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进化算法 / 遗传算法 / 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阅读:72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其中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包括:1、确定领航翼伞、编队队形、翼伞之间的通信链路;2、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Fp={path(m)};3、领航翼伞 跟踪 归航航迹上的航迹点;4、根据编队队形和一致性编队协同控制律,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5、将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转换为等效控制输入;根据等效控制输入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 加速 度、下滑 角 速度 、航向角速度;6、判断是否跟踪结束,如没有结束,重复步骤3-5,直到达到着陆目标点。该方法能够实现多翼伞系统的集结、避碰、编队,最终实现多翼伞精确空投。,下面是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确定领航翼伞、编队队形、翼伞之间的通信链路;
所述通信链路的约束条件为:领航翼伞到任一跟随翼伞存在通信链路;
(2)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Fp={path(m)},path(m)为归航航迹上的第m个航迹点,m=0,…,M,M+1为航迹点总数;
path(0)为规划空投释放点;path(M)为着陆目标点;令m=0;
(3)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上的航迹点path(m);
(4)根据编队队形和一致性协调编队控制律,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5)将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转换为等效控制输入Ui=[Li,σi]T,得到跟随翼伞的升Li和倾斜σi;根据等效控制输入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加速度、下滑角速度、航向角速度;
(6)m加一,重复步骤3-5,直到达到着陆目标点path(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分段归航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包括步骤:
(2.1)将从空投释放点path(0)到着陆目标点path(M)间的归航航迹分为:第一转弯过渡段、向心飞行段、第二转弯过渡段、能量控制段、第三转弯过渡段、逆对准着陆段;
所述第一转弯过渡段、第二转弯过渡段、第三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分别为β1、β2、β4;
所述向心飞行段为直线滑翔,所述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为REP,进入点弧角为θEP,圆心角为β3;
(2.2)建立目标函数:
其中Rmin为规划航迹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 为向心飞行段的滑翔长度, 为逆风对准着陆段的滑翔长度,z0(0)/|tanγ0(0)|为规划航迹初始投放高度对应的平飞行距离,γ0(0)为规划航迹的初始下滑角;
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J获取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REP和进入点弧角θEP;
(2.3)计算分段归航每一段的参数:
第一转弯过渡段的圆心O1的位置为:
其中(x0(0),y0(0),z0(0))为规划航迹的初始投放位置, 为初始航向角;
第二转弯过渡段的圆心O2的位置为:
向心飞行段的滑翔长度 的长度等于||O1O2||;
第一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1为:
第二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2为:
能量控制段圆弧的圆心角β3为:
第三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4为:
对分段归航航迹的每一段进行采样,所有采样点按序构成归航航迹Fp={path(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采用遗传算法最小化目标函数,得到能量控制段的最优转弯半径REP和进入点弧角θE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领航翼伞通过控制转弯角速率ω1和下滑角速率ω2来跟踪航迹点,具体步骤为:
(3.1)计算领航翼伞当前航向角与待跟踪航迹点航向角的偏差,并进行范围约束,得到航向偏差角
其中 为待跟踪航迹点path(m)处的参考航向角,为领航翼伞的当前航向角;
(3.2)计算领航翼伞当前侧偏距Lxy:
其中 为领航翼伞当前水平位置(x0,y0)与待跟踪航迹点path
(m)水平位置(xref,yref)的距离偏差; 为Dxy和待跟踪航迹点切线的夹角; 为Dxy与x轴的夹角;
(3.3)计算领航翼伞当前下滑角与待跟踪航迹点下滑角的偏差,并进行范围约束,得到下滑角偏差γerror:
其中γref为待跟踪航迹点path(m)处的参考下滑角,γ0为领航翼伞的当前下滑角;
(3.4)计算领航翼伞当前高度误差Herror:
Herror=Dxy·tan(γref)-Dxy·tan(γ0)
(3.5)计算领航翼伞的转弯角速率ω1和下滑角速率ω2:
其中k1、k2分别为第一转弯角速率权重和第二转弯角速率权重、k3、k4分别为第一下滑角速率权重和第二下滑角速率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i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 计算如下:
假设领航翼伞为第0个翼伞,其余翼伞为编队中的跟随翼伞,则可设计如下一致性协调编队控制律,得到第i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为
其中i=1,…,N,N为跟随翼伞总数,j为与第i个跟随翼伞相邻的跟随翼伞, 表示与第i个跟随翼伞有通信连接的所有相邻翼伞的集合;pi(t)、pj(t)分别为t时刻第i个跟随翼伞和第j个翼伞的位置,△ij为编队队形中从第i个跟随翼伞到第j个翼伞的期望距离向量;v0(t)为t时刻期望的编队飞行速度,vi(t)、vj(t)为t时刻第i个和第j个跟随翼伞的速度;K1、K2∈R3×3为正定系数矩阵,分别表示多翼伞编队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在算法中的比重,K3、K4∈R3×3为正定系数矩阵,分别表示跟随翼伞i与领航翼伞0之间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在算法中所占的比重,ci代表跟随翼伞i和领航翼伞0之间的通信连接关系,ci=1表示跟随翼伞i能够接收到领航翼伞0的信息,而ci=0表示跟随翼伞和领航翼伞0之间无直接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第i个跟随翼伞的等效控制输入Ui=[Li,σi]T中的升力Li和倾斜角σi为:
其中 γ′i分别为第i个跟随翼伞在领航翼伞跟踪path(m-1)时的航向角和下滑角;g为重力加速度,mi为第i个跟随翼伞的质量
第i个跟随翼伞的加速度 下滑角速度 航向角速度 分别为:
7.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领航翼伞和编队队形控制模,用于确定领航翼伞、编队队形、翼伞之间的通信链路;
领航翼伞归航航迹规划模块,用于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Fp={path(m)};
领航翼伞航迹跟踪模块,用于控制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上的航迹点path(m);
跟随翼伞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等效控制输入和加速度、下滑角速度、航向角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领航翼伞归航航迹规划模块采用分段归航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包括步骤:
(2.1)将从空投释放点path(0)到着陆目标点path(M)间的归航航迹分为:第一转弯过渡段、向心飞行段、第二转弯过渡段、能量控制段、第三转弯过渡段、逆风对准着陆段;
所述第一转弯过渡段、第二转弯过渡段、第三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分别为β1、β2、β4;
