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资料储存系统 / 挖矿 /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

阅读:95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属于地质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治理区内采坑的坡 角 大于30°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并在边坡上形成削坡平台,收集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利用步骤S1收集的石料作为回填料对治理区内采坑底部进行回填,形成平整 块 地;在平整块地及削坡平台上填覆客土,形成覆土层,在覆土层上种植绿化 植物 。本发明对治理区的采坑采取边坡削坡、回填采坑的方式,在边坡上形成削坡平台,在采坑底部形成平整块地,然后对这些削坡平台和平整块地进行利用,种植绿化植物,能够对边坡的岩壁进行遮挡,还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绿化面积。,下面是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边坡清理
对治理区内采坑的坡大于30°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并在边坡上形成削坡平台,收集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
S2.回填
利用步骤S1收集的石料作为回填料对治理区内采坑底部进行回填,形成平整地;
S3.覆土绿化
在平整块地及削坡平台上填覆客土,形成覆土层,在覆土层上种植绿化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削坡处理前对采坑边坡顶部的危岩体进行清除,并将清除危岩体得到的石料与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合并作为步骤S2中的回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治理区内的矿渣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矿渣与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清除危岩体得到的石料合并作为步骤S2中的回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削坡是从上向下台阶式削坡,上下相邻的两个削坡平台的高差为5-20m;削坡平台的宽度为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采坑底部进行回填前先用回填料对采坑平硐进行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还包括在治理区内采坑的坡角不大于30°的边坡上开挖鱼鳞种植坑,在鱼鳞种植坑内填覆客土,形成覆土层,在覆土层上种植绿化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填覆客土后在治理区内修建蓄池,然后铺设灌溉管道;所述铺设灌溉管道包括铺设与蓄水池相连的主管道以及铺设与主管道相连的若干支管道,支管道远离主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平整块地的待种植区域及削坡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修建在采坑底部回填后的平整块地上;所述平整块地上还修建有块地排水系统,所述块地排水系统包括沿边坡坡脚修建的外排水渠及与外排水渠相连并延伸至平整块地中部的内排水渠;
所述外排水渠与蓄水池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填覆客土后修建边坡排水系统,所述边坡排水系统包括泄水槽和平台排水渠,平台排水渠修建在削坡平台上靠近削坡后的边坡的一侧,泄水槽包括沿削坡后的边坡的坡面从上向下延伸的坡面泄水槽及修建在削坡平台上从靠近边坡一侧向外延伸的平台泄水槽,平台泄水槽与坡面泄水槽相连,平台排水渠与平台泄水槽相连;靠近平整块地的坡面泄水槽与平整块地上的外排水渠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铺设在平整块地的外排水渠内,所述支管道铺设在内排水渠以及坡面泄水槽、平台泄水槽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质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矿山开采结束后,会留下许多采坑或者采矿工作面,这些采坑或采矿工作面会导致坡体不稳定、岩体裸露、植被缺乏等问题,进而导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退化,还会导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目前对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一般采取覆盖植被的方式。
