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酸,碱,盐,酸酐和碱 / 乙二胺四乙酸 / 特效铅铁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特效铅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阅读:292发布:2024-01-01

专利汇可以提供特效铅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特效铅 铁 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络合物的形成体,常见的是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如Fe3+、Fe2+、Cu2+、Ag+、Pt2+等;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NH3、H2O等,也可以是阴离子,如CN-、SCN-、F-、Cl-等;在形成配位键时,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对 电子 ;络离子比较稳定,但在 水 溶液中也存在着电离平衡,通入H2S时,由于生成CuS(极难溶)。,下面是特效铅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本发明特效铅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1)络合物的形成体,常见的是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如Fe3+、Fe2+、Cu2+、Ag+、Pt2+等;(2)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NH3、H2O等,也可以是阴离子,如CN-、SCN-、F-、Cl-等;(3)配位数是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络合的配位体的数目,最常见的配位数是6和4;络离子是由中心离子同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复杂离子;
在形成配位键时,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 络离子比较稳定,但在溶液中也存在着电离平衡,例如,[Cu(NH3)4]2+Cu2++4NH3 因此在[Cu(NH3)4]SO4溶液中,通入H2S时,由于生成CuS(极难溶) 。
2.白色的无水硫酸溶于水时形成蓝色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铜的水合离子;
铜的水合离子组成为[Cu(H2O)4]2+,它就是特效络离子;
胆矾CuSO4·5H2O就是特效络合物,其组成也可写为[Cu(H2O)4]SO4·H2O,它是由四水合铜(Ⅱ)离子跟一水硫酸根离子结合而成;
在硫酸铜溶液里加入过量的水,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深蓝;
这是因为四水合铜(Ⅱ)离子经过反应,最后生成特效更稳定的铜氨络离子[Cu(NH3)4]2+而使溶液呈深蓝色;
如果将此铜氨溶液浓缩结晶,可得到深蓝色晶体[Cu(NH3)4]SO4,它叫硫酸四氨合铜(Ⅱ)或硫酸铜氨,它也是特效络合物; 又如,铁的重要络合物有六氰合铁络合物:亚铁氰化K4[Fe(CN)6](俗名黄血盐)和铁氰化钾K3[Fe(CN)6](俗名赤血盐);这些络合物分别含的六氰合铁(Ⅱ)酸根[Fe(CN)6]4-络离子和六氰合铁(Ⅲ)酸根[Fe(CN)6]3-络离子,它们是由CN-离子分别跟Fe2+和Fe3+络合而成的; 络离子是由特效离子跟特效分子,或由两种不同离子所形成的一类复杂离子。
3.络合物一般由内界(络离子)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内界由中心离子(如Fe2+、Fe3+、Cu2+、Ag+等)作核心跟配位体(如H2O、NH3、CN-SCN-、Cl-等)结合在一起构成;
一个中心离子结合的配位体的总数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络离子所带电荷是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体的电荷数的代 以[Cu(NH3)4]SO4为例, 络合物的化学键:络合物中的络离子和外界离子之间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在内界的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组成络合物的外界离子、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离子电荷的代数和必定等于零,络合物呈电中性络合物。
4.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含有孤对电子(或π键)的分子或离子作配位体,与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结构单元称络合单元,带有电荷的络合单元称络离子;
电中性的络合单元或络离子与相反电荷的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称为络合物;
