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

阅读:78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子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电子 装置,包括一 键盘 模 块 、一 硅 胶 薄膜 、一发光模块与一触控模块。键盘模块具有多个按键与一 指针 杆。硅胶薄膜具有一虚拟触控区。发光模块配置于硅胶薄膜的下方且对应虚拟触控区。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一与一第二发光单元。触控模块配置于硅胶薄膜的下方且对应虚拟触控区。触控模块包括一控 制芯 片与一感测层。指针杆、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以及感测层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下面是电子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键盘,具有多个按键与一指针杆;
薄膜,具有一虚拟触控区;
一发光模块,配置于该硅胶薄膜的下方,且对应该虚拟触控区,该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与一第二发光单元;以及
一触控模块,配置于该硅胶薄膜的下方,且对应该虚拟触控区,该触控模块包括一控制芯片与一感测层;
其中,该指标杆、该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以及该感测层,分别电性连接至该控制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位于该硅胶薄膜与该触控模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按压该硅胶薄膜的该虚拟触控区而启动一第一模式时,该控制芯片驱使该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而显示该虚拟触控区内多个第一虚拟按键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模式时,该控制芯片驱动该感测层,以开启该感测层的位置感测功能与该感测层的光标控制功能,但关闭该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按压该键盘模块的该指针杆而启动一第二模式时,该控制芯片驱使该第二发光单元发光,而显示该虚拟触控区内多个第二虚拟按键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模式时,该控制芯片驱动该感测层,以开启该感测层的位置感测功能,但关闭该感测层的光标控制功能,且开启该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虚拟按键位于该些第一虚拟按键以及该些按键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模块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感测层覆盖该第一表面,而该控制芯片位于该第二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模块更包括一金属薄膜按键,配置于该第二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该控制芯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而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包围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显示单元,该键盘模块、该发光模块与该触控模块定义出一主机,该显示单元枢设至该主机且与该主机电性连接。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键盘模块,具有多个按键与一指针杆;
一保护薄膜,具有一外部表面与一内部表面,该内部表面具有多个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多个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一发光模块,配置于该保护薄膜的下方,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与一第二发光单元,分别对应于该些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该些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以及一触控模块,配置于该保护薄膜的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薄膜,包括:
一透明主体层;以及
一不透明油墨层,涂布于该透明主体层上,以定义出该些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该些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薄膜,包括:
一不透明主体层,具有一第一厚度;以及
一沟槽区域,分布于该不透明主体层上,并具有一第二厚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厚度小于该第一厚度,以定义出该些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该些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于该指标杆、该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触控模块。
17.一种电子装置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或第13所述的电子装置;
通过该控制芯片侦测一触发信号是否存在;以及
若该触发信号不存在,则该控制芯片维持该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该触控模块、该指针杆的既有状态或功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该触控模块的触发信号时:
开启该第一发光单元;
关闭该第二发光单元;
开启该触控模块的光标控制功能;
开启该触控模块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
关闭该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该指针杆的触发信号时:
关闭该第一发光单元;
开启该第二发光单元;
关闭该触控模块的光标控制功能;
开启该触控模块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
开启该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一时间触发信号时:
关闭该第一发光单元;
关闭该第二发光单元;
开启该触控模块的光标控制功能;
开启该触控模块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
关闭该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说明书全文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多种操作模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商用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最大的差异在于:商用计算机具有指针杆(point stick),其中指针杆的功能可代替鼠标,以让使用者在无法操作鼠标的状态下仍具有鼠标的功能。再者,对应指针杆的功能,于主机的操作面上亦设置有相对应的多个实体功能按键,其中这些实体功能按键是位于触控板与一般键盘按键之间,其占据了主机上的部分操作面。如此一来,商用计算机的体积无法有效地缩小,且主机的操作面上也无法有效地节省组件布局所占用的空间,进而无法符合现今轻薄化的设计诉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符合现今轻薄化的设计诉求。
[0004]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键盘模、一薄膜、一发光模块以及一触控模块。键盘模块具有多个按键与一指针杆。硅胶薄膜具有一虚拟触控区。发光模块配置于硅胶薄膜的下方且对应虚拟触控区。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与一第二发光单元。触控模块配置于硅胶薄膜的下方,且对应虚拟触控区。触控模块包括一控制芯片与一感测层。指针杆、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以及感测层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
[000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模块位于硅胶薄膜与触控模块之间。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按硅胶薄膜的虚拟触控区而启动一第一模式时,控制芯片驱使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而显示虚拟触控区内多个第一虚拟按键的位置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芯片驱动感测层,以开启感测层的位置感测功能与感测层的光标控制功能,但关闭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按压键盘模块的指针杆而启动一第二模式时,控制芯片驱使第二发光单元发光,而显示虚拟触控区内多个第二虚拟按键的位置。
