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生活
水平的提高,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脑的显示屏以
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在两
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面
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象。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物体碰到显示屏时,尤其是小孩,顽皮或是好奇,会以笔尖或尖物触碰或刮显示屏表面,有时不小心将玩具投掷到显示屏时,会造成显示屏表面产生刮伤、受损的现象,影响显示屏的使用,严重者造成整个显示屏损坏。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亚克
力保护片,用于保护显示屏,同时还可以
镀上防蓝光膜,以起到防蓝光的作用,有效保护眼睛。但是,目前市场的亚克力保护片通常是直接悬挂屏幕上面,没有对其进行固定,轻易触碰就会掉落,产生安全隐患。为此,本
申请提出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采用纳米透明双面胶将亚克力保护膜固定在显示屏上,使得亚克力保护膜不容易移动,不会轻易掉落,而且操作非常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包括透明保护片和着色边框,所述着色边框设置有两个,所述透明保护片固定在两个着色边框之间,所述着色边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透明保护片卡在卡槽内,所述着色边框包括边框条、转折条,所述边框条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转折条,所述转折条垂直于边框条,所述透明保护片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两个着色边框的转折条之间,所述透明保护片的折弯部内侧粘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纳米透明双面胶。
优选的,所述透明保护片为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着色边框的宽度为1-3cm。
优选的,所述着色边框的边框条上通
过热熔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远离着色边框的一侧通过胶水粘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为
硅胶块、
橡胶块、海绵块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上限位块位于着色边框上靠近转折条的一侧,所述上限位块上开设有卡口,所述下限位块位于着色边框上远离转折条的一侧,所述下限位块上开设有轴孔,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设置有便利贴,所述便利贴收卷在
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轴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着色边框的边框条远离转折条的一端通过热熔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环分别位于两个着色边框上,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弹力带。
与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利用纳米透明双面胶将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固定在显示屏上,使得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不容易移动,不会轻易掉落,而且操作非常方便,同时由于纳米透明双面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将其拆卸下来也不会影响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的再次固定,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灵活。
2)本申请通过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设置,同时在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粘贴缓冲块,可以在该保护膜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利用缓冲块形变释放
能量的原理,来减少外力对显示屏的冲击力,从而有效保护显示屏,防止其受到损伤;此外,还可以将卷材状的便利贴固定在上下限位块之间,从而在使用电脑时,可以随时将一些重要事项写在便利贴上,以起到提醒作用。
3)本申请通过弹力带的设置,在固定该保护膜组件时,也可以采用弹力带套在显示屏上,起到进一步固定作用,而且弹力带位于该保护膜组件整体的下端,即使不使用弹力带进行固定,也不会影响该保护膜组件的整体固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的着色边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透明保护片;2、着色边框;3、固定件;4、边框条;5、转折条;6、转轴;7、便利贴;8、固定环;9、弹力带;10、卡槽;11、上限位块;12、下限位块;13、缓冲块;14、卡口;15、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应用在电脑屏幕上的防蓝光保护膜组件,包括透明保护片1和着色边框2,着色边框2设置有两个,透明保护片1固定在两个着色边框2之间,着色边框2上开设有卡槽10,透明保护片1卡在卡槽10内,并利用无影胶进行粘接固定,着色边框2包括边框条4、转折条5,边框条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转折条5,转折条5垂直于边框条4,着色边框2呈L型,利用转折条5卡在显示屏顶部,增加
稳定性,透明保护片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折弯部,折弯部位于两个着色边框2的转折条5之间,透明保护片1的折弯部内侧粘接有固定件3,固定件3为纳米透明双面胶,纳米透明双面胶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纳米胶。
参照图1,透明保护片1为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为现有技术常规的防蓝光亚克力板。
参照图1,着色边框2的宽度为1-3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纳米透明双面胶将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固定在显示屏上,使得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不容易移动,不会轻易掉落,使其发挥真正的防蓝光和保护效果,保护眼睛,而且操作非常方便,同时由于纳米透明双面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将其拆卸下来也不会影响亚克力电脑防蓝光保护膜的再次固定,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灵活。
使用时,将透明保护片1弯折部粘贴有纳米透明双面胶的一面粘贴在电脑显示屏顶边,并将透明保护片1的主体部分紧贴显示屏的显示面上,安装简单方便。
参照图1、图4、图5,着色边框2的边框条4上通过热熔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远离着色边框2的一侧通过胶水粘接有缓冲块13,缓冲块13为硅胶块、橡胶块、海绵块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的设置,同时在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上粘贴缓冲块13,可以在该保护膜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利用缓冲块13形变释放能量的原理,来减少外力对显示屏的冲击力,从而有效保护显示屏,防止其受到损伤。
参照图1、图4、图5,上限位块11位于着色边框2上靠近转折条5的一侧,上限位块11上开设有卡口14,下限位块12位于着色边框2上远离转折条5的一侧,下限位块12上开设有轴孔15,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之间设置有便利贴7,便利贴7收卷在转轴6上,转轴6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轴孔15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外,还可以将卷材状的便利贴7固定在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之间,从而在使用电脑时,可以随时将一些重要事项写在便利贴7上,以起到提醒作用。
使用时,将便利贴7卷在转轴6上,并将转轴6的一端插入到下限位块12的轴孔15内,另一端卡在上限位块11的卡口14处,在需要记载事项时,将便利贴7拉出一段,并在便利贴7上记上待办事项即可,使用方便,而且便利贴7位于着色边框2上,不会对显示屏的显示画面造成遮挡。
参照图1、图2、图6,着色边框2的边框条4远离转折条5的一端通过热熔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固定环8,固定环8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环8分别位于两个着色边框2上,两个固定环8之间设置有弹力带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力带9的设置,在固定该保护膜组件时,也可以采用弹力带9套在显示屏上,起到进一步固定作用,而且弹力带9位于该保护膜组件整体的下端,即使不使用弹力带9进行固定,也不会影响该保护膜组件的整体固定。
使用时,在利用纳米透明双面胶将该保护膜组件固定在显示屏上之前,可以先将弹力带9套在显示屏上,并沿着显示屏向下移动该保护膜组件,直到纳米透明双面胶可以粘贴在显示屏的顶边上,弹力带9套在显示屏上可以对该保护膜组件起到进一步的固定作用,而且即使不使用弹力带9固定,弹力带9位于该保护膜组件的底部,在不使用弹力带9套住显示屏时,弹力带9位于显示屏的下边框处,不会遮挡显示屏上的显示画面,同时在不使用弹力带9套住显示屏时,弹力带9还可以对显示屏与该保护膜组件之间起到阻隔作用,使得该保护膜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直接与显示屏
接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显示屏。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
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
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