络合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单核络合物,在1个中心离子(或原子)周围有规律地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配位体,如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六氰合铁(Ⅱ)酸钾K4[Fe(CN)6]、四羧基镍Ni(CO)4等,这种络合物一般无环状结构;
(2)螯合物(又称内络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多齿配位体络合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络合物,如二氨基乙酸合铜; (3)其它特殊络合物,主要有:多核络合物(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离子或原子),多酸型络合物,分子氮络合物,π-酸配位体络合物,π-络合物等。
5.本发明特效铅铁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心离子在络合单元中,金属离子位于络离子的几何中心,称中心离子(有的络合单元中也可以是金属原子);
如[Cu(NH3)4]2+络离子中的Cu2+离子,[Fe(CN)6]4-络离子中的Fe2+离子,Ni(CO)4中的Ni原子等;
价键理论认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形成络合单元时,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空轨道,是电子对的接受体;配位体跟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中心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一般配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的离子或分子,如Cl-、CN-、NH3、H2O等;如果一个配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能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这种配位体称作多齿配位体或多基配位体,
如乙二胺: H2N—CH2—CH2—NH2,
三乙烯四胺:H2N—C2H4—NH—C2H4—NH—C2H4—NH2 等;
此外,有些含有π键的烯、炔烃和芳香烃分子,也可作为配位体,称π键配位体,它们是以π键电子与金属离子络合的。
6.本发明特效铅铁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络酸外界离子是氢离子,在溶液中能电离产生氢离子而显酸性的络合物;如氯铂酸即六氯合铂(Ⅳ)酸H2[PtCl6]: H2[PtCl6]→2H++[PtCl6]2-络外界离子是氢离子OH-,在溶液中能电离产生OH-而显碱性的络合物;如氢氧化四氨合铜(Ⅱ)[Cu(NH3)4](OH)2: [Cu(NH3)4](OH)2→[Cu(NH3)4]2++2OH- 络盐又称错盐,指含有络离子的盐类;
例如K4[Fe(CN)6]、[Ag(NH3)2]Cl、[Cu(NH3)4]SO4等;
络盐中的络离子,在溶液中较稳定,很难离解,这是络盐和复盐的重要区别;
命名配离子时,配位体的名称放在前,中心原子名称放在后面
配位体和中心原子的名称之间用“合”字相连;
中心原子为离子者,在金属离子的名称之后附加带圆括号的罗数字,以表示离子的价态;
配位数用中文数字在配位体名称之前;
如果配合物中有多种配位体,则它们的排列次序为:阴离子配位体在前,中性分子配位体在后;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
不同配位体的名称之间还要用中圆点分开;
根据以上规则,〔Cu(NH3)4〕SO4称硫酸四氨合铜(Ⅱ),〔Pt(NH3)2Cl2〕称二氯·二氨合铂(Ⅱ),K〔Pt(C2H4)Cl3〕称三氯·(乙烯)合铂(Ⅱ)酸钾;
实际上,配合物还常用俗名,如K4〔Fe(CN)6〕称黄血盐,K3〔Fe(CN)6〕称赤血盐 ,Fe4〔Fe(CN)6〕3称普鲁士蓝;
配合物的命名,关键在于配合物内界(即配离子)的命名处于配合物内界的配离子,其命名方法一般依照如下顺序:自右向左是配位体数——配位体的名称[不同配位体名称之间以中圆点(·)分开] ——合——中心离子的名称——中心离子的化合价;
中心离子的化合价由外界离子电荷 /配位体电荷按配合物电荷为零计算得到,在中心离子后面用小括号加罗马数字表示;
配合物可看作盐类,若内界是阳离子,外界必是阴离子;若内界是阴离子,外界必是阳离子;
可按盐的命名方法命名,自右向左可命名为 某酸某或某化某 ;
如果配合物中有多种配位体,则它们的排列次序为:阴离子配位体在前,中性分子配位体在后;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
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内界的配位体和中心原子通常不能电离;
本发明特效铅铁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配位体分类,可有:
水合配合物;为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几乎所有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都可形成水合配合物,如〔Cu(H2O)4〕2+、〔Cr(H2O)6〕3+;