所述向心飞行段为直线滑翔,所述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为REP,进入点弧角为θEP,圆心角为β3;
(2.2)建立目标函数:
其中Rmin为规划航迹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 为向心飞行段的滑翔长度, 为逆风对准着陆段的滑翔长度,z0(0)/|tanγ0(0)|为规划航迹初始投放高度对应的水平飞行距离,γ0(0)为规划航迹的初始下滑角;
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J获取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REP和进入点弧角θEP;
(2.3)计算分段归航每一段的参数:
第一转弯过渡段的圆心O1的位置为:
其中(x0(0),y0(0),z0(0))为规划航迹的初始投放位置, 为初始航向角;
第二转弯过渡段的圆心O2的位置为:
向心飞行段的滑翔长度 的长度为||O1O2||;
第一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1为:
第二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2为:
能量控制段圆弧的圆心角β3为:
第三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4为:
对分段归航航迹的每一段进行采样,所有采样点按序构成归航航迹Fp={path(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领航翼伞航迹跟踪模块通过控制转弯角速率ω1和下滑角速率ω2来跟踪航迹点,具体步骤为:
(3.1)计算领航翼伞当前航向角与待跟踪航迹点航向角的偏差,并进行范围约束,得到航向偏差角
其中 为待跟踪航迹点path(m)处的参考航向角, 为领航翼伞的当前航向角;
(3.2)计算领航翼伞当前侧偏距Lxy:
其中 为领航翼伞当前水平位置(x0,y0)与待跟踪航迹点path
(m)水平位置(xref,yref)的距离偏差; 为Dxy和待跟踪航迹点切线的夹角; 为Dxy与x轴的夹角;
(3.3)计算领航翼伞当前下滑角与待跟踪航迹点下滑角的偏差,并进行范围约束,得到下滑角偏差γerror:
其中γref为待跟踪航迹点path(m)处的参考下滑角,γ0为领航翼伞的当前下滑角;
(3.4)计算领航翼伞当前高度误差Herror:
Herror=Dxy·tan(γref)-Dxy·tan(γ0)
(3.5)计算领航翼伞的转弯角速率ω1和下滑角速率ω2:
其中k1、k2分别为第一转弯角速率权重和第二转弯角速率权重、k3、k4分别为第一下滑角速率权重和第二下滑角速率权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翼伞参数计算模块计算第i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 的步骤为:
假设领航翼伞为第0个翼伞,其余翼伞为编队中的跟随翼伞,则可设计如下一致性协调编队控制律,得到第i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为
其中i=1,…,N,N为跟随翼伞总数,j为与第i个跟随翼伞相邻的跟随翼伞, 表示与第i个跟随翼伞有通信连接的所有相邻翼伞的集合;pi(t)、pj(t)分别为t时刻第i个跟随翼伞和第j个翼伞的位置,△ij为编队队形中从第i个跟随翼伞到第j个翼伞的期望距离向量;v0(t)为t时刻期望的编队飞行速度,vi(t)、vj(t)为t时刻第i个和第j个跟随翼伞的速度;K1、K2∈R3×3为正定系数矩阵,分别表示多翼伞编队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在算法中的比重,K3、K4∈R3×3为正定系数矩阵,分别表示跟随翼伞i与领航翼伞0之间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在算法中所占的比重,ci代表跟随翼伞i和领航翼伞0之间的通信连接关系,ci=1表示跟随翼伞i能够接收到领航翼伞0的信息,而ci=0表示跟随翼伞和领航翼伞0之间无直接通信连接;
所述随翼伞参数计算模块计算第i个跟随翼伞等效控制输入Ui=[Li,σi]T中的升力Li和升力倾斜角σi为:
其中 γ′i分别为第i个跟随翼伞在领航翼伞跟踪path(m-1)时的航向角和下滑角;g为重力加速度,mi为第i个跟随翼伞的质量;
第i个跟随翼伞的加速度 下滑角速度 航向角速度 分别为:

说明书全文

