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图形技术 / 抗锯齿 /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墙建筑体系

阅读:380发布:2022-01-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墙建筑体系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 钢 ‑ 混凝土 框架 剪 力 墙建筑体系,包括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连接的剪力墙、梁、柱、楼板、内隔墙和外墙,其中,外墙为设有矩形墙窗W的装配式自 锁 连接整浇外墙、梁为U型复合梁、柱为钢‑混凝土柱、剪力墙为钢板剪力墙、楼板为全预制楼板B10,其中,钢梁优选为U型复合梁L10。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的装配率,其最高装配率能够达到90%以上,并且,采用钢‑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组成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结构的重量,减小 基础 负荷和结构的 地震 力,有效降低结构造价,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率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造价降低的优点。,下面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墙建筑体系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墙建筑体系,包括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连接的剪力墙、梁、柱、楼板、内隔墙和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外墙为设有矩形墙窗(W)的装配式自连接整浇外墙,该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由外面板(100)、内面板(200)、钢骨架(300)和发泡混凝土(400)组成,所述外面板(100)和内面板(200)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钢骨架(300)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上,所述发泡混凝土(400)浇筑在所述钢骨架(300)的混凝土浇筑内腔中;
所述钢骨架(300)为设有钢骨架单元的自锁式钢骨架,所述钢骨架单元由左窗框钢骨(301)、右窗框钢骨(302)、上窗框钢骨(303)、下窗框钢骨(304)、左墙框钢骨(305)、右墙框钢骨(306)、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308)、上右墙框钢骨(309)、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311)、下右墙框钢骨(312)、左上墙体钢骨(313)、右上墙体钢骨(314)、左下墙体钢骨(315)、右下墙体钢骨(316)和多根中间墙体钢骨(317)通过自锁方式连接组成,该自锁方式为:所述左窗框钢骨(301)和右窗框钢骨(302)均采用槽钢(GJ1),所述上窗框钢骨(303)、下窗框钢骨(304)、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308)、上右墙框钢骨(309)、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311)、下右墙框钢骨(312)、左上墙体钢骨(313)、右上墙体钢骨(314)、左下墙体钢骨(315)和右下墙体钢骨(316)均采用窄间隙钢对(GJ2),所述左墙框钢骨(305)、右墙框钢骨(306)和中间墙体钢骨(317)均采用宽间隙角钢对(GJ3),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和宽间隙角钢对(GJ3)均由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组成,所述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内角侧相对设置、平行边(pb)相互平行设置、共面边(gb)位于同一平面上并留有间隙,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共面边间隙(ZJX)小于所述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共面边间隙(KJX);所述左墙框钢骨(305)、左窗框钢骨(301)、右窗框钢骨(302)和右墙框钢骨(306)等长并依次由左至右竖向设置,所述左窗框钢骨(301)的凹槽向左设置,所述右窗框钢骨(302)的凹槽向右设置,所述上左墙框钢骨(307)、左上墙体钢骨(313)、左下墙体钢骨(315)和下左墙框钢骨(310)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左墙框钢骨(305)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左窗框钢骨(301)上,所述上中墙框钢骨(308)、上窗框钢骨(303)、下窗框钢骨(304)和下中墙框钢骨(311)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所述左窗框钢骨(301)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右窗框钢骨(302)上,所述上右墙框钢骨(309)、右上墙体钢骨(314)、右下墙体钢骨(316)和下右墙框钢骨(312)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所述右窗框钢骨(302)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右墙框钢骨(306)上,所述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308)和上右墙框钢骨(309)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左上墙体钢骨(313)、上窗框钢骨(303)和右上墙体钢骨(31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下墙体钢骨(315)、下窗框钢骨(304)和右下墙体钢骨(31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311)和下右墙框钢骨(3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左墙框钢骨(307)与左墙框钢骨(305)的上端平齐,所述下左墙框钢骨(310)与左墙框钢骨(305)的下端平齐,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左上墙体钢骨(313)与左下墙体钢骨(315)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左墙框钢骨(305)上、另一端部连接在左窗框钢骨(301)上,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右上墙体钢骨(314)与右下墙体钢骨(316)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右窗框钢骨(302)上、另一端部连接在右墙框钢骨(306)上,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左窗框钢骨(301)与右窗框钢骨(302)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上中墙框钢骨(308)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上窗框钢骨(303)上,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左窗框钢骨(301)与右窗框钢骨(302)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下窗框钢骨(304)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下中墙框钢骨(311)上;其中,所述左墙框钢骨(305)与上左墙框钢骨(307)的连接节点、与左上墙体钢骨(313)的连接节点、与左下墙体钢骨(315)的连接节点、与下左墙框钢骨(310)的连接节点、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J4),所述左窗框钢骨(301)与上左墙框钢骨(307)和上中墙框钢骨(308)的连接节点、与左上墙体钢骨(313)和上窗框钢骨(303)的连接节点、与左下墙体钢骨(315)和下窗框钢骨(304)的连接节点、与下左墙框钢骨(310)和下中墙框钢骨(311)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一类节点(J1),所述左窗框钢骨(301)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为第二类节点(J2),所述右窗框钢骨(302)与上中墙框钢骨(308)和上右墙框钢骨(309)的连接节点、与上窗框钢骨(303)和右上墙体钢骨(314)的连接节点、与下窗框钢骨(304)和右下墙体钢骨(316)的连接节点、与下中墙框钢骨(311)和下右墙框钢骨(312)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一类节点(J1),所述右窗框钢骨(302)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为第二类节点(J2),所述右墙框钢骨(306)与上右墙框钢骨(309)的连接节点、与右上墙体钢骨(314)的连接节点、与右下墙体钢骨(316)的连接节点、与下右墙框钢骨(312)的连接节点、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J4),所述中间墙体钢骨(317)与上中墙框钢骨(308)的连接节点、与上窗框钢骨(303)的连接节点、与下窗框钢骨(304)的连接节点、与下中墙框钢骨(311)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三类节点(J3);
