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光学 / 原子力显微镜 / 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

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

阅读:12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多 自由度 自组装纳米 机器人 及其制作控制方法,该纳米机器人由微纳米颗粒和四条脱 氧 核糖核酸链通过金-巯键或链霉亲和素和 生物 素强相互作用,自组装而成形成四足纳米机器人。通过在 硅 基材料上正方形的四个 顶点 分别沉积圆形金 电极 ,同时在圆形金电极上加工四个纳米孔;该尺寸的纳米孔使得在外加 电场 的作用下每个纳米孔将仅能捕获一条脱氧核糖核酸链。由于纳米金电极与外接 电压 源相连,通过调控各个纳米孔上电压的方向和大小,可以调控纳米孔上电荷 密度 的电性和强度,从而控制通过纳米孔的 电渗 流方向和强度,并与脱氧核糖核酸链所受的电场 力 形成联合或竞争驱动,从而控制纳米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下面是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
所述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由基底(1)、四个纳米孔(2)和四个纳米金电极(5)组成,四个所述纳米金电极(5)分别与四个独立的电压源(6、7、8、9)相连;所述纳米机器人由微纳米颗粒(3)和四条脱核糖核酸链(4)组成;通过调控纳米孔(2)上独立电压的方向和强度控制纳米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实现纳米机器人的多自由度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机器人的核心为微纳米颗粒(3),四肢为脱氧核糖核酸链(4),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4)的末端修饰有巯基或生物素,而微纳米颗粒(3)的表面包裹有金薄膜或链霉亲和素,通过金-巯键或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的强相互作用将脱氧核糖核酸链(4)绑定在微纳米颗粒(3)上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机器人的四肢长度可通过对脱氧核糖核酸链(4)的合成长度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渗流驱动和电泳驱动联合驱动的方式实现对纳米机器人的操控。
5.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的制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机器人的制备和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的制备;
其中所述纳米机器人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对纳米机器人进行合成自组装,方法如下:
采用磁控溅射在微纳米颗粒表面上一层金薄膜,并将制备的微纳米颗粒于乙醇溶剂中稀释至10 μM;
采用PCR扩增技术合成末端含有巯基“-SH”官能团的脱氧核糖核酸链,然后稀释制所需的浓度10 μM;
将步骤a中镀有金薄膜的微纳米颗粒与步骤b中所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溶液混合,静置
18小时;
然后在步骤c的溶液中加入5 ml的0.1%-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 M的磷酸钠;PH=7.4,并在室温条件下静置7天;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 M氯化钠6-8次,每次加入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4小时;
步骤2:然后从步骤1中含有自组装好的纳米机器人溶液中取出微量溶液,通过原子显微镜AFM进行表征,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少于4条则不选择该纳米机器人;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等于4条,则可以直接用AFM探针将脱氧核糖核酸链取出备用;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多于4条,可以采用AFM探针对多余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切除后再提取备用;
其中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微纳米加工工艺加工硅基薄膜;首先通过涂胶、曝光、显影等操作,通过刻蚀技术完成硅基底的加工,厚度在10nm以上;
B、在硅基薄膜上选择一个正方形区域,正方形的长度取值可根据纳米机器人四肢长度进行调整,可调整范围为纳米机器人的核心在该矩形范围内运动的时候脱氧核糖核酸链均不会移出纳米孔;
然后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沉积四个纳米金属电极,然后将纳米金属电极与外接电压源相连;
C、分别在四个纳米金属电极的中心加工纳米孔;
D、最后在含有纳米金属电极和纳米孔的硅基薄膜上镀上二氧化硅保护层防止纳米金电极的氧化;
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硅基芯片放置于两个液池中间,保证两个液池内的溶液仅能通过该硅基芯片上的纳米孔进行流通,然后在硅基芯片的一侧放入上述制备而得的纳米机器人,通过在硅基芯片的两端加入外加电压,纳米机器人上的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将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被纳米孔捕获,由于纳米孔的直径只允许一条脱氧核糖核酸链进入,因此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最终会分别进入硅基薄膜正方形四个顶点的纳米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的制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在步骤C中采用聚焦离子束