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信 / 节点 / 漏液检测装置

漏液检测装置

阅读:376发布:2024-02-28

专利汇可以提供漏液检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其具备:漏液检测部(70),其连接有一个漏液检测单元(U)或 串联 地连接有多个漏液检测单元(U),漏液检测单元(U)包括:漏液检测带(60),其包括一对导电线(61、62),当漏液 接触 时, 电流 流过该漏液检测带;以及 节点 (ND),其与漏液检测带(60)连接,具有在施加 电压 达到规定的电压值时导通的恒压元件(D);电源(81);电流 传感器 (82);以及判定部(90),其根据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漏液检测部(70)具有漏液检测单元(U)根据输入电压值而导通的特性,判定部(90)根据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下面是漏液检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具备:
漏液检测部,其连接有一个漏液检测单元或串联地连接有多个漏液检测单元,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包括:漏液检测带,其包括一对导电线,当漏液接触导电线之间时,电流流过该漏液检测带;以及节点,其与所述漏液检测带连接,具有在施加电压达到规定的电压值时导通的恒压元件;
电源,其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始端连接;
电流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的输入电流值;以及
判定部,其根据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根据输入电压值而导通的特性,所述判定部根据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节点包括:
一对始端侧端子
一对末端侧端子,它们分别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一对所述导电线连接;以及一对连接线,它们并列地连接所述始端侧端子与所述末端侧端子,
所述恒压元件被配置成介入于任意一根或两根连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对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施加规定的电压值的待机电压,
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
所述判定部使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在待机电压值的前后变动,从而使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在所述待机电压值的前后变动,
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压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而计算出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
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
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导通状态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压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而计算出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
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
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
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对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施加规定的电压值的输入电压,
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检测是否在所述漏液检测部处发生了断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
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
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
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断线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9.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具备:
漏液检测部,其连接有一个漏液检测单元或串联地连接有多个漏液检测单元,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包括:漏液检测带,其包括一对导电线,当漏液接触导电线之间时,电流流过该漏液检测带;以及节点,其与所述漏液检测带连接,具有在施加电压达到规定的电压值时导通的恒压元件,所述漏液检测部在末端的所述导电线之间连接有电阻器
电源,其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始端连接;
电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的输入电压值;以及
判定部,其根据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值而导通的特性,所述判定部根据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节点包括:
一对始端侧端子;
一对末端侧端子,它们分别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一对所述导电线连接;以及一对连接线,它们并列地连接所述始端侧端子与所述末端侧端子,
所述恒压元件被配置成介入于任意一根或两根连接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将规定的电流值的待机电流输入到所述漏液检测部,
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漏液的发生。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
所述判定部使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在待机电流值的前后变动,从而使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在所述待机电流值的前后变动,
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流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而计算出的。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
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
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导通状态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流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而计算出的。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
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
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
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将规定的电流值的输入电流输入到所述漏液检测部,
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检测是否在所述漏液检测部处发生了断线。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
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
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
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断线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2、9、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恒压元件的正方向的开启电压值与负方向的开启电压值不同,
所述电源是交流电源,
所述判定部使从所述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流的正方向的通电电荷量与负方向的通电电荷量相等。
18.根据权利要求1、2、9、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包括始端侧漏液检测带,所述始端侧漏液检测带包括一对所述导电线,当漏液接触所述导电线之间时,电流流过该始端侧漏液检测带,
所述电源经由所述始端侧漏液检测带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连接。

说明书全文

漏液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特别涉及使用恒压元件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检测来自空调设备等的漏液发生的方法,使用以下这样的方法:在将两根导线以非导通的状态并列配置的漏液检测带中流通电流,通过检测漏液进入两根导线之间时的短路来检测漏液。
[0003] 但是,在这样的漏液检测方法中,即使能够进行漏液的检测,也无法检测漏液发生部位。因此,提出一种漏液位置检测器,其使用通过终端电阻将检测传感器和与检测传感器并列配置的导线连接而成的检测带,所述检测传感器是将多个电阻元件经由导线串联连接而成的,通过漏液引起的检测带的通电电阻的变化来检测漏液发生部位(例如参照日本实开昭63-101842号公报)。
[0004] 此外,提出一种漏液检测器,其将两根传感器电线并列配置,在传感器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恒流电源,根据传感器电线的两端的电压差来检测漏液发生部位(例如日本特开平3-92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但是,电阻值大多通过检测对电阻施加微小电压时的电流值来进行检测。日本实开昭63-101842号公报中记载的漏液检测器的检测传感器是将多个固定电阻串联连接而成的,在接近电源的位置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检测电流值的变化大,但在远离电源的位置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检测电流值的变化小。发生漏液时的的通电电阻并不总是一定的,检测电流值也根据通电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在远离电源的位置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检测电流值的变化被水的通电电阻的变动引起的电流值的变化埋没,有时漏液发生部位的检测变得困难。
[0006]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3-9256号公报所记载的漏液检测器中,除了需要在传感器电线的两端连接恒流电源之外,由于用差动放大器检测电压差,因此存在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0007]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判定的可靠性。
[0008]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 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漏液检测部,其连接有一个漏液检测单元或串联地连接有多个漏液检测单元,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包括:漏液检测带,其包括一对导电线,当漏液接触导电线之间时,电流流过该漏液检测带;以及节点,其与所述漏液检测带连接,具有在施加电压达到规定的电压值时导通的恒压元件;电源,其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始端连接;电流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的输入电流值;以及判定部,其根据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根据输入电压值而导通的特性,所述判定部根据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
[0010] 由此,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判定的可靠性。
[0011]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节点包括:一对始端侧端子;一对末端侧端子,它们分别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一对所述导电线连接;以及一对连接线,它们并列地连接所述始端侧端子与所述末端侧端子,所述恒压元件被配置成介入于任意一根或两根连接线。
