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向列相 / 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铁系统

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系统

阅读:853发布:2023-12-27

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悬挂式空 铁 变轨时间长、安全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 道岔 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包括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和导向轨道梁,导向轨道梁设置于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之间,且导向轨道梁与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均成锐 角 相切设置;导向轨道梁和第一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方向切换的第一变轨装置;导向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方向切换的第二变轨装置,实现列车安全快速的变换轨道;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双线轨道梁与变轨装置的配合,有效提高列车在岔口处的轨道变换效率,变轨装置与轨道梁的吻合对接保证对接 精度 及整体安全性。,下面是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轨道梁包括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导向轨道梁、第一变轨装置和第二变轨装置;
所述导向轨道梁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且所述导向轨道梁与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均成锐相切设置;
所述导向轨道梁和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方向切换的所述第一变轨装置;所述导向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方向切换的所述第二变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包括第一连通构件、第二连通构件、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连通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轨道部,所述第一轨道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通构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轨道部,所述第二轨道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通构件、所述第二连通构件二者之一向下移动与行驶轨道梁进行对接,同时驱动另一个上升至设定高度,以在道岔部件构建唯一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轨装置包括第三连通构件、第四连通构件、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轨道部,所述第三轨道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包括第四连接部和第四轨道部,所述第四轨道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三连通构件、所述第四连通构件二者之一向下移动与行驶轨道梁进行对接,同时驱动另一个上升至设定高度,以在道岔部件构建唯一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梁包括第一导向轨道段、第二导向轨道段和导向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导向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导向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导向轨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轨道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连接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装置为轨道梁固定件;或者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梁为S形,且包括第一曲线轨道段、过渡直线轨道段、第二曲线轨道段;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曲线轨道段的曲线半径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的曲线半径相同;
所述第一道岔轨道梁、所述第二道岔轨道梁均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相切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还包括第一接驳轨道段和第二接驳轨道段;
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的另一端均与行驶轨道梁连接;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与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均为直线轨道梁,且两者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的两端均与行驶轨道梁连接;所述导向轨道梁为曲线轨道梁,所述曲线轨道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道岔轨道梁、所述第二道岔轨道梁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轨道梁的曲线半径为设定转弯半径值。
10.一种悬挂式空系统,包括两条或多条行驶轨道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
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所述双线轨道梁与所述行驶轨道梁固定连接,并用于控制悬挂式空铁在道岔部件处构建唯一通路。

说明书全文

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空中轨道列车属于城市快捷公交,是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支墩、轨道梁、空中轨道列车和车辆转向架,车辆转向架用于驱动空中轨道列车沿轨道梁的纵向行走,空中轨道列车,即悬挂式空中铁路,悬挂式空铁的轨道在上方,能利用桥下近地空间建设,建设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在交通拥挤的地方建设可有效缓解交通压,同时,随着空铁的快速发展,轨道线路也变得相互交错多元化。
[0003] 现有技术中悬挂式空铁在相互交错轨道中变换轨线时通常采用道岔整体转动式、整体横移式、心轨转动式,整体转动式和整体横移式悬挂式空铁道岔结构笨重、转动时间
长、转动动力大、造价高等,并存在转动不到位时车辆易发生运营安全事故的问题;心轨转动式悬挂式空铁道岔是靠直行和侧行的共同部位的心轨转动来实现,但由于心轨尖端和较
长的部位没有支承,靠悬臂作用,心轨板又不能太厚(空间限制),以至强度不足,容易破坏,即不利于安全行车也不利于车辆快速变换轨道。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悬挂式空铁变轨时间长、安全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包括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导向轨道梁、第一变轨装置和第二变轨装置;所述导向轨道梁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且所述导向轨道梁与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均成锐
切设置;所述导向轨道梁和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方向切换的所
