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信 / 相位延迟 / 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

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

阅读:932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LED 触摸屏 及触控终端,涉及 半导体 技术领域,该OLED触摸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OLED层和光学图像 传感器 层,OLED层位于保护层与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之间;OLED层封装有OLED显示模组,光学图像传感器层设置有传感器芯片;当OLED显示模组以点状 光源 方式被触发点亮时,发射 角 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线经保护层产生全反射;传感器芯片用于接收经保护层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并将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 信号 。通过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过多的光学结构,使得整个OLED显示模组的厚度大大减小,同时,也缩短了光线传播的光路,进而能够适用于超薄化的智能终端,有效满足了智能终端向超薄化发展的趋势。(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OLED层和光学图像传感器层,所述OLED层位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之间;
其中,所述OLED层封装有OLED显示模组,所述光学图像传感器层设置有传感器芯片;
当所述OLED显示模组以点状光源方式被触发点亮时,发射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线经所述保护层产生全反射;
所述传感器芯片用于接收经所述保护层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并将所述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OLED阵列和封装层;
所述OLED阵列位于所述基材和所述封装层之间,所述传感器芯片贴装在所述基材一侧,所述保护层设在所述封装层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芯片为CIS芯片,所述传感器芯片通过胶材贴装在所述基材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还设置有贴合孔,所述传感器芯片通过所述胶材贴装在所述贴合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贴装所述传感器芯片时,所述传感器芯片边缘的所述胶材为第一胶材,所述传感器芯片中间区域的所述胶材为第二胶材,其中,所述第一胶材的粘性大于所述第二胶材。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芯片还设置有芯片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保护层以全贴合的方式贴装在所述传感器芯片上;
或者,所述传感器芯片上设置有微棱镜,所述芯片保护层以全贴合的方式贴装在传感器芯片上的微棱镜上;所述芯片保护层为厚度小于预设厚度阈值的玻璃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者圆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点状光源为圆形或圆环形时,所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的光源直径为350um~550u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的光线发射方向为面向所述保护层的方向,且,所述光线发射角为第一预设角度到第二预设角度之间时,经所述保护层全反射后,在所述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环形成像区;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还用于被首次触发点亮时在所述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第一环形成像区,以及,被二次触发点亮时,在所述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第二环形成像区,所述第二环形成像区用于对所述第一环形成像区内的非成像区域进行成像填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触控模组和偏光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为长方形像面;
所述全反射光线经过所述偏光片之后,在所述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椭圆环形成像区;其中,所述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的长边方向与所述椭圆环形成像区的长轴方向一致,所述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的短边方向与所述椭圆环形成像区的短轴方向一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设置有相位延迟片;所述相位延迟片紧贴在所述偏光片的任意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触摸屏还设置有红外过滤层;
其中,所述红外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传感器层的受光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OLED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过滤层设置有红外滤光膜,且,所述红外滤光膜为吸收式红外滤光膜。
17.一种触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终端配置有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OLED触摸屏。

说明书全文