卤合配合物;金属离子与卤素(氟、氯、溴、碘)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绝大多数金属都可生成卤合配合物,如K2〔PtCl4〕、Na3〔AlF6〕;
氨合配合物;金属离子与氨分子形成的配合物,如〔Cu(NH3)4〕SO4;
氰合配合物;金属离子与氰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如K4〔Fe(CN)6〕;
金属羰基化合物;金属与羰基(CO)形成的配合物;如〔Ni(CO)4〕; 按中心原子分类,可有:
单核配合物;只有一个中心原子,如K2〔CoCl4〕;
多核配合物;中心原子数大于1,如〔(H3N)4Co(OH)(NH2)Co(H2NCH2CH2NH2)2〕Cl4;
按成键类型分类,可有:
经典配合物;金属与有机基团之间形成 σ配位键,如〔Al2(CH3)6〕;
簇状配合物;至少含有两个金属作为中心原子 ,其中还含有金属-金属键,如〔W6(Cl12)Cl6〕;
含不饱和配位体的配合物;金属与配位体之间形成π-σ键或π-π*反馈键 ,如K〔PtCl2(C2-H4)〕;
夹心配合物;中心原子为金属,配位体为有机基团,金属原被夹在两个平行的环体系之间,例如二茂铁〔Fe(C5H5)2〕;
穴状配合物;配位体属于巨环多齿的有机化合物,如具有双环结构的N
(CH2CH2OCH2CH2OCH2CH2)3N,它们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形成穴状配合物。
7.本发明特效铅铁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可有:
无机配合物;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都是无机物;
有机金属配合物;金属与有机物配位体之间形成的配合物;
生物无机配合物;生物配位体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如金属酶、叶绿素、维生素B12;
通常,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主要指热稳定性和配合物在溶液中是否容易电离出其组分;
配位本体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很相似,也有其离解平衡常数,称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K越大,配合物越稳定,即在水溶液中离解程度小;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中心原子的半径、电荷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也就是该配合物的离子势:φ=Z/r φ为离子势 Z为电荷数 r为半径;
过渡金属的核电荷高,半径小,有空的d轨道和自由的d电子,它们容易接受配位体的电子对,又容易将d电子反馈给配位体;
因此,它们都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恰好与过渡金属相反,它们的极化性低,具有惰性气体结构,形成配合物的能较差,它们的配合物的稳定性也差。
8. 前 者 如 [Fe(CN)6]4-,后 者 如 [Ni(CO)4]: 还 有 平 面 正 方 形 如[Cu(NH3)4]2+,[Cu(H2O)4]2+;
电子授受型络合物的形成是由于一个电子或一个电子对从电子给体部分地转移到电子受体;给体分为π给体和n给体;
π给体通过其π电子与受体络合,如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等;
n 给体则是通过孤独电子对离域到受体的原子轨道而络合,如含氧、氮和硫的有机化合物等;
电子授受型络合物形成速率远远大于一般的液相反应速率,而且只能用弛豫法或流动法进行测定。
9.如果电子授受型络合物由反应粒子和溶剂分子组成,则它将影响反应粒子的反应活性,即它们的溶剂化将直接影响反应的进程
这与溶剂的性质(如介电常数、偶极矩等)有关;
如果由两种反应粒子组成了络合物,而且它就是复杂反应的中间物,则这种络合物可以是弱电子授受型的非键结构,
络合物效应也可以是强电子授受型的电荷转移络合物;
确定为后者时,必须知道介质是如何影响络合平衡常数K的,因为此时反应速率常数k=k2K,即它不仅与络合物的分解速率常数k2有关,而且与K成正比;
显然,随着K值的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
表示除主反应以外,因其他络合剂存在而引起的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通常用表示;
当金属离子与络合剂的络合反应是主反应时,如有另一络合剂存在,可与形成络合物,使主反革命应受到影响;
值说明金属离子总浓度是游离金属离子浓度多少倍;即,此值越大,表示金属离子被络合得越完全,即副反应越严重;
成分及组成
中心原子可以是带电的离子,如〔Cu(NH3)4〕SO4中的Cu2+;配体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中心原子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组成使二者结合的配位键;