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多翼伞系统空投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对大规模物资进行快速投放的空投方法,具体为多个翼伞利用一致性实现协同编队空投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翼伞是一种具有高升阻比、良好操控性的精确空投装置,可以快速的将物资空投至目标点,将传统的补给方式由地面的运输补给扩展到三维空间的立体补给,具有快速、立体、可以跨越山峰河流障碍等特点,在地震救灾、军事、航空器回收、农业、旅游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 当前在翼伞空投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翼伞,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个翼伞的气动特性分析、翼伞系统的建模、翼伞系统的航迹规划、航迹跟踪等,但在很多情况下只空投单个翼伞往往无法满足实际任务需求,比如在救灾抢险时,一般需要同时空投大量的物资才能满足需求。要想空投大量物资,要么采用重装空投系统,通过增加单个翼伞的载荷以满足任务需求,要么采用多翼伞空投系统,同时空投多个翼伞以达到运输大量物资的目的。重装空投主要是指利用伞衣面积较大的大型翼伞或者降落伞,将大量物资空投至指定目标区域的一种空投技术,目前已有欧空局的FASTWing制导翼伞,NASA的X-38制导翼伞等大型翼伞系统研发成功,其中FASTWing的载荷能力可达6吨,而X-38制导翼伞的载荷能力为25000磅,合计约11.3吨。大型翼伞的载荷能力强,但价格也比较昂贵,而且一旦空投失败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同时更大的翼伞需要更大的运输机机舱,但运输机机舱容量是有限的,因此翼伞的载荷能力也不可能无限提高。
[0004] 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采用多翼伞空投系统,指的是同时空投多个翼伞以实现大量载荷的快速运输。多翼伞空投在地震救灾、军事物资空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多翼伞空投可以大大降低系统成本,用多个普通的翼伞就可以达到单个昂贵大型翼伞的载荷能力;多翼伞空投还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某个翼伞空投失败,并不会导致整体空投任务的失败;多翼伞系统可扩展性也超越传统的单翼伞空投,若待空投物资增多,只需要增加相应的空投翼伞数量即可;多翼伞空投还可以完成某些单个翼伞不能完成的任务,以空投大型、重型施工装备为例,单个翼伞的载荷能力有限,但如果一件重型施工装备可以分解为几个翼伞可以携带的大件,可以用多个翼伞携带这些大件,以一定的合理队形空投到目标地域,由于已有合理的编队位置分布,因此着陆后可以快速的完成装备的再组装。
[0005] 多翼伞精确空投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多翼伞空投时的航迹规划、航迹跟踪、多翼伞之间的编队、避障等。从多个不同初始位置、不同初始航向空投的翼伞需要逐渐集结到一起,而不能天女散花,让空投物资散布到各处,增加收拢的难度,同时翼伞群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翼伞之间间距不能进一步降低,否则会撞到一起,导致空投任务失败;多翼伞空投任务中还存在编队空投需求,以空投重型装备为例,在空投过程中对重型装备的各组成部件的相互位置存在一定要求,如果能以合理的编队投放各部件,则在着陆后可以快速组装;在空投着陆场存在山峰等障碍时,往往还需要考虑翼伞的避障,以地震救灾空投为例,如果地震发生在山区,则翼伞必须具备绕过滑坡山体的能力,将载荷空投到指定的安全着陆点。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翼伞协同编队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多翼伞系统的集结、避碰、编队,最终实现多翼伞精确空投。
[0007] 技术方案: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协同编队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08] (1)确定领航翼伞、编队队形、翼伞之间的通信链路;
[0009] 所述通信链路的约束条件为:领航翼伞到任一跟随翼伞存在通信链路;
[0010] (2)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Fp={path(m)},path(m)为归航航迹上的第m个航迹点,m=0,…,M,M+1为航迹点总数;
[0011] path(0)为空投释放点;path(M)为着陆目标点;令m=0;
