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

阅读:538发布:2021-06-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作业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希望既能够辅助驾驶员搭乘驾驶部,又能够减少损伤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在 覆盖 驾驶部(7)的 驾驶室 (8)具有: 门 (20),开闭搭乘口(19); 铰链 (23),支承门(20)的后部;前支柱(24),位于门(20)的前方;以及把持部(25),位于前支柱(24)的侧方且沿着前支柱(24)上下延伸。,下面是作业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驾驶部和覆盖所述驾驶部的驾驶室
在所述驾驶室具有:,开闭搭乘口;铰链,支承所述门的后部;前支柱,位于所述门的前方;以及把持部,位于所述前支柱的侧方且沿着所述前支柱上下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从所述前支柱的与所述门的上部相对应的位置跨至与所述门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仅所述把持部的上部和下部支承在所述前支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呈横向的U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位于比所述前支柱的后端靠前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相对于所述前支柱位于斜前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后视镜支承在所述前支柱的位于上端部和与所述把持部的上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后视镜支承在所述前支柱的位于上端部和与所述把持部的上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部位。

说明书全文

作业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覆盖驾驶部的驾驶室的作业车。

背景技术

[0002] 驾驶部有时配置在作业车的较高位置。此时,优选具有辅助驾驶员搭乘驾驶部的把持部。以往,在驾驶室的前部设有铰链,在设置于驾驶室的后侧的吸气用防尘箱设有把持部。
[0003] 然而,就此种设置于防尘箱的把持部而言,当对把持部反复施加重荷时,可能导致防尘箱变形等,存在不利的一面。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0005] 在此,希望既能够辅助驾驶员搭乘驾驶部,又能够减少损伤的可能性。
[0006]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的特征在于,具有驾驶部和覆盖所述驾驶部的驾驶室,在所述驾驶室具有:,开闭搭乘口;铰链,支承所述门的后部;前支柱,位于所述门的前方;以及把持部,位于所述前支柱的侧方且沿着所述前支柱上下延伸。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门通过后侧的铰链而使前侧开放。驾驶员能够一边把持沿着前支柱上下延伸的把持部一边搭乘驾驶部。前支柱为支承驾驶室的强度较大的构造体,即使向把持部反复施加重荷,导致其变形等的可能性也较小。
[0009] 因此,既能够辅助驾驶员搭乘驾驶部,又能够减少损伤的可能性。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把持部从所述前支柱的与所述门的上部相对应的位置跨至与所述门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
[0011] 根据该结构,从驾驶员处于搭乘前的较低位置时起到登上位于较高位置的驾驶部时为止,都能够保持通过把持部辅助驾驶员的状态。结果是,不会导致驾驶员姿势不稳定的情况。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仅所述把持部的上部和下部支承在所述前支柱。
[0013] 根据该结构,由于把持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不具有相对于前支柱的支承部位,因此,驾驶员能够一边顺利地在不会阻挡手的移动的情况下向上方挪动把持位置一边搭乘驾驶部。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把持部呈横向的U字形。
[0015] 根据该结构,把持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与前支柱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易于进行把持操作。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把持部位于比所述前支柱的后端靠前的位置。
[0017] 根据该结构,在开闭门时,门的摆动端不会干涉把持部。
[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把持部相对于所述前支柱位于斜前方的位置。
[0019] 根据该结构,驾驶员在乘降时不会导致身体接触把持部,能够顺利地进行乘降。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后视镜支承在所述前支柱的位于上端部和与所述把持部的上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部位。
[0021]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尽量在较大范围相对于前支柱支承把持部,并能够将后视镜稳定地支承在前支柱。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前部的侧视图。
