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隔声

阅读:661发布:2024-01-24

专利汇可以提供制隔声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钢 制隔声 门 ,广泛应用于演播室、剧场、播音室、录音室、电影院、消声室、测听室、机房、隔声罩等需要对噪声进行控制的场合。 门扇 通过旋升式 铰链 安装在 门框 上,门框 焊接 在门洞的预埋件上,门框与门洞间的缝隙处灌注 水 泥 砂浆 ,采用内藏式密封槛。门框由前框板和后框板 点焊 而成,门扇由前扇板和后扇板点焊成一体,门扇内没有钢结构 框架 ,门扇内填充隔声、吸声和阻尼材料,门框和门扇相交的门缝处通过 型材 安装 磁性 密封条和海绵吸声条,门框和门扇可以在 叠加 相同结构的门框或门扇构件后构成更高隔声量的隔声门,本钢制隔声门结构合理、密封严密、 开关 轻便、外表美观、不开裂和没有下 门槛 ,隔声量从35分贝到55分贝可分为多个档次。,下面是制隔声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制隔声,包括门框门扇、密封装置和铰链,密封装置分别 固定在门扇和门框的门缝周边,门扇通过铰链与门框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内藏式密封槛;所述的门框由前框板(1)、后框板(2)和固定板(3)所构 成,其中,前框板(1)和后框板(2)分别由钢板弯制而成,固定板(3)为窄条状 钢板,前框板(1)与后框板(2)于重叠处焊接在一起,多个固定板(3)焊接于前 框板(1)和后框板(2)的侧边处;所述的门扇由前扇板(4)、后扇板(5)、加固 筋(6)、阻尼胶层(7)、阻尼板(8)和吸声材料层(9)所构成,其中,前扇板(4)、 后扇板(5)和加强筋(6)分别由钢板弯制而成,前扇板(4)为平面型,两侧端向 内折边,后扇板(5)呈簸萁状,开口向下,两侧端延伸有翻边,后扇板(5)在 其翻边处与前扇板(4)点焊在一起,多个加强筋(6)分别按竖直方向交错焊接 在前扇板(4)和后扇板(5)的扇内表面上,阻尼胶层(7)、阻尼板(8)和吸声材 料层(9)依次填充在前扇板(4)与后扇板(5)之间,门扇的底部形成有空腔,空 腔两端的后扇板(5)上设有滑槽;所述的密封装置由型门框密封槽(10)、角 型门扇密封槽(11)、海绵条(12)、磁性密封条(13)和橡胶套(14)所构成,角 型门框密封槽(10)螺接在前框板(4)的内侧边缘,角型门扇密封槽(11)螺接在 后扇板(5)的外侧边缘,海绵条(12)分别卡接在角型门框密封槽(10)和角型门 扇密封槽(11)的拐角处,磁性密封条(13)套装橡胶套(14)后分别卡接在角型 门框密封槽(10)和角型门扇密封槽(11)的卡槽内;所述的内藏式密封槛由移 动(15)、海绵带(16)和耐磨布(17)所构成,移动块(15)的两端设有螺孔, 耐磨布(17)包裹海绵带(16)后固定在移动块(15)上,内藏式密封槛设在门扇 底部的空腔内,并通过调整螺钉固定在后扇板(5)两端的滑槽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由固定 链(17)、旋转轴(18)和旋转链(19)所构成,固定链(17)的上端为套筒状,下 端为合页状并与门框相固定,固定轴(18)的上端面为斜面,下端卡接在固定 链(17)的套筒内,旋转链(19)的上端为合页状并与门扇相固定,下端为套筒 状,套筒的内顶面为斜面并套接在固定轴(18)上,旋转链套筒内顶面的斜面 与固定轴上端的斜面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扇分为先 开扇和后开扇,其后开扇的后扇板(5)上延伸有中缝密封板(20),中缝密封板 