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桥立交桥

阅读:39发布:2020-05-25

专利汇可以提供五桥立交桥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五桥立交桥,通过中心主桥和 立体交叉 变道桥实现直行道路和大转弯道路的 互通式立体交叉 ,人行通道位于地面并可从中心主桥下穿行,小转弯道路与直行道路和大转弯道路无交叉,只与人行通道有交叉,避免了立交桥在路口占地面积大的缺点,适合在城市道路的路口内架设,同时可以实现人车彻底分流,避免路口交通事故,人行通道处于地面,而不需建人行地道或架设人行天桥,为城市内的步行和 自行车 提供了安全畅通的通道,结构简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下面是五桥立交桥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五桥立交桥,它包括一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包括一中心主桥和至少三个用于来去两个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立体交叉变道桥,所述中心主桥位于道路路口的中间,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位于道路路口连接的各个方向的支路中间;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包括一路用于去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和一路用于来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与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为X型立体交叉设置;
右侧通行条件下,每个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通过所述中心主桥的道路与其左侧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相连接,左侧通行条件下,每个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通过所述中心主桥的道路与其右侧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相连接,一侧相对方向上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和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互相相对连接形成一侧相对方向上来去的第一直行道路,另一侧相对方向上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两侧设置来去两个方向上的第二直行道路;所述第一直行道路和所述第二直行道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道路各个方向的小转弯道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主桥包括至少两个转弯联接道路,所述两个转弯联接道路的一侧分别连接一个方向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和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所述两个转弯联接道路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与这个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或者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联接道路的转弯半径可根据路口条件和道路通行要求来调整,适于在路口面积受限制的地方建立互通式立交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下方的地面设置有人行通道,所述人行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主桥下方的闭环状人行道和设置在所述小转弯道路外侧的弧状人行道,所述闭环状人行道和所述弧状人行道之间通过联接通道联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同一层面上,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上一个层面上或者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下一个层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上一个层面上,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下一个层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下一个层面上,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上一个层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右侧,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左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左侧,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右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与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X型双层曲线桥,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隧道形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桥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与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X型双层曲线桥,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隧道形式。

说明书全文

五桥立交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交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作为城市道路和公路十字交叉立交桥的五桥立交桥。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的需要,车辆的日益增多,城市道路在平面交叉的路口造成车辆堵塞和拥挤,降低道路通行效率,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许多城市在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兴建了立交桥,在环线和高速公路网的联结也必须通过大型互通式立交进行分流和引导,以保证交通的畅通。
[0003] 现有的立交桥有菱形互通式立交桥、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桥、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桥、环型立交桥、四层面立交桥等,但现有这些形式的立交桥都没有解决四个大转弯的路线交叉问题,都是把四个大转弯放在路口内交汇或放在转盘上分流,所以现有的这些形式的立交桥具有占地面积大、桥体高和引桥长的缺点,不适合在路口面积小的城市道路建设;同时,建桥的成本也比较高。
[0004]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缺陷,特别需要一种五桥立交桥,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桥立交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现有的立交桥结构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桥体低和引桥短等优点,结构简单。
[0006]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五桥立交桥,它包括一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包括一中心主桥和至少三个用于来去两个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立体交叉变道桥,所述中心主桥位于道路路口的中间,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位于道路路口连接的各个方向的支路中间;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包括一路用于去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和一路用于来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与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为X型立体交叉设置;