[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于第二模式时,控制芯片驱动感测层,以开启感测层的位置感测功能,但关闭感测层的光标控制功能,且开启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虚拟按键位于第一虚拟按键以及按键之间。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模块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感测层覆盖第一表面,而控制芯片位于第二表面上。
[001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模块更包括一金属薄膜按键,配置于第二表面上,且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
[00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
[00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包围第二发光二极管。
[00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显示单元,键盘模块、发光模块与触控模块定义出一主机。显示单元枢设至主机且与主机电性连接。
[0016]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键盘模块、一保护薄膜、一发光模块以及一触控模块。键盘模块具有多个按键与一指针杆。保护薄膜具有一外部表面与一内部表面。内部表面具有多个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多个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发光模块配置于保护薄膜的下方,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与一第二发光单元,分别对应于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触控模块配置于保护薄膜的下方。
[001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保护薄膜包括一透明主体层以及一不透明油墨层。不透明油墨层涂布于透明主体层上,以定义出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001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保护薄膜包括一不透明主体层以及沟槽区域。不透明主体层具有一第一厚度。沟槽区域分布于不透明主体层上,并具有一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小于第一厚度,以定义出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001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于指标杆、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与触控模块。
[0020]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提供如前述的电子装置,通过控制芯片侦测一触发信号是否存在;以及若触发信号不存在,则维持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触控模块、指针杆的既有状态或功能。
[002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触控模块的触发信号时:开启第一发光单元;关闭第二发光单元;开启触控模块的光标控制功能;开启触控模块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关闭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002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指针杆的触发信号时:关闭第一发光单元;开启第二发光单元;关闭触控模块的光标控制功能;开启触控模块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开启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002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一时间触发信号时:关闭第一发光单元;关闭第二发光单元;开启触控模块的光标控制功能;开启触控模块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关闭指针杆的光标控制功能。
[0024]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设计中,硅胶薄膜具有虚拟触控区,而发光模块与触控模块皆对应虚拟触控区设置。在虚拟触控区中,通过发光模块的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的显示,可提供使用者二种不同的操作模块。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省去对应指针杆的实体功能按键的布局空间,可具有体积小及节省空间的优点。
[0025] 有关本发明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7]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28] 图2A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键盘模块、发光模块以及触控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9] 图2B绘示为图2A的发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30] 图2C绘示为图2A的触控模块的第一表面的立体示意图;
[0031] 图2D绘示为图2A的触控模块的第二表面的立体示意图;
[0032] 图2E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键盘模块、发光模块以及触控模块的电性连接的方块图;
[0033] 图3A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在第一模式下的示意图;
[0034] 图3B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在第二模式下的示意图;
[0035] 图4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模式的流程图
[0036] 图5A与图5B绘示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键盘模块与硅胶薄膜的配置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0037] 图6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硅胶薄膜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38] 图6B绘示为沿图6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
[0039] 图7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保护薄膜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40] 图7B绘示为沿图7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
[0041] 图8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保护薄膜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42] 图8B绘示为沿图8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
[0043] 符号说明
[0044] 10:电子装置                  100:显示单元
[0045] 200:主机                     212、212a、212b:按键
[0046] 210、210a、210b:键盘模块
[0047] 214:指标杆                   220:发光模块
[0048] 220a:第一发光单元            220b:第二发光单元
[0049] 222:第一发光二极管           224:第二发光二极管
[0050] 230:触控模块                 231:第一表面
[0051] 232:控制芯片                 233:第二表面
[0052] 234:感测层                   241、241c:外部表面
[0053] 236、236a、236b:金属薄膜按键
[0054] 240、240a、240b、240c:硅胶薄膜