[0012] (3)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上的航迹点path(m);
[0013] (4)根据编队队形和一致性协调编队控制律,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0014] (5)将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转换为等效控制输入Ui=[Li,σi]T,得到跟随翼伞的升力Li和倾斜σi;根据等效控制输入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加速度、下滑角速度、航向角速度;
[0015] (6)m加一,重复步骤3-5,直到达到着陆目标点path(M)。
[0016]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系统,包括:
[0017] 领航翼伞和编队队形控制模,用于确定领航翼伞、编队队形、翼伞之间的通信链路;
[0018] 领航翼伞归航航迹规划模块,用于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Fp={path(m)};
[0019] 领航翼伞航迹跟踪模块,用于控制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上的航迹点path(m);
[0020] 跟随翼伞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等效控制输入和加速度、下滑角速度、航向角速度。
[0021]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每个翼伞都可以携带传感器和执行器,具有内在的并行性,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翼伞的碰撞险,减小了着陆时的着陆散布;2、单个翼伞的损坏,可能会导致整体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但系统不至于完全无法完成任务,具有更好的容错性、鲁棒性和冗余性;3、只有领航翼伞需要安装用于接收规划航迹信息的接收器,其余跟随翼伞可以不安装这类设备,因此可以降低成本;4、编队空投方式不需要每个跟随翼伞都和领航翼伞进行通信,跟随翼伞之间也只需要局部的信息交互,就可以完成全局性的任务,降低了通信导致的电磁暴露风险;5、可以实现多翼伞系统的集结、避碰、编队,最终实现多翼伞精确空投,同时在避障方面更具有灵活性。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流程图
[0023]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多翼伞期望编队队形示意图;
[0024] 图3为分段归航示意图;
[0025] 图4为领航翼伞归航航迹示意图;
[0026] 图5为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的收敛曲线图;
[0027] 图6为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效果图;
[0028] 图7为多翼伞编队空投运动轨迹效果图;
[0029] 图8为多翼伞编队中每个翼伞误差曲线图;
[0030] 图9为多翼伞编队中翼伞间距曲线图;
[0031] 图10为实施例二中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0033] 实施例一:
[0034] 本实施例以6个翼伞组成三角形编队为例来详述本发明公开的基于一致性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0035] 步骤1、确定领航翼伞、编队队形、翼伞之间的通信链路;
[0036] 所述通信链路的约束条件为:领航翼伞到任一跟随翼伞存在通信链路;
[0037] 6个翼伞期望的编队队形如图2所示,6个翼伞分别位于三角形编队的3个顶点和3条边上,对翼伞进行编号0-5,以0号翼伞为领航翼伞,1-5号翼伞为跟随翼伞,根据编队要求确定翼伞间的距离。以领航翼伞作为原点,并以领航翼伞运动速度在平面的投影方向作为xf轴正向,而yf轴位于水平面内,与xf垂直,zf由右手定则确定,垂直于xfOfyf平面,以此建立编队坐标系
[0038] 期望编队构型可由领航翼伞坐标系下的一组位置坐标定义,N为跟随翼伞总数。本实施例中,△f如下:
[0039]
[0040] 根据编队向量可知各跟随翼伞在编队坐标系下的位置向量,以及各翼伞间的距离:△ij=pi-pj=△i-△j。
