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数学与统计 / 特征向量 / 特征脸 / 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

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

阅读:318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该身份认证方法包括: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认证平台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 生物 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平台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平台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和查询到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本发明可以自动获取用户标识,结合 人脸识别 等识别技术来确认用户身份,提升了应用进行身份认证的便捷性,认证结果也更可靠。,下面是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
认证平台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认证平台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认证平台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和查询到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包括:
认证平台在接收到用户身份认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标识,其中,应用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为用户终端应用的情况下,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包括:认证平台通过与用户终端交互,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认证平台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为应用终端应用的情况下,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包括:认证平台接收应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其中,应用终端在用户确认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用户标识发送给认证平台;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认证平台发送认证启动消息给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以启动用户终端的认证客户端;认证平台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掌纹、步态、声音、笔迹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认证平台预先保存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
7.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便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用户终端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8.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在接收到认证平台的认证启动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认证客户端,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用户终端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9.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终端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便认证平台向用户终端发送认证启动消息,启动认证客户端,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10.一种认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标识获取模,用于获取用户标识;
生物特征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生物特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和查询到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认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平台用于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12.一种认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认证平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认证平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认证平台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13.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生物特征发送模块,用于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14.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认证客户端启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认证平台的认证启动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认证客户端,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生物特征发送模块,用于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15.一种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应用终端,用于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便认证平台向用户终端发送认证启动消息,启动认证客户端,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16.一种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认证平台、以及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终端。
17.一种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认证平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终端。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

说明书全文

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应用在对注册新用户或用户登陆认证身份的时候,一般通过短信验证码方式实现,由用户需输入手机号码,应用平台向该号码发送短信验证码,用户收到后手工回填确认才能完成认证,操作复杂、时延长而且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0003] 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一些支付平台可提供了通过手机刷脸登录的帐号认证方式,但只是用人脸识别来代替输入密码认证,需要用户手工输入用户名信息,而且缺乏对手机号码认证手段,便捷性和可靠性不足。
[0004]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认证平台、用户终端和应用终端,提出一种智能化、高可靠性的身份认证方法。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0006] 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
[0007] 认证平台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08] 认证平台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09] 认证平台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和查询到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包括:
[0011] 认证平台在接收到用户身份认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标识,其中,应用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应用为用户终端应用的情况下,
[0013]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包括:认证平台通过与用户终端交互,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
[0014]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认证平台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应用为应用终端应用的情况下,
[0016]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包括:认证平台接收应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其中,应用终端在用户确认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用户标识发送给认证平台;
[0017] 所述认证平台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认证平台发送认证启动消息给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以启动用户终端的认证客户端;认证平台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1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认证方法还包括:
[0019] 认证平台预先保存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
[00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掌纹、步态、声音、笔迹中的至少一项。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0022] 用户终端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便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23] 用户终端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2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0025] 用户终端在接收到认证平台的认证启动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认证客户端,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26] 用户终端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2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0028] 应用终端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便认证平台向用户终端发送认证启动消息,启动认证客户端,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2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认证平台,包括:
[0030] 用户标识获取模,用于获取用户标识;
[0031] 生物特征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32] 生物特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和查询到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3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认证平台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003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认证平台,包括:
[0035] 认证平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0036] 认证平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认证平台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003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0038] 用户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39] 生物特征发送模块,用于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4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0041] 认证客户端启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认证平台的认证启动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认证客户端,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042] 生物特征发送模块,用于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4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终端,用于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便认证平台向用户终端发送认证启动消息,启动认证客户端,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4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认证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认证平台、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终端。