[0012] 这样,能够根据检测对象的液体对节点的恒压元件的配置进行各种变更,因此能够进行与检测对象的液体相应的漏液检测。
[0013]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对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施加规定的电压值的待机电压,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
[0014] 这样,能够通过使待机电压值成为规定的电压值的简单结构,在短时间内进行漏液的发生的判定。
[0015]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所述判定部使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在待机电压值的前后变动,从而使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在所述待机电压值的前后变动,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压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而计算出的。
[0016] 这样,通过使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压值在待机电压值的前后变动来计算电导或电阻值,由此进行漏液的判定,因此,能够通过与输入电流值不同的物理量进行漏液的判定。
[0017]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导通状态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压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而计算出的。
[0018] 这样,通过扫掠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压值来计算电导或电阻值,由此进行漏液的判定,因此,能够通过与输入电流值不同的物理量进行漏液的判定。
[0019]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0020] 这样,扫掠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压值,使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计算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将计算出的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因此能够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部位的检测可靠性。
[0021]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对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施加规定的电压值的输入电压,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检测是否在所述漏液检测部处发生了断线。
[0022]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漏液检测部的断线。
[0023]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流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断线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0024]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定发生了断线的漏液检测单元。
[0025] 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漏液检测部,其连接有一个漏液检测单元或串联地连接有多个漏液检测单元,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包括:漏液检测带,其包括一对导电线,当漏液接触导电线之间时,电流流过该漏液检测带;以及节点,其与所述漏液检测带连接,具有在施加电压达到规定的电压值时导通的恒压元件,所述漏液检测部在末端的所述导电线之间连接有电阻器;电源,其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始端连接;电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的输入电压值;以及判定部,其根据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值而导通的特性,所述判定部根据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来判定漏液的发生。
[0026] 由此,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判定的可靠性。
[0027]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将规定的电流值的待机电流输入到所述漏液检测部,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漏液的发生。
[0028] 这样,能够通过使待机电流值成为规定的电流值的简单结构,在短时间内进行漏液的发生的判定。
[0029]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所述判定部使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在待机电流值的前后变动,从而使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在所述待机电流值的前后变动,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流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而计算出的。
[0030] 这样,通过使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在待机电流值的前后变动来计算电导或电阻值,由此进行漏液的判定,因此,能够通过与输入电压值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漏液的判定。
[0031]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通过对电导或电阻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在导通状态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处发生了漏液,其中,所述电导或电阻值是根据所述电流指令值或所述输入电流值、以及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而计算出的。
[0032] 这样,通过扫掠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来计算电导或电阻值,由此进行漏液的判定,因此,能够通过与输入电压值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漏液的判定。
[0033]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0034] 这样,扫掠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使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计算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将计算出的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因此能够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部位的检测可靠性。
[0035]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将规定的电流值的输入电流输入到所述漏液检测部,所述判定部通过对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检测是否在所述漏液检测部处发生了断线。
[0036]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漏液检测部的断线。
[0037]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漏液检测部具有连接在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导电线之间的断线检测元件,所述电源输出与从所述判定部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所述判定部扫掠向所述电源输出的所述电流指令值,从而扫掠所述漏液检测部的输入电流值,使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按照与所述始端连接的顺序导通,使用在使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到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为止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以及在使所述范围中的除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以外的范围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输入电压值,计算一个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通过将计算出的所述电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断线的所述漏液检测单元。
[0038]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定发生了断线的漏液检测单元。
[0039]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漏液检测单元的所述恒压元件的正方向的开启电压值与负方向的开启电压值不同,所述电源是交流电源,所述判定部使从所述电源输出的交流电流的正方向的通电电荷量与负方向的通电电荷量相等。
[0040] 由此,在发生漏液时能够抑制漏液检测带的电蚀的发生。
[0041] 在本发明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包括始端侧漏液检测带,所述始端侧漏液检测带包括一对所述导电线,当漏液接触所述导电线之间时,电流流过该始端侧漏液检测带,所述电源经由所述始端侧漏液检测带与所述漏液检测部的所述始端连接。
[0042] 由此,能够检测漏液检测部与电源之间的漏液。
[0043] 发明效果
[0044] 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判定的可靠性。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的系统图。
[0046]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结构的系统图。
[0047] 图3是示出将理想的齐纳二极管反串联连接而成的恒压元件的电流相对于电压的特性的曲线图。
[0048] 图4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漏液时的电流流动的系统图。
[0049] 图5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使输入电压值上升时的施加到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压值的曲线图。
[0050] 图6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将输入电压值设为待机电压值时的施加到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压值的曲线图。
[0051] 图7是示出输入到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3种输入电压值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52]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和因发生漏液而引起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53]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和在发生了漏液时使输入电压在待机电压值的前后变动时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54]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电导的变化特性(VG特性)、和因发生漏液而引起的电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55] 图11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时的电流流动的系统图。
[0056] 图12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扫掠输入电压值时的各漏液检测单元中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以及导通范围的变化的曲线图。