内安装有密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框板(2) 上固定有1-3个附加后框板(21),每个附加后框板上固定有密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扇板(5) 上固定有1-3个附加后扇板(22),每个附加后扇板的内部依次填充有阻尼胶 层、阻尼板和吸声材料层,并安装有内藏式密封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框板(2) 的底部固定有一外露式密封槛,该外露式密封槛由C型槽(23)、燕尾槽(24) 和橡胶密封条(26)所构成,C型槽固定在后框板(2)的底部,燕尾槽(24)焊接 在与门下口对应的C形槽的侧边内,橡胶密封条(26)卡接在燕尾槽中。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隔声,尤其是一种制隔声门

背景技术

隔声门广泛应用于演播室、剧场、播音室、录音室、电影院、消声室、 测听室、机房、隔声罩等需要对噪声进行控制的场合。
隔声门分为木制、钢木结构和钢制,木制隔声门一般在外表面经皮革等 装饰材料包有一层吸声材料,受到木材比重的限制,其隔声量普遍不高,一 般仅为20多分贝,而且容易变形。钢木结构隔声门虽然隔声量有所提高,但 门缝的密封不好处理,容易开裂,不易操作。钢制隔声门一般是以钢板做内 外表面,内部填充隔声材料,采用橡胶条密封,但由于其结构不合理,门扇 的内外表面之间有刚性连接,橡胶密封不仅需要较大的操作度,还需要有 下门槛密封,不利于人员、设备和车辆的出入,隔声量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密封严密、开关轻便、外表美观和 没有下门槛的钢制隔声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制隔声门,包括门框、门扇、密封 装置和铰链,密封装置分别固定在门扇和门框的门缝周边,门扇通过铰链与 门框活动连接,还包括内藏式密封槛。门框由前框板1、后框板2和固定板3 所构成,其中,前框板1和后框板2分别由钢板弯制而成,固定板3为窄条 状钢板,前框板1与后框板2于重叠处焊接在一起,多个固定板3焊接于前 框板1和后框板2的侧边处。门扇由前扇板4、后扇板5、加固筋6、阻尼胶 层7、阻尼板8和吸声材料层9所构成,其中,前扇板4、后扇板5和加强筋 6分别由钢板弯制而成,前扇板4为平面型,两侧端向内折边,后扇板5呈簸 萁状,开口向下,两侧端延伸有翻边,后扇板5在其翻边处与前扇板4点焊 在一起,多个加强筋6分别按竖直方向交错焊接在前扇板4和后扇板5的扇 内表面上,阻尼胶层7、阻尼板8和吸声材料层9依次填充在前扇板4与后扇 板5之间,门扇的底部形成有空腔,空腔两端的后扇板5上设有滑槽。密封 装置由型门框密封槽10、角型门扇密封槽11、海绵条12、磁性密封条13 和橡胶套14所构成,角型门框密封槽10螺接在前框板4的内侧边缘,角型 门扇密封槽11螺接在后扇板5的外侧边缘,海绵条12分别卡接在角型门框 密封槽10和角型门扇密封槽11的拐角处,磁性密封条13套装橡胶套14后 分别卡接在角型门框密封槽10和角型门扇密封槽11的卡槽内。内藏式密封 槛由移动15、海绵带16和耐磨布17所构成,移动块15的两端设有螺孔, 耐磨布17包裹海绵带16后固定在移动块15上,内藏式密封槛设在门扇底部 的空腔内,并通过调整螺钉固定在后扇板5两端的滑槽处。
后框板2上固定有1-3个附加后框板21,每个附加后框板上固定有密封 装置。
后扇板5上固定有1-3个附加后扇板22,每个附加后扇板的内部依次填 充有阻尼胶层、阻尼板和吸声材料层,并安装有内藏式密封槛。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结构合理:由于本隔声门由各种型材组装而成,各种型材之间可以根 据不同的隔声量进行叠加与组合,便于模块化设计及工业化生产。