述第一变轨装置;所述导向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方向
切换的所述第二变轨装置。
[0005] 在一些优选实例中,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包括第一连通构件、第二连通构件、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连通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轨道部,所述第一轨道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通构件包括
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轨道部,所述第二轨道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
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0006]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通构件、所述第二连通构件二者之一向下移动与行驶轨道梁进行对接,同时驱动另一个上升至设定高度,以在道岔部件构建唯一通路。
[0007] 在一些优选实例中,所述第二变轨装置包括第三连通构件、第四连通构件、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轨道部,所述第三轨道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包括
第四连接部和第四轨道部,所述第四轨道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四
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0008]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三连通构件、所述第四连通构件二者之一向下移动与行驶轨道梁进行对接,同时驱动另一个上升至设定高度,以在道岔部件构建唯一通路。
[0009] 在一些优选实例中,所述导向轨道梁包括第一导向轨道段、第二导向轨道段和导向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
二导向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向轨道段的另一
端与所述第二导向轨道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连接装置连接。
[0010]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连接装置为轨道梁固定件;或者立柱。
[0011]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轨道梁为S形,且包括第一曲线轨道段、过渡直线轨道段、第二曲线轨道段;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
一体成型;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
述第一曲线轨道段的曲线半径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的曲线半径相同;
[0012] 所述第一道岔轨道梁、所述第二道岔轨道梁均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相切设置。
[0013]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还包括第一接驳轨道段和第二接驳轨道段;
[0014] 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的
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的另一端均与行驶轨道梁连接;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与所述
第二接驳轨道段均为直线轨道梁,且两者平行设置。
[0015]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的两端均与行驶轨道梁连接;所述导向轨道梁为曲线轨道梁,所述曲线轨道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道岔轨道梁、所述第二道岔轨道梁相切。
[0016]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曲线轨道梁的曲线半径为设定转弯半径值。
[0017] 一种悬挂式空铁系统,包括两条或多条行驶轨道梁,还包括上面所述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所述双线轨道梁与所述行驶轨道梁固定连接,并用于控制悬挂式空
铁在道岔部件处构建唯一通路。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9]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通过第一变轨装置、第二变轨装置与车辆轨道的对接,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完成车辆不同轨道的唯
一连通,本发明不仅仅可以实现车辆快速、安全通过岔口进行变道,还可以实现双线运行以及双线岔口变换轨道。
[0020] 2)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第一变轨装置中的第一连通构件和第二变轨装置中的第三连通构件在默认状态下处于分别与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对接的
状态,即在不需要变道时,本发明中的第一变轨装置和第二变轨装置无需驱动运动就可实
现道岔直线轨道梁的连通;当需要在轨道岔口变换轨道时,则实施第一动作集,所述第一动作集包括: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中的第一连通构件和第二变轨装置中的第三连通构件均向上
移动至上限位点,在同一时间段,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中的第二连通构件和所述第二变轨装
置中的第四连通构件均向下移动至下限位点,其中,向上移动至上限位点和向下移动至下
限位点是同步反向运动。所述第一动作集完成封闭所述第一轨道梁的直行段、封闭所述第
二轨道梁的直行段,并开通所述第一轨道梁与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的所述导向轨道梁,实
现导向轨道梁与对应的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的连通,进而实现车辆的岔口变换轨道的
目的;当车辆通过道岔后,实施第二动作集,所述第二动作集和所述第一动作集相反动作,回复至所述第一动作集实施之前的默认状态,即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的各自自身的通
路;通过第一变轨装置和第二变轨装置可快速实现车辆变换轨道以及双线车辆运行,提高
整体运行效率,节约轨道变换时间。
[0021] 3)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分别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实现第一变轨装置、第二变轨装置的快速移动对接,其中,驱动装置与变轨装置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进而控制变轨装置的工作状态,缩短轨道变换时间,提高整体实用性和高效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以是机械驱动、电机驱动、压力驱动、磁力驱动形式中的任一种。
[0022] 4)本发明中悬挂空铁系统通过两个或者多个双线轨道梁的组合或者双线轨道梁与行驶轨道梁的组合,可实现双线甚至多线路等复杂交错的轨道系统中的轨道变换。
[0023] 5)本发明即适配于内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也适配于外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0024] 6)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便于推广。附图说明
[0025]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 图1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中的直线轨道梁处于通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中的导向轨道梁处于通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一变轨装置的主视图;