[0057] 图13是示出基于图12所示的VI特性计算出的电导相对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VG特性)的曲线图。
[0058] 图14是示出根据图13所示的特性求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的曲线图。
[0059] 图15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两个漏液检测单元U2、Um处发生了漏液时的电流流动的系统图。
[0060] 图16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两个漏液检测单元U2、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扫掠输入电压值时的各漏液检测单元中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以及导通范围的变化的曲线图。
[0061] 图17是示出基于图16所示的VI特性计算出的电导相对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VG特性)的曲线图。
[0062] 图18是示出根据图17所示的特性求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的曲线图。
[0063] 图19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的系统图。
[0064] 图20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时的电流流动的系统图。
[0065] 图21是示出输入到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3种输入电流值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66] 图22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时的输入电压的变化和施加到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压的曲线图。
[0067] 图23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特性(IV特性)、和因发生漏液而引起的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68] 图24是由电压传感器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与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编号的对照表的例子。
[0069] 图25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特性(IV特性)、和发生了漏液时使输入电流在待机电流值的前后变动时的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70] 图26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相对的电导的变化特性(IG特性)、和因发生漏液而引起的电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71] 图27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时的电流流动的系统图。
[0072] 图28是示出扫掠向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输入的输入电流值时的输入电流值和输入电压值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73] 图29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扫掠输入电流值时的各漏液检测单元中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以及导通范围的变化的曲线图。
[0074] 图30是示出基于图29所示的VI特性计算出的电导相对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VG特性)的曲线图。
[0075] 图31是示出根据图30所示的特性求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的曲线图。
[0076] 图32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2、Um处发生了漏液时的电流流动的系统图。
[0077] 图33是示出在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单元U2、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和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扫掠输入电流值时的各漏液检测单元中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以及导通范围的变化的曲线图。
[0078] 图34是示出基于图33所示的VI特性计算出的电导相对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VG特性)的曲线图。
[0079] 图35是示出根据图34所示的特性求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的曲线图。
[0080] 图36是在图1、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在末端的漏液检测单元UNend连接了断线检测元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系统图。
[0081] 图37是示出图36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发生了断线的情况和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和因发生漏液而引起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82] 图38是示出图36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发生了断线的情况和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和因发生漏液而引起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的曲线图。
[0083] 图39是在图1、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中,在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分别连接了断线检测元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系统图。
[0084] 图40是示出图3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中的发生了断线的情况和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VI特性)、和因发生漏液而引起的VI特性的变化的曲线图。
[0085] 图41是示出基于图40所示的VI特性计算出的电导相对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VG特性)的曲线图。
[0086] 图42是示出根据图41所示的特性求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的电导的曲线图。
[0087] 图43是示出输入电压值、扫掠输入电流值时的其他输入电压值、其他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的图。
[0088] 图44A是示出应用于图1、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节点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0089] 图44B是示出应用于图1、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节点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0090] 图44C是示出应用于图1、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节点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0091] 图44D是示出应用于图1、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节点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0092] 图44E是示出应用于图1、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节点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0093] 图44F是示出应用于图1、图19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的节点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0094] 图45是示出正方向的开启电压值与负方向的开启电压值不同的恒压元件的电流相对于电压的特性的图。
[0095] 图46是示出使用具有图45所示的电压电流特性的恒压元件构成其他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时的电源的输出电流的波形的图。
[0096] 图47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系统图。
[0097] 图48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系统图。
[0098] 标号说明
[0099] 11a、11b:齐纳二极管;12:连接线;13、15:始端侧端子;14、16:末端侧端子;22:恒压元件电路;60:漏液检测带;61、62:导电线;61e、62e:端部;63:绝缘包覆线;65:漏液部分;66:始端侧漏液检测带;70:漏液检测部;71:始端;72:末端;78:断线检测元件;79:末端电阻;81:电源;82:电流传感器;83:电压传感器;90:判定部;91:CPU;92:存储器;93:输入接口;94:输出接口;95:数据总线;100、110、120、200、210、220、300、400:漏液检测装置;D、D1~D5、Dm:恒压元件;N:漏液检测单元编号;ND、ND1~ND5、NDm:节点;U、U1~UNend、Um:漏液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100] <第1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100的结构>
[0101]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1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漏液检测装置100构成为包括:漏液检测部70;电源81,其与漏液检测部70的始端71连接;电流传感器82,其作为检测漏液检测部70的输入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以及判定部90,其根据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进行漏液的判定。
[0102] 如图1所示,漏液检测部70是将多个漏液检测单元U1~U5串联连接而成的。参照图2,对表示从漏液检测单元U1~U5的漏液检测部70的始端71起的连接顺序的漏液检测单元编号N为m(N=m)、即从始端71起第m个漏液检测单元Um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构成漏液检测部70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数量不限于5个,可以是任意数量,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由6个以上构成。
[0103] 如图2所示,漏液检测单元Um具有包括恒压元件Dm的节点NDm和由一对导电线61、62构成的漏液检测带60。节点NDm包括:一对始端侧端子13、15;一对末端侧端子14、16;以及一对连接线12,它们并列地连接始端侧端子13、15与末端侧端子14、16。如图2所示,在连接一个始端侧端子13与末端侧端子14的连接线12的中间,以介入配置的方式连接有恒压元件Dm。此外,另一个始端侧端子15与末端侧端子16通过连接线12连接,未连接恒压元件Dm。在一对末端侧端子14、16分别连接有漏液检测带60的一对导电线61、62,一对导电线61、62的各末端侧的端部61e、62e成为漏液检测单元Um的末端侧的端部。此外,一对始端侧端子13、15成为漏液检测单元Um的始端侧的端部。这样,漏液检测部70从始端71向末端72串联地连接有包括节点NDm的漏液检测单元Um,该节点NDm在导电线61侧的连接线12之间配置了恒压元件Dm。
[0104] 如图3所示,恒压元件Dm是在施加电压的绝对值达到规定的开启电压值Vf时导通,在施加电压的绝对值未达到开启电压值Vf的情况下不导通的元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100中,关于恒压元件Dm,通过将开启电压值Vf的齐纳二极管11a、11b反串联连接而构成了图3所示的特性的恒压元件Dm。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100中,对各恒压元件D1~D5的开启电压值全部为Vf且相同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恒压元件Dm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0105] 导电线61、62在没有漏液的情况下为非导通,在发生了漏液时通过漏液而彼此导通。导电线61、62例如也可以使由吸湿性的绝缘覆膜等覆盖线绞合而构成。