[0041] 图2中也展示了翼伞间的通信链路,即编队的通信拓扑结构。在整个编队过程中,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是固定的。从图中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跟随翼伞都接收领航翼伞的信息,只需部分跟随翼伞接收即可。此外可以看到,跟随翼伞拓扑节点之间采用双向通信,也就是说跟随翼伞拓扑图是无向图,但每个翼伞都只跟自己邻集内的翼伞通信,而不是获得所有翼伞的全局信息,这种利用局部信息的方式可以降低无线通信负载,也可以降低节点被无线探测到的几率。
[0042] 本实施例中跟随翼伞之间的邻接矩阵A=[aij]N×N定义如下:
[0043]
[0044] aij=1表示第i个跟随翼伞与第j个跟随翼伞之间有直连的通信链路;aij=0表示第i个跟随翼伞与第j个跟随翼伞之间不存在直连的通信链路。本实施例中,第1,2号跟随翼伞通过接收领航翼伞的位置信息来跟随领航翼伞飞行;第3号翼伞跟随第1号翼伞飞行,第5号翼伞跟随第2号翼伞飞行,第4号翼伞可以接收第3,5号的位置信息,二者择一即可。
[0045] 翼伞编队空投的初始状态如表1所示。
[0046] 表1
[0047]翼伞编号 初始坐标 初始航向角
0 (1600,700,1900) 45°
1 (2100,800,2000) 65°
2 (600,1500,2000) 80°
3 (1800,900,2000) 75°
4 (500,1900,2000) 105°
5 (800,1300,2000) 95°
[0048] 从表中可以看到,多翼伞系统在初始状态下并未到达要求的三角形编队队形,且航向角不同,需要采用编队协同控制方法实现状态一致。
[0049] 步骤2、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Fp={path(m)},path(m)为归航航迹上的第m个航迹点,m=0,…,M,M+1为航迹点总数;
[0050] 采用分段归航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包括步骤:
[0051] (2.1)如图3所示,将从空投释放点path(0)(点A)到着陆目标点path(M)(点O)间的归航航迹分为:第一转弯过渡段、向心飞行段、第二转弯过渡段、能量控制段、第三转弯过渡段、逆风对准着陆段;
[0052] 翼伞在空投释放点A以初始航向角 空投后,开始向目标点转向,经过一段弧度为β1的过渡转弯后,开始由B点进入向心飞行段,此时翼伞以滑翔飞行为主,到C点处翼伞退出向心飞行段。从向心飞行BC段到能量控制DE段需要一段过渡转弯,转弯弧度为β2,之后从进入点(Entry Point)D正式转换到能量控制段,进入点D的参数为(REP,θEP),其中,REP为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θEP为进入点D的弧角,能量控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转弯飞行盘旋削高,如果翼伞高度合适,在经过弧度为β3的圆弧转弯后即可从E点退出能量管理段,如果高度过高,此时还需要再多绕几圈才能消耗掉多余高度,或者增大能量管理段的半径消耗多余高度。从E点退出能量管理段后,经过一段弧度为β4的过渡转弯即进入最终着陆段,然后从F点起翼伞开始逆风飞行,假定风场的方向沿x轴正向,则翼伞将逆风飞往着陆点,并最终逆风着陆到目标点O。A到B为第一转弯过渡段、B到C为向心飞行段、C到D为第二转弯过渡段、D到E为能量控制段、E到F为第三转弯过渡段、F到O为逆风对准着陆段。
[0053] 利用上述各分段的几何位置关系,可将分段归航航迹的优化问题转化为进入点D的参数优化问题。确定整个分段航迹的关键是进入点(Entry Point)D的参数(REP,θEP),REP的值一方面要比最小转弯半径大,以满足翼伞对操纵绳单侧下拉量的控制约束,另一方面REP也不能过大,以免影响着陆精度
[0054] (2.2)通过优化进入点参数,即可得到优化的分段航迹,分段航迹的优劣可由优化目标函数反映,本发明采用如下目标函数,其优化目标是使归航轨迹的实际着陆点与目标点的水平偏差最小,且翼伞能逆风着陆。
[0055] 目标函数:
[0056] 其中Rmin为规划航迹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 为向心飞行段的滑翔长度,为逆风对准着陆段的滑翔长度,z0(0)/|tanγ0(0)|为规划航迹初始投放高度对应的水平飞行距离,γ0(0)为规划航迹的初始下滑角;
[0057] 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J获取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REP和进入点弧角θEP;