[0030] 图5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一变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二变轨装置的主视图;
[0032] 图7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二变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9是图8中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0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2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中的外悬挂式导向轨道梁处于通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3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中的外悬挂式直线轨道梁处于通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轨道梁;2、第二轨道梁;3、导向轨道梁;4、第一接驳轨道段;5、第二接驳轨道段;6、第一变轨装置,61、第一连通构件,62、第二连通构件;7、第二变轨装置,71、第三连通构件,72、第四连通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包括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导向轨道梁、第一变轨装置和第二变轨装置,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和所述导向轨道梁可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设置形成所述双线轨道梁;所述导向轨道梁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且所述导向轨道梁与所述第一轨道梁、所
述第二轨道梁均成锐角相切设置,在发明中,非直角设置有利于实现车辆的快速变换,同时提高列车在转弯处的安全性能,所述导向轨道梁是不重合于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
道梁的岔口轨道梁,在本发明中,以双线悬挂式空铁轨道为例,可实现悬挂式空铁领域的多条复杂交叉线路的轨道线路变换,同时提高轨道变换的安全性和转换速度,提高车辆经过
线路岔口变换处的运行速度;所述导向轨道梁和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轨道
梁连通方向切换的第一变轨装置;所述导向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
轨道梁连通方向切换的第二变轨装置;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可以为直线轨道梁,也可以非直线轨道梁,本发明不对其作限定。
[004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包括第一连通构件、第二连通构件、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连通构件用于主轨道梁的连通,在本发明中指的是所述第一轨道梁自身的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构件用于岔口处分岔轨道梁的连通,在本发明中指的是所述导向轨道梁与所
述第一轨道梁的连通,即可实现所述导向轨道梁的通路;所述第一连通构件包括第一连接
部和第一轨道部,所述第一轨道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指的是与所述第一轨道梁靠近所述导
向轨道梁的腹板相连接的部件,所述第一轨道部指的是与所述第一轨道梁靠近所述导向轨
道梁的走行板相连通的部件;所述第二连通构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轨道部,所述第二
轨道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在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指的是与所述导向轨道梁靠近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腹板相连接的
部件,所述第二轨道部指的是与所述导向轨道梁靠近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走行板相连通的部
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通构件、所述第二连通构件二者之一向下移动与行
驶轨道梁进行对接,同时驱动另一个上升至设定高度,以在道岔部件构建唯一通路,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通构件和所述第二连通构件在同一时刻有且仅有一个构件与行驶轨道梁
对接连通,即在轨道分岔轨道口处,所述第一轨道梁自身连通的同时,所述导向轨道梁处于断路状态,保证车辆在通过分岔路口时连续通过,无需停止在分叉轨道口处等待轨道连通
即可快速进行轨道线路变换。
[004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变轨装置包括第三连通构件、第四连通构件、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连通构件用于主轨道梁的连通,在本发明中指的是所述第二轨道梁自身的连通,所述第四连通构件用于岔口处分岔轨道梁的连通,在本发明中指的是所述导向轨道梁与所
述第二轨道梁的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轨道部,所述第三轨道部
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在本发明
中所述第三连接部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轨道梁靠近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腹板相连接的部件,所
述第三轨道部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轨道梁靠近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走行板相连通的部件;所述
第四连通构件包括第四连接部和第四轨道部,所述第四轨道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连
接,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在本发明中所述第四连接部指的是
与所述导向轨道梁靠近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腹板相连接的部件,所述第四轨道部指的是与所
述导向轨道梁靠近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走行板相连通的部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
三连通构件、所述第四连通构件二者之一向下移动与行驶轨道梁进行对接,同时驱动另一
个上升至设定高度,所述设定高度为上限位高度,以在道岔部件构建唯一通路,在本发明
中,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和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在同一时刻有且仅有一个构件与行驶轨道梁对
接连通,即在轨道分岔轨道口处,所述第二轨道梁自身连通的同时,所述导向轨道梁处于断路状态,保证车辆在通过分岔路口时连续通过,无需停止在分叉轨道口处等待轨道连通即
可快速进行轨道线路变换。
[004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可为直线轨道梁,也可为曲线轨道梁,即由本发明中的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所述导向轨道梁、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和所述第二变轨装置组成的N形或者倒N形用于列车变换轨道的装置可
用于直线轨道梁岔口处、曲线轨道梁岔口处,即适用于内悬挂式空铁轨道梁中,也适用于外悬挂式空铁轨道梁中。
[0045]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46] 内悬挂式