[0106] 如图1、图2所示,漏液检测部70通过将漏液检测单元Um的末端侧的端部、即导电线61、62的末端侧的端部61e、62e依次与漏液检测单元Um+1的始端侧的端部、即始端侧端子13、
15连接而构成。并且,从漏液检测部70的始端71起第1个漏液检测单元U1的始端侧端子13、
15构成漏液检测部70的始端71,从漏液检测部70的始端71起第5个漏液检测单元U5的导电线61、62的末端侧的端部61e、62e构成漏液检测部70的末端72。构成漏液检测部70的始端71的漏液检测单元U1的始端侧端子13、15经由绝缘包覆线63与电源81连接。在电源81与漏液检测单元U1的一个始端侧端子13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82。此外,漏液检测部70的末端72开放。
[0107] 电源81是交流电源。电源81例如可以是交流100Hz、输出电压10V左右的电源。电流传感器82是检测交流电流值的交流电流检测器。判定部90是在内部具有CPU91、存储器92、与电源81和电流传感器82连接的输入接口93、以及输出CPU91的运算结果的输出接口94的计算机。CPU91、存储器92、输入接口93以及输出接口94通过数据总线95连接。电源81输出与从判定部90输入的电压指令值相应的电压。另外,判定部9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
[0108] <漏液检测装置100的漏液判定动作>
[0109] 以下,参照图4至图10,对漏液检测装置100的漏液判定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5、图6,对输入电压值、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施加电压和导通范围A进行说明。
[0110] <输入电压值和导通范围>
[0111] 在输入电压值为零的情况下,各恒压元件D全部断开而成为非导通。如图5所示,当使始端71的输入电压值从零上升到开启电压值Vf时,对从始端71起第1个漏液检测单元U1的恒压元件D1施加Vf的电压。于是,恒压元件D1接通。恒压元件D1的电压降为Vf,因此当始端电压超过Vf时,在漏液检测单元U1的导电线61、62之间开始施加电压。由此,能够在漏液检测单元U1中进行漏液检测。之后,若使输入电压上升,则电压在导电线61、62之间从零逐渐变大。此时的导通范围A1仅为漏液检测单元U1。
[0112] 如图5所示,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开启电压值Vf的2倍=2×Vf时,漏液检测单元U1的导电线61、62之间的电压达到Vf,对从始端71起第2个漏液检测单元U2的恒压元件D2施加开启电压值Vf。由此,恒压元件D2接通,在漏液检测单元U2的导电线61、62之间开始施加电压,能够进行漏液检测单元U2的漏液检测。此时的导通范围A2是漏液检测单元U1、U2。
[0113] 同样地,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Vm=m×Vf时,漏液检测单元Um的恒压元件Dm接通,从漏液检测单元U1到漏液检测单元Um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导通。此时的导通范围为Am。这样,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时,各漏液检测单元U每当输入电压值上升Vf时,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依次导通。
[0114] 然后,如图6所示,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VNend=Nend×Vf(此处,Nend是末端72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编号。)时,从漏液检测单元U1到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全部的漏液检测单元U导通,在全部的漏液检测单元U中都能够检测漏液。因此,通过将输入电压值设为比VNend高的待机电压值V0,能够在全部的漏液检测单元U中进行漏液的检测。
[0115] 以下,对将输入电压值设为比VNend高的待机电压值V0来进行漏液的检测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如图7的线a所示使输入电压值恒定为待机电压值V0的方法(第1判定动作)、如图7的线b所示使输入电压值在待机电压值V0的前后变动的方法(第2判定动作)、以及如图7的线c所示在零与待机电压值V0之间扫掠输入电压值的方法(第3判定动作)。以下,首先对第1判定动作进行说明,接着对第2、第3判定动作进行说明。
[0116] <第1判定动作>
[0117] 判定部90向电源81输出使输出电压恒定为待机电压值V0的电压指令值。由此,电源81对始端71施加恒定为待机电压值V0的电压。
[0118] 如图8所示,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在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导电线61、62之间没有电流流动,因此,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为零。
[0119]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当在第m个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漏液时,在漏液检测单元Um的导电线61、62之间流通Im=Gm(V0-Vm)的电流。此处,Gm是漏液检测单元Um的导电线61、62之间的电导。
[0120] 因此,判定部90对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输入电流值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漏液。判定部90在判定为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经由输出接口94向外部装置发出发生漏液的警报。
[0121] 此处,规定的阈值能够自由地设定,但也可以根据液体的种类等通过试验等来决定。
[0122] <第2判定动作>
[0123]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Vm=m×Vf时,漏液检测单元Um的恒压元件Dm接通,从漏液检测单元U1到漏液检测单元Um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导通。在这种情况下,当在第m个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漏液时,电流开始在漏液检测单元Um的导电线61、62之间流动。此时,漏液部分65的电导为Gm。之后,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时,漏液检测单元Um的导电线61、62之间的电压变大,输入电流值逐渐变大。因此,当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漏液时,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特性(以下称为VI特性)如图9中虚线所示,直到输入电压值达到Vm为止,输入电流值都为零,当输入电压值超过Vm时,输入电流值以某一斜率上升。此外,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电导的变化特性(以下称为VG特性)如图10中虚线所示,直到输入电压值达到Vm为止,电导G都为零,对于输入电压值超过Vm的电导G,漏液部分65的电导为Gm。
[0124] 因此,在第2判定动作中,如图9所示,使输入电压值在待机电压值V0的前后变动ΔV,根据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算出电导G=ΔI/ΔV,将计算出的电导G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进行漏液的判定。
[0125] 判定部90使向电源81输出的电压指令值在待机电压值V0的前后变动ΔV。电源81根据电压指令值使施加到始端71的输入电压值在待机电压值V0的前后变动ΔV。判定部90通过电流传感器82来检测输入电流值。判定部90根据与不同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然后,判定部90计算电导G=ΔI/ΔV,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然后,如图10所示,在计算出的电导G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漏液。
[0126] 另外,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的计算并不限定于使用与不同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也可以使用与3个或更多的电压指令值对应的输入电流值来计算。此外,在第2判定动作中,也可以代替电导G而计算电阻值R=ΔV/ΔI,在电阻值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漏液。
[0127]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根据与不同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但也可以设置检测始端71的输入电压值的电压传感器83来检测输入电压值,使用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来代替电压指令值。在该情况下,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根据与不同的两个输入电压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来计算。
[0128] <第3判定动作>
[0129] 在第3判定动作中,判定部90如图7的线c所示在零与待机电压值V0之间扫掠电压指令值,根据与因扫掠而变化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然后,与第2判定动作同样地,计算电导G=ΔI/ΔV,在计算出的电导G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漏液。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最小电压值时的输入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时的输入电流值来计算电导G。
[0130] 此外,与第2判定动作同样地,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的计算不限于使用与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也可以使用与3个或更多的电压指令值对应的输入电流值来计算。此外,也可以计算电阻值R=ΔV/ΔI来代替电导G,在电阻值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漏液。此外,与前面所说明的第2判定动作同样,也可以代替电压指令值而使用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
[0131] 此外,在本动作的说明中,说明了在零与待机电压值V0之间扫掠电压指令值,但电压指令值的最大值只要大于VNend=Nend×Vf即可,可以小于待机电压值V0,也可以大于待机电压值V0。
[0132]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第1判定动作中,能够通过使待机电压值V0恒定为规定的电压值的简单结构,在短时间内进行漏液发生的判定。此外,第2、第3判定动作通过使输入电压值在待机电压值V0的前后变动、或扫掠输入电压值来计算电导或电阻值,由此进行漏液的判定,因此能够通过与输入电流值不同的物理量进行漏液的判定。
[0133] <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动作>
[0134]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4,对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确定动作进行说明。
[0135] 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动作是,如图7的线c所示,在零与待机电压值V0之间扫掠电压指令值,使漏液检测单元U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导通,根据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1成为导通状态的状态下的总电导[G1+…+Gm-1]、与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状态的状态下的总电导[G1+…+Gm]之差,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将计算出的电导Gm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136] <输入电压值、电导以及导通范围>
[0137] 如图7的线c所示,若使输入电压值从零上升到待机电压值V0,则如前面参照图5说明的那样,各漏液检测单元U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依次导通。图12是在VI特性上重合了扫掠输入电压值时的各漏液检测单元中的与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以及导通范围的变化的曲线图。图12的实线示出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的VI特性,虚线示出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VI特性。
