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溶剂类 / 溶剂 / 非水溶剂 / 一种锂离子电池

一种锂离子电池

阅读:6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电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锂离子 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 锂离子电池 ,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和 电解 液,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 流体 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添加剂,所述正极添加剂选自 磷酸 锂盐类化合物,所述电解液包括 电解质 和 溶剂 ,所述电解液还包括除酸剂和成膜添加剂,所述除酸剂选自环状酸酐类化合物,所述成膜添加剂选自环 硼 氧 烷类化合物。本发明 发明人 通过在正极极片中引入正极添加剂,并进一步在在电池的电解液中引入除酸剂和成膜添加剂,从而可以稳定锂盐,避免锂盐分解产生HF而 加速 正极锰的溶出,并可以清除电解液中的HF,有效改善了电芯的循环性能和/或存储性能。,下面是一种锂离子电池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添加剂,所述正极添加剂选自磷酸锂盐类化合物,所述电解液包括电解质溶剂,所述电解液还包括除酸剂和成膜添加剂,所述除酸剂选自环状酸酐类化合物,所述成膜添加剂选自环烷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所述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优选选自锂锰氧化物、锂镍锰氧化物、锂镍钴锰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更优选的,所述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1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包括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优选的,所述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锂盐类化合物选自磷酸锂、亚磷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正极添加剂的质量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质量的0.05%~5%,优选为0.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酸酐类化合物选自来酸酐、二乙醇酸酐、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环状酸酐类化合物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5%~5%,优选为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硼氧烷类化合物选自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1、R12、R1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6芳基,所述烷基和芳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卤原子,优选选自F、Cl、Br,更优选选自F、Cl;
和/或,所述电解液中,环硼氧烷类化合物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5%,优选为
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硼氧烷类化合物选自化学结构式如式A1~A5所示的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酸酐类化合物与环硼氧烷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选自LiPF6、LiBF4、LiN(SO2F)2、LiN(CF3SO2)2、LiClO4、LiAsF6、LiB(C2O4)2、LiBF2(C2O4)、LiN(SO2RF)2、LiN(SO2F)(SO2RF)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RF为Cn′F2n′+1,n′为1、2、3、4、5、6、7、8、9、或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溶剂为非溶剂,优选为有机溶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产品,例如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减小尺寸,减轻重量,延长使用寿命是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因此,开发与便携式电子产品相配套的电源产品,尤其是开发能够提供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轻量化二次电池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0003] 锰酸锂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工作电压平台高及对环境毒性小等优点,但它的循环性能及高温稳定性差,主要原因是锰酸锂容易发生锰溶出,尤其是在酸性条件下。而目前的电解液主要以LiPF6为锂盐,LiPF6在循环和存储过程中,容易产生HF,HF催化锰酸锂发生锰溶解,导致正极大量破坏,而溶出的锰元素会在负极沉积,进而破坏负极。基于此,需要进一步开拓改善锰酸锂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和电解液,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添加剂,正极添加剂选自磷酸锂盐类化合物,电解液包括电解质溶剂,电解液还包括除酸剂和成膜添加剂,除酸剂选自环状酸酐类化合物,成膜添加剂选自环烷类化合物。
[000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07]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在正极极片中引入正极添加剂,并进一步在在电池的电解液中引入除酸剂和成膜添加剂,从而可以稳定锂盐,避免锂盐分解产生HF而加速正极锰的溶出,并可以清除电解液中的HF,有效改善了电芯的循环性能和/或存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
[0009]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添加剂,所述正极添加剂选自磷酸锂盐类化合物,所述电解液包括电解质和溶剂,所述电解液还包括除酸剂和成膜添加剂,所述除酸剂选自环状酸酐类化合物,所述成膜添加剂选自环硼氧烷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在正极极片中引入磷酸锂盐类化合物作为正极添加剂,并在电解液中引入环状酸酐类化合物作为除酸剂,并进一步结合成膜添加剂,从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