[0003] 申请公布号为CN10342250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矿山环境治理方法,包括步骤:削坡处理:勘察地质灾害,对不稳定的坡面进行削坡处理,保持坡小于70°;排险:清除地质灾害隐患,并进行清坡、整坡及复绿前的基础工作;挂网:将多个丝网挂接在坡面上,相邻的镀锌铁丝网之间搭接固定;定网:利用木楔将镀锌铁丝网固定在坡面上;喷播基材:在挂网后的坡面上喷播矿山复绿用基材,基材喷播厚度为12-15cm;覆网:在喷播基材后的坡面上覆盖遮阳网;养护:人工养护一年,然后将遮阳网撤除后继续人工养护一年半后,植物自然生长,矿山复绿完成。其采用的喷播基材包括:土壤10-20kg,水泥15-20g,黏胶10-15g,保水剂25-35g,植物草纤维1-3kg,石40-60g,珍珠岩25-35g,矿粉100-150g,农家堆肥15-20g,植物种子20-25g。植物种子包括木本豆科植物、木本常绿乔木、木本景观常绿灌木和地被苜蓿。
[0004] 该方法采用削坡、排险清除地质灾害隐患,然后在坡面上挂接镀锌铁丝网,然后喷播基材,使基材中土壤在水泥和黏胶作用下附着在边坡表面,其中的植物种子发芽生长成为植被,实现了边坡的绿化。但是,该方法中,喷播基材喷播在边坡岩面上,不易固定,虽然有镀锌铁丝网的存在,但是植物仅能在粘结在岩石表面的较薄土壤层中生长,无法生长进岩石中,非常容易脱落,降低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效果,导致恢复治理后保持的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延长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效果保持的时间。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边坡清理
对治理区内采坑的大于30°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并在边坡上形成削坡平台,收集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
S2.回填
利用步骤S1收集的石料作为回填料对治理区内采坑底部进行回填,形成平整地;
S3.覆土绿化
在平整块地及削坡平台上填覆客土,形成覆土层,在覆土层上种植绿化植物。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矿山地质的治理区内采坑边坡先进行削坡,削坡后形成的削坡平台可以进行覆土种植。将削坡得到的石料回填至采坑坑底,将坑底回填后,坑底可以得到平整块地,平整块地上也可以进行覆土种植。将削坡得到的石料回填至坑底还可以增加坑底的面积,使得到的平整块地面积更大,也使能够进行种植绿化的面积更大,提高了投入产出比。在覆土层上种植绿化植物时,优选的绿化植物为乔木,种植乔木后,高大的乔木能够将削坡后的边坡上裸露的岩壁进行充分遮挡,提升绿化效果。
[00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中在削坡处理前对采坑边坡顶部的危岩体进行清除,并将清除危岩体得到的石料与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合并作为步骤S2中的回填料。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削坡处理前先对边坡上的危岩体进行清除,消除了岩体崩塌的潜在危险。在削坡前先清除危岩体,有利于确定削坡的宽度,便于进一步确定削坡平台的宽度。清除危岩体消除了危害,还避免了崩塌石料毁坏平整块地,保证了平整块地的面积不受损失。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中对治理区内的矿渣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矿渣与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清除危岩体得到的石料合并作为步骤S2中的回填料。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矿渣进行收集并回填至采坑底部,一方面清除了治理区内矿渣覆盖的土地,另一方面,将矿渣回填至采坑底部也增加了采坑底部填充后形成的平整块地的面积。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中削坡是从上向下台阶式削坡,上下相邻的两个削坡平台的高差为5-20m;削坡平台的宽度为2-5m。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式削坡,使边坡每隔一定高度就形成一个削坡平台,在每一个削坡平台上种植植物,能够较大程度地对削坡后的边坡的岩壁进行遮挡。设置相邻两个削坡平台的高差为5-20m,便于种植乔木后将边坡岩壁尽可能地遮挡,且保证了在边坡上修建的削坡平台的数量较少,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2中对采坑底部进行回填前先用回填料对采坑平硐进行填充。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采坑平硐进行填充,既能避免后期平硐坍塌,导致边坡出现塌方,毁坏边坡、平整块地,也能够保证绿化后的树林能够生长在比较坚实的岩基上面,提高了绿化效果的持续性。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还包括在治理区内采坑的不大于30°的边坡上开挖鱼鳞种植坑,在鱼鳞种植坑内填覆客土,形成覆土层,在覆土层上种植绿化植物。