[0055] 242:虚拟触控区               243、243c:内部表面
[0056] 242a: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0057] 242b: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0058] 242c、242d: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0059] 245a:按键开口                300a、300b:保护薄模
[0060] 310a:透明主体层              310b:不透明主体层
[0061] 320a:不透明油墨层            320b:沟槽区域
[0062] 330a、330b: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0063] 340a、340b: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0064] H1:第一厚度                  H2:第二厚度
[0065] S10、S20、S30、S40、S50、S60、S7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0067]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A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键盘模块、发光模块以及触控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B绘示为图2A的发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C绘示为图2A的触控模块的第一表面的立体示意图。图2D绘示为图2A的触控模块的第二表面的立体示意图。图2E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键盘模块、发光模块以及触控模块的电性连接的方块图。
[0068] 请同时参考图1、图2A、图2B、图2C、图2D以及图2E,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包括一键盘模块210、一硅胶薄膜240、一发光模块220以及一触控模块230。键盘模块210具有多个按键212与一指针杆214。硅胶薄膜240具有一虚拟触控区242。发光模块220配置于硅胶薄膜240的下方且对应虚拟触控区242。发光模块220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220a与一第二发光单元220b。触控模块230配置于硅胶薄膜240的下方,且对应虚拟触控区242。触控模块230包括一控制芯片232与一感测层234。指针杆2144、第一发光单元220a、第二发光单元220b以及感测层234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232。
[0069] 详细来说,如图1与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更包括一显示单元100,其中键盘模块210、发光模块220与触控模块230可定义出一主机200,而显示单元100枢设至主机200且与主机200电性连接。此处,电子装置10例如是一商用笔记型计算机,而显示单元100例如是一显示屏幕。
[0070]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键盘模块210的指针杆214被按键212环绕且位于键盘模块210的中央。如图2A所示,键盘模块210的操作面上只有设置实体的指针杆214以及按键212,并没有其它的实体按键。如图2A所示,键盘模块210与硅胶薄膜240为前后关系,意即键盘模块210靠近转轴端,而硅胶薄膜240则靠近客户端。更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硅胶薄膜240可视为一种保护薄膜,其具有一外部表面241与一内部表面243,其中内部表面243具有多个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与多个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此处,硅胶薄膜
240具体化为不透明硅胶薄膜,其内部表面243的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定义出虚拟触控区242的位置。
[0071] 请再同时参考图2A与图2B,本实施例的发光模块220位于硅胶薄膜240与触控模块230之间。发光模块220的第一发光单元220a与第二发光单元220b分别对应于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第一发光单元220a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222,而第二发光单元220b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224,且第一发光二极管222包围第二发光二极管224。此处,第一发光二极管222的位置与第二发光二极管224的位置不同,且第一发光二极管22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224可发出相同颜色的光或不同颜色的光,于此并不加以限制。
[0072] 需说明的是,第一发光二极管222的位置与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的位置不需要一致,而第二发光二极管224的位置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的位置不需要一致地对应。第一发光二极管22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224所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未绘示)或其它内部组件折射而传递至硅胶薄膜240,且第一发光二极管22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224所发出的光可穿透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
242b,以显示出虚拟触控区242的位置。
[0073] 请再参考图2C与图2D,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23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31以及一第二表面233。感测层234覆盖第一表面231,而控制芯片232位于第二表面233上。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模块230更包括一金属薄膜按键236,其中金属薄膜按键236配置于第二表面233上,且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232。此处,金属薄膜按键236主要的功能在于提供按压行程的触感。
[0074] 图3A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在第一模式下的示意图。图3B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在第二模式下的示意图。图4绘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模式的流程图。请先同时参考图2E、图3A与图4,当开始使用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时,步骤S10是电子装置10处于初始模式的状态。此时,控制芯片232并未驱动发光单元220、感测层234以及金属薄膜按键236。
[0075] 接着,步骤S20,判断触发与否,意即判断指标杆214或触控模块230是否有被触发。若指针杆214与触控模块230都没有被触发,则操作模式结束。若触控模块230被触发,即当按压硅胶薄膜240的虚拟触控区242而启动第一模式(即步骤S30)时,控制芯片232驱使第一发光单元220a发光,而显示虚拟触控区242内的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即显示第一虚拟按键的位置),以提供更直觉得操作体验。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芯片232驱动感测层
234,以开启感测层234的位置感测功能与感测层234的光标控制功能,且触发金属薄膜按键
236,以让使用者可明确地感受到按压按键的触感。此时,于第一模式下,实质上是关闭指针杆214的光标控制功能。
[0076] 接着,在第一模式下,步骤S50,再次判断触发与否,意即判断硅胶薄膜240的虚拟触控区242是否有被持续触发,或者是,变更触发指标杆214。若使用者没有持续使用硅胶薄膜240的虚拟触控区242,经过一段时间释放后,则操作模式回到初始模式。若虚拟触控区242与指标杆214都没有被触发,则操作模式结束。若使用者按压到指标杆214而触发指标杆,则会由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
