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信号处理 / 互调失真 / 无线接收器的二阶截取点(IP2)校准

无线接收器的二阶截取点(IP2)校准

阅读:639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无线接收器的二阶截取点(IP2)校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将校正 信号 通过收发器的双工器而不是将校准信号插入收发器的接收 电路 可以改善IP2校准效率。将校准信号通过双工器可降低收发器的IP2校准周期,所述收发器具有低渗透性双工器或提供的平均间距比RX和TX电路之间的平均间距更好的双工器。在计算IP2校正码的同相和 正交 相路径校正系数时使用类二叉查找也可以减少IP2校准的低效问题。,下面是无线接收器的二阶截取点(IP2)校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二阶截取点(IP2)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双工器的发射端口发射校准信号,其中所述双工器包括耦合到收发器的接收电路的接收端口,以及部分所述校准信号通过所述双工器的所述接收端口泄露并传播至所述接收电路;以及
分析所述部分所述校准信号来确定所述收发器的所述接收电路的IP2校准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信号为双音调校准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信号为模拟校准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的所述发射端口耦合到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数模转换器(DA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双工器的所述发射端口发射所述校准信号包括:
生成双音调数字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发射电路发射所述双音调数字信号,其中所述DAC将所述双音调数字信号转换为所述模拟校准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下转换所述部分所述校准信号,所述下转换产生了二阶互调失真(IMD2)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所述部分所述校准信号来确定所述IP2校准参数包括:
分析所述IMD2信号来确定所述IP2校准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所述IMD2信号来确定所述IP2校准参数包括:
根据类二叉查找分析所述IMD2信号来确定所述IP2校准参数。
9.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进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通过双工器的发射端口发射校准信号,其中所述双工器包括耦合到收发器的接收电路的接收端口,以及部分所述校准信号通过所述双工器的所述接收端口泄露并传播至所述接收电路;以及
分析所述部分所述校准信号来确定所述收发器的所述接收电路的二阶截取点(IP2)校准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信号为双音调校准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信号为模拟校准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的所述发射端口耦合到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数模转换器(DAC)。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双工器的所述发射端口发射所述校准信号的所述指令包括进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生成双音调数字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发射电路发射所述双音调数字信号,其中所述DAC将所述双音调数字信号转换为所述模拟校准信号。
14.一种用于二阶截取点(IP2)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含二阶互调失真(IMD2)的校准信号;
通过检查固定正交相路径(Q路径)上的多个I-校正值集确定IP2校正码的同相校正(I-校正),其中所述多个I-校正值集均与不同的步长大小相关联;以及
根据所述IP2校正码的所述I-校正确定所述IP2校正码的正交相校正(Q-校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IP2校正码的所述I-校正包括:
评估所述多个I-校正值集中的每个I-校正值,而不改变所述固定Q-路径的Q-校正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所述多个I-校正值集包括:
从所述I-校正值的第一集合中选择第一I-校正值,其中所述I-校正值的第一集合中的I-校正值由第一步长值隔开;
