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物 / 空间布局 / 一种可折叠两轮车

一种可折叠两轮车

阅读:14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折叠两轮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出一种可折叠两轮车,包括车架单元、 前叉 单元、前轮单元、后叉单元、后轮单元、车把单元及车座单元,车架单元和前叉单元均为可折叠结构,且两者活动连接;后叉单元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车架单元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车架单元铰接连接,即后叉单元可向前翻转;前轮单元安装于前叉组件上,后轮单元安装于后叉单元上;车把单元与 上管 组件的顶端安装连接,车座单元与 座管 的顶端安装连接。车体折叠后,后轮单元位于车架单元下方,前轮单元与后轮单元保持平行状态并二者之间通过钩爪连接,以实现更合理的 空间布局 。该折叠方案由于无需折叠 把立 和车把,可以实现更好的车头强度、更紧凑的折叠体积和更便捷的折叠性能。,下面是一种可折叠两轮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单元(1)、前叉单元(2)、前轮单元(3)、后叉单元(4)、后轮单元(5)、车把单元(6)及车座单元(7),其中:
所述车架单元(1)为可折叠结构,所述车架单元(1)包括头管组件(11)、座管组件(12)和车架铰接件(13),所述头管组件(11)包括固定连接的头管(111)和前大梁,所述座管组件(12)包括固定连接的座管(121)和后大梁,所述前大梁与所述后大梁通过所述车架铰接件(13)铰接连接;
所述前叉单元(2)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前叉单元(2)包括前叉组件(21)、上管组件(22)和前叉铰接件(23),所述前叉组件(21)和上管组件(22)通过所述前叉铰接件(23)铰接连接,所述上管组件(22)与所述头管组件(11)活动连接;
所述后叉单元(4)正对所述车架单元(1)一侧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底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后叉单元(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座管(12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后叉单元(4)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座管(121)的底端铰接连接;
所述前轮单元(3)安装于所述前叉组件(21)上,所述后轮单元(5)安装于后叉单元(4)上;所述车把单元(6)与所述上管组件(22)的顶端安装连接,所述车座单元(7)与所述座管(121)的顶端安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梁与所述后大梁之间具有倾斜的截断面,所述截断面与所述前大梁轴线的夹为a;
所述车架铰接件(13)为车架合页,所述车架合页包括前页(131)和后页(132),所述前页(131)固定在所述前大梁的截断面上,所述后页(132)固定在所述后大梁的截断面上;当所述车架合页翻折打开180度时,所述头管组件(11)相对所述座管组件(12)发生翻转,且所述头管组件(11)所在平面与所述座管组件(12)所在平面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a的范围为35°~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组件(12)还包括座管底座(122)、座管夹(123)和加强杆(127);
所述座管夹(123)固定在所述座管(121)的顶端,所述车座单元(7)通过所述座管夹(123)进行紧固;
所述座管底座(122)固定在所述座管(121)的底端,所述座管底座(122)上设有五通孔(1221)和转轴孔(1222),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转轴孔(1222)与所述座管底座(122)铰接连接;
所述加强杆(127)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后大梁底侧,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座管底座(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组件(12)的底端设置有挡链轮(1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单元(4)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后叉单元(4)包括上端叉架(41)、下端叉架(42)和支撑梁(43),所述上端叉架(41)与所述下端叉架(42)均于设有叉臂一端互相连接,所述上端叉架(41)与所述下端叉架(4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梁(43)的两端连接,所述上端叉架(41)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下端叉架(42)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12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转轴(124),所述连接转轴(124)垂直于所述车架单元(1)所在平面,所述连接转轴(124)上设有铰接的张紧扣(125),所述张紧扣(125)上设有钩形结构扣;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U型插件(411),且所述U型插件(411)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插卡在所述连接转轴(124)的两端;