[0077] 另一方面,请同时参考图2E、图3B与图4,若再步骤S20判断触发与否时,若是指标杆214被触发,意即当按压键盘模块210的指针杆214而启动第二模式(即步骤S40)时,控制芯片232驱使第二发光单元220b发光,而显示虚拟触控区242内的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即显示第二虚拟按键的位置),以提供更直觉得操作体验。如图3A与图3B,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的位置不同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位置,其中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位于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以及按键212之间。此外,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的数量(例如是三个,分别为左键、右键以及中键)大于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的数量(例如是二个,分别为左键与右键),但并不以此为限。
[0078] 进一步来说,于第二模式时,控制芯片232不驱动感测层234,以开启感测层234的位置感测功能,开启指针杆214的光标控制功能,且触发金属薄膜按键236,以让使用者可明确地感受到按压按键的触感。此时,于第二模式下,实质上是关闭感测层234的光标控制功能。
[0079] 接着,在第二模式下,步骤S60,判断指标杆214是否释放,亦即不被用户按压或推移。若有释放指标杆214,则前往步骤70。另一方面,若没有释放指针杆214,代表用户持续按压或推移指标杆214,即仍维持在第二模式下。
[0080] 在步骤70中,需要再次判断触发与否,即须再次判断是指标杆214或触控模块230被触发。若指针杆214或触控模块230皆没有被触发,则会回到初始模式;若被触控模块230被触发,则会由第二模式切换成第一模式。
[0081] 换言之,上述电子装置100的模式切换方法,先侦测触发信号是否存在,而后,若触发信号不存在,则维持第一发光单元220a、第二发光单元220b、触控模块230、指针杆214的既有状态或功能。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触控模块230的触发信号时:开启第一发光单元220a、关闭第二发光单元220b、开启触控模块230的光标控制功能、开启触控模块230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关闭指针杆214的光标控制功能。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指针杆214的触发信号时:关闭第一发光单元220a、开启第二发光单元220b、关闭触控模块230的光标控制功能、开启触控模块230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开启指针杆214的光标控制功能。若触发信号存在且为一时间触发信号时:关闭第一发光单元220a、关闭第二发光单元220b、开启触控模块230的光标控制功能、开启触控模块230的位置感测功能以及关闭指针杆214的光标控制功能。
[0082] 简言之,通过使用者是触发虚拟触控区242或指标杆214,触控模块230的控制芯片232可分别驱动第一发光单元220a发光或第二发光单元220b发光,而使用者可通过第一发光单元220a发光或第二发光单元220b发光,而显而得知虚拟触控区242中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a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b的位置,以提供使用者更直觉得操作体验。通过上述的设计,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无须设置现有技术对应指针杆的实体功能按键的布局空间,因此可具有较小体积与节省空间的优点。
[0083] 须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键盘模块210与硅胶薄膜240配置为前后关系,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于其它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A,键盘模块210a在下方,而硅胶薄膜240a在键盘模块210a的上方,且键盘模块210a的按键212a贯穿硅胶薄膜240a的按键开口
245a;或者是,请参考图5B,键盘模块210b在下方,而硅胶薄膜240b在键盘模块210b的上方,且硅胶薄膜240b完全覆盖键盘模块210b的按键212b。此处,硅胶薄膜240a、240b具体化为透明硅胶薄膜。
[0084] 此外,以下将说明多种不同的保护薄膜的结构型态。图6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硅胶薄膜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6B绘示为沿图6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6A与图6B,在本实施例中,硅胶薄膜240c具体化为不透明硅胶薄膜,可视为一种保护薄膜,其中硅胶薄膜240c具有多个贯穿硅胶薄膜240c且连通外部表面241c与内部表面243c的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c(即贯通孔结构),以及多个从内部表面243c往外部表面241c的方向延伸且位于硅胶薄膜240c中的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d(即凹槽结构)。此处,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c可让光完全穿透,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d所透出的光的亮度小于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242c所透出的光的亮度。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硅胶薄膜240、240a、240b实质上与硅胶薄膜240c具有相同的结构型态,但并不此为限。
[0085] 图7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保护薄膜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7B绘示为沿图7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7A与图7B,在本实施例中,保护薄膜300a包括一透明主体层310a以及一不透明油墨层320a。不透明油墨层320a涂布于透明主体层310a上,以定义出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30a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40a。此处,不透明油墨层320a是以图案化的方式涂布于透明主体层310a上,意即不透明油墨层320a并未完全覆盖透明主体层310a,藉此定义出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30a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40a。
[0086] 图8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硅胶薄膜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8B绘示为沿图8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8A与图8B,在本实施例中,保护薄膜300b包括一不透明主体层310b以及沟槽区域320b。不透明主体层310b具有一第一厚度H1,沟槽区域320b分布于不透明主体层310b上,并具有一第二厚度H2。沟槽区域320b的第二厚度H2小于不透明主体层310b的第一厚度H1,以定义出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30b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40b。也就是说,保护薄膜300b是通过在不透明主体层310b上形成沟槽区域320b,藉此定义出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30b与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340b。
[0087]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设计中,硅胶薄膜具有虚拟触控区,而发光模块与触控模块皆对应虚拟触控区设置。因此,当按压硅胶薄膜的虚拟触控区而启动第一模式时,控制芯片驱使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而显示虚拟触控区内第一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的位置;当按压键盘模块的指针杆而启动第二模式时,控制芯片驱使第二发光单元发光,而显示虚拟触控区内第二虚拟按键的可透光图案的位置。换言之,在虚拟触控区中,通过发光模块的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的显示,可提供使用者二种不同的操作模块。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省去对应指针杆的实体功能按键的布局空间,可具有体积小及节省空间的优点。
[008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发明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发明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