[0058] 在进入点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利用上述几何关系,即可将分段归航轨迹的设计问题转换为目标函数的参数优化问题,最终通过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得到分段归航航迹。遗传算法对初值不敏感,且可有效地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本实施例采用遗传算法最小化目标函数,得到能量控制段的转弯半径REP和进入点弧角θEP。选择的遗传算法初始设置为:遗传算法种群为20,最大迭代次数设为50,REP参数范围设置为800米到1500米,θEP参数范围设置为-0.2到-0.75π,收敛曲线如图5所示。
[0059] (2.3)计算分段归航每一段的具体参数:
[0060] 第一转弯过渡段的圆心O1的位置为:
[0061]
[0062] 其中(x0(0),y0(0),z0(0))为规划航迹的初始投放位置, 为初始航向角;
[0063] 第二转弯过渡段的圆心O2的位置为:
[0064]
[0065] 向心飞行段的滑翔长度 的长度为
[0066] 第一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1为:
[0067]
[0068] 第二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2为:
[0069]
[0070] 能量控制段圆弧的圆心角β3为:
[0071]
[0072] 第三转弯过渡段的转弯角度β4为:
[0073]
[0074] 对分段归航航迹的每一段进行采样,所有采样点按序构成归航航迹Fp={path(m)}。本实施例中领航翼伞归航航迹在水平面内和三维空间的示意图,分别如图4-(a)和图4-(b)所示。找到了最优的进入点参数(REP,θEP)为(1014.7m,-86.0812°),规划着陆点与目标点之间的间距为1.1e-4米,满足了着陆精度要求,而且着陆时实现了逆风对准,为后续翼伞的航迹跟踪提供了参考轨迹。
[0075] 接下来,整个翼伞编队在领航翼伞的带领下,依次跟踪归航航迹上的每一个航迹点。首先,令m=0,循环执行如下步骤3-5,直到m=M。
[0076] 步骤3、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上的航迹点path(m);
[0077] 领航翼伞通过控制转弯角速率ω1和下滑角速率ω2来跟踪航迹点,具体步骤为:
[0078] (3.1)计算领航翼伞当前航向角与待跟踪航迹点path(m)航向角的偏差,并进行范围约束,将偏差限制在[-π,π]范围内得到航向偏差角
[0079]
[0080] 其中 为待跟踪航迹点path(m)处的参考航向角, 为领航翼伞的当前航向角;
[0081] (3.2)计算领航翼伞当前侧偏距Lxy:
[0082]
[0083] 其中 为领航翼伞当前水平位置(x0,y0)与待跟踪航迹点path(m)水平位置(xref,yref)的距离偏差; 为Dxy和待跟踪航迹点切线的夹角; 为Dxy与x轴的夹角;
[0084] (3.3)计算领航翼伞当前下滑角与待跟踪航迹点下滑角的偏差,并进行范围约束,得到下滑角偏差γerror:
[0085]
[0086] 其中γref为待跟踪航迹点path(m)处的参考下滑角,γ0为领航翼伞的当前下滑角;
[0087] (3.4)计算领航翼伞当前高度误差Herror:
[0088] Herror=Dxy·tan(γref)-Dxy·tan(γ0)
[0089] (3.5)计算领航翼伞的转弯角速率ω1和下滑角速率ω2:
[0090]
[0091]
[0092] 其中k1、k2分别为第一转弯角速率权重和第二转弯角速率权重、k3、k4分别为第一下滑角速率权重和第二下滑角速率权重。选择合适的k1和k2系数,通过ω1的值在水平面上领航翼伞可以实现对参考航迹的跟踪;选择合适的k3、k4系数,通过ω2的值在纵向上领航翼伞可以实现对参考航迹的跟踪。
[0093] 本实施例中,参数k1、k2、k3、k4分别取5/57.3、3、1/57.3、2。
[0094] 步骤4、根据编队队形和一致性协调编队控制律,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
[0095] 假设领航翼伞为第0个翼伞,其余翼伞为编队中的跟随翼伞,则可设计如下一致性协调编队控制律,得到第i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为
[0096]