缩小所述第一步长值来获取第二步长值;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I-校正值和所述第二步长值识别I-校正值的第二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校正值的第二集合中的I-校正值由第二步长值隔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长值不同于所述第一步长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缩小所述第一步长值来获取第二步长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步长值减半来获取所述第二步长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IP2校正码的所述I-校正确定所述IP2校正码的Q-校正包括:
根据所述IP2校正码的所述I-校正设置固定同相(I-路径);以及
检查所述固定I-路径上的多个Q-校正值集,其中所述多个I-校正值集均与不同的步长大小相关联。

说明书全文

无线接收器的二阶截取点(IP2)校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大体涉及无线通信,且在某些实施例中,涉及一种用于无线接收器的二阶截取 点(IP2)校准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在收发器上执行二阶截取点(IP2)校准来减轻二阶互调失真(IMD2)的影响。 当部分发射信号通过双工器泄露到接收(RX)电路时出现二阶互调失真。工厂IP2校准 费时且昂贵。因此,需要使IP2校准更为高效的机制和技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在无线接收器中进行二阶截取点(IP2)校准的装置和方 法,从而大体上实现技术优势。
[0004]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二阶截取点(IP2)校准的方法。在该示例中,所述方 法包括通过双工器的发射端口发射校准信号。所述双工器包括耦合到收发器的接收电路的 接收端口,以及一部分所述校准信号通过所述双工器的所述接收端口泄露并传播至所述接 收电路。所述方法还包括分析所述一部分校准信号来确定所述收发器的所述接收电路的 IP2校准参数。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
[0005]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二阶截取点(IP2)校准的另一方法。在该示例中, 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含二阶互调失真(IMD2)的校准信号,以及通过检查固定正交相路径 (Q路径)上的多个同相校正(I-校正)值集确定IP2校正码的I-校正。所述多个I-校正值 集均与不同的步长大小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IP2校正码的所述I-校正确定所述 IP2校正码的正交相校正(Q-校正)。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附图说明
[0006]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0007]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常规IP2校准架构的图;
[0008] 图2示出了实施例IP2校准架构的图;
[0009] 图3示出了用于执行IP2校准的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
[0010] 图4示出了另一实施例IP2校准架构的图;
[0011] 图5示出了用于执行IP2校准的另一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
[0012] 图6示出了IMD2信号的三维图;
[0013] 图7示出了IMD2信号的等高线图;
[0014] 图8A至8F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严格二叉查找期间的分量查找图;
[0015] 图9A至9F示出了实施例类二叉查找期间的分量查找图;
[0016] 图10示出了用于进行类二叉查找的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
[0017] 图11示出了用于在实施例类二叉查找期间进行分量查找的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以 及
[0018] 图12示出了实施例通信设备的方框图
[0019]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不同图中的对应标号和符号通常指代对应部分。绘制各图是为了 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相关方面,因此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文将详细论述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应了解,本文所揭示的概念可以在多 种具体环境中实施,且所论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作为说明而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此外, 应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文做出 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
