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保护 / 地震 / 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阅读:424发布:2023-12-3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井中微 地震 P、S波联合快速 定位 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a、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 检波器 的垂向方位 角 ;b、根据snell定律,建立以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 水 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c、建立与 震源 点 位置 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本发明仅仅利用两个检波器垂向方位角,根据snell定律,建立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就能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下面是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
b、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c、建立与震源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实现为:
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计算出两个三分量检波器P波垂直方位角θ1、θ2和一个检波器S波垂向方位角β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的具体实现为:
由已知地层介质速度模型,根据snell定律,从三分量检波器出发,沿波传播路径逆方向,建立以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有两个P波函数LP1=fP1(H)、LP2=fP2(H)与一个S波函数LS2=fS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具体实现为:
设置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函数OPJ=‖fP1(H)-fP2(H)‖+‖fP1(H)-fS2(H)‖,当OPJ→0时,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即所求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分解采用矢端曲线-直方图法实现,具体如下:
设置一个时窗,包含了P波事件,对三分量检波器X、Y分量振幅值(xi,yi)作偏振分析;
定义瞬时能量Ei和瞬时方位φi:
tgφi=yi/xi (2)
首先,根据上式,计算出每个样点瞬时方位φi与瞬时能量Ei,同时作出瞬时能量Ei对瞬时方位φi的直方图;然后,画出(xi,yi)振幅值坐标系连线图,即矢端曲线图,对其进行线性拟合,估算出倾角范围;最后,参考倾角范围,在Ei、φi直方图中寻找瞬时能量最大值的位置,此时与其对应的角度φ,即为三分量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水平方位角;
利用三分量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水平方位角φ,对X、Y分量进行旋转处理,获得水平径向R与切向T:
Ri=xicos(φ)+yisin(φ) (3)
Ti=-xi sin(φ)+yi cos(φ)
其中,Ri、Ti分别为旋转后水平径向、切向分量瞬时振幅;
同样,对检波器Z分量、水平径向R分量振幅值(Zi,Ri)作偏振分析,画出(Zi,Ri)振幅值连线图,即矢端曲线图,对其进行线性拟合,估算出倾角范围;参考倾角范围,在直方图中寻找瞬时能量最大值的位置,求出其对应的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垂向方位角θ,即完成矢量分解与计算垂向方位角;
对观测井任意两个三分量检波器P波进行矢量分解,获得相应垂向方位角为θ1、θ2,同时,对其中一个检波器S波进行矢量分解,获得垂向方位角β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函数关系的具体实现如下:
假设两个检波器之间垂直距离为h0,给出距离第二个检波器地下任意深度H,根据声波测井,分成从浅到深N层纵横波速度层[Vp1,Vp2,......,VpN-1,VpN]、[Vs1,Vs2,......,VsN-1,VsN],且深度H亦分为相应N层[H1,H2,......,HN-1,HN];
根据snell定律,由两个P波垂向方位角θ1、θ2与一个S波垂向方位角β2,得到与深度H有关的水平距离:
其中,LP1、LP2分别为浅层、深层三分量检波器任意深度H对应的P波传播距离检波器径向水平距离,LS2为深层检波器任意深度H对应的S波传播距离检波器径向水平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的具体实现为:
建立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函数,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fP
1(H0)+fP2(H0)+fS2(H0))/3,实现P、S波联合定位,目标函数如下:
OPJ(H)=(LP1-LP2)+(LP1-LS2) (7)
=(fP1(H)-fP2(H))+(fP1(H)-fS2(H))
当OPJ→0时,表示一个检波器P波水平距离同时与另一个检波器P波、S波水平距离相交,该交点位置即为震源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采用顿二分法,具体实现如下:
快速找出两个深度H1、H2,使得OPJ(H1)·OPJ(H2)≤0;
选取中间值 H3= (H 1+H2)/2, 比 较 OPJ(H1)、OPJ(H2)、OPJ(H3), 如 果OPJ(H1)·OPJ(H3)≤0,则令新的深度组合H1=H1、H2=H3,如果OPJ(H2)·OPJ(H3)≤0,则令新的深度组合H1=H2、H2=H3;
重新计算中间值目标函数,再进行比较,如此迭代,直至最后符合收敛误差,得到最优解H0=(H1+H2)/2,代入目标函数,计算出最优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9.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矢量分解模块、函数建立模块和结果计算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
所述矢量分解模块,其用于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角;
所述函数建立模块,其用于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所述结果计算模块,其用于建立与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说明书全文

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井中微地震定位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是非常规致密砂岩气、页岩气藏储层油气田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反演定位出的震源信息,可以获得裂缝属性(主应走向、裂缝宽度、密度等),用来评价压裂效果,分析裂缝诱发规律,优化布井等。因此,在微地震信号处理中,最终目的是震源定位,亦称为微地震信号处理最核心技术。
[0003] 井中微地震监测是微地震观测方式之一,特点是井下三分量接收,微地震资料较高,接收到的震源个数与类型较丰富。目前,井中微地震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思路:
[0004] 一是基于P波、S波事件旅行时正演,代表算法有网络搜索法、模拟退火法、geiger法等,优点是容易实现,缺点是由于初至相位信号弱导致P波、S波事件旅行时难以准确拾取,影响定位结果;
[0005] 第二种定位思路是基于波动方程褶积,代表算法有干涉法、逆时偏移法、被动源成像法,优点是不需要拾取事件初至,缺点是对资料信噪比、速度模型要求高,计算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中微地 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a、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
[0009] b、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0010] c、建立与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基于矢量分解的井中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仅仅利用两个检波器垂向方位角,根据snell定律,建立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就能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0012]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矢量分解模块、函数建立模块和结果计算模块;
[0013]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
[0014] 所述矢量分解模块,其用于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角;
[0015] 所述函数建立模块,其用于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0016] 所述结果计算模块,其用于建立与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附图说明
[0017] 图1-1是本发明实现井中微地震P、S波快速定位操作流程图
[0018] 图1-2是本发明实现井中微地震P、S波快速定位操作系统框图
[0019] 图2是井中微地震垂直观测示意图:多个震源 、两个检波器▲;
[0020] 图3-1是井中微地震模型三分量数据中的X分量;
[0021] 图3-2是井中微地震模型三分量数据中的Y分量;
[0022] 图3-3是井中微地震模型三分量数据中的Z分量;
[0023] 图4-1是井中微地震模型数据矢量分解中的P分量;
[0024] 图4-2是井中微地震模型数据矢量分解中的S分量;
[0025] 图5是无噪音“X”型所有震源点矢量分解后获得的垂向方位角列表;
[0026] 图6是纵横波速度模型列表;
[0027] 图7是本发明对无噪音“X”型所有震源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结果示意图显示;