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治理区内所有的边坡均进行治理和绿化处理,对于坡角大于30°的边坡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绿化,而对于坡角不大于30°的边坡采用挖掘鱼鳞坑种植的方式。由于坡角不大于30°的边坡上如果采取削坡方式的话,则施工量非常大,采用鱼鳞坑种植的方式,施工量较小,而且无论在鱼鳞坑中种植乔木还是种植灌木,绿化效果都也较好。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中填覆客土后在治理区内修建蓄水池,然后铺设灌溉管道;所述铺设灌溉管道包括铺设与蓄水池相连的主管道以及铺设与主管道相连的若干支管道,支管道远离主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平整块地的待种植区域及削坡平台上。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边坡削坡后形成的台阶式的边坡和平台的结构,蓄水较为困难,修建蓄水池,能够将自然降水进行收集,进而通过灌溉管道对平台上的植物进行浇灌,保证了其养护期之后的生长效果,而对于采坑底部的平整块地来说,蓄水池也有利于在平时收集降水,而在缺水的时期对平整块地进行灌溉,保证绿化植物的生长效果。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修建在采坑底部回填后的平整块地上;所述平整块地上还修建有块地排水系统,所述块地排水系统包括沿边坡坡脚修建的外排水渠及与外排水渠相连并延伸至平整块地中部的内排水渠;所述外排水渠与蓄水池相连。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平整块地处于采坑底部,周围边坡上的降水均会汇流至平整块地上,如果不对汇集的降水进行排水收集,则很容易冲刷平整地块,造成平整地块被破坏。在平整块地上设置排水系统,并与蓄水池相连,能够将降水汇集至蓄水池中,便于在需要灌溉时提供水源。
[002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中在填覆客土后修建边坡排水系统,所述边坡排水系统包括泄水槽和平台排水渠,平台排水渠修建在削坡平台上靠近削坡后的边坡的一侧,泄水槽包括沿削坡后的边坡的坡面从上向下延伸的坡面泄水槽及修建在削坡平台上从靠近边坡一侧向外延伸的平台泄水槽,平台泄水槽与坡面泄水槽相连,平台排水渠与平台泄水槽相连;靠近平整块地的坡面泄水槽与平整块地上的外排水渠相连。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降水时边坡上会有大量降水留下,如果不修建边坡排水系统,则整个边坡的绝大部分面积都会成为过水面,降水将对削坡平台上的种植区域进行冲刷,破坏植被,降低了地质环境恢复的效果。本发明修建平台排水渠及坡面泄水槽和平台泄水槽,并与平整地块的外排水渠相连,能够顺利地将边坡上的降水汇集至外排水渠,并进一步回流至蓄水池,既避免了降水对削坡平台上的植被造成冲刷,还增加了蓄水池中的水量,为后期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002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道铺设在平整块地的外排水渠内,所述支管道铺设在内排水渠以及坡面泄水槽、平台泄水槽内。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情况下,灌溉的管道均是采取埋入地下的方式,施工量非常大,而且在出现管道损坏或者堵塞时,需要将底面挖开进行维修,非常不方便。将管道铺设在内排水渠及坡面泄水槽、平台泄水槽中,就避免了管道铺设时开挖的工程量,节约了施工成本和时间,在管道损坏或者堵塞时,维修非常方便。
[0026]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对治理区的采坑采取边坡削坡、回填采坑的方式,在边坡上形成削坡平台,在采坑底部形成平整块地,然后对这些削坡平台和平整块地进行利用,种植绿化植物,能够对边坡的岩壁进行遮挡,还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绿化面积。
[0027] 第二、本发明采用削坡之后回填采坑的方式,无论是边坡上形成的削坡平台,还是采坑底部形成的平整块地,在种植绿化植物后,都能够保证边坡和采坑底部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植被脱落或者种植区域损坏,绿化效果持续性非常好。
[0028] 第三、本发明进一步修建蓄水池和排水系统,能够对治理区内的降水进行收集,为绿化区域提供灌溉水源。另外,本发明在还修建了灌溉管道,能够利用蓄水池收集的降水,节约了灌溉成本还保证了绿化区域的植被生长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本发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中,步骤S1中削坡后的边坡坡角为70-90°。削坡处理是对边坡从上到下分段进行削坡处理,相邻两段之间形成削坡平台。
[0031] 步骤S2中的回填料大小不大于30cm。步骤S2中对采坑平硐填充后,进行封口。封口采用浆砌毛石筑墙封口。填充平硐后剩余的回填料对采坑底部进行回填。优选的,将清除危岩体得到的石料与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合并作为回填料。进一步优选的,将收集到的矿渣与削坡处理得到的石料、清除危岩体得到的石料合并作为回填料,将三者合并是将三者混合均匀后作为回填料。