所述上端叉架(41)上设有易行轮轴(44),所述易行轮轴(44)垂直于所述车架单元(1)所在平面,所述易行轮轴(44)的两端均安装有易行轮(45),所述易行轮轴(44)中间套设有弹性套(46);
所述张紧扣(125)通过所述钩形结构扣钩扣在所述弹性套(46)上,使所述上端叉架(41)和所述座管(121)钩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扣(12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转轴(124)铰接连接,另一端设有后挡泥板(126),所述后挡泥板(126)与所述张紧扣(125)活动连接;所述后挡泥板(126)顶抵在所述后叉单元(4)外侧,即所述后挡泥板(126)位于所述后轮单元(5)上方,且不相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3)上设有一挡轮(47),所述挡轮(47)沿所述支撑梁(43)方向上下调节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47)包括两片对称接的支架(471)和一个滚轮(472),所述支架(471)的一端设有所述滚轮(472),另一端通过螺钉(473)锁固在所述支撑梁(43)上,所述滚轮(472)背对所述后轮单元(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单元(4)外侧设有开口朝下的钩爪(48),当车体完全折叠时,所述钩爪(48)钩扣在所述前叉组件(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单元(4)上设有平朝外的座杆卡扣(49),当车体完全折叠时,所述车座单元(7)固定在所述座杆卡扣(49)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单元(6)包括把立组件(61)和把横组件(62),所述把立组件(61)一端与所述把横组件(62)安装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管组件(22)的顶端安装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立组件(61)包括立快拆扳手(611)和把立管(612),所述把立管(612)的底端套设在所述上管组件(22)的顶端外侧,所述立快拆扳手(611)将所述把立管(612)与所述上管组件(22)连接锁固;
所述上管组件(22)内部安装有一吊芯(223),所述把立管(612)上设有一沉头螺钉(617),所述沉头螺钉(617)从所述把立管(612)顶端贯至所述上管组件(22)内,所述沉头螺钉(617)与所述吊芯(223)螺纹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立组件(61)还包括上盖(613)和横快拆扳手(614),所述把立管(612)的顶端设有顶座(615),所述把横组件(62)夹卡固定在所述上盖(613)与所述顶座(615)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13)与所述顶座(615)一端卡槽连接或螺钉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横快拆扳手(614)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横组件(62)上设有固定环(621),所述固定环(621)紧贴设置在所述把立组件(61)的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组件(11)上背向所述座管组件(12)一侧安装设有一旋转托盘(8),所述旋转托盘(8)包括支架(81)、托盘(82)和稳定杆(83),所述支架(81)一端设有螺纹孔(811),另一端设有接头(812),所述接头(812)的正下方设有顶抵部(813),所述接头(812)与所述头管(111)铰接连接,所述顶抵部(813)顶抵在所述头管(111)上;
所述托盘(82)底侧设有前安装孔(821)和后安装孔(822),所述前安装孔(821)与所述螺纹孔(811)旋转连接,所述后安装孔(822)与所述头管(111)旋转连接;