(FIB)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纳米金电极中心加工纳米孔;纳米孔的直径仅加工成只允许单条脱氧核糖核酸链穿过,而不可容纳两条及以上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当独立电压源不开启时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可以使得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分别电泳穿进四个纳米孔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的制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采用磁控溅射或者原子层沉积设备在硅基芯片上镀上一层2-3nm厚的二氧化硅薄膜用于防止金电极氧化和芯片绝缘,同时将纳米孔的直径降低至2-3nm。

说明书全文

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孔的电渗电泳联合驱动技术;尤其涉及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检测技术,其检测的最佳状态为待测分子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处于纳米孔内,且可以控制待测分子反复进出纳米孔,实现反复测量,降低检测误差率。目前常见单分子操控技术有原子显微镜(AFM)、光镊和磁镊等。如可以通过金-巯键(或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强相互作用)将待测分子与AFM探针(或微纳米颗粒)进行组装结合,AFM探针在扫描纳米孔基底时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待测生物分子甚至使其从针尖表面脱落,此外由于机械和温度漂移的存在,使得待测分子被纳米孔稳定捕获的时间较短,实验成功率低。磁镊和光镊虽然不存在机械漂移这一缺陷,但是由于纳米孔非常小,结合光学显微镜很难将绑有待测分子的颗粒精确地移至纳米孔口处。此外,无论是AFM、磁镊和光镊技术都不适合与纳米孔芯片进行集成,这就导致基于纳米孔检测芯片的便携性大打折扣,因此如果存在一种纳米机器人,既能够与纳米孔芯片进行集成又能够钳住待测分子,并带动待测分子以亚纳米级进给精度运动,同时运动方向和速度可调,那么就有望将待测分子精准的送至纳米孔内,就算存在温漂等干扰因素,也可进一步控制纳米机器人使待测分子再次被纳米孔捕获。
[0003] 目前所提出的微观操控机器人的设计概念主要还是集中在微米-毫米尺度下,到了纳米尺度后便鲜为报导。在人类机体中,生物微观分子机器,如细菌鞭毛达和F1F0腺苷三磷酸(ATP)合成酶就是两个典型的旋转机器,并因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在人体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色。如果能够设计制造出具有类似功能的纳米分子机器,那其应用前景将是不可想象的,必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在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设计方面将造福人类。随着近年发展起来的DNA自组装技术,研究者们成功地建立了一些纳米运动机构(运动副)和纳米机器人等并实现了一定的运动操作,使得纳米分子机器设计制造成为可能。美国加州理工学院Lulu Qian教授于2017年在Science期刊上报导了她们研发的一种由单链DNA组装成的纳米机器人,这种纳米机器人能够自主地在铺有DNA折纸的基底表面上行走,抓住某些分子,并且将它们释放到指定位置,实现了对目标货物分子的分拣。基于此思路,如果能设计制造出一种大量程(nm-μm可动范围)且能与半导体芯片技术相结合的纳米机器人,将能精确地将待测分子输送到纳米孔处,然后通过检测纳米孔离子电流来研究待测分子的相关特性。除此之外它还会有其他更广泛的应用,比如微创手术的药物定点输送、肿瘤早期的定点切除等。
[0004] 现有的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中待测分子不能稳定持续可控的置于纳米孔处,因此该传感器面临着不能检测到单分子足够多的有效特征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制作控制方法,提出采用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可对待测分子进行有效控制,在电渗驱动和电泳驱动联合或竞争驱动的情况下实现对纳米机器人的驱动,从而可实现对待测分子的精准操控,便于研究待测单分子的详细特征技术方案: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包括纳米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所述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由基底、四个纳米孔和四个纳米金电极组成,四个所述纳米金电极分别与四个独立的电压源相连;所述纳米机器人由微纳米颗粒和四条脱核糖核酸链组成;通过调控纳米孔上独立电压的方向和强度控制纳米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实现纳米机器人的多自由度运动。
[0006]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纳米机器人的核心为微纳米颗粒,四肢为脱氧核糖核酸链,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的末端修饰有巯基或生物素,而微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裹有金薄膜或链霉亲和素,通过金-巯键或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的强相互作用将脱氧核糖核酸链绑定在微纳米颗粒上面。
[0007]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纳米机器人的四肢长度可通过对脱氧核糖核酸链的合成长度进行调节。
[0008]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采用电渗流驱动和电泳驱动联合驱动的方式实现对纳米机器人的操控。
