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铜网编织层 /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

阅读:11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承荷探测电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承荷探测 电缆 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包括电缆导体、导体膜、内铠层、外铠层、绝缘层、密封膜、编织 铜 网,所述电缆导体设于导体膜内,导体膜设于内铠层的内部,绝缘层设于导体膜内,且绝缘层完全包裹电缆导体,所述外铠层设于内铠层的外侧。该承荷探测电缆,通过外铠层 钢 丝之间的整圈编织铜网设计,在电缆受外界压 力 时,通过整圈编织铜网的拉拽,可防止另外两侧被 挤压 的钢丝存在受力外凸趋势,从而保障电缆受压力状态的 耐磨性 ,避免了被磨断,导致铠装层的整体性被破坏,电缆的承载力下降的问题,且整圈编织铜网对钢丝的内压,钢丝同时对编织铜网内压,提高了电缆的整体 抗拉强度 。,下面是一种承荷探测电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导体(1)、导体膜(2)、内铠层(3)、外铠层(4)、绝缘层(5)、密封膜(7)、编织网(8),所述电缆导体(1)设于导体膜(2)内,导体膜(2)设于内铠层(3)的内部,绝缘层(5)设于导体膜(2)内,且绝缘层(5)完全包裹电缆导体(1),所述外铠层(4)设于内铠层(3)的外侧,所述内铠层(3)与外铠层(4)均由若干丝构成,且内铠层(3)和外铠层(4)分别由一组横截面为圆形的钢丝排列绞合围成密闭的圆环形,所述内铠层(3)中的钢丝在导体膜(2)上顺时针螺旋缠绕,所述外铠层(4)中的钢丝在密封膜(7)上逆时针螺旋缠绕,所述外铠层(4)与内铠层(3)之间设有密封膜(7),所述密封膜(7)完全包裹内铠层(3),所述编织铜网(8)设于密封膜(7)外,且编织铜网(8)完全分隔两个相邻的外铠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5)的材质为聚丙烯,绝缘层(5)的中心处设有加强筋条(6),且加强筋条(6)与电缆导体(1)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7)的外表面与编织铜网(8)和外铠层(4)均紧密接触,编织铜网(8)与外铠层(4)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铜网(8)的材质为磷铜丝,含铜85%-90%,含5%-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承荷探测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承荷探测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承荷探测电缆常用于各类油、气井的测井、射孔、取芯等作业,也可以用于利水文测量、田地质勘探、地热测井等方面,是地面系统与地下仪器之间作为挂重连接以及传输测量数据用的连接线,承荷探测电缆常由导电电缆芯、缆芯绝缘层、充填物、编织层、铠装防护层构成。
[0003] 然而,现有的承荷探测电缆外铠层由多根丝绞合而成,在电缆受外界压时,受压力侧的钢丝存在向中间挤压的趋势,而另外两侧被挤压的钢丝存在受力外凸趋势的趋势,另外两侧被挤压的钢丝存在受力外凸趋势,影响了电缆受压力状态的耐磨性,使得电缆凸起部位容易被磨断,导致铠装层的整体性被破坏,从而使得电缆的承载力下降的问题,且现有承荷探测电缆的外铠层钢丝仅仅通过绞合在电缆芯的最外层,导致承荷探测电缆的抗拉强度并不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具备耐磨性好和抗拉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包括电缆导体、导体膜、内铠层、外铠层、绝缘层、密封膜、编织网,所述电缆导体设于导体膜内,导体膜设于内铠层的内部,绝缘层设于导体膜内,且绝缘层完全包裹电缆导体,所述外铠层设于内铠层的外侧,所述内铠层与外铠层均由若干钢丝构成,且内铠层和外铠层分别由一组横截面为圆形的钢丝排列绞合围成密闭的圆环形,所述内铠层中的钢丝在导体膜上顺时针螺旋缠绕,所述外铠层中的钢丝在密封膜上逆时针螺旋缠绕,所述外铠层与内铠层之间设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完全包裹内铠层,所述编织铜网设于密封膜外,且编织铜网完全分隔两个相邻的外铠层。