由所述左窗框钢骨(301)、上窗框钢骨(303)、右窗框钢骨(302)和下窗框钢骨(304)所围成的窗口即为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矩形墙窗(W),所述钢骨架单元内部除所述矩形墙窗(W)所在空间之外的口字型空间属于所述钢骨架(300)的混凝土浇筑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节点(J1)的结构形式为:两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端部通过四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根所述槽钢(GJ1)上,并且其中一对位于该槽钢(GJ1)的凹槽侧、另一对位于该槽钢(GJ1)的背面侧,即对于位于凹槽侧的窄间隙角钢对(GJ2),其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L形缺口(qk)、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所述L形缺口(qk)的通孔,所述L形缺口(qk)的长边部紧贴所述平行边(pb)设置,所述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端部均焊接有位于所述L形缺口(qk)的短边部内的带孔钢板(KB);对于位于背面侧的窄间隙角钢对(GJ2),其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端部均焊接有位于内角侧的带孔钢板(KB);所述槽钢(GJ1)的腹板对应于所述第一类节点(J1)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靠近其内侧翼板的内侧通孔和一个靠近其外侧翼板的外侧通孔,所述槽钢(GJ1)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均对应于所述第一类节点(J1)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所述槽钢(GJ1)的外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外侧角钢(W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内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内侧角钢(N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该第一类节点(J1)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外侧翼板通孔、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焊接在位于背面侧外侧角钢(W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腹板上靠近外侧翼板的通孔和焊接在位于凹槽侧外侧角钢(W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内侧翼板通孔、最后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焊接在位于背面侧内侧角钢(N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腹板上靠近内侧翼板的通孔和焊接在位于凹槽侧内侧角钢(N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
所述第二类节点(J2)的结构形式为:一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根所述槽钢(GJ1)上并位于该槽钢(GJ1)的凹槽侧,即该位于凹槽侧的窄间隙角钢对(GJ2),其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L形缺口(qk)、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所述L形缺口(qk)的通孔,所述L形缺口(qk)的长边部紧贴所述平行边(pb)设置;所述槽钢(GJ1)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均对应于所述第二类节点(J2)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所述槽钢(GJ1)的外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外侧角钢(W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内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内侧角钢(N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该第二类节点(J2)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外侧翼板通孔、另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内侧翼板通孔;
所述第三类节点(J3)的结构形式为:一对所述宽间隙角钢对(GJ3)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上,即该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一字型缺口(yz)、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所述一字型缺口(yz)的通孔,所述一字型缺口(yz)的紧贴所述平行边(pb)设置;窄间隙角钢对(GJ2)对应于所述第三类节点(J3)所在位置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和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均开有一个通孔;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插装到所述外侧角钢(WJ)的一字型缺口(yz)中、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插装到所述内侧角钢(NJ)的一字型缺口(yz)中,该第三类节点(J3)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另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
所述第四类节点(J4)的结构形式为:一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对所述宽间隙角钢对(GJ3)上,即该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端部的通孔;宽间隙角钢对(GJ3)对应于所述第四类节点(J4)所在位置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和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均开有一个通孔;该第三类节点(J3)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另一根所述L形钢钉(GD)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单元还设有多根斜撑钢骨(318);所述左墙框钢骨(305)、左窗框钢骨(301)、位于所述下窗框钢骨(304)所在水平面下方位置的各根中间墙体钢骨(317)、右窗框钢骨(302)和右墙框钢骨(306)中,任意左右相邻的两根钢骨位于所述下窗框钢骨(304)所在水平面下方位置的部位之间均连接有一根所述斜撑钢骨(318),并且,各根斜撑钢骨(318)形成由左至右延伸的锯齿线形状,其中,位于最左方的斜撑钢骨(318)以由左向右向上延伸的状态设置,位于最右方的斜撑钢骨(318)以由左向右向下延伸的状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钢骨(318)采用窄间隙角钢对(GJ2)并且其端部具有倾斜端面,所述位于最左方的斜撑钢骨(318)左端部与所述左墙框钢骨(305)的连接节点、所述位于最右方的斜撑钢骨(318)右端部与所述右墙框钢骨(306)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J4),相邻两根斜撑钢骨(318)与所述左窗框钢骨(301)的连接节点、相邻两根斜撑钢骨(318)与所述右窗框钢骨(302)的连接节点、相邻两根斜撑钢骨(318)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五类节点(J5);
所述第五类节点(J5)的结构形式为:在所述第一类节点(J1)的基础上增设有两根所述L形钢钉(G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单元属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内腔的口字型空间中,所述左墙框钢骨(305)与右墙框钢骨(306)之间拉结有一根位于所述矩形墙窗(W)上方且水平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和一根位于所述矩形墙窗(W)下方且水平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所述上左墙框钢骨(307)与下左墙框钢骨(310)之间拉结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所述上右墙框钢骨(309)与下右墙框钢骨(312)之间拉结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所述左墙框钢骨(305)与上中墙框钢骨(308)之间、所述上中墙框钢骨(308)与右墙框钢骨(306)之间、所述右墙框钢骨(306)与下中墙框钢骨(311)之间、所述下中墙框钢骨(311)与左墙框钢骨(305)之间均拉结有一根倾斜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增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矩形墙窗(W),所述钢骨架(300)设有与所述矩形墙窗(W)数量相同的所述钢骨架单元,各个钢骨架单元水平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钢骨架单元中左方钢骨架单元的右墙框钢骨(306)与右方钢骨架单元的左墙框钢骨(305)相重合并固定连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GJ1)为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槽钢,所述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均为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角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面板(100)和内面板(200)均为木丝水泥板,所述的发泡混凝土(400)为防水型轻质泡沫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梁为钢梁、柱为钢-混凝土柱、剪力墙为钢板剪力墙,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安装在相邻的上层钢梁(600)与下层钢梁(700)之间以及相邻的左方竖向构件(800)与右方竖向构件(900)之间,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所包含每一个钢骨架单元的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308)和上右墙框钢骨(309)均与所述上层钢梁(600)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所包含每一个钢骨架单元的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311)和下右墙框钢骨(312)均与所述下层钢梁(700)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位于最左方钢骨架单元的左墙框钢骨(305)与所述左方竖向构件(800)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位于最右方钢骨架单元的右墙框钢骨(306)与所述右方竖向构件(900)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其中,所述左方竖向构件(800)和右方竖向构件(900)为钢-混凝土柱或钢板剪力墙。