[0023] 图2是驾驶部的横剖俯视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7:驾驶部
[0026] 8:驾驶室
[0027] 19:搭乘口
[0028] 20:门
[0029] 23:铰链
[0030] 24:前支柱
[0031] 25:把持部
[0032] 26:后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的实施方式适用于作为作业车的示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0034]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定义机体的前后方向时,沿着作业状态下机体行进方向进行定义,当定义机体的左右方向时,以沿着机体行进方向观察的状态定义左右。即,图1、2的附图标记F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前侧,图1、2的附图标记B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后侧。图2的附图标记L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左侧,图2的附图标记R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右侧。
[0035] 图1示出了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前部。本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具有机体框架1和履带行驶装置2。在行驶机体的前方设有收割农田的作物(直立谷秆)的收割部3。收割部3具有:拨禾轮4,拨入直立谷秆;收割刀5,切割直立谷秆;以及螺旋推运器6,将收割谷秆沿收割宽度方向横向移送集中,并向后方送出。在收割部3的后方设有驾驶部7。驾驶部7由驾驶室8覆盖。在驾驶部7的后方具有存储脱粒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存储箱9。对收割谷秆的整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10被设置成与谷粒存储箱9横向排列的状态。以横跨收割部3和脱粒装置10的方式具有输送器11,输送器11将收割谷秆的整秆向脱粒装置10搬运。
[0036] 如图1和图2所示,驾驶部7具有驾驶座椅12、具有各种操作件的前面板13以及侧面板14。虽未图示,在驾驶部7的下方具有动部。动力部具有发动机散热器等。动力部的上方被发动机罩15覆盖。驾驶座椅12支承在发动机罩15。
[0037] 驾驶室8具有上部的顶板16、前部的前玻璃罩17以及左侧部的玻璃窗18,驾驶室8覆盖驾驶部7。在驾驶室8的右侧部形成有搭乘口19,搭乘口19被能够开闭的门20所关闭。在门20的后侧具有用于吸取发动机的燃烧用空气的防尘箱21。
[0038] 位于门20的后方的后支柱22具有支承门20的后部的铰链23。门20以通过铰链23能够绕上下轴心摆动开闭的方式支承在后支柱22。
[0039] 在前支柱24设有把持部25。把持部25位于前支柱24的侧方并沿着前支柱24上下延伸。
[0040] 把持部25从前支柱24的与门20的上部相对应的位置跨至与门20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仅把持部25的上部和下部支承在前支柱24。把持部25的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方式一体连结在前支柱24。
[0041] 如图1所示,把持部25呈横向的U字形,位于比前支柱24的后端靠前的位置。把持部25在上部和下部各自的位置,相对于前支柱24从连结部位向斜前方延伸。以横跨上部侧部分25A的延伸端和下部侧部分25B的延伸端的方式具有上下延设部25C。如图2所示,上下延设部25C以相对于前支柱24位于斜前方的状态,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因此,把持部25的整体形状呈横向的U字形。
[0042] 在驾驶员站立于地面的状态下,把持部25的下端设定在比驾驶员的肩部的高度稍高的位置。在驾驶员站立于驾驶室8内的状态下,把持部25的上端设定在比驾驶员的肩部的高度稍低的位置。
[0043] 如图1所示,在前支柱24的位于上端部和与把持部25的上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部位,支承有后视镜26。后视镜26能够以相对于螺栓固定在前支柱24的支承支架27通过臂部28变更朝向的方式受到支承。
[0044] 在搭乘口19(门20)的下侧具有乘降用台阶29,当驾驶员乘降驾驶部7时,乘降用台阶29供驾驶员搁置脚部。并且,在发动机罩15的与搭乘口19(门20)对向的部位具有把手30,当驾驶员通过搭乘口19搭乘时,能够用与把持把持部25的手(右手)相反一侧的手(左手)对把手30进行把持操作。
[0045] (其他实施方式)
[0046] 下面列举其他实施方式。
[0047] (1)把持部25也可以从前支柱24的与门20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跨至门2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途位置。此外,把持部25除了上部和下部支承在前支柱以外,还可以将上部与下部之间的中间部支承在前支柱24。
[0048] (2)还可以采用把持部25位于比前支柱24的后端靠后的位置的结构或者把持部25位于前支柱24的横侧的结构。
[0049] (3)也可以改变后视镜26的安装位置。例如,也可以将后视镜26支承在把持部25的上部。
[005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51]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等收割机以及拖拉机等农用作业车,还能够适用于建设机械等作业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