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绝缘压穿连接器 / 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

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

阅读:348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其中,该导电接地件能组装至该连接器的一 端子 座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的至少一端会设有两分离臂,该两分离臂彼此相隔一间距,以形成开放结构,在该两分离臂的外侧受到该端子座的内壁面压迫的状态下,该两分离臂能 变形 并彼此相互接近,如此,通过前述开放结构,该导电接地件即可形成较佳的弹性与变形能 力 ,进而能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当其尺寸较大时,仍能被顺利地组装至该端子座中。,下面是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能组装至一绝缘本体中,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接地件的至少一端会设有两分离臂,该两分离臂彼此相隔一间距,以形成开放结构,在该两分离臂的外侧受到压迫的状态下,该两分离臂能变形并彼此相互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接地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为导电塑胶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接地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凸设有至少一支延伸臂,在该导电接地件组装至该绝缘本体的状态下,各该延伸臂能抵接至该绝缘本体中的接地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接地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的中间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
5.一种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前侧开设有一插接口,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该插接口相连通;
一端子座,为绝缘材质制成,且能固定至该绝缘本体上,其内设有一安装空间;
多支信号端子,固设于该端子座,其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其后端则穿过该端子座,且由该绝缘本体的后端延伸而出;及
多支接地端子,固设于该端子座,其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其后端则穿过该端子座,且由该绝缘本体的后端延伸而出;
一导电接地件,至少局部能位于该安装空间中;
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该导电接地件的至少一端会设有两分离臂,该两分离臂彼此相隔一间距,以形成开放结构,在该两分离臂的外侧受到该端子座的内壁面压迫的状态下,该两分离臂能变形并彼此相互接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为导电塑胶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凸设有至少一支延伸臂,在该导电接地件组装至该端子座的状态下,各该延伸臂能抵接至该绝缘本体中的接地端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的中间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座由一第一座体组件与一第二座体组件所组装而成,该第一座体组件能固设有多支信号端子与多支接地端子,该第二座体组件也能固设有多支信号端子与多支接地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内设有一组装空间,该绝缘本体能定位至该组装空间。

说明书全文

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其内的导电接地件会具有开放结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通信科技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具备各种功能的电子装置,如:能随身携带以供手机持续供电的行动电源装置、能让人在世界两端通信的手机、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聆听音乐的随身听及能协助人们处理各项事物的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等,均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0003] 另外,各式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为了能接收外界传来的电子信号及电源,通常必须在各该电子装置的机身上配置一信号连接器,一般而言,信号连接器(Connector)泛指所有应用在电子信号及电源上的连接元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信号的桥梁,其品质会对电流信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且也与电子装置的运作息息相关,此外,通过信号连接器的作用,能够使多个电子装置连接成一完整的系统,据以相互传送电子信号或电源,因此可知,信号连接器实为各该电子装置为实现预定功能所不可或缺的元件。
[0004] 此外,连接器作为多个电子装置之间的重要沟通桥梁,其对于传输信号品质与速度的影响也日趋受到重视,以数据传输为例,从早期USB 1.0的最大传输速度为12Mbps,演进到USB 2.0的最大传输速度为480Mbps,之后,在USB 3.0(Super Speed USB)更提升到5Gbps,甚至,USB3.1Gen 2直接将传输速度提高到10Gbps,以满足人们对于高速传输的需求,但是,随着连接器的体积缩小,造成其内的元件更为贴近,反而影响了其高频与高速传输效能,因此,曾在连接器中增设一导电接地件,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连接器1能由一绝缘本体10、两端子座11A、11B、多支金属端子12、一导电接地件13与一金属壳体14所构成,其中,这些端子座11A、11B能结合为一体,该导电接地件13则能固定于这些端子座11A、11B之间,之后,这些端子座11A、11B会再组装至绝缘本体10中,该绝缘本体10则能固定于金属壳体14中,如此,即可使连接器1在进行高频与高速传输时,其表现能更为稳定。
[0005] 然而,发现,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示,由于该导电接地件13是呈状,且随着连接器1小型化的趋势,其内的元件势必需随之缩小,此举,将会造成本领域技术人员难以控制元件尺寸,容易因公差影响,使得该导电接地件13的尺寸过大或过小,并衍生下列问题:
[0006] (1)由于这些端子座11A、11B只是单纯的嵌入卡合,因此,当导电接地件13的尺寸过大时,因其是块状结构,较难变形,便会造成组装上的困难,同时,该导电接地件13整体受挤压后,其所形成恢复原状的作用会较大,进而推挤这些端子座11A、11B,进而使这些端子座11A、11B难以稳定地结合为一体;
[0007] (2)为能发挥导电接地件13的良好功效,该导电接地件13会抵接到性质为接地端子的金属端子12(如图2所示),但是,当导电接地件13的尺寸较小时,便会在导电接地件13与金属端子12间形成空隙,造成接触不良,无法发挥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期功效。
[0008]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改善前述问题,令连接器在使用上能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探讨的一大课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9] 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发明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电源或信号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期望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问世,有效解决现有问题,以提供使用者更佳的使用经验。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其能组装至一绝缘本体中,其中,该导电接地件的至少一端会设有两分离臂,该两分离臂彼此相隔一间距,以形成开放结构,在该两分离臂的外侧受到压迫的状态下,该两分离臂能变形并彼此相互接近,如此,通过前述开放结构,该导电接地件即可形成较佳的弹性与变形能力,进而能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当其尺寸较大时,仍能被顺利地组装至绝缘本体中。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端子座、多支信号端子、多支接地端子与一导电接地件,其中,该绝缘本体的前侧开设有一插接口,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会与该插接口相连通;该端子座则为绝缘材质制成,且能固定至该绝缘本体上,其内设有一安装空间;这些信号端子与这些接地端子能固设于该端子座,其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其后端则穿过该端子座,且由该绝缘本体的后端延伸而出;该导电接地件的至少局部能位于该安装空间中;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导电接地件的至少一端会设有两分离臂,该两分离臂彼此相隔一间距,以形成开放结构,在该两分离臂的外侧受到该端子座的内壁面压迫的状态下,该两分离臂能变形并彼此相互接近,如此,当该导电接地件因公差,使得其体积略大于安装空间的容积时,仍能通过开放结构的设计,而被组装至端子座中,有效提高连接器的生产良率。
[0012] 为方便能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列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现有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0014] 图2为现有端子座与导电接地件的剖面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座、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组装示意图;
[001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接地件的示意图;
[0019]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0]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接地件、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组装示意图。
[0021]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0022] [现有技术]
[0023] 连接器                                 1
[0024] 绝缘本体                                 10
[0025] 端子座                                   11A、11B
[0026] 金属端子                                 12
[0027] 导电接地件                               13
[0028] 金属壳体                                 14
[0029] [本实用新型]
[0030] 连接器                                   2
[0031] 绝缘本体                                 20
[0032] 容纳空间                                 200
[0033] 插接口                                   201
[0034] 端子槽                                   202
[0035] 端子座                                   21
[0036] 第一座体组件                             21A
[0037] 第二座体组件                             21B
[0038] 安装空间                                 210
[0039] 信号端子                                 23
[0040] 接地端子                                 24
[0041] 导电接地件                               25
[0042] 变形空间                                 250
[0043] 分离臂                                   251
[0044] 镂空部                                   252
[0045] 延伸臂                                   253
[0046] 金属壳体                                 26