2、隔声量高:由于隔声门门扇的前、后表面钢板没有刚性连接,使得门 扇的隔声量高。又由于门框与门扇之间采用两道以上磁性密封条密封和海绵 条吸声,使隔声门的密封严密。根据钢板厚度和门扇叠加层数的变化,本隔 声门的隔声量可到达35到55分贝多个档次。
3、没有下门槛:由于采用旋升式铰链,开门时门扇升起,关门时门扇落 下,并且通过门扇下口的内藏式密封槛与地面密封,取消了隔声门的下门槛。
4、外表美观、使用寿命长:由于门扇的前、后扇板采用钢板弯制而成, 内部没有龙骨框架,在拐角处没有连接缝隙,使其外表美观、不开裂。
5、开关轻便:由于采用与箱类似的磁密封方式,克服了橡胶密封需要 靠舌用力压紧的缺陷,使得开关轻便、锁舌不受力,延长了门锁和把手的 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门框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横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藏式密封槛安装位置图。
图7为本发明内藏式密封槛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铰链中旋转链立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双扇门门扇横截面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附加后框板和附加后扇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外露式密封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钢制隔声门,包括门框、门扇、密封装 置和铰链,密封装置分别固定在门扇和门框的门缝周边,门扇通过铰链与门 框活动连接,还包括内藏式密封槛。门框由前框板1、后框板2和固定板3所 构成,其中,前框板1和后框板2分别由1.5mm厚钢板弯制而成,固定板3 为窄条状钢板,前框板1与后框板2于重叠处焊接在一起。根据门的大小, 多个固定板3焊接于前框板1和后框板2的侧边处,用以加强相互之间的连 接,对于1m宽*2m高的隔声门,每个门框侧边焊接分上、中、下位置分别焊 接3个固定板,顶部焊接1个,对于4m以下的隔声门一般每间隔600-800mm 焊接一个固定板。
如图4所示,门扇由前扇板4、后扇板5、加固筋6、阻尼胶层7、阻尼 板8和吸声材料层9所构成。根据隔声量的不同,前扇板4、后扇板5和加强 筋6分别由1.5-2mm钢板弯制而成,前扇板4为平面型,两侧端向内折边, 上、下端为开口状。后扇板5呈具有一定厚度的簸萁状,开口向下,两侧端 延伸有翻边,后扇板5在其翻边处与前扇板4点焊在一起,并使门扇的四个 边角处没有接缝。门扇的内部没有钢结构支撑架,以避免前、后扇板之间通 过固体传递噪声。但为了加强门扇的刚性,根据隔声门的大小,将多个加强 筋6分别按竖直方向交错焊接在前扇板4和后扇板5的扇内表面上,一般每 扇板间隔300-400mm焊接一个加强筋,对于1m宽*2m高的隔声门,前扇板和 后扇板上分别焊接2个加强筋。根据隔声量的大小,将市售阻尼胶层7、阻尼 板8和吸声材料层9按不同的厚度依次填充在前扇板4与后扇板5之间,吸 声材料层一般为玻璃矿棉岩棉,门扇的底部形成有一空腔,用以安装 内藏式密封槛,空腔两端的后扇板5上设有一滑槽,用以从门扇的两侧固定 和调节内藏式密封槛。