[0047] 参照附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包括第一轨道梁1、第二轨道梁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梁1和所述第二轨道梁2之间的导向轨道梁3,所述第一
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和所述导向轨道梁可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设置;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向轨道梁3与所述第一轨道梁1、所述第二轨道梁2均成锐角相切设置,便于列车在分岔路口的快速变换轨道,同时所述导向轨道梁3的整体平缓曲线的结构设计提高列车在转弯
过渡处的安全性能;在所述第一轨道梁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的岔口处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
方向切换的第一变轨装置6,所述第一变轨装置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导向轨道
梁的唯一通路,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轨道梁自身的通断、所述第一轨道梁与所述导向轨道
梁之间的通断,在同一时刻,两者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处于通路;在所述第二轨道梁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的岔口处设置有用于轨道梁连通方向切换的第二变轨装置7,所述第二变轨装置7
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轨道梁、所述导向轨道梁的唯一通路,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轨道梁自身
的通断、所述第二轨道梁与所述导向轨道梁之间的通断,在同一时刻,两者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处于通路;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可以为直线轨道梁,也可以非直线轨道梁,本发明不对其作限定。
[0048] 进一步地,参照附图2和附图3,图2为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处于通路状态,所述导向轨道梁处于断路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导向轨道梁处于通路状态,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处于断路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先对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和所述第二变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50] 参照附图4和附图5,其中,图4是所述第一变轨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所述第一变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包括第一连通构件61、第二连通构件62;所述第一连通构件61用来控制所述第一轨道梁自身的通断,所述第一连通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轨道部,所述第一轨道部平设置,并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行走板对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轨道部垂直固定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腹板对接,所述第一
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轨道部组成的所述第一连通构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行走板与
腹板的待对接位置设置相吻合;所述第二连通构件62用来控制所述第一轨道梁与所述导向
轨道梁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连通构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轨道部,所述第二轨道部水
平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行走板对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轨道部垂直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导向轨道梁待对接处同等圆弧面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导
向轨道梁的腹板对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轨道部组成的所述第二连通构件的两端
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行走板与腹板的待对接位置设置相吻合。
[0051] 参照附图6和附图7,其中,图6是所述第二变轨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所述第二变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变轨装置包括第三连通构件71、第四连通构件72;所述第三连通构件71用来控制所述第二轨道梁自身的通断,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轨道部,所述第三轨道部水平设置,并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行走板对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轨道部垂直固定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腹板对接,所述第三
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轨道部组成的所述第三连通构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行走板与
腹板的待对接位置设置相吻合;所述第四连通构件72用来控制所述第二轨道梁与所述导向
轨道梁之间的通断,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包括第四连接部和第四轨道部,所述第四轨道部水
平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行走板对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轨道部垂直
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导向轨道梁待对接处同等圆弧面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导
向轨道梁的腹板对接,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轨道部组成的所述第四连通构件的两端
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行走板与腹板的待对接位置设置相吻合。
[005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和所述第二变轨装置还均包括支撑杆、可升降部件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杆固设于轨道梁上,所述可升降部件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可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上下滑动设置,所述
第二部件与变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变轨装置上下升降实现对应