[0010]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通常可以包括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所述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锂锰氧化物、锂镍锰氧化物、锂镍钴锰氧化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从而可以与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添加剂、电解液中的除酸剂和/或成膜添加剂配合,避免正极锰的溶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调整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在正极活性物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例如,锂锰氧化物类化合物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10%~10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或90%~100%。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还可以包括其他各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例如,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钴酸锂、磷酸亚锂、磷酸铁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1]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正极极片还可以包括正极添加剂,所述正极添加剂主要可以起到稳定锂盐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锂盐分解,产生的HF加速正极锰的溶出。所述正极添加剂可以是磷酸锂盐类化合物,所述磷酸锂盐类化合物可以是磷酸盐和/或亚磷酸盐,具体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磷酸锂、亚磷酸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正极添加剂的质量可以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质量的0.05%~5%、0.1%~3%、0.05%~0.1%、0.1%~0.5%、0.5%~1%、1%~1.5%、1.5%~2%、2%~2.5%、或2.5%~3%。当正极添加剂的含量在0.05%~3%范围内,随着正极添加剂的增加,对电解液在正极活性物质发生副反应的改善效果良好。
[0012]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电解液还可以包括除酸剂,所述除酸剂主要可以用于清除电解液中的HF,避免HF加速正极锰溶出,所述除酸剂还可以协助成膜添加剂,单独使用的成膜添加剂所成的膜比较厚,但是不够致密,除酸剂可以改善明显膜的致密性。所述除酸剂可以选自环状酸酐类化合物,所述环状酸酐类化合物通常指至少含有一个非芳香族的环状的酸酐类化合物,例如,所述环状酸酐类化合物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来酸酐、二乙醇酸酐、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邻苯二甲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电解液中,所述环状酸酐类化合物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5%、1%~3%、0.05%~
0.1%、0.1%~0.5%、0.5%~1%、1%~1.5%、1.5%~2%、2%~2.5%、2.5%~3%、3%~3.5%、3.5%~4%、4%~4.5%、或4.5%~5%。当环状酸酐类化合物0.05%~3%范围内,随着环状酸酐类化合物的增加,对成膜添加剂在极片的成膜致密效果改善明显。
[0013]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电解液可以包括成膜添加剂,所述成膜添加剂可以在正极和/或负极上形成膜层,从而可以减少正极的锰溶出,还可以减少负极上的锰对负极的破坏。所述成膜添加剂可以选自环硼氧烷类化合物,所述环硼氧烷类化合物通常可以是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14]
[0015] 其中,R11、R12、R1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或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6、C6~C18或C6~C12芳基,所述烷基和芳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卤原子,优选选自F、Cl、Br,更优选选自F、Cl。所述C1~C10、C1~C6烷基通常分别指原子数为1~10、1~6的烷基,例如,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和癸基等。所述C6~C26、C6~C18或C6~C12芳基通常分别指碳原子数为6~26、6~18、6~12的芳基,例如,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苯基、基、荧蒽基、芴基、四氢化萘基、茚满基或蒽基等。所述电解液中,环硼氧烷类化合物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0.05%~5%、1%~3%、0.05%~0.1%、0.1%~0.5%、0.5%~1%、1%~1.5%、1.5%~2%、2%~2.5%或2.5%~3%。
[0016]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硼氧烷类化合物选自化学结构式如式A1~A5所示的化合物:
[0017]
[0018]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电解液可以包括除酸剂,所述除酸剂既可以除酸又可以协助成膜添加剂成膜,单独的成膜添加剂所成的膜比较厚,但是不够致密,除酸剂可以改善膜的致密性,但是,单独添加磷酸锂盐类化合物等正极添加剂、或环状酸酐类化合物等除酸剂、或环硼氧烷类化合物等成膜添加剂,或添加它们其中的任意两种,均不能切实有效地改善电芯的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此外,发明人还意外发现,正极添加剂、除酸剂、成膜添加剂的用量也对于性能上的改善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正极添加剂、除酸剂、成膜添加剂的用量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再例如,电解液中,所述除酸剂与成膜添加剂的摩尔比可以为1:1~3:1、1:1~1.5:1、1.5:1~2:1、2:1~2.5:1、2.5:1~3:1。当除酸剂与成膜添加剂最佳摩尔比为0.5-1.5,在上述范围内,成膜质量较高、结构致密,同时成膜阻抗较低,既能很好的抑制HF的产生又能很好的保护阳极
[0019]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电解液通常包括电解质和溶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合适种类和用量的适用于用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的电解质。例如,所述电解质通常可以包括锂盐等,更具体的,所述锂盐可以是无机锂盐和/或有机锂盐等,所述锂盐还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路易斯酸与LiF的络盐、亚胺或甲基化锂盐、含有S(=O)2O结构的锂盐、含有P=O或Cl=O结构的锂盐、以草酸盐配位体为阴离子的锂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路易斯酸与LiF的络盐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LiPF6、LiBF4、LiAsF6、LiSbF6、LiPF4(CF3)2、LiPF3(C2F5)3、LiPF3(CF3)3、LiPF3(异-C3F7)3和LiPF5(异-C3F7)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亚胺或甲基化锂盐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LiN(SO2F)2、LiN(SO2RF)2、LiN(SO2F)(SO2RF)(其中,RF为Cn′F2n′+1,n′为1、2、3、4、5、6、7、8、9、或10)、(CF2)2(SO2)2NLi(环状)、(CF2)3(SO2)2NLi(环状)和LiC(SO2CF3)3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含有S(=O)2O结构的锂盐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LiSO3F、LiCF3SO3、CH3SO4Li、C2H5SO4Li、C3H7SO4Li、三氟((甲磺酰)氧基)硼酸锂(LiTFMSB)、和五氟((甲磺酰)氧基)磷酸锂(LiPFMSP)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含有P=O或Cl=O结构的锂盐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LiPO2F2、Li2PO3F和LiClO4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以草酸盐配位体为阴离子的锂盐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双[草酸根-O,O’]硼酸锂(LiBOB)、二氟[草酸根-O,O’]硼酸锂、二氟双[草酸根-O,O’]磷酸锂(LiPFO)和四氟[草酸根-O,O’]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再例如,所述电解质的浓度可以为0.5M~2M之间。