[0138] 如图12所示,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Vm和Vm+1之间时,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状态。在该状态下使输入电压值变动ΔV,根据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计算出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在该情况下,如图13所示,通过ΔI/ΔV计算出的电导G如以下数学式(1)所示,成为处于导通状态的漏液检测单元U1~Um的各电导G1~Gm的总电导。
[0139] 【数学式1】
[0140]
[0141] 同样地,当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Vm-1与Vm之间时,漏液检测单元U1~Um-1成为导通状态,因此通过ΔI/ΔV计算出的电导G如以下数学式(2)所示,成为处于导通状态的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各电导G1~Gm-1的总电导。
[0142] 【数学式2】
[0143]
[0144] 因此,通过从数学式(1)减去数学式(2),如图14所示,能够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然后,通过比较该电导Gm与规定的阈值,能够判定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有无发生漏液。
[0145] <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动作的详细情况>
[0146] 以下,参照图12至图14,说明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动作的详细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进行说明。
[0147] 判定部90沿着图7的线c将电压值指令值从零扫掠到待机电压值V0。由此,电源81按照电压指令值将施加到始端71的输入电压值从零扫掠到待机电压值V0。如前面所说明的那样,当输入电压值达到Vf时,能够通过漏液检测单元U1进行漏液检测。
[0148] 判定部90将电压指令值从Vf扫掠到比2×Vf稍小的值,从而将输入电压值从Vf扫掠到比2×Vf稍小的值。在此期间,仅漏液检测单元U1成为导通范围(导通范围A1)。在此期间,判定部90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与电压指令值之差为ΔV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然后,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计算电导G1=ΔI/ΔV。在漏液检测单元U1处未发生漏液,如图12所示,在输入电压值从Vf到2×Vf之间,输入电流值保持为零,因此,电导G1=ΔI/ΔV=0。
[0149] 接着,判定部90将电压指令值从2×Vf扫掠到比3×Vf稍小的值,从而将输入电压值从2×Vf扫掠到比3×Vf稍小的值。在此期间,漏液检测单元U1和U2成为导通范围(导通范围A2)。在此期间,判定部90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与电压指令值之差为ΔV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然后,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计算作为导通范围的漏液检测单元U1、U2的电导的合计值[G1+G2]=ΔI/ΔV。
[0150] 在漏液检测单元U1、U2处未发生漏液,如图12所示,在输入电压值从2×Vf到3×Vf之间,输入电流值保持为零,因此ΔI=0,电导的合计值[G1+G2]=ΔI/ΔV=0。判定部90从[G1+G2]减去前面计算出的G1,得到G2=0的结果。
[0151] 同样地,判定部90扫掠电压指令值,每当导通范围扩大时计算导通范围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电导的合计值ΣG,根据与在前一个导通范围中计算出的电导的合计值之差,计算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各电导G。在漏液检测单元U1~Um-1处没有发生漏液,因此,如图12所示,直到输入电压值达到Vm为止,输入电流值都为零,如图13所示,计算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各电导G全部为零。
[0152] 判定部90将电压指令值从m×Vf扫掠到比(m+1)×Vf稍小的值,从而将输入电压值从m×Vf扫掠到比(m+1)×Vf稍小的值。在此期间,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范围(导通范围Am)。在此期间,判定部90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与电压指令值之差为ΔV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然后,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计算作为导通范围的漏液检测单元U1~Um的电导的合计值[G1+…+Gm]=ΔI/ΔV。
[0153] 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因此如图12所示,输入电压值变化ΔV的期间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不为零,因此,[G1+…+Gm]=ΔI/ΔV成为非0的值。判定部90从[G1+…+Gm]减去前面计算出的[G1+…+Gm-1]而得到Gm的值。
[0154] 判定部90将电压指令值从(m+1)×Vf扫掠到比(m+2)×Vf稍小的值,从而将输入电压值从(m+1)×Vf扫掠到比(m+2)×Vf稍小的值。在此期间,漏液检测单元U1~Um+1成为导通范围(导通范围Am+1)。在此期间,判定部90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与电压指令值之差为ΔV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然后,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计算作为导通范围的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电导的合计值[G1+…+Gm+1]=ΔI/ΔV。
[0155] 在漏液检测单元Um+1处没有发生漏液,因此,如图12所示,输入电压值变化ΔV的期间的输入电流值的变化与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范围(导通范围Am)的情况相同,VI特性的斜率也相同。因此,[G1+…+Gm+1]=ΔI/ΔV与Gm为同一值。判定部90从[G1+…+Gm+1]=Gm减去前面计算出的[G1+…+Gm]=Gm,得到Gm+1=0的值。
[0156] 在漏液检测单元Um以后没有发生漏液,因此图12所示的VI特性的斜率不变化,[G1+…+Gm+1]至[G1+…+GNend]的ΔI/ΔV全部为Gm,如图13所示,各电导Gm+1~GNend全部为零。
[0157] 如上所述计算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各电导G1~Gm+1如图14所示,仅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m为非0值的Gm,其他漏液检测单元U的各电导G全部为零。
[0158] 判定部90将计算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各电导G1~Gm+1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将电导G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漏液检测单元Um确定为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159] 接着,参照图16至图18,对在两个漏液检测单元U2、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动作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说明的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确定动作相同的动作,将简单地进行说明。
[0160] 与前面参照图11~14所说明的相同,在漏液检测单元U1中未发生漏液,因此G1=0。
[0161] 在漏液检测单元U2处发生了漏液,因此电导G2成为非0的值。在漏液检测单元U3~Um-1处未发生漏液,因此,如图16所示,VI特性的斜率恒定,如图17所示,总电导[G1+…+G3]~[G1+…+Gm-1]恒定为G2。而且,如图18所示,漏液检测单元U3~Um-1的各电导G3~Gm-1全部为零。
[0162] 并且,与前面所说明的相同,如图18所示,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为非0的值,第m+1个以后的漏液检测单元Um+1~UNend的各电导Gm+1~GNend全部为零。
[0163] 判定部90将计算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各电导G1~Gm+1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将电导G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漏液检测单元U2、Um确定为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164] 以上,对在两个漏液检测单元U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确定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在3个以上的漏液检测单元U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确定动作也与上述的确定动作相同。
[0165] 以上所说明的确定动作是,扫掠输入电压值,使漏液检测单元U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导通,计算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电导G,将计算出的电导G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因此能够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部位的检测可靠性。
[0166] 此外,在以上的确定动作中,说明了根据与不同的两个电压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但与前面所说明的第2判定动作相同,也可以设置检测始端71的输入电压值的电压传感器83来检测输入电压值,使用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来代替电压指令值。在该情况下,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根据与不同的两个输入电压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流值来计算。
[0167] 在以上的确定动作的说明中,说明了根据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1成为导通状态的状态下的总电导[G1+…+Gm-1]、与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状态的状态下的总电导[G1+…+Gm]之差,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但也可以通过该计算方法以外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
[0168] 例如,也可以根据使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总电导[G1+…+GNend]、与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1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总电导[G1+…+Gm-1]之差,计算使漏液检测单元Um~UNend假想地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总电导[Gm+…+GNend]。此外,根据总电导[G1+…+GNend]与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总电导[G1+…+Gm]之差,计算使漏液检测单元Um~UNend假想地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总电导[Gm+1+…+GNend]。然后,根据总电导[Gm+…+GNend]与总电导[Gm+1+…+GNend]之差计算Gm。
[0169] <第2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200的结构>
[0170] 接着,参照图19至图35,对第2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200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参照图1至图18所说明的漏液检测装置10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0171] 如图19所示,漏液检测装置200设置了作为电压检测部的电压传感器83,来代替前面所说明的漏液检测装置100的电流传感器82。此外,电源81输出与从判定部90输入的电流指令值相应的电流。此外,漏液检测部70的末端72未开放,构成末端72的漏液检测单元U5的导电线61、62的末端侧的端部61e、62e通过末端电阻79连接。末端电阻79的电阻值是比进行漏液检测的液体的电阻值大的电阻值。
[0172] <漏液检测装置200的漏液判定动作>