轨道梁的连通,所述驱动机构可为液压驱动机构、气压驱动机构、直线电机驱动机构、旋转电机驱动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只要能实现驱动变轨装置的上下升降的目的皆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3] 进一步地,参照附图2至附图7,当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处于通路状态时,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连通构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与所
述第一轨道梁的缺口处对接,形成所述第一轨道梁自身的通路,此时,所述第二连通构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设定高度,不干涉车辆在所述第一轨道梁的通行;所述
第二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与所述第二轨
道梁的缺口处对接,形成所述第二轨道梁自身的通路,此时,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设定高度,不干涉车辆在所述第二轨道梁的通行。
[0054] 当所述导向轨道梁处于通路时,即所述导向轨道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梁连通,所述导向轨道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梁连通时,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中所述第二连
通构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导向轨道梁之间的缺口
处对接,形成所述导向轨道梁与所述第一轨道梁之间的通路,此时,所述第一连通构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远离所述第一轨道梁且不与列车运行干涉的设定高度;所
述第二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与所述第二
轨道梁、所述导向轨道梁之间的缺口处对接,形成所述导向轨道梁与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
的通路,此时,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远离所述第二轨道
梁且不与列车运行干涉的设定高度。
[0055]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和所述第二变轨装置控制直线轨道梁和导向轨道梁在同一时刻有且仅有一个处于通路,保证列车在通过分岔路口时连续通过,无需停止在
分叉轨道口处等待轨道连通即可快速进行轨道线路变换;当列车位于所述第一轨道梁或者
所述第二轨道梁上,且需要继续沿着所述第一轨道梁或者所述第二轨道梁运行时,所述第
一变轨装置和所述第二变轨装置在默认状态下是处于所述第一轨道梁或者所述第二轨道
梁自身连通的状态,无需变道,即驱动装置不需要动作即可完成列车在轨道岔口处的快速
通行。
[0056] 优选地,第一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轨道部之间可增设加强肋,提高所述第一轨道部的承载力,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轨道部之间还可设置应
力监测装置,当检测到应力超过预设值时,系统发现报警信号,便于人员及时监测该转换处的结构强度,增强变轨装置的安全性;同理,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轨道部之间、第三连接部和第三轨道部之间、第四连接部和第四轨道部之间均可同样设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7]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构件与所述第二连通构件相理论重合的地方各自结构处留有一缺口,保证所述第一连通构件与所述第二连通构件相互反向运动时互不干涉;所述第
三连通构件与所述第四连通构件相理论重合的地方各自结构处留有一缺口,保证所述第三
连通构件与所述第四连通构件相互反向运动时互不干涉。
[0058]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中,所述第一连通构件中的与腹板进行对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承载所述第一连通构件的静止荷载和运动载荷;当所述第一轨道梁处于自
身连通状态时,即当所述第一连通构件下降至下限位点并与所述第一轨道梁上的缺口完成
对接后,当列车的转向架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构件的所述第一轨道部时,所述第一轨道部通
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垂向限位构件(未示出)传递压力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因为所述
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部的宽度,故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压力可通过连接件
及自身结构传递力至所述第一轨道梁;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面对着列车转向架的侧面可
承载来自列车转向架横向的荷载,并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梁上设置的横向限位构件(未示
出),传递横向荷载至所述第一轨道梁主体;在发明中,可通过设置的各个垂向限位构件和横向限位构件将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在工作状态时承受的荷载压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轨道梁
主体,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变轨装置的结构安全性能;同样的,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二连通构件、所述第二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和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均设置
有与所述第一连通构件起同样作用的垂向、横向构件,即当不同连通构件中的轨道部处于
与轨道面重合对接状态时,各个轨道部和各个连接部将来自列车转向架的荷载力通过限位
构件传递至轨道梁主体,分散变轨装置的承载荷载,从而实现变轨装置更加可靠的结构安
全。
[0059] 进一步地,以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为例,当所述第一轨道部处于下限位点与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轨道面重合对接时,所述第一轨道梁自身处于通路状态,列车可沿着所述第一
轨道梁通行;此时,所述第一轨道梁通过第一定装置锁定所述第一轨道部,进一步保证对接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能,当列车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梁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释放所述第
一轨道面;同样的,所述第一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二连通构件、所述第二变轨装置中的所述第三连通构件和所述第四连通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通构件中起同样作用的锁定装
置,即当不同连通构件中的轨道部处于与轨道面重合对接状态时,对应的锁定装置锁定相
应的轨道部,实现对对接区域的结构安全性能的进一步保障;该双线轨道梁的所述第一动
作集、所述第二动作集、锁定、释放均由所述悬挂空铁系统中的操作管理系统控制。
[0060] 在本发明中,对于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和所述导向轨道梁组成的N形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结构实施例,为了重点突出说明所述第
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和所述导向轨道梁之间的连接设计,以下三种实施例中均未画
出所述第一变轨装置和所述第二变轨装置,下面结合附图一一说明。
[0061] 实施例一
[0062] 参照附图8和附图9,图8是本发明中的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线轨道梁包括