K4[Fe(CN)6]、[Cu(NH3)4]SO4、[Pt(NH3)2Cl2]和[Ni(CO)4]都是配合物;其中:
CN:-、∶NH3、和∶CO∶是配体,皆有孤对电子(∶),Fe2+、Cu2+、Pt2+和Ni是中心原子,皆可接受孤对电子;
配体和中心原子组成配位本体,列入方括弧中;
配合物在溶液中发生部分离解,但仍趋向保持其本体;周期表中所有金属均可作为中心原子,其中过渡金属(见过渡元素)比较容易形成配合物;
非金属也可作为中心原子;配体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两种;
单体只有一个配位原子,例如CN-、CO、NH3和Cl-均是单齿配体,配位原子分别是C、N和Cl,它们直接与中心原子键合;
多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乙二胺H2NCH2CH2NH2是双齿配体,配位原子是两个N原子;乙二胺四乙酸根(简称EDTA4-)(-OOCCH2)2N-CH2-CH2-N(CH2COO-)2是六齿配体,配位原子是两个N和四个羧基上的O;
配体为负离子或中性分子,偶尔也有正离子(如NH2NH+);
带电荷的配位本体称为配离子,带正电荷的配离子称配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称配阴离子;
配离子的电荷为金属离子和配体所带电荷之和,例如Fe2+和6CN-配位产生[Fe(CN)6]4-配阴离子,Cu2+和4NH3产生[Cu(NH3)4]2+配阳离子,它们各与带相反电荷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组成配合物;
配合物可为单核或多核,单核只有一个中心原子;多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
成分组成:
色料……………………………………………………………………40%
连接料…………………………………………………………………50%
填充料…………………………………………………………………2%
稀释剂…………………………………………………………………3%
防结皮剂………………………………………………………………1%
防反印剂………………………………………………………………1%
增滑剂…………………………………………………………………2%
湿润剂………………………………………………………………0.2%
干燥剂………………………………………………………………0.3%
稳定剂………………………………………………………………0.2%。

说明书全文

特效铅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 (一)领域本发明特效铅铁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0002] (二)简介络合物通常指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例如络盐[Ag(NH3)2]Cl、络酸H2[PtCl6]、络[Cu(NH3)4](OH)2等;也指不带电荷的络合分子,例如[Fe(SCN)3]、[Co(NH3)3Cl3]等。配合物又称络合物。络合物的组成以[Cu(NH3)4]SO4为例说明如下:(1)络合物的形成体,常见的是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如Fe3+、Fe2+、Cu2+、Ag+、Pt2+等。(2)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NH3、H2O等,也可以是阴离子,如CN-、SCN-、F-、Cl-等。(3)配位数是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络合的配位体的数目,最常见的配位数是6和4。络离子是由中心离子同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复杂离子。
[0003] 在形成配位键时,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 络离子比较稳定,但在溶液中也存在着电离平衡,例如,[Cu(NH3)4]2+Cu2++4NH3 因此在[Cu(NH3)4]SO4溶液中,通入H2S时,由于生成CuS(极难溶)。我们早已知道,白色的无水硫酸溶于水时形成蓝色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铜的水合离子。
[0004] 铜的水合离子组成为[Cu(H2O)4]2+,它就是特效络离子。
[0005] 胆矾CuSO4·5H2O就是特效络合物,其组成也可写为[Cu(H2O)4]SO4·H2O,它是由四水合铜(Ⅱ)离子跟一水硫酸根离子结合而成。
[0006] 在硫酸铜溶液里加入过量的水,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深蓝。
[0007] 这是因为四水合铜(Ⅱ)离子经过反应,最后生成特效更稳定的铜氨络离子[Cu(NH3)4]2+而使溶液呈深蓝色。
[0008] 如果将此铜氨溶液浓缩结晶,可得到深蓝色晶体[Cu(NH3)4]SO4,它叫硫酸四氨合铜(Ⅱ)或硫酸铜氨,它也是特效络合物。又如,铁的重要络合物有六氰合铁络合物:亚铁氰化K4[Fe(CN)6](俗名黄血盐)和铁氰化钾K3[Fe(CN)6](俗名赤血盐)。这些络合物分别含的六氰合铁(Ⅱ)酸根[Fe(CN)6]4-络离子和六氰合铁(Ⅲ)酸根[Fe(CN)6]3-络离子,它们是由CN-离子分别跟Fe2+和Fe3+络合而成的。由以上例子可见:络离子是由特效离子跟特效分子,或由两种不同离子所形成的一类复杂离子。络合物一般由内界(络离子)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0009] 内界由中心离子(如Fe2+、Fe3+、Cu2+、Ag+等)作核心跟配位体(如H2O、NH3、CN-SCN-、Cl-等)结合在一起构成。