[0021] 通过分析传播至RX电路的校准信号实现工厂IP2校准以确定IP2校正码。常规 IP2校准方案使用专用设备和/或电路将IP2校准信号直接插入RX电路的输入路径, 从而绕过隔离RX电路和发射(TX)电路的双工器。虽然本方法对RX电路进行了可 靠地校准,但是绕过双工器的做法实际上忽略了实际操作期间双工器能够阻挡/过滤至 少部分发射信号。因此,通常RX电路的校准程度比实现足够的接收性能所需的更高, 这样会使工厂校准过程的效率变低,例如,校准时间更长,分量错误更多。
[0022] 本发明的各方面通过使IP2校准信号通过双工器来避免这些低效问题,这样通过(特 别是)解决双工器的非理想性能特性缩短了校准时间并减少了校准成本。例如,具有低渗 透性双工器(例如,提供的平均间距比RX和TX电路之间的更好)的收发器所需的IP2 校准可能比具有高渗透性双工器的收发器的要少。
[0023] 常规工厂IP2校准带来的另一低效问题起因于对严格二叉查找的依赖性。具体而言, 在IP2校准中的给定查找迭代期间,严格二叉查找评估每个同相分量(I-分量)查找和正 交相分量(Q-分量)的单个点集(即,3个点:低点、中点和高点),并减少连续迭代之 间的步长值(即,评估点之间的距离)。这使得常规IP2校准易于找到本地最大值,而不 是全局最大值,这可能导致出现更多的分量错误(例如,分量无法实现足够的校准),以 及校准周期变长。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了类二叉查找,该类二叉查找在IP2校准的第一次 迭代内评估I-分量和Q分量查找的多个点集(例如,超过三个点),之后继续进行评估以 减少后续迭代中的评估的点集数目。在第一迭代期间评估多个点集降低了IP2查找找到本 地最大值的可能性。特别说明,确定中间迭代期间所选的中间IP2校正码(例如,I-校正、 Q-校正)满足IMD2性能阈值后中止IP2查找。这可以通过减少IP2校准期间执行的迭代 的平均数目缩短校准时间。在本文的以下各个部分(包括与图8至12相关的部分)更为 详细地介绍了类二叉查找有关的细节。
[0024] 图1示出了常规IP2校准架构100,通常用于在出厂设置下校准收发器。如图所示, 常规IP2校准架构100包括收发器101和校准信号插入模150。收发器101包括发射电 路110、功率放大器(PA)115、接收电路120、低噪声放大器(LNA)130、双工器140 和天线145。发射电路110可用于生成发射信号,并可包括实现该目的的部件的任意集合 (例如,数模转换器(DAC)、调制器频率振荡器等)。PA115可用于放大发射电路 110生成的发射信号。接收电路120可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并可包括实现该目的的部 件的任意集合(例如,模数转换器(ADC)、解调器、频率振荡器等)。LNA130可为用 于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发到接收电路120之前放大该信号的任意部件。双工器140可为用 于允许在单个路径上进行双向(双工)通信的任意部件,并可隔离发射电路110和接收电 路120。天线145可为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传输的任意部件。
[0025] 校准信号插入模块150和IP2校准模块160共同对接收电路120进行校准。具体而言, 校准信号插入模块150可用于将IP2校准信号插入接收电路120,而IP2校准模块160可 用于当校准信号传播至接收电路120后分析该信号来确定IP2校正码。如图所示,校准信 号插入模块150将IP2校准信号直接插入收发器101的接收路径上,从而避开双工器140。 因此,通常接收电路120的校准程度比实现足够的接收性能所需的更高,这样会使工厂校 准过程的效率变低,例如,校准时间更长,分量错误更多。
[0026] 本发明的各方面将IP2校准信号插入双工器的发射端口,这样通过解决双工器的非理 想性能特性缩短了校准时间并减少了校准成本。图2示出了示例性IP2校准架构200,IP2 校准架构200包括收发器201、校准信号插入模块250和IP2校准模块260。收发器201 包括发射电路210、PA215、接收电路220、LNA230、双工器240和天线245,收发器201 的部件配置与收发器101的类似。如图所示,校准信号插入模块250用于将IP2校准信号 插入双工器240的发射端口,从而允许双工器240,例如以正常操作期间所出现的情况类 似的方式过滤出或者阻挡至少一部分IP2校准信号。一部分IP2校准信号将从发射端口泄 露到双工器240的接收端口。IP2校准信号在各个端口的泄露程度可取决于双工器240的 渗透性,每个双工器部件的渗透性各有不同。IP2校准模块260用于分析IP2校准信号的 泄露部分,以及根据IP2校准信号的泄露部分对接收电路260进行校准。因此,与常规IP2 校准架构100相比,实施例IP2校准架构200更接近实际的收发器操作,因此,允许更高 效的IP2校准。