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终端全面屏是当下的主流,使得基于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器)显示技术的OLED屏下指纹成为当下热的技术研究方向,相比传统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技术,OLED显示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更轻薄、能耗低、亮度高、发光率好、可以显示纯黑色等,并且还可以做到弯曲,使得OLED显示技术在当今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平板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0003] 目前,OLED显示技术的产品中,使用的光学结构多为镜头结构,而镜头结构以及光路的需求,通常会使整个显示结构的厚度在毫米量级,难以满足智能终端向超薄化发展的趋势。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以缓解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5]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触摸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OLED层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OLED层位于保护层与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之间;其中,OLED层封装有OLED显示模组,光学图像传感器层设置有传感器芯片;当OLED显示模组以点状光源方式被触发点亮时,发射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线经保护层产生全反射;传感器芯片用于接收经保护层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并将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
[0006]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OLED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OLED阵列和封装层;OLED阵列位于基材和封装层之间,传感器芯片贴装在基材一侧,保护层设在封装层一侧。
[0007]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传感器芯片为CIS芯片,传感器芯片通过胶材贴装在基材上。
[0008]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还设置有贴合孔,传感器芯片通过胶材贴装在贴合孔内。
[000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贴合传感器芯片时,传感器芯片边缘的胶材为第一胶材,传感器芯片中间区域的胶材为第二胶材,其中,第一胶材的粘性大于第二胶材。
[001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传感器芯片还设置有芯片保护层。
[001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芯片保护层以全贴合的方式贴装在传感器芯片上;或者,传感器芯片上设置有微棱镜,芯片保护层以全贴合的方式贴装在传感器芯片上的微棱镜上;芯片保护层为厚度小于预设厚度阈值的玻璃层。
[001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者圆环形。
[001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的光源直径为350um~550um之间。
[001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的光线发射方向为面向保护层的方向,且,光线发射角为第一预设角度到第二预设角度之间时,经保护层全反射后,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环形成像区;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小于第二预设角度。
[001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还用于被首次触发点亮时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第一环形成像区,以及,被二次触发点亮时,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第二环形成像区,第二环形成像区用于对第一环形成像区内的非成像区域进行成像填补。
[0016]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触控模组和偏光片。
[0017]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为长方形像面;全反射光线经过偏光片之后,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椭圆环形成像区;其中,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的长边方向与椭圆环形成像区的长轴方向一致,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的短边方向与椭圆环形成像区的短轴方向一致。
[0018]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层还设置有相位延迟片;相位延迟片紧贴在偏光片的任意一侧。
[001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OLED触摸屏还设置有红外过滤层;其中,红外过滤层设置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的受光侧。
[002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红外过滤层设置有红外滤光膜,且,红外滤光膜为吸收式红外滤光膜。
[0021]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终端,其中,该触控终端配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OLED触摸屏。
[00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其OLED触摸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OLED层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其中,OLED层位于保护层与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之间,且,OLED层封装有OLED显示模组,光学图像传感器层设置有传感器芯片,使得当OLED显示模组以点状光源方式被触发点亮时,发射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线能够经保护层产生全反射;进而使传感器芯片接收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并将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在点状光源发出的光线产生全反射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过多的光学结构,使得整个OLED显示模组的厚度大大减小,同时,也缩短了光线传播的光路,进而能够适用于超薄化的智能终端,有效满足了智能终端向超薄化发展的趋势。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一种OLED触摸屏的基本结构;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OLED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触摸屏的原理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示意图;