[0045] 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认证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认证平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终端、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应用终端。
[004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
[0047] 本发明可以自动获取用户标识,结合人脸识别等识别技术来确认用户身份,提升了应用进行身份认证的便捷性,认证结果也更可靠。附图说明
[004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9] 图1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0] 图2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1] 图3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2] 图4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3] 图5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4] 图6为本发明认证平台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5] 图7为本发明认证平台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6] 图8为本发明用户终端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7] 图9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8] 图10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再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59] 图11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再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60] 图12为本发明用户终端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2]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63]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0064]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65]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66]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67] 图1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身份认证系统可以包括认证平台1和用户终端2,其中:
[0068] 用户终端2,用于在用户终端2的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并将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1。
[006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可以为互联网应用。
[007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2可以为手机等移动终端。
[0071] 认证平台1,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身份认证请求的情况下,从用户终端2获取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07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认证平台1中预先存储有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
[007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终端标识或用户卡标识。
[007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手机号码或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007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掌纹、步态、声音、笔迹等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0076]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系统,是一种基于用户终端的智能多因子身份认证系统。针对相关技术互联网应用采用短信验证码进行身份认证时候友好性、可靠性差的问题,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自动获取用户手机IMSI等号码信息,结合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来确认用户身份,可以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多因子用户身份认证服务,从而提升了应用进行身份认证的便捷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认证结果也更可靠,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便于用户使用和应用发展。
[0077] 图2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2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手机号码或IMSI;所述用户生物识别特征为人脸。所述认证平台1,通过无线网络(例如移动通信网络)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所述应用(应用1、应用2、应用3……)设置在用户终端上。
[0078]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图2的用户终端可以为手机等移动终端。
[0079] 图3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例如图1或图2实施例的身份认证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0] 步骤31,认证平台在用户数据库中预先记录用户标识(例如手机IMSI号)和关联用户脸部特征的对应关系。
[008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终端标识或用户卡标识。
[008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手机号码或IMSI。
[0083] 步骤32,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应用需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认证请求。
[0084] 步骤33,认证平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用户终端交互获取手机IMSI号,根据手机IMSI号码在用户数据库确定用户脸部特征。
[0085] 步骤34,认证客户端进行刷脸认证,认证平台通过用户终端的手机摄像头获取当前用户脸部特征,和手机IMSI号关联的用户脸部特征进行比对,如果脸部特征匹配,则认证成功。
[0086] 步骤35,认证平台向用户终端的应用或应用平台返回认证结果。
[0087]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用户只须刷脸即可完成用户ID的获取和身份认证,无需手工输入。
[0088]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通信网自动获取IMSI号来确定用户标识,无需手工输入ID,使用便捷。
[0089]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结合生物特征识别进行多因子验证,避免了手机被盗用,提高了认证可靠性。
[0090] 图4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例如图1或图2实施例的身份认证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1] 步骤41,手机应用(如共享单车应用)需进行注册认证。
[0092] 步骤42,用户通过用户终端(手机)刷脸;用户终端将用户的人脸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
[0093] 步骤43,认证平台通过和用户终端交互,自动获取用户IMSI号码,并根据用户IMSI号码查询到关联的人脸等身份信息。
[0094] 步骤44,认证平台比对根据用户IMSI号码查询到的人脸特征、以及用户终端发送的人脸特征,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0095] 步骤45,认证平台将基于IMSI用户标识和人脸识别认证结果发送给手机应用,应用获得用户手机号等注册信息。
[0096]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系统的人脸识别认证平台独立于应用平台,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
[0097]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手机、PC等应用方面有多种场景,例如:各种手机应用登录刷脸认证。
[0098] 图5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认证平台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9] 步骤51,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
[01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51之前,所述身份认证方法还可以包括:预先保存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
[010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可以包括:在接收到用户身份认证请求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标识,其中,用户终端的应用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
[010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可以为互联网应用。
[010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可以包括:认证平台通过无线网络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
[010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1可以包括:认证平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用户终端交互获取手机IMSI号。
[0105] 步骤52,认证平台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数据库中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10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掌纹、步态、声音、笔迹等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0107] 步骤53,认证平台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108] 步骤54,认证平台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和查询到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10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4可以包括:将从用户终端获取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与从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比对;如果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匹配,则认证成功。
[01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4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认证平台向用户终端应用或应用平台返回认证结果。
[0111]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及网购等PC互联网应用提供快捷、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有利于应用能拓展用户、便于用户使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助于电信运营商提供AI方式访问各种应用的统一入口,聚合、发展多手机应用。
[0112] 图6为本发明认证平台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认证平台(例如图1或图2实施例的认证平台1)可以包括用户标识获取模块11、生物特征查询模块12和生物特征认证模块13,其中:
[0113] 用户标识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用户标识。