[0027] 图3示出了用于执行IP2校准的实施例方法300,实施例方法300可在对收发器进行 工厂校准期间执行。如图所示,方法300开始于步骤310,在步骤310,将IP2校准信号 插入双工器的发射端口。之后,方法300前进到步骤320,在步骤320,分析双工器的接 收端口中泄露的一部分校准信号来确定收发器的接收电路的IP2校准参数。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的发射电路用于生成IP2校准信号。图4示出了实施例IP2 校准架构400,实施例IP2校准架构400包括收发器401和IP2校准模块460。收发器401 包括发射电路410、PA415、接收电路420、LNA430、双工器440和天线445。PA415、 LNA430和双工器440的部件配置可与收发器101的类似。发射电路410包括数字双音调 发生器411、一对DAC412、正交相基带调制器413和同相基带调制器414。数字双音调 发生器411用于生成双音调数字信号。DAC412用于将双音调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同相基带调制器414和正交相基带调制器413用于将模拟基带信号上转换(up-convert) 为RF信号。
[0029] 接收电路包括混频器421、同相基带解调器422、正交相基带解调器423、一对ADC424、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模块425。同相基带解调器422和正交相基带解调器423用于将 接收到的RF信号下转换(down-convert)为模拟基带信号。ADC424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 为数字信号。DFT模块425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来测量IMD2信号,IMD2信 号转发到IP2校准模块进行处理。IP校准信号处理IMD2信号产生具有同相校正(I-校正) 分量和正交相校正(Q-校正)分量的IP2校正码。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IP2校准架构400 执行IP2校准的方法500,方法500可在工厂IP2校准期间执行。
[0030] 常规工厂IP2校准的另一缺点在于分析接收到的校准信号时过于依赖严格二叉查找。 具体而言,严格二叉查找在同相校正(I-校正)分量查找和正交相校正(Q-校正)分量查 找之间更替,同时在每次查找迭代期间仅评估单个分量值集(例如,低、中、高)。严格 二叉查找通过在IP2校准的早期迭代期间仅评估单个分量值集(例如,低、中、高)变得 易于找到本地最大值,而非全局最大值。图6至8将更加详细地解释这个概念。
[0031] 图6示出了IMD2信号的三维(3D)图600。如图所示,IP2值(即,y轴)是I-校正 码和Q-校正码的函数。图7示出了图6所绘的IMD2信号的等高线图700。如图所示,等 高线图700具有全局最大值和本地最大值。如下所述,常规的严格二叉查找易于找到本地 最大值,而类二叉查找确保(或至少更可能)将找到全局最大值。
[0032] 图8A至8F描述了严格二元查找的迭代810至830,迭代810至830通常可在常规IP2 工厂校准期间执行。在该示例中,初始起点设为I-Q平面上的(0,0),初始步长大小设为10。 图8A示出了第一迭代810的I-分量查找,其中严格二叉查找评估固定Q分量路径上的三 个I-分量值(Q-校正固定为Q=0)。具体而言,第一迭代810在起点(0,0)设置中间I-分量 值(I12),随后向沿着固定Q-分量路径的两个方向前进十个单元来获取低I-分量值(I11) 和高I-分量值(I13)。因此,第一迭代810的I-分量查找评估I-Q平面上的三个点,即 I11=(–10,0)、I12=(0,0)和I13=(10,0)。如图所示,I13的IP2值在10至20之间,而I11和I12的IP2值均小于10。因此,第一迭代810的I-分量查找选择I13作为第一迭代810的Q分 量查找的起始值。
[0033] 图8B示出了第一迭代810的Q分量查找,其中严格二叉查找评估固定I分量路径上 的三个Q-分量值(I-校正固定为I=10)。如图所示,第一迭代810的Q分量查找在I-Q平 面上将中间Q-分量值(Q12)设为(10,0),随后向沿着固定I-分量路径的两个方向前进十个 单元来获取低Q-分量值(Q11)和高Q-分量值(Q13)。因此,第一迭代810的Q-分量查 找评估I-Q平面上的三个点,即Q11=(10,–10)、Q12=(10,0)和Q13=(10,10)。如图所示,Q13的IP2值在20至30之间,而Q11和Q12的IP2的值均小于20。因此,第一迭代810选择 Q13作为第二迭代820的起始值,并且步长大小在第一迭代810之后从10降为5。
[0034] 图8C示出了第二迭代820的I分量查找,其从初始点Q13开始并且步长值为5。第二 迭代820的I分量查找将中间I-分量值(I22)设为(10,10),随后向沿着固定Q-分量路径的 两个方向前进五个单元来获取低I-分量值(I21)和高I-分量值(I23)。因此,第二迭代820 的I-分量查找评估I-Q平面上的三个点,即,I21=(5,10)、I22=(10,10)和I23=(15,10)。如图所 示,I21的IP2值大于30,而I22和I23的IP2值均小于30。因此,第二迭代820的I分量查 找选择I21作为第二迭代820的Q分量查找的起始值。
[0035] 图8D示出了第二迭代820的Q分量查找,其中严格二叉查找评估固定I分量路径上 的三个Q-分量值(I=5)。如图所示,第二迭代820的Q-分量查找评估I-Q平面上的三个 点,即Q21=(5,5)、Q22=(5,10)和Q23=(5,15)。如图所示,Q22的IP2值最大,因此将Q22选 择作为第三迭代830的起始值。在第二迭代820和第三迭代830之间,步长大小进一步从 5降为2.5。图8E和8F示出了第三迭代830,第三迭代830考虑了I-分量值集(I31、I32、I33)以及Q分量值集(Q31、Q32、Q33)。如图所示,常规的严格二叉查找最终定本地 最大值为(5,10)或(5,10)左右。