[0010] 一个中心离子结合的配位体的总数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0011] 络离子所带电荷是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体的电荷数的代 以[Cu(NH3)4]SO4为例,用特效表示络合物的组成如下:络合物的化学键:络合物中的络离子和外界离子之间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在内界的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0012] 组成络合物的外界离子、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离子电荷的代数和必定等于零,络合物呈电中性络合物。络合物又称配位化合物。
[0013] 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含有孤对电子(或π键)的分子或离子作配位体,与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结构单元称络合单元,带有电荷的络合单元称络离子。
[0014] 电中性的络合单元或络离子与相反电荷的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称为络合物。
[0015] 习惯上有时也把络离子称为络合物。
[0016] 随着络合化学的不断发展,络合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把NH+4、SO24-、MnO-4等也列入络合物的范围,这可称作广义的络合物。
[0017] 一般情况下,络合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单核络合物,在1个中心离子(或原子)周围有规律地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配位体,如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六氰合铁(Ⅱ)酸钾K4[Fe(CN)6]、四羧基镍Ni(CO)4等,这种络合物一般无环状结构。
[0018] (2)螯合物(又称内络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多齿配位体络合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络合物,如二氨基乙酸合铜。(3)其它特殊络合物,主要有:多核络合物(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离子或原子),多酸型络合物,分子氮络合物,π-酸配位体络合物,π-络合物等。中心离子在络合单元中,金属离子位于络离子的几何中心,称中心离子(有的络合单元中也可以是金属原子)。
[0019] 如[Cu(NH3)4]2+络离子中的Cu2+离子,[Fe(CN)6]4-络离子中的Fe2+离子,Ni(CO)4中的Ni原子等。
[0020] 价键理论认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形成络合单元时,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空轨道,是电子对的接受体。配位体跟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中心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0021] 一般配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的离子或分子,如Cl-、CN-、NH3、H2O等;如果一个配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能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这种配位体称作多齿配位体或多基配位体,如乙二胺: H2N—CH2—CH2—NH2,
三乙烯四胺:H2N—C2H4—NH—C2H4—NH—C2H4—NH2 等。
[0022] 此外,有些含有π键的烯、炔烃和芳香烃分子,也可作为配位体,称π键配位体,它们是以π键电子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络酸外界离子是氢离子,在溶液中能电离产生氢离子而显酸性的络合物。如氯铂酸即六氯合铂(Ⅳ)酸H2[PtCl6]: H2[PtCl6]→2H++[PtCl6]2-络碱外界离子是氢离子OH-,在溶液中能电离产生OH-而显碱性的络合物。如氢氧化四氨合铜(Ⅱ)[Cu(NH3)4](OH)2: [Cu(NH3)4](OH)2→[Cu(NH3)4]2++2OH- 络盐又称错盐,指含有络离子的盐类。
[0023] 例如K4[Fe(CN)6]、[Ag(NH3)2]Cl、[Cu(NH3)4]SO4等。
[0024] 络盐中的络离子,在溶液中较稳定,很难离解,这是络盐和复盐的重要区别。