[0173] 以下,参照图20至图26,对漏液检测装置200的漏液判定动作进行说明。判定动作具有如图21的线a所示使输入电流值恒定为待机电流值I0的方法(第1判定动作)、如图21的线b所示使输入电流值在待机电流值I0的前后变动的方法(第2判定动作)、以及如图21的线c所示在零与待机电流值I0之间扫掠输入电流值的方法。以下,首先参照图22,对输入电压值、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施加电压以及导通范围A进行说明。
[0174] <输入电压值和导通范围>
[0175] 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如前面参照图5所说明的那样,若使输入电压值从零开始上升,则各漏液检测单元U每当输入电压值上升Vf时,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以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顺序依次导通。然后,当输入电压值达到VNend=(Nend)×Vf时,从漏液检测单元U1到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全部的漏液检测单元U导通,在全部的漏液检测单元U中都能够检测漏液。
[0176] 当输入电压值超过VNend时,末端电阻79中开始流通电流。如图21所示,在将输入电流值保持为大小恒定的待机电流值I0的情况下,末端电阻79中流通的电流值成为待机电流值I0,此时的末端电阻79的电压降ΔVE在将末端电阻79的电导设为GE时成为ΔVE=I0/GE。并且,输入电压值为VNend+ΔVE。
[0177] 图23的实线示出此时的与输入电流值的变化相对的输入电压值的变化特性(以下称为IV特性)。如图23的实线所示,直到输入电压值达到VNend为止,输入电流值都为零,漏液检测部70中流通的电流值为零。当输入电压值超过VNend时,随着输入电压值变大,输入电流值也变大,当输入电压值达到VNend+ΔVE时,输入电流值达到待机电流值I0。
[0178] 如图20所示,在将输入电流值保持为待机电流值I0的状态下,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从零变大,漏液检测单元Um中流通电流I0。由此,如图22、23所示,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压在将漏液部分65的电压降设为ΔVW0时下降至Vm+ΔVW0。此处,漏液部分65的电压降ΔVW0在将漏液部分65的电导设为Gm时成为ΔVW0=I0/Gm。
[0179] 此外,施加到比漏液检测单元Um+1靠末端侧的漏液检测单元Um+1~UNend的恒压元件Dm+1~DNend上的电压比Vf小。由此,恒压元件Dm+1~DNend成为非导通。
[0180] 如上所述,在将输入电流值保持为恒定的待机电流值I0的情况下,如图22、23所示,在没有漏液的情况下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从VNend+ΔVE下降到Vm+ΔVW0。
[0181] <第1判定动作>
[0182] 判定部90向电源81输出使输出电流恒定为待机电流值I0的电流指令值。此时,输入电压值设为VNend+ΔVE,使得在末端电阻79中流通待机电流。由此,电源81输出待机电流值I0的恒定电流,末端电阻79中流通的电流值成为待机电流值I0。
[0183] 如前面所说明的那样,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为VNend+ΔVE。
[0184] 若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漏液,则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从VNend+ΔVE下降到Vm+ΔVW0。判定部90比较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漏液发生的判定。例如,判定部90可以在输入电压值从待机状态下的输入电压值下降了规定的电压值时判定为发生了漏液。
[0185] 此外,在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下降到Vm+ΔVW0。此处,Vm=(m)×Vf,因此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成为(m)×Vf+ΔVW0。这样的话,输入电压值成为根据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编号而不同的值。例如,在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为U1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成为Vf+ΔVW0。然后,通过选定Vf、待机电流值I0,以使ΔVW0不超过Vf,能够使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输入电压值(m)×Vf+ΔVW0在(m)×Vf与(m+1)×Vf之间。
[0186] 在这种情况下,将图24的(a)所示的比较表存储在存储器92中,判定部90通过对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与比较表中的输入电压值的范围进行比较,能够在判定漏液的发生的同时,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187] 例如,如图24的(a)所示,在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在Vf与2×Vf之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漏液检测单元U1处发生了漏液。此外,在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在2×Vf与3×Vf之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漏液检测单元U2处发生了漏液。
[0188] 此外,在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各恒压元件D的开启电压值Vf并非全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应用图24的(b)所示的表,能够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189] 图24的(b)所示的表应用于恒压元件D1~D5的导通电压分别为1(V)、2(V)、1(V)、1(V)、1.5(V),漏液检测单元U1~U5分别构成为若输入电压值超过1(V)、3(V)、4(V)、5(V)、6.5(V)则导通的情况。判定部90例如在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为1(V)以上且不足3(V)的情况下,将漏液检测单元U1确定为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在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为3(V)以上且不足4(V)的情况下,将漏液检测单元U2确定为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190] <第2判定动作>
[0191] 接着,参照图25,对第2判定动作进行说明。如图25的实线所示,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当输入电压值超过VNend时,在末端电阻79中流通电流,因此,当使输入电压值增加时,输入电流值也增加。此外,如图25的虚线所示,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当输入电压值超过Vm时,漏液部分65中流通电流,因此,当使输入电压值增加时,输入电流值也增加。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小于漏液部分65的电导Gm,因此实线的斜率大于虚线的斜率。第2判定动作如图25所示,使输入电流值在待机电流值I0的前后变动,根据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的变化来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计算电导G=ΔI/ΔV,将计算出的电导G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漏液的判定。如图25所示,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在VNend+ΔVE的前后变动。此外,在待机电流值为I0的情况下,当发生漏液时,输入电压值下降到Vm+ΔVW0,因此输入电压值在Vm+ΔVW0的前后变动。
[0192] 如图25所示,判定部90使向电源81输出的电流指令值在待机电流值I0的前后变动ΔI。此时,输入电压值设定为比VNend+ΔVE大,以使在末端电阻79中流通待机电流。电源81根据电流指令值使输入电流值在待机电流值I0的前后变动ΔI。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在VNend+ΔVE的前后变动。此外,在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在Vm+ΔVW0的前后变动。
[0193] 判定部90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输入电压值。如图25所示,判定部90根据与不同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来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然后,判定部90计算电导G=ΔI/ΔV,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然后,如图26所示,在计算出的电导G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漏液。
[0194] 此处,规定的阈值能够自由选择,但必须是比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大的值。例如,可以是电导GE的1.5~2倍。
[0195] 另外,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的计算并不限定于使用与不同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也可以使用与3个或更多的电流指令值对应的输入电压值来计算。此外,在第2判定动作中,也可以代替电导G而计算电阻值R=ΔV/ΔI,在电阻值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漏液。
[0196]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根据与不同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来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但也可以设置检测始端71的输入电流值的电流传感器82来检测输入电流值,使用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来代替电流指令值。在该情况下,根据与不同的两个输入电流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来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
[0197] <第3判定动作>
[0198] 在第3判定动作中,判定部90如图21的线c所示在零与待机电流值I0之间扫掠电流指令值,根据与通过扫掠而变化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来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此时,输入电压值设定为比VNend大,以使在末端电阻79中流通待机电流。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在比VNend大的范围内变动。此外,在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以比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低的电压值在比Vm大的范围内变动。
[0199] 然后,与第2判定动作相同,计算电导G=ΔI/ΔV,在计算出的电导G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漏液。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最小电流值时的输入电压值和最大电流值时的输入电压值来计算电导G。
[0200] 此外,与第2判定动作相同,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的计算不限于使用与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也可以使用与3个或更多的电流指令值对应的输入电压值来计算。此外,也可以计算电阻值R=ΔV/ΔI来代替电导G,在电阻值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漏液。另外,与前面所说明的第2判定动作相同,也可以使用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来代替电流指令值。
[0201] 此外,在本动作的说明中,说明了在零与待机电流值I0之间扫掠电流指令值,但也可以比待机电流值I0大。
[0202]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第1判定动作中,能够通过使待机电流值I0恒定为规定的电流值的简单结构,在短时间内进行漏液发生的判定。此外,第2、第3判定动作通过使输入电流值在待机电流值I0的前后变动,或者扫掠输入电流值来计算电导或电阻值,由此进行漏液的判定,因此能够通过与输入电压值不同的物理量进行漏液的判定。
[0203] <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动作>