[0036]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了类二叉查找,与上述的严格二叉查找相比,类二叉查找提高了 找到全局最大值的可能性。图9A至9F描述了类二叉查找的迭代910至930,迭代910至 930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执行。图9A示出了第一迭代910的I-分量查找,其中类二叉 查找评估固定Q-分量路径上的七个I-分量值(Q-校正固定为Q=0)。七个I-分量值从步长 值10、
5、2.5中得出,七个I-分量值从初始起点(I11)开始延伸。因此,第一迭代910 的I-分量查找评估I-Q平面上的七个点,即I11=(–10,0)、I12=(–5,0)、I13=(–2.5,0)、I14=(0,0)、 I15=(2.5,0)、I16=(5,0)和I17=(10,0)。如图所示,I12的IP2值最大,因此将I12选择作为第一 迭代910的Q分量查找的初始起点。
[0037] 图9B示出了类二叉查找的第一迭代910的Q分量查找,其中Q分量查找评估固定I 分量路径上的七个Q-分量值(I-校正固定为I=5)。步长值保持在10、5和2.5,这样就产 生了I-Q平面上的七个点,即Q11=(–5,–10)、Q12=(–5,–5)、Q13=(–5,–2.5)、Q14=(–5,0)、 Q15=(–5,2.5)、Q16=(–5,5)和Q17=(–5,10)。如图所示,Q11的IP2值最大,因此将Q11选择作 为第二迭代920的初始起点。在一些实施例中,Q11的IP2值可以超过IMD2阈值,在这 种情况下,类二叉查找将以设为(–5,–5)的IP2码结束。这样允许跳过后续迭代920至930, 从而减少执行IP2校准所需的时间和/或资源。如果类二叉查询前进到第二迭代920,那么 最大步长大小从10降为5。
[0038] 图9C示出了第二迭代920的I-分量查找,I-分量查找评估I-Q平面上的5个点,即 I21=(–10,–5)、I22=(–7.5,–5)、I23=(–5,–5)、I24=(–2.5,–5)和I25=(0,–5)。如图所示,I23的IP2 值最大,因此将I23选择作为第二迭代920的Q-分量查找的初始起点。图9D示出了第二 迭代920的Q-分量查找,Q-分量查找评估I-Q平面上的5个点,即Q21=(–5,–10)、 Q22=(–5,–7,5)、Q23=(–5,–5)、Q24=(–5,–2.5)和Q25=(–5,0)。如图所示,Q23的IP2值最大,因 此一般将Q23选择作为第三迭代930的I-分量查找的初始起点。然而,在该情况下,中心 值不变,因此第三迭代930的分量查找将评估第二迭代920的重复点,即I22–I24=I32–I34、 Q22–Q24=Q32–Q34。然而,出于完整性目的,图9E至9F描述了第三迭代930的I分量查找 和Q分量查找。如图所示,最大步长值从5降为2.5,从而评估点I32、I33、I34、Q32、Q33和Q34并最终选择点I33和Q33。
[0039] 图10示出了用于进行类二叉查找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方法1000可由出厂设置的 制造设备执行。图11示出了用于在类二叉查找的迭代期间执行Q-分量或I-分量查找的方 法1100,并描述了如何到达不同的评估点。无论在何处插入校准信号均可以依赖类二叉 查找,因此类二叉查找可以用在将校准信号直接插入接收电路的实施方案以及校准信号通 过双工器的实施例实施方案中。
[004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对移动设备接收器(RX)的二阶截取点(IP2)进行 校准。通过在发射器(TX)路径中生成双音调并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运行收发器,双音调 信号通过双工器泄露到接收器并充当测试信号。由于接收器也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运行,所 以接收器下转换双音调信号并创建二阶互调失真(IMD2)。单点数字傅里叶变换(DFT) 块用于测量IMD2平。动态查找和优化算法在调整接收器上的IP2校正码的同时还用于 最小化IMD2水平,从而校准接收器的IP2。
[0041]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高了校准精度并减少了执行IP2校准所需的时间/资源。在校准期 间,发射器可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而接收器在灵敏度增益设置下工作。这可模拟本领域 的最坏场景,例如,移动设备处于小区边缘,TX处于最大功率,并且待接收的信号处于 灵敏度级别。数字基带中可能会生成测试双音调并且测试双音调通过TX链。由于双工器 的TX和RX端口之间存在有限隔离,测试双音调将泄露至双工器的LNA输入端。该泄 露机制可模拟实际操作。
[0042] 对于差分RX端口双工器,泄露的TX信号将出现在“+”端口和“–”端口上,并且 “+”端口上的电平不一定与“–”端口上的相同。这个不对称的行为将影响整个接收器的 IP2。通过使用泄露的TX信号,测试声调必然还会拥有“+”路径和“–”路径之间的对 称现象,因此至少可以部分地优化校准过程。当TX频率合成器和RX频率合成器使用同 一参考时钟时,单点数字傅里叶变换(DFT)可用于估计IMD2水平。这可有助于确保IMD2 音调刚好位于频域中的预定义双测试音调间距位置