所述支架(81)的边侧设有所述稳定杆(83),所述稳定杆(83)与所述支架(81)旋转连接,所述稳定杆(83)旋转时所在平面与所述托盘(82)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稳定杆(83)的上表面与所述托盘(82)的底侧面相接触并形成支撑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111)上设有固定座(112),所述固定座(112)与所述接头(812)铰接连接,所述固定座(112)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后安装孔(822)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前安装孔(821)、后安装孔(822)、螺纹孔(811)、接头(812)和固定座(112)均在同一轴线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组件(11)内侧固定有收纳盒(9)或电池盒。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折叠两轮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两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两轮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折叠自行车或者折叠电动自行车在折叠方案的设置上基本上都离不开可折叠的把立或可折叠的把横,这两个部件是骑行时转向操作的最重要部件,由于折
叠机构的存在导致相关的部件的刚度和强度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骑行体验和可靠性;另外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折叠自行车在完成折叠后,车把所选择的类型
都决定了车体折叠状态是否足够紧凑,例如,如果采用公路弯把类型的把横,则很难实现一
个紧凑的折叠体积,这极大的限制了可选择的车把的类型;此外,可折叠两轮车在执行折叠
操作时,大部分类型的可折叠两轮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操作困难,而且折叠完成后各部件
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没有最大程度的利用两个轮组之间及其周边空间,折叠形状也不够
工整;最后,在采用翻转后叉方式的产品中,后叉与车架的活动连接方式无法兼顾便捷与稳
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折叠两轮车,把立和把横均无须折叠,结构简单,折叠方便,紧凑折叠体积。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折叠两轮车,包括车架单元(1)、前叉单元(2)、前轮单元(3)、后叉单元(4)、后轮单元(5)、车把单元(6) 及车座单元(7),其中:
[0005] 所述车架单元(1)为可折叠结构,所述车架单元(1)包括头管组件(11)、座管组件(12)和车架铰接件(13),所述头管组件(11)包括固定连接的头管 (111)和前大梁,所述座
管组件(12)包括固定连接的座管(121)和后大梁,所述前大梁与所述后大梁通过所述车架
铰接件(13)铰接连接;
[0006] 所述前叉单元(2)为可折叠结构,所述前叉单元(2)包括前叉组件(21)、上管组件(22)和前叉铰接件(23),所述前叉组件(21)和上管组件(22)通过所述前叉铰接件(23)铰接
连接,所述上管组件(22)与所述头管组件(11) 活动连接;
[0007] 所述后叉单元(4)正对所述车架单元(1)一侧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底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后叉单元(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座管(121) 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
述后叉单元(4)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座管(121) 的底端铰接连接;
[0008] 所述前轮单元(3)安装于所述前叉组件(21)上,所述后轮单元(5)安装于后叉单元(4)上;所述车把单元(6)与所述上管组件(22)的顶端安装连接,所述车座单元(7)与所述座
管(121)的顶端安装连接。
[0009]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前大梁与所述后大梁之间具有倾斜的截断面,所述截断面与所述前大梁轴线的夹为a;
[0010] 所述车架铰接件(13)为车架合页,所述车架合页包括前页(131)和后页 (132),所述前页(131)固定在所述前大梁的截断面上,所述后页(132)固定在所述后大梁的截断面
上;当所述车架合页翻折打开180度时,所述头管组件(11)相对所述座管组件(12)发生翻
转,且所述头管组件(11)所在平面与所述座管组件(12)所在平面互相平行。
[0011]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a的范围为35°~55°。
[0012]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座管组件(12)还包括座管底座 (122)、座管夹(123)和加强杆(127);
[0013] 所述座管夹(123)固定在所述座管(121)的顶端,所述车座单元(7)通过所述座管夹(123)进行紧固;
[0014] 所述座管底座(122)固定在所述座管(121)的底端,所述座管底座(122) 上设有五通孔(1221)和转轴孔(1222),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转轴孔(1222) 与所述座管底座
(122)铰接连接;