[0028] 图8是无噪音“X”型模型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误差直方图(横坐标为震源序号,纵坐标为反演值与真实值误差);
[0029] 图9-1是对井中微地震模型Z分量数据增加随机噪音;
[0030] 图9-2是对井中微地震模型X分量数据增加随机噪音;
[0031] 图9-3是对井中微地震模型Y分量数据增加随机噪音;
[0032] 图10-1是含噪音模型矢量分解中的P分量;
[0033] 图10-2是含噪音模型矢量分解中的S分量;
[0034] 图11是含噪音模型所有震源点矢量分解后获得的垂向方位角列表;
[0035] 图12是本发明对含噪音模型所有震源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结果示意图显示;
[0036] 图13是含噪音模型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误差直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9] 井中微地震三分量预处理包括:偏振分析、旋转、方位一致性校正、矢量分解、去噪等等。其中,矢量分解可以看成是“合力与分力”关系,将三分量矢量信号,“合力”成沿波传播方向P波或垂直波传播方向S波标量信息,同时产生垂向方位角。本发明正是利用基于矢量分解垂向方位角,试图利用不同检波器P波、S波传播射线路径几何交集方式,来实现震源定位。
[0040] 井中微地震三分量信号,具有压裂震源位置未知、震源震相类型未知、P/S波事件混杂等特点,其矢量分解过程就是将三个分量上矢量信息“合并”成一个标量,并将众多P波、S波事件分离开。同时,该过程会产生与波传播方向有关的垂向方位角,本发明正是利用这一特点,结合snell定律,沿着不同检波器波传播路径逆向方向,建立与震源有关的目标方程,快速求解,实现P、S波联合定位。
[0041] 首先假设,震源点激发P波和S波信号,达到观测井三分量检波器之前,还属于标量波,当三分量X、Y、Z检波器接收信号之后,变成三个方向两两垂直的矢量波,而矢量分解可以看成是其逆过程,即由X、Y分量计算几何合力R与切向剩余T、再计算Z分量与R几何合力P与切向S,同时产生两个空间方位角:水平方位角、垂向方位角。其中,物理意义上,垂向方位角代表波传播方向与检波器垂直向下Z分量之间交角。
[0042] 如图1-1所示,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 第一步: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计算出两个三分量检波器P波垂直方位角θ1、θ2和一个检波器S波垂向 方位角β2;
[0044] 具体地,首先对井中微地震两个检波器三分量X、Y、Z包含P、S波事件数据进行矢量分解(其中,两个检波器三分量接收到来自同一个P&S波联合震源信息,数据上表现为两组三分量接收到了代表P波、S波事件的脉冲波形数据),获得两组沿波传播方向P波、垂直波传播方向S波,以及两个检波器的P波垂向方位角θ1、θ2与一个检波器S波垂向方位角β2;
[0045] 其中,所述矢量分解采用矢端曲线-直方图法实现,具体如下:
[0046] 设置一个时窗,包含了P波事件,对三分量检波器X、Y分量振幅值(xi,yi)作偏振分析;定义瞬时能量Ei和瞬时方位φi:
[0047]
[0048] tgφi=yi/xi (2)
[0049] 首先,根据上式,计算出每个样点瞬时方位φi与瞬时能量Ei,同时作出瞬时能量Ei对瞬时方位φi的直方图;然后,画出(xi,yi)振幅值坐标系连线图,即矢端曲线图,对其进行线性拟合,估算出倾角范围;最后,参考倾角范围,在Ei、φi直方图中寻找瞬时能量最大值的位置,此时与其对应的角度φ,即为三分量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水平方位角;
[0050] 利用三分量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水平方位角φ,对X、Y分量进行旋转处理,获得水平径向R与切向T:
[0051] Ri=xi cos(φ)+yi sin(φ)
[0052] (3)
[0053] Ti=-xi sin(φ)+yi cos(φ)
[0054] 其中,Ri、Ti分别为旋转后水平径向、切向分量瞬时振幅;
[0055] 同样,对检波器Z分量、水平径向R分量振幅值(Zi,Ri)作偏振分析,画出(Zi,Ri)振幅值连线图,即矢端曲线图,对其进行线性拟合,估算出倾角范围;参考倾角范围,在直方图中寻找瞬时能量最大值的位置,求出其对应的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垂向方位角θ,即完成矢量分解与计算垂向方位角;
[0056] 对观测井任意两个三分量检波器P波进行矢量分解,获得相应垂向方位角为θ1、θ2,同时,对其中一个检波器S波进行矢量分解,获得垂向方位角β2。
[0057] 第二步:由已知地层介质速度模型,根据snell定律,从三分量检波器出发,沿波传播路径逆方向,建立以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有两个P波函数LP1=fP1(H)、LP2=fP2(H)与一个S波函数LS2=fS2(H);
[0058] 具体地,建立函数关系的具体实现如下:
[0059] 假设两个检波器之间垂直距离为h0,给出距离第二个检波器地下任意深度H,根据声波测井,分成从浅到深N层纵横波速度层[Vp1,Vp2,......,VpN-1,VpN]、[Vs1,Vs2,......,VsN-1,VsN],且深度H亦分为相应N层[H1,H2,......,HN-1,HN];
[0060] 根据snell定律,由两个P波垂向方位角θ1、θ2与一个S波垂向方位角β2,得到与深度H有关的水平距离:
[0061]
[0062]
[0063]