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梁为U型复合梁(L10),所述U型复合梁(L10)具有U型钢梁壳体, 该U型钢梁壳体由前腹板(L11)、后腹板(L12)、底板(L13)、前翼缘板(L14)和后翼缘板(L15)构成,其中,所述底板(L13)焊接在前腹板(L11)底部与后腹板(L12)底部之间,所述前翼缘板(L14)焊接在前腹板(L11)的顶部并位于前腹板(L11)的前侧位置,所述后翼缘板(L15)焊接在后腹板(L12)的顶部并位于后腹板(L12)的后侧位置,所述前腹板(L11)和后腹板(L12)平行设置,所述底板(L13)、前翼缘板(L14)和后翼缘板(L15)分别垂直于所述前腹板(L11)设置,并且,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左端部钢盖板(L16)和右端部均设有钢盖板(L16)、中间段设有多沿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抗拉钢板(L17)和U形肋板(L18),所述钢盖板(L16)和每一块抗拉钢板(L17)均平行于所述底板(L13)设置并焊接在所述前腹板(L11)顶部与后腹板(L12)顶部之间,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L18)均以U形缺口朝上的方式垂直于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L18)均焊接在所述前腹板(L11)的内壁面、后腹板(L12)的内壁面、底板(L13)的顶面和一块所述抗拉钢板(L17)的底面上;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内腔中浇筑有梁现浇混凝土(L20),并且,所述梁现浇混凝土(L20)中埋设有四根沿所述U型钢梁壳体延伸方向设置的梁加强钢筋(L30),其中两根所述梁加强钢筋(L30)位于U型钢梁壳体的中部位置、另外两根所述梁加强钢筋(L30)位于U型钢梁壳体的底部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复合梁(L10)安装在所述相邻的左方竖向构件(800)与右方竖向构件(900)之间的方式为:每一个竖向构件对应所述U型复合梁(L10)的安装面均焊接有两个梁连接角钢(L40)和一个梁连接槽型钢(L50),所述梁连接角钢(L40)和梁连接槽型钢(L50)均沿对应U型复合梁(L10)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U型复合梁(L10)的前翼缘板(L14)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其中一个梁连接角钢(L40)上、后翼缘板(L15)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另一个梁连接角钢(L40)上、底板(L13)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梁连接槽型钢(L50)上,并使得其中一个所述梁连接角钢(L40)的两个外壁面分别紧贴所述U型复合梁(L10)的前翼缘板(L14)下端面和前腹板(L11)外端面设置、另外一个所述梁连接角钢(L40)的两个外壁面分别紧贴所述U型复合梁(L10)的后翼缘板(L15)下端面和后腹板(L12)外端面设置、所述梁连接槽型钢(L50)凹槽侧的三个内壁面分别紧贴所述U型复合梁(L10)的前腹板(L11)外端面、底板(L13)下端面、后腹板(L12)外端面设置,并且,所述两个梁连接角钢(L40)分别通过定位销(L60)与所述前翼缘板(L14)和后翼缘板(L15)连接固定,所述梁连接槽型钢(L50)的两块翼板分别与所述前腹板(L11)和后腹板(L12)焊接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楼板为全预制楼板(B10);所述全预制楼板(B10)具有预先浇筑成型的矩形混凝土板(B11),该矩形混凝土板(B11)的内部在浇筑成型时埋设有多根板面受力钢筋(B12)、多根板底受力钢筋(B13)、多根板面构造钢筋(B14)和多根板底构造钢筋(B15),所述板面受力钢筋(B12)和板面构造钢筋(B14)位于所述板底受力钢筋(B13)和板底构造钢筋(B15)的上方位置,所述板面受力钢筋(B12)和板底受力钢筋(B13)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B11)的横向方向布置,且所述板面受力钢筋(B12)和板底受力钢筋(B13)的两端均分别穿出所述矩形混凝土板(B11)位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之外,所述各根板面受力钢筋(B12)和各根板底受力钢筋(B13)分别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B11)的纵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板面构造钢筋(B14)和板底构造钢筋(B15)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B11)的纵向方向布置,且所述板面构造钢筋(B14)和板底构造钢筋(B15)的两端均分别穿出所述矩形混凝土板(B11)位于纵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之外,并且,所述板面受力钢筋(B12)所述各根板面构造钢筋(B14)和各根板底构造钢筋(B15)分别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B11)的横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并且,所述板面受力钢筋(B12)穿出矩形混凝土板(B11)之外的部分具有向下延伸的钩部,所述矩形混凝土板(B11)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吊装全预制楼板(B10)的吊钩钢筋(B16)、位于中心部位置(B11a)的下端面设有凸台(B11b)。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所述全预制楼板(B10)安装在同一根所述U型复合梁(L10)上的方式为: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位于边沿位置(B11c)的下端面分别坐落在所述全预制楼板(B10)的前翼缘板(L14)顶面上和和后翼缘板(L15)顶面上,并使得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的板面受力钢筋(B12)钩部分别伸入所述U型复合梁(L10)的U型钢梁壳体内腔中,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的板底受力钢筋(B13)搭接在一起并焊接固定,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之间浇筑有楼板浇混凝土(B20),所述楼板浇混凝土(B20)与所述梁现浇混凝土(L20)一体浇筑成型,且所述楼板浇混凝土(B20)的顶面与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的上端面平齐;并且,所述全预制楼板(B10)的前翼缘板(L14)与坐落在其上的全预制楼板(B10)的凸台(B11b)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弹性防裂胶泥(B30),所述全预制楼板(B10)的后翼缘板(L15)与坐落在其上的全预制楼板(B10)的凸台(B11b)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弹性防裂胶泥(B30)。

说明书全文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墙建筑体系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0002] 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出台《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2013年1月1日,以2013年1号文的形式,转发了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附件1),文件重点要求充分认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并将“推动建筑工业化”被列为十大重要任务之一。
[0003] 目前各地实施的预制和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主要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 由于钢结构体系本身的构件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施工特点,一开始就满足建筑工业化的“四化”要求,在产业链组织、技术资格、经济核算等方面都形成了与建筑工业化要求相匹配的管理体系, 所以预制和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发展的难点在混凝土结构体系。目前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预制装配率较高,一般结构的装配率为35%~75%,个别项目的装配率达80%,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比较低。
[0004]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因为,在下部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平力,上部楼层则相反,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有外侧的趋势,而框架则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还额外负担了把剪力拉回来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墙不但不承受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还因为给框架一个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负剪力,所以,上部楼层即使外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现相当大的剪力。框架剪力墙多用于小高层住宅。
[0005] 对于跨度较大的高层普通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当梁高度受限,竖向截面不能太大时,从而造成梁高过小,用钢量过大,竖向构件过小,难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0006] 并且,目前墙体材主要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这些墙体自重大,施工周期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在国家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大背景下,装配式的外墙就显得很有必要。
[0007] 如图1所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455988.1公开了一种薄壁型钢复合外墙板,其采用装配式构造,由外面板12、内面板1、钢骨架、内部钢筋5和发泡混凝土13组成,外面板12和内面板1分别固定安装在钢骨架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上,发泡混凝土13浇筑在钢骨架的混凝土浇筑内腔中,内部钢筋5设置在钢骨架内并埋设在发泡混凝土13中,其中,钢骨架由内侧薄壁型钢横龙骨2、外侧薄壁型钢横龙骨8、中间薄壁型钢竖龙骨4和上下U型钢骨6组成,中间薄壁型钢竖龙骨4由两边U型薄壁型钢竖龙骨和间隔设置的内部薄壁型钢竖龙骨组成,并且,内部薄壁型钢竖龙骨腹板间隔设有漏斗形孔4-1。
[0008] 上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455988.1所公开的薄壁型钢复合外墙板存在以下不足:
[0009] 第一,各钢骨组成钢骨架时需要采用连接板加螺栓进行连接,连接方式耗时、繁琐;
[0010] 第二,外墙需要需附加内部钢筋,减慢了施工速度;
[0011] 第三,组成钢骨架的各钢骨全部采用冷弯薄壁槽钢构件,用钢量大、成本高。实用新型内容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