[0015] 所述加强杆(127)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后大梁底侧,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座管底座(122)上。
[0016]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座管组件(12)的底端设置有挡链轮(128)。
[0017]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后叉单元(4)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后叉单元(4)包括上端叉架(41)、下端叉架(42)和支撑梁(43),所述上端叉架(41)与所述下端叉架
(42)均于设有叉臂一端互相连接,所述上端叉架(41)与所述下端叉架(42)的另一端分别与
所述支撑梁(43)的两端连接,所述上端叉架(41)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下端叉
架(42)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件。
[0018]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座管(12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转轴(124),所述连接转轴(124)垂直于所述车架单元(1)所在平面,所述连接转轴(124)上设有铰接的
张紧扣(125),所述张紧扣(125)上设有钩形结构扣;
[0019]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U型插件(411),且所述U型插件(411)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插卡在所述连接转轴(124)的两端;
[0020] 所述上端叉架(41)上设有易行轮轴(44),所述易行轮轴(44)垂直于所述车架单元(1)所在平面,所述易行轮轴(44)的两端均安装有易行轮(45),所述易行轮轴(44)中间套设
有弹性套(46);
[0021] 所述张紧扣(125)通过所述钩形结构扣钩扣在所述弹性套(46)上,使所述上端叉架(41)和所述座管(121)钩扣连接。
[0022]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张紧扣(12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转轴(124)铰接连接,另一端设有后挡泥板(126),所述后挡泥板(126)与所述张紧扣(125)活动
连接;所述后挡泥板(126)顶抵在所述后叉单元(4) 外侧,即所述后挡泥板(126)位于所述
后轮单元(5)上方,且不相触。
[0023]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支撑梁(43)上设有一挡轮(47),所述挡轮(47)沿所述支撑梁(43)方向上下调节移动。
[0024]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挡轮(47)包括两片对称接的支架(471)和一个滚轮(472),所述支架(471)的一端设有所述滚轮(472),另一端通过螺钉(473)锁固
在所述支撑梁(43)上,所述滚轮(472)背对所述后轮单元(5)。
[0025]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后叉单元(4)外侧设有开口朝下的钩爪(48),当车体完全折叠时,所述钩爪(48)钩扣在所述前叉组件(1) 上。
[0026]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后叉单元(4)上设有平朝外的座杆卡扣(49),当车体完全折叠时,所述车座单元(7)固定在所述座杆卡扣 (49)上。
[0027]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车把单元(6)包括把立组件(61) 和把横组件(62),所述把立组件(61)一端与所述把横组件(62)安装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管组件
(22)的顶端安装连接。
[0028]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把立组件(61)包括立快拆扳手 (611)和把立管(612),所述把立管(612)的底端套设在所述上管组件(22) 的顶端外侧,所述立快拆
扳手(611)将所述把立管(612)与所述上管组件(22) 连接锁固;
[0029] 所述上管组件(22)内部安装有一吊芯(223),所述把立管(612)上设有一沉头螺钉(617),所述沉头螺钉(617)从所述把立管(612)顶端贯至所述上管组件(22)内,所述沉头螺
钉(617)与所述吊芯(223)螺纹连接。
[0030]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把立组件(61)还包括上盖(613) 和横快拆扳手(614),所述把立管(612)的顶端设有顶座(615),所述把横组件(62)夹卡固定在所述
上盖(613)与所述顶座(615)之间。
[0031]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上盖(613)与所述顶座(615) 一端卡槽连接或螺钉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横快拆扳手(614)连接。