[003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成像示意图;
[003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成像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OLED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0035] 附图标记:10-保护层;20-OLED层;201-OLED显示模组;30-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1-传感器芯片;302-胶材层;202-基材;203-点状光源;204-封装层;101-盖板;102-触控模组;103-偏光片;104-相位延迟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 目前,OLED屏下指纹是当下热门的技术研究方向,为了便于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OLED触摸屏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OLED触摸屏通常包括盖板、感应式键盘、偏振片、OLED结构、光学成像结构以及图像传感器,即,一些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在OLED结构下放置光学成像结构以及图像传感器两部分。
[0038] 而目前OLED产品中,光学成像结构多数为镜头结构,包括镜片、滤光片、以及组成光路的镜框、镜架和承座等等,这些镜头结构以及光路的需求会导致图像传感器+光学成像结构的厚度为毫米级,厚度较厚,与当下智能终端向超薄花发展的趋势相冲突。
[0039]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触摸屏及触控终端,可以降低OLED结构的厚度,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0040]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OLED触摸屏进行详细介绍。
[004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触摸屏,具体地,该OLED触摸屏可以应用于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触控终端或者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掌上电脑等等,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一种OLED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OLED触摸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10、OLED层20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其中,OLED层20位于保护层10与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之间;
[0042] OLED层20封装有OLED显示模组201,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设置有传感器芯片301。
[0043] 具体地,当OLED显示模组以点状光源方式被触发点亮时,发射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线经保护层产生全反射;
[0044] 传感器芯片用于接收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并将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
[0045] 在实际使用时,上述保护层通常作为OLED触摸屏的COVER层附在OLED触摸屏的上表面,上述OLED显示模组以点状光源的方式来点亮光源,由于COVER层到空气层属于光线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的传播过程,因此,当光线的发射角满足一定角度范围时会发生全反射,所以当OLED触摸屏上有触控操作时,手指的谷脊差异可以通过全反射的强度差异来体现,具体地,手指接触到保护层后,谷对应位置依然发生全反射,脊对应位置会破坏全反射,进而产生强度差异,形成指纹图像,并由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将具有强度差异的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以进行成像操作。
[004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触摸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层、OLED层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其中,OLED层位于保护层与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之间,且,OLED层封装有OLED显示模组,光学图像传感器层设置有传感器芯片,使得当OLED显示模组以点状光源方式被触发点亮时,发射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线能够经保护层产生全反射;进而使传感器芯片接收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并将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在点状光源发出的光线产生全反射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过多的光学结构,使得整个OLED显示模组的厚度大大减小,同时,也缩短了光线传播的光路,进而能够适用于超薄化的智能终端,有效满足了智能终端向超薄化发展的趋势。
[0047] 在实际使用时,上述传感器芯片多采用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芯片,该CIS芯片采用触点式感光元件进行感光,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及,进一步进行成像操作等等,而上述设置有传感器芯片的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也可以称为CIS层。
[0048] 进一步,上述OLED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OLED阵列和封装层,OLED阵列位于基材和封装层之间,且,从OLED触摸屏的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到保护层方向上,OLED显示模组的基材、OLED阵列和封装层依次排列,上述光学图像传感器层的传感器芯片贴装在基材一侧,保护层设在封装层一侧。
[0049] 具体地,传感器芯片通过胶材贴装在上述基材上,且,为了不对光线产生影响,胶材一般都是透明的胶材,此外,考虑到OLED触摸屏的可重工性,上述胶材可以使用可重工胶,如,60摄氏度重工胶水等,便于重工,同时也能避免强行拆解造成的元件损坏的情形。