右侧通行条件下,每个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通过所述中心主桥的道路与其左侧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相连接,左侧通行条件下,每个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通过所述中心主桥的道路与其右侧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相连接,一侧相对方向上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和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互相相对连接形成一侧相对方向上来去的第一直行道路,另一侧相对方向上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两侧设置来去两个方向上的第二直行道路;所述第一直行道路和所述第二直行道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道路各个方向的小转弯道路。
[000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主桥包括至少两个转弯联接道路,所述两个转弯联接道路的一侧分别连接一个方向的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和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所述两个转弯联接道路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与这个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或者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弯联接道路的转弯半径可根据路口条件和道路通行要求来调整,适于在路口面积受限制的地方建立互通式立交桥。
[000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体下方的地面设置有人行通道,所述人行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主桥下方的闭环状人行道和设置在所述小转弯道路外侧的弧状人行道,所述闭环状人行道和所述弧状人行道之间通过联接通道联通。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同一层面上,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上一个层面上或者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下一个层面上。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上一个层面上,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下一个层面上。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下一个层面上,所述第二直行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上一个层面上。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右侧,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左侧。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左侧,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位于所述立体交叉变道桥的右侧。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与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X型双层曲线桥,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隧道形式。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转弯变道路与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X型双层曲线桥,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的中间位置为隧道形式。
[0017] 本发明的五桥立交桥,通过中心主桥和立体交叉变道桥实现直行道路和大转弯道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人行通道位于地面并可从中心主桥下穿行,小转弯道路与直行道路和大转弯道路无交叉,只与人行通道有交叉,避免了立交桥在路口占地面积大的缺点,适合在城市道路的路口内架设,同时可以实现人车彻底分流,避免路口交通事故,人行通道处于地面,而不需建人行地道或架设人行天桥,为城市内的步行和自行车提供了安全畅通的通道,结构简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0018]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五桥立交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五桥立交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右侧行车规则的五桥立交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右侧行车规则的五桥立交桥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的应用右侧行车规则的X型双层曲线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的应用左侧行车规则的五桥立交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的应用左侧行车规则的五桥立交桥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的应用左侧行车规则的X型双层曲线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的中心主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发明的小转弯道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1为本发明的人行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2为本发明的五桥立交桥应用为丁字立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五桥立交桥,它包括一桥体100,桥体100的通行高度和桥型依据具体设计要求而定;桥体100包括一中心主桥120和用于来去两个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中心主桥120位于道路路口的中间,立体交叉变道桥130位于道路路口连接的各个方向的支路200中间;立体交叉变道桥130包括一路用于去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和一路用于来方向大转弯变道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与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的中间为X型立体交叉设置。
[0033] 每个方向上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通过中心主桥120的道路与其左侧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相连接,一侧相对方向上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和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互相相对连接形成一侧相对方向上来去的第一直行道路140,另一侧相对方向上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两侧设置来去两个方向上的第二直行道路150;第一直行道路140和第二直行道路150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道路各个方向的小转弯道路160。