[0032]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把横组件(62)上设有固定环(621),所述固定环(621)紧贴设置在所述把立组件(61)的两侧。
[0033]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头管组件(11)上背向所述座管组件(12)一侧安装设有一旋转托盘(8),所述旋转托盘(8)包括支架(81)、托盘(82)和稳定杆(83),所
述支架(81)一端设有螺纹孔(811),另一端设有接头(812),所述接头(812)的正下方设有顶
抵部(813),所述接头(812) 与所述头管(111)铰接连接,所述顶抵部(813)顶抵在所述头管
(111)上;
[0034] 所述托盘(82)底侧设有前安装孔(821)和后安装孔(822),所述前安装孔(821)与所述螺纹孔(811)旋转连接,所述后安装孔(822)与所述头管(111) 旋转连接;
[0035] 所述支架(81)的边侧设有所述稳定杆(83),所述稳定杆(83)与所述支架(81)旋转连接,所述稳定杆(83)旋转时所在平面与所述托盘(82)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所述稳定杆
(83)的上表面与所述托盘(82)的底侧面相接触并形成支撑关系。
[0036]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头管(111)上设有固定座(112),所述固定座(112)与所述接头(812)铰接连接,所述固定座(112)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后安装孔(822)
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前安装孔(821)、后安装孔(822)、螺纹孔(811)、接头(812)和固定
座(112)均在同一轴线上。
[0037] 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折叠两轮车中,所述头管组件(11)内侧固定有收纳盒(9)或电池盒。
[00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把横组件无需折叠,且把横组件与上管组件之间没有折叠机构,提升了把横组件的刚度和强度。当车体完成折叠时,车把单
元夹在前后轮之间,折叠厚度仅为后轮和前轮的宽度之和,折叠厚度达到了最优状态。由于
此时的把横组件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空间内,即把横组件可以采用各种样式的型号,不会
占据额外的空间,尤其是公路弯把,可以很好的容纳到座管组件周边的富裕空间中。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两轮车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架单元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架单元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叉单元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叉单元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后叉单元与车架单元连接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004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后叉单元与后轮单元的装配结构图;
[004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轮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把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把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托盘与对应头管组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托盘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9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9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体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纳车座单元下车体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其中:车架单元1、头管组件11、头管111、固定座112、座管组件12、座管121、座管底座122、五通孔1221、转轴孔1222、座管夹123、连接转轴124、张紧扣125、后挡泥板126、加强
杆127、挡链轮128、车架铰接件13、前页131、后页132、前叉单元2、前叉组件21、上管组件22、
上管221、紧固套筒222、吊芯223、前叉铰接件23、上页231、下页232、前叉销轴233、前轮单元