[0204] 以下,参照图27至图35,对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确定动作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进行说明。
[0205] 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动作是,如图28的线c所示,在零与规定的最大电流值Imax之间扫掠电流指令值,使漏液检测单元U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导通,根据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1成为导通状态的状态下的总电导[G1+…+Gm-1]与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状态的状态下的总电导[G1+…+Gm]之差,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将计算出的电导Gm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206] 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为了使末端电阻79中流通电流,将输入电压值设为VNend以上的范围,在零与规定的最大电流值Imax之间扫掠输入电流值。
[0207] 判定部90沿着图28的线c将电流指令值从零扫掠到最大电流值Imax。此外,判定部90设定电源81,以使输入电压值处于VNend以上的范围。由此,电源81根据电流指令值而在零与Imax之间扫掠输出电流值。此时,如图28的虚线和图29所示,输入电压值根据输入电流值在VNend以上的范围内变动。在该状态下,所有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成为导通状态。此外,如图29中实线所示,当输入电流值为零时,输入电压值为VNend,如果输入电流值变大,则输入电压值也变大。
[0208] 在该状态下,如图29所示,判定部90将电流指令值扫掠ΔI,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与电流指令值之差为ΔI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然后,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计算电导G=ΔI/ΔV。通过该ΔI/ΔV计算出的电导G成为处于导通状态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各电导G1~GNend的总电导[G1+…+GNend]。在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1的各电导G1~GNend-1全部为零,因此通过上述计算,判定部90能够检测出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电导GNend。在漏液检测单元UNend处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电导GNend成为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
[0209] 当发生漏液时,如前面所说明的那样,输入电流值为零的情况下的输入电压值从VNend下降到Vm。因此,如果在零与规定的最大电流值Imax之间扫掠输入电流值,则如图28中单点划线所示,输入电压值根据输入电流值而在Vm以上的范围内变动。此外,如图29中虚线所示,当输入电流值为零时,输入电压值为Vm(=m×Vf),如果输入电流值变大,则输入电压值也变大。而且,当输入电流值进一步变大,输入电压值超过VNend(=Nend×Vf)时,在末端电阻79中流通电流,因此VI特性的斜率变大。
[0210] 在该情况下,在输入电流值为零的情况下,漏液检测单元U1~Um成为导通状态,比漏液检测单元Um靠末端侧的漏液检测单元Um+1~UNend成为非导通状态。而且,通过增大输入电流值,输入电压值变大,每当输入电压值增大Vf时,各漏液检测单元U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依次导通。然后,当输入电压值达到VNend时,全部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成为导通状态,在末端电阻79中开始流通电流。
[0211] 判定部90将电流指令值扫掠ΔI,以使输入电压值处于从m×Vf到比(m+1)×Vf稍小的值的范围。然后,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与电流指令值之差为ΔI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然后,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计算电导G=ΔI/ΔV。通过该ΔI/ΔV计算出的电导G成为处于导通状态的漏液检测单元U1~Um的各电导G1~Gm的总电导[G1+…+Gm]。
[0212] 在漏液检测单元U1~Um-1处未发生漏液,因此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各电导G1~Gm-1全部为零。因此,通过上述计算,判定部90能够检测出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因此Gm成为非零的某个值。但是,末端电阻79的电阻值设定得比漏液部分65的电阻值大,因此Gm比之前计算出的GE大。
[0213] 判定部90将电流指令值进一步扫掠ΔI,以使输入电压值处于从(m+1)×Vf到比(m+2)×Vf稍小的值的范围。由此,漏液检测单元Um+1成为导通状态。然后,与前面所说明的同样,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与电流指令值之差为ΔI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计算电导G=ΔI/ΔV。通过该ΔI/ΔV计算出的电导G成为处于导通状态的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各电导G1~Gm+1的总电导[G1+…+Gm+1]。判定部90从总电导[G1+…+Gm+1]减去前面计算出的总电导[G1+…+Gm]来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1的电导Gm+1。
[0214] 如图29所示,输入电压值在m×Vf与(m+1)×Vf之间的VI特性的斜率与输入电压值在(m+1)×Vf与(m+2)×Vf之间的VI特性的斜率相同,因此各ΔI/ΔV的值相等。因此,如图30所示,总电导[G1+…+Gm]的值与总电导[G1+…+Gm+1]的值相等。因此,电导Gm+1为零。
[0215] 以后,同样地一边增加输入电流值一边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输入电压值,基于此,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2~UNend-1的各电导Gm+1~GNend-1。如图29所示,直到输入电压值达到VNend为止,VI特性的斜率都是恒定的,因此在各个阶段计算出的总电导的值相同,电导Gm+2~GNend-1全部为零。
[0216] 判定部90进一步增大电流指令值,当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超过VNend时,VI特性的斜率变大。与前面所说明的同样,一边使输入电流值增加一边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输入电压值,基于此,计算各电导G1~GNend的总电导[G1+…+GNend]。
[0217] 判定部90从总电导[G1+…+GNend]减去前面算出的总电导[G1+…+GNend-1],得到GNend作为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电导。在漏液检测单元UNend处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电导GNend成为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
[0218] 图31图示出如上所述由判定部90计算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各电导G1~GNend的变化。如图31所示,发生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为非零的某个值。此外,包括末端电阻79的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电导GNend成为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除此之外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电导G全部为零。
[0219] 然后,在电导G的值超过比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大的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部90将该漏液检测单元U确定为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220] 接着,参照图32至图35,如图32所示,对在漏液检测单元U2和漏液检测单元Um这两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确定动作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说明的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时的确定动作相同的动作,将简单地进行说明。
[0221] 如图33所示,在漏液检测单元U2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输入电流值为零时的输入电压值下降到2×Vf。并且,在扫掠输入电流值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在2×Vf以上的范围内与输入电流值相应地变化。
[0222] 判定部90将电流指令值扫掠ΔI,以使输入电压值处于从2×Vf到比3×Vf稍小的值的范围。然后,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与电流指令值之差为ΔI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然后,根据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计算电导G=ΔI/ΔV。通过该ΔI/ΔV计算出的电导G成为处于导通状态的漏液检测单元U1~U2的各电导G1~G2的总电导[G1+G2](参照图34)。
[0223] 在漏液检测单元U1处未发生漏液,因此电导G1为零。因此,通过上述计算,判定部90能够计算出漏液检测单元U2的电导G2。在漏液检测单元U2处发生了漏液,因此G2为非零的某个值且为比GE大的值。
[0224] 判定部90与前面所说明的同样,一边使输入电流值增加一边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输入电压值,基于此,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3~Um-1的各电导G3~Gm-1。如图33所示,直到输入电压值达到Vm为止,VI特性的斜率都是恒定的,因此在各个阶段计算出的总电导的值相同,电导G3~Gm-1全部为零。
[0225] 判定部90进一步增大电流指令值,当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超过Vm时,如图33所示,VI特性的斜率变大。与前面所说明的同样,一边使输入电流值增加一边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输入电压值,基于此,检测各电导G1~Gm的总电导[G1+…+Gm](参照图34)。
[0226] 判定部90从总电导[G1+…+Gm]减去前面算出的总电导[G1+…+Gm-1],得到Gm作为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漏液,因此Gm为非零的某个值且为比GE大的值。
[0227] 判定部90进一步增大输入电压指令值,与前面所说明的同样,得到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电导GNend。在漏液检测单元UNend处未发生漏液的情况下,电导GNend成为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参照图34)。
[0228] 图35图示出如上所述由判定部90计算出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各电导G1~GNend的变化。如图35所示,发生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2、Um的电导G2、Gm成为非零的某个值。此外,包括末端电阻79的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电导GNend成为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除此之外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电导G全部为零。
[0229] 然后,在电导G的值超过比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大的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部90将该漏液检测单元U确定为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
[0230] 另外,在漏液检测单元UNend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包括末端电阻79的漏液检测单元UNend的电导GNend成为在末端电阻79的电导GE中加入了由漏液引起的电导的增加的值。该值为与图35所示的Gm相同的大小。
[0231] 以上,对在两个漏液检测单元U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确定动作进行了说明,在3个以上的漏液检测单元U处发生了漏液的情况下的确定动作也与上述的确定动作相同。