[0034] 桥体100下方的地面设置有人行通道110,人行通道110包括设置在中心主桥120下方的闭环状人行道111和设置在小转弯道路160外侧的弧状人行道112,闭环状人行道111和弧状人行道112之间通过联接通道113联通。
[0035] 中心主桥120的位于十字路口中间,用于第一直行道路140、第二直行道路150和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位于地面的人行通道110可以从中心主桥120下穿行。小转弯道路160在中心主桥120内可以位于地面,如有人行通道110则与人行通道110在地面有交叉,小转弯道路160也可以在中心主桥120内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同一高度,这样人行通道110可从桥下穿行。
[0036] 在中心主桥120内,各个方向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无交叉,同位于离地约3m的高度,转弯半径可依据路口面积和通行要求来变化。小转弯道路160与第一直行通道140、第二直行道路150和立体交叉变道桥130无交叉,只与人行通道110有交叉,若小转弯道路160位于桥面上或位于地下则可与人行通道110实现互通式交叉。
[0037] 依据有无人行通道110、第一直行通道140和第二直行道路150设置的层次结构、小转弯道路160位于桥面或位于地面,车辆右侧行车和车辆左侧行车的交通规则区别,本发明的五桥立交桥有多种实现方案。
[0038] 第一直行通道140和第二直行道路150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在中心主桥120内立体交叉,可以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之上一层;也可以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之下在地下一层,有地面人行通道110时还要位于人行通道110之下;还可以其中一路直行位于中心主桥120的同一层,但这路直行在中心主桥120内要逆向通行。
[0039] 第一直行道路140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同一层面上(参见图1或者图2),第二直行道路150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上一个层面上(参见图1)或者第二直行道路150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下一个层面上(参见图2)。
[0040] 同样,第一直行道路140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上一个层面上,第二直行道路150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下一个层面上;或者,第一直行道路140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下一个层面上,第二直行道路150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上一个层面上。
[0041] 如图3、图4、图5所示,根据车辆右侧行车的交通规则,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右侧,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左侧;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与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的中间位置为X型双层曲线桥,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的中间位置为隧道形式。(参见图5)如图6、图7、图8所示,根据车辆左侧行车的交通规则,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左侧,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位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右侧;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与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的中间位置为X型双层曲线桥,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的中间位置为隧道形式。(参见图8)大转弯车辆首先经上行引桥到达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桥面与桥下地面大转弯车辆立体交叉变道,再经下行引桥进入中心主桥120,若车辆右侧行车的交通规则,通过中心主桥120后再经下行引桥行驶到左侧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桥下地面,若车辆左侧行车的交通规则,通过中心主桥120后再经下行引桥行驶到右侧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桥下地面,与桥面大转弯车辆立体交叉变道。
[0042] 联接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与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的转弯联接道路121的半径可以依据路口面积条件和道路通行要求调整,可以适应路口面积受限制的城市道路。
[0043] 立体交叉变道桥130,桥下通道可以建筑成曲线隧道的型式,同时起到支撑作用。当转弯半径为40m时桥长约为24m,它的通行高度和桥型依据具体设计要求而定。
[0044] 如图9所示,中心主桥120包括至少两个转弯联接道路121,转弯联接道路121在中心主桥120内位于同一层面上,两个转弯联接道路121的一侧分别连接一个方向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和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两个转弯联接道路121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与这个方向相邻的两个立体交叉变道桥130的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或者所述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
[0045] 当有人行通道110穿过中心主桥120时,转弯联接道路121的桥下尽空高度依据人行通道110的通行高度确定。转弯联接道路121可以在相同的平面上,无纵向坡度,但有横向坡度。桥下支撑可采用~8m的跨度,减低桥面厚度从而降低整个桥的高度。
[0046] 小转弯道路160与第一直行通道140、第二直行道路150和立体交叉变道桥130无交叉,只与人行通道110有交叉,可以位于地面,但有人行通道110时会与人行通道110交叉;若小转弯道路160位于桥面上或位于地下则可与人行通道110实现互通式交叉。(参见图10)在城市道路建立交桥需要考虑人行通道,在本发明的五桥立交桥中把人行通道110放置在地面,位于中心主桥120下。考虑到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的安全畅通,对于右侧通行规则推荐虚线标示的通行路线。在桥下的人行通道相当于人行通道环岛。(参见图11)丁字立交做为五桥立交的衍生桥型,可以建在丁字路口,也可建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
[0047] 如图12所示,在丁字立交中,桥体100包括一中心主桥120和三个立体交叉变道桥130,中心主桥120位于道路路口的中间,立体交叉变道桥130位于道路路口连接的三个方向的支路200中间;在支路上的立体交叉变道桥130包括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和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与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的中间为X型立体交叉设置;在主干道路上的两个立体交叉变道桥130是一路直行道路140分别与第一大转弯变道路131和第二大转弯变道路132的立体交叉。
[0048] 桥体100下方的地面设置有人行通道110,人行通道110包括设置在中心主桥120下方的闭环状人行道111和设置在小转弯道路160外侧的弧状人行道112,闭环状人行道111和弧状人行道112之间通过联接通道113联通。
[0049] 中心主桥120的位于丁字路口中间,位于地面的人行通道110可以从中心主桥120下穿行。小转弯道路160在中心主桥120内可以位于地面,如有人行通道110则与人行通道110在地面有交叉,小转弯道路160也可以在中心主桥120内与立体交叉变道桥130同一高度,这样人行通道110可从桥下穿行。
[005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