3、后叉单元4、上端叉架41、U型插件411、下端叉架42、铰接孔421、支撑梁43、易行轮轴44、易
行轮45、弹性套46、挡轮47、支架471、滚轮472、螺钉473、钩爪48、座杆卡扣49、后轮单元5、车
把单元6、把立组件61、立快拆扳手611、把立管612、上盖613和横快拆扳手614、顶座615、沉
孔616、沉头螺钉617、把横组件62、固定环621、车座单元7、旋转托盘8、支架81、螺纹孔811、
接头812、顶抵部813、托盘82、前安装孔821、后安装孔822、稳定杆83、旋转座84、收纳盒9。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可折叠两轮车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
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0059]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
体的限定。
[0060]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
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61]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
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
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
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
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0062]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
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6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折叠两轮车,包括车架单元1、前叉单元2、前轮单元3、后叉单元4、后轮单元5、车把单元6及车座单元7,车架单元1 和前叉单元2均为可折叠结
构,后叉单元4为可翻转结构。
[0064] 如图2至图3所示,车架单元1包括头管组件11、座管组件12和车架铰接件13,头管组件11包括头管111和前大梁,座管组件12包括座管121和后大梁。具体地,采用一根直线型
的大梁作为车架的主体,大梁的前端以垂直的角度焊接有头管111,后端以垂直的角度焊接
有座管121。大梁中间靠前的部分设有截断面,使大梁截成两段形成前大梁和后大梁,且截
断面与大梁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a的范围为35°~55°。前大梁和后大梁之间的截断面分别
通过车架铰接件13铰接连接,由于截断面呈倾斜结构,即车架铰接件13亦呈倾斜设置,因此
无需过宽过粗的大梁即可实现车架铰接件13的较长结构,较长的车架铰接件13长度能够提
供更高的强度和刚度。优选地,车架铰接件13为车架合页,车架合页包括前页131和后页
132,前页131焊接固定在前大梁的截断面上,后页132焊接固定在后大梁的截断面上。进一
步优选地,车架合页与大梁的夹角为45度,当车架合页翻折打开180度时,头管组件11相对
座管组件12发生翻转,头管组件11所在平面与座管组件12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此时,前大梁
与后大梁形成了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头管111与座管121形成了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其
中,车架合页的前页131和后页132之间采用通用的锁紧结构进行固定。
[0065] 如图2b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座管组件12还包括座管底座122、座管夹123和加强杆127;座管夹123固定在座管121的顶端,可调节高度的车座单元7通过座管夹123进行
紧固连接。座管底座122固定在座管121的底端,座管底座122上设有五通孔1221和转轴孔
1222,下端叉架42端部通过转轴孔 1222与座管底座122铰接连接。加强杆127的一端焊接在
后大梁底侧,另一端焊接在座管底座122上,组成三角形结构,以稳固提高座管组件12的强
度。
[0066] 此外,如图4所示,座管12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转轴124,连接转轴124置于座管夹123的后方,且连接转轴124垂直于车架单元1所在平面,连接转轴 124上铰接设有张紧扣
125。同时,座管组件1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连接的挡链轮128,挡链轮128用于防止后叉单元4
向前翻转时造成的链条过于松弛而导致掉链的情况。
[0067] 如图3a至图3b所示,前叉单元2包括前叉组件21、上管组件22和前叉铰接件23,前叉组件21连接前轮单元3,上管组件22连接车把单元6,前叉组件 21和上管组件22通过前叉
铰接件23铰接连接,上管组件22与头管组件11活动连接。具体地,上管组件22贯穿头管111,
