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铜网编织层 / 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阅读:1009发布:2020-05-2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涉及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 电缆 ,包括输送 信号 的缆芯、传输电 力 的电力线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和所述电力线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缆芯包带层、编织屏蔽层和环状 内衬 层,所述外护套和所述电力线之间还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隔离层和铠装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淘汰了传统制造工艺,将信号线和电力线分层、分隔设计,信号线和电力线芯线间不会相互干扰, 信号传输 稳定;合理的设计后信号线和电力线组合,实现了数据信息、音频信息以及电力传输一缆可达,电缆施工维护方便,安全可靠性及空间利用率高,同时有效降低 铁 路建设 费用 。,下面是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信号的缆芯、传输电的电力线(7)和外护套(12),所述缆芯和所述电力线(7)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缆芯包带层(4)、编织屏蔽层(5)和环状内衬层(6),在所述缆芯外包覆聚酯带、PP带、PE网纹带或阻燃包带中的一种,从而形成所述缆芯包带层(4),所述外护套(12)和所述电力线(7)之间还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隔离层(10)和铠装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带层(4)包括至少两层用于扎紧所述缆芯的包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由至少两个绝缘单线(1)绞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屏蔽层(5)采用直径不小于0.1mm的丝或铜线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内衬层(6)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空腔和外层空腔,所述缆芯、缆芯包带层(4)和编织屏蔽层(5)位于所述内层空腔内,所述电力线(7)位于所述外层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内衬层(6)的外层空腔包括若干分隔腔,所述电力线(7)一一设置在所述分隔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线(7)有3根,分别一一设置在3个所述分隔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带层(4)和所述编织屏蔽层(5)之间设置有泄流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10)为采用高阻燃护套料挤包而成,厚度大于1.2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路机房内需要安装数根电线来实现维持日常必须的供电系统,而室内分线柜与LEU(地面电子单元)设备的连接或室外电缆终端盒与应答器设
备的连接则采用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来实现。安装电力线和应答器电缆数量越
多,工程量就越大,不但成本增加,还容易造成敷设环境混乱,带来维护困难。
[0003] 目前,一些电缆生产厂家也在大力开发光电混合缆,如中国专利CN103928189B涉及一种大功率铁路通信信号控制光电综合线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对线组、三线组、
星绞组多组相互绞合的线对,所述缆芯内填充有阻填充材料,所述缆芯外侧依次包覆有
阻水层,屏蔽层,内衬层,铠装层及外护层,所述缆芯中包括有不同节距的七组线对,所述缆
芯内包括由多根光纤组成的光通信单元,所述屏蔽层内嵌有报警线,所述报警线为
线或铜线束,所述报警线连接报警系统。其缆芯绞合设计主要是将信号线和光单元一起
绞合,或将信号线和电力线一起绞合,这样的设计下,电缆存在串音干扰严重、电气性能不
稳定等缺陷,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功能传输电缆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输送信号的缆芯、传输电力的电力线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和所述电力线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缆芯包带层、编织屏蔽层和
环状内衬层,在所述缆芯外包覆聚酯带、PP带、PE网纹带或阻燃包带中的一种,从而形成所
述缆芯包带层,所述外护套和所述电力线之间还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隔离层和铠装层。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缆芯包带层包括至少两层用于扎紧所述缆芯的包带。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缆芯由至少两个绝缘单线绞合而成。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屏蔽层采用直径不小于0.1mm的铜丝或镀锡铜线编织而成。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内衬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空腔和外层空腔,所述缆芯、缆芯包带层和编织屏蔽层位于所述内层空腔内,所述电力线位于所述外层
空腔内。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内衬层的外层空腔包括若干分隔腔,所述电力线一一设置在所述分隔腔内。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力线有3根,分别一一设置在3个所述分隔腔内。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缆芯包带层和所述编织屏蔽层之间设置有泄流线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为采用高阻燃护套料挤包而成,厚度大于1.2mm。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淘汰了传统制造工艺,将信号线和电力线分层、分隔设计,信号线和电力线芯线间不会相互干扰,信号传输稳定;合理的设计后信号线和电力线组