[0064] 其中,LP1、LP2分别为浅层、深层三分量检波器任意深度H对应的P波传播距离检波器径向水平距离,LS2为深层检波器任意深度H对应的S波传播距离检波器径向水平距离。
[0065] 第三步:设置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函数OPJ=||fP1(H)-fP2(H)||+||fP1(H)-fS2(H)||,当OPJ→0时,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 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即所求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
[0066] 具体地,计算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的具体实现为:
[0067] 建立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函数,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实现P、S波联合定位,目标函数如下:
[0068] OPJ(H)=(LP1-LP2)+(LP1-LS2)
[0069] (7)
[0070] =(fP1(H)-fP2(H))+(fP1(H)-fS2(H))
[0071] 当OPJ→0时,表示一个检波器P波水平距离同时与另一个检波器P波、S波水平距离相交,该交点位置即为震源位置。
[0072] 其中,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采用顿二分法,具体实现如下:
[0073] 快速找出两个深度H1、H2,使得OPJ(H1)·OPJ(H2)≤0;
[0074] 选取中间值 H3= (H 1+H2)/2,比 较 OPJ(H1)、OPJ(H2)、OPJ(H3),如 果OPJ(H1)·OPJ(H3)≤0,则令新的深度组合H1=H1、H2=H3,如果OPJ(H2)·OPJ(H3)≤0,则令新的深度组合H1=H2、H2=H3;
[0075] 重新计算中间值目标函数,再进行比较,如此迭代,直至最后符合收敛误差,得到最优解H0=(H1+H2)/2,代入目标函数,计算出最优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0076] 如图1-2所示,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矢量分解模块、函数建立模块和结果计算模块;
[0077]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
[0078] 所述矢量分解模块,其用于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角;
[0079] 所述函数建立模块,其用于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 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0080] 所述结果计算模块,其用于建立与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0081] 下面用井中微地震模型数据来验证本发明P、S波脸很快速定位处理效果。
[0082] 如图2所示,由两个三分量检波器和一组“X”型震源点组成。
[0083] 图3-1至图3-3为模拟的中心震源点处井中微地震三分量数据,包含一组P、S波信息,即同时激发P波、S波。
[0084] 图4-1和图4-2是对图3-1至图3-3中X、Y、Z三分量进行矢量分解结果。可以看出,图中P分量主要包含P波信息、S分量主要包含S波信息,实现了从原始矢量到沿波传播与垂直传播方向标量P波、S波。对所有震源点进行矢量分解,除了获得各自P波、S波信息外,同时获得一组垂向方位角,如图5所示。
[0085] 然后,由已知速度模型(实际上可以从声波测井中获得)(参加图6),设置较深检波器为原点,根据公式(4)、(5)、(6),计算深度从H=0开始,对应检波器P波、S波水平距离,再根据公式(7),计算三条有关H函数曲线交点,对应的深度、水平距离即为所求的震源点位置。图7为通过本发明方法计算出所有震源点位置示意图,而图8则是对应误直方图,可以看出,绝大数震源点定位误差在1米以内,说明了本发明震源定位的可行性。
[0086] 最后,给模型增加随机噪音,如图9-1至图9-3所示,分析噪音对本发明震源定位结果敏感性。同样,根据流程图1,对含有噪音数据进行矢量分解(如图10-1和图10-2),获得垂向方位角(如图11)。再根据垂向方位角,开展P、S波联合定位,反演出所有震源点位置,如图12所示。而图13是图12反演结果与真实位置误差直方图,可以看出,最大误差为,但是 大多数误差都在3米以内,说明了本发明对噪音存在一定抗噪性,有一定程度的实用价值。
[008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合力”与“分离”假设,完成井中微地震三分量矢量分解,获得关键的、代表P波、S波传播方向与检波器Z分量交角的垂向方位角。利用该方位角,结合snell定律,建立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方程,通过牛顿二分法,快速反演出震源点位置,实现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定位处理。模型数据测试,说明了本发明定位处理简单、易行,同时对噪音敏感分析,亦说明本发明具有一定程度抗噪性,为井中微地震野外现场实时快速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008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