如图5所示,密封装置由合金型材角型门框密封槽10、角型门扇密封 槽11以及海绵条12、磁性密封条13和橡胶套14所构成,角型门框密封槽 10螺接在前框板4的内侧边缘,角型门扇密封槽11螺接在后扇板5的外侧边 缘,海绵条12分别卡接在角型门框密封槽10和角型门扇密封槽11的拐角处, 磁性密封条13套装橡胶套14后分别卡接在角型门框密封槽10和角型门扇密 封槽11的卡槽内。门框和门扇上的磁性密封条错位安装,以依靠其磁性紧密 吸附在对面的钢板上,所用的橡胶套具有伸缩空腔,使开、关门时可以自动 调整因安装不完全平整所产生的误差,其磁性密封原理与冰箱类似。
如图6、图7所示,内藏式密封槛由移动块15、海绵带16和耐磨布17 所构成,移动块15由钢板弯制成长方体的两端设有螺孔,耐磨布17包裹海 绵带16后固定在移动块15上,使内藏式密封槛的底面既富有弹性,又耐磨, 内藏式密封槛设在门扇底部的空腔内,并通过调整螺钉固定在后扇板5两端 的滑槽处。可根据门下口到地面的间隙大小调节其高度,使门扇关上时正好 处于门下口间隙最小而又不摩擦的位置处。
如图8、图9所示,本发明铰链为不锈钢铰链,它由固定链17、旋转轴 18和旋转链19所构成,固定链17的上端为套筒状,下端为合页状并通过螺 钉与门框相固定,固定轴18的上端面为斜面,下端卡接在固定链17的套筒 内,旋转链19的上端为合页状并通过螺钉与门扇相固定,下端为套筒状,套 筒的内顶面为斜面并套接在固定轴18上,旋转链套筒内顶面的斜面与固定轴 上端的斜面同为45°角,当关上门时,两个斜面紧贴在一起,旋转链处于与固 定链最接近的位置,随着门扇的逐渐开启,两个斜面的角度发生变化,类似 于凸轮,使旋转链相对于固定链逐渐升高,门扇也逐渐升高,门扇下的密封 槛与地面脱离。
如图10所示,双扇门的门扇分为先开扇和后开扇,在本发明中后开扇的 门口结构相当于门框结构,在后开扇的后扇板5上延伸有中缝密封板20,中 缝密封板内安装有密封装置,使先开门与后开门之间形成相对的密封结构。
如图11所示,当隔声门的隔声量增加时,需要增加门扇的厚度,同时增 加门扇和门框在门缝处的密封道数,为了便于生产和使用相同的型材,在后 框板2上增加并固定有1-3个附加后框板21,每个附加后框板上固定有相同 结构的密封装置,每个附加后框板的厚度可以是后框板的0.5倍或1倍。
如图11所示,与增加门框的厚度相对应,后扇板5上固定有1-3个附加 后扇板22,每个附加后扇板的内部依次填充有阻尼胶层、阻尼板和吸声材料 层,并安装有内藏式密封槛。例如:43分贝隔声门门扇的厚度为64mm,45分 贝隔声门的门扇厚度为98mm,48和51分贝隔声门的门扇厚度为128mm。
如图12所示,为了保证51分贝及以上隔声门的隔声量,需要增加一道 橡胶密封,为此,需要在后框板2的底部增加并固定有一道外露式密封槛, 该外露式密封槛由C型槽23、燕尾槽24和橡胶密封条26所构成,C型槽固 定在两端的后框板2上,燕尾槽24焊接在与门下口对应的C形槽的侧边上, 橡胶密封条26卡接在燕尾槽内,使门扇关闭时不仅在门的底部有两道内藏式 密封方式,还有一道橡胶密封方式,进一步改善了隔声门在门与地面之间的 隔声效果。
隔声门按照门洞尺寸在工厂加工好门框和门扇,现场安装时先在砖墙或 混凝土墙的门洞内分上、中、下位置用膨胀螺栓预埋钢板,然后用角25将 门框焊接在门洞的预埋钢板上,调整好门框的垂直和平度后,通过铰链的 旋转链将门扇挂在门框的固定链上,再次调整垂直和水平度,并将门下口的 内藏式密封槛调整到关门后与地面保持一张纸的间隙,以保证其开门时不摩 擦地面。最后在门框与门洞的缝隙中灌注水泥砂浆,使门框与门洞固定牢固 并且起到隔声作用。
本发明钢制隔声门结构合理、密封严密、开关轻便、外表美观和没有下 门槛,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录音室、隔声室、消声室和机房等对噪声控 制要求较高的场合,其隔声量可分为35、38、40、43、45、48、51、55分贝 等多个档次。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