第一轨道梁1、第二轨道梁2和导向轨道梁3,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均为直线轨道梁且相互平行,即实际中悬挂式空铁轨道大多数的轨道形状;其中,所述导向轨道梁包括第一导向轨道段和第二导向轨道段,所述第一导向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梁固定连
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向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
第一导向轨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轨道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连接装置连接;在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线轨道梁可由两段直线轨道梁、两段导向轨道梁及相应的连接固定装
置连接,也可以由两部分单线单开的道岔结构组成,也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设置便于模化管理,增强此结构的整体强度,当然,多部分固定连接成一整体便于检修及相应部件的更换。
[0063] 进一步地,当多部分固定连接设置时,对接处可通过焊接或者轨道外部固定组件进行相应地固定对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连接装置可为轨道梁固定件,也可为立柱等其它固定连接装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4] 实施例二
[0065] 参照附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梁1和所述第二轨道梁2均与所述导向轨道梁3相切设置;所述导向轨道梁3为S形,所述导向轨道梁包括第一曲线轨道段、过渡直线轨道段、第二曲线轨道段;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
或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
型设置,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中心点是所述双线轨道梁横向中线与纵向中线的交点;所
述第一曲线轨道段的曲线半径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的曲线半径相同,且曲线半径均不小
于实际中的悬挂式空铁上的最小转弯半径,保证列车的顺利变换轨道,当然,所述过渡直线轨道段的长度优选大于单节列车前后转向架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曲线轨道段和所述第二
曲线轨道段为可变半径曲线,目的是利于列车的变换轨道处的行驶,提高列车的运行平稳
性;为了保证列车经过所述导向轨道梁进行换轨后的轨道过渡平稳性,所述导向轨道梁的
两端还设置有第一接驳轨道段和第二接驳轨道段;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
曲线轨道段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曲线轨道段固定
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的另一端均与行驶
轨道梁连接;所述第一接驳轨道段与所述第二接驳轨道段均为直线轨道梁,且两者平行设
置,增强曲线轨道段与行驶轨道梁的平稳对接,提高列车从变换轨道行驶到标准行驶轨道
梁上的运行效率。
[0066] 实施例三
[0067] 参照附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双道岔结构的双线轨道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导向轨道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梁1、所述第二轨道梁2相切,便于此结构在使用中检修与更换;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的两端均可与行驶轨道梁通过轨道梁固定件直接固定连接,在换线后无需接驳轨道段进行对接过渡即可实现与行驶轨道梁
的对接;所述导向轨道梁3在靠近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的地方形成缓和曲线
段,实现列车在变换轨道处的换轨舒适性。
[0068]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双线轨道梁无需接驳轨道段就可与行驶轨道梁进行对接时,在这种情况下的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的设置与标准轨道梁
跨度长度一致,便于直线轨道梁出现问题及时更换,或者当行驶轨道梁中的某段轨道出现
问题时,可及时通过本发明中的所述双线轨道梁进行替换,实现轨道梁的同规格,可在线路上任何一点增设检修车站、换乘车站、支线、检修线站或者列检修段。
[0069] 外悬挂式
[0070] 参照附图12,图示为外悬挂式轨道中的所述导向轨道梁3处于通路时的结构示意图,即所述导向轨道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处于连通状态;此
时,所述第二连通构件62和所述第四连通构件7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下限位
点,所述第二连通构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腹板缺口处结合,所述第二连通
构件的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导向轨道梁的行走板对接,连通所述第一轨道
梁、所述导向轨道梁;同时,所述第一连通构件61和所述第三连通构件71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上限位点,向上移动至上限位点和向下移动至下限位点是同步反向运动,即
在轨道岔口处需要变换轨道时,实施第一动作集,所述第一动作集包括:所述第一变轨装置
6中的第一连通构件61和第二变轨装置7中的第三连通构件71均向上移动至上限位点,在同
一时间段,所述第一变轨装置6中的第二连通构件62和所述第二变轨装置7中的第四连通构
件72均向下移动至下限位点。所述第一动作集完成封闭所述第一轨道梁的直行段、封闭所
述第二轨道梁的直行段,并开通所述第一轨道梁与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的所述导向轨道
梁,实现导向轨道梁与对应的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的连通,进而实现车辆的岔口变换轨道的目的。
[0071] 参照附图13,图示为外悬挂式轨道中的所述第一轨道梁1、所述第二轨道梁2自身处于通路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所述第一连通构件61和所述第三连通构件71在驱动装置
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下限位点,所述第一连通构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腹板
缺口处结合,所述第以连通构件的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一轨道梁的行走板对接,连通所述
第一轨道梁自身;同时,所述第二连通构件62和所述第四连通构件7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
向上运动至上限位点,向上移动至上限位点和向下移动至下限位点是同步反向运动,即在
轨道岔口处需要变换轨道时,实施第二动作集,所述第二动作集和所述第一动作集相反动
作,回复至所述第一动作集实施之前的默认状态,即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的各自自身的通路;通过第一变轨装置和第二变轨装置可快速实现车辆变换轨道以及双线车辆运行,提
高整体运行效率,节约轨道变换时间。
[0072]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
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007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74]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75]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0076]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
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