[0032] 步骤S3中填覆客土前或在填覆客土后,在平整块地和削坡平台外围修筑挡土墙。挡土墙的高度不小于覆土层的高度。挡土墙上设置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伸缩缝,伸缩缝沿挡土墙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伸缩缝的宽度为20-30cm。伸缩缝中填充有模板和沥青。挡土墙内穿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两端露出挡土墙50-110mm。排水管露出挡土墙内侧的一端上包裹有滤网。步骤S3中覆土层厚度为1.0-1.2m。挡土墙的高度为1.2-1.5m。步骤S3中,绿化植物为乔木。
[0033] 实施例1本发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地形勘察
对河南省GY市BSK镇高速公路一侧的NGZ待治理区进行地形测量、野外调查、统计分析。
根据测量和分析结果,NGZ待治理区面积0.133km2,需要实施治理的面积约8.505hm2,其中采坑10处,总面积79000m2;采坑壁形成的危岩体共8处,总体积约为3854m3;采坑内各处堆积的渣堆33个,占压面积为6918m2,总体积为24103m3;废弃平硐洞口11处,均为开采奥陶系石灰岩所遗留的,洞口高度3-15m不等,宽4-6m不等,深度约2-7m,其中较深的有7个。
[0034] 2)陡坡清理对待治理区内坡角大于30°的高陡边坡的顶部进行危岩体清除,收集清除下来的石料,清除的危岩体主要是边坡上不稳定的石块和堆积浮石
[0035] 边坡顶部清除危岩体后,对边坡从上往下进行台阶式削坡处理。这些边坡基岩化程度较大、岩体破碎。台阶式削坡处理时,先从顶部开始削坡,削坡处理后,在边坡上形成第一个削坡平台,宽度约3-5m。然后再对下一个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再形成第二个削坡平台。削坡后,第一个削坡平台的宽度变为2-4m。两个削坡平台之间的高差为5-10m,一般优选为8m左右。对于边坡顶部危岩体清除及削坡处理可采用挖掘机和冲击锤进行清除,对于边坡上的不稳定石块及浮石,可采用系绳索人工钎清除。清除处理后的边坡整体平顺,坡面平整、稳定。
[0036] 危岩体清除下来的石料,控制大小不超过30cm。危岩体清除及削坡得到的石料集中到待治理区采坑底部场地堆放,削坡得到的石料与危岩体清除得到的石料分开堆放。
[0037] 3)渣堆清理对治理区堆积的矿渣进行收集,运至采坑底部场地堆放,矿渣运走后的地面进行平整。
[0038] 4)回填利用危岩体清除及削坡得到的石料和采坑底部场地的矿渣对采坑壁上的平硐进行填充,填充时,采用危岩体清除得到的石料、削坡得到的石料和矿渣混合填充,具体是将危岩体清除得到的石料、削坡得到的石料和矿渣依次交错填充或者将三者混合后进行填充,以将不同大小的石料和砂土进行混合,避免石块之间留有较大空隙,提高填充料的稳定性
[0039] 平硐填充后,对洞口进行封堵,具体是采用浆砌毛石、M10级水泥砂浆砌筑墙,墙顶宽2m左右,墙底宽大于墙顶宽,具体可视平硐口高度及墙高而定。
[0040] 将场地填充平硐剩余的石料及矿渣就地平整,回填采坑底部,平整后的场地坡度为5°,较低一侧朝向采坑出口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对平硐进行回填,直接对采坑底部进行回填。
[0041] 5)筑挡土墙在采坑底部回填平整后的场地外侧及削坡平台的外侧围筑挡土墙,挡土墙为重式浆砌块石墙,强度为M10。墙高1.2m,沿长度方向每隔15m设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20mm,伸缩缝内填充木板和沥青。
[0042] 挡土墙内靠近上下两端处分别设置一组排水管,每一组排水管沿挡土墙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相邻两根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为3m。每一根排水管从挡土墙厚度方向穿过,两端出墙50-110mm,墙内露出的一端用三层滤网包扎,防止堵塞排水管。排水管的规格为DN75,排水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2°。
[0043] 6)修建蓄水灌溉系统对采坑底部回填平整后的平整块地上修建蓄水池,蓄水池大小为6*6m,蓄水池内壁为浆砌石结构,厚度为0.5m,深度为3.5m,蓄水池口与地面平齐。
[0044] 铺设灌溉管道,灌溉管道包括主管道及与主管道相连的支管道,主管道一端接高压,高压泵上连接有柴油机,由高压泵从蓄水池中抽水进入主管道,然后进入支管道。支管道包括进入地块的支管道和进入削坡平台的支管道。通入地块的支管道上连接有多根分支管进行出水灌溉,分支管上设置有手动。通入削坡平台的支管道上连接有喷灌系统,对小地块进行喷灌。主管道为φ110的UPVC管,支管道为φ63deUPVC管。主管道总长为190m,支管道总长度为1835m。主管道埋深为0.8m,支管道埋深为0.6m。
[0045] 7)覆土对采坑底部回填平整后的平整块地、削坡平台、治理区的其他块地进行覆土,覆土的土源为客土,覆土厚度为1.0-1.2m。覆土时,先填土一层,摊平,用履带拖拉机碾压两遍,然后再在第一层上填土,摊平,用履带式拖拉机碾压两遍,每一层的厚度约为50cm。