[0232] 以上所说明的确定动作是,扫掠输入电流值,使漏液检测单元U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导通,计算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电导G,将计算出的电导G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因此能够确定发生了漏液的漏液检测单元U。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部位的检测可靠性。
[0233]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根据与不同的两个电流指令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来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但也可以设置检测始端71的输入电流值的电流传感器82来检测输入电流值,使用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来代替电流指令值。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与不同的两个输入电流值对应的两个输入电压值来计算输入电压值的变化量ΔV。
[0234] <断线检测动作>
[0235] 以下,参照图36至图38,对漏液检测部70的断线检测动作进行说明。图36中实线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110是在前面参照图1所说明的漏液检测装置100的漏液检测单元UNend连接断线检测元件78来进行断线检测。图36中虚线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210示出代替漏液检测装置110的电流传感器82而安装了电压传感器83的情况。另外,断线检测元件78可以是电阻器,也可以由将通电电流限制在恒定的电流值的恒流元件构成。
[0236] 图37中示出图36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100的VI特性。如图37的实线所示,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直到输入电压值达到VNend为止,输入电流值都为零,当输入电压值超过VNend时,断线检测元件78中开始流通电流,电流值从零开始增加。当发生断线时,在断线检测元件78中未流通电流,因此即使输入电压值超过VNend,输入电流值也保持为零。
[0237] 判定部90对始端71施加待机电压值V0,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输入电流值。如图37所示,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为比零大的规定的阈值以上。
[0238] 当发生断线时,通过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成为比阈值低的零。这样,判定部90通过对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检测断线的发生。
[0239] 此外,如图38所示,在代替待机电压而流通待机电流,并通过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输入电压值的情况下,在没有断线的情况下,将待机电流值I0的情况下的断线检测元件78的电压降设为ΔVD,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为VNend+ΔVD。另一方面,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电压增加到电源81的最大输出电压值Vmax。
[0240] 因此,判定部90使待机电流值I0在漏液检测部70中流通,通过将由电压传感器83检测出的输入电压值与初始电压值的VNend+ΔVD进行比较,能够检测断线的发生。此外,也可以通过代替VNend+ΔVD而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检测断线的发生。
[0241] 另外,在漏液检测装置110、210中,说明了将断线检测元件78与末端的漏液检测单元UNend连接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任意漏液检测单元U连接断线检测元件78。
[0242] <发生了断线的漏液检测单元的确定>
[0243] 以下,参照图39至图42,对发生了断线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确定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在漏液检测单元Um处发生了断线的情况。
[0244] 图39中实线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120是在前面参照图1所说明的漏液检测装置100的各漏液检测单元U的各导电线61、62之间分别连接断线检测元件78来进行发生了断线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确定。图39中虚线所示的漏液检测装置220示出代替漏液检测装置120的电流传感器82而安装了电压传感器83的情况。另外,断线检测元件78可以是电阻器,也可以由将通电电流限制在恒定的电流值的恒流元件构成。
[0245] 如图38所示,说明安装于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断线检测元件78的电导为电导G1~GNend的情况。
[0246] 与前面所说明的同样,若扫掠输入电压值而使其上升,则各漏液检测单元U每当输入电压值上升Vf时,按照与始端71连接的顺序依次导通。如图40、41所示,若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Vf,则漏液检测单元U1导通,在该状态下将输入电压值扫掠ΔV,根据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根据ΔI/ΔV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1的电导G1。接着,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2×Vf,使漏液检测单元U1、U2导通,在该状态下将输入电压值扫掠ΔV,根据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输入电流值来计算输入电流值的变化量ΔI,根据ΔI/ΔV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1~U2的总电导[G1+G2]。然后,从[G1+G2]减去G1来计算G2。
[0247] 同样地,使输入电压值从(m-1)×Vf上升到比(m)×Vf稍小的值,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1导通,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1~Um-1的总电导[G1+…+Gm-1],接下来,使输入电压值从(m)×Vf上升到比(m+1)×Vf稍小的值,使漏液检测单元U1~Um导通,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1~Um的总电导[G1+…+Gm],从总电导[G1+…+Gm]减去[G1+…+Gm-1]来计算漏液检测单元Um的电导Gm,重复以上动作,计算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各电导G1~GNend。
[0248] 在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各电导G1~GNend成为安装于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断线检测元件78的各电导G1~GNend,因此不会成为零。在断线检测元件78的各电导G1~GNend为GN且相同的情况下,如图42所示,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全部为GN。
[0249] 另一方面,如图39所示,在漏液检测单元Um的断线检测元件78的始端侧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即使使输入电压值上升到Vm以上,漏液检测单元Um+1~UNend也不会成为通电状态。在该情况下,如图40中虚线所示,输入电流值随着输入电压值变大而变大,但VI特性斜率恒定,斜率没有变化。
[0250] 因此,在漏液检测单元Um的断线检测元件78的始端侧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如图41中虚线所示,根据ΔI/ΔV计算出的总电导恒定为[G1+…+Gm-1]。因此,如图42所示,计算出比漏液检测单元Um靠末端侧的漏液检测单元Um~UNend的各电导Gm~GNend全部为零。
[0251] 判定部90如前面所说明的那样对各漏液检测单元U1~UNend的各电导G1~GNend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能够确定为在电导G比规定的阈值小的漏液检测单元U中的最始端侧的漏液检测单元U处发生了断线。
[0252] 如图39中虚线所示,代替电流传感器82而设置电压传感器83,在扫掠输入电流值而使其上升的情况下,输入电压值与输入电流值相应地变大,因此,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能够确定发生了断线的漏液检测单元U。
[0253] <其他电压、电流扫掠波形>
[0254] 如前面参照图7所说明的那样,输入电压值的扫掠是以使输入电压值在零与待机电压值V0之间直线地变化的方式进行扫掠,但不限于此,如图43所示,也可以使输入电流值以Vf为单位阶段性地上升,以输入电压值在m×Vf与(m+1)×Vf之间变动的方式进行扫掠。该扫掠波形具有抗噪声强的效果。
[0255] 此外,在扫掠输入电流值时,也可以不是如图28所示,以使输入电流值在零与最大电流值Imax之间直线地变化的方式进行扫掠,而是如图43所示,阶段性地使输入电流值上升,在各阶段使输入电流变动。
[0256] <恒压元件的变动>
[0257] 参照图44A~图44F,对恒压元件Dm的变动进行说明。在漏液检测装置100、200中,关于恒压元件Dm,对将齐纳二极管11a、11b反串联连接并配置成介入于一根连接线1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44A至图44F那样构成。
[0258] 如图44A所示,也可以将齐纳二极管11a、11b的连接方向与图2所示的状态相反地反串联连接。此外,如图44B所示,也可以配置于与图2所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连接线12。进而,如图44C、图44D所示,也可以在两根连接线12上沿同一方向各配置一个齐纳二极管
11a、11b,使两个齐纳二极管11a、11b相对于发生漏液时的电流的流动成为反串联。并且,如图44E所示,也可以仅在某一根连接线12上介入配置齐纳二极管11a。在这种情况下,电源81也可以使用直流电源来构成。并且,如图44F所示,可以不使用齐纳二极管11a、11b,而使用恒压元件电路22,该恒压元件电路22由IC等构成了具有图3所示的电压电流特性的电路。
[0259] 这样,通过根据检测对象的液体来对节点NDm的恒压元件Dm的配置进行各种变更,能够进行与检测对象的液体相应的漏液检测。
[0260]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100中,关于恒压元件Dm,说明了正方向的开启电压值的绝对值与负方向的开启电压值的绝对值为相同的Vf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如图45所示,也可以使用正方向的开启电压值Vf1的绝对值与负方向的开启电压值Vf2的绝对值不同的恒压元件。
[0261] 在这种情况下,正方向的输入电流值与负方向的输入电流值不同,因此存在在导电线61、62中产生电蚀的情况。因此,将输出来自电源81的正方向的电流的时间与输出负方向的电流的时间设为不同的长度,使图46所示的正区域的面积(用左斜阴影线表示)和负区域的面积(用右斜阴影线表示)相同。由此,从电源81输出的交流电流的导电线61、62的正方向的通电电荷量与负方向的通电电荷量相等,能够抑制在导电线61、62处发生电蚀。
[0262] 接着,参照图47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300进行说明。图47是在奇数编号的漏液检测单元U和偶数编号的漏液检测单元U中交替配置配置有恒压元件Dm的连接线12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300起到与前面所说明的漏液检测装置100相同的作用、效果。
[0263] 图48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400。漏液检测装置400通过始端侧漏液检测带66连接电源81与始端71之间,该始端侧漏液检测带66由导电线61、62构成,当漏液接触时,电流流过该始端侧漏液检测带66。
[026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电压值为零到Vf之间且由电流传感器82检测出的电流值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够确定为在始端71的始端侧发生了漏液。漏液检测装置400以比漏液检测装置100少的恒压元件Dm的个数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构成漏液检测部70的漏液检测单元U的数量不限于5个,可以是任意数量,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由6个以上构成。
[0265] 以上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漏液检测装置100、200、300、400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漏液判定的可靠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