[0013]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4]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包括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连接的剪力墙、梁、柱、楼板、内隔墙和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外墙为设有矩形墙窗的装配式自连接整浇外墙,该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由外面板、内面板、钢骨架和发泡混凝土组成,所述外面板和内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钢骨架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上,所述发泡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钢骨架的混凝土浇筑内腔中 ;
[0015] 所述钢骨架为设有钢骨架单元的自锁式钢骨架,所述钢骨架单元由左窗框钢骨、右窗框钢骨、上窗框钢骨、下窗框钢骨、左墙框钢骨、右墙框钢骨、上左墙框钢骨、上中墙框钢骨、上右墙框钢骨、下左墙框钢骨、下中墙框钢骨、下右墙框钢骨、左上墙体钢骨、右上墙体钢骨、左下墙体钢骨、右下墙体钢骨和多根中间墙体钢骨通过自锁方式连接组成,该自锁方式为:所述左窗框钢骨和右窗框钢骨均采用槽钢,所述上窗框钢骨、下窗框钢骨、上左墙框钢骨、上中墙框钢骨、上右墙框钢骨、下左墙框钢骨、下中墙框钢骨、下右墙框钢骨、左上墙体钢骨、右上墙体钢骨、左下墙体钢骨和右下墙体钢骨均采用窄间隙钢对,所述左墙框钢骨、右墙框钢骨和中间墙体钢骨均采用宽间隙角钢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和宽间隙角钢对均由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组成,所述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的内角侧相对设置、平行边相互平行设置、共面边位于同一平面上并留有间隙,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共面边间隙小于所述宽间隙角钢对的共面边间隙;所述左墙框钢骨、左窗框钢骨、右窗框钢骨和右墙框钢骨等长并依次由左至右竖向设置,所述左窗框钢骨的凹槽向左设置,所述右窗框钢骨的凹槽向右设置,所述上左墙框钢骨、左上墙体钢骨、左下墙体钢骨和下左墙框钢骨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左墙框钢骨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左窗框钢骨上,所述上中墙框钢骨、上窗框钢骨、下窗框钢骨和下中墙框钢骨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所述左窗框钢骨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右窗框钢骨上,所述上右墙框钢骨、右上墙体钢骨、右下墙体钢骨和下右墙框钢骨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所述右窗框钢骨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右墙框钢骨上,所述上左墙框钢骨、上中墙框钢骨和上右墙框钢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上墙体钢骨、上窗框钢骨和右上墙体钢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下墙体钢骨、下窗框钢骨和右下墙体钢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左墙框钢骨、下中墙框钢骨和下右墙框钢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左墙框钢骨与左墙框钢骨的上端平齐,所述下左墙框钢骨与左墙框钢骨的下端平齐,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左上墙体钢骨与左下墙体钢骨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一端部连接在左墙框钢骨上、另一端部连接在左窗框钢骨上,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右上墙体钢骨与右下墙体钢骨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一端部连接在右窗框钢骨上、另一端部连接在右墙框钢骨上,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左窗框钢骨与右窗框钢骨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一端部连接在上中墙框钢骨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上窗框钢骨上,至少一根位于所述左窗框钢骨与右窗框钢骨之间的所述中间墙体钢骨一端部连接在下窗框钢骨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下中墙框钢骨上;其中,所述左墙框钢骨与上左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左上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与左下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下左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中间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所述左窗框钢骨与上左墙框钢骨和上中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左上墙体钢骨和上窗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左下墙体钢骨和下窗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下左墙框钢骨和下中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一类节点,所述左窗框钢骨与中间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所述右窗框钢骨与上中墙框钢骨和上右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上窗框钢骨和右上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下窗框钢骨和右下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下中墙框钢骨和下右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一类节点,所述右窗框钢骨与中间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为第二类节点,所述右墙框钢骨与上右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右上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与右下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下右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中间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所述中间墙体钢骨与上中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上窗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下窗框钢骨的连接节点、与下中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三类节点;
[0016] 由所述左窗框钢骨、上窗框钢骨、右窗框钢骨和下窗框钢骨所围成的窗口即为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矩形墙窗,所述钢骨架单元内部除所述矩形墙窗所在空间之外的口字型空间属于所述钢骨架的混凝土浇筑内腔。
[0017] 其中,所述第一类节点的结构形式为:两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端部通过四根L形钢钉连接在一根所述槽钢上,并且其中一对位于该槽钢的凹槽侧、另一对位于该槽钢的背面侧,即对于位于凹槽侧的窄间隙角钢对,其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的共面边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L形缺口、平行边均开有靠近所述L形缺口的通孔,所述L形缺口的长边部紧贴所述平行边设置,所述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的共面边端部均焊接有位于所述L形缺口的短边部内的带孔钢板;对于位于背面侧的窄间隙角钢对,其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的端部均焊接有位于内角侧的带孔钢板;所述槽钢的腹板对应于所述第一类节点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靠近其内侧翼板的内侧通孔和一个靠近其外侧翼板的外侧通孔,所述槽钢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均对应于所述第一类节点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所述槽钢的外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外侧角钢的L形缺口长边部中、内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内侧角钢的L形缺口长边部中,该第一类节点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外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外侧翼板通孔、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焊接在位于背面侧外侧角钢上的带孔钢板通孔、腹板上靠近外侧翼板的通孔和焊接在位于凹槽侧外侧角钢上的带孔钢板通孔、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内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内侧翼板通孔、最后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焊接在位于背面侧内侧角钢上的带孔钢板通孔、腹板上靠近内侧翼板的通孔和焊接在位于凹槽侧内侧角钢上的带孔钢板通孔;
[0018] 所述第二类节点的结构形式为:一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连接在一根所述槽钢上并位于该槽钢的凹槽侧,即该位于凹槽侧的窄间隙角钢对,其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的共面边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L形缺口、平行边均开有靠近所述L形缺口的通孔,所述L形缺口的长边部紧贴所述平行边设置;所述槽钢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均对应于所述第二类节点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所述槽钢的外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外侧角钢的L形缺口长边部中、内侧翼板插装到所述内侧角钢的L形缺口长边部中,该第二类节点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外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外侧翼板通孔、另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位于凹槽侧的内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内侧翼板通孔;