合,实现了数据信息、音频信息以及电力传输一缆可达,电缆施工维护方便,安全可靠性及
空间利用率高,同时有效降低铁路建设费用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绝缘单线,2-导体,3-导体绝缘层,4-缆芯包带层,5-编织屏蔽层,6-环状内衬层,7-电力线,8-电力线导体,9-电力线绝缘层,10-隔离层,11-铠装层,
12-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
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1]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
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2]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23] 请参考图1,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包括输送信号的缆芯、传输电力的电力线7和外护套12,缆芯和电力线7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缆芯包带层4、编织屏
蔽层5和环状内衬层6,在缆芯外包覆聚酯带、PP带、PE网纹带或阻燃包带中的一种,从而形
成缆芯包带层4,外护套12和电力线7之间还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隔离层10和铠装层11。由此
可见,缆芯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缆芯包带层4、编织屏蔽层5、环状内衬层6、隔离层10、铠
装层11和外护套12,环状内衬层6和隔离10层之间设置有电力线7。绝缘单线1由导体和紧密
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电力线7由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周的绝缘层组成,其中,电力
线7数量至少为一根。
[002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缆芯由至少两个绝缘单线1绞合而成。缆芯包括至少一个四线组或对线组,其中,四线组由四根不同颜色绝缘单线1绞合而成,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
绝缘单线1绞合而成。
[0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缆芯包带层4包括至少两层用于扎紧缆芯的包带,包带可以采用耐火母带等。
[002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编织屏蔽层5采用直径不小于0.1mm的铜丝或镀锡铜线编织而成,编织紧密度≥85%。编织屏蔽层5使电缆轻便柔软,采用直径不小于0.1mm的铜丝或镀
锡铜线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层5,屏蔽效果好、抗拉强度高、弯曲性能好。
[0027] 环状内衬层6是采用环形模具通过挤塑工艺制作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内衬层6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空腔和外层空腔,缆芯、缆芯包带层4和编织屏蔽层5
位于内层空腔内,电力线7位于外层空腔内。
[002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内衬层6的外层空腔数量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环状内衬层6的外层空腔包括若干分隔腔,电力线7一一设置在分隔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
状内衬层6的外层空腔分为3个,相应的,电力线7有3根并分别一一设置在3个上述分隔腔
内。环状内衬层6的外层空腔及其分隔腔的直径根据电力线7外径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根据
使用需求,环状内衬层6外层空腔分隔出的数量可根据需设置的电力线7数量进行调整,设
置在环状内衬层6外层空腔里的电力线7可以为单根电力线7或经多根电力线7绞合而成。
[0029] 为确保电缆长期保持优异的电性能和屏蔽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缆芯包带层4和编织屏蔽层5之间设置有泄流线。
[0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层10为采用高阻燃护套料挤包而成,厚度大于1.2mm。上述隔离层10不但具有高阻燃特性,而且具有很好的耐温、防潮、防水性能,制成的电缆安
全可靠性高。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10,将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1绞合制成缆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根据需求将生产好的2根或4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1绞合制成缆芯;
[0033] 步骤20,在绞合的缆芯外包覆聚酯带、PP(聚丙烯)带、PE(聚乙烯)网纹带或阻燃包带中的一种,从而形成缆芯包带层4;
[0034] 步骤30,采用编织工艺通过编织机在缆芯包带层4外包覆编织屏蔽层5;
[0035] 步骤40,将环状挤塑模具安装好后,再将电力线7和包覆有缆芯包带层4和编织屏蔽层5的缆芯一起穿进环状挤塑模具挤塑形成环状内衬层6;
[0036] 步骤50,采用高阻燃护套料通过挤塑工艺在环状内衬层6外挤包形成隔离层10,采用铠装工艺在隔离层10外包覆铠装层11;
[0037] 步骤60,在铠装层11外挤包形成外护套12,即制成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003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淘汰了传统制造工艺,将信号线和电力线分层、分隔设计,信号线和电力线芯线间不会相互干扰,信号传输稳定;合理的设计后信号线
和电力线组合,实现了数据信息、音频信息以及电力传输一缆可达,电缆施工维护方便,安
全可靠性及空间利用率高,同时有效降低铁路建设费用。
[0039]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