[0114] 生物特征查询模块12,用于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用户数据库中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115] 生物特征认证模块13,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通过比对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和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11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认证平台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3-图5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0117] 图7为本发明认证平台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认证平台(例如图1或图2实施例的认证平台1)可以包括认证平台存储器18和认证平台处理器19,其中:
[0118] 认证平台存储器18,用于存储指令。
[0119] 认证平台处理器19,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认证平台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3-图5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0120]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认证平台,针对相关技术应用采用短信验证码进行身份认证时候友好性、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自动获取用户标识(例如手机IMSI等号码信息),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来确认用户身份,为应用提供多因子用户身份认证服务的认证平台,从而提升了应用进行身份认证的便捷性,认证结果也更可靠,便于用户使用和应用发展。
[0121] 图8为本发明用户终端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认证平台(例如图1或图2实施例的用户终端2)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发送模块21和生物特征发送模块22,其中:
[0122] 用户标识发送模块21,用于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根据用户标识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123] 生物特征发送模块22,用于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12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3-图5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0125]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与本发明认证平台配合可以为移动终端应用提供快捷、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有利于应用能拓展用户、便于用户使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助于电信运营商提供AI方式访问各种应用的统一入口,聚合、发展多手机应用。
[0126] 图9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再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身份认证系统可以包括认证平台1、用户终端2和应用终端3,其中:
[0127] 应用终端3,用于在应用终端的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及在用户确认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用户标识发送给认证平台。
[012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可以为互联网应用。
[012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终端3可以为个人电脑PC、各类营业厅自助业务终端等终端设备。
[013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终端标识或用户卡标识。
[013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手机号码或IMSI。
[0132] 认证平台1,用于发送认证启动消息给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以启动用户终端的认证客户端;并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
[013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认证平台1中预先存储有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
[013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认证平台1可以为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例如图6或图7实施例)所述的认证平台。
[0135] 用户终端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并将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1。
[013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2可以为手机等移动终端。
[013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掌纹、步态、声音、笔迹等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0138] 在图10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为手机号码或IMSI;所述用户生物识别特征为人脸。所述认证平台1,通过无线网络(例如移动通信网络)从用户终端2获取用户标识。所述应用(应用1、应用2、应用3……)设置在用户终端3上。
[0139]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系统,是一种基于用户终端的智能多因子身份认证系统。针对相关技术互联网应用采用短信验证码进行身份认证时候友好性、可靠性差的问题,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自动获取用户手机IMSI等号码信息,结合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来确认用户身份,可以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多因子用户身份认证服务,从而提升了应用进行身份认证的便捷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认证结果也更可靠,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便于用户使用和应用发展。
[0140] 图11为本发明身份认证方法再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本发明身份认证系统(例如图9或图10实施例的身份认证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41] 步骤111,用户通过PC机等应用终端中的淘宝等电商进行海淘购物,需要验证身份。
[0142] 步骤112,应用终端的电商应用提示用户进行刷脸身份认证是否本人操作,用户确认后,应用终端的电商应用将用户标识(例如用户登记的手机号码)发送给认证平台。
[0143] 步骤113,认证平台发送认证启动消息到用户标识(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以启动用户终端的生物特征认证客户端。
[0144] 步骤114,用户在用户终端刷脸录入生物特征信息(例如人脸信息),认证平台和用户终端客户端交互完成认证。
[0145] 步骤115,认证平台将认证结果和相关用户信息发给电商应用。
[0146]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身份认证方法,针对相关技术手机、PC上的应用进行用户身份帐号认证时友好性、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化、高可靠性的身份认证方法。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为移动应用及网购等PC应用提供快捷、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有利于应用能拓展用户、便于用户使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助于电信运营商提供AI方式访问各种应用的统一入口,聚合、发展多手机应用。
[0147] 图12为本发明用户终端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认证平台(例如图9或图10实施例的用户终端2)可以包括认证客户端启动模块121和生物特征发送模块122,其中:
[0148] 认证客户端启动模块121,用于在接收到认证平台的认证启动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认证客户端,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标识,以便认证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0149] 生物特征发送模块122,用于将用户输入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发送给认证平台,以便认证平台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1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11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0151]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与本发明认证平台和应用终端配合可以为移动应用及网购等PC应用提供快捷、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有利于应用能拓展用户、便于用户使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助于电信运营商提供AI方式访问各种应用的统一入口,聚合、发展多手机应用。
[015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终端,本发明应用终端(例如图9或图10实施例的应用终端3)可以用于在应用需要认证用户身份的情况下,向认证平台发送用户身份认证请求,以便认证平台向用户终端发送认证启动消息,启动认证客户端,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并查询预存的用户标识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进行用户生物识别特征认证。
[015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终端用于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11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操作。
[0154]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应用终端,与本发明认证平台和用户终端配合可以为移动应用及网购等PC应用提供快捷、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有利于应用能拓展用户、便于用户使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助于电信运营商提供AI方式访问各种应用的统一入口,聚合、发展多手机应用。
[0155]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用户只须刷脸即可完成用户ID的获取和身份认证,无需手工输入。
[0156]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通信网自动获取IMSI号来确定用户标识,无需手工输入ID,使用便捷。
[0157]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结合生物特征识别进行多因子验证,避免了手机被盗用,提高了认证可靠性。
[0158]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系统的人脸识别认证平台独立于应用平台,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
[0159]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手机、PC等应用方面有多种场景,例如:在PC上进行支付等操作时候通过手机刷脸认证;3、各类营业厅自助业务身份认证。
[016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3-图5、图1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
[0161]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自动获取用户手机IMSI等号码信息,结合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来确认用户身份,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多因子用户身份认证服务,从而提升了应用进行身份认证的便捷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认证结果也更可靠,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便于用户使用和应用发展。
[0162] 在上面所描述的认证平台和用户终端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
[0163]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0164]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165]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