[0046] 8)修筑道路、水渠在采坑底部修筑一条主道路,宽度3.5m,厚度20cm。主道路为三层:石渣路基、灰土垫层和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标号C30,混凝土路面设置横向变形缝,间距5m,深度7cm,采用切割机切缝。主道路一侧设置一条主路排水渠。
[0047] 然后根据覆土后的地块大小在主道路两侧修筑1-3条合适长度的田间道路,田间道路为泥结碎石路,宽度为2-3m,厚度为10cm。田间道路修筑用料为泥结石:碎石占88%,黏土占12%。田间道路从中间向两边微微倾斜,倾斜度为4%。位于主道路修筑有主路排水渠一侧的田间道路靠近主道路的一端修建桥涵,跨设在主路排水渠上方。
[0048] 除了在道路一侧修建水渠,还在块地周围的岩壁下侧修建外排水渠,外排水渠与主路排水渠相连通,方便雨水集中外排。另外,视采坑底部回填后的平整块地的大小,设置多个与外排水渠相连的内排水渠,内排水渠延伸至平整块地的中部,将平整块地中的降水及时排出。
[0049] 在削坡后的边坡以及削坡平台上修建边坡排水系统,边坡排水系统包括泄水槽和平台排水渠,平台排水渠修建在削坡平台上靠近削坡后的边坡的一侧,以对沿边坡坡面流下的降水进行拦截收集。泄水槽包括沿削坡后的边坡的坡面从上向下延伸的坡面泄水槽及修建在削坡平台上从靠近边坡一侧向外延伸的平台泄水槽,平台泄水槽朝外的一端与其相邻的下部的坡面泄水槽顶端相连,平台泄水槽朝内的一端与上部的坡面泄水槽的底端相连。平台排水渠与平台泄水槽相连,将平台排水渠中拦截的降水排至平台泄水槽中,然后沿坡面泄水槽及下部的平台泄水槽向下汇流。靠近平整块地的坡面泄水槽与平整块地上的外排水渠相连,以将坡面及削坡平台上收集的降水通过外排水渠汇集至蓄水池中。
[0050] 主管道和支管道需要通过道路和排水渠时,道路预埋钢套管,主管道或支管道从中通过。
[0051] 9)绿化对覆土后的采坑底部平整块地、削坡平台及其他块地上的覆土层翻地、挖树坑、撒肥,撒肥在树坑底部外围,然后进行栽植树种。栽植后三天内每天浇水一次。
[0052] 种植的树种为刺槐、火炬树、侧柏,三者的数量之比为8:4:3。这三种树种在同一地块上依次成排交错种植或者每个地块种植一种树种。具体施工时,种植的树种之间可以栽种灌木,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0053] 根据土源地土壤样的实验分析,本治理区的土壤中缺乏氮磷肥,所以在栽植时,每棵树在栽植前播撒复合肥40g,播撒在树坑底部的外围,远离树干。
[0054] 10)养护养护期为一年,养护用水采用附近村庄的吃水井。种植后第一个月,头三天每天浇水1次,第4-9天每3天浇水1次,第10-30天,每10天浇水一次,共7次,保证种植的植物的成活率。
第二到第四个月,每20天浇水1次,以后每月1次。浇水量可以视土壤及降水情况来定,一般的,乔木每次浇水20kg,灌木每平方米每次浇水15kg。本治理区共种植乔木6903棵,灌木
170m2,共需用水2812.2t。
[0055] 本治理区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理,采坑整治27处,土地平整12.787hm2,绿化种树15987株,修路1647.2m,修排水渠及泄水槽5227.4m,治理后形成耕地6.743hm2,林地
9.479hm2。
[0056]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灌溉管道不再进行埋设,而是将灌溉管道设置在排水渠及泄水槽中。具体的,将主管道铺设在平整块地的外排水渠中,将支管道铺设在平整块地的内排水渠、坡面泄水槽和平台泄水槽中,大大减少了施工量,也便于对堵塞的管道进行维修。
[0057]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对河南省GY市BSK镇高速公路一侧的DFC待治理区进行治理。本治理区面积为0.12km2,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内有采坑10处,总面积20900m2,采坑内
2
各处堆积的大量渣堆18个,多为不规则形状,总占压面积为3510m ,影响高速公路周边的地貌环境。
[0058]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治理后,共清理废渣堆18处,治理采坑10处,土地平整1.544hm2,绿化种树2607株,修路207m,修排水沟421.3m,修挡土墙838.7m,治理后形成林地
1.136hm2,没有形成耕地。
[0059]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坡角不大于30°的边坡,在边坡上开挖鱼鳞种植坑,鱼鳞种植坑的株距为2.0m,行距为3.0m。在鱼鳞种植坑内填覆客土,形成覆土层,然后在覆土层上种植灌木或者乔木。
[0060]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对河南省GY市BSK镇高速公路一侧的DFC待治理区进行治理。2 2
本治理区面积为0.167km ,内有采坑22处,总面积92100m ,采坑壁形成的危岩体26处,总体积为18642m3,采坑内各处堆积的大量渣堆10个。
[0061]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治理后,清理危岩26处,清理废渣堆10处,采坑治理22处,土地平整6.547hm2,绿化种树8298株,修路677m,修排水沟3206m,修挡墙2283.1m,治理后形成2
林地4.355hm,没有形成耕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