[0097] 其中i=1,…,N,N为跟随翼伞总数,j为与第i个跟随翼伞相邻的跟随翼伞,Ni表示与第i个跟随翼伞有直接通信连接的所有相邻翼伞的集合。pi(t)、pj(t)分别为t时刻第i个跟随翼伞和第j个翼伞的位置,p0(t)为t时刻领航翼伞的位置;△ij为编队队形中从第i个跟随翼伞到第j个翼伞的期望距离向量,△i为第i个跟随翼伞与领航翼伞之间的期望距离;aij为邻接矩阵A的元素,ci=1表示第i个跟随翼伞与领航翼伞有直接通信连接,ci=0表示第i个跟随翼伞与领航翼伞无直接通信连接;v0(t)为t时刻期望的编队飞行速度,vi(t)、vj(t)为t时刻第i个和第j个跟随翼伞的速度;K1、K2∈R3×3为正定系数矩阵,分别表示多翼伞编队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权重,K3、K4∈R3×3为正定系数矩阵,分别表示跟随翼伞i与领航翼伞0之间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权重,本实施例中,K1=0.2I3,K2=0.5I3,K3=0.1I3,K4=0.1I3;其中I3为3阶单位矩阵。在上述虚拟控制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如下的编队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将逐渐趋近于0,即:
[0098]
[0099]
[0100] 此时所有跟随翼伞将实现与领航翼伞的位置一致性和速度一致性。
[0101] 步骤5、将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转换为等效控制输入Ui=[Li,σi]T,得到跟随翼伞的升力Li和倾斜角σi;根据等效控制输入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加速度、下滑角速度、航向角速度;
[0102] 第i个跟随翼伞的等效控制输入Ui=[Li,σi]T中的升力Li和倾斜角σi为:
[0103]
[0104] 其中 γ′i分别为第i个跟随翼伞在领航翼伞跟踪path(m-1)时的航向角和下滑角;g为重力加速度,mi为第i个跟随翼伞的质量
[0105] 第i个跟随翼伞的加速度 下滑角速度 航向角速度 分别为:
[0106]
[0107] 步骤6、m加一,重复步骤3-5,直到达到着陆目标点path(M),即m=M。
[0108] 本实施例中,为了验证航迹协调控制方法的抗风性能,在50秒到100秒之间加上了随机阵风干扰,随机阵风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2m/s。如图6所示,为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的效果图,图6-(a)为水平面内的跟踪效果图,图6-(b)为三维空间的跟踪效果图,图中虚线为步骤2中规划的归航航迹,实线为领航翼伞的飞行航迹。可以看到即便是初始偏差比较大,在x,y,z三个方向都相差100米,但领航翼伞还是逐渐跟踪上了规划分段航迹。需要注意的是,在50秒到100秒之间存在随机风干扰,因此跟踪航迹和规划航迹之间略有偏移。
[0109] 图7-(a)和图7-(b)分别为多翼伞编队空投时的运动轨迹在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各翼伞刚开始的空投释放点位置是分散的,各翼伞的初始航向角也不一致,但在一致性算法控制下,各个翼伞逐渐靠拢到一起,而不至于散布到各处,且翼伞之间慢慢形成并保持了期望的三角形编队队形。图8为每个翼伞跟踪各自目标位置的编队误差,可以看到刚开始时翼伞由于散布较大,离各自目标位置都比较远,但随后误差开始减少,需要指出的是,在160秒左右翼伞开始由向心飞行段转换为能量管理段,此时编队误差略有上升,在355秒处,翼伞由能量管理段转换至逆风着陆段,此时编队误差快速上升,编队队形有较大畸变,但随后编队误差开始降低,编队队形恢复正常。
[0110] 图9给出了翼伞之间的间隔距离曲线,间距最近发生在89秒处,翼伞1和翼伞3之间间距Dis13最小值为11.7m,其余时刻各翼伞之间间距都比该最小值要大,因此多翼伞编队保持了安全间距,即便在从向心飞行段转换到能量管理段,或者从能量管理段转换到逆风着陆段时,翼伞都没有碰撞到一起,最终编队逆风着陆到了目标点位置,实现了多翼伞系统逐渐集结、不碰撞、逆风对准、精确着陆等目标。
[0111] 实施例二:
[0112] 本实施例公开了实现实施例一的多翼伞编队协同控制系统,如图10所示,包括:
[0113] 领航翼伞和编队队形控制模块,用于确定领航翼伞、编队队形、翼伞之间的通信链路;
[0114] 领航翼伞归航航迹规划模块,用于按照实施例一中步骤(2)的方法来规划领航翼伞的归航航迹Fp={path(m)};
[0115] 领航翼伞航迹跟踪模块,用于按照实施例一中步骤(3)的方法控制领航翼伞跟踪归航航迹上的航迹点path(m);
[0116] 跟随翼伞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按照实施例一中步骤(4)和(5)的方法计算每个跟随翼伞的虚拟控制输入、等效控制输入和加速度、下滑角速度、航向角速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