡胶螺旋、耐热塑料、耐热纤维,优选加热电热丝111、127的直径为0.5mm-1.5mm。
[0087] 一实施方式
[0088] 请参阅图12,实施方式采用温度开关123、124控制电热暖贴温度,温度开关123、124 可选用的型号为35°、40°常闭开关,当温度开关123、124达到预定温度时,温度开关
123、124自动切断电路,停止电路的继续加热,温度自然下降,直至低于预定温度时,温度开关123、124自动接通电路,加热层中加热电热丝开始加热,温度持续上升。
[0089] 流程图参阅图13;
[0090] 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充电电池充电时间为:
[0091] 充电时间(h)=电池容量(mAH)*1.1/充电电流(mA)
[0092] 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充电电池放电时间为:
[0093] 放电时间(h)=电池容量(mAH)*0.6/放电电流(mA)
[0094] 可持续使用时间:
[0095] 使用时间(h)=放电时间(h)*加热速度(℃/h)/散热速度(℃/h)
[0096] 电路图参阅图9,实施方式中充电电池SCHLIB为电路提供电力,充电口SIP2和充电指示灯D2组成充电电路,连接外接充电器后对充电电池SCHLIB进行充电,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F2及开关S1组成控制电路,开关S1支持使用者开启关闭,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 F2为热敏开关,当温度达到既定温度时,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F2自动断开,当温度低于既定温度时,温度开关F1和温度开关F2连通,加热装置R1接通后进行加热,加热装置 R1接通时启动指示灯D1亮起。
[0097] 另一实施方式:
[0098] 请参阅图1、2、3、4,实施方式采用芯片控制加热布301,温控电路404连接有温感电阻或芯片自带测温电路,当温度达到35°、40°(可调)时,芯片自动切断加热布301供电,当温度低于35°、40°(可调),芯片自动打开加热布301供电,温控电路404可进一步优化,增加温度数据输出电路,显示当前温度,增加自检电路,自动检测电路是否异常,发现异常自动切断电路,
[0099] 流程图参阅图14;
[0100] 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充电电池充电时间为:
[0101] 充电时间(h)=电池容量(mAH)*1.1/充电电流(mA)
[0102] 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充电电池放电时间为:
[0103] 放电时间(h)=电池容量(mAH)*0.6/放电电流(mA)
[0104] 可持续使用时间:
[0105] 使用时间(h)=放电时间(h)*加热速度(℃/h)/散热速度(℃/h)
[0106] 电路图参阅图10,
[0107] 实施方式中充电电池BT1为电路提供电力,充电口J1为充电电池BT1充电,接通外接充电器时LED灯珠L1亮,开关KEY为启动开关,开启开关KEY时灯珠L2亮,芯片U1为控制芯片,型号不限,VCC、GND为芯片供电脚,VE和VO为一对控制脚,一对NC为数据输入脚,VF+和VF-为一对控制脚,热敏电阻R2为芯片提供温度数据,继电器开关RELAY-BI控制加热布的通电情况,加热布R1连接在芯片上,另一实施方式加热布R1连接在电池电路上,由继电器控制通电。
[010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0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范围进行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