[0050] 进一步,上述OLED显示模组的基材中使用的衬底多为PI(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衬底,因此没在对传感器芯片贴装时,可以将传感器芯片贴合在PI衬底下侧,具体地,基材上贴装位置处还设置有贴合孔,传感器芯片通过胶材贴装在贴合孔内,具体实现时,需要对OLED显示模组的背板膜层(如导电胶、箔及泡)进行开孔,以形成上述贴合孔,进而对传感器芯片进行贴装,在贴装传感器芯片时,传感器芯片边缘的胶材通常采用第一胶材,传感器芯片中间区域的胶材通常采用第二胶材,其中,第一胶材的粘性大于第二胶材,具体的,第一胶材多为强粘性胶材,第二胶材多为弱粘性胶材,具体以实际使用情况为准,以满足OLED触摸屏的超薄化要求。
[0051] 为了便于理解,图3示出了另一种OLED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保护层10、OLED层的OLED显示模组和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以及用于贴装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的胶材层302。
[0052] 其中,图3中所示的OLED层,仅仅示出了OLED显示模组的基材202、OLED阵列中包括的多个点状光源203和封装层204。
[0053] 进一步,传感器芯片还可以设置有芯片保护层(图3中未示出),具体地,上述芯片保护层以全贴合的方式贴装在传感器芯片上;或者,传感器芯片上设置有微棱镜,芯片保护层以全贴合的方式贴装在传感器芯片上的微棱镜上,用来保护传感器芯片上的微棱镜结构及像素,防止重工造成的损伤;其中,芯片保护层为厚度小于预设厚度阈值的玻璃层。以CIS芯片为例,封装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以形成CIS传感器,对于带微棱镜结构的情形,可以在微棱镜上以全贴合的方式制作一层薄玻璃,用来保护CIS传感器上的微棱镜结构及像素,防止重工造成的损伤,之所以以全贴合的方式,是避免框贴空气层折射影响大角度光的成像;此外,考虑到微棱镜结构的作用只是提高光效,对于指纹应用来说作用可有可无,因此,为了降低设计成本,对于不带微棱镜结构的CIS传感器,也可以以全贴合的方式制作一层薄玻璃进行保护。进一步,对于不带微棱镜结构的CIS传感器,还可以不全贴合薄玻璃,而是采用直接将CIS芯片与OLED层贴合的方式进行保护,具体的芯片保护层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0054] 基于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传感器芯片直接贴合在OLED基材下方,来去除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成像结构以及光路带来的厚度,可以使整体厚度在微米量级以内。当该OLED触摸屏用于智能终端时,其成像的过程是通过OLED显示模组点亮点状光源,照射到保护层上。
[0055] 而保护层作为OLED触摸屏的保护屏,通常包括透明的玻璃或者树脂等透明结构层,因此,点状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该保护层像空气传播时,属于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的传播过程,会发生全反射,所以手指指纹触摸时,手指的谷脊差异可以通过全反射的强度差异来体现,当传感器芯片接收到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时,可以将全反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同时在传感器芯片上成像。
[0056] 进一步,图3中的OLED阵列包括的点状光源203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圆环形,且,点状光源的数量有多个,而为了便于说明,图3中仅仅示出了2个点状光源的被点亮时的情形,在实际使用时,点状光源优选为圆形,以产生各向均匀的光线,具体的点状光源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OLED触摸屏的大小,以及OLED阵列的属性来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0057] 在实际使用时,上述保护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触控模组和偏光片;其中,保护层中的盖板通常设置在OLED触摸屏的最外层,以作为保护屏,即,COVER使用,因此,盖板通常为透明的玻璃或者树脂等材质,以便于对预设角度范围内的光线进行全反射;触控模组指的是OLED触摸屏的感应式键盘,偏光片则是通过偏振原理对射入OLED触摸屏的光线进行偏光处理,具体的触控模组和偏光片的规格和型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0058] 对于上述包括盖板、触控模组和偏光片的保护层,其厚度一般小于900μm,用来贴装传感器芯片的胶材层通常约100μm,而对于CIS芯片,其所在的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厚度约150μm,因此,与现有技术中毫米级的光学成像结构和图像传感器厚度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OLED触摸屏中,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可以将厚度控制在微米量级,极大地减少了OLED触摸屏的厚度。
[0059] 进一步,图4示出了一种OLED触摸屏的原理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图4中,以一个点状光源203为例进行说明,且,图4中,仅仅示出了包括盖板、触控模组和偏光片的保护层10、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以及,胶材层302。
[0060] 当OLED阵列的点状光源被点亮后,点状光源的光线发射方向为面向保护层的方向,且,光线发射角的预设角度范围为第一预设角度到第二预设角度之间,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小于第二预设角度,即,点状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发射角在大于第一预设角度时在传输至保护层的盖板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上述第二预设角度通常为OLED阵列的光源最大发射角度,因此,点状光源被触发点亮时,发射角在第一预设角度到第二预设角度之间的光线能够在保护层形成全反射,并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环形成像区。
[0061] 具体地,点状光源的发射光二维形成的光路如图4所示,光线在保护层中的盖板与手指接触界面形成全反射,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被光学图像传感器层的传感器芯片接收,通常,盖板的材质可形成的全反射角度,即第一预设角度约为40度,而OLED阵列中的点状光源的发射角度最大约为70度,即第二预设角度约为70度,所以,成像区为点状光源光线发射角为40~70度之间范围;并且,如图4所示,由于光线全反射的原因,手纸指纹在盖板外表面形成的指纹物面要全反射光线在比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上形成的指纹像面要小,也就是说,全反射后形成的全反射光线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形成的像面与手纸指纹在盖板外表面形成的指纹物面相比是进行了放大的,且,该放大比例与保护层的厚度相关。