[0020]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合适种类和用量的适用于用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的溶剂。所述电解液的溶剂通常为非溶剂,优选可以为有机溶剂,具体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戊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等或它们的卤代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1]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通常包括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通常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集流体通常可以为层体,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通常可以设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集流体通常是可以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所述正极集流体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集流体的材料,例如,所述正极集流体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箔等,更具体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箔、箔等。
[0022]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通常包括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通常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或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集流体通常可以为层体,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通常可以设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通常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还可以为沿负极集流体表面延伸的层体,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通常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集流体通常是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例如,可以是金属箔等(例如,铜箔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作为电化学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材料,例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软碳、硬碳、、硅氧化合物、硅碳复合物、锂金属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3]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通常包括隔离膜,所述隔离膜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隔离膜材料,例如,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芳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酯和天然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4]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锂离子电池(也称为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所述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通常可以用于形成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例如,所述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各自都可以是层体,从而可以裁剪成目标尺寸后依次叠放,还可以进一步卷绕至目标尺寸,以用于形成电芯,并可以进一步与电解液结合以形成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可以包括其他各种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部件,例如,适用的部件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包装壳、极、外接电极等。
[0025] 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通过在正极极片中添加正极添加剂,稳定锂盐,避免锂盐分解产生HF而加速正极锰溶出,并进一步在电解液中同时添加除酸剂和成膜添加剂,通过除酸剂清除电解液中的HF,避免HF加速正极锰溶出,通过成膜添加剂在正极和负极表面成膜添加剂,正极表面成膜可以减少锰溶出,负极表面成膜可以减少锰对负极的破坏,且除酸剂还可以协助成膜添加剂,改善膜层的致密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在循环、存储后的容量保持率。而需要指出的是,单独添加磷酸锂/亚磷酸锂等正极添加剂、或环状酸酐等除酸剂、或环硼氧烷添加剂等成膜添加剂,或添加其中的任意两种,均不能有效的改善电芯的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
[0026]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7] 须知,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
[0028] 此外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除非另有说明;还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装置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设备/装置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设备/装置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两个设备/装置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设备/装置,除非另有说明。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9]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剂材料具体如下:
[0030] 正极添加剂:磷酸锂和亚磷酸锂。
[0031] 电解液除酸剂:马来酸酐、二乙醇酸酐、丁二酸酐。
[0032] 电解液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上述提到的化合物A1和A5。
[0033] 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6)。
[0034] 有机溶剂: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
[0035] 正极活性材料:锰酸锂。
[0036] 隔离膜:PE 20um多孔聚合物薄膜(Celgard)。
[0037] 实施例
[0038]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0039] 实施例1~13均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0040] (1)负极极片制备