[0019] 所述第三类节点的结构形式为:一对所述宽间隙角钢对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连接在一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上,即该宽间隙角钢对的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的共面边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一字型缺口、平行边均开有靠近所述一字型缺口的通孔,所述一字型缺口的紧贴所述平行边设置;窄间隙角钢对对应于所述第三类节点所在位置的外侧角钢平行边和内侧角钢平行边均开有一个通孔;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外侧角钢平行边插装到所述外侧角钢的一字型缺口中、内侧角钢平行边插装到所述内侧角钢的一字型缺口中,该第三类节点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外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的外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另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内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的内侧角钢平行边通孔;
[0020] 所述第四类节点的结构形式为:一对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连接在一对所述宽间隙角钢对上,即该窄间隙角钢对的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的平行边均开有靠近端部的通孔;宽间隙角钢对对应于所述第四类节点所在位置的外侧角钢平行边和内侧角钢平行边均开有一个通孔;该第三类节点中的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外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的外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另一根所述L形钢钉穿过所述窄间隙角钢对的内侧角钢平行边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的内侧角钢平行边通孔。
[0021] 为了提高钢骨架的强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钢骨架单元还设有多根斜撑钢骨;所述左墙框钢骨、左窗框钢骨、位于所述下窗框钢骨所在水平面下方位置的各根中间墙体钢骨、右窗框钢骨和右墙框钢骨中,任意左右相邻的两根钢骨位于所述下窗框钢骨所在水平面下方位置的部位之间均连接有一根所述斜撑钢骨,并且,各根斜撑钢骨形成由左至右延伸的锯齿线形状,其中,位于最左方的斜撑钢骨以由左向右向上延伸的状态设置,位于最右方的斜撑钢骨以由左向右向下延伸的状态设置。
[00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斜撑钢骨采用窄间隙角钢对并且其端部具有倾斜端面,所述位于最左方的斜撑钢骨左端部与所述左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所述位于最右方的斜撑钢骨右端部与所述右墙框钢骨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相邻两根斜撑钢骨与所述左窗框钢骨的连接节点、相邻两根斜撑钢骨与所述右窗框钢骨的连接节点、相邻两根斜撑钢骨与中间墙体钢骨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五类节点;所述第五类节点的结构形式为:在所述第一类节点的基础上增设有两根所述L形钢钉。
[002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钢骨架单元属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内腔的口字型空间中,所述左墙框钢骨与右墙框钢骨之间拉结有一根位于所述矩形墙窗上方且水平设置的预应力钢筋和一根位于所述矩形墙窗下方且水平设置的预应力钢筋,所述上左墙框钢骨与下左墙框钢骨之间拉结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预应力钢筋,所述上右墙框钢骨与下右墙框钢骨之间拉结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预应力钢筋,所述左墙框钢骨与上中墙框钢骨之间、所述上中墙框钢骨与右墙框钢骨之间、所述右墙框钢骨与下中墙框钢骨之间、所述下中墙框钢骨与左墙框钢骨之间均拉结有一根倾斜设置的预应力钢筋。
[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增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矩形墙窗,所述钢骨架设有与所述矩形墙窗数量相同的所述钢骨架单元,各个钢骨架单元水平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钢骨架单元中左方钢骨架单元的右墙框钢骨与右方钢骨架单元的左墙框钢骨相重合并固定连接成一体。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槽钢为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槽钢,所述外侧角钢和内侧角钢均为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角钢。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外面板和内面板均为木丝水泥板,所述的发泡混凝土为防水型轻质泡沫混凝土。
[002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梁为钢梁、柱为钢-混凝土柱、剪力墙为钢板剪力墙,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安装在相邻的上层钢梁与下层钢梁之间以及相邻的左方竖向构件与右方竖向构件之间,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所包含每一个钢骨架单元的上左墙框钢骨、上中墙框钢骨和上右墙框钢骨均与所述上层钢梁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所包含每一个钢骨架单元的下左墙框钢骨、下中墙框钢骨和下右墙框钢骨均与所述下层钢梁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位于最左方钢骨架单元的左墙框钢骨与所述左方竖向构件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位于最右方钢骨架单元的右墙框钢骨与所述右方竖向构件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其中,所述左方竖向构件和右方竖向构件为钢-混凝土柱或钢板剪力墙。
[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钢梁为U型复合梁,所述U型复合梁具有U型钢梁壳体, 该U型钢梁壳体由前腹板、后腹板、底板、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构成,其中,所述底板焊接在前腹板底部与后腹板底部之间,所述前翼缘板焊接在前腹板的顶部并位于前腹板的前侧位置,所述后翼缘板焊接在后腹板的顶部并位于后腹板的后侧位置,所述前腹板和后腹板平行设置,所述底板、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分别垂直于所述前腹板设置,并且,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左端部钢盖板和右端部均设有钢盖板、中间段设有多块沿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抗拉钢板和U形肋板,所述钢盖板和每一块抗拉钢板均平行于所述底板设置并焊接在所述前腹板顶部与后腹板顶部之间,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均以U形缺口朝上的方式垂直于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均焊接在所述前腹板的内壁面、后腹板的内壁面、底板的顶面和一块所述抗拉钢板的底面上;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内腔中浇筑有梁现浇混凝土,并且,所述梁现浇混凝土中埋设有四根沿所述U型钢梁壳体延伸方向设置的梁加强钢筋,其中两根所述梁加强钢筋位于U型钢梁壳体的中部位置、另外两根所述梁加强钢筋位于U型钢梁壳体的底部位置。
[002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U型复合梁安装在所述相邻的左方竖向构件与右方竖向构件之间的方式为:每一个竖向构件对应所述U型复合梁的安装面均焊接有两个梁连接角钢和一个梁连接槽型钢,所述梁连接角钢和梁连接槽型钢均沿对应U型复合梁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U型复合梁的前翼缘板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其中一个梁连接角钢上、后翼缘板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另一个梁连接角钢上、底板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梁连接槽型钢上,并使得其中一个所述梁连接角钢的两个外壁面分别紧贴所述U型复合梁的前翼缘板下端面和前腹板外端面设置、另外一个所述梁连接角钢的两个外壁面分别紧贴所述U型复合梁的后翼缘板下端面和后腹板外端面设置、所述梁连接槽型钢凹槽侧的三个内壁面分别紧贴所述U型复合梁的前腹板外端面、底板下端面、后腹板外端面设置,并且,所述两个梁连接角钢分别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连接固定,所述梁连接槽型钢的两块翼板分别与所述前腹板和后腹板焊接固定。
[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楼板为全预制楼板;所述全预制楼板具有预先浇筑成型的矩形混凝土板,该矩形混凝土板的内部在浇筑成型时埋设有多根板面受力钢筋、多根板底受力钢筋、多根板面构造钢筋和多根板底构造钢筋,所述板面受力钢筋和板面构造钢筋位于所述板底受力钢筋和板底构造钢筋的上方位置,所述板面受力钢筋和板底受力钢筋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的横向方向布置,且所述板面受力钢筋和板底受力钢筋的两端均分别穿出所述矩形混凝土板位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之外,所述各根板面受力钢筋和各根板底受力钢筋分别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的纵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板面构造钢筋和板底构造钢筋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的纵向方向布置,且所述板面构造钢筋和板底构造钢筋的两端均分别穿出所述矩形混凝土板位于纵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之外,并且,所述板面受力钢筋所述各根板面构造钢筋和各根板底构造钢筋分别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的横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并且,所述板面受力钢筋穿出矩形混凝土板之外的部分具有向下延伸的钩部,所述矩形混凝土板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吊装全预制楼板的吊钩钢筋、位于中心部位置的下端面设有凸台。