[0062] 基于图4,假设点状光源与物面的垂直距离为h1,物面与像面的垂直距离为h2,则,放大比例A可以表示为:A=(h1+h2)/h1,以保护层的厚度约900μm,胶材层厚度约100μm,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厚度约150μm计算,放大比例A约为2.2。
[0063] 由于盖板的材质对全反射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因此,点状光源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形成的可图像的平面为圆环形状,即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了放大的环形成像区,如图5所示,环形成像区的圆环中心的圆形成第一预设角度以内的非成像区域;外围圆环形成的是指纹的成像区域。
[0064] 此外,上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还用于被二次触发点亮,以对环形成像区的非成像区域进行填补,具体地,可以通过对OLED阵列进行二次点灯的方式,来对环形成像区的非成像区域进行补全,即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被首次触发点亮时,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第一环形成像区,以及,被二次触发点亮时,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放大的第二环形成像区,而第二环形成像区则用于对第一环形成像区内的非成像区域进行成像填补,在实际使用时,二次触发点亮时,是触发当前的点状光源最近邻的点状光源进行点亮,以便于对手指指纹再次形成一次圆环图像,以填补图5中的非成像区域进行,填补之后的成像示意图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其中一个点状光源的非成像区域位于近邻点状光源的成像区域以内,因此,采用二次点灯的方式,可以有效对点状光源的非成像区域进行填补。具体实现时,上述二次点灯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OLED阵列的点状光源进行点亮触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0065] 在实际使用时,上述OLED显示模组的点状光源的光源直径约为350um~550um之间,例如,如果OLED触摸屏的显示为500ppi的话,则点状光源的尺寸约为7个像素到11个像素之间,超过这个尺寸,成像时,会呈现指纹模糊的现象,如果少于7个像素尺寸,则会导致成像所需的亮度不足,因此,对于OLED阵列的发光最亮为600nit的点状光源,可以将像素个数相应的调整为方形,圆形,以及圆环形等形状,以适应相应的尺寸,其中,点状光源为圆形形状较佳,由于圆形在各个方向均为对称结构,此时,可以产生较为均匀的图像。
[0066] 进一步,考虑到点状光源的光线受保护层中的偏光片的影响,全反射光线经过偏光片之后在传感器芯片上形成的像面实际并非规整的圆环形状,而是椭圆环形成像区,如图7所示,且椭圆的长短轴方向固定。而为了避免传感器芯片的有效面积被浪费,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多选取为长方形像面,以CIS芯片为例,可以将CIS芯片的成像面设置成6mm*9mm的像面等等,因此,为了实现在传感器芯片上获得更大的成像面积,可以将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的长边方向与图7所示的椭圆环形成像区的长轴方向设为一致,传感器芯片的成像面的短边方向与图7所示的椭圆环形成像区的短轴方向设为一致。
[0067] 并且,由于成像的放大作用,在传感器芯片相同感光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OLED触摸屏可实现更高的图像DPI输出,使手指指纹更加显示精细,成像质量更好,识别更简易。例如,如果要实现500DPI图像,则CIS芯片的DPI做到250DPI即可,可使单位感光面积更大,信噪比更高;相应的,相比现有技术方案,如果CIS芯片在DPI相同的情况下,如500DPI,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OLED触摸屏的成像可达到1000DPI。
[0068] 此外,为了缓解由于偏光片造成的成像面积缺陷问题,可在保护层中设置相位延迟片;该相位延迟片紧贴在偏光片的任意一侧,例如,在偏光片的上部添加相位延迟片,以将线偏光变成圆偏光以缓解上述成像面积缺陷的问题。
[0069] 具体地,如图8所示的另一种OLED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以在保护层中偏光片上层添加相位延迟片的方式为例,具体地,图8中示出了保护层中的盖板101、触控模组102(如,感应式键盘等)和偏光片103,以及,偏光片103上层添加的相位延迟片104,以及,OLED层20、胶材层302和光学图像传感器层30。图8所示的相位延迟片104可以使线偏光遭到破坏而变成圆偏光,以此来改善线偏光造成的面积缺陷问题。
[0070] 考虑到实际使用时会有红外光线射入至传感器芯片对手指指纹的成像造成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OLED触摸屏还可以设置有红外过滤层,以对射入的红外光线进行滤波处理;其中,该红外过滤层设置在光学图像传感器层的受光侧,具体地,可以在保护层中加一个红外过滤层,或者在OLED层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加一个红外过滤层。
[0071] 进一步,上述红外过滤层设置有红外滤光膜IRCF(IR-cut filter,红外滤光膜),且,该红外滤光膜为吸收式红外滤光膜,当有外界光的时候,由于外界光通过手指后,只有600nm以上的光可以透过手指,这样在到达光学图像传感器层之前就被IRCF吸收掉,因此,不会对光学图像传感器层的成像产生影响。
[0072]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终端,该触控终端配置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OLED触摸屏。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触控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掌上电脑等智能终端,能够通过上述OLED触摸屏实现触控功能。
[007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终端,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OLED触摸屏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0074]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触控终端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75]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7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