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传感器与探测器 / 电阻带 / 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

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

阅读:78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 电路 ,包括 信号 输入单元、 电压 放大单元和功率输出单元;信号输入单元通过 三极管 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组成带射极恒流源的 差分 放大器 ,由三极管Q4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恒流源提供供电;电压放大单元通过三极管Q5与三极管Q6组成共基极电路,加入三极管Q1O、三极管Q11作为缓冲级;功率输出单元通过MOS管M1、MOS管M2组成的功率预放级,三极管Q12、三极管Q13、三极管Q14、三极管Q15两两并联推挽, 电阻 R26组成 电流 负反馈 电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通过恒流源提高 稳定性 ,功率预放级使级间阻抗得到变换,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 力 ,并联推挽提高了输出功率,电流负反馈电路使电路更加稳定。,下面是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单元、电压放大单元和功率输出单元;
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功率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位器RV1、电位器RV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4;
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
电压放大单元,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9、电位器RV3、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和电容C8;
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3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3引脚、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位器RV3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
功率输出单元,包括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二极管D9、二极管D10、MOS管M1、MOS管M2、三极管Q12、三极管Q13、三极管Q14、三极管Q15、电容C9和电感L1;
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M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M1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14的集电极均接VCC,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M1的源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MOS管M2的源极、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所述MOS管M2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MOS管M2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15的集电极均接VCC,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均接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RV1、所述电位器RV2、所述电位器RV3均为线性电位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均为三极管C2240,所述三极管Q3为三极管2N5551,组成带射极恒流源的差分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均为三极管A180,组成共基极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2、所述三极管Q14均为三极管C5200,组成并联推挽电路;所述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5均为三极管A1943,组成并联推挽电路。

说明书全文

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可以在蓝牙音箱中使用,通过恒流源提高稳定性,功率预放级使级间阻抗得到变换,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并联推挽提高了输出功率,电流负反馈电路使电路更加稳定、理想与实用。