[00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相邻两块所述全预制楼板安装在同一根所述U型复合梁上的方式为: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位于边沿位置的下端面分别坐落在所述全预制楼板的前翼缘板顶面上和和后翼缘板顶面上,并使得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的板面受力钢筋钩部分别伸入所述U型复合梁的U型钢梁壳体内腔中,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的板底受力钢筋搭接在一起并焊接固定,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之间浇筑有楼板浇混凝土,所述楼板浇混凝土与所述梁现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且所述楼板浇混凝土的顶面与所述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的上端面平齐;并且,所述全预制楼板的前翼缘板与坐落在其上的全预制楼板的凸台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弹性防裂胶泥,所述全预制楼板的后翼缘板与坐落在其上的全预制楼板的凸台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弹性防裂胶泥。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采用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U型复合梁、全预制楼板、钢-混凝土柱和钢板剪力墙组成,能够提高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的装配率,其最高装配率能够达到90%以上,并且,采用钢-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组成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结构的重量,减小基础负荷和结构的地震力,有效降低结构造价,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率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造价降低的优点。
[0034] 第二,本实用新型中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具有如下优点:
[0035] 第二之一,参见图2-1至图7-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钢骨架300由通过自锁方式连接组成的钢骨架单元构成,该自锁方式仅需用L形钢钉GD在钢骨架单元的不同部位连接相邻的两根或三根型钢构件以形成第一至第四类节点之一,即可达到钢骨架单元的自锁、固接效果,而无需采用焊接、螺钉螺母等连接方式,且无需附加内部钢筋,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简单、制造方便、组装速度快的优点;
[0036] 其中,本实用新型组成钢骨架单元的型钢构件仅需采用两种标准尺寸的型钢,即槽钢GJ1采用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槽钢,组成窄间隙角钢对GJ2、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采用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角钢,无需特别定制,并且,组成钢骨架单元的各型钢构件可采用不同的长度和厚度的冷弯薄壁槽钢和冷弯薄壁角钢,以灵活的组成不同长宽尺寸的钢骨架300,满足不同外墙尺寸的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钢骨架300组成材料采购方便、适合工业化安装生产的优点;
[0037]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钢骨架单元是采用抗弯强度高的钢材通过自锁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整体,其与结构主体连接后具有良好的抗性能,可根据不同的风荷载来确定槽钢构件和角钢对构件的厚度和数量(即中间墙体钢骨317的数量),组成钢骨架单元的型钢构件仅需在矩形墙窗W两侧采用槽钢以确保承受墙窗两侧相对较大的受力,而其它部位则采用由两根角钢组成并留有间隙的角钢对,使得钢骨架单元在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基础上节省了用钢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抗风性能的前提下具有节省用钢量、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
[0038] 第二之二,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骨架单元还设有多根斜撑钢骨318,能够提高外墙的稳定性,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0039] 第二之三,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骨架单元中的各根型钢构件之间拉结预应力钢筋,能够提高外墙的抗裂性、刚度及抗渗性,充分发挥型钢构件的性能,使钢骨架300可抵抗更大的风荷载的同时节省钢材的用量。
[0040] 第二之四,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墙与上层钢梁600、下层钢梁700、左方竖向构件800和右方竖向构件900连接,形成柔韧性较好的整体,在地震作用时钢材和预应力钢筋有一定的抗拉能力,可承受一定的位移变形,而且组成外墙的外面板100、内面板200、钢骨架300和发泡混凝土400全是自重轻的材料,可有效降低地震力的破坏。
[0041] 第二之五,本实用新型的外面板和内面板均采用木丝水泥板,采用木丝水泥板拼接外表面,能够使得外墙具有低、节能、绿色环保,防火、阻燃、隔热隔音、吸音、防潮、防干腐、调湿性、易加工、终饰多样等优点;发泡混凝土采用防水型轻质泡沫混凝土,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增加楼层高度,降低基础造价。
[0042] 第三,本实用新型中的U型复合梁具有如下优点:
[0043] 用钢量少,钢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省去了混凝土的模板,施工方便,生产成本降低,便于制作,实用性强。同时,充分利用了钢材的高强度及混凝土抗压承载力高的特点,节省了用钢量,降低了造价,钢梁可采用热轧冷轧的方式,一次成型进行制造,减少由于焊接所造成的结构变形,增加结构的可靠性,有利于钢结构的产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044] 第四,本实用新型中的全预制楼板具有如下优点:
[0045] 第四之一,通过合理的锚固设计,保证预制板与结构骨架整体受力,能抵抗竖向和横向的荷载作用,安全可靠。
[0046] 第四之二,通过合理的设计可将要求预埋在板内的管线集中在工厂预制板阶段完成,高度集成。
[0047] 第四之三,将现场工作量降至最低水平,保证安装速度和大大缩短工程竣工时间。附图说明
[004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9] 图1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455988.1公开的装配式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带有剖面效果的外墙主视结构图;
[0051] 图2-2为图2-1的A-A剖视图;
[0052] 图2-3为图2-1的B-B剖视图;
[0053] 图3-1为本实用新型中窄间隙角钢对GJ2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端面示意图;
[0054] 图3-2为图3-1中窄间隙角钢对GJ2和宽间隙角钢对GJ3带有透视效果的C向示意图;
[0055] 图4-1为图2-1中第一类节点J1带有透视效果的俯视结构图;
[0056] 图4-2为图4-1带有透视效果的D-D剖视图;
[0057] 图5-1为图2-1中第二类节点J2带有透视效果的俯视结构图;
[0058] 图5-2为图5-1的E-E剖视图;
[0059] 图6-1为图2-1中第三类节点J3带有透视效果的俯视结构图;
[0060] 图6-2为图6-1带有透视效果的F-F剖视图;
[0061] 图7-1为图2-1中第四类节点J4带有透视效果的俯视结构图;
[0062] 图7-2为图7-1的G-G剖视图;
[006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带有剖面效果的外墙主视结构图;
[0064] 图9-1为图8中第五类节点J5带有透视效果的俯视结构图;
[0065] 图9-2为图9-1带有透视效果的H-H剖视图;
[0066] 图10-1为图8中第六类节点J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67] 图10-2为第六类节点J6在左墙框钢骨305的位置示意图;
[0068]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带有剖面效果的外墙主视结构图;
[0069] 图12-1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复合梁L10的立面半剖结构示意图;
[0070] 图12-2为图12-1的LA-LA剖面图;
[0071] 图12-3为图12-1的LB-LB剖面图;
[0072] 图12-4为图12-1的LC-LC剖面图;
[0073] 图13-1为本实用新型中全预制楼板B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74] 图13-2为全预制楼板B10与U型复合梁L1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75] 图13-3为图13-2的A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实施例一
[007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包括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连接的剪力墙、梁、柱、楼板、内隔墙和外墙;并且,本实用新型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中的外墙为设有矩形墙窗W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梁为钢梁、柱为钢-混凝土柱、剪力墙为钢板剪力墙、楼板为全预制楼板B10,其中,钢梁优选为U型复合梁L10。
[0078] 如图2-1至图7-2所示,上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由外面板100、内面板200、钢骨架300和发泡混凝土400组成,外面板100和内面板200分别固定安装在钢骨架300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上,发泡混凝土400浇筑在钢骨架300的混凝土浇筑内腔中。