前叉铰接件23为前叉合页,前叉合页包括上页231和下页232,上页231和下页232之间通过
前叉销轴233铰接连接,前叉合页的上页231和下页232之间采用通用的锁紧结构进行固定。
[0068] 进一步地,如图3b所示,上管组件22包括上管221和上页231,上页231 上设置有通孔,将上管221的底端以过盈的方式插入且贯穿该通孔后焊接,为了提高上管221和上页231
之间的连接强度,将上管221的底端压入一紧固套筒222端部内,紧固套筒222置于上页231
的通孔内,且紧固套筒222与上管 221连接的端部均超出上页231上表面,并通过焊接将三
者固定,以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
[0069] 进一步地,如图3a所示,前叉组件21包括两个前叉臂和下页232,两个前叉臂对称的焊接在下页232下方,两个前叉臂的所在平面与前叉销轴233形成 45度夹角,即前叉销轴
233与前轮单元3形成45度夹角,如此,可以确保在前叉合页折叠180度时,车把单元6两端的
连线与前轮单元3平行。另外,如图 3b所示,在上管221的顶端内置吊芯223。
[0070] 如图4和图5所示,后叉单元4呈三角形结构,后叉单元4包括上端叉架 41、下端叉架42和支撑梁43,上端叉架41与下端叉架42均于设有叉臂一端互相连接,支撑梁43的两端
分别与上端叉架41与下端叉架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置于上端叉架41与支撑梁43相
接一端的端部,第二连接件置于下端叉架42与支撑梁43相接一端的端部。后轮单元5安装在
上端叉架41与下端叉架42的连接处。
[0071]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为铰接孔421,铰接孔421通过后叉转轴与座管底座122上的转轴孔1222铰接连接。第一连接件为U型插件411, U型插件411的两端均设
置有凹槽,凹槽插卡在连接转轴124的两端。U型插件 411后方设有固定在上端叉架41上设
有易行轮轴44,易行轮轴44垂直于车架单元1所在平面,易行轮轴44的两端均安装有易行轮
45,易行轮轴44中间套设有弹性套46
[0072] 同时,如图4所示,张紧扣125上设有钩形结构扣,当U型插件411通过凹槽插卡在连接转轴124两端时,张紧扣125能通过钩形结构扣钩卡固定在弹性套46上,使上端叉架41端
部与座管121顶端可拆卸连接,达到紧固车架单元1和后叉单元4的效果。弹性套46在张紧扣
125与易行轮轴44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张紧扣125与弹性套46之间的紧固效果本质上是凸轮
效应,因此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紧固效果,弹性套46还能在形成紧固效果时所累计的公差
达到一定程度时,仍可以确保张紧扣可以有效锁紧后叉单元4,且可以随意的打开。
[0073] 此外,如图4所示,张紧扣125的一端与连接转轴124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安装孔设有后挡泥板126,后挡泥板126与张紧扣125活动连接,后挡泥板 126相对张紧扣125可以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阻的转动。后挡泥板126向下顶抵在后叉单元4外侧上方,即后挡泥
板126位于后轮单元5上方,防止后挡泥板126接触后轮单元。在后轮单元5向前翻转时,后挡
泥板126自动远离后轮单元5,此时,可以收折张紧扣125和后挡泥板126,使得车体的折叠体
积达到最小状态。
[0074] 在后轮单元5向前翻转时,张紧扣125松开弹性套46,下端叉架42上通过后叉转轴与座管底座122发生旋转,形成后轮单元5配合两个易行轮45支撑在地面上。为了方便进行
折叠操作,车座单元7调节下落到最低位置,其座杆从座管121低端穿出,可直接插卡在U型
插件411内,后叉单元4与车架单元1 通过车座单元7发生卡固,使得折叠状态时后轮单元5
不会发生活动,以阻止后叉单元4反向旋转。此外,如图4所示,支撑梁43上设有一挡轮47,挡
轮 47沿支撑梁43方向上下调节移动。如此,即便车座单元7没有落到最低位置,座杆也可以
顶抵在挡轮47上,达到固定后轮单元5的效果,以阻止后叉单元4 反向旋转,这有利于在座
杆通过座管夹123固定在半高位置,能手持扶握车座单元7的车座,进行推行折叠状态的车
体,无需手提,便携性更好。
[007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挡轮47包括两片对称锁接的支架471和一个滚轮472,支架471的一端设有滚轮472,另一端通过螺钉473锁固在支撑梁43 上,滚轮472背对后轮单
元5。
[0076] 同时,如图5所示,后叉单元4外侧设有开口朝下的钩爪48,钩爪48设于上端叉架41与下端叉架42的连接处,钩爪48是一个U形卡扣,当车体完全折叠时,钩爪48钩扣在前叉组
件1上,即前叉组件21的内侧叉臂会卡置在U形卡扣中,以确保车体折叠后不会松散,车体折
叠形成如图10所示的折叠状态。为了进一步压缩车体折叠后的体积,后叉单元4上设有水平
朝外的座杆卡扣49,座杆卡扣49设于上端叉架41中段处,当车体完全折叠时,车座单元7固
定在座杆卡扣49上,即车座单元7的座杆位于前后轮之间并卡固在座杆卡扣49内,车座位于
座管组件12下方的空间内,形成如图11所示的折叠状态。
[0077] 如图7所示,车把单元6包含把立组件61和把横组件62,把立组件61用于连接前叉上管组件22和把横组件62,把立组件61一端与把横组件62安装连接,另一端与上管组件22
的顶端安装连接。具体地,如图8a至8b所示,把立组件61包括立快拆扳手611、把立管612、上