背景技术

[0002] 蓝牙是一种低成本大容量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规范。1995年,爱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蓝牙概念。蓝牙规范采用微波频段工作,传输速率每秒1M字节,最大传输距离10米,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米。蓝牙技术是全球开放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全世界可以通过 低成本的无形蓝牙网连成一体。
[0003] 蓝牙音箱指的是内置蓝牙芯片,以蓝牙连接取代传统线材连接的音响设备。蓝牙音箱将蓝牙技术应用在传统数码和多媒体音箱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聆听音乐。音箱通过与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等蓝牙播放设备连接,达到方便快捷的目的。
[0004] 目前蓝牙音箱以便携音箱为主,外形一般较为小巧便携,不过因此音质难以保证,需要功率放大电路来弥补缺点。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信号输入单元、电压放大单元和功率输出单元;
[0008] 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功率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0009] 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位器RV1、电位器RV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4;
[0010] 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
[0011] 电压放大单元,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9、电位器RV3、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和电容C8;
[0012] 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3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3引脚、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位器RV3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
[0013] 功率输出单元,包括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二极管D9、二极管D10、MOS管M1、MOS管M2、三极管Q12、三极管Q13、三极管Q14、三极管Q15、电容C9和电感L1;
[0014] 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M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M1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14的集电极均接VCC,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M1的源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MOS管M2的源极、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所述MOS管M2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MOS管M2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15的集电极均接VCC,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均接输出信号
[0015] 进一步,所述电位器RV1、所述电位器RV2、所述电位器RV3均为线性电位器,通过调节所述电位器RV1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通过调节所述电位器RV2改变信号输入单元静态电流的大小,通过调节所述电位器RV3改变电压放大单元电流的大小。
[0016]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均为三极管C2240,所述三极管Q3为三极管2N5551,组成带射极恒流源的差分放大器,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正向导通电压作基准电压提供给所述三极管Q3,而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供电又由所述三极管Q4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恒流源提供,提高了信号输入单元的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能力,对于电网电压的变化、电网干扰、电位漂移、温度漂移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0017]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均为三极管A180,组成共基极电路,其电流放大倍数略小于1,但电压增益并不比共发射极低,并具有极好的高频特性,所述三极管Q7、所述三极管Q8为镜像负载,所述三极管Q10、所述三极管Q11作为缓冲级进行阻抗匹配,推动所述MOS管M1、所述MOS管M2组成的功率预放级,并且有较大的预放电流带动功率输出级。
[0018] 进一步,所述MOS管M1为MOS管K214,所述MOS管M2为MOS管J77,既起到功率预放的作用,又可使级间阻抗得到变换,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
[0019]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12、所述三极管Q14均为三极管C5200,组成并联推挽电路;所述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5均为三极管A1943,组成并联推挽电路,能充分发挥出三垦大功率管音色温暖的特色,同时也提高了输出功率。
[0020] 进一步,所述电阻R26组成电流负反馈电路,从功率输出单元公共点处连接到信号输入单元,使电路更加稳定。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三极管Q4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恒流源提供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供电,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正向导通电压作基准电压提供给所述三极管Q3,提高了信号输入单元的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能力,对于电网电压的变化、电网干扰、电位漂移、温度漂移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述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均为三极管A180,组成共基极电路,其电流放大倍数略小于1,但电压增益并不比共发射极低,并具有极好的高频特性;所述三极管Q10、所述三极管Q11作为缓冲级进行阻抗匹配,推动所述MOS管M1、所述MOS管M2组成的功率预放级,并且有较大的预放电流带动功率输出级,功率预放级使级间阻抗得到变换,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所述三极管Q12、所述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4、所述三极管Q15两两并联推挽,提高了输出功率;所述电阻R26组成电流负反馈电路,从功率输出单元公共点处连接到信号输入单元使电路更加稳定。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
[0026]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信号输入单元、电压放大单元和功率输出单元;
[0027] 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功率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0028] 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位器RV1、电位器RV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4;
[0029] 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
[0030] 电压放大单元,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9、电位器RV3、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和电容C8;
[0031] 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位器RV3的第2引脚、所述电位器RV3的第3引脚、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位器RV3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
[0032] 功率输出单元,包括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二极管D9、二极管D10、MOS管M1、MOS管M2、三极管Q12、三极管Q13、三极管Q14、三极管Q15、电容C9和电感L1;
[0033] 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M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M1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14的集电极均接VCC,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M1的源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MOS管M2的源极、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所述MOS管M2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MOS管M2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15的集电极均接VCC,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均接输出信号。
[0034] 在此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音色,增加输出功率,在功率输出单元使用三极管C5200作为所述三极管Q12、所述三极管Q14,使用三极管A1943所述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5,两两组成并联推挽电路提高了输出功率,也能充分发挥出三垦大功率管音色温暖的特色。
[0035] 在此实施例中,为了驱动三垦大功率管,需要有较大的预放电流带动功率输出单元,使用所述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组成共基极电路,其电流放大倍数略小于1,但电压增益并不比共发射极低,并具有极好的高频特性,通过设置所述电位器RV3调节电压放大单元电流的大小,可以满足其要求。
[0036] 在此实施例中,这种设计的输出阻抗较高,故加入所述三极管Q10、所述三极管Q11作为缓冲级进行阻抗匹配。加入所述MOS管M1、所述MOS管M2组成功率预放级,电压放大电压推动功率预放级,并且有较大的预放电流带动功率输出级,功率预放级使级间阻抗得到变换,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
[0037] 在此实施例中,为了驱动整个电路,需要信号输入更稳定,通过所述三极管Q4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恒流源提供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供电,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正向导通电压作基准电压提供给所述三极管Q3,提高了信号输入单元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能力,对于电网电压的变化、电网干扰、电位漂移、温度漂移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0038] 工作原理: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位器RV1、电位器RV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稳压二极管D4组成信号输入单元;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3的作用是组成带射极恒流源的差分放大器;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作用是将正向导通电压作基准电压提供给所述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4的作用是与外围元件组成恒流源提供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供电。
[0039] 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9、电位器RV3、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以及电容C8组成电压放大单元;所述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的作用是组成共基极电路,其电流放大倍数略小于1,但电压增益并不比共发射极低,并具有极好的高频特性;所述电位器RV3的作用是改变电压放大单元电流的大小;所述三极管Q7、所述三极管Q8的作用是作为镜像负载;所述三极管Q10、所述三极管Q11的作用是作为缓冲级进行阻抗匹配,推动所述MOS管M1、所述MOS管M2组成的功率预放级。
[0040] 电阻R18、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二极管D9、二极管D10、MOS管M1、MOS管M2、三极管Q12、三极管Q13、三极管Q14、三极管Q15、电容C9以及电感L1组成功率输出单元;所述MOS管M1、所述MOS管M2的作用是组成功率预放级,既起到功率预放的作用,又可使级间阻抗得到变换,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所述三极管Q12、所述三极管Q14、所述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5的作用是组成并联推挽电路,充分发挥出三垦大功率管音色温暖的特色,同时也提高了输出功率;所述电阻R26的作用是从功率输出单元公共点处连接到信号输入单元,构成电流负反馈电路,使电路更加稳定。
[0041]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一种蓝牙音箱功率放大电路,通过所述三极管Q4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恒流源提供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供电,所述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的正向导通电压作基准电压提供给所述三极管Q3,提高了信号输入单元的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能力,对于电网电压的变化、电网干扰、电位漂移、温度漂移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述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均为三极管A180,组成共基极电路,其电流放大倍数略小于1,但电压增益并不比共发射极低,并具有极好的高频特性;所述三极管Q10、所述三极管Q11作为缓冲级进行阻抗匹配,推动所述MOS管M1、所述MOS管M2组成的功率预放级,并且有较大的预放电流带动功率输出级,功率预放级使级间阻抗得到变换,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所述三极管Q12、所述三极管Q13、所述三极管Q14、所述三极管Q15两两并联推挽,提高了输出功率;所述电阻R26组成电流负反馈电路,从功率输出单元公共点处连接到信号输入单元使电路更加稳定。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