[0025] ①命名配离子时,配位体的名称放在前,中心原子名称放在后面②配位体和中心原子的名称之间用“合”字相连。
[0026] ③中心原子为离子者,在金属离子的名称之后附加带圆括号的罗数字,以表示离子的价态。
[0027] ④配位数用中文数字在配位体名称之前。
[0028] ⑤如果配合物中有多种配位体,则它们的排列次序为:阴离子配位体在前,中性分子配位体在后;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
[0029] 不同配位体的名称之间还要用中圆点分开。
[0030] 根据以上规则,〔Cu(NH3)4〕SO4称硫酸四氨合铜(Ⅱ),〔Pt(NH3)2Cl2〕称二氯·二氨合铂(Ⅱ),K〔Pt(C2H4)Cl3〕称三氯·(乙烯)合铂(Ⅱ)酸钾。
[0031] 实际上,配合物还常用俗名,如K4〔Fe(CN)6〕称黄血盐,K3〔Fe(CN)6〕称赤血盐 ,Fe4〔Fe(CN)6〕3称普鲁士蓝。
[0032] 3命名规则一、配合物的命名
(1)配合物的命名,关键在于配合物内界(即配离子)的命名处于配合物内界的配离子,其命名方法一般依照如下顺序:自右向左是配位体数——配位体的名称[不同配位体名称之间以中圆点(·)分开] ——合——中心离子的名称——中心离子的化合价。
[0033] 中心离子的化合价由外界离子电荷 /配位体电荷按配合物电荷为零计算得到,在中心离子后面用小括号加罗马数字表示。
[0034] (2)配合物可看作盐类,若内界是阳离子,外界必是阴离子;若内界是阴离子,外界必是阳离子。
[0035] 可按盐的命名方法命名,自右向左可命名为 某酸某或某化某 。
[0036] 如果配合物中有多种配位体,则它们的排列次序为:阴离子配位体在前,中性分子配位体在后;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
[0037] 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内界的配位体和中心原子通常不能电离。
[0038] 二、详细说明(1)在配合物中先阴离子,后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加“化”字或“酸”字,配阴离子看作是酸根。
[0039] (2)在配位单元中①先配体后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体与中心离子(或原子)之间加“合”字。
[0040] ②配体前面用一、二、三等表示该配体个数。“一”可省略。如易引起误解则需给配体加上括号。
[0041] ③几种不同的配体之间用“˙”隔开。
[0042] ④中心离子后面加“( )”,用罗马数字表示中心离子(或原子)的价态。
[0043] (3)配体的先后顺序①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如PtCl2(Ph3P)2 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铂(Ⅱ)
②先阴离子类配体,后阳离子类配体,最后分子类配体
如K[PtCl3(NH3)] 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
③同类配体中,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分出先后。
[0044] 如[Co(NH3)5H2O]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Ⅲ)④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
如[Co(Py)(NH3)(NO2)(NH2OH)]Cl 氯化一硝基˙一氨˙一羟氨˙一吡啶合钴(Ⅱ)
⑤配体中原子个数相同,则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连的配体中的其他原子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如NH2-和NO2-,则NH2-在前。
[0045] 4价键介绍在配合物中,中心原子与配位体之间共享两个电子,组成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这两个电子不是由两个原子各提供一个,而是来自配位体原子本身,例如[Cu(NH3)4]SO4中,Cu2+与NH3共享两个电子组成配位键,这两个电子都是由N原子提供的。
[0046] 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中心原子必须具有空轨道,而过渡金属原子最符合这一条件。
[0047] 按配位体分类,可有:①水合配合物。为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几乎所有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都可形成水合配合物,如〔Cu(H2O)4〕2+、〔Cr(H2O)6〕3+。
[0048] ②卤合配合物。金属离子与卤素(氟、氯、溴、碘)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绝大多数金属都可生成卤合配合物,如K2〔PtCl4〕、Na3〔AlF6〕。
[0049] ③氨合配合物。金属离子与氨分子形成的配合物,如〔Cu(NH3)4〕SO4。
[0050] ④氰合配合物。金属离子与氰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如K4〔Fe(CN)6〕。