[0079] 参见图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设有一个矩形墙窗W,其钢骨架300为设有一个钢骨架单元的自锁式钢骨架。其中,钢骨架单元由左窗框钢骨301、右窗框钢骨302、上窗框钢骨303、下窗框钢骨304、左墙框钢骨305、右墙框钢骨306、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308、上右墙框钢骨309、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
311、下右墙框钢骨312、左上墙体钢骨313、右上墙体钢骨314、左下墙体钢骨315、右下墙体钢骨316和多根中间墙体钢骨317通过自锁方式连接组成,该自锁方式为:左窗框钢骨301和右窗框钢骨302均采用槽钢GJ1,上窗框钢骨303、下窗框钢骨304、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308、上右墙框钢骨309、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311、下右墙框钢骨312、左上墙体钢骨313、右上墙体钢骨314、左下墙体钢骨315和右下墙体钢骨316均采用窄间隙角钢对GJ2,左墙框钢骨305、右墙框钢骨306和中间墙体钢骨317均采用宽间隙角钢对GJ3,参见图3-1和图3-2,窄间隙角钢对GJ2和宽间隙角钢对GJ3均由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组成,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内角侧相对设置、平行边pb相互平行设置、共面边gb位于同一平面上并留有间隙,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共面边间隙ZJX小于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共面边间隙KJX;左墙框钢骨305、左窗框钢骨301、右窗框钢骨302和右墙框钢骨306等长并依次由左至右竖向设置,左窗框钢骨301的凹槽向左设置,右窗框钢骨302的凹槽向右设置,上左墙框钢骨307、左上墙体钢骨313、左下墙体钢骨315和下左墙框钢骨310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左墙框钢骨305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左窗框钢骨301上,上中墙框钢骨
308、上窗框钢骨303、下窗框钢骨304和下中墙框钢骨311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左窗框钢骨301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右窗框钢骨302上,上右墙框钢骨309、右上墙体钢骨314、右下墙体钢骨316和下右墙框钢骨312依次由上至下排列并且一端部均连接在右窗框钢骨302上、另一端部均连接在右墙框钢骨306上,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
308和上右墙框钢骨309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左上墙体钢骨313、上窗框钢骨303和右上墙体钢骨31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左下墙体钢骨315、下窗框钢骨304和右下墙体钢骨31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311和下右墙框钢骨3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左墙框钢骨307与左墙框钢骨305的上端平齐,下左墙框钢骨310与左墙框钢骨305的下端平齐,至少一根位于左上墙体钢骨313与左下墙体钢骨315之间的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左墙框钢骨305上、另一端部连接在左窗框钢骨301上,至少一根位于右上墙体钢骨
314与右下墙体钢骨316之间的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右窗框钢骨302上、另一端部连接在右墙框钢骨306上,至少一根位于左窗框钢骨301与右窗框钢骨302之间的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上中墙框钢骨308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上窗框钢骨303上,至少一根位于左窗框钢骨301与右窗框钢骨302之间的中间墙体钢骨317一端部连接在下窗框钢骨304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下中墙框钢骨311上;其中,左墙框钢骨305与上左墙框钢骨307的连接节点、与左上墙体钢骨313的连接节点、与左下墙体钢骨315的连接节点、与下左墙框钢骨
310的连接节点、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J4,左窗框钢骨301与上左墙框钢骨307和上中墙框钢骨308的连接节点、与左上墙体钢骨313和上窗框钢骨303的连接节点、与左下墙体钢骨315和下窗框钢骨304的连接节点、与下左墙框钢骨310和下中墙框钢骨311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一类节点J1,左窗框钢骨301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为第二类节点J2,右窗框钢骨302与上中墙框钢骨308和上右墙框钢骨309的连接节点、与上窗框钢骨303和右上墙体钢骨314的连接节点、与下窗框钢骨304和右下墙体钢骨316的连接节点、与下中墙框钢骨311和下右墙框钢骨312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一类节点J1,右窗框钢骨302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为第二类节点J2,右墙框钢骨306与上右墙框钢骨309的连接节点、与右上墙体钢骨314的连接节点、与右下墙体钢骨316的连接节点、与下右墙框钢骨
312的连接节点、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J4,中间墙体钢骨317与上中墙框钢骨308的连接节点、与上窗框钢骨303的连接节点、与下窗框钢骨304的连接节点、与下中墙框钢骨311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三类节点J3。
[0080] 上述由左窗框钢骨301、上窗框钢骨303、右窗框钢骨302和下窗框钢骨304所围成的窗口即为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矩形墙窗W,钢骨架单元内部除矩形墙窗W所在空间之外的口字型空间属于钢骨架300的混凝土浇筑内腔。
[0081] 上述槽钢GJ1为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槽钢,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均为标准尺寸的冷弯薄壁角钢。上述外面板100和内面板200均为厚度为20mm的木丝水泥板,上述发泡混凝土400为防水型轻质泡沫混凝土。
[0082] 参见图4-1和图4-2,上述第一类节点J1的结构形式为:两对窄间隙角钢对GJ2的端部通过四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根槽钢GJ1上,并且其中一对位于该槽钢GJ1的凹槽侧、另一对位于该槽钢GJ1的背面侧,即对于位于凹槽侧的窄间隙角钢对GJ2,其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L形缺口qk、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L形缺口qk的通孔,L形缺口qk的长边部紧贴平行边pb设置,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端部均焊接有位于L形缺口qk的短边部内的带孔钢板KB;对于位于背面侧的窄间隙角钢对GJ2,其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端部均焊接有位于内角侧的带孔钢板KB;槽钢GJ1的腹板对应于第一类节点J1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靠近其内侧翼板的内侧通孔和一个靠近其外侧翼板的外侧通孔,槽钢GJ1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均对应于第一类节点J1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槽钢GJ1的外侧翼板插装到外侧角钢W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内侧翼板插装到内侧角钢N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该第一类节点J1中的一根L形钢钉GD穿过位于凹槽侧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外侧翼板通孔、一根L形钢钉GD穿过焊接在位于背面侧外侧角钢W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腹板上靠近外侧翼板的通孔和焊接在位于凹槽侧外侧角钢W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一根L形钢钉GD穿过位于凹槽侧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内侧翼板通孔、最后一根L形钢钉GD穿过焊接在位于背面侧内侧角钢N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腹板上靠近内侧翼板的通孔和焊接在位于凹槽侧内侧角钢NJ上的带孔钢板KB通孔;
[0083] 参见图5-1和图5-2,上述第二类节点J2的结构形式为:一对窄间隙角钢对GJ2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根槽钢GJ1上并位于该槽钢GJ1的凹槽侧,即该位于凹槽侧的窄间隙角钢对GJ2,其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L形缺口qk、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L形缺口qk的通孔,L形缺口qk的长边部紧贴平行边pb设置;槽钢GJ1的内侧翼板和外侧翼板均对应于第二类节点J2所在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槽钢GJ1的外侧翼板插装到外侧角钢W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内侧翼板插装到内侧角钢NJ的L形缺口qk长边部中,该第二类节点J2中的一根L形钢钉GD穿过位于凹槽侧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外侧翼板通孔、另一根L形钢钉GD穿过位于凹槽侧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内侧翼板通孔;