[0006]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聚丙烯,绝缘层的中心处设有加强筋条,且加强筋条与电缆导体平行。
[0007] 优选的,所述密封膜的外表面与编织铜网和外铠层均紧密接触,编织铜网与外铠层紧密接触。
[0008] 优选的,所述编织铜网的材质为磷铜丝,含铜85%-90%,含5%-10%。
[0009]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 该承荷探测电缆,通过外铠层钢丝之间的整圈编织铜网设计,在电缆受外界压力时,通过整圈编织铜网的拉拽,可防止另外两侧被挤压的钢丝存在受力外凸趋势,从而保障电缆受压力状态的耐磨性,避免了被磨断,导致铠装层的整体性被破坏,电缆的承载力下降的问题,且整圈编织铜网对钢丝的内压,钢丝同时对编织铜网内压,提高了电缆的整体抗拉强度,同时,设于电缆导体外侧的整圈编织铜网还充当屏蔽层,用于抵抗外界电磁场干扰传输信号,保障了电缆导体工作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结承荷探测电缆的截面剖切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侧视图。
[0013] 图中:1、电缆导体;2、导体膜;3、内铠层;4、外铠层;5、绝缘层;6、加强筋条;7、密封膜;8、编织铜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2,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包括电缆导体1、导体膜2、内铠层3、外铠层4、绝缘层5、加强筋条6、密封膜7、编织铜网8,电缆导体1设于导体膜2内,导体膜2内设有完全包裹电缆导体1的绝缘层5,导体膜2设于内铠层3内,通过导体膜2隔绝绝缘层5,防止电缆拉伸时,内铠层3对绝缘层5造成磨损,进而会磨损到电缆导体1,影响电缆导体1的使用,导体膜2的外表面与内铠层3的内侧接触,外铠层4设于内铠层3的外侧,内铠层3与外铠层4均由若干钢丝构成,其中,内铠层3和外铠层4分别由一组横截面为圆形的钢丝排列绞合围成密闭的圆环形,内铠层3中的钢丝在导体膜2上顺时针螺旋缠绕,外铠层4中的钢丝在密封膜7上逆时针螺旋缠绕,通过内铠层3与外铠层4相互反向螺旋缠绕,使得电缆的耐拉伸强度提高,且克服电缆旋转性能提高,外铠层4与内铠层3之间设有密封膜7,密封膜7完全包裹内铠层3,通过密封膜7保障了电缆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水、油、汽渗透,影响电缆导体1的使用,编织铜网8设于密封膜7外,且编织铜网8完全分隔两个相邻的外铠层4,密封膜7的外表面与编织铜网8和外铠层4均紧密接触,编织铜网8与外铠层4紧密接触,通过编织铜网8和外铠层4设于电缆的最外侧,并利用编织铜网8完全分隔两个相邻的外铠层4设计,利用编织铜网8封堵相邻外铠层4之间存在的间隙,在电缆受外界压力时,受压力侧的钢丝存在向中间挤压的趋势,而另外两侧被挤压的钢丝存在受力外凸趋势的趋势,此时,通过整圈编织铜网8的拉拽,可防止另外两侧被挤压的钢丝存在受力外凸趋势,从而保障电缆受压力状态的耐磨性,避免了被磨断,导致铠装层的整体性被破坏,电缆的承载力下降的问题,且整圈编织铜网8对钢丝的内压,钢丝同时对编织铜网8内压,提高了电缆的整体抗拉强度,同时,设于电缆导体1外侧的整圈编织铜网8还充当屏蔽层,用于抵抗外界电磁场干扰传输信号,保障了电缆导体1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6] 其中,绝缘层5的材质为聚丙烯,利用绝缘层5的绝缘效果,使得电缆导体1的工作不被干扰影响,同时,利用绝缘层5起到缓冲效果,对电缆导体1进行保护,绝缘层5的中部设有与电缆导体1平行的加强筋条6,通过设于电缆中心加强筋条6,配合最外层的外铠层4和编织铜网8,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抗拉伸强度。
[0017] 其中,编织铜网8的材质为磷铜丝,含铜85%-90%,含锡5%-10%,利用磷铜丝无磁、耐磨、延展性好的优点,使得编织铜网8的抗磨损强度高,屏蔽效果好,且配合外铠层4使用时,抗拉伸性能高,在电缆承受较高拉伸力下,不易变形,不会出现裂缝,便于使用,从而提高了承荷探测电缆的整体性能。
[001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1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