[0043] 本发明的各方面缩短了校准时间并降低了校准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校准算法仅将 接收器校准到“足够好”的程度,这样可以缩短校准时间。在一些常规实施方案中,执行 IP2校准将接收器调整地足够好,这样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然而,当IP2校准超过某个 阈值时却适得其反,例如IP2校准的进一步改进不会极大地改善RX灵敏度。一些因素将 影响总的IP2校正码查找时间。由于通过双工器的TX和RX端口之间的有限隔离生成测 试音调,双工器隔离将影响查找时间。可以利用双工器的隔离效果,例如,如果双工器的 隔离度较高,测试音调在LNA输入端变弱并产生小IMD2失真,所需校准时间变短。另 一因素为未进行校准的接收器的IP2起点。
[0044] IMD2校正时长具有依赖IQ的行为,这意味着对I-路径进行的校正将影响I和Q路径, 而对Q-路径进行的校准也将影响I和Q路径。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I+jQ IMD2调幅(例 如,I^2+Q^2)作为校准标准。二维(I和Q)查找算法在I路径和Q路径之间迭代,同时 监控I^2+Q^2IMD2水平以找到最佳校正码。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算法可使用预定的RX增益补偿阈值来基于双工器的隔离性能和接 收器IP2水平的起点动态调整实现最终目标所需的查找数目。预定的RX增益补偿阈值水 平用作确定IMD2是否足够低的标准。移动设备开始的IP2或者双工器隔离可以足够高, 从而所需的校准周期相对较短。在典型的批量生产中,具有工艺收发器或双工器的移动 设备的数目越少,所需校准时间越长。因此,从统计意义而言,校准时间缩短了。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最大数目的迭代来确保将最长校准时间设为某个上限。最大 迭代值可以平均校准时间和产品产率进行权衡。由于校准时间和产率均需要成本,所以通 过优化最大迭代值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0047] 类二叉查找可用于加速查找过程。一般来说,类二叉查找可测量IMD2的三个点。在 找到最佳码后,将中心移至最佳码并将步长降为2的因数。重复该过程直至步长为1。
[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类二叉查找将总校准码范围的1/4设为步长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处理表现不好的IMD2和IP2校正码的场景。例如,如果存在本地最优码,那么查找有机 会到达全局最佳点而不是找到本地最佳点。
[0049] 本发明涉及以下参考文档,这些参考文档全部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如全文再现 一般:发明名称为“IP2校准方法和技术(IP2  Calibr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的第2012/0077452号美国专利申请案、发明名称为“调节接收器中的混频器的二阶截取点  (Tuning a  Second Order Intercept Point of a Mixer in a 
Receiver)”的第8238860号美国专 利申请案、发明名称为“基于机会接收的二阶截取点校准的方法(Method for Second Intercept Point Calibration Based on Opportunistic Reception)”的第8121571号美国专利申 请案,以及发明名称为“自适应IP2校准(Adaptive IP2 Calibration)”的第8060043号美 国申请案。
[0050] 图12示出了实施例制作设备1200的方框图,制作设备1200可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一 个或多个方面。制造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04、存储器1206和多个接口1210至1212, 它们可以(或可以不)如图12所示进行布置。处理器1204可以是能够执行计算和/或有 关处理的其它任务的任意部件,以及存储器1206可以是能够存储处理器1210的程序和/ 或指令的任意部件。接口1210至1212可以是允许设备1200将控制指令传送到其它设备 的任意部件或部件集合,这在出厂设置中可能很普遍。
[0051] 尽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文做出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此外,本发明的范围不希望限于 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从本发明中容易了解到,过程、 机器、制造工艺、物质成分、构件、方法或步骤(包括目前存在的或以后将开发的)可执 行与本文所述对应实施例大致相同的功能或实现与本文所述对应实施例大致相同的效果。 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既定在其范围内包括此类过程、机器、制造工艺、物质成分、构件、 方法或步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