[0084] 参见图6-1和图6-2,上述第三类节点J3的结构形式为:一对宽间隙角钢对GJ3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对窄间隙角钢对GJ2上,即该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共面边gb均开设有位于端部的一字型缺口yz、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一字型缺口yz的通孔,一字型缺口yz的紧贴平行边pb设置;窄间隙角钢对GJ2对应于第三类节点J3所在位置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和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均开有一个通孔;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插装到外侧角钢WJ的一字型缺口yz中、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插装到内侧角钢NJ的一字型缺口yz中,该第三类节点J3中的一根L形钢钉GD穿过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另一根L形钢钉GD穿过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
[0085] 参见图7-1和图7-2,上述第四类节点J4的结构形式为:一对窄间隙角钢对GJ2的端部通过两根L形钢钉GD连接在一对宽间隙角钢对GJ3上,即该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和内侧角钢NJ的平行边pb均开有靠近端部的通孔;宽间隙角钢对GJ3对应于第四类节点J4所在位置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和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均开有一个通孔;该第三类节点J3中的一根L形钢钉GD穿过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外侧角钢WJ平行边pb通孔、另一根L形钢钉GD穿过窄间隙角钢对GJ2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和宽间隙角钢对GJ3的内侧角钢NJ平行边pb通孔。
[0086] 参见图2-1、图8和图11,上述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安装在相邻的上层钢梁600与下层钢梁700之间以及相邻的左方竖向构件800与右方竖向构件900之间,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所包含每一个钢骨架单元的上左墙框钢骨307、上中墙框钢骨308和上右墙框钢骨309均与上层钢梁600的下端面焊接固定,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所包含每一个钢骨架单元的下左墙框钢骨310、下中墙框钢骨311和下右墙框钢骨312均与下层钢梁700的上端面焊接固定,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位于最左方钢骨架单元的左墙框钢骨305与左方竖向构件800的右端面焊接固定,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300位于最右方钢骨架单元的右墙框钢骨306与右方竖向构件900的左端面焊接固定。其中,左方竖向构件800和右方竖向构件900为钢-混凝土柱或钢板剪力墙。
[0087] 如图12-1至图12-4所示,上述U型复合梁L10具有U型钢梁壳体, 该U型钢梁壳体由前腹板L11、后腹板L12、底板L13、前翼缘板L14和后翼缘板L15构成,其中,底板L13焊接在前腹板L11底部与后腹板L12底部之间,前翼缘板L14焊接在前腹板L11的顶部并位于前腹板L11的前侧位置,后翼缘板L15焊接在后腹板L12的顶部并位于后腹板L12的后侧位置,前腹板L11和后腹板L12平行设置,底板L13、前翼缘板L14和后翼缘板L15分别垂直于前腹板L11设置,并且,U型钢梁壳体的左端部钢盖板L16和右端部均设有钢盖板L16、中间段设有多块沿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抗拉钢板L17和U形肋板L18,钢盖板L16和每一块抗拉钢板L17均平行于底板L13设置并焊接在前腹板L11顶部与后腹板L12顶部之间,每一块U形肋板L18均以U形缺口朝上的方式垂直于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每一块U形肋板L18均焊接在前腹板L11的内壁面、后腹板L12的内壁面、底板L13的顶面和一块抗拉钢板L17的底面上;U型钢梁壳体的内腔中浇筑有梁现浇混凝土L20,并且,梁现浇混凝土L20中埋设有四根沿U型钢梁壳体延伸方向设置的梁加强钢筋L30,其中两根梁加强钢筋L30位于U型钢梁壳体的中部位置、另外两根梁加强钢筋L30位于U型钢梁壳体的底部位置。
[0088] 参见图12-1至图12-4,上述U型复合梁L10安装在相邻的左方竖向构件800与右方竖向构件900之间的方式为:每一个竖向构件对应U型复合梁L10的安装面均焊接有两个梁连接角钢L40和一个梁连接槽型钢L50,梁连接角钢L40和梁连接槽型钢L50均沿对应U型复合梁L10的延伸方向设置,U型复合梁L10的前翼缘板L14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其中一个梁连接角钢L40上、后翼缘板L15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另一个梁连接角钢L40上、底板L13端部架放在对应竖向构件的梁连接槽型钢L50上,并使得其中一个梁连接角钢L40的两个外壁面分别紧贴U型复合梁L10的前翼缘板L14下端面和前腹板L11外端面设置、另外一个梁连接角钢L40的两个外壁面分别紧贴U型复合梁L10的后翼缘板L15下端面和后腹板L12外端面设置、梁连接槽型钢L50凹槽侧的三个内壁面分别紧贴U型复合梁L10的前腹板L11外端面、底板L13下端面、后腹板L12外端面设置,并且,两个梁连接角钢L40分别通过定位销L60与前翼缘板L14和后翼缘板L15连接固定,梁连接槽型钢L50的两块翼板分别与前腹板L11和后腹板L12焊接固定。
[0089] 如图13-1至图13-3所示,上述全预制楼板B10具有预先浇筑成型的矩形混凝土板B11,该矩形混凝土板B11的内部在浇筑成型时埋设有多根板面受力钢筋B12、多根板底受力钢筋B13、多根板面构造钢筋B14和多根板底构造钢筋B15,板面受力钢筋B12和板面构造钢筋B14位于板底受力钢筋B13和板底构造钢筋B15的上方位置,板面受力钢筋B12和板底受力钢筋B13沿矩形混凝土板B11的横向方向布置,且板面受力钢筋B12和板底受力钢筋B13的两端均分别穿出矩形混凝土板B11位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之外,各根板面受力钢筋B12和各根板底受力钢筋B13分别沿矩形混凝土板B11的纵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板面构造钢筋B14和板底构造钢筋B15沿矩形混凝土板B11的纵向方向布置,且板面构造钢筋B14和板底构造钢筋B15的两端均分别穿出矩形混凝土板B11位于纵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之外,并且,板面受力钢筋B12各根板面构造钢筋B14和各根板底构造钢筋B15分别沿矩形混凝土板B11的横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并且,板面受力钢筋B12穿出矩形混凝土板B11之外的部分具有向下延伸的钩部,矩形混凝土板B11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吊装全预制楼板B10的吊钩钢筋B16、位于中心部位置B11a的下端面设有凸台B11b。
[0090] 参见图13-2和图13-3,上述相邻两块全预制楼板B10安装在同一根U型复合梁L10上的方式为: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位于边沿位置B11c的下端面分别坐落在全预制楼板B10的前翼缘板L14顶面上和和后翼缘板L15顶面上,并使得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的板面受力钢筋B12钩部分别伸入U型复合梁L10的U型钢梁壳体内腔中,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的板底受力钢筋B13搭接在一起并焊接固定,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之间浇筑有楼板浇混凝土B20,楼板浇混凝土B20与梁现浇混凝土L20一体浇筑成型,且楼板浇混凝土B20的顶面与相邻的两块全预制楼板B10的上端面平齐;并且,全预制楼板B10的前翼缘板L14与坐落在其上的全预制楼板B10的凸台B11b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弹性防裂胶泥B30,全预制楼板B10的后翼缘板L15与坐落在其上的全预制楼板B10的凸台B11b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弹性防裂胶泥B30。
[0091] 实施例二
[0092]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二中,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单元还设有多根斜撑钢骨318;左墙框钢骨305、左窗框钢骨301、位于下窗框钢骨304所在水平面下方位置的各根中间墙体钢骨317、右窗框钢骨302和右墙框钢骨306中,任意左右相邻的两根钢骨位于下窗框钢骨304所在水平面下方位置的部位之间均连接有一根斜撑钢骨318,并且,各根斜撑钢骨318形成由左至右延伸的锯齿线形状,其中,位于最左方的斜撑钢骨318以由左向右向上延伸的状态设置,位于最右方的斜撑钢骨318以由左向右向下延伸的状态设置。从而,钢骨架300的强度能够得到提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能够适用于高度大于4.5m时的应用场景。
[0093] 参见图9-1和图9-2,上述斜撑钢骨318采用窄间隙角钢对GJ2并且其端部具有倾斜端面,位于最左方的斜撑钢骨318左端部与左墙框钢骨305的连接节点、位于最右方的斜撑钢骨318右端部与右墙框钢骨306的连接节点均为第四类节点J4,相邻两根斜撑钢骨318与左窗框钢骨301的连接节点、相邻两根斜撑钢骨318与右窗框钢骨302的连接节点、相邻两根斜撑钢骨318与中间墙体钢骨317的连接节点均为第五类节点J5;第五类节点J5的结构形式为:在第一类节点J1的基础上增设有两根L形钢钉GD。
[0094] 如图8至图10-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还与实施例一具有以下区别:本实施例二中,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的钢骨架单元属于混凝土浇筑内腔的口字型空间中,左墙框钢骨305与右墙框钢骨306之间拉结有一根位于矩形墙窗W上方且水平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和一根位于矩形墙窗W下方且水平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上左墙框钢骨307与下左墙框钢骨310之间拉结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上右墙框钢骨309与下右墙框钢骨312之间拉结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左墙框钢骨305与上中墙框钢骨308之间、上中墙框钢骨308与右墙框钢骨306之间、右墙框钢骨306与下中墙框钢骨311之间、下中墙框钢骨311与左墙框钢骨305之间均拉结有一根倾斜设置的预应力钢筋500。
[0095] 实施例三
[0096]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二的装配式自锁连接整浇外墙增设有至少一个矩形墙窗W,钢骨架300设有与矩形墙窗W数量相同的钢骨架单元,各个钢骨架单元水平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钢骨架单元中左方钢骨架单元的右墙框钢骨306与右方钢骨架单元的左墙框钢骨305相重合并固定连接成一体。
[0097]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