[0009] 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的制作控制方法,包括纳米机器人的制备和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的制备;其中所述纳米机器人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对纳米机器人进行合成自组装,方法如下:
a、采用磁控溅射在微纳米颗粒表面上一层金薄膜,并将制备的微纳米颗粒于乙醇溶剂中稀释至10 μM;
b、采用PCR扩增技术合成末端含有巯基“-SH”官能团的脱氧核糖核酸链,然后稀释制所需的浓度10 μM;
c、 将步骤a中镀有金薄膜的微纳米颗粒与步骤b中所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溶液混合,静置18小时;
d、然后在步骤c的溶液中加入5ml的0.1%-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 M的磷酸钠;PH=7.4,并在室温条件下静置7天;
e、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 M氯化钠6-8次,每次加入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4小时。
[0010] 步骤2:然后从步骤1中含有自组装好的纳米机器人溶液中取出微量溶液,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表征,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少于4条则不选择该纳米机器人;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等于4条,则可以直接用AFM探针将脱氧核糖核酸链取出备用;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多于4条,可以采用AFM探针对多余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切除后再提取备用;其中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微纳米加工工艺加工硅基薄膜;首先通过涂胶、曝光、显影等操作,通过刻蚀技术完成硅基底的加工,厚度在10nm以上;
B、在硅基薄膜上选择一个正方形区域,正方形的长度取值可根据纳米机器人四肢长度进行调整,可调整范围为纳米机器人的核心在该矩形范围内运动的时候脱氧核糖核酸链均不会移出纳米孔。然后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沉积四个纳米金属电极,然后将纳米金属电极与外接电压源相连;
C、分别在四个纳米金属电极的中心加工纳米孔;
D、最后在含有纳米金属电极和纳米孔的硅基薄膜上镀上二氧化硅保护层防止纳米金电极的氧化;
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硅基芯片放置于两个液池中间,保证两个液池内的溶液仅能通过该硅基芯片上的纳米孔进行流通,然后在硅基芯片的一侧放入上述制备而得的纳米机器人,通过在硅基芯片的两端加入外加电压,纳米机器人上的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将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被纳米孔捕获,由于纳米孔的直径只允许一条脱氧核糖核酸链进入,因此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最终会分别进入硅基薄膜正方形四个顶点的纳米孔内。
[0011]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其中所述在步骤C中采用聚焦离子束(FIB)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纳米金电极中心加工纳米孔;纳米孔的直径仅加工成只允许单条脱氧核糖核酸链穿过,而不可容纳两条及以上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当独立电压源不开启时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可以使得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分别电泳穿进四个纳米孔内。
[0012]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D中采用磁控溅射或者原子层沉积设备在硅基芯片上镀上一层2-3nm厚的二氧化硅薄膜用于防止金电极氧化和芯片绝缘,同时将纳米孔的直径降低至2-3nm。
[0013] 本发明的纳米机器人由表面铺有金(或链霉亲和素)的微纳米颗粒和末端巯基化(或生物素化)的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通过金-巯键(或者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的强相互作用)进行连接。末端含有巯基(或生物素)的脱氧核糖核酸链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PCR扩增反应获得。对于可能连接上的多余脱氧核糖核酸链可以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探针进行切除,从而保证纳米机器人上仅有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
[0014] 每条脱氧核糖核酸链在纳米孔内将主要受到电场力和电泳力的共同作用。对于某个特定的纳米孔而言,当脱氧核糖核酸链电泳运动时,引入电渗流驱动力的方向与电泳驱动力的方向一致时,脱氧核糖核酸链向着电泳的方向加速运动;而当引入电渗流驱动力的方向与电泳力的方向相反且大于电泳力时,脱氧核糖核酸链过孔速度逐渐降低,甚至可以沿着电泳驱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本发明所提出的多自由度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可以用于实时稳定的控制纳米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可对在纳米机器人核心所绑定待测分子实现精准操控。
[0015]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合成由微纳米颗粒和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自组装而成的纳米机器人,该机器人行走于含有位于正方形四个顶点的纳米孔和纳米金电极的硅基薄膜上,通过调节纳米金电极所连接电压源的方向和强度可以调控通过纳米孔内的电渗流强度,在电渗驱动和电泳驱动联合或竞争驱动的情况下实现对纳米机器人的驱动,从而可实现对待测分子的精准操控,便于研究待测单分子的详细特征。有益效果详述如下:
1、该纳米机器人具有大范围可调量程。通过合成末端巯基化(或生物素化)不同长度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同时设计对于硅基底上正方形的边长,即可控制纳米机器人核心运动的有效范围(10 nm 15 μm)。
~
[0016] 2、该纳米机器人具有多自由度运动和可控运动速度等功能。通过独立调节纳米孔上纳米金电极所连电压源的方向和强度,可以直接改变纳米孔内电渗流的方向和速度。
[0017] 3、该纳米机器人可实现即时启停和高精度进给和补偿等。在沿着基底薄膜法向的电压和纳米金电极所连电压源全开的情况下通过独立调节他们的方向和强度使得纳米机器人的核心在电泳和电渗联合驱动下所受外力不为零(或为零)可实现纳米机器人的启停和缓慢进给,如果发现纳米机器人的核心偏移指定的目标位置后还可以进一步调整电泳和电渗强度和方向实现误差补偿,使得纳米机器人核心稳定处于定点位置处。
[0018]  4、通过独立调节与纳米金电极连接的四个独立电压源电压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纳米孔上电荷密度的电性和强度,从而在纳米孔内产生可变方向和强度的电渗流,该电渗流驱动与电泳驱动相结合可以独立调节四个纳米孔内脱氧核糖核酸链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对纳米机器人速度和方向的控制,实现对自组装纳米机器人的多自由度操控。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中:1.硅基薄膜,2.纳米孔,3.微纳米颗粒,4.脱氧核糖核酸链,5.纳米金电极,6、7、8、9-电压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这种自组装纳米机器人由微纳米颗粒3和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4组成,其具体布局参见图1所示。供该纳米机器人行走的硅基薄膜1,在该硅基薄膜1上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上分别加工有纳米孔2和纳米金电极5。
[0023] 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4的末端修饰有巯基或生物素,而微纳米颗粒3的表面包裹有金薄膜或链霉亲和素,通过金-巯键或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的强相互作用将脱氧核糖核酸链4绑定在微纳米颗粒3上面。
[0024] 本发明所述的多自由度自组装机器人的前期准备过程、工作过程和其运动控制方法如下:首先对图1所示的纳米机器人进行合成自组装,方法如下:
步骤1:
a、采用磁控溅射在微纳米颗粒表面镀上一层金薄膜,并将制备的微纳米颗粒于乙醇溶剂中稀释至10 μM;
b、采用PCR扩增技术合成末端含有巯基“-SH”官能团的脱氧核糖核酸链,然后稀释制所需的浓度10 μM;
c、 将步骤a中镀有金薄膜的微纳米颗粒与步骤b中所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溶液混合,静置18小时;
d、然后在步骤c的溶液中加入5 ml的0.1%-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 M的磷酸钠;PH=7.4,并在室温条件下静置7天;
e、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 M氯化钠6-8次,每次加入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4小时。
[0025] 步骤2:然后从步骤1中含有自组装好的纳米机器人溶液中取出微量溶液,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表征,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少于4条则不选择该纳米机器人;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等于4条,则可以直接用AFM探针将脱氧核糖核酸链取出备用;如果在微纳米颗粒上绑定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多于4条,可以采用AFM探针对多余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切除后再提取备用;采用微纳加工工艺加工如图1所示的纳米机器人行走基底,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通过涂胶、曝光、显影等操作,通过刻蚀技术完成硅基底的加工,厚度在10nm以上;
B:在硅基底上选择一个正方形区域,其边长根据步骤1中合成末端巯基化脱氧核糖核酸链的长度作为参考选择,然后在正方形的顶点加工厚度为2nm、直径为50nm的圆形金电极,并制作引线用于与外接电压源相连;
C:采用聚焦离子束(FIB)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纳米金电极中心加工一个5nm的纳米孔;
D:采用磁控溅射或者原子层沉积设备在硅基芯片上镀上一层2-3nm厚的二氧化硅薄膜用于防止金电极氧化和芯片绝缘,同时将纳米孔的直径降低至2-3nm厚。
[0026] 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硅基芯片放置于两个液池中间,保证两个液池内的溶液仅能通过该硅基芯片上的纳米孔进行流通,然后在硅基芯片的一测放入步骤2中制备而得的纳米机器人,通过在硅基芯片的两端加入外加电压,纳米机器人上的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将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被纳米孔捕获,由于纳米孔的直径只允许一条脱氧核糖核酸链进入,因此四条脱氧核糖核酸链最终会分别进入硅基薄膜正方形四个顶点的纳米孔内。
[0027] 通过独立调节纳米金电极所连的独立电压源,可以实现纳米孔上电荷密度电性和强度的调控,从而调节纳米孔内电渗流的方向和强度,在与电泳力联合驱动的情况下可以实时改变纳米机器人所受的合力,从而让纳米机器人沿着制定的路径和方向运动。通过在微纳米颗粒上进一步绑定待测分子,该纳米机器人可以实现对待测分子的精准操控。
[0028]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介绍。
[0029] 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