[0041] 将负极活性物质石墨、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丁苯橡胶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按照重量比为石墨:乙炔黑: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95:2:2:1进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后,充分搅拌混合,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将此浆料涂覆于负极集流体铜箔上,然后烘干、冷压,得到负极极片,其中,铜箔的厚度为8μm,极片上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100μm。
[0042] (2)正极片制备
[0043] 将正极活性材料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添加剂、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聚偏二氟乙烯按重量比进行混合,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充分搅拌混合后,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将此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铝箔上,然后烘干、冷压,得到正极极片,其中,铝箔的厚度为12μm,极片上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110μm。
[0044] (3)电解液制备
[0045] 电解液均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0046] 在含水量<10ppm的氩气气氛手套箱中,将EC、EMC按照重量比为EC:EMC=3:7进行混合后,得到混合溶剂,再将充分干燥的锂盐LiPF6溶解于上述混合溶剂中,然后向其中加入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搅拌均匀后,获得电解液,其中LiPF6的浓度为1mol/L。
[0047] (4)电池的制备
[0048] 实施例1~13的电池均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0049] 将正极极片、隔离膜(厚度为20μm)、负极极片按顺序叠好,使隔离膜处于正负极片之间起到隔离的作用,然后卷绕得到裸电芯;将裸电芯置于外包装箔中,将上述制备好的电解液注入到干燥后的电池中,然后经过真空封装、静置、化成、整形等工序,获得电池。
[0050] 在上述制备电池的过程中,各个电池中所选用的正极添加剂、各个电解液中所用到的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含量,如下述表1中所示。
[0051] 在下述表1中,正极添加剂的含量为正极极片的重量百分比,正极添加剂的含量均为基于电解液的总重量计算得到的重量百分数。
[0052] 表1
[0053]
[0054] 对比例1~13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0055] 对比例1~13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其中在电解液的制备中,改变正极添加剂的含量、改变电解液中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的含量,其余条件均不变。
[0056] 在上述制备电池的过程中,各个电池中所选用的正极添加剂、各个电解液中所用到的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含量,如下述表2中所示。
[0057] 在下述表2中,正极添加剂的含量为正极极片的重量百分比,正极添加剂的含量均为基于电解液的总重量计算得到的重量百分数。
[0058] 表2
[0059]
[0060] 注:在表2中,“/”表示未添加任何种类的物质。
[0061]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性能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0062] (1)电池的45℃循环性能测试:
[0063] 在45℃下,先以1C的恒定电流对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至4.3V,进一步以4.3V恒定电压充电至电流为0.05C,然后以1C的恒定电流将电池放电至3V,此为一个充放电循环过程,此次的放电容量为第1次循环的放电容量。电池按上述方式进行多次循环充放电测试,检测得到第100次循环的放电容量,并通过下式计算得出电池的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
[0064] 电池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第100次循环的放电容量/第1次循环的放电容量]×100%
[0065] 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制备得到的电池均进行45℃循环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3中所示。
[0066] (2)电池的60℃存储性能测试:
[0067] 在25℃下,以1C恒电流充电至4.3V,然后以4.3V的恒定电压对电池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以1C的恒定电流对电池放电至3.0V;再以1C恒电流充电至4.3V,然后以4.3V的恒定电压对电池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然后将电池置于60℃下存储30天,待存储结束后,以1C的恒定电流对电池放电至3.0V;再以1C恒电流充电至4.3V,然后以4.3V的恒定电压对电池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以1C的恒定电流对电池放电至3.0V,如此重复3次,取最后一次放电容量作为可恢复容量。
[0068] 电池的存储可恢复容量率(%)=[电池高温存储后的可恢复容量/电池存储前的容量]×100%。
[0069] 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制备得到的电池均进行60℃存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3中所示。
[0070] 表3
[0071]
[0072] 从上述表3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0073] 循环、存储测试结果分析:
[0074] 由实施例1~13得到的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与对比例1得到的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可以看出,正极极片中含有磷酸锂或亚磷酸锂,且电解液中含有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容量保持率和存储容量保持率。
[0075] 由电池对比例1~13得到的循环和存储后的容量保持率,可以得知,对比例1中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使得有机溶剂会在极片表面产生较多的副反应,且电解液更容易分解产生更多HF,导致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低。
[0076] 对比例2-7及对比例8、10、12中,分别在正极中添加磷酸锂、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但是由于磷酸锂不能有效的抑制电解液分解,或除酸剂不能有效的清除电解液中HF,或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不能有效的有效地阻止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从而使电池的循环、存储性能基本得不到改善。
[0077] 在对比例9、11和13中,磷酸锂、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含量过多,过多的磷酸锂会导致正极的电导率等性能下降、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在电解液中,会继续在极片表面反应,造成界面阻抗变大,从而恶化电池在高温下的循环、存储性能。
[0078]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当正极中含有磷酸锂,且电解液中同时含除酸剂和环硼氧烷类成膜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在循环、存储后的容量保持率。
[0079]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80]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