[0047] 组装空间                                 260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开放结构的导电接地件及其连接器,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连接器2包括一绝缘本体20、一端子座21、多支信号端子23、多支接地端子24、一导电接地件25及一金属壳体26,为方便说明,以图3的上方作为元件的上方(顶侧)位置,图3的下方作为元件的下方(底侧)位置,图3的左下方作为元件的前方位置,图3的右上方作为元件的后方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形态,并不限于图3所绘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产品需求,调整各个元件的样式,甚至增减元件,例如,该连接器2能够不设有金属壳体26,或者金属壳体26是与产品的外壳或其它机构结合为一体,本领域技术人员仅需将绝缘本体20连同其上元件,一并组装至相当于金属壳体26的元件中即可,因此,只要该连接器2具有后续实施例的相关基本结构与功效,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连接器2,在此先作说明。
[0049]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金属壳体26内设有一组装空间260,该绝缘本体20能伸入并固定至该组装空间260中,以通过该金属壳体26的作用,达到防电磁干扰(EMI)、作为接地途径与保护绝缘本体20等效果,此外,该绝缘本体20的前侧开设有一插接口201,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200,且该容纳空间200与该插接口201彼此相连通,在该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20相对应的两内侧面尚分别开设有多道端子槽202,该插接口201、这些端子槽202与该容纳空间200也相互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根据不同规格的连接器需求,该绝缘本体20也能够不设有端子槽202,或是在容纳空间200增设一舌板,且在该舌板上设有端子槽202,非仅限于图3所绘制的形态。
[0050]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端子座21由一第一座体组件21A与一第二座体组件21B结合而成,且能一并组装至该绝缘本体20中,如图5所示,该第一座体组件21A与第二座体组件21B结合成端子座21后,会在其间形成一安装空间21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端子座21也可由单一元件或是三个以上元件所构成,甚至是直接与绝缘本体20一体成形,且其内能够设有该安装空间210。此外,这些信号端子23与这些接地端子24能够固设于该端子座21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座体组件21A能够固设有多支信号端子23与接地端子24,第二座体组件21B也能够固设有多支信号端子23与接地端子24,当该端子座21组装至绝缘本体20后,这些信号端子23与这些接地端子24能嵌设于各个端子槽202中,且其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200(如图4的形态),其后端则能被连接(如:焊接)至电路板或其它元件上。
[0051]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该导电接地件25的至少局部能位于该安装空间210中,在该实施例中,该导电接地件25的两端分别设有两分离臂251,同一端的两分离臂251的自由端缘会彼此相隔一间距,以在其间设有一变形空间250,并形成开放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只要该导电接地件25的其中一端缘能够形成开放结构即可,在此特别一提,前述开放结构是指两分离臂251的自由端缘在未受压迫的情况下,不会相互接触,即,该变形空间250能与外界相导通。此外,当该导电接地件25被安装至该安装空间210后,通过该开放结构的设计,能够使该两分离臂251具有较佳弹性,因此,当该两分离臂251的外侧受到该端子座21的内壁面压迫后,该两分离臂251能变形并彼此相互接近(即,朝该变形空间250方向弯折),如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生产该导电接地件25时,能够略为增加该导电接地件25的尺寸,令该导电接地件25的高度能略大于该端子座21相对应的两内壁间的高度(即,这些座体组件21A、21B相对应的内壁距离),再通过前述开放结构,令该导电接地件25能稳定地安装于该端子座21中,毕竟,因该变形空间250的存在,相较于现有整个块体状的导电接地件来说,本实用新型的两分离臂251所形成的恢复力会较小,难以使端子座21分离,同时,前述压迫情况也可以令该导电接地件25稳固地定位于端子座21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接地件25的结构,在连接器产品的组装上,能够具有较高的容错率,且不易发生导电接地件25尺寸过小所衍生的问题,进而能有效提高连接器2的生产良率。
[0052] 另外,为能使该导电接地件25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在该实施例中,该导电接地件25能够为导电塑胶材料制成,或是将橡胶与具有导电性质的黑塑料混合、导电泡…等材料制成,使得该导电接地件25受到端子座21的压迫后,能适应地变形为符合安装空间210的形态;或者,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该导电接地件25的中间区域也能够开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252,如此,通过各该镂空部252的设计,也可使该导电接地件25的整体具有较佳的变形能力。此外,为了能令连接器2的高频与高速传输表现更为稳定,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其中,为了凸显导电接地件25与接地端子24间的连接关系,图8省略了绝缘本体20,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该导电接地件25能凸设有至少一支延伸臂253,当该导电接地件25组装至该端子座21后,各该延伸臂253能抵接至对应的接地端子24上(如图8所示,其中接地端子24以打点表示),即,该导电接地件25会与接地端子24相电气连接,但不会与信号端子23相电气连接。
[0053] 在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及图8所示,该导电接地件25是由其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各该延伸臂253,但前述设计较能应用于平躺式(right-angle type)连接器结构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若连接器结构属于直立式(vertical),则延伸臂253能够由该导电接地件25的前侧朝前延伸而出(图3的方向为准),且延伸臂253能至少呈L形或弧形,以抵接到对应的接地端子24,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接地件25即可适用于各种连接器种类,同时,通过导电接地件25的开放结构,当其尺寸略大时,仍能被顺利地组装至安装空间210中,且其恢复力恰巧能使延伸臂253更为紧密地抵接至接地端子24上。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