[0051] ⑤金属羰基化合物。金属与羰基(CO)形成的配合物。如〔Ni(CO)4〕。 [0052] 按中心原子分类,可有:①单核配合物。只有一个中心原子,如K2〔CoCl4〕。
[0053] ②多核配合物。中心原子数大于1,如〔(H3N)4Co(OH)(NH2)Co(H2NCH2CH2NH2)2〕Cl4。
[0054] 按成键类型分类,可有:①经典配合物。金属与有机基团之间形成 σ配位键,如〔Al2(CH3)6〕。
[0055] ②簇状配合物。至少含有两个金属作为中心原子 ,其中还含有金属-金属键,如〔W6(Cl12)Cl6〕。
[0056] ③含不饱和配位体的配合物。金属与配位体之间形成π-σ键或π-π*反馈键 ,如K〔PtCl2(C2-H4)〕。
[0057] ④夹心配合物。中心原子为金属,配位体为有机基团,金属原被夹在两个平行的环体系之间,例如二茂铁〔Fe(C5H5)2〕。
[0058] ⑤穴状配合物。配位体属于巨环多齿的有机化合物,如具有双环结构的N(CH2CH2OCH2CH2OCH2CH2)3N,它们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形成穴状配合物。
[0059] 按学科类型分类,可有:①无机配合物。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都是无机物。
[0060] ②有机金属配合物。金属与有机物配位体之间形成的配合物。
[0061] ③生物无机配合物。生物配位体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如金属酶、叶绿素、维生素B12。
[0062] 6主要性质通常,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主要指热稳定性和配合物在溶液中是否容易电离出其组分(中心原子和配位体)。
[0063] 配位本体在溶液中可以微弱地离解出极少量的中心原子(离子)和配位体,例如〔Cu(NH3)4〕2+可以离解出少量的Cu2+和NH3。
[0064] 配位本体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很相似,也有其离解平衡常数,称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0065] K越大,配合物越稳定,即在水溶液中离解程度小。
[0066]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中心原子的半径、电荷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也就是该配合物的离子势:φ=Z/r φ为离子势 Z为电荷数 r为半径。
[0067] 过渡金属的核电荷高,半径小,有空的d轨道和自由的d电子,它们容易接受配位体的电子对,又容易将d电子反馈给配位体。
[0068] 因此,它们都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恰好与过渡金属相反,它们的极化性低,具有惰性气体结构,形成配合物的能较差,它们的配合物的稳定性也差。
[0069] 配合物的稳定性符合软硬亲和理论,即软亲软、硬亲硬。
[0070] 7基本结构有多种,最常见的为八面体和四面体。
[0071] 前 者 如[Fe(CN)6]4-,后 者 如[Ni(CO)4]: 还 有 平 面 正 方 形 如[Cu(NH3)4]2+,[Cu(H2O)4]2+。
[0072] (三)定义及应用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简称配合物,也叫错合物、络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
[0073] 电子授受型络合物的形成是由于一个电子或一个电子对从电子给体部分地转移到电子受体。给体分为π给体和n给体。
[0074] π给体通过其π电子与受体络合,如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等。
[0075] n 给体则是通过孤独电子对离域到受体的原子轨道而络合,如含氧、氮和硫的有机化合物等。
[0076] 电子授受型络合物形成速率远远大于一般的液相反应速率,而且只能用弛豫法或流动法进行测定。
[0077] 如果电子授受型络合物由反应粒子和溶剂分子组成,则它将影响反应粒子的反应活性,即它们的溶剂化将直接影响反应的进程
[0078] 这与溶剂的性质(如介电常数、偶极矩等)有关。
[0079] 如果由两种反应粒子组成了络合物,而且它就是复杂反应的中间物,则这种络合物可以是弱电子授受型的非键结构, 络合物效应也可以是强电子授受型的电荷转移络合物。
[0080] 确定为后者时,必须知道介质是如何影响络合平衡常数K的,因为此时反应速率常数k=k2K,即它不仅与络合物的分解速率常数k2有关,而且与K成正比。
[0081] 显然,随着K值的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
[0082] 表示除主反应以外,因其他络合剂存在而引起的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通常用表示。
[0083] 当金属离子与络合剂的络合反应是主反应时,如有另一络合剂存在,可与形成络合物,使主反革命应受到影响。
[0084] 值说明金属离子总浓度是游离金属离子浓度多少倍。即,此值越大,表示金属离子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