盖613和横快拆扳手614,把立管 612由圆管和顶端的顶座615焊接而成,顶座615上设有一
个沉孔616;把立管 612的底端套设在上管组件22的顶端外侧,立快拆扳手611将把立管612
与上管组件22连接锁固;由于上管组件22内部安装有吊芯223,把立管612的顶端设有一沉
头螺钉617,沉头螺钉617的螺杆部分从顶座615的沉孔616处贯至上管组件22内,沉头螺钉
617的螺帽部分压紧在沉孔616的外侧,沉头螺钉617 的螺杆部分与吊芯223螺纹连接。把横
组件62夹卡固定在上盖613与顶座615 之间,为了锁紧上盖613与顶座615,两者一端卡槽连
接或螺钉连接,另一端通过横快拆扳手614连接。
[0078] 如图7所示,为了确保折叠过程中随着移动的把横组件62始终于中心处与把立组件61连接,把横组件62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固定环621,固定环621紧贴设置在上盖613的两
侧,以限制把横组件62相对于把立组件61的横向位置。优选地,固定环621为制C形夹,C形
夹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把横组件62位于上盖613两边的位置。
[0079] 如图9a至9d所示,头管组件11上背向座管组件12一侧安装设有一旋转托盘8,旋转托盘8包括支架81、托盘82和稳定杆83,头管111上背对前大梁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座112,固
定座112为台阶状的圆柱体结构,即固定座112分为底部的柱台和端面的凸台,固定座112垂
直于头管111垂直,在固定座112 的柱台上设有贯穿的旋接孔,旋接孔的轴线垂直于车架单
元1所在平面。支架 81一端设有螺纹孔811,另一端设有接头812,接头812的正下方设有顶
抵部 813,接头812通过旋接孔与固定座112铰接连接,顶抵部813顶抵在头管111 上。托盘
82底侧设有前安装孔821和后安装孔822,且前安装孔821和后安装孔822与托盘82的中轴线
同轴设置,前安装孔821与螺纹孔811通过螺钉旋转连接,后安装孔822与头管111旋转连接,
即后安装孔822套设在凸台上,前安装孔821、后安装孔822、螺纹孔811、接头812和固定座
112均在同一轴线上,使托盘82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12顺畅进行轴向转动。在支架81的边侧
设有旋转座84,旋转座84上设有可旋转的稳定杆83,稳定杆83与旋转座84旋转连接,稳定杆
83旋转时所在平面与托盘82所在平面互相平行,稳定杆83的上表面与托盘82的底侧面相接
触并形成支撑关系。
[0080] 如图9a所示,当稳定杆83旋转至与支架81垂直的位置时,稳定杆83支撑在托盘82的底部,托盘82处于稳定状态;如图9b所示,当稳定杆83旋转至与支架81平行的位置时,托
盘82可以绕前安装孔821和后安装孔822的中轴线进行旋转,当旋转托盘旋转90度时,托盘
82与头管111平行,此时,可以确保当车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托盘82的位置位于前轮单元3和
后轮单元5之间,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能使得车体折叠体积达到最小状态。
[0081] 此外,由于头管111上方没有需要折叠的部件,因此在头管组件11的后方形成一个空余空间,优选地,如图1所示,头管组件11内侧固定有收纳盒9,当车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收
纳盒9位于前轮单元3和后轮单元5之间的位置,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收纳盒9可以用于存
放折叠雨伞和装车包,也可以将该收纳盒9设置为电池盒,电池盒为车体的电气化升级提供
电能
[0082] 具体折叠操作时,在本实施例中,车体完全折叠后,后轮单元5随后叉单元4翻转至车架单元1的下方,车把单元6随上管组件22旋转至座管组件12 附近,前轮单元3随前叉组
件21旋转至与后轮单元5平行位置,且前轮单元3 与后轮单元5通过钩爪48卡固连接。由于
车架铰接件13倾斜设置,在后轮单元5向前翻转时,通过车把单元6将前轮单元3的前轮转向
右前方,手持把横组件62的中间部位,直接向侧后方扳动即可轻易实现车架单元1的折叠,
由于前轮的滑动辅助作用及长力臂效应,即便车架铰接件13部位紧涩,也能容易的实现折
叠过程,传统的竖直角度的大梁折叠关节结构则很难实现这个操作。最终,前轮单元3位于
后轮单元5的左侧,而通过调整前叉合页的角度并调转车架合页的方向,可以达到前轮单元
3位于后轮单元5的右侧的效果,为本发明应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0083]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可折叠两轮车,把横组件无需折叠,且把横组件与上管组件之间没有折叠机构,提升了把横组件的刚度和强度。当车体完成折叠时,车把单元夹
在前后轮之间,折叠厚度仅为后轮和前轮的宽度之和,折叠厚度达到了最优状态。由于此时
的把横组件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空间内,即把横组件可以采用各种样式的型号,不会占据
额外的空间,尤其是公路弯把,可以很好的容纳到座管组件周边的富裕空间中。
[0084]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